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9 January 2017

特寫:獨立網媒群起 眾籌集資是否香港媒體新出路?

蔡曉穎
BBC中文網記者 發自香港
2017年 1月 26日


香港新聞自由排名連年下跌,傳統媒體如報紙、雜誌停辦消息不絶於耳,香港媒體步入寒冬已成既定事實。不過,近幾年也有不少有心的新聞人利用眾籌(Crowd-funding)方法建立非牟利、獨立的新媒體,誓要力挽狂瀾。

香港最新的網絡媒體是由十位資深新聞工作者創辦的「眾新聞」,創辦人包括《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去年4月突然被解僱的《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筆名安裕)等等。
其中一位創辦人、前台灣《蘋果日報》網路中心總監李月華說:「觸動我們一班資深的新聞界的同業去談論(做)這件事的,就是劉進圖2014年被襲擊受傷,當時感到非常震撼。」
「我們是與他同期前後入行的同業,到醫院去探望他。探病的時候,大家談論當時新聞界的情況都感到很憂心,開始談論有甚麼東西可以做。」

言論兩極化


劉進圖被襲震動香港社會,不少人認為這宗案件直接衝擊新聞自由。不過,李月華表示,香港傳媒環境還有其他讓人憂心的跡象。
「現時媒體立場上南轅北轍,但不是越來越多元……新媒體的發展、傳播方式的改變、社交媒體的盛行,大家只會聽自己喜歡的聲音。」
「眾新聞」希望能成為一個呈現不同聲音、立場的平台。「你可以不喜歡聽(某一些聲音),但你有機會在這平台聽到、看到不同的聲音。」

懸紅變啟動基金

劉進圖遇襲後,他的大學同學籌款懸紅逾60多萬緝兇,兇手其後落網並被判刑,這筆款項最後變成「眾新聞」的啟動資金。
顯然這筆款項並不足夠。「眾新聞」計劃將會開展眾籌計劃,籌款500萬元。另外,當運作上軌道後,「眾新聞」希望能吸引訂戶,每月繳費支持運作。
「第一次眾籌,支持你的機會大,當你過一會又再眾籌,我們判斷(市民捐款的)意願會下降。」

「令人覺得值得付錢」的內容

不過,讀者不願為數碼新聞付費是全世界通行的現象。根據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去年進行的研究,英語世界平均只有9%讀者願意為網上新聞付錢。
而且,香港免費的網絡媒體多的是,「眾新聞」憑甚麼可以讓讀者乖乖掏腰包付鈔?
李月華說,「眾新聞」未來的方向是希望建立「令人覺得值得付錢」的內容。「眾新聞」將會資助「公民記者」,讓記者進行深入報道;亦將會發展數據新聞,利用大數據疏理社會全貌。

另外,她亦指「眾新聞」對比其他香港網媒有自己的優點。
「(編採團隊)組成很單純,整班人的背景歷練都是做新聞。我們十個發起人當中有來自不同媒體,有電台、電視、報紙,亦有學者。」
「我們匯集了這麼多經驗的人,他們對新聞的判度,其實是凖繩的……這班資深的人去提供一些有深度的perspective(視野)。」

專注調查報道的傳真社

曾擔任電視記者多年的吳曉東是另一位另闢蹊徑的傳媒人。2015年,他發起眾籌計劃,向香港人籌款創立專注調查報道的傳真社(FactWire),首輪眾籌一舉籌得400多萬,平地一聲雷。
吳曉東說:「FactWire不是一個傳媒,它是一個新聞機構(News organisation)。」
香港傳媒──不論是傳統媒體或網絡媒體──已呈飽和狀態,而各種媒體各出奇謀,希望透過高點擊率吸引廣告,維持收入。

傳真社則反其道而行。它的定位是新聞通訊社,目標是向媒體提供公正、不偏不倚、凖確的調查報道。吳曉東說:「FactWire很集中、專注工作……不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做一些日常新聞。作為一個媒體,媒體需要填滿很多廣播時間,報紙網站需要不斷滾動。」
香港大部份的傳媒老闆是商人,其中不少在中國大陸亦有生意、業務,這些利益或會影響媒體的立場。吳曉東認為,傳真社靠3300位香港人成立,不會受廣告利益、老闆立場左右。
他自己不在傳真社編採人員之列。他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架構,令傳真社真正獨立──連他自己亦不能干涉編採方針及日常新聞運作。

