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志豪】
美國總統大選還有一個多月就塵埃落定,川普總統近日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雖然在國內國外,都有不少人認為他是一個爭議的人物,可是他卻有不少實事是有幹過的,那也是他從商以來最叻的做 DEAL,就過了近十個月的 2020 年,他與塔里班簽訂和約,讓美國大兵可以逐漸撤離阿富汗;他也促成了以色列、阿聯酋及、巴林的大和解,近日更成功落實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簽署經濟正常化協議,化解了南斯拉夫戰爭後最難以復和的問題,當然最令人吃驚的是在 2018 年與北韓破冰和談,解決了一直令東北亞困擾的北韓核問題,建立了一個溝通的管道。
近日台海和南中國海的局勢風起雲湧,加上捷克參議院議長和美國國務次卿訪臺,令情況譎變儵怳,隨時都可能有擦槍走火的可能。正值此刻,戲院上映了號稱花了接近一億港元的製作費的韓國電影《鋼鐵雨 2:核戰危機》,電影以「北韓無核化談判」為背景,背後穿插至南北韓、美國、日本和中國的計謀和角力,令人類有可能走上核戰毀滅的邊緣。
電影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是它卻以真實史事件作為主軸,涉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爭端,也觸及長久而來不斷糾纏的島嶼爭議,同時又與當今的世界局勢息息相關,例如中美貿易戰和北韓核問題等,再配合一些看似與各國的形象與世上認識的性格特色十分相符,例如日本老是常出現的極右派社團、北韓的政局偶有不穩等等,令劇情充滿張力。
正如上文提及川普作為商家,促進的和談很多都有利益考慮,不過世界各地那有不為自己和國家利益的領袖,只不過川普做得很出面吧。在亞洲現時有兩個火藥庫,分別是兩韓和台海,當然兩個熱點也和中美的角力不無關係。無論是南北韓還是國共,面對著一直以來的對峙,撇除民族主義和什麼「自古以來」的原則外,究竟是否大家都覺得重新統一是有好處? 周星馳的其中一套電影《鹿鼎記》的一幕,有以下的對白。
韋小寶:「師父自從康熙登位之後,四海昇平。尤其是鰲拜死咗之後,更加係國泰民安!人人食得好著得好!點解係都要推翻佢呢?」
陳近南:「因為呢個係我畢生嘅志願」
韋小寶:「呀!係喎!為咗你畢生嘅志願,就要打仗!要人民受苦,會唔會有啲⋯⋯⋯」
《鋼鐵雨 2》的結尾就試圖拋出這個問題讓大家深思,大家分開幾十年,雙方都受到不同的思想洗禮,我們能否像東西德般推圍牆就完成統一,統一後是否真的能令雙方都有得益? 其實,就國際歷史來說,和平演進無論如何也比戰爭為上,就算川普的 Deal 有鬼胎,都起碼是一項和平協議,把零和博奕的刀光劍影,都對世界有更積極正面的效益。當然,我們寄望要有睿智的人當上領袖,而非由滿腦民族主義的土包子,最後有機會把國人推向未路。
不少偉人都是追求世界和平,電影給予我們一個反思,究竟如何令世界和區域有穩定和進步,起碼就是在土包子煽惑民族情意時,也能有清晰的頭腦,有如片中白頭號核潛艇副艦長장기석,在關鍵時間也能清醒,最後懂得如何選擇和行動,有這樣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才是國家之福。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http://thestandnews.com/personal/%E5%81%BD%E5%BD%B1%E8%A9%95-%E9%8B%BC%E9%90%B5%E9%9B%A8-2-%E6%A0%B8%E6%88%B0%E5%8D%B1%E6%A9%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