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October 2017

梁京:中美经济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尽管郭文贵的爆料,对即将召开的十九大带来巨大冲击,但越来越多人相信,习近平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地位不会马上受到挑战。这当然不意味著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会在十九大之后告一段落,而是会继续下去;而影响中共高层权力斗争的一个关键因素,将是中国经济。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非常担心的,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如何兑现他竞选时做出的大幅减税以及大幅减少中国贸易顺差的承诺,也就是担心美国会发动中美经济战。

事实上,刚刚离任的特朗普最高顾问班农,就公开主张与中国进行一场经济战。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此次班农赴香港演讲的安排,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説明中国当局要摸摸美国的底牌,以应对中美经济战的升级。

有人认为,特朗普的减税方案如果获得成功,将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因为美国将能够吸引大量内外投资,从而严重恶化中国的投资环境。这个逻辑面临的问题就是,特朗普的减税方案本身能否很快通过并达到预期效果,就是一个问号。特朗普在医疗保险方面的立法失败,揭示出美国的民主政治深陷困境,这不仅会增加特朗普减税立法失败的风险,而且,即使减税方案勉强通过,我认为只要美国两党政治僵局依旧,仅靠减税,不足以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倒性竞争优势,更不意味著美国其他方面的重大改革,包括基础设施的大规模重建就能顺势推进。

总之,启动中美经济战,并没有真正回答美国变革的方向和动力问题,而不解决这两个根本问题,美国在与中国的经济对抗中或许能让中国受损,但未必能从中获益。

中国虽然不愿与美国进行经济对抗,但也和美国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很难推动实质性的内部变革,因而也很难把来自美国的经济压力转化成改革的动力。如果说,美国的内部变革难以推进与政治体制的僵化有比较大的关系,那么中国的内部变革难以推进,则和精英思维方式的僵化有更直接的关系。

美国和中国都是超大规模的国家,变革活力和动力的一大源泉就是地方治理的创新。但是,美国扩大州权遭到了选票的制约,因为联邦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承担了主要责任,中国没有这个包袱,但有一个精英偏好中央集权的思想包袱。

那么,两国的经济对抗是不是可以避免呢?我以为只要两国的内部变革都不能推进,两国的经济对抗将很难避免,这是因为,两国不仅有争夺主导全球秩序地位的权力之争,也有深刻的价值之争,这些都会转化为经济利益之争,但另一方面,两国的经济规模巨大,直接和间接的依存关系,支撑著全球经济的稳定,因此,双方都不能让经济对抗失去控制。

中美两国经济既要对抗,又怕对抗失去控制,有一个重要的武器和政策工具,就是货币发行。中美两国经济对抗不可避免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两国经济都有了向全球大量增发货币的实力。在经济上,这相当于各自拥有核武器,可以相互摧毁。由此导致的相互威慑,有助于减少中美经济对抗失控的风险,但中美两国可以发行国际货币的特权,也带来一个有助于维持现状、维护既得利益格局,因而不利于改革的重大因素,也就是每当经济发生问题,中美两国就考虑增发货币来回避困难的改革,从而让两国的经济战变成一种不死不活的持久战。



——RFA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ift.tt/2xez9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