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周日(5日)上午開幕,根據中國財政部提出的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官方編列的2023年國防支出為人民幣1兆5537億元,年增7.2%,是近5年次高。對照2019年到2022年,中國編列的國防支出年增率分別為7.5%、6.6%、6.8%、7.1%。
這份預算報告草案並稱,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升國防科技工業能力、支援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完善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報告中也提到,2022年編列的國防支出全數執行完畢。
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國防相關事務時表示,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創新軍事戰略指導,實戰化軍事訓練,統籌抓好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全面加強軍事治理,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成果,加強重大任務戰建備統籌,加快實施國防發展重大工程。
根據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國防預算是台灣國防預算的16倍,去年差距擴大變成17倍。為了對應中國武力擴張,台灣將2023年度國防預算增加百分之12.9%,達到新台幣5863億元,但兩岸軍費差距仍達11倍。
學者分析:穩軍隊等於穩內部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表示,軍事預算增加也有可能是要把軍隊待遇拉高、軍事戰艦維護費用提高,例如,航空母艦不是打造完成就好,後面還有龐大維護費用。
林穎佑認為,軍費增加對於北京領導人來說是掌握軍權、握住國防力量的方式。
他說,中國去年經濟狀況欠佳,仍然願意投入資源在軍事預算上,因為解放軍長期以來是個對外傳遞訊息重要「工具」,讓解放軍「吃得飽、穿得暖」是第一要務。穩住軍隊有助於軍權掌握,這是北京領導人可以持續穩固地位的方式。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長蘇紫雲則表示,中國去年經濟成長率僅有3%,軍費預算成長率卻是7.2%,這樣的規劃是在軍事擴張主義大架構下。中國整體軍事資源會優先部署在海軍、空軍和火箭軍。海軍戰艦載人出去就「可以打下一塊地方」、空軍能夠支援海軍、火箭軍投射火箭以執行國家任務。
蘇紫雲指出,中國軍事重點仍在東海、南海、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周邊,透過軍事力量發揮國家影響力,周邊國家必須相對應增加軍事硬實力,有足夠的防衛力量才可以阻絕侵略意圖。
責編:鍾廣政 網編:劉定堅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budget-03052023040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