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pril 2025
特朗普:北京8日前撤回34%关税 否则将从9日起额外征50%关税
法广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通过其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最新表示,如果中国在4月8日之前不撤回其对美加征的34%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额外征收50%的关税。此外,所有与中国就其要求与美方举行会谈的谈判都将终止。
特朗普在美东时间周一上午发帖称:“昨天,中国在已创纪录的关税、非货币性关税、对企业的非法补贴和长期大规模的货币操纵基础上,又加征了34%的报复性关税,尽管我曾警告过,任何国家如果通过加征关税对美国进行报复,并超出其对我国已存在的长期关税滥用,都将立即遭到新的、大大高于最初设定的关税”。
特朗普补充道:“因此,如果中国在明天(2025年4月8日)之前不撤回其在长期贸易滥用基础上增加的34%的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额外征收50%的关税。此外,所有与中国就其要求与我们举行会谈的谈判都将终止!与其他要求举行会议的国家的谈判将立即开始”。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同时对一些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其中给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中方随后宣布将从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与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加征的“对等关税”水平相当。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4/%E7%89%B9%E6%9C%97%E6%99%AE%EF%BC%9A%E5%8C%97%E4%BA%AC8%E6%97%A5%E5%89%8D%E6%92%A4%E5%9B%9E34%E5%85%B3%E7%A8%8E%7C%E5%90%A6%E5%88%99%E5%B0%86%E4%BB%8E9%E6%97%A5%E8%B5%B7%E9%A2%9D%E5%A4%96%E5%BE%8150%E5%85%B3%E7%A8%8E.html
川普一箭三雕 中共不能承受关税之重
大纪元
在美国川普政府于4月2日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至少60个国家与地区税率高于10%,举世震惊,许多国家政府纷纷紧急与美国联系,希望就关税展开谈判,毕竟美国的市场对各国都非常重要,以色列、阿根廷和越南更是明确提出对美零关税。而将关税主导权掌握在美国手中,结束全球化,是川普祭出对等关税的目的之一。
在川普看来,通过与各国重新谈判关税,将有助于振兴美国经济。川普表示,“大企业并不担心关税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关税将继续存在,但他们关注的是‘美丽的大协议’,它将为我们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非常重要。正在进行中!!!”。
不过,相较于其它国家希冀通过谈判解决关税问题,也有一个另类,那就是中共政权。4月4日,中共提出报复性关税34%、同时管制稀土出口并附带多项针对进出口业者的管制。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借此“市场已表态”,呼吁华府“停止错误”,进行“平等协商”等。
然而,股市的暴跌早已在川普政府的预计之内。对于中共选择报复性关税,川普的回应是:“中国(中共)玩错了,它们慌了……这是它们不能承受之重!”
随后,川普又在其社交媒体上写道:“中国(中共)遭遇的打击比美国严重太多,差得可远了。中国(中共)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一直对我们很恶劣,令人难以忍受。我们曾是沉默忍受,但如今不会再有这种事了。我们正以从未有过的状态让就业与商业复苏。投资金额已突破5兆美元,而且持续快速成长!这是一场经济革命,我们必将胜利。要坚持下去,过程并不轻松,但最终结果将是历史级的。我们要让美国再次伟大!”
正如川普所言以及部分专家分析,中国经济遭受的打击远比美国要严重的多。因为随着叠加关税的开征,所有出口到美国的中国企业利润大幅降低,有的几近于无,出口越多赔得越多,而且中国企业意图通过转口贸易之路也被堵死。曾经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出口”,成为在投资、消费低迷后倒下的又一驾马车。这对中国本已低迷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多家市场机构测算,美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将上升至65%~66%,美中贸易几乎停滞,中国GDP增长或将减半。
重击中共,显然是川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的一个主要目的,而中共选择报复,只能迎来更高的关税。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川普要坚定打击中共治下的制造业大国?中共有牌可打吗?
