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9 June 2019

医学界 | 年销量超10亿的速效救心丸是怎么问世的

文章原标题:年销量超10亿的速效救心丸,被批“既不救心、也不速效”,它是怎么问世的?
作者: 界哥 来源:医学界


一个“神药”的问世

“我的事天津中医药口的人都知道。”今年已经80岁的中医郝彬已经退休在家,但他说起将近40年前的“速效救心丸”研发之事,仍然眼光灼灼、愤愤不平。

为了证明他是“速效救心丸”的发明人之一,他已经奔走了半辈子。1986年,他和当时所在的天津医院以法律手段起诉“速效救心丸”的生产商——天津市第六中药厂。1993年,两审之后,天津高院做出终审判决,推翻了一审有利于郝彬一方的判决结果,“承担部分药理实验和临床工作的郝彬和他当时所在的天津医院无理由成为主研单位。”

这个中成药成果权争议案件本该尘埃落定,但郝彬并不甘心,他从天津市卫生局药政处借出了两卷历史档案,又整理了一系列的文字材料,自己编印了一本《速效救心丸的历史始末》。



这些第一手档案材料详细记载了速效救心丸从研发、审批、上市以及产权纠纷整个历史。

档案显示在1982年试产试销前,速效救心丸所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仅仅是做了310例“粗糙”的临床观察,4项小规模的药理实验,和1项急性毒理实验。尽管如此,该药仍在1985年获批上市。

“当时药物审批要求很宽松,有历史原因,放到今天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获批上市。”郝彬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



“国民急救神药”

打开棕黄色的葫芦瓶,倒出几粒棕黄色的药丸,含服,很快,几名因为心率过快而呼吸困难的患者恢复正常。

在一则2018年世界杯期间推出的视频广告中,“速效救心丸”的疗效被比喻成“移除心脏上的一颗定时炸弹”,适用于情绪紧张、熬夜加班、过度劳累等威胁心脏健康的多种状况。



截图来自中新药业《世界杯看球指南: 关注心脏健康, 为你保驾护航》视频广告

应用广泛、家中常备、疗效快是“速效救心丸”的主要卖点。作为一种处方药,其不仅药名中有“速效”二字,在国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救神药”。

在中新药业的宣传中,“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必备良药,由川芎、冰片等名贵中药组方,由中国著名药学专家章臣桂教授历经多年组方筛选、开发研制而成。在患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而根据药品说明书,“速效救心丸”的适应症为“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在我国,心脑血管药物是第二大类药物,超过全国总药品销售总额的20%。在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中,化学药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中成药占1/3。

据速效救心丸的生产厂家中新药业2013年的公司调研报告,在心血管类中成药的市场份额占比上,速效救心丸排名第5,占据了3.06%的市场份额。



截图来自:国元证券(香港)研究部报告

据渤海证券研究所2017年的中新药业调研报告,中新药业的核心产品就是“速效救心丸”。2012年,“速效救心丸”销售额达到7.4亿。

2018年中新药业的最新年报显示,“速效救心丸”量价齐升,卖出了391.38万盒,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销售额增速高达20%左右。

“由于中成药业务毛利率较高,因此该产品也成为了公司毛利重要的来源,历年来速效救心丸的毛利在公司总毛利中的占比约在30%左右,是公司利润的重要支柱。”渤海证券的调研报告中写道。

疗效争议

销量极大,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被冠名“速效”的急救药物,效果到底如何?

笔者访谈了多位心内科医生,对于“速效救心丸”的疗效,多持否定态度。


“从西医药理的角度来说,不能确认速效救心丸的疗效,但是从一些患者的服用效果来说,也不能说完全无效。”一位国内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副主任承认,他临床上给心绞痛患者开药时,“首选硝酸甘油。”

香港大学医学院一位医生在问答社区关于“西医心脏病大夫怎么看速效救心丸?”的回答则更为尖锐,


只有轻微的不致命的心绞痛,才可以通过吃口服药缓解,而常用的口服药是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的效用没法比。退一步讲,轻微的心绞痛其实通过休息也能好转。

他质问,


速效救心丸存在的意义何在?正性作用远远不如硝酸甘油,卖点反而是无任何副作用?作为一个药物,这简直是耻辱,不如划分到保健品类更合适。

在日本医院执业五年的一位中国医生同样认为“速效救心丸”不能算作“药”。他介绍,在日本也有和“速效救心丸”相似的“救心丹”,在普通药妆店就可以买到,虽然名为“汉方药”,“但是基本上没有人把它当药,相当于保健品。”



图片来自网络

2016年,一款日本“救心丹”还曾在中国掀起了海外抢购“神药”的热潮。“我在日本干了五年,从来没见过临床的病人带着救心丸来医院。”这位医生认为,日本普通民众医学常识和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救心丸在日本的市场已经逐渐萎缩。

这位医生还分析了国内医生给患者开“速效救心丸”有很微妙的心理,“有些高龄的患者比较相信中医,相信速效救心丸,所以一些医生在开一些疗效明确的药的同时,给他吃这个药,作为一种心理安慰。整体来说,我们觉得它只是起安慰剂的作用。”

国内著名的医疗大V“急诊夜鹰”观点鲜明。2018年5月,他在微博上公开质疑“速效救心丸,真的速效吗?”文中指出:“在急性心梗发作时,它既不救心,也不速效。”

更让他担心的是,作为药名中带有“速效”两字的急救药物,“含含糊糊的适应症描述,异常肯定的疗效,却已经成为有些人笃信不疑的‘急救常识’。”

笔者在Cochrane图书馆进行检索,找到一篇“中草药速效救心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综述,值得一提的是,Cochrane数据库发表基于人类健康保健和健康政策领域原始研究的系统综述,被认为是循证医学资源的最高级别证据。



在这篇综述文章中,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301医院、成都第二人民医院、中国临床研究注册中心、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的10位专家,在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的对照临床试验中心注册库,并手工检索83种中文期刊后,纳入了15项“速效救心丸”的临床试验,包含1776名患者。

文章分析这些临床研究后得出结论:速效救心丸似乎在心绞痛治疗方面是有效的,可以确定没有严重的副作用。作者们还认为:由于纳入的研究,其方法学质量差,证据仍然薄弱。需要更多的高质量试验来评估速效救心丸的长期影响。

历史档案披露审批和上市历程

2006年刊登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的一篇《中成药需要临床疗效》的文章曾提出了几个问题:


“我国已使用多年、一直被认为是经典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导赤散、黄连上清丸、安宫牛黄丸等,作为药物刚一进入国际市场,尚未来得及进行临床验证,便因为这些药物存在的肝肾毒性作用、重金属超标、微生物超标等问题折戟而归。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药物在国内使用多年,为什么从未有人发现这些严重问题?这些药物在国内的临床试验是怎样进行的?”

