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安邦咨询
最近两个月,中资企业外海发债连续上涨,呈现复苏迹象。根据金融数据公司Dealogic的统计,4月内地企业在国际市场发债17笔,金额133亿美元;5月发债22笔,总额192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第三高的月度水平。特别是海外发债占到5月中国企业债券发行总额的近2/5,而去年8月以来的平均占比不到1/10。
财新周刊的调查显示,这些发债主体中,打头阵的多是大型国有银行和国企及其海外子公司,包括国开行、华融资产管理、农行纽约分行、国家电网等。在5月发行的海外债券中,中资金融机构发行的部分接近120亿美元;此外,中石油、华为、格力等企业也分别发行了约30亿没有、20亿美元、10亿美元。
调查还显示,有几重因素在支撑境外发债回暖。首先,国内债市波动加剧是海外发行增加的一个原因。受前期国内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的影响,很多企业被迫取消发行债券或推迟发行,这导致一部分企业转向国际发债市场。
其次,则是企业借新还旧的需要。一方面,很多企业之前发的美元债到期,由于国家队资本流出管理比较严格,国内的资金调不出去,使得很多企业在海外发新债来偿还到期债务。另一方面,有市场人士指出,如果发行人不能在海外连续发债,海外投资者会有质疑,这也是部门企业增加发债规模的原因之一。
第三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则是国家希望企业在海外发债投资。6月7日,发改委公布21家年度企业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名单,鼓励试点企业其境内母公司直接发行外债,并规定在年度外债规模内,名单内企业可自主选择发行窗口,分期分批发行,不再进行事前登记。同时,发改委还鼓励外债资金回流结汇,由企业根据需要在境内外自主调配使用,主要用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城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政府鼓励(甚至要求)部分企业去海外而非在国内借债,与当前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加剧的背景有很大关系。此前,受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很多国内企业为了提前偿还美元外债,不得不在国内大举发债,变相加剧了资金外流和人民币贬值。此次发改委推出新政鼓励企业海外发债,不仅可促进更多资金回流,减轻外汇储备的下滑压力,更有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
第四个导致5月发债数量快速上升的原因,则是美国加息以及英国脱欧公投的因素影响。在5月份市场对美国加息的预期很高,对于企业来说有动力抢在加息前发债。而英国将举行脱欧公投,预计也将对债券市场带来巨大震荡,许多中方发行人希望抢在这之前发行债券。另外,对于世界各地的债券发行来说,5月通常是一个忙碌的月份,因为各公司竞相赶在一项美国规定的最后期限之前发行债券,该规定要求发行日距离发行债券所基于的财务报告的日期不得超过135天。
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国内企业海外发债有所恢复的背后,有一些因素或者说隐忧值得关注。市场人士就指出,目前国内企业境外发债需求大的,主要是地产公司和地方平台公司。这反映出在地方财政压力进一步上升,以及部分房地产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资金链更趋于紧张的情况下,这两类公司在国内募集资金的缺口在继续扩大。有些地方政府发债的目的,是出于所谓“政绩”的考虑,比如在海外拿到一个好的国际评级,以此显示该省的声誉。
此外,多名业内人士反映,目前境内中小企业到海外发债的需求并不多,发债的都是一些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发债积极性也不高,主要是对美元加息预期的反映,以及扩大海外知名度的面子工程。我们认为,企业海外发债上升的背后,并没有太多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影子,除了很多企业无力再境外设立子公司发债外,这也从侧面多少折射出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民间投资不振的严重程度。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多种原因导致近期中资企业海外发债有所回升,其中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反映出国家希望促进更多资金回流,减轻外汇储备的下滑压力,支撑人民币汇率的意图。同时,海外发债主体多位国企和上市公司,也反映了房地产市场下滑、实体经济低迷、国内民间投资不振问题的严重性。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606/%E4%B8%AD%E8%B5%84%E4%BC%81%E4%B8%9A%E5%A4%96%E6%B5%B7%E5%8F%91%E5%80%BA%E5%9B%9E%E5%8D%87%E7%9A%84%E9%9A%90%E5%BF%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