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9 September 2021

【南丫海難 9 年・3】家屬:政府鴕鳥拖字闕 張炳良:調查報告應最終公開

南丫海難奪去 39 人性命,九年過去,曾承諾公開的內部調查一直諱莫如深。

一位南丫海難死者家屬怒斥政府事隔 9 年,仍然諸多推搪、不肯公開內部調查報告;「佢係逼緊家屬去絕路」。

 「你叫我安心等你,你會俾個答覆我,個答覆就係,不會作出任何檢控,跟住呢,所有野,唔畀得你睇,唔公開。」

另一位家屬坦言,過去一年的政治氣氛驟變,曾掙扎應否繼續發聲;但每次走到親人墳前,想起心結仍未解開:「好唔甘心」。

「出年未有真相,我都要繼續講」。

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事發後曾經表示,內部調查報告「不可能不公開」。直到今天,他接受《立場》查詢時,仍然認為「調查報告應最終公開」,又指報告在處理上坦蕩蕩,沒有甚麼要隱瞞。

不過,運房局重申,基於私隱等考慮,不可全面公開報告,又指考慮過若要公開報告,相當部分內容須被遮蓋,會令報告變得沒有條理及連貫性。

*        *        *    

家屬:政府逼家屬走上絕路

2012 年,南丫海難發生後,政府隨即宣布成立由法官倫明高領導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揭示海事處人員疏忽職守、由批圖到驗船連環出錯;惟礙於委員會的權限,當局不能根據報告內容追究法律責任。

時任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因而下令進行內部調查, 並於 2014 年完成,指有 17 名海事處人員涉行為失當。政府當時稱會進行紀律程序和警方的刑事調查,因此共 430 頁的調查報告,只能公開 30 頁摘要,涉事人名、職級,全部沒透露。

警方至今落案檢控 4 人,包括涉事兩船船長,和兩名海事處人員,但家屬認為控罪內容非調查報告核心,沉船責任仍未釐清。

等到去年底,警方回覆家屬指,不會再提出任何檢控,死因庭決定毋須召開死因研訊,當局回覆傳媒查詢時,亦稱已「對個別人員作出紀律處分」。

隨著各程序相繼「告一段落」,還有甚麼阻礙政府公開調查報告呢?

《立場新聞》引用《公開資料守則》,向政府索取涉犯錯海事處官員的不具名處分資料,當局拒絕提供。申訴專員公署本月初完成調查,回覆《立場》指局方做法「實屬合理」,又指即使不涉私隱,僅交代懲處結果等資料亦不恰當,因相關資料,若與已公開的獨立調查報告作比對,「無疑讓外界更易對涉案人員的身分作出猜測」,「亦可能削弱公務員對政府維護公務員紀律制度的信心」。(見另稿)

「我想問,咁係咪唔需要理會 39 個死難者家屬嘅信心? 」

在意外中失去弟弟的 Alice 怒指政府只顧維繫公務員的信心,完全漠視公眾對政府的信心,「呢場海難絕對唔係純粹意外,唔係天災,政府絕對要負責,欠市民一個交代。」

背負着失去摯親的傷痛, Alice 過去多年都刻意保持低調,除了擔心公開談論事件,會觸動家人情緒外,另一原因,是她一直相信政府會徹查事件,還死難者一個公道。等了 8 年,去年收到警方通知不再檢控,她決定打破沉默。

「我對法律一竅不通,但既然佢哋講到份野咁神秘,會影響刑事檢控,所以我就 keep quiet,當時我對香港政府,同所有法律、機構、警察,都好有信心。我始終覺得,就算政府幾咁腐敗都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彰顯到公義,但好明顯就係唔可以啦。」


南丫海難死者家屬 Alice 表示,過去一直保持低調,因相信政府會查出真相,還死者公道,但等了 9 年謎團仍然未解,決定打破沉默。
家屬:「唔開名都唔講得,係咪口頭警告算數?」

另一死者家屬、當日置身船上的倖存者趙炳全亦批評,政府敷衍家屬,「連罰咗啲乜,唔開名都唔講得,係咪話罰咗兩個月人工算數? 口頭警告算數?」

趙炳全在海難 9 年前夕,到墳場探望姊姊。墳場能遙望南丫島三支煙囪,對出海域就是當晚撞船的位置。

「每次探姐姐,我都希望佢保守我搵到事件嘅真相。我每次落到呢個位置,望住個海,我都諗,姐姐喺到遇難,每次我都好唔甘心,點解未得到結果。」


海難倖存者趙炳全到墳場拜祭姊姊,墳場能遙望南丫島三支煙囪,對出海域就是當晚撞船的位置。
真相未明的同時,得知再有被獨立調查委員會點名批評出錯的海事處人員升職,趙炳全直斥「離譜」,並質疑當局「其實可能無罰過,只係表面話我地聽,罰緊㗎啦。」

Alice 則坦言所得資料有限,無從得知升職官員,有否接受紀律程序或被懲處,難以評論。「政府唔公開任何野,令我哋對佢嘅認知有限。你話佢應唔應該升,話唔定佢呢十年做咗啲乜野,原來已經將功補過呢,但我只可以講,政府欠家屬嘅呢件事,可能去到死,我都喺度搵緊點解...」

張炳良:報告內容坦蕩蕩 沒甚麼要隱瞞

政府在海難發生後,高調宣布會徹查事件,時任特首梁振英承諾「絕不姑息」、當年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亦表明內部調查報告「不可能不公開」。9 年過去,特首換上林鄭月娥、運房局局長變成陳帆,律政司司長、海事處處長等相關官員亦相繼換人。

人面全非,未完的承諾,由誰來兌現?

