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香港是禁書的逃生門。
從來沒想到今日,香港的書籍卻要另尋逃生門。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知識分子的避風港,甚至有出版天堂之稱,無論台灣或中國的禁書,在香港都沒有所謂的敏感地帶。早至1950、60年代,台灣實施戒嚴時期嚴格限制書刊的出版,禁書名單多至要編製《查禁圖書目錄》去限制人民言論和出版自由。香港當時正正是曾協助台灣出版戒嚴時代的禁書,再偷偷流回台灣。如今香港因為7月1日立國安法,不少有關於去年反送中運動的書籍改由台灣出版。早期中國資訊不透明,部分中國人習慣以自由行遊客來港購物外,也會突破無形圍牆到銅鑼灣書店或銅鑼灣人民公社的樓上書店閱讀或購買內地禁書。曾經,香港是禁書的逃生門,從來沒想到今日,香港的書籍卻要另尋逃生門。
自從「港版國安法」7月1日正式實施之時,除了當日以違反國安法為理由拘捕香港人外,康文署便訂出九本「禁書名單」,包括涉及陳雲本土政論的書籍和政治人物的書籍,例如黃之峰和陳淑莊收起審查,甚至下架禁止外借。早前,油尖旺區議會討論相關問題時,康文署代表表示公共圖書館的館藏發展是按《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所訂的原則進行,館藏亦須符合香港法律規定和適時實用,而檢視館藏是公共圖書館的恆常工作。康文署代表不斷重複隨《國安法》訂立,圖書館須確保館藏遵守有關法規,有關書籍正在覆檢和徵詢法律意見。至於由誰人負責覆檢,以甚麼標準去覆檢和覆檢多久都一均以人肉錄音機式避答。
康文署代表不斷重複隨着《國安法》立法,在覆檢館藏過程中會徵詢法律意見,以確定內容會否違反《國安法》,故暫時將有關書籍下架。筆者黨友陳淑莊的著作《邊走邊吃邊抗爭》是其中一本被抽起覆檢。林鄭政府多番說明國安法並無追溯力,但是康文署卻審查一本2014年出版的書籍《邊走邊吃邊抗爭》,這完全是製造白色恐怖。再者,如果康文署代表有細閲書本內容,書籍不少文章曾在報章刊登,主要討論社會議題及分享個人旅行經歷等。
難道內容談及旅行可以勾結外國勢力或危害國家安全嗎?反而陳淑莊另一本書籍《陳淑莊敏感地帶》仍可以在圖書館借閱,這代表康文署並沒有客觀標準和專業知識去決定覆檢,感覺上只是政治決定。更令筆者擔心的是,出版社和作者固然有風險,連讀者也可觸及法例。筆者同事前往圖書館打算借閱正在覆檢中的書籍《香港遺民論》,最後館長拒絕借出。
對於林鄭政府説國安法只會影響一少部分的人,大部分香港人可以如常生活和享有自由。事實上,部分香港出版業因應國安法怕被政府冠上「顛覆政權」的罪名,不是選擇停刊就是在台灣另覓出路。有獨立出版商表示紀錄雨傘革命的部份書籍已經送到台灣保存,而記錄反送中運動的書籍也改成在台灣出版。而以往專門探索香港社會問題的季刊《突破》今年也決定停刊。台灣目前成了香港出版業的避風港,業者期盼透過攜手合作,包括一人出版社。
一人出版社發言人表示由於香港在台灣戒嚴時期,也曾協助台灣出版禁書;現在香港有難,台灣自然義無反顧。好像香港幫助我們走過那段時期。現在台灣民主化了,自由開放了,香港反而走回去了,那我們其實有一個道義上的責任,要幫助它。
或許有一日,香港歷史由當權者或勝利者寫的,可能再不見到有些數字和真相。或許有一日,我們要到台灣書店才可見回熟悉的臉孔和文字。但是逆權運動的的確確發生過在香港,而亦留在香港人的腦海裏,在這如斯世代。
from 香港獨立媒體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7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