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伊朗.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伊朗.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17 July 2025

美媒:"午夜之锤"空袭伊朗三大核设施 仅一处被摧毁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周四引述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说法报导,美国新评估发现,在6月空袭伊朗三处主要核设施行动中,仅一处大部分被摧毁,但另两处则受损没那么严重。

这3处遭受美军攻击的伊朗核设施包括福尔多(Fordow)、纳坦兹(Natanz)及伊斯法罕(Isfahan)。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导,两名现任官员表示,美国官方相信,对福尔多核设施的袭击,已成功让当地铀浓缩能力推迟达两年。

但报导接着又说,另两处被攻击的核设施,则受损没那么严重,铀浓缩能力只降一点儿,若伊朗想再做,可在未来几个月内恢复。

路透社无法立即核实NBC的报导。

白宫发言人凯利(Anna Kelly)则在电邮声明中告诉路透社说:“正如总统所说,专家也证实了这一点,「午夜之锤」行动(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已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能力。”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4%B8%9C/20250717-%E7%BE%8E%E5%AA%92-%E5%8D%88%E5%A4%9C%E4%B9%8B%E9%94%A4-%E7%A9%BA%E8%A2%AD%E4%BC%8A%E6%9C%97%E4%B8%89%E5%A4%A7%E6%A0%B8%E8%AE%BE%E6%96%BD-%E4%BB%85%E4%B8%80%E5%A4%84%E8%A2%AB%E6%91%A7%E6%AF%81


Monday, 30 June 2025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谈美军轰炸后伊朗核能力:不能说一切都消失了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Rafael Grossi)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周日播出的专访中表示,伊朗可能在几个月内生产浓缩铀。这让人怀疑美军日前摧毁伊朗当局的核计划的打击是否达成目标。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五指出,如果伊朗当局的铀浓缩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他将考虑再次轰炸伊朗,但美国官员表示,日前进行的打击摧毁了伊朗的关键核设施。

CBS《面向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布伦南问道,“据美国国防情报局评估,伊朗的核计划已经倒退了几个月,但一旦他们挖掘出来,几个月后就能恢复。他们必须重建电力和供水系统。美国中情局局长和国家情报总监称,这些设施已被摧毁,重建需要数年时间。以色列说该军事计划要倒退很多年。真相到底如何?您如何看待这些评估?”

格罗西回答说:“你知道吗,这种沙漏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处理方法——不是什么好主意······玛格丽特(布伦南),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衡量标准。如果你告诉我他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那是为了什么?”

格罗西补充道,“他们(伊朗当局)的能力就在那里。我想说,几个月之内,他们就能让几台级联的离心机运转起来,生产出浓缩铀,甚至更短。但正如我所说,坦率地说,不能声称一切都消失了,那里什么也没有了”。

格罗西解释说,“因为,首先,根据我认为情报部门,我们并没有在那里进行任何军事评估,但从我们谈话的逻辑来看,显然那里遭受了严重破坏,但并非完全破坏。其次,伊朗在那里拥有生产能力,包括工业和技术能力。所以,如果他们(伊朗当局)愿意,他们可以再次开始这样做”。

格罗西续称:“这又一次,抱歉,是第四次了——我们必须回到谈判桌前,找到一个技术上可行的解决方案。否则,这种情况会再次打击我们,因为我们目前的情况还不清楚。这是一个机会。我们现在确实有机会”。

伊朗当局称其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格罗西表示,美军对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核设施的袭击已严重削弱伊朗铀转化和浓缩能力。然而,一些西方专家强调,伊朗的核进展为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知识增长,这表明,虽然失去专家或设施可能会减缓进展,但这些进展或是永久性的。

格罗西在采访中说,“我们需要有能力确定、证实那里有什么、在哪里以及发生了什么。伊朗有一个非常庞大的雄心勃勃的(核)计划,其中一部分可能仍然存在。工业能力是存在的。伊朗是一个核技术非常先进的国家,这一点显而易见。因此,你无法回转这一切”。

