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2 March 2023

紀錄



自從那法例被頒布之後,看著47個參加初選的人被未審先囚,被施加嚴厲的保釋條件,看著許許多多因為曾經示威抗議、或是因為在網上發表當局不滿意的觀點的人被捕被判刑。那些判刑不夠重的、律政司就會提出刑期覆核;被判無罪的,律政司就會上訴。許多時覆核和上訴的結果就是本來被輕判的人得接受更重的刑罰,無罪的被判有罪。當局還把一系列政治反對派人物的著作列為禁書,公共圖書館很配合的把它們下架,大學也一樣配合,指示圖書館—我工作的地方—把清單上的書收起,不再供人借閲。民間組織、公民媒體接二連三的宣布解散或停止運作。

看著這些事,有一次和朋友喝咖啡的時候也説到那個法,朋友説自己沒犯那法,我當時的回應是,"你有沒有犯那法不是重點,他們認為你有就總會找到一條入你罪。"

説完那句我就開始想,如果繼續留下來,最終不是被迫接受當局的政治正確,變成自己討厭的人,就是被找上門—説到底,對當局而言,每一個人都有潛在嫌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當局要打擊的那「一小撮」。最不壞的選擇就只有離開一途。

説到當局的政治正確,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中國人"這三個字。香港本來是一個有來自世界各地—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印尼、越南、日本和許多其他地方的人定居並以之為家的地方,他們是香港人,但説什麼都不是中國人。而當局的立場是,是香港人就是中國人。這個,我不能認同,我那在泰國出生、婚後在香港定居,在中國的牛奶製造廠在產品中加入三聚清胺被掲發後的第二年因末期腎衰竭離世的媽媽也一定不會同意—如果她還在的話。

中國是一個不使壞就難以生存的國家,而且使壞的人只要有靠山,就不用承擔後果。於是使壞有利無害的社會環境就形成了。這樣的環境促成使人對林林總總的使壞方式—欺詐、碰瓷、背信、造假、賴帳、找碴、誣告、利用他人的善心等—習以為常,也為各式各樣壞到骨子裡的壞人提供了條件。這各式各樣的壞人就構成了我對中國人的認知的基礎。我認知的中國人是不講公平的人,會為求在比賽勝出而不擇手段、會面不紅耳不赤的犯規,有這特點的人會在食品中加入不可食用的東西,以達到利潤最大化,這樣的事其實應該在意料之中,只是很難接受而已。這就是我認知的中國人的民族性。我,不‧願‧意‧被劃成這樣的人的同類,我也不‧會‧視中國人為同胞。說實話,因為有這樣的認知,每次遇到要填寫國籍的時候,我都因為要寫那個法律上的、強加給我的身份而感覺像被餵食蒼蠅,或者説—屎,總之很嘔心。

在西藏、新疆的原有人口當中,能有選擇的話至少會有相當一部分會拒絕強加到他們頭上的 "中國人"的這個身份。但這個選擇並不存在,一如香港。但香港暫時比那些被佔有、被統治的地方幸運,要離開相對容易。但沒有人知道情況什麼時候會變得那些地方一樣糟:想離開的人申請不了護照,或是有護照也出不了境。有方法的人只能偷渡,沒有方法的人只能在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忍受中國人這外來者騎在他們頭上,迫使他們放棄自身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方式,改用中國人的方式生活,不然就是進集中營。

我是一個在安全的地方才會勇敢的人,而香港是一個越來越使人感到不安全的地方,被盯上了就是沒了沒完的惡夢。而且,香港一日是中國的一部份,和中國其他地方趨同、以及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就不可能停止,直至香港也變成人人使壞的互害社會為止。留在原地最終結果不是變成使壞的人,就是使壞的受害人,又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變成互害灶會之後要再變成人人互相扶持的社會,難。很難。

