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关不羽 冰川思享号 2022-02-25
过去的48小时,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乌克兰,围观一个拥有4400万人口的欧洲国家面对被肢解、被消灭的危机。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二十一世纪?
01
普京,"行走的俄罗斯"
开战前,普京发表了电视讲话。
在长达一小时的讲话中,他系统地讲述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历史渊源,涉及克里米亚半岛、乌东地区等争议领土的归属。
他讲述的历史基本都是真实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乌克兰曾是沙俄帝国的一部分,而后成了苏联帝国的一部分,是一份无可争议的帝国遗产。他主张,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的存在,只是仰赖俄罗斯的恩赐。如果俄罗斯需要,就可以收回,当然他仁慈地表示了并不需要收回全部。
普京的讲话条理清晰,逻辑自洽,令人印象深刻。他当然不是疯子,而是"行走的俄罗斯"。
被誉为"俄罗斯良心"、性格孤高的索尔仁尼琴曾经由衷地赞扬普京,这曾让西方世界颇为尴尬。"俄罗斯的良心"和"行走的俄罗斯",心心相印。
俄罗斯人确实对普京的很多政策不满。尤其是推迟退休年龄的改革,拉满仇恨,点燃了街头的怒火。俄罗斯男性,他们用大量酒精浇灌的人生分外短暂,平均寿命只有68岁。推迟到65岁再退休,意味着他们和伏特加心无旁鹫的相伴,只能维持三年。这种发自心底的不满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他们又确实支持普京强硬的对外政策,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让普京的支持率达到了80%。这是足以让任何民主国家领导人羡慕不已的高度。
把普京骂作疯子,不过是为了满足普世乌托邦叙事的自我欺骗罢了。
不顾严峻的经济形势发动战争的行为,让很多人包括他的粉丝如金灿荣,都大跌眼镜,但这也不是普京的一时兴起。
俄罗斯从来没有正常的经济理性,这个庞大国家的经济水平从未配得上它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就是明证。俄罗斯人当然不喜欢贫困,但是他们很容易接受贫困的处境,尤其是普遍贫困。因为普遍贫困更容易归咎命运,和充满恶意的外部世界。
从克里米亚到乌克兰本土,西方对俄罗斯始终存在"误判",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在和整个俄罗斯打交道,这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因此不可能是事实。
事实是,这是俄罗斯的选择,这就是俄罗斯。
02
乌克兰,只有肯尼亚懂你的痛
与普京相比,西方国家主要领导人在乌克兰事件中的发言,高度程式化的老生常谈,空洞乏味。能与普京旗鼓相当的,是来自肯尼亚驻联合国代表的"非洲之声"。
他在讲话中回顾了非洲国家从帝国废墟中诞生的经历,讲述了在伦敦、巴黎和里斯本划定的非洲国家边界是如何荒谬。然后他谈到了选择,在"危险的怀旧情绪、历史情结"和"面向未来"之间的选择。
在肯尼亚代表看来,国家并不是伟大历史的辉煌遗产,而是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选择结果。
肯尼亚人无法理解,俄罗斯为什么被理所应当地视为"帝国继承者",享有不言而喻的"势力范围",主宰其他国家的命运?为什么同为帝国崩溃的碎片,乌克兰被理所应当地纳入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中,失去了选择未来的权利呢?
这是很多评论者忽视的角度,"帝国继承人"、"势力范围"的天经地义,让他们失去了对弱者的同理心,甚至不惜以修正事实的方式对困境中的弱者苛责备至。
诸如,认为乌克兰缺乏小国的自觉,没有"以礼事大"。可是,乌克兰人口4400万,在欧洲44国排名第7,全球排名33。乌克兰很贫弱,但是无论如何都不算是小国。4400万人的尊严、意志,说放弃就放弃?
再如,指责乌克兰应该主动亲俄,而不是挑衅这个强大的邻居。其实,亲俄派曾经长期主导乌克兰,他们完全有机会证明"抱大腿"的好处。正是他们糟糕到令人绝望的表现,失去了政权,也让俄罗斯失去了乌克兰的民心。
这些睿智的评论者似乎忘记了俄乌关系不是一朝一夕恶化的,而是三十年积怨累积。双方交恶不排除有西方远程操作制造的干扰,但是俄罗斯连家门口的兄弟之邦都安抚不好,怨谁呢?
