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July 2021

唐山大地震45周年 中国防灾救灾有进步吗?

来源:
自由亚洲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5周年纪念日。而就在最近,河南各地发生了严重的洪灾,造成多人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在过去的45年中,中国的防灾救灾是否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还存在什么问题?

“下着雨,非常大的雨,我记得。 也没有救援,挺害怕!”

地震来袭的时候,家住唐山的王立华才4岁。他们家所在的政府机关大院虽然房子也悉数倒塌,但王立华的父母和他自己侥幸存活,只有他十多岁的哥哥不幸罹难。

王立华的地震记忆

顾不得收拾破碎的家,王立华的父母就帮着救助左邻右舍。母亲把4岁的王立华放在一边,只是在前后忙碌的间歇回来看儿子两眼;王立华害怕了,就叫妈妈两声。

地震发生后的前几天,王立华身边的人都是在自助和互助中捱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后来部队进来,清理废墟什么的,确实当时人家帮了很多,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说。部队进来之前非常非常困难,什么都没有。” 政府派遣的部队和警察后来都成了救援的主力,王立华还记得好心的警察送给他衣物,让他不再赤身裸体。

但谈到这次救援行动时,王立华认为还是有遗憾的地方,“第一没有预警,第二救援不及时,从地震发生到解放军进来之间非常困难。尤其是受伤的,又没有水,你不等于等死吗?”

在中国政府正式发布的信息中,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多人的死亡,和超过16万人重伤。外界有分析认为,由于处于文化大革命末期,中国经济凋敝,物质条件缺乏,所以当时虽然有军队和全国医疗资源的动员,但救援效果并不好。

事发45年后,中国官媒新华社的网页刊发了多张唐山民众聚集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纪念墙前寄托哀思的照片。而湖南省党委的官网“红网”则发表了一篇文章,在缅怀灾难中逝去的生命的同时,还强调要缅怀党和祖国强大的救助能力。

这种论调和上周郑州水灾发生后,中国媒体的主流叙事相当吻合。

45年后的郑州洪灾

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在内的官媒在报道中多以官兵连夜救灾、企业踊跃捐款为主题,对灾民的直接反应却鲜少报道。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普通民众的声音却大异其趣。微信群里民众此起彼伏地质问,为什么郑州市政府没有及时预警?对于本次灾害的关注焦点京广路隧道和郑州地铁五号线,不少网友则质问,政府为什么没有对这些交通要道及时采取措施?

尤其是引起很大争议的京广北路隧道,这段贯穿国际大都市郑州的南北大动脉,全长近两公里,高度达6米,积水灌满隧道约30万立方米的容积,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导致隧道内200多辆汽车受损,6人遇难。这当然是官方的数字,受到民间的广泛质疑。

一直跟踪郑州灾情的美国时政评论人士横河认为,这次洪灾中,政府无预警以及救灾不力的种种迹象表明,当地政府面对这种灾难没有基本的操作手册,“如果没有一套可供官员使用的紧急手册,就是告诉你可以怎么做,或者你必须怎么做,如果这些没有的话,中国的这种极权体制就只能等上面(下指令)。”

他分析说,落后的应急手段要归因于行政体制上没有理顺,“为什么没有这种标准的应急程序?就是他们不能让各级地方官员和部门拥有太大的权力。”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7月20日郑州水灾最紧迫的这一天,武警河南总队郑州支队仅出动150余名官兵,携带皮划艇、救援装备5800余件,前往救灾。而郑州是一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

横河认为,这一点力量对于救灾来说远远不够,这和唐山大地震时相比较,同样的问题是无法及时调动救灾力量,“很可能问题出在武警的指挥权,就跟当年的解放军指挥权是一样的,当年的军队指挥权都在毛泽东手中,别人指挥不了军队。今天也是一样的,武警的指挥权已经被回收给中央军委了,地方是指挥不动的。”

中国政府在2018年对武警进行改制,武警部队由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不再列国务院序列。外界认为,这是习近平上台之后进一步集中权力的举措。

在武警改制的同时,原先由地方武警承担的救灾任务,划归了新建的国有企业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

在郑州水灾最严重的一天过去之后,7月21日早上,中国安能公司首批50名左右的救援人员,才从河北、安徽、江苏等地,携带龙吸水等10余台套救援装备抵达郑州救援。

身在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有些勉强地说,和45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比较,如果真有什么进步,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技术力量他进步了,他有大型的工程机械,比如大型的抽水机,挖掘机,他的技术力量比以前强很多了。”

但他认为在制度层面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唯一没有换的就是中央集权对于救灾的绝对指挥权。”

为什么无预警?

对于郑州主要干道京广路隧道和郑州地铁五号线顷刻间被灌满洪水,王维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说,主要原因可能是暴雨发生后,郑州附近的常庄水库出现险情,无预警泄洪,使得流经郑州市的贾鲁河超过负荷,涌进市区泄洪。

横河也认同这种分析。他认为,政府没有在暴雨发生时作出及时的预警,有其利益驱动,“因为预防是没有政绩的,你预防得再好也没有政绩,也不可能帮你提升,所以官员们一般比较喜欢救灾,因为救灾看得见。所以,他们是重救灾,轻预防。”

目前外界都已经清楚,实际上在洪灾发生之前的7月19日,郑州气象局就已经预报了从19日到21日的三天暴雨,但这些预报似乎并未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一般认为,暴雨和洪灾相对于地震是更容易预报的。但事实是,在有预报的条件下,政府的水库却没有作出充分准备,险情发生又无预警放水。横河说,这种放水就等同于人为制造灾难。

不能让一块儿石头绊倒两次

灾情发生后,民众出于自救,在社媒上广泛传播受灾信息,却遭到政府大肆删帖。而官媒报道的救灾消息与民众的实际感受相去甚远。

这让横河感叹说,45年前后,在对信息的封锁上,中国政府并没有进步,“基本上还是一致的,没什么大的变化,在宣传方面,在管控民众言论方面,甚至在管控外媒的报道方面,比当时可能要更精致、更严密。”

谈到这次郑州水灾,远在唐山的王立华说,他因为不在现场,很多细节也不了解。但他说,不能让一块儿石头绊倒两次。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7/%E5%94%90%E5%B1%B1%E5%A4%A7%E5%9C%B0%E9%9C%8745%E5%91%A8%E5%B9%B4%7C%E4%B8%AD%E5%9B%BD%E9%98%B2%E7%81%BE%E6%95%91%E7%81%BE%E6%9C%89%E8%BF%9B%E6%AD%A5%E5%90%97%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