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4 October 2017

觀點:蔡英文"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出訪

威克
台灣媒體人
2017年 10月 23日

台灣總統蔡英文將在10月28日啟程前往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圖瓦盧)以及索羅門群島(所羅門)等三個邦交國訪問,不過蔡英文的行程也會顯示美國對她的看法。
蔡英文此行的主軸按照台灣官方的說法是"永續南島、攜手共好",不過輿論關注的焦點卻是蔡英文會在美國下轄的那塊領土過境,還有就是過境的時候會和哪位美國官員會面。
常見模式
對國際處境極為困難的台灣而言,現有的邦交國家除了顯示國際地位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可以讓台灣以出訪邦交國的名義請求在美國領土過境,從而能夠有機會和美國的政治人物與官員面對面的會談,達到向台灣人民展示與美國關係友好的效果。
以這次的南太平洋邦交國訪問為例,一樣也是尋求美國同意在其領土過境加油,上一次則是經由美國過境前往台灣的中南美洲邦交國訪問,這是從美台中斷正式外交關係以來常見的模式,但是也不見得就是慣例。
從台灣民主化之後的數位總統出訪來看,除了前總統李登輝在1995年的那次行程是真正訪美之外,後來的陳水扁、馬英九都是以前往邦交國過境美國加油休息為由路過美國,而所受的待遇卻每次都有所不同。
美國方面也會以是否同意過境表現對台灣總統的看法,例如前總統陳水扁就曾經因為美國認為其言行不利於美國的利益而拒絶過境要求,結果後來的行程就被台灣某些媒體形容為"迷航之旅",當時美台之間的關係也似乎降到近年來的最低點。
不過之前陳水扁過境的時候,卻能夠入境美國,並在紐約"遊覽"、與僑胞和美國官員見面,兩者差距非常大,許多專家認為其主要原因就是陳水扁一方面在紐約過於招搖、還有就是後來的言論不符合美國的兩岸政策,所以不同意陳水扁後來的過境。
各有考量
對美國而言,其立場長期以來就是希望台灣總統在過境美國的時候要謹言慎行、不要太過招搖,但是對台灣的總統而言,在美國所受到禮遇的程度等同於美國是否認可其兩​​岸政策、是否符合美國的利益。
因此美國政府在考慮的時候既要確認不會觸怒北京政府,但是也得讓台灣覺得安心,這對主掌外交事務的美國國務院來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台灣的外交部來講也並不容易,所以來往安排各有各的顧慮。
10月28日也就應該是中共十九大結束之後沒多久,而蔡英文也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十九大工作報告中對台政策部分做出了回應,蔡英文過境或者過境的禮遇似乎也就幾乎等於美國是否認可蔡英文的回應。
據稱台灣外交部向美國提出過境關島或者夏威夷轉往南太平洋的方案,但是截至目前為止(19日)美國方面尚未做出回答,似乎美國也不願意在中共十九大期間作出決定,也許對美國而言在十九大之後再宣佈決定可能比較符合美國的利益。
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就是台灣所稱的川普,即將在11月訪問中國,台灣的輿論擔心的是美國會因為朝核問題上可能有求於中國而犧牲台灣的利益,所以台灣也希望經由蔡英文途經美國的訪問行程來判斷美國的態度。
所以蔡英文的出訪邦交國家並不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或者單純,此外也顯示出兩岸與美國的三角關係有多麼敏感和錯綜複雜。


注:本文不代表BBC觀點和立場。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172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