乌克兰最终选择脱离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是三十年俄乌关系的总清算,现实的痛苦与"很久很久以前"的历史渊源孰轻孰重?政治选择对生者负责,而不是向亡灵献祭。理解乌克兰的现实,远比追溯古老的历史更能看清事实真相。
开战以来,乌克兰人的表现证明了他们配得上自己的选择。仅凭一己之力,扛住了俄方闪击战,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这当然不是泽连斯基总统拿破仑上身,而是国民意志的体现。
这样的国家,不值得尊重吗?这个问题应该让拜登们回答。
03
欧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被困在了"历史遗产"的巨大阴影中,失去了选择空间。双边无解,需要第三方介入调解,在国际秩序规则的框架内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安排,以避免事态扩大到兵戎相见的结局。
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主导者,欧美应该对俄乌关系恶化到兵戎相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期以来,欧美在对俄政策上自相矛盾、混乱不堪,苛刻和放任或交替或同时,在对俄外交上始终没有合理的行为预期。普京指责西方没有善意回应新生的俄罗斯,是有根据的。俄罗斯确实做过接近西方的努力,也确实被辜负。
欧美从未将俄罗斯视为可以合作的伙伴,但又无意遏制其"帝国继承人"的执念。长期模棱两可的政策,让西方的行为无法准确预期。
当欧美政客不愿意采取行动时,"尊重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被他们拿出来作为理由。当他们想要干涉时,又切换成了"无视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模式。
这种"中间路线"只带给了政客们"便宜行事"的方便,并不会如他们所标榜的那样"让俄罗斯的威胁可控"——没有稳定的行为预期,任何互动的结果都是不可控的,一次次冲突、越界积累的都是失控因素。
乌克兰正是在这种模式切换中被推上了刀口浪尖。2008年, 北约明确表示欢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在俄乌关系中撕开了难以愈合的伤口。此后乌克兰加入北约拖延多年、不断反复,不仅加速俄乌关系的恶化,也造成了双方对欧美的信任感减弱,对安全保障的要价越来越高。
俄罗斯从谋求北约承诺停止东扩的最初目标,加码到了乌克兰的非军事化。站在俄方,这并不过分。因为停止东扩的承诺不可靠,那么只有让乌克兰解除武装,保证"传统势力范围"不被动摇。
而这是乌克兰无法接受的。以乌克兰敏感的地缘处境,所谓"非军事化"的永久中立,需要极其可靠的安全保障。在乌克兰看来,过去的经验表明仅有北约的承诺如此不可靠,唯有加入北约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保障。
讽刺的是,在2月24日"冲突升级"后,欧美的态度既证明了乌克兰的疑虑,甚至间接证明了俄罗斯对西方的判断。
事态发展至今,普京唯一失算的是乌克兰没有迅速失去战斗意志,而不是对北约、对美国和布鲁塞尔。
04
那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叫乌克兰
当拜登郑重宣布"在推特上取关普京"时,让人忍不住想要送他一箱纸尿裤。
当马克龙抱怨"俄罗斯进攻的几个小时前,我们还在跟普京谈判履行明斯克协议的细节"时,应该问问布鲁塞尔是不是准备给"欧洲联军"装备太阳能坦克、风力战斗机呢?材料必须是绿色环保0碳排的,传统手工造纸是最为理想的。
他们就是这样领导世界的:夸夸其谈要拯救100年后的世界,却对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无动于衷。这种反差制造的喜剧效果满分。
这些大人物忙于客串喜剧,喜剧演员出身的泽连斯基却让普京失算了,也让那些业余喜剧演员失算了——被抛弃的乌克兰没有应声倒下。
业余喜剧演员的补镜姗姗来迟。比如永远摆出扑克牌脸、看上去很正经的德国大嫂,终于"想起了"唯一有实质作用的经济制裁手段——把俄罗斯踢出国际支付系统。
此前的疏忽或许是因为柏林的那一堆扑克牌脸正在忙于讨论:乌克兰消失后多久,才能重启被迫暂停的"北溪地2号"工程。假如不是乌克兰多坚持了几个小时,也许他们已经讨论出了结果。
当然,经济制裁确实是糟糕的手段,那只会让某些大人物获得更大的权力,而不只是制止战争的发生。不过,布鲁塞尔最擅长的马基雅维利政治,也不能制止战争的发生。
普京用已经衰老、不再健壮的肌肉给布鲁塞尔上了一课。
而乌克兰用非凡的意志力,给普京上了另一课,叫"面对现实"。
现实是,你以为你是苏联,不,你还不如中国的广东省。"胜利"的代价,不可承受。
48小时后,普京有点狼狈。拜登们看到了宣称胜利的机会,但是还在犹豫。舒适区之外的风险是不可接受的,但是能够在凯旋仪式上,抄着纸尿布炫耀最新款的比基尼,多少有些诱惑。
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正站在街角看着他们。也许他终将死去,但他曾经真实地活过,这个孩子叫乌克兰。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2/02/blog-post_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