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5 August 2021

【特寫】阿富汗巨變 塔利班當權 中美贏了甚麼?輸了甚麼?

基本上,阿富汗大局已定。儘管仍有零聲反抗,但國際社會已準備好面對現實,塔利班將成阿富汗新統治者。

論國力,阿富汗只是小國(GDP 198 億美元,全球排 114);然而稱今次事件為「世界大事」,絕不為過。阿富汗的消息,從 11 天前(8 月 15 日)塔利班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開始,就進佔全球媒體版頭。香港讀者亦已清楚,美國今次撤軍是如何名譽掃地,中國又是如何與塔利班「搭晒膊頭」。

然而這只是就牌面上而言,枱底下的計算要複雜些。美國失敗是事實,但某程度上,撤軍與她重返印太的戰略其實一致,預料此舉將可幫助她集中資源應對其頭號對手──中國。至於中國,雖然官媒鋪天蓋地宣揚中國與塔利班關係有多美好,但退一步看,當前局勢對中國可能好處不大。莫如說,對中國而言,阿富汗巨變是一個「危機」而非「良機」。

在中華愛國份子風騷恥笑美國的背後,真正的牌局可能沒那麼風光。

撤軍反映美國「縮骨」?

在這場阿富汗劇碼,美國一定是主角,但已不再是美式英雄那種主角。無論在美國國內還是國內、自由派還是保守派,全是對拜登政府的批評。

其中一項批評,就是美國能夠拋棄阿富汗,也可以拋棄任何國家,包括台灣和她的西方盟友。官媒 CGTN 就在喀布爾陷落不久後即發帖,指阿富汗人欲上美軍飛機,卻被半空拋下,顯示「美國不再是可靠盟友」。這種論調不只中國宣揚,西方亦有類似說法,如《金融時報》就有文章指,「若美國不願意打塔利班,那人們也會質疑美國是否願意與中國和俄羅斯開戰」。


然而這種質疑很快就受到《華盛頓郵報》與《外交政策》評論人的反駁。理由是,阿富汗不能與台灣等地相提並論,因為拜登已明言美國正將戰略重心從中東轉移到印太地區,特別是應對中國。事實上,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頗大程度建基於美國民眾、特別是中產階層意願,而美國民調顯示,大多數民眾同意美軍撤出阿富汗,但願意冒險,針對中國,保衛台灣。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員 Kurt Campbell 上月就已預言,重心轉移的過程「會是痛苦的 . . . 我們會看到阿富汗等地將會出現真正的挑戰」。因此,美國撤出阿富汗,可視為她轉移焦點的過程。

美國政府官員直言,自阿富汗撤軍,將令美國政軍高層有更多資源應對印太狀況。由此可知,單從動機而言,印太地區不僅不用因為美國撤出阿富汗而擔憂,反而更有理由相信,美國是真正打算重返印太,即使要為此承受代價。

至於西方國家又如何?他們會否因為今次事件,憂慮美國「縮骨」,無心與他們合作?英國國際關係專家 Robin Niblett 認為不會。如上所述,美國重返印太、應對中國的心仍然堅定,而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的最大分別在於,拜登政府認為要達到這目標,必須要與盟友合作。因此最少就動機而論,西方盟友不會質疑美國重返世界舞台的決心。

拜登政府有心無力?

問題是,上述僅是就動機而言。有動機不等於有能力。阿富汗的紛亂也許不反映美國無心承擔國際責任,但肯定反映美國無能。

而這也是其盟友真正的憂慮。據指,美國在撤軍前沒有充份與其西方盟友溝通,早已造成一些歐洲國家不滿。也就別說撤軍導致人道災難,拜登還賴特朗普政府退兵是其主意──無論撐 Trump 還是反 Trump 的陣營,都一致對這番抵賴不滿,因為許多人認為問題不在撤軍的決定,而在過程。拜登在撤兵前聲言阿富汗政府軍能繼續對抗塔利班但事與願違、美國將軍隊調走後又重新派員返回阿富汗協助國民離開,這些都是無可辯駁的失誤。而美國「撤得衰」甚至令塔利班撿到美軍裝備,變相武裝「恐怖份子」,更是罪無可恕。《外交政策》文章說﹕「這些事件不只反映華盛頓根本上誤讀阿富汗局勢,更動搖歐洲對拜登政權能力的信心。」

美國的無能已經引起一些懷疑,指她欲將精力調離中東,結果卻為此──最少在短期之內──付上更大代價。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近日出訪東南亞,本來應該拉攏盟友應對中國,結果輿論關注的都是她怎樣面對阿富汗。亦也許是因為缺乏信心,令台灣總統蔡英文不得不說﹕「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讓自己更強大、更團結,有更堅定保護自己的決心。」