因为和中药六厂的“速效救心丸”成果权纠纷,郝彬保存着从天津市卫生局药政处借出的两卷“速效救心丸”审批历史档案,这些由天津市中药研究所和中药六厂提交存档的档案,详细记载了“速效救心丸”研制过程,以及获批所做的临床实验和药理实验。

笔者翻阅这些历史档案发现,在1982年试产试销之前,速效救心丸在临床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仅做了310例“粗糙”的临床观察,4项小规模的药理实验和1项急性毒理实验。

“从77年开始进行研究,78年正式投入临床,经天津医院、工人医院、红桥区第三防治院、254医院临床观察310例,其中有效率97.20%,显效率38.71%,有效率51.83%。”据《速效救心丸的临床研究报告》记载,天津医院当时临床上对疗效的短期观察,是通过心绞痛病人急性发作或憋气严重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观察是否可以止痛及缓解憋气,记载结果仅为简单的“有效率94%,无变化者占6%。”

天津市医药管理局1989年组织的“专家论证会”曾对这些临床观察的科学性提出质疑,专家认为,“速效救心丸的临床观察只是一般的临床验证,没有对药物提出过实质性的改变内容,不具备临床研究的性质”“天津医院所做的220例临床观察不仅资料简单,内容粗糙,而且无指标数据,也无典型病例。”

另外在天津工人医院中医科做的31例临床观察,254医院的11例近期疗效观察,红桥区三防院所做的50例观察,虽然增加了心电图的观察结果和典型病例,但是“观察项目少,仅限于症状、心电图及血压,没有其他客观指标的佐证,如血流流量。”对于服药效果有效、无效的判断,“纯粹是主观臆断”,时任254医院内科主任罗焕添记载。

另外,1978年8月开始,“速效救心丸”先后开展了4项药理实验,包括10只家兔自身对照试验,8只硝酸甘油对照实验,24只生理盐水对照试验,以及“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灌胃法对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缺血缺氧对抗作用的对比试验,据档案记载,当时该实验“结果不太理想”。

在申请生产“速效救心丸”的过程中,天津市药品检验药物研究所曾经三次要求中药六厂和章臣桂补报研究材料。1981年3月17日,市药检所要求“补报国内外川芎生物碱类研究生产、临床应用的综合资料以及处方来源、服用剂量的依据资料;补做川芎总碱急性毒理实验;补报耐缺氧具体实验数据和急性缺氧对抗作用心电图;补报滴丸之检验方法和数据。”

1981年5月27日,天津市药检所第二次口头通知补报材料。6月10日,又以《关于‘冠心速效丸’需补报实验研究资料的由》(81)药检字第118号文件,通知卫生局,“补报材料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经研究本品暂停审批。”

一年之后(1982年6月),天津市第六中药厂和天津市药材公司上报了《关于速效救心丸补报材料的报告》,主要补充了生产工艺、检验方法方面的材料,其中川芎总碱急性毒理实验选取了共5组,每组12只大鼠,喂给不同剂量的药物30天后,“每组处死一半动物,抽血检查肝肾功能,处死后观察内脏形态学改变(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

另外不知何故,中药六厂未按要求补充相关文献综述。而在这些临床观察、药理实验以及补充材料的基础上,“速效救心丸”获批试产试销两年。1985年7月,天津市卫生局正式批准第六中药厂生产速效救心丸。

“新型中成药”的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速效救心丸”目前被归为国家机密品种,其成分受“国家保密配方”的保护,在其说明书中,只标注了该药的主要成分为“川芎”和“冰片”,有效成分未知,不良反应和禁忌都不明确。



“速效救心丸”的说明书

“一种在中国应用如此广泛的药物,竟然连成分都不能公开,这真的是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吗?”一位医生在一个问答社区上质问。部分西医甚至怀疑“速效救心丸”的实际有效成分是添加了硝酸甘油。

郝彬则告诉笔者,虽然是属于国家保密处方,但是“速效救心丸”的工艺和配方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根据天津市中药六厂的补报材料《速效救心丸的生产工艺》,速效救心丸的处方为:川芎提取物18.75g,冰片300g,聚乙二醇6000 1500g。

在“速效救心丸”的研发上,“处方来源”成为了研发争议案的焦点。

郝彬和天津医院主张,在“速效救心丸”的成果认定中,郝彬担任处方设计,而当时在国家医药局药物研究院(原天津市中药研究所)工作的章臣桂药师根据多年对中药剂型的研究将该处方制成滴丸,提供的工艺设计。“处方设计和工艺设计两者的结合,形成了这一扩大临床的用药。”

章臣桂本人1985年写给天津科委自述文章中,对于“速效救心丸”组方来源,却又提供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说法发。双方关于组方来源的争议在此后进一步激化,最终诉诸法庭。

1988年8月,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天津市在第六中药厂制造生产的“速效救心丸”是原告担任处方设计、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被告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担任工艺设计,其成果权应为原告和被告共同所有。

1993年,天津高院的二审也就是终审却做出了和一审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判决采用了中药六厂和药物研究院关于“速效救心丸”处方来源的说法。认定实验室阶段成果由药物研究院和中药六厂完成,天津医院只参与了部分药理实验和部分临床工作,且实验费用基本由中药六厂承担,因此郝彬和天津医院无理由成为主研单位。

官司已经盖棺论定,但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速效救心丸”的发明人之一,郝彬此后多次去最高法院上访,却一直未有结果。

郝彬并不甘心,他从天津市卫生局药政处借出了两卷历史档案,又整理了一系列的文字材料,自己编印了一本《速效救心丸的历史始末》。正是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披露了“速效救心丸”早期研发历程,以及在获得审批时,疗效并未经过可靠临床验证的事实。

上市34年,仍未能证实临床有效性

作为一种基本药物、急救药、畅销药,“速效救心丸”自1985年获批上市以来,34年,却仍然未能用科学的方法证实其有效性。

“速效救心丸”的药物研发和审批、上市历程,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医药产业宽松的审批和落后的监管紧密相关。

然而,几十年过去,中国医药产业已经经过了疾风骤雨式的改革。2015年,毕井泉上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以来,掀起了查处药物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的“7.22核查风暴”;并且推动中国加入了“医药界WTO”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

至此,我国药品研发已经和国际规范接轨。但是对于因为历史原因、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药业青葱年代获批的大量“安全无效药”,该怎么处理,至今仍无答案。今天,这些“中国神药”每年都占用着高达数千亿的医保费用!这些“药品”怎么办?这是政府和产业界都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据中新药业的官网资料,2016年12月,“速效救心丸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为了阐明该药用药特点和临床安全性,揭示长期服用速效救心丸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客观疗效。”

这个临床研究项目的结果如何,目前仍不得而知。

本文首发:医学界

本文作者:韦执谊

责任编辑:田栋梁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9/06/%e5%8c%bb%e5%ad%a6%e7%95%8c-%e5%b9%b4%e9%94%80%e9%87%8f%e8%b6%8510%e4%ba%bf%e7%9a%84%e9%80%9f%e6%95%88%e6%95%91%e5%bf%83%e4%b8%b8%e6%98%af%e6%80%8e%e4%b9%88%e9%97%ae%e4%b8%96%e7%9a%84/

