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开幕在即,2023年中国许多的经济指标成为外界关注焦点。近日,有分析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上升,过半数省市的债务率已超过官方自设的预警红线,然而,财政部最新表态仍指出,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可控。
彭博社(Bloomberg)2月27日报道,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经济风险之一是各省不断增加的债务。这篇报道根据中国官方数据计算得出,2022年,在31个省份和直辖市中,至少17个省市正面临严重的财政紧缩,债务率、也就是地方未偿还借款超过收入的120%,已经超过中国官方自设的警戒红线。其中,天津市的债务余额为自身的综合财力近三倍,位居首位。
综合财力指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基金型的预算收入以及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等总和。财政部2020年曾指出,中国已对地方债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将省级政府的债务率预警设在120%。
分析指出,截至去年底,地方政府未偿还债务超过人民币35万亿元。业内则认为,这个数字可能被严重低估。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持相同观点。他说:“实际上有10个省(债务收入比)应该超过了200%,其中一个地方应该超过了300%。”
过度防疫与房地产行业爆雷 加剧地方债务危机
在美国的宏观经济学者李恒青分析,在三年疫情重创中国经济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不仅整体税收下滑,还要加大减免税额、提前退税的力度。同时,房地产行业下行,导致一度占地方财政收入40%的土地流转费锐减,加剧恶化地方财政赤字。
李恒青说:“地方政府为了保住主体经济和中央的要求,每一个退税都是支出。另外就是疫情防控。疫情防控的大量支出是由地方政府负担的。尤其是组织人员这部分,包括‘大白’和维护当地秩序的警察和社区工作者。”
李恒青指出,地方的债务危机正是市营公交车停驶、公务员返还津贴等新闻频频见报的重要原因。
彭博社分析提到,高债务水平可能会迫使地方政府缩减支出,并将资金压力转嫁至中央。此外,还可能促使中国人民银行保持低利率,以控制各省的还款负担。
报道援引高盛集团经济学家王立升(Lisheng Wang)的分析说,债务水平上升,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和服务成本增加,并限制了地方在资本回报率下降的情况下、实施财政刺激的空间。
王立升还指出,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可能会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原因一方面在于政府债务快速扩张,另一方面考虑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通胀压力。
财政部:债务风险可控 继续支持地方举债
尽管外界对中国的地方债务有所担忧,3月1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时却表示,中国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李恒青认为,解决债务危机最关键在于重振整体经济而不是继续扩大举债。他说:“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经济回升的可能性非常有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地方政府能够有能力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也是非常有限的。”
李恒青还说,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会大大提高未来的融资成本,从而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继续举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被动应对,把问题弄得更大。”谢田说:“如果不作出彻底的政治改革和政府结构的改革,是没办法消化这些债务的。现在没有任何经济增长动力来支持中共财政收入,消减债务负担。”
据彭博社报道,北京正考虑今年设定3.8万亿元的地方专项债券配额,低于2022年的发行量。
记者:经纬 责编:郑崇生 网编:瑞哲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ingmao/jw-0301202313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