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7 February 2013

《新世纪》45亿撬不动广电网整合(等这张网搭起来,估计5G都来了)

中广网络悄然成立,40亿财政拨款如何整合地方纷繁芜杂的有线资产?集权还是联邦制?“全国一张网” 很遥远

财新《新世纪》 记者 覃敏

  又一次延期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中广网络)未能在2012年底挂牌。
  财新记者从广电内部人士处获悉,目前中广网络虽未正式挂牌,但公司主体已悄然注册成立,公司架构“按厅局级组建,最高领导是副部级”。去年10月25日,国务院对广电提交的中广网络组建方案作出正式批复(下称国函184号文件),但这纸批复仅同意了组建中广网络,并未对其如何运营整合全国有线网络给出建议。
  中广电通CEO殷建勇对财新记者透露,184号文件给出了三点指导性意见:同意组建中广网络;由财政部出资、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注册资本45亿元。“在这45亿元资本金中,40亿由财政部拨款,5亿由广电自筹。”融合网主编吴纯勇称。
  “中广网络的成立虽由国务院一手推动,但给的钱太少了,所以到现在也拿不出一个全国性的运营方案。”上述广电内部人士称,45亿元能做什么?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用户少则500万-600万,多则1700万-1800万,若按用户数进行市场估值,45亿都不够整合一家小型的省级有线网络公司。
  他透露,目前以“试点”性质参加整合的,只有类似甘肃、宁夏等规模特别小的省级有线,“大的地方有线,现在根本动不了”。各地有线网络公司股权结构五花八门,有上市的,有未上市的,一些未上市的有线网络公司里也引入了形形色色的社会资本。若依靠行政划拨方式进行强制性整合,已上市的有线网络公司划拨困难,未上市有线网里的社会资本也需清退,其处置难度与财务成本将是巨大的挑战。
  殷建勇也告诉财新记者,在国务院框定的45亿元注册资本的盘子下,背负“整合全国有线网络”“开展基础电信业务和运营三网融合业务”使命的中广网络,实际上处境困难,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收拾广电“诸侯割据”的局面,更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开展业务经营。所以,中广网络即便正式挂牌,也只是掀开了另一场更漫长的等待。
组建方案三度大改
  2010年1月,国务院下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下称5号文),将三网融合分为“2010年-2012年试点阶段”和“2013年-2015年推广阶段”。于2012年年底前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本是试点阶段的目标之一。
  “实际上在2010年以前,广电内部就曾多次讨论过组建中广网络,但5号文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一位在内蒙古有线网络公司从业30余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财新记者。
  2010年8月初,广电总局成立“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由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亲自挂帅任组长,广电总局计财司司长孟冬、原贵州广电局局长李新民任副组长。
  据内部人士透露,广电总局对担纲筹备组的人选着实动了一番心思。张海涛十多年来一直分管有线电视网络,曾在数字电视双向改造中以推广免费送机顶盒、强制转网的“青岛模式”,富有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经验;李新民则以整合地方有线网络见长,主导了先整合运营、后资产重组的贵州省网整合,也由此被调至广电规划院任党委书记。
  张海涛、李新民带领的这支中广网络筹备小组,在广电总局大院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并从科技司、计财司、视频管理司甚至各地方广电抽调人员开展工作。“这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多时近百人,少时五六十人,主要是进行调研、讨论中广网络组建方案,协调各部门意见。”吴纯勇透露。
  近三年来,筹备组一次次上报中广网络组建方案,又一次次被打回,正式挂牌也被一再推延,从最早的2010年底延至2012年上半年,至今未能完成。
  “中广网络组建方案小的改动不计其数,大的改动有三次。基本上是围绕中广网络‘注册资本及资金来源’‘机构属性及行政级别’‘战略路径及整合方案’这几个问题在不断调整,目的就是想找出最恰当的方法,有效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一直关注三网融合进展的易目唯文化传播机构创始人包冉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包冉介绍,最早的中广网络筹建方案思路之一是,按各地有线网络用户数进行资产评估,然后由中广网络出资并购。参照国际上其他广电网络运营商的并购估值体系,筹备组根据有线网络用户数、ARPU值,乘以一定的溢价系数,计算出最终的启动资金。
