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臉書
https://youtu.be/P2yDk4cR4Xw?si=CILdmrR1m3cd2LRl
朱立倫的發言,無疑把台灣政治的下限再次刷新。他竟然公開把賴清德比作希特勒,這不僅讓台灣社會錯愕,更引來德國、以色列與歐盟各國罕見的強烈譴責。為什麼這麼嚴重?因為納粹的歷史,是整個人類文明的傷痕,這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拿來比喻、消費的話題。
納粹政權是20世紀最黑暗的極權象徵,數百萬無辜生命慘遭屠殺。德國用了幾十年時間反省、懺悔、教育下一代,只為確保這段歷史不再重演。而我們的「朱主席」呢?一句話就把民主選舉出來的台灣政府硬生生貼上納粹標籤。這不只是無知,更是冷血,是對歷史的褻瀆,也是對台灣人民智商的羞辱。
這其實不是國民黨第一次在歷史問題上失態,國民黨的問題從來不只是路線錯誤,而是根本上缺乏歷史感與道德感。從戒嚴時代的白色恐怖,到今天還能「厚顏」拿極權體制來指控對手,完全沒有自省能力。當你不願誠實面對自己的歷史,就會不斷複製同樣的荒謬。
這次國際的集體譴責不是偶然,而是一次沉痛的提醒:歷史的教訓是人類文明的底線,而國民黨正一步步在挑戰這條底線。台灣社會應該嚴肅思考——這樣一個失去判斷力、沒有歷史良知的政黨,還配不配領導國家,還能不能獲得信任。
台灣不需要一個用「納粹比喻」當作選舉工具的政黨,台灣需要的是能正視歷史、尊重民主、真心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力量。國民黨若再不覺醒,只會加速走向歷史的垃圾堆。
極權主義的本質,是徹底剝奪人的尊嚴與自由,將整個社會變為恐懼與服從的機器。而今天的台灣,無論有多少內部矛盾,都是在民主選舉和言論自由的體制下運作,怎麼可能與納粹暴政相提並論?這種比喻不是「失言」,而是對歷史的無知與對人民智慧的輕蔑。
德國深知納粹歷史的重量,因此用數十年來修復、教育、反省,這是一種「歷史的倫理責任」,所謂「記憶的義務」,而朱立倫的行為,卻是對這份歷史記憶的踐踏,試圖把幾百萬無辜生命的殞落,淪為一場政治口水戰的工具。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比喻不是單純的語言錯誤,而是一種「語言暴力」,語言具有塑造現實的力量,錯誤的比喻會在無形中扭曲公眾對真相的認知,讓人們誤以為現實就是這麼極端、這麼黑白分明。當歷史被這樣簡化與扭曲時,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判斷力也會跟著崩潰。
國民黨若還有一絲理性,就該知道這不是一次「失言」就能帶過的事件,而是對民主、對歷史、對文明的一次嚴重傷害。台灣社會更應該警惕——一個對歷史如此麻木、對權力如此渴求的政黨,真的還值得信任嗎?歷史是我們的老師,不是我們的玩物。國民黨成為明日黃花,以為只要親中就不管西方國家的看法,這種政黨將註定被掃進歷史,作為反面教材!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