Friday, 28 June 2019

晖思不可 | VPN的末日要到了

作者: 小晖    来源: 晖思不可
前言:跟大家说一声,周末因为有事,更新可能不稳定,有可能周日才更新,真的很抱歉啊,周六可能要让大家空等了。
现在已经能看到,VPN的末日是真的要来了,从此翻墙要彻底成为历史。
在讲这个之前,还是先给大家讲讲VPN到底是啥吧,VPN的英文全称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这是一种虚拟专用网络,或者再通俗一点讲,VPN是一种中转服务,当我们的电脑接入VPN后,对外公网的IP地址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可以实现翻墙上网目的。
可是以后,使用VPN的行为将在法律是被全面禁止。
2019年6月13日这一天,注定要成为历史,这一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核心点有以下这些:
根据意见稿,个人信息出境应进行安全评估。经安全评估认定个人信息出境可能影响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或者难以有效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不得出境。
意见稿明确,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意见稿指出,个人信息出境前,网络运营者应当向所在地省级网信部门申报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
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重点评估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合同条款是否能够充分保障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网络运营者或接收者是否有损害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历史、是否发生过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等内容。
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个人信息出境记录并且至少保存5年。
根据意见稿,出现网络运营者或接收者发生较大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等事件;个人信息主体不能或者难以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网络运营者或接收者无力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等情况之一时,网信部门可以要求网络运营者暂停或终止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
此外,对违反规定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向省级以上网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举报。
关于这份报告的解读:
1、虽然说是征求意见,可是人家压根就没有给你留言的机会,只有2条留言放出来,这里面的意思就是,不管你赞成也好,反对也好,这条政策是必须执行的。
2、这次政策的矛头直接指向网络运营者,以前有很多vpn提供商都是通过更换ip来逃过追踪。所以现在网信部将矛头指向网络运营商之后,意味着,一旦发现你翻墙,就直接断网,迎接你的不是谷歌,而是404。
防止境外网站采集的数据,这一点前提就直接把每一个翻墙者卡死了。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打开YouTube、推特这些APP,它都会采集你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手机号、邮箱、设备信息,地理位置等。
这些信息都在报告列表中属于禁止被采集的对象。意味着,以后只要你一登录推特,你手机马上断网。而且,运营商还会将你的数据保留,慢慢跟你秋后算账。
最惨的是,如果你的vpn提供商用的阿里云或腾讯云的服务器,那你们就统统呵呵了。你们的信息要统统提交到上边去,从而在源头上阻止翻墙行为的发生。
这个方案受影响最大的人,还是经常访问外网的人,比如推特和脸书,以后再也不可能有“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的状况了,因为翻墙是违法的行为,哪怕是怀着好意也不行。
至于方案什么时候正式实施?按照以往的情况,应该是最快半年左右,最迟2-3年。
那么,未来真的无墙可翻了吗?倒也不见得,在大陆装香港手机卡还是可以的。不过成本有点高,所以,趁着政策还没落地执行,赶紧使用VPN,你能用的时间不多了。
无论如何,VPN注定是要与我们告别,从此成为历史名词了。
其实,这样的迹像早就有了。
2017年4月,GreenVpn弹出了“相遇有时,后会无期”。我心里还是小小的震颤了一下。很长一段时间来,Green都是连接Facebook、ins和我的唯一纽带。本来以为这次风波过去后,其他VPN公司又会像以前一样冒出来,接替Green的位置。没想到,工信部的一纸文件,彻底把VPN给拍死了。2018年开始,所有VPN将被停运。
至此,这堵墙是真正地落下来了。它上面印着大大的字“维稳!维稳!”。
尽管这堵墙被痛骂了很多年,所有人都恨不得跳出中国“局域网”,走到真正的互联网里,但这堵墙一直存在着,而且越修越高。
GFW(中国网络防火墙的简称)是“金盾工程”的一部分,主要指公共网络监控系统,它会对境外涉及敏感内容的网站、IP地址、关键词进行过滤。该项目于2003年生效。
GFW起到的作用,就是使危及国家安全的信息无法从境外流入。与我们平常的认知不同,GFW仅对特定的站点进行拦截,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熟知的Facebook、Google、Line、Instagram。其余的大部分网站,例如Quora、Amazon,在中国境内都是可以正常访问的。而决定一个网站是否可以进入中国的唯一因素就是是否接受监管。中国相关部门要求对境外网站的数据拥有核查权利。接受条件的,可以进入;不接受的,就会被防火墙隔离在外。
稍微具备网络知识的人都会使用VPN来越过防火墙;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又很难被有害信息蛊惑。曾经,防火墙制造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在允许需要的人可以获得信息的同时保证了国家安全。
但这种平衡现在被打破了。倘若VPN完全被封禁,将会完全阻绝具有相当对有害信息抵抗能力的人群获取必要信息的途径,譬如我再也无法用Google搜索论文了。这样的措施,往小了说,没有任何意义:原本的防火墙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道筛选,而VPN就是在它上面的暗门。完全把暗门封死仅仅是让原本可以过去的人无法翻过,但对于防火墙本身的目标:使避免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无法流入,却是没有任何的增强。
往大了说,封死VPN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中国社会对于有害信息的承受能力在不断加强,顺应潮流的做法应当是逐步减少被防火墙屏蔽的站点数量,直到中国的年轻人可以做到不是“没看到什么”,而是“看到了什么也没有关系”。一味地加固防火墙反而是在逆历史而行。
关于这一点,从海外回国的留学生们感受更深。
由于有墙的存在,海外留学生们回国后,总会有这样的烦恼:facebook上不了,咋个找八卦呢;Instagram上不了,搜不到ins风美图呀;Twitter上不了,即时新闻错过了咋办;Gmail上不了,boss发来的通知收不到;
此外还有海外党最爱的YouTube、google地图,甚至是新生入学enroll、选课的页面,回国后都是用不了的。
于是,这时候VPN就成为很多人的救急选择。
很多人利用VPN把自己的中国IP,变成一个澳洲或美国IP地址,然后”翻墙“出去,这么一来,墙外面的app,就都能用了,这就是VPN的日常生态。
也正是因为这样,不少留学生回国之前,务必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先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稳定强大的VPN工具…
各地执法机关当然不会无动于衷,也作出了应对。今年广东公安执法开出的第一单行政处罚决定书,就落在了网民小朱的身上;
(图源:广东公安执法信息公开平台)
小朱被处以警告,并处罚款1000元,而处罚的原因正是,他用VPN翻墙上网。
去年10月,上海市一男子因出售VPN,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同样是2017年,苹果商店中国区下架了超过600款VPN软件。
供应商还表示:“虽然中国区VPN程序删除了,但ExpressVPN仍然适用于中国以外的全球用户。”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无非就是传达一个意思:以前,只是从技术管控层面,禁止使用VPN,比如下架app而已;但是现在,国家对于使用VPN的打击,已经升级到”行政违法“的法律层面。
VPN的末日到了,各行业的专业人士不能通过谷歌开发客户了,行业资料和信息收集不了,技术和资讯了解不了,客户网站打开不了,通过FACEBOOK、TWITTER等平台营销的也不可行了。
对于外贸从业人员来说,都绕不开GOOGLE。做外贸都知道GOOGLE收录关键字的重要,还有就是GOOGLE邮件!在国内的手机上,谷歌全家桶真的不是你想装就能装,也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现在VPN被清理的话,GOOGLE浏览器、GOOGLE邮箱、GOOGLE+、GOOGLE相册,跟他们的距离又一下子变得遥远了….
VPN成为历史,真的要影响到很多人,这就是现实。

相关阅读: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9/06/%e6%99%96%e6%80%9d%e4%b8%8d%e5%8f%af-vpn%e7%9a%84%e6%9c%ab%e6%97%a5%e8%a6%81%e5%88%b0%e4%ba%86/

美國大選:誰贏了第一場民主黨初選辯論

馮兆音
BBC中文駐美記者 發自邁阿密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三、四,20名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在邁阿密舉行的首場初選辯論中登台亮相,表現各有千秋。誰有可能代表民主黨對陣特朗普?

每個觀眾心中有不同的答案。

誰勝出了辯論?

"沃倫贏了。"非裔大學生傑克遜(Paule Jackson)斬釘截鐵地說。在酒吧一邊吃著炸雞一邊觀看辯論直播的她,認為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在首晚辯論中最為出彩。

對於正背負學貸、即將修讀聲樂碩士學位的傑克遜來說,沃倫支持全民免費大學的政策非常吸引。

拉美裔的桑切斯(Michelle Sanchez)專程從亞特蘭大趕來,只為了支持一位參選人:人稱伯尼(Bernie)的參議員桑德斯。「諸多參選人中,只有他從政幾十年來都堅持一樣的理念,值得信任,」她對BBC中文表示。

在醫療費用高昂的美國,屬於工薪階層的單親媽媽桑切斯說自己「不敢生病」,就算得病了也死撐著不看醫生。她期盼桑德斯的全民醫保政策將為她解決後顧之憂,讓她與孩子能實現醫療自由。

而黨內的溫和派在關於社會福利的辯論中則存在天然的劣勢。免費大學?我們不該為富有階層的小孩付學費。政府全面接管醫保?那樣所有醫院都會關門大吉。務實的政策取向猶如一盆冷水,讓觀看辯論直播的人群瞬間降溫,甚至發出噓聲。

根據選情網站538的調查與分析,第一晚辯論中沃倫被認為表現最為出眾,參議員哈里斯(Kamala Harris,又譯為賀錦麗)則在第二晚脫穎而出。

衡量辯論輸贏的重要指標是宣傳效果。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在辯論中發言時間最長,超過13分鐘;哈里斯緊隨其後;最短的楊安澤只獲得了3分鐘。

辯論後,多位此前全國知名度不高的參選人在谷歌的搜尋次數急升,其中包括眾議員加巴德(Tulsi Gabbard)、參議員布克(Cory Booker)、South Bend市長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和作家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

誰參加了辯論?

