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至16日,中國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每年12月底的這次會議透露來年經濟政策基調,包括財政、貨幣,乃至對房地產、互聯網、汽車等重要行業的最新動向,因而備受市場矚目。
這次會議還有兩個特殊背景:10月中共「二十大」後新浮現的四位政治局常委(李強、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會議,明年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上將確認中國新一屆經濟主官,因而此次是新老交棒的會議;11月底,中國突然放開嚴格的防疫管控,為當前深陷泥沼的經濟帶來希望,明年經濟將面臨全新的環境。
這次會議給予「穩增長」最高優先級,改變「穩就業」排在第一的情況,並且沒有再提「清零」,而稱「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此外還增加了「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的說法,多位經濟學家認為,這意味著明年會有更大規模刺激經濟復蘇。
就具體行業而言,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和養老服務被特別提及,以提振內需;支持平台企業發展也備受討論。這四個行業中,房地產和平台企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在過去幾年受到嚴厲監管和經濟惡化的雙重擠壓,分析人士預計它們有望在2023年「喘口氣」。
中國經濟究竟怎麼樣?
會議給出的官方判斷是——「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
從數據上看,中國經濟在疫情中走了個「過山車」,目前正處於低谷。
疫情剛開始中國經濟受到重創,但很快受到控制。中國嚴格的防疫措施,使供應鏈在疫情期間表現出很強的穩定性。同時中國政府將營商和信貸政策向製造業傾斜,填補產業鏈中的弱項和短板,以圖保持並提高製造業水平。這些原因使跨國企業們做出最符合利益的決策——讓訂單回到已經全面復工的中國。換言之,由於當時中國的供給能力要遠高於國外,出口產生了明顯的替代效應。
於是2020年下半年,中國外貿止跌轉漲,甚至在2020年12月以美元計價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8.1%,遠超預期。在如此高增長的基礎上,2021年中國外貿繼續高歌猛進——全年出口21.73萬億元,增長21.2%。至此,中國貿易規模已連續6個季度正增長,在全球的佔比甚至達到歷史峰值。
今年初,發生第二次反轉,奧密克戎襲擊中國,大中小城市封城此起彼伏,不同於疫情之初的「短痛」,2022年中國經濟一場場「陣痛」,綿延全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幾乎停滯,全年估計增長3%,不及5.5%的目標。
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在經歷29個月的增長後,首次出現萎縮;11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615億元,同比下降達到5.9%。思睿投資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內部和外部的需求在同步消退。
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分析師徐天辰向BBC中文表示,經濟復蘇首先依賴於中國的重新開放。如果能平順地過渡到「與病毒共存」肯定會增強市場信心、支出和投資,但這還不是一個確定性事件。支持性政策可以為經濟注入進一步的動力,但不太可能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因素。
「中國的官員們顯然非常擔心財政可持續性,因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詞在會議聲明中不同尋常地出現了三次。我注意到他們在文件中刪除了『減稅』的提法,這進一步表明他們不希望將政府財政繃得太緊。」徐天辰表示。
刺激內需與擴大收入
經濟學家中流傳一則老笑話——「只要教會一隻鸚鵡說『供給』和『需求』,它也能稱為經濟學家。」
疫情之初,中國經濟面臨罕見的「供給」和「需求」兩側同時冰凍的情況。供給一端,工廠停工停產,貨物停運;需求一端,老百姓足不出戶,不再逛街、聚餐、旅遊和看電影。
從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底,「供給」和「需求」都得到恢復,其中「需求」恢復得慢一些,老百姓面對不確定性還在謹慎消費;而「供給側」的工廠們,依托海外的訂單,甚至超過疫情前,從自行車、健身器械,到電子產品,開足馬力地生產和出口。
到了2022年,中國再次面臨「供給」和「需求」同時陷入困境的局面。供給一端,歐美逐步解封,訂單回流到其他製造中心,美聯儲加息抑制了外部需求,再加上防疫政策打斷生產和運輸,中國企業們同時抱怨「訂單減半」和「供應鏈噩夢」;需求一端受挫更直接,此起彼伏的封城和收入減少,讓居民要麼減少額外消費,要麼封在家中無處花錢。
到了2022年底,防疫政策放開後,如何復蘇?上述中央經濟工作會,在安排2023年的經濟工作時,把「擴大內需」排到第一位,並強調「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具體而言,就是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這麼做似乎順理成章,在海外訂單減少的情況下,刺激國內消費,不僅提振需求,可以拉動供給側的恢復。
不過,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提醒,消費受消費能力、消費意願以及消費場景等因素的影響,消費恢復緩慢一定程度受制於居民收入和就業,當前就業仍然存在結構性問題。
中國11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相比10月份繼續上漲,其中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還處在兩位數的高位。基於此,任澤平建議政府發放消費券,有利於打通國民經濟循環,幫助部分困難群眾度過暫時性困難,提振民眾信心,資金來源可以通過特別國債。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4日中國公布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稱,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不斷釋放內需潛力,充分發揮內需拉動作用。
中國東鄰日本曾制定過類似計劃,即1961到197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不同的是,該計劃將經濟發展目標錨定在「國民收入」這一個指標上;相似的是,收入倍增後可以大幅釋放國內需求,為經濟增長帶來澎湃動力。這一計劃取得巨大成功,日本人均國民收入從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先後超過法國和德國,僅次於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哪些行業可能受益?