不過誰也知道事實是,台灣軍事實則不可能不靠美國。西方國家也面對同一狀況。英國首相約翰遜坦言,沒有美國,西方國家無法繼續在阿富汗行動。退休英國軍官 Richard Barrons 接受傳媒訪問提到在阿富汗,英國和個別歐洲國家曾有意為美國「執手尾」,但他們很快就發現,就算他們有足夠兵力,也缺乏收集情報、偵察、物流與訓練阿富汗政府軍的能力。

2020 年,美國的國防預算是 7,780 億美元,佔全球 39%;英國只有 592 億美元,不到美國十分一;台灣的 122 億美元更連美國百份之二都不到。

無論怎樣不信任美國的能力,盟友們眼下仍不大可能停止依靠美國。如 Robin Niblett 所言,雖然人們總是將阿富汗與美國在越戰的失敗相提並論,但「正如撤出越南沒有妨礙美國在 21 世紀主宰經濟與地緣政治,阿富汗混亂的出走,也不一定會預視美國在 21 世紀衰落」。

當然,有一個國家不斷宣揚美國衰落論。

阿富汗對中國價值多少?

其實阿富汗的亂局本來與中國關係不大,但自外長王毅高調會見塔利班政治委員會負責人巴拉達爾 (Mullah Abdul Ghani Baradar) 後,中國便成為阿富汗劇碼的第二主角。王毅與巴拉達爾並肩而立的照片廣傳於網,官媒又頻頻發訊,指塔利班歡迎中國投資。兩者親密如惺惺相識。

實際上則未必是這麼美好。

雖然近日仍有報道指中國相中阿富汗的資源,包括總值達 1 萬億美元的礦藏,但亦有不少評論認為,外界可能高估了阿富汗對中國的經濟價值。歐洲議會國際關係學者 Andrew Small 便指,中國的一帶一路穿過中亞,在該地區有巨大商業利益,但在阿富汗,這利益「最小」。中國在當地的主要投資如艾娜克 (Aynak) 銅礦與阿姆達利亞 (Amu Darya) 的能源項目 ,已停滯多年。2001 年美軍進入阿富汗後,當地曾有過 2 名總統,即 Hamid Karzai 和 Ashraf Ghani。兩人都曾積極要求中國投資,但中國都是態度審慎,甚至沒有在中阿交接的瓦罕走廊設立跨境基建。

位處中國正西方的阿富汗對一帶一路固然意義重大,但投資需要穩定環境,而美軍駐守時的阿富汗仍頗紛亂,中國已經在阿富汗北方的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國,以及南方的巴基斯坦建設公路網。美國智庫新線戰略與政策研究所總監 Azeem Ibrahim 認為,中國現在沒有必要大幅推動阿富汗建設。民間印太防衛政策專家 Blake Herzinger 亦說﹕「若中國資本沒有在過去 20 年相對安全的時候投入阿富汗,很難想像塔利班上台會觸發投資熱。」

維持中亞局勢穩定是要務

既然如此,中國為何仍積極與塔利班洽談投資?評論人分析,與其說是中國想要投資,不如說是塔利班想要中國投資。而中國想要的,不是經濟利益,而是中亞局勢穩定。

原因有二。其一,中亞若亂,恐怖主義組織就有機會發展。而中國非常擔憂當地恐怖主義,特別是維吾爾的反抗勢力。這就是為甚麼中國反覆要求塔利班與新疆維吾爾人恐怖主義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劃清界線,「為地區安全穩定及發展合作掃除障礙」。

其二是阿富汗混亂會動搖中亞諸國。塔利班進佔喀布爾後,大量難民向中亞各國四散,已造成社會問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邊境接待數以萬計的阿富汗難民,伊朗、塔克吉、烏茲別克等國都有阿富汗難民湧入。這些難民不僅對當地政府構成重大壓力,亦可能摻有激進主義份子,動搖中亞諸國安全。中亞局勢不穩,一方面會令中國在當地建設與投資變得困難,阻礙一帶一路的推展;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為接應難民潮,亦可能求助於中國,對中國造成負擔。