做全球第四大的通訊社

只有十名成員的傳真社在短短十個月內,做出有目共睹的成績。它獨家報道多宗本地新聞,包括台山核電廠的安全隱憂、擬在香港西九文化區興建的故宮文化博物館設計師早在項目宣佈前已開展設計工作等。
傳真社率先報道新加坡退回中國製造的地鐵列車、新加坡裝甲車在香港被扣查等消息,不少國際媒體亦跟進報道。


吳曉東說,去年3月第一次與十名傳真社記者見面,他對他們說,三個月內要有第一篇報道、半年內建立公信力。
傳真社第一篇報道在5月「出街」,吳曉東與傳真社的記者緊盯電腦螢幕,觀察其他媒體會否轉載傳真社報道。「見到即時新聞立刻轉載,一間兩間三間四間,慢慢全香港所有主要媒體的即時新聞都爆出來……我自己很驚訝,原來(我們)真的可以做到。」
「每一次報道出來,捐款就會飆升。」吳曉東對財政狀況非常有信心。除了已發起第二次眾籌外,今年傳真社會向傳媒用戶收費,他認為傳真社未來運作會是可持續的。
吳曉東的眼光很遠大,下一個目標希望在歐洲設立分局。他的「終極夢想」是收購香港一兩間主流傳媒、令它們變成非牟利的媒體。
「傳真社當時眾籌的時候,已說明它要做第四大通訊社。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之後希望便是傳真社。」

英文網媒——自由新聞


對比中文傳媒,香港英文傳媒明顯較少選擇。英文傳媒中,最有影響力是《南華早報》,不過一直都有批評指《南華早報》已「染紅」,立場越趨保守。自《南華早報》去年易手阿里巴巴後,坊間更加擔心《南華早報》的編採自主會受影響。
英文網媒香港自由新聞(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在2015年6月開始運作,是香港首家通過眾籌而成立的傳媒。HKFP創辦人Tom Grundy認為, HKFP的出現有助打破香港英文媒體的悶局。
Tom Grundy說:「英文媒體需要多樣性、有一些競爭。《南華早報》現時由中資企業阿里巴巴持有,大家對某些報道、及他們的社論都有疑問,譬如《南華早報》通過神秘渠道訪問趙威(709大抓捕中其中一名被捕的律師助理),就如去年我們看見從中國的認罪視頻一樣。」
「在新聞自由方面,有另一家英文傳媒出現是讓人歡迎的。」

國際關注及少數族裔

Tom Grundy認為,正正因為英文傳媒數量不多,HKFP有其獨特的生存空間。「自佔領(中環)後,我們看到不少新的網上媒體。我們成立後,還有更多網媒出現。不過,英文傳媒方面還是沒有新的網媒出現。」
「HKFP不只是為西方人而設,還有(香港的)少數族裔……尼泊爾人、印度人等。」
Tom Grundy指,不懂中文的市民越來越難以明白香港發生的事情──官員迴避、甚至拒絶以英語答覆問題、不少政府新聞處發的新聞稿只有中文版本等等。
香港雖然自稱國際都會,不過廣東話仍是主要語言。Tom Grundy認為,英文傳媒對香港這城市還是非常重要。
「我們能接觸到全球讀者,我們能向全世界講述香港故事……國際注視(香港)是重要的。」

前景未明


李月華說:「很難看得透(未來傳媒的發展)。再由一間大企業、大機構聘請很多人,這個年代已經很艱難。」
「我會見到很多獨立、很專注某一範圍的媒介會出現……現在有幾百人的機構會否裁員,機會是大的。」
由眾籌成立的網媒或許是另一條出路,但香港公民社會再強大,面對不同媒體的眾籌可會變得倦怠?假如傳統媒體一間一間的倒下,這些小型、獨立媒體能否吸納眾多的新聞從業員?
不過,吳曉東認為傳統媒體不會完全倒下。香港的傳統媒體由大財團持有,而傳媒對大財團來說,有其影響力及特有價值。
「直至(媒體)失去影響力,才會關閉。」
科技進步,加上社交媒體盛行,成立傳媒機構成本大幅下降──而開創網上媒體的浪潮,看來未會遏止。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3872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