20名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分別參加了兩場辯論,其餘4名參選人因未達到支持率及籌款額門檻,而無法躋身辯論。

多少人觀看了辯論?

1530萬人通過電視觀看了第一晚辯論,另有900萬人透過網上直播觀看。

幾時選出民主黨提名人?

明年2月,各州民主黨黨員將開始選擇提名人。7月全國黨代會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將正式出爐。

交鋒的焦點在哪?

辯論前支持率領先的前副總統拜登在講台上飽受同僚炮火。作為從政經驗最豐富的參選人,他的往績反而成為引人攻擊的軟肋。

非裔參議員哈里斯猛烈抨擊拜登在70年代與種族隔離主義的國會議員互動、對當時公立學校種族融合政策有所保留的往績。

民調領跑者拜登與桑德斯的年紀也成為攻擊焦點。38歲的國會議員斯沃爾韋爾(Eric Swalwell)說,拜登在32年前就說,要把火炬交給新一代的美國人,他是對的。77歲的拜登笑答:"我還握著火炬。"

78歲的桑德斯則在辯論結束後說,他致力抗擊針對族裔、性取向、性別等各類型歧視,針對年齡的歧視也包括在內。

辯論另一個火花四濺的時刻,是談及醫療保險時。屬於黨內進步派的參議員桑德斯、沃倫、加巴德與紐約市長白思豪支持政府主導的全民醫保,而中間溫和派的參選人則傾向於逐漸過渡的方案,保留私營醫療保險。

辯論前夕,一對中美洲難民父女在美墨邊境溺水而亡,遇難照片佔據新聞頭條。無證移民穿越邊境是否應視為罪犯而立即遣返、如何解決邊境的人道危機,亦成重點議題。

特朗普怎麼說?

最終脫穎而出的民主黨候選人在2020年大選的對手,如無意外會是現任總統特朗普。

雖然特朗普正在日本參加G20峰會,他頻繁發佈推文抨擊民主黨人。

第一晚辯論中,他寫道:無聊!第二晚辯論時,他批評民主黨人要給非法移民免費醫保。


特朗普連任競選陣營則發表聲明稱,特朗普會是每場民主黨辯論的絶對贏家。

初選辯論有意義嗎?

簡而言之,有意義。

大選期間的辯論幾乎不會改變民調結果,因為到了兩黨提名人一對一比拼時,許多選民是基於黨派忠誠而投票。

反而是在初選期間,民主黨或共和黨支持者還未拿定主意支持黨內哪一位參選人,初選辯論因而能改變選民的心意。同時,跟普通選民比起來,關注初選辯論的選民通常更熱衷於政策討論,期望在辯論中聽到實質政策而非指責攻擊。

辯論的具體影響力很難量化,根據密蘇里大學傳播學院的研究,60%的受訪人在觀看辯論後「變心」,選擇了新的心儀參選人。

傳播學專家認為,參選人很難只靠辯論勝出,但辯論中的糟糕表現可以輕易讓某些參選人出局。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8795936

陶傑:危機如何解決?

數千名年輕抗爭者繼續包圍警察總部,令人憂慮。

事件已經發展到雙方都意氣和情緒之爭,而特首林鄭月娥,繼續失蹤神隱。

而解決一個危機的辦法,竟然是製造另一個大十倍的危機,這個政府,我服了。

因為林鄭特區政府的警方,以「雨傘運動」梁振英的解決方式為靈感,一心以為,只要「和平」示威終於發展至或被誘使而產生暴力,警方就有理由鎮壓,不但和平示威可以定性為「暴動」,社會同情就會轉到警方和政府這一邊。

無論是否企圖玩弄激將法或苦肉計的權術,不錯,這樣可以贏回民心。但這樣的遊戲,在這種政治危機中,極可能是一條雙程路,「暴動」的一方,一樣可以激發警方情緒失控。

警方若當初用此策略,以「君王論(The Prince)」 馬基維利(Machiavelli)的理論,政治問題無對錯,只講利弊和成敗,不是不可以,但條件是專業。

一個棋局,或整個劇本,每一個人,必要協調精密,兵車馬炮士象,要做好每一隻棋、在每一個位置、在每一個時間應該做好的事。

換言之,既然大家都是棋子和演員,警方這一邊,即使做拍戲的茄喱啡角色,也一定要服從兩三個副導演調度部署。一旦開機拍攝,就不可以 NG。

但前線警員,包括速龍部隊,可能讀書少一些,理性不足,也可能 OT 一天做足三十個鐘頭太大壓力,又可能加上外國勢力在警隊裡搞鬼,英國鬼佬前線指揮官,以親中愛國人士的邏輯,是英國人給你埋的地雷,臨場故意下令「只要示威者是中國人,就給我狠狠的打」,亦即大陸說的「高級黑」—— 這一點,就是警務處處長自己捉蟲了。模仿前「港英」動用印度兵的策略,而不知道打種族牌,是一種極高級的政治遊戲。

總之一切人算不如天算。繼林鄭修例的「完美風暴 I」(perfect storm)之後,又引發出另一場「完美風暴 II 」。

因為不幸大量所謂前線警員,包括「速龍小隊」,在示威區內外,被拍攝到連義工和記者、遊客和路人,一概照打,包括一些相當的小朋友的報復行為,例如對著記者面部追噴胡椒。

若用如此武力,再說一次:不是不可以,但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整個金鐘灣仔北,先宣佈戒嚴。12 小時內,只能離開,不准任何人進入。有了戒嚴令,你在這個範圍內,再下格殺令,就無話可說。

雖然香港是國際都市,不是「4.26 人民日報社論」之後的北京。如果林鄭認為是暴動,是外國勢力利用香港企圖顛覆國家,那麼長痛不如短痛,在諮詢過中央之後,就要改穿一套警方軍服,在香港 TVB 新聞台直播發表告全香港市民、告國際社會書。

但結果是沒有如此,當區市民如常進出。若有警員以為全身包裹黑衫,就可以在壓力之下對認定的任何「暴徒」任意追打,而從此全無手尾,那麼智商是不是有一點問題呢?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以上這個問題,不幸涉及對警方缺乏信任的僵局。這個成為百萬富翁問答遊戲的 100 萬元問題,若林鄭和警務處處長可以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相信年輕人就不會這樣包圍警察總部。

警方和整個特區政府,長期持有難以自圓其說的政治雙重標準,包括對兩名前特首涉嫌不申報「利益」之官職行為失當罪,一個追控入獄,一個不說情由而不予控告;日積月累,令香港人忍無可忍。

若律政司這一方,跟進檢控每一個「暴徒」的「暴動」罪或任何襲警罪;為求公正,另一邊,必然堅持要求須有另外十幾宗新的朱經緯和七警案,同時檢控。

若雙方冷靜,讓警方搜索現場手機片段證據,決定控告衝擊鐵馬立法會的少數示威者襲警或暴動;示威的一方也必然不服氣,要求成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援引「朱經緯案」和「七警案」的先例,要律政司檢控使用過度武力的個別警員。


這就可能引發警察暴動,或警察包圍禮賓府了。

二百萬遊行的市民,和警務處全體三萬多警察,人人知道,絕大部分,都愛好和平、恪守專業。

但一連串的謬誤,出於林鄭主動將在西方社會一般示威必然發生的衝突定性為「暴動」,模仿梁振英和中國維穩方式,上綱上線,小事化大,驚動全世界圍觀。美國插手,就將中國和全香港的利益拖進去,一齊埋單。


如何解決?比修訂逃犯引渡法更慘。

逃犯條例只是一疊紙張文件,還可以一開口,說兩個字就撤回。以上多宗案件,警民雙方結怨,已經發生了,有足夠的錄影和證據,又如何「撤回」?