在世界经济学界,主张全球化的一些专家认为,发达国家繁荣的未来在于快速扩张的服务业部门的就业,而制造业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向中国和印度等低工资国家转移,是势不可挡的。过去几十年,中国正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其通过压榨中国工人以及出口退税等补贴措施,占领了全球制造业市场。
然而,川普总统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也是《致命中国》作者之一的纳瓦罗却反驳了这种观点。他在书中指出,经济学最根本的原理之一,就是只有当自由贸易的竞争环境全然公平,美国的工人才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低工资地方的同行竞争,因为他们的生产力更高。
美国工人的竞争优势在于:利用优越的机器、技术和创新过程,以提高生产。透过世界上最高的生产力,美国的蓝领制造业工人一直能够赚取合理的工资,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但今天这却成为幻想,因为制造业在过去十年(大约指2012年前的十年)在美国正在衰减。
纳瓦罗在书中指出,制造业一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25%,但今天这一比例已缩小到10%。在过去十年中,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只有2.4%,比它在1946年和1999年间的历史增长率3.2%低了25%。年增长率减少0.8%意味着每年少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过去十年总计减少1000万个就业机会。这意味着美国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业已缩减。而这正是全球化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
那么,制造业回归美国对美国经济意味着什么?《致命中国》列出了四点:
一、制造业的工作比服务业部门的工作创造的就业机会还要多。事实上,对于制造业最终产出的每一美元,美国几乎可以创造出诸如建筑、金融、零售、运输等相关服务业部门1.5美元。
二、制造业平均支付的工资也较高,特别对于女性和弱势群体的工人更是如此。蓝领阶层购买力的增加也会带动其它产业,比如与这些工厂一起成长起来的零售中心、诊所、旅馆、餐厅等。而当工厂倒闭时,这些产业也会与之一起萎缩,相应的城市和州税收也会同时下降,而政府的工作和服务必然也会削减。
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根基,是美国推动技术创新,以使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关键。当制造业离开美国时,制造业的研究和发展支出以及美国的创新能力也被一起带走了。
四、将波音、通用汽车、卡特彼勒和其它美国制造业供应链等这些重工业工厂留在美国非常重要,因为一连串的大小公司都依赖他们的业务。当一个企业,如杜邦或美敦力等公司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它通常把所有的供应链的业务一起带走。这不仅是逻辑上的原因,也是因为中共的贸易保护主义,迫使西方公司转移到中国,以利用中国的国内条件,在中国土地上帮助中国供应商发展。这样就业机会的损失就不仅仅限于这些大公司。
纳瓦罗还认为,重振制造业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书中指出,二战时期,真正打败德国纳粹的不是勇敢的美国士兵,而是美国势不可挡的工业力量,因为当时纳粹几乎在每个项目上都取得技术优势,但美国强大的制造业源源不断的将坦克、飞机、枪支与大炮送到前线。与之相对的是,德国人最终是弹尽粮绝。因此从军事层面考虑,美国将大部分的工业生产能力交给中共,一旦发生战事,美国将遇到巨大的挑战。
川普应该正是接受了《致命中国》书中的观点,不仅在两届任期都将中共视为首要“敌人”,亦非常重视提振美国制造业,还在两届任期都重用纳瓦罗。其最终的目标,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尤其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民生方面的制造业,必须回归美国。
为了这个目标,川普在第一个任期没有完成的事宜,在第二任期则加大了火力。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家们已经做出了选择。如川普所言,就在对等关税宣布前,已有多个重要产业宣布在美国投资,承诺的投资额已经超过5万亿美元,这对美国人绝对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那么,中共有牌可打吗?202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进口来自中国的商品高达4390亿美元,而中国进口来自美国的商品价值1430亿美元。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主要是制成品,其中以电子产品、机械、服装和消费品为主。而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则以农产品、能源以及飞机和半导体等高价值工业产品。出口管制和贸易紧张将减少美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这也是为何美国不惧与中共打关税战,美国的底气就在于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属于低附加值商品,完全可以从越南以及其它国家进口,尤其在越南表态实行零关税后。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能源和农产品等,短期内很难从其它国家寻找到替代品。
