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近日公布一连串经济数据,虽然官方口风仍是稳中向好,但楼市疲软、消费乏力,凸显经济下滑的趋势明显。面对经济动力不足,北京也正计划出台一系列救市措施。但是,老办法能奏效吗?
美国《华尔街日报》本周四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正计划出台十多项重大措施以重振国内萎靡不振的经济,包括可能投入数十亿美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取消小城市第二套住房限购规定,以及发行约一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来帮助地方政府减轻债务负担。
最新经济数据暴露中国经济复苏逐渐结束
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今年5月的几项重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但增速略有回落,而官方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也推迟到了年底。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辉在当天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了三、四季度,随着基数提升,经济运行会回到常态化增长水平,经济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仍有很多有力支撑。付凌辉还表示,中国消费恢复向好,且今年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然而,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再破记录,达到20.8%。
美国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计划推出的措施仍是通过刺激信贷提振经济,但在中国供需关系失衡时,这些举措能否奏效则令人质疑。他认为,中国内、外需不足引起的信心萎靡,归根结底就是政治问题:“比如现在要求提振信心,为什么提振不了?现在没信心是因为,中国是人治社会而不是法治社会。”
李恒青分析说,中国政府后续动作还会聚焦于提振信心而不是真正解决经济面对的问题,这只能争取到喘息的有限空间。
本周四,中国央行下调了关键政策利率,这也是自去年八月以来的首次下调。上述官方数据还显示,5月份,中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落,二手住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显然,作为中国经济重要依托的房地产业,因民众购房需求不足正面临整体市场压力。
专家: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作用不大
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稳定经济,就曾推出救市十项措施。该措施因截至2010年底预计耗资四万亿元人民币,外界将其解读为“四万亿计划”。而与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的多重困境相比,温家宝的救市目标相对单一,仅以侧重于保障性住房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而面对经济衰退的危险,中国政府此次是否会采取同样的办法呢?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告诉本台,在此前的金融危机期间,尚有外国资本愿意投资中国房地产以稳定经济,但随着习近平一再加强个人统治,资本纷纷外逃,这一办法并非以往那么有效也是意料之中。
“铁路、公路这些基建使用大量机械,现在基础建设其实吸纳不了太多的人(就业)。”他说,房地产行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但由于中国房产供大于求,目前也无法再释放更多的产能。
谢田教授还指出,近期中国政府通过操纵人民币贬值来刺激经济的传统增长动力——出口,但这会招致国际贸易伙伴的不满,也会大大增加中国进口医疗设备、原油的成本,这种货币政策并不具有长久实施的可能性。
外界注意到,与温家宝时期面对的经济危机不同,中国当前的挑战还包括与美国关系恶化,美国对华实施芯片禁令,甚至跨国制造商也在考虑将中国移出国际供应链, 以应对美中脱钩的风险。
李恒青分析说,其实中方对与美国脱钩有着同样的担忧。他认为,在北京计划推出的刺激措施中,很大可能会将所谓的芯片自力更生作为扶持重点,而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也会被着重关注。
记者:经纬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ingmao/jw-0616202312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