所以中國不希望阿富汗亂。Andrew Small 說﹕「北京的觀點是,在真正的經濟參與之前,阿富汗必須局勢穩定。」

如今塔利班已經承諾不會窩藏恐怖主義組織,又明言國民不須逃跑,因為其管治將變得開明。然而中國不可能就此安心,因為他們不會傻到完全相信塔利班。

如此一來,美軍駐留阿富汗,實際上可能反而對中國有利。雖然往日美軍就在毗鄰,對中國而言不是那麼好受;但較之於中亞動亂,美軍仍是 lesser evil(Andrew Small 語)。畢竟美國耗費財產性命維持阿富汗穩定、趕絕恐怖組織,中國就可以安心推動一帶一路。

然而如今,美國離開,中國必須親力親為,穩定中亞局勢。較之於對塔利班予以譴責或喊打喊殺,建立良好關係顯然有利得多。因此當俄羅斯總統普京都在說「看看這政權(塔利班)表現如何」的時候,中國已經表明有意與塔利班做朋友;而希望獲得國際社會承認的塔利班,亦樂於與這個大國結交。

中亞能為持和平嗎?

中國目前在中亞的牌面可謂相當不錯。多個國家可謂呈現以中國為首的「一家親」狀態﹕巴基斯坦與中國有「巴鐵兄弟」之稱,而巴基斯坦則與塔利班關係良好;與中國關係親密的伊朗,本來與塔利班有宗派之爭(伊朗政府是什葉派而塔利班是遜尼派),但《華爾街日報》指,雙方關係已經有所改善。表面上,中國可以繼續在穩步向前的中亞關係中,繼續其一帶一路大計。

不過這只是就官方層面而言。而大多民間反抗與激進勢力,都不是官方的事。比如在巴基斯坦,今年 7 月該國「一帶一路」項目就有汽車爆炸,致 7 名中國人死亡。起初有指事件是意外,後來證實是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自殺式襲擊(按﹕巴基斯坦塔利班與阿富汗塔利班沒有直接關係)。巴基斯坦有不少民眾不滿中國在當地的「投資」將工作交予外來者,侵犯本地人利益。這些問題,不是與政府與政府之間稱兄道弟可以解決。

阿富汗也一樣。正如塔利班高層希望保障女性權益,但手下人員未必聽話,結果只能要求女性暫留家中。就算塔利班真心想禁絕恐怖主義,恐怖主義也未必會就此被禁絕。

此外,如 Anderw Small 所指,中國亦會擔憂塔利班奪權成功,可能會「啟發」周邊國家的組織有類似行動,包括巴基斯坦塔利班。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專家 David M. Rubenstein 便指﹕「若阿富汗能夠有塔利班政府,這當然會鼓勵(巴基斯坦塔利班)。」

因此中國仍然要提防中亞動亂與民間反抗勢力的反撲。8 月初,中國與俄羅斯在寧夏進行大規模軍演,目的就是「打擊恐怖主義」和「維護地區和平」。

此外,對中國而言,印度也是危機。

印度與塔利班交惡。由於印度與巴基斯坦是死敵,而巴基斯坦與塔利班交好,90 年代初塔利班統治阿富汗以來,印度從未予以承認。反而印度與已經被踢走的阿富汗共和國政府關係不錯。阿富汗共和國的國會大樓,就是由印度興建,當時印度總理莫迪還主持開幕儀式。

如今塔利班上台,與巴基斯坦和中國又相處融洽,這將令中印關係更加劍拔弩張──而兩國已經在去年鬧至開火,數十名士兵死亡。

另一邊廂,印度與美國關係不俗,拜登上任以來積極推動美、印、日、澳的「四邊安全對話 (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反映美國重視與印度關係。然而兩國之間一直有條「剌」,就是美國在阿富汗問題上與巴基斯坦合作無間。如今美國撤軍,可預期這合作會減弱。此消彼長下,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總監 C. Raja Mohan 分析,阿富汗局勢可能導致印度進一步向美國靠攏,與中國爆發更大衝突。

若中印邊境再有去年那種擦槍走火,後果可能不只數十人死亡。

由此看,美國撤出阿富汗,中國雖然贏了「嘴炮」,但現實上可能更加棘手;至於美國,撤兵雖然輸了面子,但長遠而言卻能騰出資源,應對中國。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 全部文章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7%89%B9%E5%AF%AB%E9%98%BF%E5%AF%8C%E6%B1%97%E8%AE%8A%E5%A4%A9-%E5%A1%94%E5%88%A9%E7%8F%AD%E7%95%B6%E6%AC%8A-%E4%B8%AD%E7%BE%8E%E8%B4%8F%E4%BA%86%E7%94%9A%E9%BA%BC%E8%BC%B8%E4%BA%86%E7%94%9A%E9%B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