4月4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知名媒体人塔克·卡尔森采访时就直言,中国的商业模式是极不平衡的,他们的出口相对于其GDP和人口非常不平衡。他们对美国贸易赤字如此大的规模,以至于他们停不下来。他们想改变商业模式是非常难的。他们目前处于通胀紧缩以及萧条阶段,但他们试图用出口解决萧条,我们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贝森特还断言,中国如此依赖美国出口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中国在跟美国报复上,完全没有余地。也就是说,中共并无足够有力的牌对抗。这也是为何他就在中共推出报复性关税后回应“如果你报复,美国会再次增加关税”的原因。
如果美国再次祭出关税,中共将如何反应?还要继续报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关税的开征,更多出口企业以及相关厂家将倒下,更多人失业,更多的不满,更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将出现,而本已摇摇欲坠的中共政权,拿什么继续支撑以及应对更多的愤怒呢?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4/%E5%B7%9D%E6%99%AE%E4%B8%80%E7%AE%AD%E4%B8%89%E9%9B%95%7C%E4%B8%AD%E5%85%B1%E4%B8%8D%E8%83%BD%E6%89%BF%E5%8F%97%E5%85%B3%E7%A8%8E%E4%B9%8B%E9%87%8D.html
Sunday, 6 April 2025
來論|岑耀信《民主的挑戰與法治》呈現香港悲劇(林兆彬)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岑耀信指,香港悲劇的根源可追溯至其歷史與制度設計的矛盾。1997年「回歸」中國後,《基本法》承諾「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聲稱50年不變。不過,《基本法》的模糊性使香港難以實現真正自治,雖然它保障了香港的自由與法治,但北京政府保留了最終解釋權和干預權,削弱了香港的司法獨立。這使得香港在面對北京壓力時顯得脆弱,無法保障其承諾的自治。
其次是歷史的矛盾,民主理想與威權現實不可調和。在英國統治時期,市民習慣於被動接受管治,這種政治文化與回歸後對民主的期待產生衝突。北京強調穩定與控制,而香港新一代則追求自由與參與。2014年雨傘運動因北京的強硬立場而失敗,暴露了香港在政治結構上的無力感——地方抗爭無法改變中央決策。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演變成對北京干預的全面反抗,運動挫敗不僅因為高壓政策,還因香港缺乏足夠的政治槓桿與國際支持,使民主訴求難以實現。
岑耀信形容,香港曾以司法獨立和普通法體系聞名,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然而,《國安法》的實施標誌著法治的轉折點。模糊的罪名限制了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並削弱了法院的獨立性。書中引用多宗民主派人士的案例,來說明法律如何被政治化,從而失去其公平性與正當性。
書中亦從國際視角分析香港悲劇,認為香港的命運受制於中西方博弈。他指出,英國等西方國家雖批評中共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但因政治現實,例如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無法採取有效干預,這種國際支持的缺失使香港在面對北京壓力時孤立無援。這種外部無力感加深了香港的困境,使其民主抗爭難以找到出路。
「香港:現代悲劇」一章向全球讀者呈現了香港在《國安法》實施後的嚴峻現實,亦提醒讀者要珍惜和捍衛當地的法治、自由和民主等普世價值,並對香港的未來保持持續的關注。字裡行間,也流露出這位英國人,可能比很多香港人更愛香港,實在有點諷刺。
作者:林兆彬
前油尖旺區議員(旺角東)、影評人
《追新聞》歡迎讀者投稿,本平台保留刪改權,一經採納刊登,不另作通知。投稿請電郵至 info@thechasernews.co.uk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The post 來論|岑耀信《民主的挑戰與法治》呈現香港悲劇(林兆彬) appeared first on 追新聞.
from 追新聞 https://thechasernews.co.uk/%e5%b2%91%e8%80%80%e4%bf%a1%e6%b0%91%e4%b8%bb%e7%9a%84%e6%8c%91%e6%88%b0%e8%88%87%e6%b3%95%e6%b2%bb%e5%91%88%e7%8f%be%e9%a6%99%e6%b8%af%e6%82%b2%e5%8a%87/
论龙应台“台湾的时间不多了!”
上报
龙应台最近在《纽约时报》大声疾呼:“台湾的时间不多了!”语气之悲壮,彷佛我们明天就要拿竹竿与核弹对干。而她开出的药方呢?“和解”。简单来说,就是台湾应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跟一个每天派战机绕你家屋顶的邻居“好好谈谈”。这样的建议听起来耳熟,毕竟我们小时候也常听到:“遇到坏人怎么办?跟他做朋友啊!”
但问题来了,这世界真的运作得如此单纯吗?
谈判的美好幻想--当你以为世界是校园用餐区
龙应台的论点基于一个美好的假设:只要台湾愿意敞开心胸、收起防备、放下武器,中国就会被我们的善意感动,然后大家就能手牵手唱《明天会更好》。但这个假设忽略了一个小问题--中国的官方政策从来都不是“你愿不愿意”,而是“你只有统一一条路”。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Hans Morgenthau曾说:“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权力,而不是道德。”这意思大概就像是,你跟一个每天抢你便当的同学说:“我们可以谈谈吗?”结果对方只是顺手再拿走你最后一口炸鸡。谈判的前提是“双方都有让步的空间”,但中国的“让步”一向是:你统一,我们就和平;你不统一,我们就打到你统一。这种谈判模式,基本上跟“你要自己走,还是我拖你走?”没什么两样。
一场优惠方案限时体验--马英九时代的“和平”是什么?
龙应台怀念马英九时期,认为那是“台湾最接近和平的时刻”。确实,那时候中国对台湾的态度好像温和了一点,但这真的叫“和平”吗?如果一个人对你笑脸迎人,是因为他正在计划怎么说服你签下一份终身合约,这算是善意还是骗局?