格罗西谈到:“你无法消除你所拥有的知识或能力。这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国家,不是吗?因此,我认为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明白的激励因素,无论是否采取军事行动,你都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格罗西说,“你将必须达成一项协议。你将必须有一个检查系统,该系统将给各方,该地区的各方,以及其他地方的每一方保证——即我们一定可以翻过这一页”。

此前,格罗西周三表示,重启对伊朗核设施的核查工作是该机构当前的首要任务,其中包括评估近期空袭造成的破坏情况,并核实高浓缩铀的库存状态。

伊朗议会于周三通过了一项法案,提议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尚需政府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生效。对此,格罗西指出,已于周二致函伊朗外长阿拉格奇,建议举行会面,就如何继续开展核查工作进行深入讨论。

格罗西强调,“国际社会无法承受核查机制中断所带来的后果”。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50629-%E5%9B%BD%E9%99%85%E5%8E%9F%E5%AD%90%E8%83%BD%E6%9C%BA%E6%9E%84%E6%80%BB%E5%B9%B2%E4%BA%8B%E8%B0%88%E7%BE%8E%E5%86%9B%E8%BD%B0%E7%82%B8%E5%90%8E%E4%BC%8A%E6%9C%97%E6%A0%B8%E8%83%BD%E5%8A%9B-%E4%B8%8D%E8%83%BD%E8%AF%B4%E4%B8%80%E5%88%87%E9%83%BD%E6%B6%88%E5%A4%B1%E4%BA%86


Tuesday, 24 June 2025

以伊战争 谁赢了

或者可以说,以伊战争目前的情形至少没有大多数预言家估计的那么坏。 

以色列发起对伊朗的攻击后,伊朗发射弹道导弹反击,美国周六介入,出动B-2轰炸机向伊朗三座核设施投掷超级重磅钻地弹。

普遍认为伊朗不会不报复,在面对以色列尤其面对美国处于军事劣势的情况下,伊朗可能会攻击位于周边中东国家的美军基地,可能会下令袭击美国人,最恐怖的,可能要封锁全球海上石油大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等等等等。这样,一场更可怕的战争在所难免。

然而伊朗仅仅对美军位于卡塔尔的基地进行了象征性轰炸,之所以说是象征性,因为在发射弹道导弹前,伊朗通知了一直在美伊中间斡旋,与两边关系都很好的卡塔尔,所以“袭击”发生后,特朗普反而发帖“感谢”伊朗提前通知,让美军有所准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这些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童话,明明是残酷的厮杀,伊朗与以色列都有死伤,然而特朗普先说服以色列接受停火,再通过卡塔尔说服伊朗,24小时内分阶段停火,虽然中间又有周折,互指违反停火协议,最终在特朗普的怒火下,以色列周二进行最后一次炮击后双方停火了,尽管这是一个脆弱的停火。

其实,在特朗普说服以色列停火前,以色列当局已经表示其目标“全部达到”,这种说法有几种解释,一种是以色列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人民每天遭受伊朗弹道导弹的轰击了,这是这个中东军事上最强势,且有美国协助的国家多少年来没有遭遇过的局面;另外一个是内塔尼亚胡所希望的更迭伊朗政权也没有得到多少响应,特朗普后来也改口称不希望看到伊朗更迭政权。

用炮火更迭政权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更换了什么样的政权?在炮火下更迭的政权有过,比如美国铲除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二十年后又卷土重来。伊拉克、利比亚的例子也很难说成功。

长期处在美国禁运之下的伊朗,经济萎靡,军力也难有长足发展,战争开始不久,以色列就给伊朗造成很大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接受美国的调停,似乎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然也有分析认为,伊朗此举也是为了避免更大灾难,赢得时间,继续秘密发展核武器。

星期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我们获得了历史性胜利。”“我重申,伊朗永远也不会拥有核武器”。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同一天也宣布:“经过伊朗人民的英勇抵抗,我们战胜了号称不可战胜的敌人以色列”。他还说,伊朗已准备好重返谈判桌,捍卫伊朗人民的合法权利。

