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央社
中国杭州一家动物园要求年卡用户,採用人脸识别才能入园,遭浙江一名大学老师告上法院;有媒体称之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显示人脸识别应用在中国正遭遇越来越多反弹。
钱江晚报报导,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是一名法学博士,他今年4月花人民币1360元(约新台币5848元),办了一张可供两名大人和一名小孩使用的年卡,一年内可不限次数进入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原本只要用年卡和指纹验证就可以入园,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10月17日传来简讯,表示指纹识别取消,要求用户注册人脸识别,否则将无法入园。
郭冰说,园方此举“明显涉嫌违法”,双方就退卡事宜协商未果后,10月28日,郭兵向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11月1日,法院正式决定立案受理这起案件。
新京报等媒体称此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
钱江晚报引述郭兵说,他对人脸识别在内的个人资讯保护问题有一定研究,对于人脸资讯採集一直持保守态度,因为其收集和使用,存在极不确定的安全风险。
他说,公安等政府部门出于一定的公共利益考量,採集人脸资讯他还可以接受,但是娱乐场所也能採集人脸资讯,“安全性、隐私性我都表示怀疑,万一信息洩露谁能负责?”
他说,根据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园区收集、使用原告个人资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原告同意。
中国的人脸识别应用越来越普遍,也激起越来越多反弹声浪。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战明辉10月30日在一场论坛中表示,北京地铁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
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随后撰文对此表达反对。她说,人脸识别涉及对个人重要的生物学数据的收集,相关组织或机构在收集之前,必须证明这种作法的合法性。
她说,如果政府是作为收集的主体,显然需要法律明确予以授权;政府无权以安全为名,来蒐集普通公民的生物识别数据。倘若是企业或其他机构所为,起码需要获得被收集人的明示同意,否则就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她感叹说:“(官方)对安保的无节制投入,究竟是要防谁,要保护谁,我是越来越困惑了。…生活在这个社会,我经常感觉自己不被信任。”
光明网也在10月31日发出评论,针对北京地铁将採用人脸识别提出警示,认为将构成法律上、公民权利上的挑战。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911/%E4%BA%BA%E8%84%B8%E8%AF%86%E5%88%AB%E9%81%AD%E9%81%87%E8%B6%8A%E6%9D%A5%E8%B6%8A%E5%A4%9A%E5%8F%8D%E5%BC%B9%7C%E5%A4%A7%E5%AD%A6%E8%80%81%E5%B8%88%E5%B0%86%E6%9D%AD%E5%B7%9E%E5%8A%A8%E7%89%A9%E5%9B%AD%E5%91%8A%E4%B8%8A%E6%B3%95%E9%99%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