马政府时期,台湾与中国的经济关系高度融合,观光业蓬勃发展,许多人以为这就是“和平”的证明。但回头看,这更像是一场限时优惠的试吃活动--先给你好处,让你习惯,然后等你无法割舍时再收紧控制。这不就是“经济渗透”的最佳案例吗?
2014年太阳花学运就是对这种“糖衣毒药”的反击。当时台湾年轻人发现,这样的“和平”其实是让中国掌握更多话语权,甚至渗透台湾的媒体、学术与经济。结果呢?现在回头看,那段“和平”根本是中国在铺路,而我们差点就签下了条件不平等的终身契约。
“问卷设计”很重要--台湾人真的想“投降”吗?
龙应台还说,网路上的“非正式民调”显示,许多台湾人如果面临战争,会选择“投降”。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惊悚,但我们要问的是:这些“民调”到底怎么做的?
如果你问:“你想去战场上拼命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不。但如果问题换成:“你希望台湾能够保持自由,还是变成香港2.0?”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根据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数据,台湾民众对“维持现状”的支持率一直很高,而近年愿意奋战的比例也在上升。这代表什么?代表台湾人并不是一群“遇事就跪”的民族,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值得守护。当你看到乌克兰人民如何抵抗俄罗斯的侵略,当你看到香港的自由如何在几年内被彻底抹去,你会不会开始怀疑:“投降”真的能换来和平吗?
美中竞争的现实:台湾是“棋子”还是“玩家”?
龙应台认为,台湾应该低调一点,不要让美国拿来当棋子,这样就能避免被卷入美中冲突。这听起来很合理,但问题是:台湾不是自己选择要不要当“棋子”,而是因为我们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让我们无法置身事外。
根据John Mearsheimer的“攻势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美国支持台湾并不是因为“喜欢台湾”,而是因为不想让中国成为区域霸权。这意味着,就算台湾现在跪着求中国“不要打我”,美中竞争的结构也不会因此改变。
换句话说,台湾的选择不是“要不要当棋子”,而是“要当主动出击的玩家,还是任人摆布的棋子”。龙应台说“低调”就能避免麻烦,这有点像是你在暗巷里遇到流氓,选择不说话、不反抗,然后期待对方会放过你。现实世界从来不是这样运作的。
龙应台的“和解论”,是天真还是别有用心?
总结来说,龙应台的“和解论”最大问题在于:她的论点是建筑在对中国的幻想上,而不是现实。她忽略了权力竞争的本质,忽略了谈判必须基于对等,甚至忽略了台湾人民的真实选择。
她的文章看起来像是忧国忧民,实际上更像是:
教你在霸凌者面前忍气吞声,期待对方有一天会良心发现。
把过去的“优惠期”当作永恒的和平,却忘记试用期过后的合约才是重点。
用模糊的“和解”包装一种单方面的屈服,然后说这是“成熟的选择”。
时间真的不多了吗?也许。但我们需要的,绝对不是这种“跪姿求和”的论述,而是更清醒、更务实的战略思维。毕竟,活着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求生”和“生存”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4/%E8%AE%BA%E9%BE%99%E5%BA%94%E5%8F%B0%E2%80%9C%E5%8F%B0%E6%B9%BE%E7%9A%84%E6%97%B6%E9%97%B4%E4%B8%8D%E5%A4%9A%E4%BA%86%EF%BC%81%E2%80%9D.html
Friday, 4 April 2025
美对中叠加关税中国经济将受创 中国反击宣布对美加征34%关税
自由亚洲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对中国加征34%关税,但中国方面于4日傍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中美点燃关税战局势。而中国被美国课征的总体税率到底为何?有专家认为,历次相加之后,有些项目甚至已高达百分之百,中国所谓“三驾马车”都将熄火,预估中国今年GDP可能跌约1%至2.4%,李强宣称的“保五”已难达成。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以国家为基础课征对等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34%的税率。4日傍晚中国祭出反制。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在公告中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旅美时事评论员蔡慎坤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中国被课征税率虽在这一波看来不是最高,但特朗普打关税主要目标肯定对准中国。
蔡慎坤表示,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税率远超过34%。“特朗普上个任期对中关税提高20%,今年二度上任之初,因为芬太尼又对中国加征税率20%,这次再加34%,实际累加起来应达到74%,是对所有国家最高。”
蔡慎坤说,如果加上特朗普对全世界钢铁加25%、对汽车关税加100%,特别对中国船舶、集装箱停靠美国港口额外加征停靠费,以阻绝中国货船进入美国的港口。4月9日如果中国政府敢继续从委内瑞拉购买原油,另要对中国加征25%关税,这些加起来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基本上是100%。
中国出口、转口都被堵 三驾马车都要熄
蔡慎坤反问,即便中国制造有低成本、低人权优势,面对100%关税出口,所有中国出口企业出口到美国基本无利可图,出口愈多赔愈多,意味着中国过去发疫情财,趁疫情大发出口红利,基本已近尾声,中国过去讲三驾马车都要熄火。
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说,不管加稅50%或70%,主要源于不同层次的累积计算方式产生,最后要看这些措施如何影响中美双边贸易、全球供应链,以及中美经济的增长。高额关税可能会迫使企业重新配置供应链,但这需要时间,而且成本高昂,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双方经济损失加剧,虽双方目前仍处紧张状态,但中美之间可能还有谈判空间,这似乎也是特朗普总统“弦外之音”最重要的意涵。
