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德国车企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开反对中资股东增持股份后,中国体育品牌李宁旗下企业近日将表决收购英国鞋履公司其乐(Clarks)的消息也引发舆论关注。有分析认为,目前西方国家的认知已发生转变,并开始与中国保持距离。
据路透社6月8日发自柏林的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以下简称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aellenius)当天接受德国《商报》(Handelsblatt)采访时指出,该公司排除了北京汽车与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等两个主要中国股东可能增加持股并拥有小股东封锁权(create a blocking minority)的可能性。他强调,“这事情不会发生”。但是他也表示,“奔驰与投资人关系良好又牢固。”
根据报道,北京汽车和李书福是奔驰最大的股东,各持有10%股份。奔驰总部所在的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邦总理克瑞特许曼(Winfried Kretschmann)也否认了中国投资者收购的可能性。他对《商报》表示,“我们根本不允许这样做。”
尽管德国方面都排除中资介入奔驰的疑虑,但是奔驰营收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报道,2021年,北京奔驰贡献了奔驰全球销量的31.6%。
汤绍成:习近平修宪成为欧美对中国警觉的转折点
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研究员汤绍成曾在德国波恩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他在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从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开始成为重要转折点,由美国带头,整个欧洲对于中国的认知与理解都有很大的转变,加上新疆、台海、南海这些问题加总起来,西方国家觉得现在要跟中国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不是中国(并购)缓下来,中方没有什么改变,只是现在西方国家给它的门槛、障碍越来越高。”汤绍成认为,“现在问题在于,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人权价值、意识形态,他们无法接受。另外,他们认为中国的战略扩张也同样地被围堵。”
中国民企与政府关系紧密
李书福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的创办人及董事长,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根据《海南日报》6月8日报道,海南省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共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冯飞、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见证签约。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郑政秉对本台表示,中国在全世界收购的巅峰大概在2015年至2019年,也就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贸易战开打前,而中国国际收购最初主要是国营企业,后来转到民营企业或是一些财务基金进行收购。
“中国政府主导的企图非常明显,后面虽然转成民企跟财务基金,但是中国国内有大量的行政资源支持它,例如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后面都有奖励、利率等政策支撑它。”郑政秉提出他的观察。
金融风暴后 中国趁虚而入海外收购创巅峰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2020年曾披露,此前10年遍布欧洲的一波收购浪潮中,中国政府一直深度介入,往往是在幕后支持。报道援引荷兰谘询公司Datenna BV的最新调查显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在欧洲的650桩投资中,中国国企或国有控股公司高度或适度介入了其中约40%的交易,包括一些涉及先进技术的交易。
郑政秉分析,“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全球企业出现非常多的困难,资产价值高、专门技能公司财务发生困难,市场价值急剧萎缩。中国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愿意用更高价格收购,效果非常好。”
撑过金融风暴的公司又在新冠疫情中受创,也难逃中国并购。李宁为第一大股东的“非凡中国”日前发出公告,6月15日将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决议之后,其收购英国鞋履品牌其乐 (Clarks)的交易就将最终落定。根据中国媒体《每日经济新闻》8日报道,其乐业绩受疫情拖累明显,疫情前的2019年,全球收入达14亿英镑,但疫情后几乎腰斩,到2020年只剩7.79亿英镑。
中国并购连动民主体制安全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过去在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Volvo)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还是保持和平中国梦的调性,视为纯粹的商业并购。美中贸易战开打后,西方国家慢慢惊觉到这种并购不只是经济问题,后面会连动到政治和民主体制的安全。
“因为中国会利用民主体制的安全问题,会利用这些企业作为登陆的跳板,有点像是对民主体制的抢滩登陆,再扩张出去,包括技术转移等。”苏紫云说。
苏紫云指出,包括大疆无人机、海康威视,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华为等都被发现的确有资安漏洞,如今传统制造业汽车业变成中国可能的购并对象。对中国而言,这跟“一带一路”一样,这种经济布局蕴含政治跟安全的需求。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 台北报道 责编 陈美华 许书婷、何平 网编 瑞哲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ingmao/hcm-0610202206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