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8 June 2021

陈破空:张戎笔下《宋氏三姐妹》:一部中国现代史的精彩缩影

来源:
自由亚洲

驰名世界的华裔女作家张戎又有全新奉献。这一回,她以独特视角为宋氏三姐妹立传。英文版书名:BIG SISTER,LITTLE SISTER,RED SISTER,Three Women at the He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中文版书名:《宋氏三姐妹与她们的丈夫:20世纪三位传奇女子,一部动荡百年的中国现代史》,分别于2019和2020年出版。

写完毛泽东和慈禧之后,张戎原本打算写孙中山。但考究史料之后,她却发现孙中山是一个只有政治野心、操守败坏而乏味至极的人物,于是转而写宋氏三姐妹。三姐妹的丈夫们,包括孔祥熙、孙中山、蒋介石,反倒成了张戎笔下的配角。其实,作为感性而敏锐的女性作家,由张戎来写宋氏三姐妹,再合适不过。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三位中国女性,分别成为首富太太、“国母”、第一夫人,成就了一个世纪的惊人传奇。有关她们的各类书籍已经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但像张戎那样,挖掘隐秘而鲜为人知的史料,通篇做客观书写,贯穿真实、细腻、生动的故事,构成引人入胜的鸿篇巨制,堪称独一无二的上品。

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流传有关宋氏三姐妹的“定性”,也是中共的宣传:一个爱财,一个爱国,一个爱权,分别指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其实,仅其中一点,说宋庆龄爱国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张戎书中,引用大量史料指明:宋庆龄变身狂热的列宁主义信徒,并沦为共产国际的特工,如此极端的红色信仰哪里还有“爱国”二字?说得好听一点,她相信的不过就是:国际主义,无产阶级没有祖国,即,反爱国主义。

在张戎笔下,曾经让宋庆龄崇拜的孙中山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在陈炯明炮轰广州总统府的险境中,孙中山竟然抛下妻子,独自惊慌逃生,留下宋庆龄在总统府与50人的卫队一起作为牺牲品,掩护孙中山逃离。而逃生到安全地带后的孙中山竟无意救出宋庆龄,宁愿让她继续成为诱饵和目标,吸引陈炯明所部的炮火。

宋庆龄历经两天两夜噩梦般的自我逃生,后在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的协助下,才终于被送到孙中山所在的军舰上。宋庆龄对孙中山失望至极。后来,她对记者说了心里话:“我没有爱上他,我是远距离的英雄崇拜,一个浪漫女孩的念头……”

这让笔者想起刘邦,历史上有名的坏皇帝。有一回被项羽军队追击,危急之时,为了减轻马车的载重量,刘邦竟将自己的一对亲生儿女推下马车,独自逃生。刘邦后来虽当上皇帝,却为此落下千古骂名。同样应该落下千古骂名的,就是孙中山。这个因个人权欲野心膨胀失控、病急乱投医而引进苏俄红祸外寇、竟被国共两党奉为所谓“国父”的近代人物。

相比之下,被指为独裁者的蒋介石却是一个好丈夫。他真心实意地爱宋美龄,而且很具浪漫情调。他把南京的一座山建成项链型的山顶别墅,赠给宋美龄,作为生日礼物,也是爱的见证。这是张戎书中首次披露的史料。张戎认为,相应地,具有美国情结的宋美龄在蒋介石的戒严时代,起到了一定的软化作用。

孙、蒋之对比,不仅有孙中山是坏丈夫,蒋介石是好丈夫;还有孙中山亲俄亲共,蒋介石反俄反共。与之对应的宋庆龄和宋美龄,一个硬,一个软。宋庆龄膜拜苏联,宋美龄热爱美国。宋庆龄早年狂热而晚年低沉,因为经历了毛泽东文革的惊恐;宋美龄早年温婉而晚年激愤,因为她无法正视蒋介石去世后台湾独立民意的回归。在所有这些方面,张戎对她们和他们的观察和描述可谓精准。

张戎是卓越的传记作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文笔生动、细腻而优美,洋溢人性和人情色彩。比如,写宋氏三姐妹,除了探究政治、思想和史实,张戎还用了不少笔墨描述三姐妹的生活细节,比如服饰。

婚礼当天,宋美龄的嫁衣:银白色乔琪纱搭配蕾丝面纱和橙花头饰,融合了她的中西背景,而避忌了中国传统的白色。蒋介石日记中记载当日的爱妻形象,充满狂喜与深爱:“见余爱姗姗而出,如云霞飘落。平生未有之爱情,于此一时间并现,不知余身置何处矣!”

大姐宋霭龄的嫁衣,则是粉红色缎面上面绣着深红色的花朵,度蜜月时又换了一套苹果绿金线绣鸟笼的款式。在张戎笔下,整个宋氏家族以宋氏三姐妹为主线,就是一部近、现代中国服装的演绎史:从二十世纪初期波烈风格的茧型镶滚毛皮大衣,到二十年代的钟型女帽搭过膝短裙、三十年代的皮草脖围、四十年代的明朗肩线、五零年代的坚挺胸线剪裁,直到六十年代的迷你长裙……

所有这些生活化的忠实记录和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宋氏三姐妹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多姿多彩的鲜活人生,而且让全书更具有审美的魅力、观赏价值和可读性。

张戎的《宋氏三姐妹与她们的丈夫》全书分五个部分:通往共和之路;三姐妹和孙中山;三姐妹和蒋介石;战争中的三姐妹;三个女人,三种命运。这样的组合与浓缩,剧作般完整呈现的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甚至,一部中美关系现代史。只不过,是以特殊的视角,透视特殊的人物:光耀史册的宋氏三姐妹。

笔者出席了张戎在纽约举办的英文版新书发表会,正值大瘟疫袭击世界的前夕,发表会受到纽约文化界热烈捧场。后来,该书的中文版在台湾出版,因抗击大瘟疫,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不知情或后来才知情。今特以此文,向广大读者推介,分享阅读的喜悦。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6/%E9%99%88%E7%A0%B4%E7%A9%BA%EF%BC%9A%E5%BC%A0%E6%88%8E%E7%AC%94%E4%B8%8B%E3%80%8A%E5%AE%8B%E6%B0%8F%E4%B8%89%E5%A7%90%E5%A6%B9%E3%80%8B%EF%BC%9A%E4%B8%80%E9%83%A8%E4%B8%AD%E5%9B%BD%E7%8E%B0%E4%BB%A3%E5%8F%B2%E7%9A%84%E7%B2%BE%E5%BD%A9%E7%BC%A9%E5%BD%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