蔡慎坤认为,特朗普表面上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他的好友,又对习有很多赞美,实际在关税战上狠狠打了习近平的脑袋、一棒子打下去很厉害。
美国加税 中国货物装船出口纷喊卡
蔡慎坤提到,特朗普这次直接针对中国的出口,也堵住现在的出口的漏洞。中国在上次应对贸易战,把中低产业陆续移到东南亚、南美,这次特朗普关税直接打击跟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国家,如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南美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家,这些国家必然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基本在全球再也找不到低关税的渠道。
传出中国很多已装船货载要求取消出口,越南就有多家企业通知取消出货。对此,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中国货物无法装船出口的现象,反映了美国贸易政策、物流瓶颈与市场需求下降的综合性的作用。
孙国祥说:“设想在中国港口的通关的货物如果运到美国,海运方式都已要负担更高的关税,目前既有的货物已没有办法满足原先的契约要求,除非美国的进口商或中国的出口商能够补贴这些关税的需求,否则这些货物都很难出口。”
学者估计中国2025 GDP可能下降1至2.4个百分点
孙国祥预测,中国经济将更放缓,今年两会,中国总理李强宣告今年经济成长要达到5%,如今因特朗普提高税率已不可能达成。美国新一回合的关税会使中国GDP增长下降一到二点四个百分比,比2018贸易战冲击更严重,中国通缩压力进一步削弱内需跟生产的活动,就业市场压力也会加剧,2018年美中贸易战以来,中国已损失350万个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全球供应链重组跟成本上升、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和地缘政治的影响,都会导致长远的对中国产业结构相对的冲击。
外界评估全球供应链会产生连锁反应,孙国祥也认为,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出口受阻,将影响其他国家原材料跟零组件的供应。长期而言,贸易流向的改变,也可能促成物流公司重新配置资源,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也造成影响,美国物价上升将难以避免。
孙国祥预测,在地缘政治跟贸易格局的重塑之下,中国可能会加强跟其他地区如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贸易合作,弥补美市场的损失,短期内虽难以实现,但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至于各产业受冲击情况,孙国祥指出,依赖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包含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大宗如电子产品,美国对中国54%关税大幅上升,将使各企业公司难以维持竞争力。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4/%E7%BE%8E%E5%AF%B9%E4%B8%AD%E5%8F%A0%E5%8A%A0%E5%85%B3%E7%A8%8E%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5%B0%86%E5%8F%97%E5%88%9B%7C%E4%B8%AD%E5%9B%BD%E5%8F%8D%E5%87%BB%E5%AE%A3%E5%B8%83%E5%AF%B9%E7%BE%8E%E5%8A%A0%E5%BE%8134%E5%85%B3%E7%A8%8E.html
关税:中国谴责特朗普"恐吓",誓言报复
周四(4月3日)法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无不关注特朗普2日宣布的全球对等关税计划细节。据《费加罗报》亚洲特派员Sébastien Falletti发来长篇报道指,针对关税,中国谴责特朗普“恐吓 ”,并誓言采取报复措施。与此同时,北京寄望于与亚洲和欧洲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应对美国总统对其征收的54%的关税。
报道首先写道,特朗普给中国的喘息时间还不到100天。4月2日,在白宫玫瑰园,美国总统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起了大规模关税攻势,这是他全球贸易战的优先目标。这位“美国优先”的倡导者手持一张图表,宣布对中国产品征收34%的额外关税,叠加他上任头几周即已征收的20%,针对这个亚洲巨人的关税壁垒将提高到惊人的54%,比同一天对欧盟和日本实施的严厉措施高出一倍多。
这一税率接近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承诺的60%,当时,他经常抨击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对手。特朗普宣称:“我非常尊重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但他们从我们这里拿走了太多好处”,并谴责了他所认为的世界工厂的不公平做法。他为新关税辩解,指责中国根据一种不透明的计算方法,将“货币操纵”和其他变相壁垒考虑在内,从美国勒索了相当于67%的关税。
美国还宣布终止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关税减免,使得上述征税变得更加沉重。此外,北京还遭美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征税波及。但让人稍感安慰的是,中国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受到了白宫的重击,中国邻居的竞争优势被铲除,从而削弱了围堵巨人的效应,为其在亚洲后院提供了一条林荫大道。民主治理的台湾受到的打击几乎与中国大陆一样严重,达到32%。
