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5月 4日
當羅納德·里根在1980年尋求入住白宮時,他譴責卡特(Jimmy Carter)總統與台灣斷交,並恢復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他表示,若他當選下屆美國總統,他將重塑美國與台灣關係,並向台灣出售戰機。他在演講中暗示,他更傾向於「兩個中國」的政策。
不過,在里根入住白宮才一年多後,他的政府就放棄了向台灣出售戰機的計劃,而美國與台灣的關係自斷交後就再也沒有恢復。1982年,中美兩國在簽署的《公報》中指出,美國「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
自尼克松1972年訪華以來,大選年中的類似談話屢見報端。事實上,如同日本時常成為當今中國政治中被指責的對象一樣,中國也一直是美國選舉政治中不可避免的攻擊對象。美國政治觀察家將此稱為「China Bashing」,即「敲打中國」。
本周,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用「強姦」一詞形容中國與美國間的貿易逆差。「我們不能允許中國繼續強姦我們的國家,而這正是他們現在的所作所為。」特朗普還將中國稱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盜竊犯」,並表示美國手上有更多的「王牌」可打。
不僅是特朗普,民主黨的希拉里上月表示,當選後會反對美國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作為總統,我會積極發起貿易案,讓中國在破壞規則後承擔後果。」她還指責中國繼續向全球市場釋放人為的廉價鋼材,「犧牲遵守規則的國家和工人的利益」。
中國真的在乎嗎?
「這是中美關係中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事務研究員孫韻對BBC中文網說,「但我認為,中國並不會太在乎這些言論。」孫韻表示,尤其對特朗普來說,即便他在過去幾個月說了許多措詞強硬的話,但在北京眼裏,他最終只是個商人,是能做交易的。
「美國政客以前對中國的言論總是讓北京變得十分緊張,擔心候選人上台後中美關係走向改變,一些時候甚至要調整對美國的政策。但現在他們現在也已經變得政策疲勞,中國已經很知道所謂的『敲打中國』並不一定會成為候選人上台後的政策。」孫韻說。
的確,中國並沒有對特朗普和其他候選人的言論表現出憤怒。在今年二月被問及北京是如何看待特朗普可能的當選時,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回應稱:「這是美國內政,我不想對你提到的有關候選人的具體言論作出評論。」她還表示,中美關係保持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根本和長遠利益」。
當然,這並不表明中國就應當忽視本屆美國大選中候選人的涉華言論。畢竟,雖然中國對待特朗普激烈的言辭十分冷靜,但他最有力的對手,民主黨的希拉里可能更讓中國感到警惕。
「如果有的話,中國擔心的是希拉里,」孫韻對BBC中文網說,「雖然她沒有說太多,但中國在審視其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對中國的言行後,就能夠推斷出希拉里上台後可能的對華政策。」去年10月,官方的《環球時報》對希拉里的一條推文做出回應稱:「中國人未必生她的氣,但我們有點看不起她了」。
「敲打中國」的變遷
過去四十多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的中國議題多負面且極具爭議。不過孫韻表示,對於中國的指責,這四十多年來也一直在變,從台灣問題到人權議題,再到如今的經貿和匯率。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反映中國本身的變化,另一方面也凸顯中美兩國間更加複雜和交融的利益格局。
「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美國政客對中國的發言更多與意識形態和中國政治制度有關。這是因為當時中美間的關聯性還沒有像現在那麼大。而如今美國國務院的官員雖然還會指出中國的人權問題等,但華盛頓關心的主要還是集中在中美間的貿易上。」孫韻對BBC中文網說。
但在紐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Stephen Orlins)看來,今年美國大選中候選人的語氣要比以往更加嚴厲,且脫離現實。「(候選人)對於稅收、社會保障、醫療、『伊斯蘭國』、國際貿易、中國和其他諸多議題的討論並沒有基於事實,」他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
這一觀察得到了華盛頓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美國項目總監李伯爾(Jonathan Lieber)的響應。他在回復BBC中文網的郵件中表示,本次大選參選人對中國的批評不僅嚴厲,還十分具有保護主義色彩。比如,特朗普揚言在當選後要將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關稅提升到45%。
「通常,一個幾乎不成文的慣例是,總統參選人針對中國的講話尖銳,但不會提出一些極端的措施來違反美國商界支持的雙邊貿易規則,」李伯爾說,「但特朗普並不這樣做。他還支持一個對中國商品採取法外關稅的措施。伯尼·桑德斯也有相似的立場,但他尚未呼籲征收極端的關稅。」
下半年看什麼?
那麼,中國是否就可以對參選人的涉華言論置之不理了呢?不盡然。李伯爾對BBC中文網說,雖然他不認為下一任的美國總統會不惜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來對中國商品強徵高額關稅,但未來幾個月參選人對中美關係中「老大難」問題的發言,可以略探出未來政策的走向。
「其中一個議題是希拉里和特朗普在大選中如何談中國的網絡攻擊問題。不像廉價的中國商品一樣,竊取知識產權對(美國)消費者來說並非有利可圖,」他補充道,「我認為美國國會也會對採取行動,對阻止網絡盜竊表達支持。」
(撰稿:倪偉峰 責編:路西)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focus_on_china/2016/05/160504_focus_on_china_us_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