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7 December 2015

蔡英文的“九二共识” 中共听懂了吗?

来源: 
端传媒
蔡英文在总统候选人辩论会结束后召开记者会,回应记者提问。摄:Billy H.C. Kwok/端传媒
她一身干练的修身黑西装,内搭灰色圆领衫亮相,与另两位男性候选人相比,蔡英文的幕僚在着装上并没有为她选择代表自己政党的颜色。
代表民进党的蔡英文一开场便对朱立伦发难。在之后的申论、和对手之间的交叉诘问以及总结环节,不乏尖锐的言词。例如她指国民党执政8年使得社会失去 希望,“马总统说,他要让台湾‘逆风高飞’,现在的台湾还在逆风,却没有高飞。”台湾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闷”、“坏”、“崩”等流行的形容词。甚至总 结:“这就是国民党8年执政的历史定位。”
当蔡英文的申论结束之后,Facebook等社群媒体上立刻涌现“蔡英文开场砲火猛烈”的洗版文。
尽管如此,但更值得注意的,恐怕是蔡英文和另一位“不在场者”的对话。这位“不在场者”就是中共最高领导人。比起朱立伦和宋楚瑜阵营,“他”对蔡英文将如何表述“九二共识”关注程度,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绕开“九二共识” 蔡要自找路径
上一次2012年选举,蔡英文没能顺利走向胜选,几乎所有评论者都把这“最后一哩路”的失败,归结到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上。
回顾过去,蔡英文在两岸关系的议题设定上显得无力,或许与民进党两次选举的得票率有关系。2000年民进党虽然胜选,陈水扁得票率为39%,和第二名宋楚瑜的差距仅2.6%;2004年的总统大选,民进党虽得票率过5成,但与国民党的差距更小,仅0.22%。
再加上民进党执政时期,于国会席次无法过半,做不到完全执政,导致两岸议题上无法摆脱国民党的影子,开创自己的两岸协商路径。
从2000年到现在,民进党需要在绕开“九二共识”的姿态下,寻找两岸协商的支点;而这个支点终于在今次大选、民进党声势大好的前提下出现。
第一发信号弹是11月初传出“马习会”后,隔日民进党中常会上的谈话中,蔡英文强调并未反对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主要抨击焦点聚集在国民党事前的黑箱与程序不公开。这段回应“批马不批习”,实际是向中国释出了善意。
中方接了这个球。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马习会”会后记者会上转述了习近平的主张:“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
到了上周五(25日)的电视政见发表会,蔡英文不但重提1998年她随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前往上海参加“辜汪会谈”的历史,更强调“民进党没有否 认1992年两岸会谈的历史事实,也认同当年双方都秉持相互谅解精神,求同存异,希望两岸关系往前推进的这一段协商沟通的经过和事实。这也是两岸交流累积 成果的一部分。”
到了27日首场总统候选人辩论场上,面对国民党总统候选人朱立伦的连番追问,蔡英文再三强调民进党承认“九二年有这个会谈,这个会谈的精神就是‘相互谅解、求同存异’。”
这中间虽然蔡英文依旧没有正面承认“九二共识”,但却能嗅出民进党在两岸议题的立场上,态度的些微变化。
把球抛回北京 蔡已有些微变化
从上周五政见会到周日辩论会,蔡英文将张志军正手打来的球又回了回去。一连串谈话,等于回答了张志军所提的“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 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虽然蔡英文依旧没有正面承认“九二共识”,但她强调“当时并没有使用‘九二共识’这个名词,那是2000年才开始使用 的名词。而这个名词的诠释和使用,我们都可以坐下来谈。”
对于“九二共识”的立场,在每一场选举中始终是国、民两党交锋的战场。但这一次,朱立伦听不听得懂,点不点头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2016年5月之后,蔡英文和习近平之间的底线长抽球能不能继续一来一往下去。
原文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12/%E8%94%A1%E8%8B%B1%E6%96%87%E7%9A%84%E2%80%9C%E4%B9%9D%E4%BA%8C%E5%85%B1%E8%AF%86%E2%80%9D%7C%E4%B8%AD%E5%85%B1%E5%90%AC%E6%87%82%E4%BA%86%E5%90%97%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