报道续指,在拥护保护主义总统所宣布的“解放日”炮火中,东亚的出口经济体受到的打击最大。东南亚快速增长的“小龙”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其中越南的关税税率为46%,柬埔寨为49%,汽车代工中心泰国为36%。就连他的“朋友”印度总理莫迪也被征收26%的关税,印尼则被征收32%。军事盟国日本和韩国也未能幸免,尽管日韩两国试图安抚华盛顿,但仍分别被征收24%和25%的关税。作为世界经济之肺的地区股市在开盘时暴跌,尤其是香港股市下跌了2.4%,一连串的坏消息甚至超过了最悲观的预测。
中国商务部4月3日发表声明,立即“强烈”谴责这些“单边恫吓做法”,并誓言采取报复行动“捍卫自身利益”。中国“敦促”美国“取消”这些不符合“国际法规则”、“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所谓对等关税”。报道表示,共产主义政权披着自由贸易捍卫者的外衣,谴责华盛顿转向保护主义,将其视为全球化的新麻烦制造者和美国资本主义穷途末路的象征。“历史证明,新关税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这不仅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危及全球经济和供应链的稳定”,世界工厂如此抨击道,中国担心脱钩会使其全球化的核心地位备受威胁。
报道提到,这场新贸易战的范围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发动的贸易战更广,而中国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刻,因其经济增长正陷入结构性放缓,处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政府承诺2025年的GDP增长为5%,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这一数字提出质疑,但这一数字仅是中国经济起飞高峰期2007年的三分之一。在房地产行业陷入危机、国内消费处于低谷之际,世界领先经济体设置的关税壁垒将严重打击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蒙田研究所特别顾问戈德门(François Godement)说:“中国人很担心,因为他们在出口方面很脆弱。根据MERICS智库的数据,2024年出口占GDP的30%,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大份额,与2019年相比跃升了38%。”
尽管中国政府正大展拳脚,宣称采取“反制措施”,但由于中国经济对外国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剧增,其选择是有限的。报道引述摩根士丹利指出,这些关税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为中国高度依赖出口,尤其是对北美市场的出口。世界贸易的普遍放缓也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面对特朗普的攻势,北京有反击的箭矢,但弓弩却也脆弱。去年向华盛顿出口了价值4390亿美元的产品。MERICS说:“他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特别是针对农产品和重要矿产的措施,以击中要害。甚至在特朗普关税战之前,北京就已宣布对半导体和电池生产所需的关键金属实施一系列出口限制,而这些物资绝大多数由中国集团主导。北京还可以掌控地缘政治的按钮,如正在台湾沿海进行的军事演习,或最近香港长江和记暂停向美国贝莱德公司出售巴拿马港口。
但中国不能转向保护主义,否则就有可能终结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受益匪浅的全球化。相反,中国正寄希望于加强与受到特朗普攻势打击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以减轻打击。从欧洲到亚洲,这位巨人正在重新发起魅力攻势,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可靠、稳定的合作伙伴,并披上多边主义和自由主义拥护者的外衣。它正在重新启动与东京和首尔的三边贸易谈判,推迟对白兰地的报复措施,以软化法国和欧洲。
《费加罗报》报道总结说,本月,习近平将出访已成为其最大贸易伙伴的东南亚,并将利用美国蛮横的关税攻势向马来西亚、越南和柬埔寨施以援手。中国绝对有能力突破美国的围栏占据这块空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但前提是这些国家不效仿美国,以保护自己免受未来“第二次中国冲击”的伤害,因为它们担心受惠于中国政府补贴的产品会大量涌入自家寻找新的销路。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6%B3%95%E5%9B%BD%E6%8A%A5%E7%BA%B8%E6%91%98%E8%A6%81/20250403-%E5%85%B3%E7%A8%8E-%E4%B8%AD%E5%9B%BD%E8%B0%B4%E8%B4%A3%E7%89%B9%E6%9C%97%E6%99%AE-%E6%81%90%E5%90%93-%EF%BC%8C%E8%AA%93%E8%A8%80%E6%8A%A5%E5%A4%8D
特朗普惩罚性关税对中国经济有多大冲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下令对中国进口产品课征重税,加剧了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
北京指此举将瘫痪全球供应链,损人不利己,宣称中方“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那么,特朗普对中国惩罚性关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法新社收集了一些专家的反应。
为什么中国经济对关税反应敏感?
