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1 February 2017

被誇大的東亞朝貢體系



最近,美國防長馬蒂斯(James Mattis)第一次就出訪目的地就是東亞。訪韓時,繼續強調部署薩德計劃。訪日時,重申釣魚島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的覆蓋範圍(本屆政府第一次作出這種承諾)。儘管他強調要用外交手段解決東亞問題,卻私下把中國在東亞的行動與戰略目標,視為「回復明朝的進貢體系」,並向日本官員表示無法接受。這似乎是首次報導出來的,美國内閣成員對東亞體系與國際關係有這種認識。

這種説法並非沒有根據。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的明朝熱與對朝貢體系的推崇,都發放出這種信號。中國向來喜歡借古論今,輿論場所對不同朝代的評價導向,是判斷中國政治走向的指標之一。馬蒂斯是“學霸型”的軍人,擁有七千多本藏書。他有這種認識,可與特朗普的經濟顧問納瓦羅對中國經濟運作的熟悉程度相媲美,不枉了學霸型軍人的稱號。這表明,新一屆美國政府要員,對中國的認識,已經不再停留在表面膚淺的層次,這對塑造美國對華新戰略乃至構建整個新東亞體系,都有重要意義。

但西方對中國歷史的理解,經常會被中國的誇大之詞所迷惑而墮入中國的“歷史性權利”的話語圈套中。爲此,必須分析到底中國宣傳的朝貢體系的内涵是什麽。

中國推崇明朝的背後

中國近年來興起明朝熱,這固然與《萬曆十五年》與《明朝那些事兒》這些優秀的學術或普及型歷史著作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有很大關係,但當中也有不可忽略的微妙政治因素。中國政府對蒙元及滿清的態度,與對明朝的態度,有耐人尋味的區別。

對蒙元滿清的態度在於“守”。中國現代疆域和聲稱的疆域範圍,大部分形成於這兩個北方和東北方民族統治中國的時代。清末民初開始,蒙元和滿清是不是中國的問題,成爲“中華民族”構建過程中激烈爭論的問題。這既是一個學術問題,也和當時東亞錯綜複雜的現實政治有很大關係。日本興起的“東洋學”,提出元清非中國的理論。日本戰敗後,東洋學衰落,但西方學者魏復古(KARL A. WITTFOCEL)的1949年的巨著《遼:中國社會史》(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 (907-1125)),從更廣闊的人類學與社會學的角度把這種爭論延續到西方學術界。90年代,西方興起新清史與内亞史,進一步挑戰“元清是中國”的理論。中國政府與主流學術界在這方面的主要任務是抵抗新清史,捍衛“中國疆域”(滿蒙疆藏台)。

但中國對明朝歷史則呈現“攻”的態度,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的皇朝,傳統史學界多以“保守”(沒有開疆拓土)、“黑暗”(宦官政治)、“怠政”(皇帝長期不上朝)等負面形容,乃至“揚清貶明”。中國現時的明朝熱則努力為之而平反,暗藏彰顯“漢人”朝代的偉大的目的。這正是漢民族主義情緒的上升(所謂“皇漢”)的表現,也是本質上仍然是“大漢族主義”的“中國民族復興夢”的必然。

其次,密集宣傳鄭和下西洋以配合中國多種戰略。第一,配合中國的“海軍強國”戰略,論證中國“自古以來”不但是大陸國家,也是海洋國家。中國認爲,鄭和七下西洋,還在哥倫布之前將近100年;而且航海隊伍規模巨大(据说最多一次有两萬七千人),船隻堪稱巨艦(據説最长有44丈[1],即125米長的万噸巨輪),這與哥倫布的的三艘“小帆船”形成鮮明對比。當然,無論鄭和出行的規模與船隻的大小都充滿爭議[2],非常不可信。最重要的分別是,鄭和下西洋的路綫都是以前阿拉伯人等記錄過的航綫,與哥倫布自行探索的航綫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配合“一帶一路”工程,宣傳中國和沿綫國家,特別是穆斯林國家,“自古以來”的傳統友誼。這時,鄭和的穆斯林身份發揮了作用。中國學者甚至強調,印尼、馬來西亞及汶萊等國家的伊斯蘭教,是鄭和傳入的,或者鄭和是最重要的傳播者[3]。