  这种方案被广电人士斥为“不懂市场、不懂资本、不懂整合”。歌华有线战略发展部主任韩霁凯对财新记者称,国内目前大概有2.15亿有线电视用户,按照平均每户1000元估值,那中广网络需要拿出的整合资金高达2000多亿元。此外,分期分批地去收购地方有线公司的网络资产,花费的时间也很长。
  以上述思路为指导的方案,自然被国务院打了回来。彼时各省在进行“一省一网”的市县级有线网络整合,采用方法不一,有的地方通过上市公司募资完成对各地市资产的收购,有的地方则是采用行政划拨的方式进行整合。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筹备组认为,参照各地省级有线网络的整合经验,利用事业单位机制划拨资产的方式整合中广网络相对具备操作性。于是,第二次上报的方案降低了启动资金,着重强调中广网络是国有事业编制的副部级企业。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广网络第二稿组建方案申请的启动资金是150亿元。但第二稿又与5号文提出的“转企改制”思路不符,且行政划拨面临着社会资产清退问题,方案再次被否决。
  2012年2月,筹备组第三次上报方案,思路确定为——先通过财政拨款成立国家有线网络公司,再通过资本运作方式不断将各省的有线网络整合进去,但因在企业级别、注册资金等细节上略有争议,国务院一直拖到10月底才批复。中广网络随后低调地注册成立。
整合方式悬而未决
  中广网络注册成立之后,首要任务是制定运营方案,选择一种或多种恰当的方式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以实现“全国一张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然而,照目前情形看来,中广网络似乎对自己的运营方案、业务规划仍“一头雾水”。
  “目前,国务院批复的只是中广网络的组建方案,并不是运营方案。”北京歌华有线副总经理兼运营总监罗小布告诉财新记者,“原则上,中广网络的成立是作为上一级机构管理各地方有线网络公司。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中广网络具体的运营方案,中广网络到底如何开展业务,各地有线网络公司如何跨接,基本的管理体制等等都不清楚。至今,我们连一次相关的会议都没有开过。”
  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歌华有线、华数传媒、内蒙古有线等地方有线公司一致表示,至少现在对中广网络的成立没什么感觉,各自都在积极拓展业务,做好自己的事。
  在45亿元资本金限制下,中广网络已不可能一气呵成并购全国33个省份的有线网络资产;同时掣肘于企业属性,实行资产行政划拨也“名不正言不顺”,毕竟各地有线资产存有大量社会资本。
  此前,从广电业内曾传出消息,广电总局考虑过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省为单位自报资产,根据资产规模入股中广网络,以此完成中广网络公司的组建。中广网络成立之后,若还想以这种方式整合,就要求中广网络开出有足够吸引力的条件且实现资本运营,以保证地方有线网络公司愿意置换股份。在罗小布看来,“以当前形势来看,如果不靠行政命令,有很多地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肯定不愿意被整合”。
  易目唯文化传播机构创始人包冉则认为,“毕其功于一役”的思路恐怕不适合中广网络的整合,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路径,都决定了这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交钥匙”工程,只能“先干起来”,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寻找新的机会。
  他建议,中广网络可以充分利用资本杠杆和资本市场完成分步整合。可资模仿的经验是电信运营商的改制、分拆、整合等一系列资本运作路径。事实上,对三大电信运营商来说,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和省级分公司各扮演着不同角色,通过有序的资本运作主题包装,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业务经营良性发展的双轮驱动。
  罗小布则称,对于整个中广网络来说,钱少有钱少的玩法,“钱少的话不一定是中央集权,也可以是联邦制,只要保证是在中广网络的统一管理之下就可以了”。
  实际上,中广网络还来不及思考哪一种整合方式更适合自己。上述广电内部人士称,国务院批复中广网络组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罗小布认为,中广网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基本属性,到底是公益性还是市场性?如果是公益性,到底是事业性质还是企业经营性质。“现在给中广网络的定位是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既不是通信企业,也不是传播类公司,实在是有点玩味不透。如果是文化企业,广电有线网络就只是辅助工具。”