因为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国际贸易的风吹草动高度敏感。这其中,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尤为重要。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去年北京对美国的货物出口总额超过 5000 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 16.4%。
受债务危机、房地产危机以及消费不振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仍然相当微弱,而特朗普此刻课之以重税,无疑威胁重大。
去年,北京采取了大规模振兴经济措施,但是,贸易战大规模开打意味着中国不能指望通过出口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出口在2024年打破了历史记录。
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诺伊曼(Frederic Neumann)告诉法新社记者:“美国自今年年初以来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可能会完全抵消迄今为止宣布的财政刺激措施的效果”。
他认为,虽然美国关税的冲击可能会因为包括中国竞争对手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受到冲击而略有减轻,但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拖累仍然很大"。
最新关税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美国将向全球所有进口产品课之以10%以上的关税,但对中国的课税比例高达34%,其理由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高达2700多亿美元。
这一税率,加上上个月对中国已经实施的20%的关税,使得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对华加征关税税率将达54%。而且,中国同样要对美国对进口钢铁、铝和汽车征收特定行业税付出额外关税。如果连特朗普第一任时期对华征收的关税计算在内,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总关税率将达到65%左右。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希望今年的 GDP 增长至少达到 5%,但分析人士预计,这些新税率将严重影响中国的 GDP。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中国经济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活动因此受到的影响预计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0.5% 到 1%。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认为,中国对美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可能会受到重创,包括电子产品、电气机械、纺织品和服装。当然美国公司的生产线也可能受到重大影响。
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研究负责人 Gene Ma 告诉法新社:”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大宗产品是资本货物和工业材料,而不是消费品。因此,“关税将伤害美国制造商和消费者”。
北京中国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陈文玲说:“这场贸易战不仅对中国,也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北京如何反击?
北京将如何报复特朗普关税,目前外界尚不完全清楚其具体措施,不过,反击措施可能包括将提升此前的报复性关税的税率。
位于北京的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经济学家梅新育对法新社表示: “中国的反制措施必须有理、有利、有节,””反制措施必须有力、准确,同时避免将反制措施演变成中美脱钩”。
上个月,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征收 15%的关税。原油、农业机械、重型车辆和货车也被征收 10%的关税。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措施旨在打击特朗普的痛处,即他的选举基础所在的美国农村地区。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贝蒂-王(Betty Wang)认为,“未来几个月两国仍有可能进行谈判"不过,”经验表明,关税上升很快,但降下去很慢“。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5%88%86%E6%9E%90/20250403-%E7%89%B9%E6%9C%97%E6%99%AE%E6%83%A9%E7%BD%9A%E6%80%A7%E5%85%B3%E7%A8%8E%E5%AF%B9%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6%9C%89%E5%A4%9A%E5%A4%A7%E5%86%B2%E5%87%BB
反制"蛮横"关税政策:马克龙呼吁欧洲团结 暂停投资美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大规模提高关税后,法国迅速做出反应。总统马克龙周四(4月3日)宣布针对这一“严重且毫无根据”决定的初步反制措施。马克龙称此次关税规模"史无前例",“但最受冲击的其实是美国经济自身","这样的关税政策难以为继"。 马克龙强调,欧洲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并暂缓对美投资。
法新社报道,法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将面临最高20%的新关税威胁,其中以航空业、葡萄酒与白兰地业者、汽车、制药与奢侈品产业受影响最深。首当其冲的是法国航空业,占法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5%,为经济受创最重的产业。而美国是法国第4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法国每年对美出口总额超过470亿欧元,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
