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3 October 2023

财政和金融失衡 中国面临系统性风险

据美国媒体报道,严重的财政和金融失衡已经将中国、中国领导层和全球带入未知领域。即使有中央政府为金融系统背书,也无法挽救颓势,甚至处于岌岌可危的边缘。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对债务问题奉行拖延政策。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最新评论指出,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退却,地方债务岌岌可危,而银行体系暴露于这两方面风险之下。

有传统观点认为,即使这是金融危机的先兆,但在中国体系中,政府为金融系统做靠山,而技术官僚也可以把控局势以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上述分析指出,这种观点已经严重过时。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发布的一系列报告显示,中国除利息外的预算赤字在GDP中所占比例居高不下,今年达到了7.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提高了对中国政府赤字的预测,即到2028年,上述比例将升至7.8%。此外,尽管中国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幅达到4.9%,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中国经济预期,认为中国未来四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仅为4%,低于一年前的4.6%预期。

上述分析认为,这使得中国摆脱债务泥潭的难度大大增加。

近年来,地方政府项目投资回报率急剧下降,高昂利息待偿、土地出让收入暴跌,使中国地方政府陷入债务危机。

中央政府采取行动能否奏效?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估计累计达到了94万亿人民币。中国官员已经意识到这些风险并采取行动。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今年8月,中国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前往10余个财政情况最严峻的省份“查账”,并直接向总理李强汇报。

然而,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情况不容乐观。美国《华尔街日报》另有报道指出,今年5月,贵州省贵阳市财政局承认技术手段化债已“基本穷尽”。9月,内蒙古政府宣布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以帮助偿还2018年之前的高息债务。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中国问题专家马永哲(Martin Chorzempa)告诉《华尔街日报》,中国债务规模过大、经济增速缓慢,无法掩盖不良贷款。此外,他还担心,习近平领导的中共当局治理质量已经恶化。



记者:经纬    责编:梒青    网编:瑞哲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ingmao/jw1-1023202311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