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0 June 2023

蔡明芳 中国“一篮子刺激措施”释放的讯息

来源:
上报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指4月以来中国经济成长放缓,复苏依然脆弱且有赖于政策支持,经济前景仍面临衰退风险,此外,该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前景面临更多衰退风险,包含收入成长缓慢、对劳动市场复苏的持续不确定性和家庭预防性储蓄的倾向提高,可能抑制消费支出,同时,房地产行业仍存在多种未解决的脆弱性,包括房企资产负债表薄弱和三、四线城市住房供应过剩等,更重要的是,劳动市场的需求减缓也会降低民众购屋需求,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伤害将进一步扩大,上述简报已指出,中国目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对经济产生的负向影响愈来愈大。

面对中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内蒙考察时曾提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国内大循环”做好,这是治本之策,其特别强调“双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由习近平的谈话可以知道,中国十四五规划所推动的内循环与外循环以及科技自立自强,都是受迫于民主国家与中国往来密切程度降低所必须要做好的准备。

平心而论,中国要推动的内循环,与过去蔡英文总统所欲发展的在地经济或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的内需经济政策都是类似的,但是,发展内需产业并不是容易的事。内需的发展成败与人民的所得具高度正相关,人民的实际所得与预期所得对于消费支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中国目前经济衰退可能性愈来愈高的情况下,中国内循环的发展,将因为中国民众对于未来悲观的预期而形成恶性循环,若此,则中国的需求将会进一步降低。

政策面与低物价均证明中国经济前景不明的事实

事实上,中国内需不振的事实可以从两个面向来观察与验证,首先,就政策面而言,中国为了刺激经济而推出包含国有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放宽信用贷款条件、取消房地产限购等“一篮子刺激措施”,以及本月13日刚宣布的降息政策等,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愈来愈多的政策工具,都说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是经济衰退,而非年初普遍被期待解封后的复苏。

其次,自去年以来,世界各国均面临原物料成本上涨所引发的输入性通膨,进而使得各国政府均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为此,美国联准会也在去年升息17码,虽然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由四月的4.9%降至4%,但是,扣除能源与蔬果价格变动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仅由5.5%降至5.3%,显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仍大。反观中国,第一,输入性通膨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其难以避免;第二,中国人行自去年以来为了降低房地产商违约对经济的伤害所采取的降息措施,持续增加货币的供给应会导致中国国内物价有极大的上涨压力,但是,中国的消费者物价年增率与其他采取升息政策国家的走势几乎背道而驰,亦即,中国物价上涨的幅度远远小于其他国家,要合理化中国目前的物价走势,只有一种原因,即中国投资与消费的需求减少,使得货币需求降低,进而抵销物价上涨的压力。

换句话说,我们认为中国物价低的原因为通货紧缩。近期,Morgan Stanley也预估中国通膨将保持温和增长,到第四季末,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回到1.3%。有关中国发生通货紧缩的讨论,可参考本专栏“中国物价不涨反跌非好事”。

最后,根据高盛最新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数年会呈L型走势等待复苏,拖累中国经济成长,为此,华尔街日报也报导中国可能发行一兆元的特别国债来资助基础建设与协助地方偿还债务。面对中国难解的房地产开发商债务问题以及持续衰退的投资与消费,中国经济要达到5%官方目标的挑战是相当大的,因此,我们并不认为中国的经济可以达到世银所预估的5.6%以及Morgan Stanley预估5.7%的成长率。更重要的是,一旦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有较大幅度的衰退,今年全球经济的预估将会随之下修。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06/%E4%B8%AD%E5%9B%BD%E2%80%9C%E4%B8%80%E7%AF%AE%E5%AD%90%E5%88%BA%E6%BF%80%E6%8E%AA%E6%96%BD%E2%80%9D%E9%87%8A%E6%94%BE%E7%9A%84%E8%AE%AF%E6%81%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