第三,論證中國自古以來就管轄南海,繼而論證東南亞歷史上是中國的勢力範圍。這當然也是誇大其詞。所謂鄭和下西洋到過南海諸島,既沒有歷史根據,即便真的到過,也不能説明主權歸屬[4]。東南亞各國(除越南北部)並不屬中華文化圈,而是先屬於印度文化圈,再伊斯蘭化,再被西方殖民。整個區域的總體發展過程和中國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最後,最大的戰略目標就是如馬蒂斯所言,宣傳從明朝開始的“朝貢體系”。鄭和下西洋又在此起到關鍵作用。

明朝是真正形成中國朝貢體系的時代。對於急於為世界提供一整套“中國解決方案”,以取代“西方體系”的中國來説,朝貢體系無疑是一種最順手的工具。

其話語邏輯是:1)朝貢體系在歷史上存在過,中國回到這個系統有“歷史上的正當性”。2)朝貢體系雖然有等級之分,但在歷史上發揮了“好”的作用:一曰實現東亞的持久和平;二曰有別於“西方的殖民主義”體系,不帶壓迫性質;[5]三曰能為加入體系的國家帶來經濟和文化上的好處。3)因此,現行體系應該加以改造為朝貢體系。這裡不用“替代”而用改造,是因為中國一再強調自己不是要顛覆現行體系。當然,是改造還是替代,不過是語言僞術。

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套邏輯是誇大其詞。第一,有實質意義的朝貢體系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很有限。現在說的東亞,歷史上主要由三個文化板塊所構成:中華文化圈(即包括中國本部、朝鮮、日本、琉球和越南)、印度文化圈(印度、東南亞)以及北亞遊牧文化圈(蒙古、突厥,以及邊緣的小板塊如藏滿等)。當中能長期保持穩定的朝貢體系主要局限於中華文化圈。但即便在這個圈子中也問題多多:中日之間不存在朝貢關係,反而是爭奪朝貢國的對手,朝鮮與琉球又成爲兩國拉鋸的爭鬥地,琉球長時閒是“兩屬”之國。現在被整合到現代中國的遊牧文明,長期與明朝互相攻伐,更不是什麽“和平”的朝貢關係了。而東南亞國家(除越南),在明清的絕大部分時間内的“朝貢”關係都很虛,對它們來説,經濟意義遠大於政治意義,實際上是其他國家以向中國表示低姿態而換取和中國貿易的手段。中國通常大量回贈是朝貢品價值數倍的禮物,是「為面子」的花錢買虛榮行爲。鄭和下西洋對現在中國之所以重要,是在那約三十多年中,中國短暫地在東南亞有較爲實質意義的朝貢關係。

第二,朝貢體系是否能實現長期的和平?以及中國滿足於朝貢體系而不擴張,是否維持和平的原因?這些都有疑問。

就中華文化圈來説,朝鮮和越南不進攻中國,純粹是中國太大了。中國主動不進攻朝鮮,可以成爲朝貢能維持和平的例證。但中國不進攻越南,純粹是實力不足:中國歷史上多次侵略越南,但被越南一一擊敗了。礙於實力,中國也無法攻擊日本(蒙元侵略日本被擊退了,後來倒是有倭寇之禍)。

對東南亞來説,中國若對東南亞進行擴張,實力更不足。事實上,整個古代史中,中國都不具備「海上」擴張的能力。鄭和時代的海軍較為強大,但即便有能力擊敗東南亞國家,亦難言必定能征服它們。就在100年前,以蒙元的強大,對占城和爪哇的海上入侵也以失敗告終。鄭和之後,中國海軍極為衰弱,沿岸海防尚且不足,以致長期的倭患,更不具備遠征攻打東南亞的能力了。清朝曾經攻打緬甸,最後也無功而返(緬甸“稱臣”,但反而奪得了原先中國控制的幾個州)。

