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德国之声
有评论香港从上到下都正在呈现宗主国的未全面目,而台湾问题留给习近平的时间已经不多。
香港《明报》发表文章《“香港摩登”隶属“威权中国”:香港文化今昔蜕变》,作者马杰伟认为,“伞后”3年,是时候确认一个现实--港人熟悉的香港文化,已经失去了持续生长的土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处境,孕育出充满活力的本土文化;继而八九十年代学术及文化界的意见领袖,书写一套被大众接受的港式文化论述。这种“共识”沿用至今,却在变局之中显得格格不入,所谓搏杀、发愤、投机、上位发迹、港人优于陆客、香港胜在有ICAC之类,似乎方方面面都荒腔走板。
文章说,香港的宗主,以前是实行普通法与民主制度的英国,今天是一党专政的威权中国。当“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间离效力渐趋薄弱,香港文化很难不折射出宗主的威权面目。“威权现代”业已成形--严控言论,一党专政,但现代规划急速发展,挤入强国军事竞赛之列,消费市场大幅增长,足以影响全球经济;国内精英阶层物质富裕,中国人投机搵钱的天赋有用武之地,只要政治安全,懂得特权与金权游戏者,大富大贵。上至京官下至民间商贾,香港经验、香港奇迹,已经抛离参考坐标,不在精英的眼皮之下。昔日“香港摩登”背后的优越感,今天在物质层面无从说起,精神层面或可稍微在人权与自由的价值上超越宗主中国。
港府发言人效仿中共
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准赞不准弹港府的天下老二心态》,作者李平说,英国政府上月向国会提交的香港情况半年报告书,特别关注中国安全人员在香港境内执法、中联办加大对香港的影响力。美国国会报告关注北京政府对香港政治和法律事务的干预,特别提及DQ6位议员是进一步破坏“一国两制”原则,又提及国际人权组织质疑律政司就反东北发展案、重夺公民广场案提出刑期覆核。两份报告分别反映国际社会对北京干预香港自治事务、港府执行政治检控的关注,港府不只未反省,还斥为对香港内政的干预,莫非要抄足中共的模式,把国际社会的批评当耳边风、当浮云?长此以往,香港还能维持与民主国家同样的核心价值吗?
文章说,容不得国民妄议中央、容不得国际舆论批评,这是中共特色的统治风格。而港府东施效颦,不只在箝制议员、媒体、网民批评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对国际社会的评价越来越偏执一端,只欢迎表扬,不接受批评。面对美英政府、议会及国际机构对香港的评价、批评,港府的录音式回应,既是中共老大心态的效彷,是一国两制消亡的模式之一,又是自身麻木不仁,长此以往将失去反省及前进的动力。
习近平逼小英表态?
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两岸关系走进深水区了》,作者陈明说,有报载中共已经拟定在2019年抛出和平协议,逼小英表态,让人极度震惊。震惊的原因,是它有实现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很大。既然是由中共提出,自然是包括一中原则,而且很可能的,替台湾指明一条未来应该走上的道路。
文章指出,习近平说过,两岸问题不能一代一代拖着不去解决,意味着他有意在自己掌权的时候处理。习近平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还有多少时间?如果要解决,推出和平协议,让对方难有抵抗能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恐怕是最好的手段了。“两岸关系将逐渐走到深水区,台湾现在最紧要的是要对内消除统独对立,团结民心,对外积极改善两岸关系。未来台湾应该怎样应付中共?将考验蔡政府的智慧”。
“天然独”与“必然统”的冲突
台湾《上报》发表评论《中国新歌声事件中两岸关系的变与常》,作者朱政骐说,《中国新歌声》在台大田径场举办音乐会,演变成流血冲突。将视距稍微拉远,会发现这次的冲突,和1994、1995年间全民、蓝天计程车队的冲突;以及新思维电台与其他地下电台的矛盾,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当时的统、独之争有很明显的省籍情结,而且主要动起来的社会力,是不满国民党的威权统治。然而,此次台大事件,舞台下就坐着上海市台办主任李文辉,更不用说在网路上两岸乡民的针锋相对,这些都会直接冲击两岸关系。
文章说,此次台大事件凸显了两岸之间产生的新变数,有可能造成两岸关系的质变,进而改变两岸间的互动架构。其一就是台湾内部日渐极端化的统派和独派势力,这两派力量都否定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甚至是以摧毁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为目标,手段上也都同样是鼓吹暴力,或至少是不坚持非暴力手段。另一个变数则主要是在网路上“天然独”与“必然统”的冲突。文章说,“台湾社会内部统、独极端化力量的成长,以及网路上两岸人民冲突的累积,却可能令数十年所形成的结构内爆而崩溃。拉大视距,看两岸关系的变与常,既让人欣慰,也令人忧心”。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10/2019%E5%B9%B4%E8%A7%A3%E5%86%B3%E2%80%9C%E5%8F%B0%E6%B9%BE%E9%97%AE%E9%A2%98%E2%80%9D%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