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1 December 2015

黎則奮:中國政經不穩 香港更加動盪

2015年將盡,展望明年,香港內外的政經情況肯定只會令人更加擔憂,2016年勢必是更動盪的一年。面對立法會選舉,以及接踵而來更重要的特首選舉,香港前途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街頭,何去何從,每個港人也行將面臨抉擇,躲也躲不了。
雖然近年中港矛盾加劇,本土意識高漲,但誰也不能否認,鄰近經濟強國中國大陸的政經變化,港人喜歡不喜歡也好,也勢必主宰着香港未來的命運。
應該效法蔣經國
儘管中國已初步成功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的SDR,權重更高達10.92%,超越英鎊和日圓,成為未來第三大外滙儲備貨幣,但不要忘記,那只是一個還未 落實的「期權」,還存在一定變數的風險。倘若未來中國經濟出現急劇變化,例如出現所謂「支爆」,地方政府和企業債務危機惡化,而中國一廂情願以為可以達標 的經濟改革如什麼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plus、創新企業等等未如所願,無法支撐中國經濟年增長6.5%,以及為每年為數約1500萬的勞動人口製造 就業,那麼大陸勢必出現經濟衰退甚至陷入蕭條的局面,不要說是政治危機,單是社會危機,例如大量大陸人合法或非法進入本港,已足以令彈丸之地的香港吃不 消。
政治上,我們姑且可以相信大權在握的習近平在整軍擴權後可以壓住江派的氣燄,以及中立化無兵無錢的團派,但反對勢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必爭的兵家之地香港,仍然會發揮着牽制作用,足以搗亂大局。
去年佔領街頭79天的雨傘運動,暫且撇開對本港民主運動的深遠影響不談, 單說對統治階級內部的分化和重組,已經值得深入探討。3年前,梁振英「政變」成功,僥幸上台,可說是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曾慶紅制定的對港政策的實現。 大陸官僚資本與本港二三線地產霸權合謀,成功推翻傳統地產霸權的政治代理人唐英年,而強世功的天朝主義與曹二寶的第二個管治中心論,正正是他們「革命造 反」的理論根據。當時的團派彭清華、李源潮之流尚可尸居餘氣,與江派合謀,理直氣壯地為「幹部治港」取代「商人治港」和「公務員治港」爭取成功落實;今天 團派大權旁落,零落飄搖,連堂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亦淪為跑腿,再不能呼風喚雨,香港未來誰主浮沉,恐怕只是習近平一人說了算。
最近習近平的兒時兄弟羅宇(開國大將羅瑞卿次子)給習近平的公開信,最能說明一切問題。習近平深知「不反貪腐亡國、反貪腐亡黨」是中共當前面對的嚴峻局面。
正路的做法,當然最好是效法晚年的蔣經國,逐步開放報禁、黨禁和實行民主選舉,依靠群眾力量,讓中國有序地走上民主富強之路。
不過,他的權力來源是紅二代和紅二代變身的富二代,1992年後他們已把中國當做紅色後代千秋萬世的江山,習近平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階級,所以只選擇嚴打有權無勢的官二代,當作是向老百姓讓步的權宜策略,卻料不到必須付上沉重的經濟代價。
開放改革37年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之後,中國經濟奇蹟的湧現,全靠國家投資、外貿出口和內需三頭馬車,其中減低交易費用的角色並非市場經濟,而是 官僚的貪腐行為。今天一刀切打貪,卻連經濟誘因也打掉,所謂「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的動力,登時消失,解釋了中央無論怎樣力竭聲嘶,改革方案如何 五花八門,經濟就是搞不上去。
不說別的,單是為互聯網plus製造聲勢、李克強寄予厚望今年理論上營業額增加了一倍達千億的阿里巴巴「光棍節」銷售雷聲大、雨點小,對經濟實際推 動作用不大,連李克強臨時亦缺席典禮,便知道所謂互聯網plus,一如什麼自由貿易區和前海,都是有名無實、空想主義的樣辦,不單騙不了人,恐怕連自己也 不敢相信。
如意算盤或敲不響
中國當前的經濟局面有點像龐氏騙局,中央不斷印鈔增加流動性支撐着各種國家投資開支,通過人民幣國際化企圖輸出通脹,只要成功納入IMF的SDR, 全球央行和企業願意增加人民幣的儲備數量, 便不虞持續貶值。而其中離岸人民幣金額佔全球離岸人民幣總額達一半的香港,肩負了不可取替的地位,舉足輕重;只要香港有任何風吹草動,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 大量兌回外幣尤其是美元,中共以人民幣國際化挽救內地經濟危機的如意算盤便功敗垂成。
關鍵當然是中國經濟改革能否成功落實。除了盲目唱好的特區政府財金官員和保皇黨政黨政客、親建制主流傳媒、趨炎附勢和不學無術的學者,沒有人敢認真看好。一旦經濟改革失敗,為求納入IMF的SDR不得不開放資本賬的中國原形畢露,內地經濟之動盪和風險之高,不難想像。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香港明年的政局只會更加波譎雲詭,意識形態分歧和政治鬥爭必然更趨激烈。牛鬼蛇神盡現, 實屬必然,屆時黑白難分、忠奸莫辨,港人劫數難逃,能否保持清醒頭腦,大步檻過,惟有看自己的造化了。

原文刊在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