但中國並非沒有擴張領土,只不過主要不在海上而在內陸。中國儘管沒有「西方式的殖民主義」,卻有與俄羅斯類似的「東方式的帝國主義」。中國不認為在滿清時期對內亞的侵略和擴張是殖民主義,但從很多角度看,其對本土人民的殘酷程度和後果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在海上,中國唯一有能力擴張的地方就是台灣。清朝兼併台灣與西方殖民主義可以類比:中國在台灣的拓殖,時間上在荷蘭和西班牙之後,也比英國在北美拓殖要晚;漢人拓殖的方式,通過大量移民侵佔原住民的土地,也和西方人相似。當然,這又歸結到滿清是否屬於中國的問題上了。對此,中國面臨兩難問題,滿清是中國,則不能說自己沒有擴張,滿清不是中國,則會動搖領土“自古以來”的理据。

第三,中國有否承擔“大國責任”,盡責維護朝貢體系也成疑。在中華文化圈,琉毬一開始朝貢明朝時,分爲三國,三國都向中國朝貢,但最後中山國把其他兩國兼併了,明朝也不維持秩序。琉毬後來被薩摩藩入侵,中國也不聞不問,甚至不知。在16-18世紀,越南長期分裂戰亂,中國也沒有加以調解。在東南亞,鄭和年代有在東南亞“剿匪”的事例,確實可以解釋為“維護和平”。但除此之外,中國對東南亞「藩屬」的安全極少過問:既很少調解它們之間的矛盾與戰爭,也不去管它們被外來勢力侵略的事。比如,16世紀初,馬六甲遭受葡萄牙人侵略,向中國明朝皇帝求援時,明朝置之不理,導致馬六甲蘇丹被滅。馬六甲和明朝的關係算是不錯,連國王都曾親自到訪過中國。中國對此尚且不聞不問,更不要說其他國家了。總之,除了朝鮮等個別事例,中國對這個體系中的紛爭似乎大都袖手旁觀。

因此,中國的話語邏輯並不成立,在歷史上的中國朝貢體系並沒有在東亞的安全體系中起到過重要作用。所謂「中國中心」的秩序是一個偽命題,是一個想像中的秩序,而不是真實存在過的秩序。

現代化的朝貢體系

當然,中國志不在恢復“以前的朝貢體系”,況且,朝貢體系這樣看似如此過時的概念,當然要經過現代化的包裝。雖然現在還缺乏系統性的論述,但中國近年來在國際的姿態,已經帶有很強的朝貢體系特徵。

首先,中國要宣揚“恩德”,在近幾年把國與國之間互通有無的正常互利貿易,歪曲為“歡迎世界搭中國的便車”,仿似外國佔了便宜,就是例證。這是利用話語權灌輸“恩客思想”。讓外國漸漸接受不平等的暗示。

其次,中國宣揚在經濟上“讓利”(主要表現為開放市場、准許中國旅客到該國旅遊等),有時也不介意真的“大撒幣”(類比了朝貢賞賜),但一切要以“聽話”為基礎,一不聽話,明裏暗裏的制裁就蜂擁而至,直到壓服爲止。而是否聽話的解釋權,又掌握在中國之手,標準可能永遠“搬龍門”。

第三,中國的亞洲版門羅主義,希望把外國軍事勢力排除出勢力範圍(目前目標是東亞),讓中國一國獨大,維護東亞安全。夢回鄭和年代。

第四,通過加大投入新聞機搆,爭奪國際話語權,推廣“中國模式”與“中國價值觀”,取代“西方模式”,以中國式的道德教化為準則,重建(和擴大)“中華文化圈”。

以上只是一個不完整的列表,但已經可以看到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不平等的、對其他國家有強烈控制力的國際體系的影子。與歷史上的朝貢體系相比,現代版朝貢體系簡直就是一個加強版。

客觀地說,加入現代中國朝貢體系,有利有弊;各國願意加入則見仁見智。但可以肯定,美國絕對不會希望被加強版朝貢體系趕出亞洲,馬蒂斯的回答已經説明了美國的態度。







[1] 根据随行的翻译官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中的说法。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14831

[3]郑和:伊斯兰文化的传播者,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5-07/05/content_3177974.htm

[4] 黎蝸藤《被扭曲的南海史》,3.10節。

[5]鄭永年〈如何實現東亞的持久和平〉,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6-02/12/c_128713826.htm,西方人則有David C. Kang, East Asia Before the Wes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2.

link

from 黎蝸藤的歷史博客 http://dddnibelungen.blogspot.com/2017/02/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