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消费市场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下,长着九颗小牙、眼神狡黠的小怪兽拉布布玩偶却横扫中国市场,让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逆天”的财务成绩单,这是法国世界报一篇文章关注的内容。该报也指出,拉布布玩偶的爆红,让消费者们陷入一场“抢娃大战”,而假货商家们则趁机蜂拥而上,让真假难辨的局面成为这场狂欢的另一面。
利润逆天
8月20日,泡泡玛特的年中业绩发布会给出了傲人的数字: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营收高达138.8亿元人民币,同比暴涨204.4%;净利润更是达到47.1亿元,同比飙升362.8%。其中,中国市场依旧是大头,贡献了82.8亿元;美洲市场斩获22.6亿元;欧洲虽然相对的来说有点儿“小打小闹”,但也有4.8亿元的进账。
供不应求,商场空架
然而,当消费者们兴冲冲地走进泡泡玛特的门店时,等待他们的却往往是货架上空空如也。不论是位于北京朝阳区的U Town商场门店,还是位于国贸商城的门店,拉布布的身影都是寥寥无几,货架上摆着的都是各种昂贵的衍生品和替代品。工作人员苦笑着说:“偶尔会来点‘怪兽系列’的盲盒,但毛绒玩具基本没戏。”可惜,很多年轻消费者“只要那只毛绒布偶”,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假货猖獗,真假难辨
当真货买不到的时候,假货便趁虚而入。如今在北京乃至 在全国各地,拉布布的“孪生兄弟”——“拉孚孚”(Lafufu)堂而皇之地登场了,价格便宜得令人心动。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相关仿冒品更是琳琅满目。曾经高举“打假”旗帜的阿里巴巴,如今似乎也对这场“全民仿造运动”无可奈何。
假货产业链
讽刺的是,假货并非藏在阴暗角落,而是形成了一条公开的产业链。东莞和义乌的小工厂几乎能在新品上市后一周内“同步上线”,甚至连包装盒上的盲盒提示都能做到一模一样。
不少“资深玩家”还会在小红书上发布真假对比攻略,结果却无意中帮假货商提升了工艺水准。
形势严峻到今年4月,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亲自教大家如何分辨真假拉布布。官方“打假指南”的出现,本身就成了一场颇具讽刺意味的社会事件。毕竟,一款玩偶的真伪,竟然需要动用国家机关来科普,这在中国消费史上也算罕见。
情绪消费
拉布布的走红,绝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商品热销。它映射出年轻一代在压力社会中的情感寄托,有人说,买拉布布是一种“情绪消费”,因为它狡黠的笑容,能让人暂时忘掉加班和KPI。
盲盒文化与年轻人心理
拉布布也踩中了中国年轻人最敏感的神经:盲盒文化。买一个盒子,不知道里面是普通款还是隐藏款,这种“开箱”的瞬间刺激,比买彩票更过瘾,也更容易让人上瘾。许多年轻人明明已经“拆”出了一整套系列的拉布布,却依旧忍不住再买,因为他们追求的已不只是玩偶本身,而是拆盒那一刻的快感。这让拉布布不仅仅是个玩偶,而是一种情绪释放、一种微型“精神鸦片”。
心理学家们指出,盲盒满足了年轻人“低成本赌博”的心理需求。
隐藏款拉布布的稀缺性,也让不少人一夜之间变成了“投资客”。在二手平台上,某些限量款拉布布的价格飙升到原价的几十倍,俨然成为另类“硬通货”。也有人调侃:“拉布布才是真正的理财产品,抽中一只限量款,转手就能抵一个月的房租。”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6%B3%95%E5%9B%BD%E4%B8%96%E7%95%8C%E6%8A%A5/20250826-%E6%8B%89%E5%B8%83%E5%B8%83%E7%8B%82%E6%AC%A2%E7%9A%84%E8%83%8C%E5%90%8E-%E5%81%87%E8%B4%A7%E4%BA%A7%E4%B8%9A%E9%93%BE-%E7%9B%B2%E7%9B%92%E6%96%87%E5%8C%96%E4%B8%8E%E5%B9%B4%E8%BD%BB%E4%BA%BA%E7%9A%84%E5%BF%83%E7%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