  “中广网络的难产实际上与国家的整个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有关系。中国或将实行大部制改革,而有线电视网络比较特殊,它承担着一定的政治宣传任务,到底是划归文化产业线,还是划归电信业务线,高层未定,更无法对中广网络作出明确定位。”中广电通CEO殷建勇说。他透露,中广网络现在最大的瓶颈是掌门人都尚未确定,只有确定掌门人,才能组建中广网络领导班子,然后制定运营方案,考虑如何整合网络、拓展业务。
地方广电消极抵制
  “中广网络要整合地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就像是拆迁,肯定会遭遇地方的挑战。被整合的一方很多是不自愿的,这在省网整合市县级网络的时候已经出现。”殷建勇告诉财新记者。
  在山东省网整合过程中,地市级有线网络公司就进行了消极抵制。山东广电网络公司于2010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之后,青岛、济宁两市的有线网络资产在规定期限内不移交,直至山东省政府再次下发措辞严厉的通知,称“拒不整改的,将由监察部门进行问责”,这才将其勉强收编。
  类似的消极抵制,在各地省网整合中都不鲜见,这也导致很多省网整合得并不彻底。据吴纯勇介绍,目前,在明面上省网已按既定时间表整合完成,实际在财务、人员、互联互通上,很多地方有线网络公司仍然是分开的,“只是形式上的整合,几乎只有一半的地方有线网络公司能真正实现市县级业务互通”。
  从省网整合可见,地方有线网络公司出的难题不少:网络前端及机顶盒无法互通,纷繁芜杂的资产构成,还有“宁为自由身不做君王臣”的心思等等,这些都是中广网络整合的“拦路虎”。
  中广网络筹备组顾问、原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向财新记者介绍,目前,各个省网的资产结构都不一样,有的是电视台投资;有的是财政部下属企业参股;有的含有市政府的资本;有的则吸纳了社会资本;个别地方甚至还是事业单位编制,难以确定资产。
  从历史上看,各地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是自下而上的,国家没有投一分钱,初始广电有线网络是靠收取二十几元的初装费一点一点攒起来,并在随后的模拟转数字、双向网络改造过程中,吸收了形形色色的社会资本。
  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安),是最早一批投资国内有线电视网络的企业之一。据中信国安官网披露,截至2011年末,中信国安投资的有线电视项目达到18个,包括3个省网、15个地市网,有线电视网络跨全国7个省区、覆盖2.4亿人。
  “在安徽,中信国安不仅持有合肥有线40%股权,还持有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19.4%股权;在湖北,中信国安持有武汉广电数字网络有限公司47%股权,同时持有荆州有线49%股权;在湖南、河南、河北三省的多个地区,中信国安占股比例接近49%。”融合网主编吴纯勇向财新记者介绍。
  随着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陆续上市,广电有线网络的资产结构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以2012年10月刚借壳上市的华数传媒为例,其第一大股东是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占股54.3%,其余占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有四位,分别为占股15.4%的湖南千禧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占股9.03%的浙江省二轻集团公司,占股5.2%的东方星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其中,千禧龙为社会资本,其余三家企业则是地方政府或部委控制的国有资本。
  据财新记者统计,在目前各省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已经上市的公司有七家,分别是北京的歌华有线、吉林省的吉视传媒、深圳的天威视讯、陕西省的广电网络、湖南省的电广传媒、湖北省的湖北广电及浙江的华数传媒。
  吴纯勇预计,江苏、广东、重庆等部分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也在积极准备上市。今年之内,可能会有两到三家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上市。
  而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广电有线电视网络还属于事业编制,资产尚未确权。来自辽宁小城的冯姓投资商告诉财新记者,在辽宁,很多乡镇的有线电视网络是事业编制,但都是由私人建设、运营,该运营者负责养活事业编制里的广电有线网络工作人员,“不干活,也得养着”。
