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December 2019

安裕:向你們說,謝謝

一年將盡,鋪天蓋地是對2019年的憶念。這一年留給人們的回憶實在太多,從事件到個人、世界至香港,莫失莫忘,人人都有永遠的一冊記憶。對香港社會來說,毫無疑問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以及引發的反抗運動,人們會記着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周梓樂以及其他人的名字。還有的是棍棒、胡椒噴劑、催淚彈、胡椒球、布袋彈、橡膠子彈、水炮以及實彈,這些都在2019年下半年來到香港700萬人的日常生活當中。這一年,永誌不忘。

歷史肯定不會就此淡出人們腦海,它將在任何時候以各種形式回到大家眼前。就像2019年,它是六四鎮壓30周年,也是盟軍登陸諾曼第75周年。歷史召喚記憶,塵封往事出土,面對歷史,才有未來。英女王在今年的聖誕文告談到,憑藉信心和希望走出每一小步,解決分歧及克服矛盾。當中,英女王再一次提及諾曼第登陸,這是她今年至少第二次公開談論D-Day。

今年6月5日,英國南部樸茨茅夫,長空如練,涼風颯颯,1944年大軍集結準備打過英法海峽的盟國,在這個海港邊上再次聚首。這一天,英國美國法國領袖都在,英女王一身桃紅色套裝,左旁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右邊是王儲查理斯。她站起來發言,1分46秒的講辭只有三段,卻聽得人們動容,彷彿回到那個風雨如晦的戰雲密佈年代,像是再歷大不列顛保衞戰力抗納粹空襲那夜,有若重臨邱吉爾號召國人奮戰灘頭決不投降的國會。


永決不忘犧牲英靈

1944年夏初,望不到盡頭的盟軍在英國南岸升火待發之際,昔日的伊利沙伯公主當時年華十八,對於這段歷史,今天已是93歲的她顯然不能忘記。「我的一代,是戰時一代」,英女王不談大軍發兵如何攻下法國一列灘頭,也沒有講到長驅直進直撲德國柏林之舉,無一句說到戰後歐洲二分天下冷戰對峙。英女王是向萬千英靈送上崇高敬意,「家父,喬治六世說,『對我們全體而言,要求的不僅於勇氣與不屈;我們需要精神上的再興,是不可征服的決心』。世界靜待他們捷報之時,是為勇敢男兒帶到戰場之物」。

在最後一段講辭,英女王說,「他們很多人從此沒有回來。失去生命的他們,英雄氣概,勇氣犧牲,永決不忘。帶着謙卑與愉悅,我代表全國──實是整個自由世界──向你們說,謝謝」(Many of them would never return, and the heroism, courage and sacrifice of those who lost their lives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It is with humility and pleasure, on behalf of the entire country, indeed the whole free world, that I say to you all, thank you)。


歷史留下不滅印記

英女王演辭簡潔有力,旨哉斯言,沒有長篇大論,更非朝自己臉上貼金,有的是「不信青春喚不回」的不屈當年,是「不容青史盡成灰」的至今不忘。對每一個人來說,在即將過去的一年,歷史都留下不會磨滅的印記。於個人而言,今年離開我們的一些人,在一己的成長過程裏,於不同意義的層面,是一個個不能或忘的名字。

余叔韶:香港法律界巨擘、首名華人檢察官。余叔韶協助成立港大法律學院,慷慨資助窮學生修讀法律,培育法律人才。

陳錦康: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2019年,香港工運界痛失這位為勞工爭取權益的鬥士。陳錦康為工人權益奔走36年,致力提升本港職安健水平,生前一直希望設立工殤紀念碑和立法訂立「工殤日」。

黎小田:香港殿堂級音樂人。在「水聲輕說變幻」的今時今日,黎小田在香港最美好時代的《大地恩情》、《問我》、《殘夢》等名曲,再度喚起萬戶千家對昔日香江的神往。

臧健和:上世紀70年代經過灣仔碼頭的途人,也許都知道臧女士的水餃手推車。一段香港創業傳奇,就在怱怱過客停步吃一碗水餃之際孕育而成。

王淑平醫生:90年代揭露河南「賣血經濟」愛滋疫情,震動中國。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王淑平生前最後一次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沒有考慮自己的命運。這是醫生職業操守的第一條。」

賓士(Gordon Banks):英格蘭1966年奪得世界盃的鋼門。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賓士撲出巴西球王比利的近門頭槌,足以稱為絕世之救。英國《衞報》說,賓士是「英格蘭有過的最佳門將」。

安娜卡蓮娜(Anna Karina):法國新浪潮電影重要人物。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說,「她年輕時精靈般的外貌與塗着黑色眼妝的藍色大眼,堪稱1960年代女性風尚典範」。法國文化部長里斯特說:「法國電影界今天痛失所依,失去一位傳奇人物。」

桃麗絲黛(Doris Day):美國演員。希治閣的《擒兇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中,桃麗絲黛一家人出外旅遊,涉及重重驚險。片中,她唱的主題曲〈Que Sera, Sera〉一片大紅。電影片名如今看來雖嫌老套,「知道太多」惹禍上身,然而這當中何謂太多、何謂不多,誰人才有這一把尺?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9/12/20191227_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