徐天辰稱,「會議有兩點讓我印象深刻:對於促進消費的執著,以及在對科技公司具有破壞性的監管中有所回縮。這種支持增長的立場,以及扭轉一些早期政策,清晰地反映出中國領導人對『清零』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傷痕的擔憂。」
在「擴大國內需求」一項中,會議通稿中只點名了三個行業:「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其中,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製造2025」選取的10個領域中發展最顯著的行業之一——通過補貼等方式,10年間銷量從1.2萬輛到352萬輛。中國希望在汽車行業巨變過程中,從德美日的跟隨者,實現彎道超車,變為領跑者。經濟學人智庫(EIU)分析師阿魯希·科泰查(Arushi Kotecha)表示,電動汽車對經濟增長仍然至關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它在能源轉型中的意義和關鍵作用;此外,電動車是一個經濟體中高附加值的部分,因為它不僅包括鋰離子電池的和半導體領域的最新技術,還包括車輛輔助駕駛零部件行業(比如激光雷達)。
養老服務背後則是中國面臨的另一個問題「老齡化」,中國出生率在疫情三年中一降再降,讓「獨生子女」一代面臨巨大壓力。而傳統上中國老人偏向居家養老,使養老機構和服務都發育不足。
然而相比於前兩者,房地產對於中國經濟重要程度要大得多。房地產上游有建材、化工、鋼鐵、工程機械,下游家電、家具、裝修等,涉及行業多,成為拉動中國內需的關鍵。但在2020年,中國對重點房企融資提出「三道紅線」,對金融機構提出房地產貸款限制,幾個月內,高槓桿運作的100多家房地產企業,相繼出現債券違約,資金鏈斷裂,甚至倒閉,"爛尾樓"成批出現。到了2022年,數百個樓盤的購房者在網上聯署聲明,宣佈「爛尾樓」若不復工,將不再繳納貸款。
在經濟低迷之中,「爛尾樓」的困局之下,中國政府政策不斷轉向,放開越來越多對樓市的限制。12月15日,中國副總理劉鶴稱,「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我們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
但亞洲開發銀行(ADB)首席經濟學家朴之水(Albert Park)認為,中國政府和房地產的關係還未根本改變——政府高價出售土地,以獲得財政收入,資助公共投資。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改革,為地方政府提供其他的收入來源,使他們能夠與房地產行業保持一定距離。
過去幾年與房地產企業命運相似的是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幾乎沒有預兆,2020到2021年,針對互聯網巨頭的反壟斷調查,頗為戲劇性地拉開大幕——馬雲在公開演講中對金融監管者「開炮」,隨即螞蟻金服在上市前夕被叫停;滴滴「先斬後奏」赴美上市,一周內就被審查、下架,不到半年即遭退市;此外,阿里收到182億巨額罰單,騰訊被停發遊戲版號。此後《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螞蟻金服上市是習近平親自叫停的;再有《金融時報》報道稱,馬雲已經移居日本達半年。輿論由此擔心,中國經濟是否開始「國進民退」?
此次會議通稿一方面稱,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另一方面稱,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以及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兩個毫不動搖」指的是,「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強調從輿論上反擊計劃經濟言論,保護民營企業」,而這種方向性的變化,其實比具體的某個行業政策影響要深遠得多。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403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