以下是準備離開時做過/發生/知悉的事。

#1 8月底開始找資料,聽簡介,經中介找學校。然後報名。
#2 學校表示4月學期可以入讀。於是提交所需文件、資料和相片。然後等待當地政府的審核結果。
#3 10月底找地產代理放盤自住的分契單位,考慮到那單位的各項不利因素,開一個蝕讓價 (心中另有一更低的底價)。
#4 買家直接殺價到我心中的最低價,還説不是要"趕狗入窮巷" (意思是沒壓得更低,已經算仁慈了。),然後發現有新的拆除僭建命令。再進一步壓價10萬。最後成交價不到買入價的一半。
#5 物業每半年要交一次地稅,我在正式成交前要交一次。有關款項買家一拖再拖,遲遲不退還。而且因為以為我未交地稅,生怕𠯏虧,和律師對數的時候扣減20大元。
#6 得地產經紀幫忙,找到願意短租3個月的業主,在12月底搬進租住的80呎套房。因為地方有限,加賢緊繼續斷捨離。
#7 12月最後一日,買機票。
#8 1月,回舊址看有沒有信,看到寄給買家的信,英文名字用的是拼音。心想,真是很中國人,要賺盡賺絕,不要吃虧,難怪會這樣殺價。
#9 開始整合銀行帳戶。
#10 正式遞交辭呈,距離出發還有一個月零三天。公司人事部詢問出發日期,説是要進行清税,然後才知道自己應該預早一個月以上通知税務局。結果,

在離開前,基本就是在想方設法強化自己對這個地方的記憶。於是,除了以上所列,就是光顧黃店,本地老店、小店,去泰國人開的餐館用膳,行山,買蛋撻、格仔餅、雞蛋仔。這些都是以後可能再吃不到的香港小食。其他地方再吃不到的小食還有糅合不同地方特色的創意新出品,比如把日本章魚燒和泰國冬陰蝦湯結合,變成冬陰蝦燒,賣的小店用泰文的音譯,叫作冬陰公燒。一吃就很驚喜。好吃!這種小食,在日本在泰國估計都不會有,香港是一個會把不同元素融合的地方,因為在香港居住的人有各種不同的背景,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都有會開店賣自己的家鄉菜,於是香港街上會有賣泰國菜的、印尼菜的、日本菜的、印度咖喱的,輕易吃到不同國家的食物是香港一種日常。因為有這種日常,才會有人就發揮創意,推出冬陰蝦燒這樣的小食。

只是,只要想想香港的奧運代表選手伍家朗會因為衣著問題被上綱上綫;「旁聽師」、「探監師」—那些犠性私人時間去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的人,成了喉舌報的批鬥對象,也成了官員出口恐嚇的對象,就可以預見有朝一日,必然會有無事找事的人挑剔香港人日常生活習慣中和中國人不同的地方,然後就扣不愛國之類的帽子。當香港人只能是中國人,也只能用中國人的方式處事度日的日子到來之後,這種飲食多元特點和發揮創意的空間最終必會煙消雲散。

今天,在這裡,就用這些文字和記錄來紀念曾經自由、多元、有發揮創意空間、但已不可再復見的香港。公開這些文字之後,我也不可能再踏足我出生的地方了。


批鬥港隊伍家朗穿黑衣 民建聯穆家駿鬼祟「表示歉意」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9%AB%94%E8%82%B2/%E6%89%B9%E9%AC%A5%E6%B8%AF%E9%9A%8A%E4%BC%8D%E5%AE%B6%E6%9C%97%E7%A9%BF%E9%BB%91%E8%A1%A3-%E6%B0%91%E5%BB%BA%E8%81%AF%E7%A9%86%E5%AE%B6%E9%A7%BF%E9%AC%BC%E7%A5%9F%E3%80%8C%E8%A1%A8%E7%A4%BA%E6%AD%89%E6%84%8F%E3%80%8D
鄧炳強指探監師思想滲透 罪名等同送車師接載暴徒逃走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6%94%BF%E7%B6%93/%E9%84%A7%E7%82%B3%E5%BC%B7%E6%8C%87%E6%8E%A2%E7%9B%A3%E5%B8%AB%E6%80%9D%E6%83%B3%E6%BB%B2%E9%80%8F-%E7%BD%AA%E5%90%8D%E7%AD%89%E5%90%8C%E9%80%81%E8%BB%8A%E5%B8%AB%E6%8E%A5%E8%BC%89%E6%9A%B4%E5%BE%92%E9%80%83%E8%B5%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