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 November 2022

陳茂波檢測陽性無罩演講 衞生署隱瞞一日漏夜公布

香港人才流失,金管局試圖舉辦金融峰會吸引投資者,不料巨頭缺席、財爺確診、颱風來襲。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峰會前選擇出走,外訪沙特阿拉伯,但投資未見卻確診而回。衞生署起初未有披露陳茂波的核酸檢測結果,罕有以「評定康復個案」來形容,隔一日近凌晨才承認檢測陽性。期間,陳茂波已出席峰會,更在台上無口罩演講。

重整五大問題:

一、衞生署涉嫌「出口術」無披露陽性

疫情爆發近三年,衞生署公布個案時,大多以陽性和陰性來形容檢測結果。不過,在陳茂波由沙特阿拉伯返港當晚,即11月1日晚上10時22分,港府出稿稱,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審視財政司司長個案及評估核酸檢測結果後「評定屬於康復個案」,不具傳染性、不用隔離,隻字不提檢測結果屬陽性抑或陰性。

在傳媒追問下,衞生署事隔一日即11月2日,但晚上23時28分才出稿回應,確認財政司司長的核酸檢測採樣結果為陽性,但聲稱CT值處於康復個案的範圍內。明知陽性,卻沒有選擇一早開誠佈公。

二、陳茂波是否知情?明知陽性仍不戴口罩?

陳茂波在11月1日下機當晚7時許見傳媒時,就說「回來香港後,跟所有旅客一樣,剛才做了核酸測試,現在準備回家等待結果」、又指「毋須猜測核酸測試的結果,待結果出來後,我們再按情況作決定。」當晚10時22分,港府再發新聞稿,引述衞生署評定「康復個案」同時,也交代財政司司長的去向,會出席峰會,但不會參與宴會。

此時,陳茂波是否已經獲悉自己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還是評定為「康復個案」的結果?如果明知自己檢測陽性,最後仍然決定參加群組活動,並且不戴口罩演講,是否違背政府一直以來的防疫工作?甚至在公共衞生上,樹立一個壞榜樣?

三、不受「紅碼」限制 「黃碼」下又合理嗎?

正常而言,抵港人士檢測呈陽性,沒有明顯病徵而無需要醫學支援的人,會被送往隔離酒店並獲發隔離令。需要治療的人會被送往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監察。密切接觸者則會被送往指定的檢疫設施檢疫。至於檢測呈陰性的抵港人士,無需強制檢疫,但須接受三天的醫學監察,期間受「黃碼」限制,不得進入涉及不佩戴口罩或群組活動的高風險場所。

雖然衞生署指,審視陳茂波的臨床情況,沒有病徵、登機前取得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因而評估屬於已康復個案,毋須隔離亦不受「紅碼」限制,但抵港人士首三日理應受「黃碼」限制。在「黃碼」下,不但不能宴會,進入酒店、活動場地等處所亦受限。以同期在會展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為例,也要「藍碼」入場。

四、CT值未明 入境內地低過40都要隔離

衞生署稱,雖然財政司司長的核酸檢測陽性,但CT值處於康復個案的範圍內。那即是多少CT值?該條界線和標準又是多少?簡單而言,CT值愈高,病毒量及傳染性愈低。根據2022年2月醫管局指引,病人連續兩次驗得CT值高於30可出院。

但各地設定的標準不一,今年3月《頭條日報》曾報道一名港人確診康復後北上,但內地認為CT值低於40的人仍屬陽性,即使無身體不適,仍須送院隔離。報道引述港大醫學院教授金冬雁指,香港只有核酸陰和陽之分,CT值在30以上基本不會被當做陽性,因CT值33到45之間的人大多假陽性,沒有病毒傳染性。

五、有幾多獲「豁免」人士被誤判或復陽?

衞生署漏夜公布的新聞稿,引述今年9月26日至11月1日期間,共有455名入境人士,申報曾於三個月內感染新冠病毒,並於抵港時核酸檢測呈陽性。但有關人士沒有病徵、核酸檢測的CT值相對較高,衞生署評估為「應不具傳染性的康復個案」而不被列作確診輸入個案,毋須隔離或受「紅碼」限制。

署方指,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有關人士其後的核酸檢測,以確定他們持續不具傳染性。那麼,這455名獲「豁免」的入境人士,有沒有在其後的核酸檢測仍是陽性?重新列為確診個案?

以抗疫之名,市民不能除罩、不能聚集;高官陽性卻避而不提,無罩群聚。香港,何以復常?


from 大城誌 https://hkcitycreation.com/2022/11/03/%e9%99%b3%e8%8c%82%e6%b3%a2%e6%aa%a2%e6%b8%ac%e9%99%bd%e6%80%a7%e7%84%a1%e7%bd%a9%e6%bc%94%e8%ac%9b%e3%80%80%e8%a1%9e%e7%94%9f%e7%bd%b2%e9%9a%b1%e7%9e%9e%e4%b8%80%e6%97%a5%e6%bc%8f%e5%a4%9c%e5%85%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