  在各地分头建网多年之后,广电体系已拼起一张遍布全国的网络,虽然基于IP技术的骨干网标准一致,但很多省市的前端及机顶盒技术却不一样。歌华有线战略发展部主任韩霁凯告诉财新记者,如不更换统一的前端接口和统一的机顶盒,各省市间仍无法互通业务。
  但中广网络筹备组顾问杜百川却认为,所谓标准不统一、存在技术问题“完全是借口”,机顶盒标准不一,只影响一些以机顶盒为核心的视频业务、增值业务,并不妨碍宽带、语音业务的开展。“各地有线网络不是不能联通,而是不想联通;中广网络整合的关键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资产整合、行政整合及业务运营的问题。”杜百川说。
广电需要“脱胎换骨”
  歌华有线战略发展部主任韩霁凯告诉财新记者,若从中广网络需要抗衡电信、互联网企业这个意义上出发,其整合自然是越快越好,“因为广电有线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互联网电视、IPTV、网络视频等新业务,都在蚕食着有线电视的用户”。
  现在,在一些地区,譬如上海、深圳、湖南,其有线电视用户增长已出现拐点,开始出现下降、流失的趋势。据韩霁凯介绍,有些地区用户数的增长都是表面的,实际上,一方面可能是将宽带、增值业务捆绑的用户算在其中;另一方面则是将以往粗放式管理变得精细,但就整个行业来说,传统用户数已开始萎缩。
  中广电通CEO殷建勇预计,如果仅靠有线电视业务,不积极开展宽带、语音等电信业务,整个广电行业将在三到五年内衰退,甚至可能由于网络视频业务的迅速发展,整个行业回缩成电视台的网络传输部门。
  严峻的竞争市场环境,倒逼广电有线网络向宽带、语音、增值业务方向拓展。2012年9月,工信部正式向12个试点城市的广电企业下发电信业务许可,允许广电企业基于有线电视网开展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及国内IP电话业务——但这些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全国一张网”。
  理论上看,“全国一张网”对广电行业是件大好事:对内,它可以规模化运营,降低边际成本,开展全国性的电信业务;对外,它能够与电信运营商站在同样的市场高度竞争,在码号资源、带宽资源等业务谈判上增加话语权。
  而以现在的情形,如让各省广电与电信展开自由竞争,无异于蚂蚁和大象打架,力量分散、技术落后的广电肯定输得惨烈。
  但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广电体系一贯在体制保护的羽翼下发展,即便中广网络强制整合完毕,市场前景也不乐观。“本质上,中广网络的整合只是为了让有线电视行业能够继续活下去搭建基础性条件,关键还要看广电有线从业者能否转变思维、走市场化路径,努力将自己做大做强。”包冉认为。
  韩霁凯也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广电有线网络公司还处在“国家一定会保护舆论阵地”“广电行业的口子绝不可能打开”等自我陶醉式幻想中,市场化意识并不强,即便中广网络完成整合,它们在互联网大潮下也很难“活得有意思”。
  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华数传媒是被业内视为市场化意识走在最前面的广电企业。华数传媒一位负责人向财新记者介绍,华数传媒自2000年开始走市场化道路,核心领导层一开始就抛开了事业编制,引进市场化用人机制,所有的业务开展都以市场为导向。
  1999年,杭州网络中心转企改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华数传媒。2003年,在其他运营商还在推广拨号上网时,华数已经开始推广包月宽带,创造了宽带业务的全新商业模式;2005年华数向全国广电推广互动电视;2010年华数获得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业务资质,真正开启了全媒体经营。
  目前华数传媒在杭州一市的有线电视用户达240万户,并保持较高的ARPU值;互联网电视业务稳步增长,占到全国70%的市场份额;华数网通的宽带业务用户规模达到30万,约占据杭州三分之一市场份额。未来,华数集团还会将整合完成的浙江全省有线网络注入华数传媒。
  广电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华数传媒走的路子进可攻、退可守,一方面其不断做大自身规模,在中广网络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可以游离在中广网络整合之外,独立自主经营;另一方面,无论中广网络未来以何种方式进行地方有线网络整合,华数传媒都可以挟“高用户规模”“高ARPU值”等获得优势对价。
  上述人士称,中广网络最终肯定要完成“全国一张网”的目标,但过程肯定是漫长的。各地广电应抓住这个时间窗口走市场化路子,而不是“吃定政策,不死不活地顶着、熬着”。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6158?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