當然,612 當日,示威者確實是有衝擊警方鐵馬。這一點,示威者有責任,不容置疑。


既然這樣,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雙方全部特赦,雙方不互追究興訟。這是政治解決,可以由建制派在立法會即刻通過一條緊急特赦法,不必提控任何人。當年七七年警廉衝突,也有類似方式的政治解決。

但中方和林鄭特區政府,都有中國人的巨大面子問題。覺得特赦,就是縱容罪犯,母親縱容子女任性。

另一個辦法,就是警民雙方公平以每一宗個案互相追究,包括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準確控告暴力人士,各自判處入獄。

但如此連環對等訴訟下去,律政司要入罪控告,法院要審判,「暴動」或襲警的疑犯(或義士)要保釋,其間還可以走進領事館要求政治庇護。以後一波又一波的抗議,沒完沒了,成為任何人接手特首之後要面對的長期危機。


除此之外,這個地球絕無第三種辦法。

要結束目前年輕人包圍警察總部、警方又不敢武器力驅離的鬧劇,特區政府坐在冷氣房的司局官員,必須即刻作出抉擇,而不是跟隨林鄭月娥龜縮失蹤一樣的拖、拖、拖。

特府既然早就知道香港會成為美中全球角力的磨心,為何「施政」只以台灣一宗香港人謀殺案婆婆媽媽的「彰顯公義」為「初心」,向一個乾草堆扔一枝點著的火柴,說要殺死一隻鑽進乾草堆的蟑螂,絲毫看不到星星之火大面積焚燒的可怕後果?


而警方這個管治環節,被推上了前線,成為磨心中的磨心。

They have been taught to, or tricked into starting a crisis like this, but never trained to resolve such a complex disaster escalated this way.

這個時候,行政會議必須緊急開會,最高階層,馬上頒令方案,但女主帥不見了。

英治時期,總督會同行政局坐鎮,天塌下來,香港人都放心,又如何會有如此「小學雞」搞出「大頭佛」的超級鬧劇出現?

對於這個永恒的基本常識問題,中國永遠唯一的反應,就是「你戀殖」之情緒化指控,別無其他,而永遠不承認自己不行,或有任何錯。

因為獨立思考,是每一個人,由成長開始,就要面對的最大罪名。


陶傑
CUP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9/06/20190627.html

呂秉權:在開槍前,警隊應該要知道的中共史實

由1997年至今,香港出現多次大型民眾抗爭,包括2003年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2012年反國教事件、2014年佔領運動和2019年反「送中」抗爭。當中都涉及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共當局試圖改變和影響香港制度,將「兩制」一國化,令市民感到不信任、不安和恐懼,從而激起抗爭。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潔指出,中央政府捲入香港政治,自我樹敵,令人難免對中央產生敵意,甚至將中央視作反對方來攻擊。


認清香港市民才是公僕服務對象

在香港,警隊作為維持治安的執法者,在這些群眾運動中往往被夾在中間,成為中共干預香港高度自治的犧牲品。警民互鬥,兩敗俱傷。

筆者希望各執法者和公務員,特別是「揸槍」的警察,認清中共政權的本質,在執法時務必知道更大的公義,要認清香港市民才是你們要服務的對象。

以下的中共史實,警校、公務員事務局和內地的國情交流班都不會教。希望大家可以補補腦。

一、中國共產黨沒有註冊。1921年中共在蘇共扶植下建黨,至今98年,不管在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間都沒有按照任何法律程序註冊,是「無牌經營」。這個黨員達9000萬人的政黨,沒有政黨/社團/公司註冊,沒有法律上的法人身分,但它主張「依法治國」。如果任何一個社團在香港幹這事,相信早已被取締了。此外,幾十年來,沒註冊的中共一直在港從事地下活動,近年愈趨高調,到底它在港是否非法社團?它的活動合不合法?香港警隊要不要查一查?

二、中國奉行「人民民主專政體制」。按照中國憲法,中國所行制度是「人民民主專政」(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分別兩次寫在序言及一次寫在總綱第1條。所謂人民民主專政,即是對人民實行「民主」,但對「敵人」則行使專政,可以超越法律辦事,對目標人物進行鬥爭。不過什麼是「敵人」則隨時改變,他們可以是地主、資本家、民主黨派人士、知識分子、宗教信徒、「低端人口」等。

專政的例子包括:銅鑼灣書店案;劉曉波妻子劉霞被非法軟禁;「709」律師被大抓捕;十大元帥之一的賀龍,身患糖尿病仍被人打入高劑量葡萄糖液致死等。一個政權本身黨大於法,有時「講」法律,但絕大多數時候凌駕法律、不講法律,這是否一個正常國家所為?

三、國家安全之謎。每個人維護自己國家的國家安全本應天經地義,警隊亦一樣。不過中共在國家安全的問題上做了手腳,將黨的安全等同國家安全,並將之立法。如果在香港有人立法將民建聯或民主黨的安全等同香港安全,相信沒有人會認同。但在內地,《國家安全法》則開宗明義將政權的安全,立法成為國家安全,政權的重要性先於國家主權和國土。有關條文如下——

國安法第2條:「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國安法還規定,香港同胞和特區政府有共同義務及責任履行國家安全。換言之,港人和特區政府有義務維護中共安全。到底這是道理還是歪理?

由於黨安已等同國安,他日基本法23條立法,國家安全的主體亦受這定義影響,港人要維護中共的安全,這到底合不合理?險些通過的「送中」條例,國家安全亦適用其中,港人怎會不擔心?

四、中共的法治方程式。2014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清楚說出了中共立法的精神和目的,就是將黨的主張變成法律。他說:「要善於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政策成為國家法律後,實施法律就是貫徹黨的意志,依法辦事就是執行黨的政策。」


習近平的法治方程式簡化如下:

(1)黨的主張/政策→立法=國家意志/法律

(2)實施法律=貫徹黨的意志
(3)依法辦事=執行黨的政策
黨大於法,立法為黨,為黨立法,這就是中國式法治。

五、中共的歷史罪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局雖在經濟建設方面有成就,但中共1921年建黨以來所犯的錯誤,世人亦當記取。1922年中共召開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和《關於「國際帝國主義與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決議案》,主張蒙、疆、藏獨立。1929年國民政府時期,中共應蘇共要求,在蘇聯侵略中國領土主權的「中東路事件」 武裝保衛蘇聯。抗日時期,國難當前,中共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壯大自己,為他日奪取政權鋪路。1949年後,土改、鎮反、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大饑荒」、文革、六四流血鎮壓等,死亡人數以千萬計。中共何曾承認歷史錯誤,道歉和賠償?這當中有沒有公義?

希望香港紀律部隊和公務員認清中共政權的本質,以良知服務和保護香港。


作者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9/06/20190626_28.html

刘同舫:马克思主义是一面怎样的旗帜?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再次思考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样,我真的不是很清楚,这里所谈的仅仅是我心里的疑问,不是结论,与各位探讨,欢迎批评指正与交流。

毛式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样?我记得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句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谱成歌曲,让全国人民传唱了千万遍。凡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首歌。这是最有名的一首红歌,不知道前些年的"唱红打黑"是否也唱这一首。

全中国人应该没有人敢说比毛主席更懂得马克思主义吧?所以我们那一代人就认定马克思主义就是叫人造反,白天黑夜就想着造反,整人批人,斗人杀人。今天回过头来再想想,难免有些怀疑了。假如马克思主义真如毛伟人说的那样,那无怪乎马克思主义最终会走到穷途末路,被人类文明的潮流所陶汰了。       

我宁愿相信毛伟人所解释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充其量只能算是毛式马克思主义。 。

中国人口里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样?我不知道,而且我敢肯定地说,其实中国也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那是山寨再山寨的理论家。由苏共理论家把德文翻转为俄文,再由中共理论家把俄文翻转为中文。翻译政治专论,仅仅精通两种语言还不够,还要精通政治理论,这样的翻译家中国有几个?翻译过来的专著,普通人读不懂,所以还要再经过政治文痞把理论专著编纂成通俗文本,中国人读到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七转八转后的东西。中共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家论就是陈伯达、康生之流,最出名的政治文痞就是如"梁效"之类,无论是人品,还是文品,都可以说是下下品,早已被共产党自己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由这类人渣翻版编纂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能有几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所读到的马克思主义,无非就是过去几十年"两报一刊"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CCTV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那些张口闭口马克思主义的人,十之八九是政治骗子或政治流氓,欺人不懂德文,拉大旗做虎皮吓唬人。