结果,现在出现了一个所谓的“三赢”,以色列认为自己赢了,不但消灭了数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高级指挥官,还“摧毁”了大部分伊朗发射弹道导弹的设施和一些核设施,特朗普更可以炫耀,美国的B-2给伊朗藏在深山里的最危险的核设施造成“巨大破坏”,几乎可以说摧毁了伊朗发展核武的可能性;而伊朗方面周二也宣布,伊朗人民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巨大胜利。

究竟谁赢谁输,如果从谁给谁造成的打击更大,当然以色列给伊朗造成的打击更大,以色列依靠强大的军力,在第一时间破坏了伊朗的防空能力。但是,伊朗的弹道导弹给以色列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同时也让人们对以色列的铁穹防导弹系统产生了怀疑。以色列首都的居民从来也没有像最近十余天那样恐慌,特拉维夫及其周边,出现了不少被伊朗导弹炸毁的废墟,这种情形在加沙走廊遍地都是,但是现在在以色列也出现了。

美国轰炸了伊朗掩藏最深的核设施,特朗普当然认为美国取得了最大胜利,因为阻止伊朗发展核武一直是美国的目标。但是不得不说,伊朗之所以提炼了那么多浓缩铀,也与特朗普第一次上任不久就撕毁可定期核查伊朗核计划的『伊核协定』有重大关系。这次美国一炮给炸了,岂不解决了所有问题。然而一些专家根据卫星照片判断,伊朗似乎已经提前转移了浓度为60%的浓缩铀,至少转移了部分。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亲赴现场核实,因此,美国最主要的目的是否达到,仍存在疑问。

而且,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纽约时报》周二报道,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初步分析,美国上周末对伊朗进行的打击并未摧毁核设施的主要部件,只是使德黑兰遭受了可以用几个月来弥补的损失。

这一情报评估与美国官员关于打击福尔多、伊斯法罕和纳坦兹核设施的效果的官方声明相矛盾。特朗普周二重申,他 “非常荣幸“, 美国这次行动取成功地摧毁了伊朗所有核设施和核能力,然后停止了战争”。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624-%E4%BB%A5%E4%BC%8A%E6%88%98%E4%BA%89-%E8%B0%81%E8%B5%A2%E4%BA%86


伊朗与以色列停火:股市上扬 油价下跌

来源: 
法广

法新社巴黎2025年6月24日电,在唐纳德-特朗普宣布伊朗与以色列停火后,周二全球股市上扬,油价下跌。

在欧洲,巴黎股市上涨了 1.04%,法兰克福股市上涨了 1.60%,米兰股市上涨了 1.63%。伦敦证券交易所保持稳定(+0.01%)。

在华尔街,格林威治时间 15:40 左右,道琼斯指数上涨 0.99%,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1.40%,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 0.98%。

石油进一步下跌

油价继续下跌。格林威治时间 15:40 左右,每桶北海布伦特原油下跌 4.79%,报 68.05 美元;每桶美国同类原油 WTI 下跌 4.71%,报 65.28 美元。

在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中国“现在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之后,原油价格下跌加速。

在原油价格下跌之后,欧洲天然气价格暴跌 12.56%,跌至每MWh 35.43 欧元。

能源价格的下跌对该行业的股票造成了影响:

道达尔能源在巴黎下跌了 3.28%。在伦敦,英国石油公司(BP)下跌了 4.75%,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下跌了 3.61%。在米兰,埃尼公司下跌了 2.54%。

在华尔街,埃克森美孚下跌了 1.92%,雪佛龙下跌了 1.40%。

避险天堂黄金也出现回落。盎司黄金下跌 1.55%,至 3316 美元。

斯旺资本(Swann Capital)经理莱昂内尔-梅尔卡(Lionel Melka)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总结道:投资者正在喘息,随着停火协议的达成,市场上的风险已经消失。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指责两国(主要是以色列)违反停战协议,并要求其盟友以色列不要再向伊朗"投掷"炸弹后,于周二表示停战协议"现已生效"。

