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法国世界报用大量篇幅来报道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该报强调,通过天津峰会,习近平让中国成为“反西方新秩序”的中心。在天津,中国以最高规格迎来了二十多位外国领导人,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印度总理莫迪。8月31日至9月1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不仅是一场地区性的多边会议,更是习近平展示中国在重塑世界秩序中核心地位的重要舞台。
习近平在开幕致辞中毫不掩饰对美国的批评,强调要反对“冷战思维与霸凌行径”,并呼吁以“全球南方”的集体力量来推动治理体系的改革。习近平还指出,世界正在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急剧增加,中国将成为这一历史转折中的稳定和主导力量。
法国世界报还表示,峰会的布置极具象征性:在官方的精心安排下,天津被塑造为 一个“新时代世界中心”的舞台。除了上合成员外,来自埃及、马来西亚等国的观察员也悉数到场,显示出会议外延的不断扩大。中国意在通过这种规模与排场,营造出一种“世界向东方聚拢”的气氛。
法国世界报表示,在这场外交大秀中,几位主要嘉宾的立场耐人寻味。普京与习近平关系密切,过去十年两人会晤超过40次,两国高层保持每月沟通,协调立场而又避免军事同盟。即便特朗普8月中在阿拉斯加为普京铺设红地毯,中俄依然强调战略合作不受影响。莫迪则在与美国关系急剧恶化后首次访华,既要寻找经济出路,也要借北京平衡华盛顿的压力。与此同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缅甸军政府首脑敏昂莱等领导人同样现身,他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诉求,却共同为中国的“中心叙事”增添分量。
法国世界报表示,习近平的目标不仅是外交展示,更是价值叙事的重塑。在北京看来,西方长期主导了国际规则的制定,也垄断了“道义话语权”。如今,中国不以制度和价值观 划分阵营,而是以合作与利益为纽带。正因如此,缅甸军政府、伊朗政权或朝鲜领导人,都能在天津获得公开亮相的舞台。
学者指出,这一策略迎合了许多国家的心理。华盛顿史汀森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音)直言,“天津峰会清楚地表明,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的凝聚力甚至超过了当下的西方”。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频频以关税威胁伙伴、收缩多边承诺的背景下,对美国的态度感到失望的国家更愿意向北京靠拢。印度莫迪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拒绝配合特朗普谋求诺贝尔和平奖,加之因采购俄罗斯石油遭遇关税惩罚,他被迫重新评估与北京的关系。
然而,这种“反西方联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同盟,而更像一个松散的平台。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说,“这是一个几何可变的关系网络,每个国家都只取自己所需,而中国则因被承认为核心平台而受益”。对非洲和太平洋岛国,中国提供资金与基础设施;对伊朗与朝鲜,中国提供经济生命线与外交庇护;对印度与土耳其,中国则提供平衡西方的筹码。
天津峰会显示:中国希望被看作稳定之源、规则之塑造者和反西方秩序的核心。对北京而言,真正的胜利未必是达成多少具体协议,而是让世界舆论逐渐习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多极世界”。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6%B3%95%E5%9B%BD%E4%B8%96%E7%95%8C%E6%8A%A5/20250901-%E5%A4%A9%E6%B4%A5%E5%B3%B0%E4%BC%9A-%E4%B9%A0%E8%BF%91%E5%B9%B3%E8%AE%A9%E4%B8%AD%E5%9B%BD%E6%88%90%E4%B8%BA-%E5%8F%8D%E8%A5%BF%E6%96%B9%E6%96%B0%E7%A7%A9%E5%BA%8F-%E7%9A%84%E6%A0%B8%E5%BF%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