德国人最有发言权

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德国人最有发言权,理由有两点。

 其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德国。     马克思是德国人,他用德文阐述他的思想,所以最能读懂马克思主义的人一定是德国人,如果连德国人都读不懂的话,那这世界上恐怕就再没有人能读懂了。就好比孔子主义,假如有个外国人说,他比我们中国人更懂得孔子主义,我们中国人会相信吗?当然,这是说普遍性现象,你不能拿牛津大学的汉学家与北京火车站街边擦皮鞋的阿三比,要比就得与北大教授"孔三妈"比,"孔三妈"是孔子的第78代曾孙,报上名就可以吓倒牛津的汉学家。   

假如德国人说马克思主义是好东西,那就有可能是好东西;假如德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好东西,那就基本上可以肯定不是好东西了。因为马克思自小生活在德国,他最了解的国家就是德国。德国最终为什么不自己实行马克思主义?假如他构思出来的主义不能适用于德国,就更没理由会适合于其他国家,这是基本常识。

 其二,德国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对比实验。      德国在"二战"中被美苏联手打败,一分为二,东德归苏联管制,西德归美国管制。历史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马克主义与民主主义在德国进行一场对比实验,而且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做实验。这本来有点不公平,就好比一场球赛,东道主占有场地之利。

 苏共在东德推行马克思主义,美国在西德推行民主主义。几年之后,差距开始拉开,东德人开始逃亡,漏夜穿过死亡线逃往西德,后来差距越来越大,逃亡逐变成逃亡潮,逼使东德政府不得不漏夜筑起柏林墙,用钢筋水泥铁丝网加机关枪筑起一道围墙,遏止人民逃亡。

人类要感谢东德共产党有如此的勇气,把共产暴力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让全世界的人民都看清楚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东德共产党筑起柏林墙的那一刻,就等于宣判了这个制度的死刑。一样的国土,一样的民族,结果是冰火两重天。共产党天天骂资本主义是万恶的制度,假如事实果真如此,那逃亡的就应该是西德人,而不是东德人,筑柏林围墙的应该是西德政府,而不是东德政府。

东德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最终抛弃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德国人有切身的体会,德国人最有发言权。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疑问

我对马克思主义从深信到怀疑,并不是因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当初的深信,与中国的同龄人一样,都是从"两报一刊"上读来的。走出国门后,第一次读到韦伯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被吓了一跳,原来马克思主义也可以批判。于是开始了反思,我的怀疑主要是来自于对现实的反思。

1,为什么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总是免不了恩将仇报? 共产国际鼎沸时期有几十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在苏联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二战"期间,苏联红军用几百万的生命代价把东欧诸小国从纳粹的铁蹄下解放出来,于是东欧诸小国成为共产国际的小兄弟。可惜好景不长,东欧诸小国不停地抗争要摆脱苏共的管制,最后闹到兵戎相见,苏共用强大的武力弹压维持管制。等到苏联崩溃,东欧诸小国几乎一面倒倒向美国为首的北约。这在苏联人看来,就是恩将仇报。

同样的报应也发生在中国人的身上,我们全力支援越共打美帝,等到越共把美帝赶走了,就反目成仇,调转枪口打中国,用中国人送出去的枪支弹药打中国人,于是中国人就大骂越南人恩将仇报。抗美援朝的结局也差不多,若不是中国每年给粮给钱,恐怕早就翻脸了,少给一点,就在边界放冷枪。

反观北约的民主阵营以美国为主导,被美国打败的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反而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这在中国人看来,德国人和日本人就是认贼作父。一边是恩将仇报,一边是认贼作父,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了什么呢?

2,为什么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内部总是免不了残酷的斗争? 凡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内部总是斗得你死我活。苏联崩溃后,苏共内斗的秘密资料被陆续公开,在斯大林统治期间,"二战"留下的中央委员政治委员2/3被处决或清洗。中共的内斗就不用说了。凡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无论大小,大到如苏共,小到如红色高棉,都免不了残酷的清洗,每一个党的历史,都是一部血腥残杀的历史。

反观世界上奉行民主的政党,无论是政党与政党之间,还是政党内部,虽说免不了你争我斗,可几乎不再有暴力行为。奉行民主主义的政党,来去自由,分分合合,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为什么信奉民主主义的政党可以摆脱暴力,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却摆脱不了血腥的内斗呢?他们对自己的同志尚且如此残酷,那就更不用说对异党的人了 。

3,为什么奉信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都喜欢养干尸? 凡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总是喜欢把自己的领袖制成干尸养起来。自从苏共老大哥开创了养干尸的先河,养干尸蔚然成风,这个世界相继多出许多干尸。养干尸,那是5000年前埃及法佬做的事,那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做的事,那是封建迷信老巫婆做的事。共产党自称代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竟然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养干尸。       

反观信奉民主主义的政党,领导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几乎大多数都是在精力旺盛之年就退出政坛回归平民身。共产党领导人,活着做活神,死了还要做死神,活着终生享受特权,死了还要享受特权,每年要纳税人花几百万的钱养干尸。到底是谁更符合人类文明的思想?

4,为什么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都要筑围墙?东德共产党筑柏林墙,遏止人民逃亡。柏林墙,那是一道有形的围墙,除了这种有形的围墙,更严酷的是无形的围墙,阻隔人民与外界接触,阻隔人民接收外界的信息。所有奉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都害怕人民知道外界的信息,严格封锁外界的信息。   

反观奉行民主主义的国家,人民出入境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任人批,任人骂。

5,为什么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不是贫穷就是腐败? 马克思主义在几十个国家实践了一个世纪,得到的结果不是贫穷就是腐败。凡是奉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几乎都变成了世界三流的国家;凡是世界一流的国家,都不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马克思主义漫延到东欧,东欧诸小国变成一穷二白的国家;西欧诸小国遏止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漫延,西欧洲诸小国齐齐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

最突出的对比就是东德与西德,北朝鲜与南朝鲜,一样的国土,一样的民族,冰火两重天,如果不是自欺欺人或被蒙蔽的情况下,独立思考的世人眼里已有明辨判断 。

6,为什么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越来越少了? 共产国际鼎盛时期,有几十个国家奉行马克思主义,苏共崩溃,引发骨牌效应,东欧诸小国纷纷放弃马克思主义,重拾民主政治。到了今天,真正奉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只余下几个了。余下的几个国家,朝鲜三代世袭,古巴交给弟弟接掌,越南挂羊头卖狗肉。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必然的趋势,就凭前面几点疑问,就注定了马克思主义被抛弃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的真假已经不再重要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全都是来自于其社会实践结果的反思,而不是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事实上,历史发展到今天,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已经不再重要。马克思主义经过一个世纪的社会实践,历史与现实已经给出十分明确的答案。人类为实践马克思主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到的结果都是差强人意,凡是被马克思主义长期实践的国家,最终都不得不从头来过。这是许多马克思主义先行者们意想不到的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讲得有点绝对,但总体上还是合符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如果一种思想刚刚创立,确实需要从逻辑上加以论证,而经过一个世纪的实践,再回过头来论证逻辑,那只有学术研究的意义,而没有多少现实的意义了。

2018年4月2日 温州大学学术沙龙


讲者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同舫教授【简介】

刘同舫,1966年生,湖北天门市人,法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入选广东省委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和"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研究基地负责人和首席专家等社会职务,被多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发表7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77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1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1项,优秀等级结题6项,免于鉴定2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https://person.zju.edu.cn/0014020)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9/06/blog-post_779.html

