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9 September 2020

“德中人权对话”中方拒谈人权案例学者吁取消“遮羞布”对话机制

来源:
自由亚洲

德中两国周二(8日)透过网络进行“人权对话”,德国人权专员透露中方拒绝讨论具体人权案例和程序。评论人士指该对话机制流于表面,甚至成为中方的“人权遮羞布”。呼吁德国政府予以取消或拿出具体制裁措施。

德国外交部官网发布新闻通报,透露德国人权专员科夫勒(Dr. Barbel Kofler)主持了“德中人权对话”,双方讨论了法治、公民和政治权利、少数民族权利、香港当前局势等议题。

科夫勒表示,她一直观察中国的人权状况急剧恶化,并落后于国际上应尽的义务。

鉴于香港近日的逮捕行动,德方提出了香港《国安法》对公民政治权利的限制;以及中共当局对少数民族的监视和迫害,特别是维吾尔人的灾难性处境,有逾百万的维吾尔人被关进“再教育营”。对话还涉及中共打压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以及对人权律师的迫害和恶劣的拘押条件等。

科夫勒指出:中方表示不愿意与德方进入具体案件和程序的讨论。科夫勒也透露,她代表德国外外长海科‧马斯(Heiko Maas)主持这场对话,参加会谈的还有德国多个部门的代表。

通报强调,德方要求中国遵守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德国外长马斯9月初与中国外长王毅的会晤时也曾提出。

曾因关注中国人权问题遭当局驱逐的清华大学前德籍留学生穆达伟(David Missal)在推特发表评论指,“中方不愿意讨论具体案例和进程,因此应该取消这种流于表面的活动”。

穆达伟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中方的立场显示这种对话没有结果。他批评德国政治家一直在推动的“德中闭门对话”并未对中共迫害人权的行为带来实质的压力,建议取消这种无效的对话机制。

穆达伟说:现在中国的人权情况越来越糟糕,看上去多么多的对话交流好像没有多大作用,如果讲德国这边,我觉得这个主要可以说服公众,德国政府家可以说“我们关注人权问题”,但是并没有具体作用。是好要公开做这样的东西,如果公开的批评中国政府的人权罪(行),可能中国政府才能介意,如果不公开可能作用不太大。如果谈不上作用可以取消,因为这样真的就是一个Alibi(不在场证明引申为流于表面)。

德国时评人成世光也认为,中国当局一直在创立“中国式人权定义”,以及划出对话红线,而德方就中国严重迫害人权的行为,仅仅是敦促其遵守国际公约等,并未拿出有效的人权制裁办法,这样的活动会被中共当作“遮羞布”,也让德国显得伪善。

成世光说:中共不对谈具体的事情有什么用呢!西方与中共的人权对话向来是失败的,西方一直让中共对这个人权对谈划定红线,主导议题,要把这样的对话永远是一个遮羞布的对话,永远给中共做为一个宣传的媒体,德国一定要改变这个作法,拿出具体的措施。德国不应该再举行了,因为这个越来越显出自己的假冒伪善,越来越被中共踩在地上。

中德人权对话是1999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和中国前总理朱镕基联合订立,分别在德国和中国轮流举行;2007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总理官邸首次会见藏人宗教领袖达赖喇嘛,遭中国抗议。翌年3月中共当局镇压西藏抗议后,默克尔表示将会继续与达赖喇嘛会面,北京报复取消了原定于当年12月举行的该对话,令2008、2009年的“中德人权对话”被取消。

2016年发生“709大抓捕”后,在柏林举行的第14次“中德人权对话”上,德联邦人权专员科夫勒提出中国打压人权律师及家属议题,并表示拟于翌年到中国探访被囚的政治犯。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李军华指责德国提出人权个案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018年“中德第15次人权对话”在西藏拉萨市举行,但科夫勒要求探访新疆被拒。随后中方再次取消2019年的对话。理由是德方提出人权问题,中方称“不存在建设性的会议气氛”。

国际社会一直批评北京“中国式人权定义”,德国绿党政治家鲍泽(Margarete Bause)早前批评中共把人权对话当作对德国施压的手段,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这一交流机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呼吁德国政府应寻求新的道路。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009/%E2%80%9C%E5%BE%B7%E4%B8%AD%E4%BA%BA%E6%9D%83%E5%AF%B9%E8%AF%9D%E2%80%9D%E4%B8%AD%E6%96%B9%E6%8B%92%E8%B0%88%E4%BA%BA%E6%9D%83%E6%A1%88%E4%BE%8B%E5%AD%A6%E8%80%85%E5%90%81%E5%8F%96%E6%B6%88%E2%80%9C%E9%81%AE%E7%BE%9E%E5%B8%83%E2%80%9D%E5%AF%B9%E8%AF%9D%E6%9C%BA%E5%88%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