家屬慨嘆,現屆政府自 2017 年上場後,未有任何主事官員聯絡過他們。他們透過議員邀約見面,亦得不到回應。


2012 年 10 月 2 日,南丫島對出發生撞船意外後,家屬翌日出海拜祭。(Photo by K. Y. Che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Photo by K. Y. Che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立場新聞》向多位現任及前任主事官員包括行政長官、運房局局長、律政司司長等發電郵,查詢他們對內部調查報告應否公開的取態、以及會否願意與家屬會面。

現任特首林鄭月娥,與上屆特首梁振英,至截稿前均沒有回覆。律政司未有正面回覆會否安排見面,僅指就本案而言,已對相關涉案人士提出檢控。而運房局就重申全面公開報告,或違反保障個人資料的法律,又指政府曾考慮到,若要公開調查報告,須遮蓋相當部分的內容,將令報告變得沒有條理和連貫性,令人難以理解或出現潛在歧義。

唯獨運房局前局長張炳良以書面回覆,表明立場未有改變。他說,直至今天,「仍認為調查報告應最終公開,以向公眾交代及還死難者一個公道」。他又指自己看過整份報告書,認為處理上「坦蕩蕩,內容沒有甚麼要隱瞞」。但他指,無奈政府對公務員紀律跟進有既定規限,亦涉及私隱條例的限制,加上律政司當年有強烈意見,指刑事調查尚在進行,故報告書當年未能公開。

張炳良補充,政府早年曾安排立法會議員簽署保密協議條件下可閉門閱覽,又建議家屬透過向政府索償的法律程序索閱調查報告。


張炳良,無綫新聞片段截圖
家屬:係政府要我原地踏步

苦等 9 年,Alice 聽到這回覆後說:「起碼有佢呢句說話,隔咗成 9 年,終於聽到,有人願意講真理、真心說話」。但她知道,張炳良已不在其位,這番話能帶來甚麼轉變,大家心中有數。

「根本政府就係鴕鳥,鴕鳥政策,上屆有咩事,今屆我唔知,我唔理,順順利利過五年咪算囉。政府好聰明咁用拖字闕,嚟磨蝕大家嘅力量,(家屬)的確係已去到好灰心嘅狀態。」

如張炳良所提及,立法會議員曾獲准在簽保密協議下,閉門閱覽內部調查報告。不過在 2018 年,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在 12 名建制派議員反對、10 名民主派議員支持下,決定不再討論海難報告。

Alice 說:「曾經有個議員,公開叫家屬 move on (向前看)。」她激動地說:「我想叫佢食屎,我哋 move on 咗 8 年啦,係政府要我哋原地踏步,係政府令我地 move on 唔到呀...」

「Life still moves on(生活要繼續),但唔代表我哋個腦入面,無咗呢班人 ( 死難者)。 」

心結未解 拒絕放下

追究責任的道路上,難免有孤單的時候。

「第 9 年啦,實在唔短日子,點解仲做訪問呢?親戚問我,仲未攪掂咩?」 

趙炳全表示,隨著時間流逝,身邊有不少人對事件的記憶,已開始模糊,或許不再理解家屬為何仍在堅持。


海難死者家屬趙炳全表示,9 年來仍未能向姊姊交代事件,心有不甘,「出年未有真相,我都要繼續講」。
他亦曾經因政治氣氛掙扎應否繼續受訪。「但首先,我唔係要推翻政府,我只係希望你做人民嘅政府,唔係做公務員嘅政府。可唔可以話俾家屬聽,(意外) 真正嘅原因?應唔應該先?今日你公布咗,係咪政府要倒台先?」

想了一想,趙炳全再說: 「我一定要講,出年未有真相,我都要繼續講。」

說時眼神堅定,擲地有聲。

記者/陳婉婷
美術/黎明

〈海難九年・未解之謎系列報道〉

【海難 9 年.1】《立場》索犯錯官員處分資料 政府拒公開 申訴公署認同:披露對官員不公平

【海難 9 年.2】再有犯錯官員升職 海事處兩助理處長涉海難過失 管驗船、海事意外調查

【海難 9 年・3】家屬:政府鴕鳥拖字闕 張炳良:調查報告應最終公開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 全部文章 https://thestandnews.page.link/d1jgkL6QFie7tSB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