林保華:台灣年輕人的再醒

六月二十三日,在風雨聲中,約十萬人出席由館長陳之漢和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黃國昌發起的「拒絕紅色媒體」凱道集會,而且八成以上是年輕人,讓人驚覺,台灣又在「變天」的前夜。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兩位人物並非大政黨或大團體的領袖人物,因此集會並沒有強力的組織動員,絕大多數自發而來,因為集會目標符合他們的心意。這讓我想起「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東林書院對聯。台灣年輕人進入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新階段了。

這次青年運動的再起,是五年前太陽花運動的進階版。這是因為太陽花運動有一部分被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與韓國瑜的「高雄發大財」收割了。但是經過事實的教育,民進黨執政成績的逐步展現,尤其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深化,讓台灣年輕人逐漸覺醒,與中共統治下的中國無法「一家親」,也不可能依靠中國「發大財」,香港是活生生的事實。台灣與香港的年輕人就是沒有組織上的聯繫,只是一幅幅年輕面孔在鏡頭前的奮戰與被施暴,就足以彼此牽動對方的神經與心情。而蔡英文適時強化「辣台妹」的形象,導致蔡英文民調逐步上升,而韓、柯民調逐步下降。年輕票的轉移,不但藍營應該看到,綠營也必須看到,才不會脫離現實,用老思維看待新問題而跟不上時代步伐。

如果說太陽花的變天,是民進黨取代國民黨執政,那麼未來的變天,就是台灣年輕人要與中國代理人徹底切割。太陽花是台灣年輕人拒絕服貿協議,拒敵於國門之外;這次則是要在台灣內部清除中共的第五縱隊,確保台灣內部的安全。因此這次的再起實際上就是進一步的再醒。

台灣由於長期的黨國統治,舊勢力盤根錯節,民進黨的改革不但舉步維艱,本身也多少帶有黨國印記而難以闊步前進。如今改革的主流民意已經呈現,有自下而上民意的支持,民進黨的改革就應該大膽一些。當然,這不應該是莽撞,還應該一步一步按照程序去做,然而速度必須加快。

根據目前的情勢來看,韓國瑜的氣勢已經大幅回落;郭台銘要為年輕人打開未來的諾言也因為他與中國在財富上的緊密關係而不會得到台灣年輕人的信任;至於柯文哲,如果與中國「親」下去,也將逐步失去年輕人的支持。然而民進黨沒有自滿的本錢,時代力量也不應躁進,本土大小政黨與團體應該珍惜這個大好形勢,摒除各自的小算盤與私心,配合有利的國際環境,共同打造新台灣的誕生。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自由时报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9/06/blog-post_435.html

马勇:我最想讲诉1949后的中国史

克罗齐说:“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而在历史学家马勇看来,100年前的近代史,到现在又轮回过来了。

那是清王朝崩溃、民国蹒跚起步的时代,中国有史以来之大变革。而近两年,“革命”“改良”“宪政”再次在思想界和舆论界回潮,马勇凭借对近代史的深厚研究,频繁著书,并不断有文章见诸于世,从马勇的历史世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现实的关照。

他叙述历史,解释历史,却不参与历史。他极少卷入观点争辩中,而是尽量呈现事实。他在网络上给自己起名为“旁观者马勇”,警惕自己要保持一个历史学者的旁观立场。

但他并不是超然物外之人,他要让自己的研究能够表达和影响人,而不是“藏之深山”。他认为,历史的功能应该是在种族冲突、阶级冲突、社会冲突中提供一种和解的方式。和解和妥协,正是这位历史学家所认为的近代史的最重要启示。

因“批林批孔”走上历史研究之路

现年57岁的马勇是社科院近代史所的研究员,并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教授职务。作为一个颇有名气的学者,他的工作和生活几乎是一体的:读书,写书,讲课,或者开讲座。走进他家就犹如进入一座小型图书馆。

不过在投入书海之前,他的人生也经历了颇多“折腾”。

马勇在淮北平原的农村长大,高中毕业之后外出当兵才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前县城都没去过。他所在的部队是杭州警备学院,专门承担警卫杭州的任务,“工作就是在政府机关站岗放哨,好比现在的武警。”

马勇入伍不久就碰上了“批林批孔”运动。1973年7月,毛泽东指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犯法”的。他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的,而儒家是开倒车的。毛泽东把批林和批孔联系起来,防止所谓“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革”。在江青等人的煽动下,“影射史学”一时大盛。

对于自己的这段历史,马勇记忆犹新。“因为我们在农村里面书读得很少,其实我当时根本不清楚孔丘孔老二,更不知道秦始皇。”但高中毕业的他在那时的部队里仍然属于“有文化的兵”,从而承担起宣传任务。

“让我们搞‘批林批孔’,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层层宣讲,和现在宣讲十八大精神是一样的,共产党几十年宣传路数都没变过。怎么宣讲?拿几篇报纸抄嘛,抄成自己的语言。到连部讲,到营部讲,到团部讲,甚至还经常被地方上的红小兵们请去宣讲。”

“批林批孔”成了马勇与历史最初的接触,频繁而又懵懂。这些“宣讲”经历并没有成为年轻的马勇炫耀自己的资本,反而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对历史的迷茫和无知。带着疑问,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马勇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当时“有前途”经济、法律等热门专业,在自己的三个志愿里都选择了历史。

但在1977年马勇退伍时,高考还没有恢复,他回到家乡,当了一年煤矿工人。回忆起那段岁月,马勇感慨良多。“存在决定意识,当时在煤矿工作并没有死亡的恐惧。一个工友,是我的高中同学,早晨下井,晚上就没了,他就跟我头连着头睡通铺啊。”

这之后,马勇在矿区的一所煤炭技术学校里偷偷复习,并从那里以十分惊险的成绩考入了安徽大学历史系。

年轻时的经历,让马勇对生命和成败有了自己的理解,他的治学因此始终和生命存在有关。学界前辈何兆武先生写过:“对人生有多少理解,就有可能对历史有多少理解,对于人生一无所知的人,对于历史也会一无所知,历史学乃是一种理解,而决不是以寻章摘句为尽其能事的。”

十年铸剑,厚积薄发

中国近代史是马勇的职业领域,但他的学术根基却是中国文化史。他之所以能够贯通古今,得益于坚实的基础和诚恳的治学态度。

“文革”时期大学停课,许多老师都被下放到中学,大学复建后,他们也带回了中学的教学方法:讲要点、归纳、记忆。“虽然没有给我们学术上的提示,但是训练了基础,我是感激不尽的。”马勇至今还记得自己本科借的第一套书——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作为启蒙书,他在本科期间认认真真地读了3遍。

1983年,马勇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硕士毕业的他却因为复旦本专业没有博士点,而他又不愿意“改换门庭”,最终放弃读博,来到社科院近代史所工作。

进入近代史所后,马勇一下就从古代史跳到近代史,从1986年到1991年,他都没有提笔写东西,而是沉下心来阅读近代史的资料。在他看来,历史研究者只有打通古今才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因为历史学‘说有容易说无难’,所以一定要在年轻时打下最广博的学问。”

马勇直到36岁才开始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而此时他已经过13年的学术沉淀。笔锋出鞘,马上取得了巨大影响。

首先是1991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化诸问题》,马勇透露,这本书是用了一周时间口述出来的,可见其深厚的知识积累。在这部著作中,马勇对明末利玛窦以来的中西文化论争和中国文化发展进行了仔细研究,对这三百年文化发展重新评估,得出了与梁启超、钱穆等人很不一样的结论。

1990年代中期出版的《超越革命与改良》,则是他对天X门事件的回应。“‘XX风波’对我们这代人震撼非常大,那之后我就在思考,中国还能够往哪儿走?”

