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7 December 2019

台灣大選:蔡英文找網紅「波特王」、鍾明軒合作撩動中國敏感神經

李宗憲
BBC中文記者 發自台北

隨著台灣總統選舉日期接近,尋求連任的蔡英文為爭取年輕人選票,近期密集與年輕網紅合作。

上周末(12月13及14日)網紅鍾明軒、「波特王」先後發佈與蔡英文的合作影片,卻因內容涉及政治議題,「波特王」遭中國合作廠商解約,在台灣社會及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網紅因稱「總統」遭大陸解約

蔡英文與網紅「波特王」合作的影片中,「波特王」以其擅長的搭訕話術與蔡英文互動,像是蔡英文問及「高雄人嘛,你不跟海在一起,你跟什麼在一起呢?」,「波特王」就回復稱,「跟你在一起」。

約10分鐘長的影片發佈後,兩天內在臉書及YouTube兩個平台,兩天內已累積近400萬觀看人次。但就在影片發佈後,「波特王」大陸合作方Papi醬公司「Papitube」認定其內涉及敏感議題要求刪除,並表示「總統」兩字不能出現。

「波特王」和團隊拒絶下架影片,稱不能接受,並表示:「如果要我們不能稱呼自己國家的元首為『總統』,這筆錢我們不賺也罷。」隨後「Papitube」也發佈聲明表示兩者已停止合作,並對「一個中國」原則、國家主權表達支持。

該事件在台灣引發軒然大波,台灣總統蔡英文以及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皆對該事件做出回應。

蔡英文12月16日對媒體表示,這件事的發生對台灣社會是一個很難以接受的事情。她強調,「我們是個自由民主的社會,如果連台灣總統在影片上都不能撩一下的話,對於我們民自以及大家所珍惜的價值有很大的違背和違反。」

韓國瑜也聲援「波特王」,他認為兩岸之間的互動,大家和平交流、交往,「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並稱,「如果『波特王』因為採訪蔡總統,而使經濟受到損失,他要呼籲大陸廠商千萬不要這樣做」。

台灣政治評論家溫朗東對該事件發表評論指出,該影片並未放在微博,而是放在大陸人看不到的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上,但事實是「在台灣的土地上拍影片,叫蔡英文總統,你在中國的資產就可能被沒收」。

「波特王」以「撩妹」打開知名度,在新浪微博擁有百萬粉絲,在臉書則有88萬粉絲。而他所合作的大陸業者則是「徐州自由自在網路科技公司(Papitube)」。根據中央社報導,其背後老闆就是中國的第一網紅姜逸磊(Papi醬)。

網紅政治當道
過去幾個月,蔡英文的競選策略之一就是與網紅互動,像是之前曾邀請網紅「阿滴」上總統專機合拍影片,也曾參與諷刺類評論網路節目「博恩夜夜秀」,通過與受年輕人歡迎的網紅互動,擺脫嚴肅形像要與年輕人拉近距離。

上周末,兩名年輕網紅鍾明軒、「波特王」先後發佈影片。今年20歲的網紅、作家鍾明軒在蔡英文官邸中拍攝影片,從兩人互動中展現出蔡英文較私人的一面。像是鍾明軒問蔡英文上次哭是什麼時候,蔡英文回答稱,「上次哭的時候是我媽媽過世的時候,是在去年」。

鍾明軒也希望蔡英文未來若提及中國政府不好時,講「中共」,而不是整個中國。他解釋,「他們的人民,很多人其實也不喜歡他們的政府。可是如果你今天說,是中共怎麼樣,他們會覺得,你講的是中共並不是整個中國。」蔡英文也當場承諾會修正。

10月時,鍾明軒在台北接受BBC中文專訪,他表示自己沒有政治立場,並不是誰的支持者,認為韓國瑜和蔡英文都有缺點,並不會偏袒哪一個,會以政策去投票,他希望因此影響身邊的人。

鍾明軒向BBC中文坦承,最近有因為政治因素而影響工作。他說:「我跟別人有合作,雖然已經完成合作,但他們的公司因為我的政治立場,導致影片下架。」但是,他並不在意,他說「若他們不懂欣賞,我也了解」。

鍾明軒認為現在的社會是「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他並說「在中國不管怎樣都會被冠上政治」。但他認為,藝術與政治不應掛鉤,並解釋「不應該因為不喜歡某人,就不喜歡他的藝術作品,兩者可以分開」。當時的談話意外地呼應了現在「波特王」所遇到的狀況。

鍾明軒表示,自己是台灣人,未來也是既得利益者,因此現在希望能做點改變。他認為,年輕人應該要為較為進步的觀念而站出來。

他說:「老年人在社會上是受惠者,年輕時已經努力了,現在則是年輕人的時代,老年人就應該學會閉嘴!」

鍾明軒曾因陰柔特質遭受霸凌,13歲時因為翻唱《煎熬》而爆紅,後來在台灣以推崇「做自己」聞名,並自稱「國際美人」,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在與蔡英文合作的影片中,鍾明軒也談及台灣人對民主的了解,蔡表示香港「反送中」事件才讓人們意識到民主「好像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影片最後,鍾明軒也邀請蔡英文共同比出「3」和「Good」的手勢,雖然並未明說,但支持選舉號次抽到「3號」的蔡英文,意味十分濃厚。

政績才是勝選關鍵

學者表示,網絡聲量決定政治人物的支持度,但政績和政見才是決定贏得選舉的關鍵。台灣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鈕則勳曾向BBC分析,蔡英文所屬的民進黨在去年地方選舉大敗,因此希望調整競選策略,希望在網絡社群中拉高聲量,支持度才會提高,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和高雄市長韓國瑜都是在網絡上成功拉抬聲量,而成功當選。

他認為,蔡英文今年一月強硬回應習近平「兩制」台灣方案提議,網絡聲量拉高,因此希望延續這股能量,提高支持度。鈕則勳分析,明年的總統大選與上一屆差太多,網絡行銷模式更多元。鈕則勳說:「加上近三年網紅增加,網紅與政治人物合體,對選情會有一定影響。」

據台灣媒體報導及統計,台灣20至45歲的青壯世代已經佔台灣總公民人數的45.9%,若40歲以下的人口,則佔投票人口超過三分之一(36.38%)。

鈕則勳近一步解釋,網紅和政治人物會相互拉抬,交換粉絲,互相拉攏對方的粉絲,各自有盤算,「蔡英文吸引網紅的粉絲,網紅也能吸納蔡英文的支持者,各自交換。」

另外,他表示,網紅也比較能脫離政治立場,想要藍綠都通吃,才可以增加粉絲數量。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0806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