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Microsoft) 持有的社交平台 LinkedIn 周四(14 日)宣布,由於「中國日益具挑戰性的經營環境和合規要求越來越高」,決定終止在中國的服務。許多中國網民感到可惜﹕「你可知我們每年通過領英挖獵多麼大數量的優秀人才回到中國,一起建設社會主義嗎。」
LinkedIn 又在網誌指,將在今年底在中國開設求職程式 InJobs,惟後者沒有 LinkedIn 的內容發佈和帖文分享功能。
審查日益增加
在 3 月時,《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網絡監管機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嚴厲斥責 LinkedIn,指平台未能控制政治內容,要求 LinkedIn 進行自我評估並提交報告。
而在 9 月,LinkedIn 以「違禁內容」為由,在中國封鎖數名美國記者的帳戶。LinkedIn 亦被指近月審查一些人權活動家、學者和記者的個人簡介,禁止「敏感內容」在中國展示。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 Rick Scott 其後去信 LinkedIn 和母公司微軟的行政總裁,形容這些審查是「令人噁心的綏靖和對中國共產黨的妥協」。
中國版本與官方公佈不一
LinkedIn 官方網誌有提及「支持言論自由」,並解釋終止服務是由於「中國日益具挑戰性的經營環境和合規要求越來越高」,中國版本則隻字未提。在由 LinkedIn(領英)中國總裁陸堅署名的《致領英中國會員的一封信》中,LinkedIn 指找工作已經成為中國用戶到 LinkedIn 的主要原因,而為更好地服務中國用戶,將調整目前戰略,發布一系列全新產品和服務,專注於提供「連接職業機會」的價值。
在微博,網民普遍對決定感到可惜,認為 LinkedIn 真正優勢在於職業交友,而非求職。有網友指﹕「你可知我們每年通過領英挖獵多麼大數量的優秀人才回到中國,一起建設社會主義嗎」。不過亦有網民表示﹕「一個連所在國法律都不尊重和遵守的企業,還訴甚麼苦?」儘管有網民反駁,「LinkedIn 作為一個嚴肅的職場社交軟件,遵守全世界 190 個國家的法律法規並營運 10 多年,怎麼就到你這裡遵守不了了?」
LinkedIn 在 2014 年進入中國市場,有超過 5,000 萬各國內用戶,是美國公司獲准在中國營運的唯一主要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