而在这部著作出版之前,马勇还曾在媒体发表《清政府对戊戌维新的检讨与反省》一文,借助历史来反思那场风波后的中国道路。

“清政府对戊戌维新实行了很严酷的政治镇压,六君子被杀,康梁流亡,但是清政府在1910年之后,重启改革。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邓小平还没有南巡,全国全部笼罩在一个黑暗之中。江泽民和李鹏那是比着左啊,通过争左来争权。我要回应一个问题:中国还能够启动改革吗?果然,一年之后,邓小平南巡,中国的道路一下子方向又扭了回来。”

这篇文章的借古说今之意是任何眼明的读者都看得出来的,“当时有个邓力群身边工作的人,给我打电话,说凭这篇文章就可以枪毙掉我。”

最想讲诉1949后的中国史

马勇的近代史叙述一方面常常颠覆传统,另一方面他又尽力保持温和。

他认为,从延安时期以来的革命叙事已经山穷水尽了。“历史学家应该有一个大的企图——重新解读历史,重新建构历史的表达。”这是一个巨大的野心,而马勇正在渐渐接近他的目标。

“关于历史的很多看法,我和传统的研究不一样,比如义和团问题、1900年中国的宣战问题、两宫离开北京原因等等。但我不会过分张扬,而是温和地表达,让读者慢慢接受。如果很激进地说出来,很可能引起反弹,要不官方屏蔽这种声音,要不大家不理解你,认为是为了否定而否定。”

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马勇表达了他对这场革命的重新认识。“这场革命,是最低烈度的革命,它引起的变化很大,但表现出了各个阶级之间的相互妥协和相互尊重。辛亥革命之后,没有去清算满洲人,也没有出现大规模阶级报复和屠杀……”他反复强调用温情和敬意评估辛亥革命。

因为这种温情和敬意,马勇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个温和的改良主义者,他虽同意这种观点,但他认为,“我们不能去赞扬革命,但也不能告别革命。当改革没有绝望的时候,绝对不要轻言放弃,但当革命来临时,也不能和革命反向而行,去当反革命。革命和改革之间应该保持着适当的张力,社会才能进步。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没有外部的压力,也就没有进步的动力。完全放弃革命,指望统治者带领改革是不可能的。”

近年来,马勇的工作重心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但事实上,他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有更浓厚的兴趣。

“没有一个历史学者不想做当代史。因为只有当代史,你才可以去塑形。当代史可以给未来历史一个规范,未来再讲绕不开你。孔子讲的‘传闻、见闻、亲历’这三种境界,当然我对亲历的历史最有兴趣。”


在马勇的知识和资料储备中,关于中共党史、共和国历史的已经非常丰富。“但是目前的环境并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我不会撞着枪口去写。“

——读者推荐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9/06/1949_28.html

【立場新聞】李文足:我終於見到了王全璋 四年了,他竟然像編好程序的呆滯的木頭人

【文:李文足】
編按:
中國大陸維權律師王全璋被捕 4 年多,妻子李文足今天首度獲准探望。會面後,李文足向傳媒表示,王全璋性情大變,變得「焦躁,消瘦及蒼老」,憂慮丈夫長期受壓、洗腦,精神狀態令人憂慮。(詳見另篇報道
李文足今晚九時許在社交媒體發文,詳述與王全璋見面經過,《立場新聞》全文轉載如下。
我拉著兒子泉泉,和全秀姐一起被警察帶著走進會見大廳。
我眼睛緊緊盯著玻璃墻裏面坐著的男人,認出了那就是全璋。我激動地朝他笑並揮手。但是他瞟了我一眼,沒有表情,還把頭扭向一邊不看我。我心裏緊了一下,但顧不上多想,趕緊坐下,拿起電話。全璋沒有表情,低著頭,開始撥電話。
我努力平復著翻江倒海的心情,看著他的臉,笑著說:「老公,好久不見了 …」
全璋的目光仿佛沒有焦距,並沒有與我四目相對。他目光空洞,不知道看向哪裏,慢慢回了一聲:「好久不見。」
我趕緊把孩子推到前面,說:「泉泉,叫爸爸。」全璋看見兒子,嘴角微微上挑了一下,算是笑了一下。
泉泉興奮地叫了一聲爸爸,說:「爸爸你吃得好嗎?」全璋慢慢地回答:「吃得好,有炒菜,有饅頭,有包子,有加餐,什麽都有 ... 」我抱著兒子,全秀姐拿過話筒,問了一句:「加餐都加的什麽?」
全璋聽了全秀姐問話,朝我看了一眼,目光又轉到一邊,表情又回到木木的,嘴裏喃喃道:「加餐加了什麽 ... 」
全璋開始撓頭,仿佛陷入痛苦地思考中,左右晃著自己的光頭。
突然,全璋一下子焦躁起來,說話聲音都高了八度:「我很好!監獄對我很好!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我趕緊從全秀姐手機裏接過電話,開始安撫他:「全璋,別著急,別著急,慢慢說 ... 」
全璋更焦躁了,眼睛避開我的視線,低頭不住地反反覆覆嘮叨:「我很好!我很好!監獄對我很好!我長胖了。我高血壓好了。我不吃藥了!現在吃鈣片,每天都吃。我住的也很好 ... 」
我眼淚流了下來,看著全璋瘦削的臉,他身高 176,以前可是 180 斤的體重啊。他這叫胖了?他的皮膚本來是白皙的,但是現在除了臉變得很黑,手上的皮膚都是黑的了。他本來整整齊齊的兩顆大門牙,中間竟然有了極寬的牙縫。
我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坐在我懷裏的泉泉把我手裏捏的紙巾掏出來,給我擦眼淚。全璋抬頭看了我一眼。他的表情依然是呆滯的、麻木的。他看著我流淚,仿佛在看一個外人,而不是他四年未見的妻子。
我淚眼模糊地看著全璋,全璋又把視線移開了。我是他妻子,為什麽他不看我呢??
全璋好像平靜了一點兒,拿起了一直攤在他面前的一張紙,說:「我有事要交代你。我怕自己記不住,就寫到紙上。」
我豎起耳朵,想聽他交代事情。全璋開口,急促地說:「我擔心你 ... 你別做了 ... 你看卞曉暉就是要求會見,就被抓了。我擔心你 ... 你什麽都不要做了 ... 」
(卞曉暉是全璋以前的當事人,是個大學生,自己父親因練法輪功被剝奪會見權,卞堅持要求律師會見父親,舉牌抗議,就被抓了。判了四年。)
全璋反覆說擔心我,眼睛卻盯著那張紙。說完一句,好像不知道再說什麽,眼睛就在紙上找。
我趕緊安撫全璋:「沒事,全璋。我沒事 ... 」
全璋又開始暴躁了起來,眼睛盯著紙,很痛苦的樣子。嗓門再一次提高:「你不要做,我擔心你。帶好泉泉,讓泉泉好好上學。泉泉受影響,對泉泉不好!」
我安慰他:「泉泉很好,你別擔心!」
全璋低著頭,不看我,低吼了起來:「泉泉不好,你看不出來!你不知道!」
我被全璋的反應驚住了。他拿的那張紙,他放在手中翻來覆去地,他再沒看一眼。我看見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他眼睛不看我,無目的地看著地下 ,我說什麽他似乎都無法接收。
泉泉在我旁邊忍不住了,抓過電話,安撫著爸爸:「爸爸,我很好。真的很好!」全璋仿佛沒有聽見泉泉的話,嘴中依然叨叨著:「你看不出來。你不知道 ... 」
我眼淚再一次控制不住地流出來。
這時電話裏「嘀」的一聲,全璋木木地說了一句:「還有一分鐘了。」
泉泉喊了一句:「爸爸,我愛你!」全璋仿佛機器人一般,木木地回覆了語調平直的一句:「我也愛你。」
話筒裏沒聲音了。全璋站起身,我們也站起身。孩子把手貼在玻璃上,全璋表情木木地也把手在玻璃窗上放了一下,然後轉身,走了。十幾米的路,我看著他的背影,眼淚又流了出來:四年了,他竟然像編好程序的呆滯的木頭人,連回頭看我們母子一眼都沒有。
李文足
2019 年 6 月 28 日晚 8:30 於臨沂


原文連結


from 港文集 http://hktext.blogspot.com/2019/06/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