马克龙周四在爱丽舍宫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措施。法新社报道,会议持续两个多小时,与会者包括总理贝鲁和政府相关部门官员,以及受影响最严重行业的代表,包括航空、农业、葡萄酒业、化工、电子、冶金、医疗和化妆品等行业。法国企业界高层也参与了此次会议。但将面临25%特别关税的汽车行业没有派代表参加会议。
马克龙在会上指出,美国的决定将造成“巨大影响”,他强调法国对美出口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而意大利(对美出口占GDP的3%,德国占比4%,爱尔兰更高达10%。
马克龙形容特朗普此次关税规模是"史无前例的",“但受冲击最大的其实是美国经济自身"。马克龙说,这样的决定难以为继,它将使美国企业更加脆弱,让美国民众更加贫穷。
欧洲必须团结应对 不可各自为战
马克龙呼吁在4月中旬采取第一步反制措施,涉及已经被美国加征关税的钢铁和铝产品。马克龙承诺,“针对昨天宣布的更广泛关税政策,我们将在本月底作出更有力的回应。”他表示,政府将逐个行业进行评估,并与欧盟成员国共同制定统一战略。
此外,马克龙担心,美国可能很快对制药业、木材和半导体产业采取新一轮关税措施,税率或将达到25%以上。
面对特朗普关税挑战,马克龙呼吁欧洲企业“暂停”对美投资计划,直至局势明朗。2023年,法国对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达3700亿美元(3350亿欧元),占美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9%。
马克龙表示,最担心的是重税之下欧盟内部的分裂。他强调,“欧洲必须团结共同应对,而不是各自为战。”马克龙警告:“我清楚地知道会发生什么,最大的经济体可能会倾向于单打独斗。但这不是明智的做法。”
马克龙呼吁欧洲企业不要急于与美国进行个别谈判,也不要试图通过在美投资换取免税待遇,因为特朗普政府正利用这一点拉拢企业。
马克龙强调:“如果欧洲保持团结,制定统一、合理但坚决的应对措施,同时各行业协同一致,真正展现团结精神,我们最终将实现共同目标:彻底取消这些关税。”
全球贸易格局重组
会议结束后,法国企业联合会(Medef)主席帕特里克·马丁(Patrick Martin)表示,目前形势“极其严峻,令人担忧”。但他同时指出,“各界都意识到,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组,贸易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威胁不断增加。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快欧盟及法国的改革以提升竞争力。”
受关税冲击影响,巴黎股市周四大幅下跌,收盘时跌幅达3.31%,创下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他欧洲股市也遭受重挫,而美国股市三大股指盘中纷纷大跌。
2023年,美国是法国第四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据法国海关数据,受关税冲击最大的行业包括航空业(2024年对美出口额90亿欧元,占法国对美出口的五分之一)、奢侈品(香水、皮具等)、葡萄酒和干邑白兰地。
空客公司(Airbus)的一位发言人对法新社表示:“我们正在评估潜在影响。”
法国以波尔多、勃艮第和香槟等知名葡萄酒享誉全球,而美国则是法国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市场。2024年,法国对美出口的葡萄酒总额达24亿欧元,此外还有15亿欧元的蒸馏酒类产品(如干邑白兰地酒)。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403-%E8%B4%B8%E6%98%93%E6%88%98%E5%8D%87%E7%BA%A7-%E9%A9%AC%E5%85%8B%E9%BE%99%E5%AE%A3%E5%B8%83%E5%8F%8D%E5%88%B6%E7%89%B9%E6%9C%97%E6%99%AE-%E9%87%8E%E8%9B%AE-%E5%85%B3%E7%A8%8E%E5%86%B3%E7%AD%96
世贸总干事警告:美国关税或导致全球贸易萎缩1%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周四(4月3日)罕见对全球贸易局势发表看法,警告称,美国政府最新宣布的高额关税可能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在今年萎缩约1%。
法新社报道,伊维拉(Ngozi Okonjo-Iweala)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近期的关税政策将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前景产生重大影响”。她呼吁各国“以负责任的方式应对,以防止贸易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宣布对亚洲和欧盟大幅度提高关税,这一举措可能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甚至对美国自身造成打击。
伊维拉表示,“尽管形势瞬息万变,我们的初步估算表明,这些措施与年初以来已实施的关税政策相结合,可能会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整体萎缩约1%。”
作为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很少直接评论成员国的贸易政策,但她坦言,“这一趋势令人深感担忧”,她并警告,如果关税战进一步升级,全球贸易可能陷入报复性措施的恶性循环,导致贸易往来进一步下降。
伊维拉强调,“世贸组织的设立正是为了在此时刻发挥作用——提供对话平台,防止贸易冲突升级,并维护一个开放、可预测的全球贸易环境。”她表示,自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以来,多个国家已与世贸组织进行了紧急接触。
伊维拉说,“我鼓励世贸组织成员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展开建设性对话,并寻求合作解决方案。”
特朗普政府将关税措施视为促进美国再工业化、平衡贸易赤字和改善财政状况的“灵丹妙药”,但多数经济学家警告,这些措施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403-%E4%B8%96%E8%B4%B8%E6%80%BB%E5%B9%B2%E4%BA%8B%E8%AD%A6%E5%91%8A-%E7%BE%8E%E5%9B%BD%E5%85%B3%E7%A8%8E%E6%88%96%E5%AF%BC%E8%87%B4%E5%85%A8%E7%90%83%E8%B4%B8%E6%98%93%E8%90%8E%E7%BC%A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