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法广
法国《世界报》上海通讯员西蒙·勒普拉特(Simon Leplâtre)发表文章,介绍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不断加大开放的信号:大型代表团参加达沃斯论坛、单方面免签……北京正在寻求再度吸引外国投资者,但缺乏说服力。
相关的文章写道,中国总理李强一年来一直在反复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对商界开放。”勒普拉特表示,在放弃超级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并于2023年1月重新开放边界后,强调这一点是必要的。但是,一年以后,当李强率领一百五十来人的中国政商代表团出席达沃斯论坛时,再强调这一点,就让人感到有些绝望的味道了。中国希望经济在疫情后快速复苏,但却经历了黑暗的一年,许多行业都陷入了危机。
2023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出现25年来的首次下降。与此同时,北京在加大开放的姿态:例如三个月前北京决定单方面免签证,对包括法国在内的亚欧11个国家的公民实行为期15天的免签证入境,这让工商界倍感惊喜。
勒普拉特表示,这种后疫情时代开放战略的例子有很多。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前往旧金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并会见乔·拜登,释放中美关系缓和的信号。经过多年的紧张关系后,中国同意与澳大利亚和解,并于2023年10月释放了一名被拘留三年的澳籍华裔记者。但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和解是有限的:2月5日星期一,中国宣布对澳大利亚籍华裔博主兼间谍小说作者杨军判处死缓徒刑。
同样,尽管台湾选出了一位非常主权主义的总统,但北京方面迄今为止的反应却很温和。中国的政权与经济关系问题专家、加州圣地亚哥大学教授史宗瀚解释说,“2023年,中国外交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的导向明显在改善”。史宗瀚还说,“我刚刚从华盛顿参加会议回来,我听到很多人都在说,相信目前是个善意的时间窗口。
让中国企业家放心
勒普拉特继续写道,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关闭边境,中国的外交是几乎缺席的:2020年和2021年,习近平没有走出过中国的国境。疫情快结束时,习近平开始出访,他首先访问的是“全球南方”国家,访问哈萨克斯坦,然后于2022年底前往巴厘岛参加G20会议,并于2023年3月访问了莫斯科。
此外,被国际社会指责为疫情根源的中国,通过其外交“战狼”之口,加倍热忱地捍卫自己的清白,不惜传播虚假信息。当时,中国的言论还带着些许的傲慢,声称“我们比你们更好地从新冠疫情中走出来”。但随着新冠清零政策在一夜之间的结束,以及非常负面的经济指标,中国的言论开始变软了。
史宗瀚补充说,“2023年初,人们普遍预期中国经济将强劲反弹,但这并没有发生。中国民众也存在强烈的不满。”中国官方公布的2023年经济增长率是5.2%,但实际情况却是一片悲观:房地产在下跌,工资不再增长,而且自2024年开始,中国股市一直在暴跌,这表明,当局无法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勒普拉特表示,在低迷的背景下,对外发布开放的信号有两个作用:一是希望能吸引外国投资者回来,二是让中国企业家放心,因为中国企业家们知道中国是世界领先的出口国,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香港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说,“我认为(中国)对外国企业的开放态度是真诚的。中国仍然需要更多的外国投资,外国投资能带来技术、能带来高效的管理。此外,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存在这本身就是制止中国的悲观情绪的一个好工具。”
但中共对社会、对经济不断强化的控制,让私营领域以及中国的经济伙伴感到失望。欧盟驻北京大使庹尧诲(Jorge Toledo Albiñana)1月17日在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举行的研讨会上表示说,“我们曾认为,开放和取消疫情限制将会让控制减少,并让人们感到更自由。可事实并非如此。”欧盟大使还补充说:“日益增长的对国家安全的痴迷随处可见。”他特别提到,官员、公务员以及学者必须获得许可才能与外国外交官见面。对于欧盟的外交官们来说,要谨慎地看待中国发出的开放信号。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02/%E4%B8%AD%E5%9B%BD%E4%B8%8D%E6%96%AD%E5%AF%B9%E5%A4%96%E5%8F%91%E5%B8%83%E5%BC%80%E6%94%BE%E4%BF%A1%E5%8F%B7%EF%BC%8C%E4%BD%86%E7%BC%BA%E4%B9%8F%E8%AF%B4%E6%9C%8D%E5%8A%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