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 February 2013
「共產愛國主義」
2月2日,俄羅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太林格勒之役」結束70週年,上面是俄新社有關這場著名戰役的介紹圖,可以點擊放大觀看。過去一週,俄羅斯傳媒不斷有有關史太林格勒之役的報導。我在Twitter也提及,這個已改名為伏爾加格勒(Volgograd)的城市今年起將每年有6天改回史太林格勒(Stalingrad)的稱呼,以紀念這場戰役。
「短暫改名」的決定頗引起爭議,因為史太林在俄羅斯社會中仍極具爭議,而改名亦反映出俄羅斯(建制)目前希望以愛國主義繼承共產主義時,當如何「使用」蘇聯歷史作為俄羅斯新愛國主義的圖騰(這可從2日的紀念活動中,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亦會出席部份,便顯示普京希望借紀念活動,宣揚愛國主義),面對兩難。
伏爾加格勒建城於16世紀中葉,原本名為「沙里津」(Tsaritsyn),意思為「黃色的河」、「黃色的島」(此城市是圍著伏爾加河),在蘇聯建國初期的內戰中,「沙里津之役」是其中一場紅軍擊敗反共殘餘份子的重要一役,因為此沙里津在1925年易名史太林格勒,紀念史太林在內戰中打敗反共份子的成績。到了1961年,因為繼承史太林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打擊對史太林的崇拜,於是把史太林格勒易名為伏爾加格勒。
對於全世界大部份人來說,對此城的記憶仍停留在二戰中的「史太林格勒之役」--這場戰爭由1942年夏天打到1943年2月2日,德軍蘇軍在市內連場巷戰,雙方合共200萬人死亡,最終蘇軍勝利,是盟軍在二戰中首場重要勝利,亦被視為納粹德軍由盛轉衰的轉捩點。因此,俄羅斯人視「史太林格勒之役」為「偉大愛國戰爭」(俄羅斯人對蘇德在二戰中的戰爭的稱呼)最重要一役,是彰顯了俄羅斯民族偉大及不屈不撓的光輝一面。
不過,問題在於,史太林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除了帶領民族擊敗反敵,亦是殘酷肅清異己的暴君,因此,應否讓史太林由歷史重返俄羅斯的日常生活中,極具爭議。俄羅斯共產黨積極要求把伏爾加格勒改回稱為史太林格勒,自由派則強烈反對,普京等建制派則態度曖昧。
目前的建制派一些重要人物表明,反對重新把伏爾加格勒命名為史太林格勒,擔心會變成歌頌史太林。不過,普京需要靠愛國主義來維繫目前建制的認受性。有關俄羅斯的愛國主義,可以看看這篇Soviet Nationalism Is Still Driving Russian Politics,談及「蘇聯民族主義」,節錄部份如下:
"俄羅斯目前興起的民族主義是三重的:蘇聯前、蘇聯期間及後蘇聯時期。認定莫斯科為「第三個羅馬」(俄羅斯人覺得自己在歐洲政治文化及基督教上是上承羅馬帝國)、即俄羅斯在世界史上有特別使命,可追溯至多個世紀之前。而與西方很多人所想的不同,俄羅斯民族主義自1930年代後便一直是蘇聯意識形態的重要部份。正如19世紀初,「愛斯拉夫主義份子」(Slavophiles)把德國的思潮應用到俄羅斯的情況上,俄羅斯今天各種民族主義活動,亦是由西方引入的。
"外人經常強調蘇聯系統的殘酷及脅逼權力,但現實是有更易讓人發覺之處,亦更複雜。對於冷戰時期的蘇聯公民,胡蘿蔔(吸引他們支持政權)是一個橫跨歐亞的龐大帝國、世界級強國地位、國內穩定,以及生活水平上升;大棍(威逼他們不能推翻政權)是對外國佔領本國、以及國內混亂所產生的後果的恐懼。
"最終,僵化的蘇聯經濟不能滿足公民要求。戈巴卓夫曾希望把蘇聯改造成「具人性一面」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但他結果反而加速蘇聯的崩潰。"
正如這篇文章所說,俄羅斯人經歷過90年代經濟混亂、世界地位一落千丈,因此令俄羅斯重回威權社會。而經歷了90年代的混亂後,俄羅斯的敵人變成外敵、國內分裂分子,以及所有可能令國內社會混亂的人,普京上台後成功恢復社會秩序,靠石油收入重振經濟及國際地位,令他有認受性,亦因此自由派、傳媒、人權份子等反對他的人都輕易被打成「俄奸」。
普京目前主要靠歷史上的勝仗來推動愛國主義,除了史太林格勒,另一場重要戰爭是沙皇時代1812年擊敗法國拿破崙入侵的戰爭。由於普京是要推動愛國主義,而非蘇聯式的愛國主義,因此要把蘇聯史中什麼元素剔走,什麼要大肆宣揚,便要拿一個平衡了。
from 歐洲動態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13/02/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