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上星期六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旋风式”访问。据中国官媒报道,中俄最高领导人讨论了双边关系和国际热点问题,并签署和发表了三个“重量级”联合声明,“充分反映了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双方立场的高度一致。”
这是三年内的第十六次“习普会”,而两天前,两人刚刚在塔什干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会面。西方媒体注意到,中俄反对美国在亚洲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俄罗斯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更加偏向中国。
与此同时,双方更强调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将相互支持。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否走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近?尽管中俄双方表示两国的交好不是“权宜之计”,而且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但双方是否正在逐步走向“反美”同盟?
章立凡说,在这一个星期之内,从英国脱欧到中俄首脑的会晤,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还在持续中,还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但是可以注意到的是,这次中俄的一系列联合声明和协定,或者说中俄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层级最高的。这次的会晤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合作,更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是一种准军事同盟。尽管中国依旧宣称这次会晤没有结盟性质,不针对第三国,但是俄方宣称中俄现在是“彼此的盟友”。同时,中国和美国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强烈,所以中国很可能已经和俄罗斯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联盟,中俄又重新站到了一起,这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的考虑,而这种态势也非常有可能持续。
评论认为,中俄两国关系现在是历史上走得最近的。何频认为,这其实不是事实,在苏联时代,中苏关系比现在要亲密很多,中俄可能不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为中俄其实缺乏基本的互信,尤其是俄罗斯在历史上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两国的民众也缺乏友好关系,中国的民众对于俄罗斯其实根本没有好感。中俄现在所谓的关系,是基于摆脱目前困境的一个短暂的友好关系,俄罗斯在亚洲和许多国家都在改善关系,那么在未来俄罗斯缺乏对于中俄关系的清晰表达,并且中俄的意识形态也不尽相同,而且在中国关心的南海东海问题上,俄罗斯也很难真正发声。中俄在未来很难有可靠互信的战略伙伴关系。
章立凡说,在历史上中国吃了俄罗斯和苏联这么多亏,现在也没办法估计现在领导人对于现实的判断能力。所以现在这种越来越亲热的中俄关系,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出于领导人本身的好恶,并不是一个集体决策所作出的决定,当前情况下,这种当局者迷也是没有办法的情况。
何频表示,中国的领导人和民众对于普京有一种欣赏的情感,这种情绪肯定也影响到了习近平。但是中国不可能走向俄罗斯化,习近平也不可能成为普京。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和俄罗斯还不在一个层次上,中国的民众和俄罗斯的民众对于两国领导人的看法差异非常大,中国的体制和俄罗斯的体制是不一样的,而且国民性也非常不同。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想成为普京那样的“民族英雄”非常难,中共也不敢让中国走向俄罗斯化。
章立凡先生认为,中俄彼此都有对对方的需要和战略利益的考量,所以这次中俄双方都表达了互相深化和战略互信的态度,不光是政治上,也有经济上,也有战略同盟的考量。这在双方的联合声明中,光“支持”这个词就出现了十八次之多,所以这次不仅仅是简单的纸面意思,而是真的双方对彼此都有战略需求,尤其是双方都有反制美国的需求,类似这类的问题,中俄双方确实有比较强烈的合作需求,这种盟友关系应该是比较明确的,至于不是暂时的,从目前来看,中俄双方的利益一致性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606/%E6%99%AE%E4%BA%AC%E6%97%8B%E9%A3%8E%E5%BC%8F%E8%AE%BF%E5%8D%8E%EF%BC%8C%E4%B8%AD%E4%BF%84%E8%81%94%E6%89%8B%E5%8F%8D%E7%BE%8E%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