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165
CHARLES HUGH SMITH:
如果说当前不仅是经济周期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1.0版本的终结,那会如何?
资本主义1.0版终结和通向未来的北欧模式(中)
资本主义1.0版终结和通向未来的北欧模式(下)
这种看法缘起于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德 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之后乔万尼·阿里吉的《漫长的20世纪》,以及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有进一步的分析。
它将现代资本主义开端设定于1450年代。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标识已于1500年左右开始出现:股票和债券的流通、对冲衍生品和保险,股份制企业,高利润的全球贸易,商业信贷,中央政府通过私人信贷筹集战争资金等等。
在沃勒斯坦的分析中,目前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走到尽头。他指出,三个长期的力量正在摧毁资本主义的关键功能——积累更多资本:
1.城市化使劳动力成本增加;
2.外部成本最终要付出代价:比如个体浪费摊到集体,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
3.城市居民要求更多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医疗、经济安全等,因而政府会开始增加税收来应对。
沃勒斯坦是极少数真正了解国家的角色的人,国家的角色之一是垄断集团和卡特尔的推动者和执行者。高边际利润是最有诱惑力的说词,来促使政客创造继而管理垄断集团和卡特尔。
国家有两个核心的任务,第一是创造并使私人资本形成垄断和卡特尔集团运作;第二是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和经济安全的需求,提供政治稳定性;进而保持国家/官僚/贵族的利益。
如果国家不能维持垄断集团,那么利润率将下降,资本就无法满足投资和劳动力的开支。简单地说,当利润、投资和增长都停止,经济也就停滞了。如果国家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求,那么就会引起社会不稳定。
这就是现代国家的窘境。当增长放缓,垄断集团越来越难以维持,国家税收就会减少,进而难以维持日益扩大的社会开支。
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国家就提高税收和债务。当债务偿还成本随着债务扩大上升,将进一步挤压支出。
依照传统观点,全球化能够降低成本。通过将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环境监管宽松、税收更少的地方,企业可以增加利润。
因此中国实行开放政策是最近一个全球资本转移生产的机会。但随着中国人口开始大量城市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大量的资本又开始从中国转移到别的的地方。按照传统的观点预计,这些资本将流到人力资本仍然很便宜的非洲和缅甸等国。
当全球资本已经在全球各地成本低的地方流动完之后,边际利润就会无可避免地下降,筛选和提升的过程就会来临。
当然,机器化和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普及正颠覆"资本流动最终会碰壁"的观点。机器和计算机资本更加便宜且风险更小,替代人力资本已成趋势,这是沃勒斯坦所没有提到的:工人不仅需求国家提供更多的服务和福利,同时也要求雇主提供更多福利。全球资本因此处处面临成本上升:能源和资源成本上升,外部成本增加,城市化的劳动力需求更多工资和福利,国家提高税收用以满足人民需求。
用机器人和电脑软件替代人力资本,短期内可以解决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但随着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机器制造,物质极大丰富,那么边际利润同样也就消失了。同时,减少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要素成本,会导致工人收入下降,总体的消费支出也就减少了。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显然将难以为继,国家也很难提高工资和消费税。
于是将会出现低增长、低边际利润率的紧缩经济循环,用来投资未来生产的资本将少,"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将会日益成为保卫垄断集团和卡特尔的最佳说词。
但是国家这时也会走到尽头:寄生的卡特尔从经济中获取了相当大的利益,然后分配给社会的统治阶级(金融贵族、政党领导等)。可国家也不能削减社会开支,这样会有引起社会暴动的风险。于是国家被迫借用更多的钱,来完成国家的双重任务。
通过印钞来满足这两项任务的国家,其结果也同借债促进消费类似:最终会影响到国家的双重任务,并使国家走向毁灭
From 新獨立觀察 TWITTER : http://twitter.com/#!/NEOBSERVATION RSS訂閱:http://NEOBSERVATION.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 备注:1.发email到get@psiphon3.com获取翻墙软件赛风3;2.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可下载各类翻墙软件;3.通过http://www.feedmyinbox.com输入本站rss地址,可将本站的每日全文更新免费订阅至邮箱(无广告),绕过GFW审查;4.以上涉及email的部分,为了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强烈建议仅使用gmail,不使用国内绝大多数邮箱。5.如果打开网页端gmail存在困难,可以使用如thunderbird类的邮件客户端,或者在手机上使用邮件推送,那么可以安全方便地使用gmail。
from 新獨立觀察 http://neobservation.blogspot.com/2013/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