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機構一個個倒下,卻未有為楊健興入行38年的記者生涯畫上句號。他有份創辦的《眾新聞》去年停運後,他將新聞室由昔日幾百呎的錄影廠,搬到自己幾十呎的書房內。平日上午,他在大學教英文採訪及寫作,下午便回到自己的新聞室,繼續揮筆,針砭時弊。
書房旁邊是兒子房間,再沒有昔日同事的分工合作,他寫好文稿,對著手機錄音後,便拍拍房門,找兒子幫忙,製作圖片,再上載至YouTube。就這樣,父子檔上陣,開設頻道,一周五日評論香港的人和事。就這樣,兒子延續爸爸的新聞夢。
繼續開咪
楊健興是前《眾新聞》主筆,也是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過去五年,他在節目《香港這一天》評論時政,由最初「綠幕」佈景板、偶爾走到維園現場直播、再搬到實境錄影廠,都見過他的身影,節目愈做愈長時間,一周講足五日。停運那時,正值《眾新聞》邁向第六年,訂閱人數較幾年前大幅攀升,YouTube頻道更有近26萬人追蹤,小小的平台漸漸得到關注。
「是的。由《眾新聞》最高峰,到現在由零開始,差別是很大的,十個人看和一萬個人看,無可能是沒有分別。」楊健興坦言,寫文章的人,當然希望更多人看見自己的作品。他做的事、講述的內容本身,其實是沒有變,變的只是平台不同了,接觸的人少了很多。
但他說,如果很在意這一部分、很在意觀眾人數多寡的話,那便會很容易放棄。他更加重視的是他想說的內容,如果仍然有人覺得評論有意思,能夠道出一些人的心中所想,也令人覺得香港仍然有些空間發聲的話,那就很有意思、很值得做。
一年前,有記者問他,會否從此休筆?現在,他用行動說明了。
眾裏尋真
今年初,他推出新書《眾裏尋真——香港這五年 2017-2022》,集結過去五年,他撰寫的新聞評論。書中亦披露了《立場新聞》停運後兩日,即2021年12月31日,《眾新聞》一眾主管開會決定停運,這個時間線。
楊健興自80年代入行,正值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他在書中自序形容:「《基本法》起草工作標誌著香港正式轉入過渡期。香港人及國際社會對共產黨缺乏信心,中央承諾『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不少人認定只是漂亮口號,充其量是良好願望,不一定成真。」
「現實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資本主義社會重視個人,崇尚自由,社會主義強調集體,講服從,兩制存在根本矛盾,衝突難以避免,如何共存,共同發展,是一大考驗。香港人無論決定留或走,都要面對變與不變的矛盾。自此,香港故事的發展更複雜微妙。」
他由入行初期的「百搭線」,主要留意突發新聞,到「《基本法》線」,自此迷上政治新聞。他說:「政治新聞往往涉及不同利益立場,價值取向,政治是眾人的事,人的行為容易受情緒影響,科技發展亦讓訊息透過互聯網,火速發酵。政治往往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討厭、心煩、惱火,但亦正是吸引人的地方,能夠掌握,分析政治變化,對了解一個地方歷史的興盛衰落,有很大幫助。」
他形容「在《眾新聞》這五年時間,可以說是我入行以來、香港回歸以來,變化最大的五年,也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五年。」而這五年的文章,正好說明香港的變化,回歸25年來的一塊重要圖章。
他憶述由80年代開始跟進香港過渡、以至後過渡時期;1989年採訪六四,100萬人冒雨上街,已經覺得很不可思議;1997年回歸,雖然看著歷史變化,但都只是儀式和程序,沒有甚麼不可預計;1998年金融風暴;2003年50萬人上街,董建華「腳痛」下台,已經很轟動;2014年佔中79日落幕,很快一切又回復正常。不過,香港這五年發生的事,卻霎眼間人面全非,更是超越想像、估計不了。
「過往很多人已經袋落袋,已經在DNA內的基本價值,卻在很多事情上不斷被衝擊。不其然都會想,我以前的想法是否太天真?」
不安和恐懼
不斷備受衝擊的價值,當中包括新聞自由。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去年5月公布「2022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在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之中,排名大幅滑落至第148位,較前一年下跌68位,為歷來最低,惡化程度更是全球之最。
楊健興坦言,昔日採訪政治出身,有一段時間常常到內地採訪,「內地有很多制度,不知是哪一回事,有些人也不知道有甚麼背景,但都不曾擔心過會出現人身安全的問題。在香港做記者的認知當中,這個風險幾乎是不存在。存在的可能是你弄錯資料,被人告誹謗,而不會因為某些內容或觀點出事。」
被問到《眾新聞》停運時,是否面對入行以來最大壓力,他表示:「這份經驗是從來沒有,自然會有不安和恐懼。」他亦承認今時今時從事新聞工作、撰寫評論,必然會有壓力,毋須掩飾。因為實實在在已經出現了審訊個案,跟報道和刊登文章有關,無可能當沒有事發生,實際上已經發生了很多事。
「會不會有一日被拘捕、面對訴訟、以至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我相信任何記者不會希望有這樣的經歷,但現實卻這樣發生了。」甚至一直篤信的「Truth is the best defence」(真相是最好的抗辯),在香港的處境,他也開始懷疑這句話。
不甘當一個讀者
新書順利出版,在不同的獨立書店上架。他承認,的而且確有小心審視過內容,部分敏感議題的文章並沒有放進書內。不過,這五年筆下過千篇評論,抽取出來的百多篇文章,也能反映香港的社會和政治轉變。曾經發生過的、未能寫入書內的,他相信很多人都會牢記心中。
從事新聞工作38年,同等之輩一部分已經退休,另一部分早已轉跑道,當中不乏攀上官位,但他依然熱愛新聞。他喜歡的,是新聞那份歷史感,活在變動中、書寫中的歷史上,亦是新聞令他感到自己生活在這個地方。
「咁留在香港有咩好做呢?仍然很喜歡新聞工作。特別是這段時間香港的變化會很大,更加唔捨得就咁做一個讀者,希望以新聞工作者身份,繼續留意香港發生的事。」
from 大城誌 https://hkcitycreation.com/2023/01/15/%e6%a5%8a%e5%81%a5%e8%88%88%e6%96%b0%e4%bd%9c%e3%80%8a%e7%9c%be%e8%a3%8f%e5%b0%8b%e7%9c%9f%e3%80%8b%e6%9e%90%e8%ab%96%e9%a6%99%e6%b8%af%e9%81%bd%e8%ae%8a%e3%80%80%e5%ad%90%e5%9c%93%e7%88%b6%e5%a4%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