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伍杰等贪官的刑期问题
作者:殷国安
山西省相关部门人士表示,网传《山西省前副书记侯伍杰出狱回家,
当地官员富豪列队欢迎》一文内容虚假。据称,
侯伍杰前年出狱后在北京的儿子家中休息了几天,
其间没有山西的领导干部及煤老板去看望。
2011年10月21日,
侯伍杰三儿子开车将侯伍杰接回太原家中,所以不存在网文所说“
当地官员和煤老板及名流富商们,争相迎接贪官‘荣归故里’,
犹如英雄凯旋。”(中广网2月19日)
上述回应却透露一个信息:侯伍杰并非如网络文章所说“近日出狱”
,而是“假释出狱(目前仍在假释期)”。于是,
一个新问题产生了:侯伍杰符合假释的法定条件吗?
笔者查了相关法律条文。一是假释的实质条件是,
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假释后不至再危害社会。对于“确有悔改表现”和 “不致再危害社会”也有具体的阐释。
二是,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刑法》
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这里的“
特殊情况”也有7条。
对照之下,对于侯伍杰“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
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至再危害社会”之类,我们当然无从评判,
只能先听从执行机关的说法;再查对时间条件,
侯伍杰2006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2011年10月被假释出狱——正好达到“
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要求。
这些年,普通民众大多有一个印象:贪官减刑、假释多。有资料称,
全国目前在押犯每年有二至三成可获减刑,
但同为在押的贪腐高官获减刑、
假释和保外就医的人数要大大高于该比例(《山西晚报》
2011年5月17日)。全国判刑的省部级官员共计100多人,
除了个别判处死刑者外,服刑者大多数都获得了减刑、
假释和保外就医(《长江日报》2012年4月16日)。
广东省江门市原副市长林崇中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却一天牢没坐,还在审理期间就花了不到10万元钱,办好了“
保外就医”。
因受贿和贪污而被判刑5年的潮州市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刘益民,
同样在不符合条件下成功“保外”。对此,
我们只能叹息某些贪官神通广大。再对照《刑法》八十一条,
不少贪官的刑期只执行一半,恐怕就要成为一个潜规则了。
某些贪官免死之后,居然还能通过减刑、假释、
保外就医等途径迅速出去,连牢也不用坐,
甚至还可以在服刑期间干一番事业,
这样的待遇绝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享有的。对此,
有反贪人士及检察院、律师界人士认为,好不容易判了重刑的贪官,
却接二连三地被减刑,轻松出狱,
这让反腐败斗争和依法治国的公信力都大大下降。所以,
对于被判刑贪官的减刑、假释工作必须加强监督,
原则上应一律实行公开审理,同时把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开,
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唯有如此,才能防止司法腐败,
防止反腐大业垮在服刑被虚无化上。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
archives/46338?utm_source=
feedburner&utm_medium=feed&
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
2FaDmw+%28%E5%A2%99%E5%A4%96%
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