Sunday, 21 January 2024

发生了什么?去全球化还是去中国化

来源:
法广

九零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似乎可以休矣,现在“去全球化”的议论甚嚣尘上。然而,法国经济学家、外贸银行(Natixis)首席顾问帕特里克·阿图斯(Patrick Artus)试图透过迷雾,探究现在发生的到底是去全球化还是去中国化?抑或其他?全球贸易量下降,是否主要是是西方对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失去了信心所产生的效应?

作者在法国『世界报』发表的专栏文章中说,经济学家对经济被划为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两大阵营的“去全球化”疑问重重,两大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真的减少了吗?

事实上,经济如果真的这样“去全球化”,产生的后果将是重大的。为了不与 “敌国 ”贸易,一些国家将放弃它们的比较优势(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劳动人口能力、技术水平),从而接受经济效率的损失,因为它们将不得不生产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从 “友好 ”国家进口生产成本高昂的商品,以增强其经济主权和供应安全。而所有这些都是以消费者购买力的损失为代价的。

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似乎证实了 “去全球化 ”的假设。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到 2008 年次贷危机爆发前,货物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是世界 GDP 增长速度的两倍,而从 2010 年到 2019 年,两者的增长速度逐渐持平;自 2022 年中期以来,全球GDP每年以3%递增,货物出口量每年却下降 了2%。

全球贸易壁垒也在急剧增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壁垒从 2010 年代初的 250 个增加到 2022 年的 2 600 个,其中包括关税、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禁令,比如经合组织国家禁止进口中国的电话中继器,或禁止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等。

作者质疑:这是世界经济去全球化的迹象,还是西方国家对中国不信任的后果呢?如果我们只看货物贸易量,2023 年第三季度出口同比下降 2%,中国的货物出口似乎停滞不前,相应的,2023 年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也明显大幅下降。可以说,世界货物贸易确实在下降,不管这些出口来自哪里。

但服务贸易却并非如此。目前,世界服务出口额的年增长率为 7%,快于世界贸易的整体增长速度。因此,服务贸易并没有出现去全球化。事实上,货物贸易正逐渐被服务贸易取代。

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也是衡量去全球化程度的一个相关指标。的确,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从 2021 年的 4000 亿美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150 亿美元。但这种下降只涉及中国。对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都在 2020 年至 2023 年期间得到了大幅增长。

另外,金融去全球化的迹象并没有出现。尽管俄罗斯和中国部分出售了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中俄、巴西等国表示了在商业或金融交易中减少对美元依赖或用其他货币取代美元的愿望。事实上,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59%),在国际债券发行中的份额(48.5%)自 2020 年以来稳步上升,在外汇市场交易中的份额已达到 88.5%,自 2000 年代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在世界贸易发票中的份额(48%)自 2019 年以来也在显著回升。

作者的结论是,所谓经济去全球化的假设是可疑的。货物贸易虽然在下降,但逐渐被服务贸易取代;美元的核心地位仍未受到挑战;不过,对中国作为贸易伙伴或直接投资地的不信任与日俱增。

作者认为对中国的不信任一部分源于中国的经济困境,这与西方制裁有关;但最重要的是源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生产率下降和房产危机,国内需求疲软,投资下降;部分源于中国政治风险增大,其政权在意识形态和法律上更趋强硬,以及与美国支持的台湾、越南、菲律宾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大等等。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01/%E5%8F%91%E7%94%9F%E4%BA%86%E4%BB%80%E4%B9%88%EF%BC%9F%E5%8E%BB%E5%85%A8%E7%90%83%E5%8C%96%E8%BF%98%E6%98%AF%E5%8E%BB%E4%B8%AD%E5%9B%BD%E5%8C%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