CMC Markets 的分析师 Jochen Stanzl 解释说:"投资者认为,与战争有关的主要风险已经消退,因此股票市场的回升是受到持久停火希望的推动"。

鲍威尔出席听证会,美元创4年来最低

美国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将于周二出席众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周三,他还将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进行同样的听证。

特别是在被问及美联储 7 月降息的可能性时,他表示“有很多可能的路径”,这让市场希望货币政策将很快放松。

在此背景下,美元兑欧元周二跌至202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格林威治时间15:40左右,美元兑欧元下跌0.35%至1.1623美元。

在债券方面,十年期美国债券利率为 4.31%,而前一天收盘时为 4.34%。

不过,杰罗姆-鲍威尔也认为美联储在降息之前可以“等待”。这位美联储主席正面临特朗普的猛烈抨击。特朗普批评他奉行过度限制性的政策。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6/%E4%BC%8A%E6%9C%97%E4%B8%8E%E4%BB%A5%E8%89%B2%E5%88%97%E5%81%9C%E7%81%AB%EF%BC%9A%E8%82%A1%E5%B8%82%E4%B8%8A%E6%89%AC%7C%E6%B2%B9%E4%BB%B7%E4%B8%8B%E8%B7%8C.html


Monday, 23 June 2025

卡塔尔谴责伊朗发射导弹 声称要等量回击

来源: 
大纪元

周一(6月23日),卡塔尔称已成功拦截伊朗发射的数枚导弹,无任何人员伤亡。卡塔尔强烈谴责伊朗革命卫队针对乌代德(Al-Udeid)空军基地的这次袭击。

根据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Majed Al Ansari)发表的声明,“我们保证,卡塔尔防空部队成功挫败了此次袭击,并拦截了伊朗导弹。卡塔尔国防部稍后将发布关于袭击情况的详细声明。”

卡塔尔表示,对伊朗对卡塔尔境内驻美军事基地的袭击“公然侵犯了卡塔尔的主权和领空,侵犯了国际法以及《联合国宪章》”。

“我们申明,卡塔尔保留根据国际法,以与此次公然侵略的性质和规模相当的方式直接回击的权利。”声明说。

“我们还强调,持续此类升级的军事行动将破坏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使其陷入可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局面。”声明补充说。

卡塔尔呼吁,伊朗立即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并认真地重返谈判桌,开启对话。

同时,卡塔尔也呼吁以色列优先考虑外交解决方案,并强调睦邻友好和避免升级的重要性。

“我们重申,对话是克服当前危机、确保该地区安全与人民和平的唯一途径。”声明说。

卡塔尔透露,该国美军基地已于早些时候按照既定的安全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疏散,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我们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基地人员的安全,包括卡塔尔武装部队成员、友军及其他人员的安全。我们确认此次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声明说。

在发射导弹后不久,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援引其国内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话说:“此次成功行动中使用的导弹数量与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时部署的炸弹数量相当。”

Axios周一引述一名以色列官员的话说,伊朗向卡塔尔的美国基地发射了六枚导弹。

周日,美国动用七架隐形B-2轰炸机,向伊朗三处关键核设施投下了14枚、每枚重达3万磅的巨型钻地炸弹(MOP),造成严重性破坏。伊朗方面誓言要报复。

为此,卡塔尔已暂时关闭领空,并疏散乌代德空军基地。

川普总统上个月参观了该基地,这是自2003年以来第一位访问该基地的总司令。该基地也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设施。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6/%E5%8D%A1%E5%A1%94%E5%B0%94%E8%B0%B4%E8%B4%A3%E4%BC%8A%E6%9C%97%E5%8F%91%E5%B0%84%E5%AF%BC%E5%BC%B9%7C%E5%A3%B0%E7%A7%B0%E8%A6%81%E7%AD%89%E9%87%8F%E5%9B%9E%E5%87%BB.html


美国袭击之后 伊朗浓缩铀藏在了何处?

美国出动B-2重型轰炸机,向伊朗藏于深山的核基地投掷数十枚可钻入低下数千米的钻地弹后,特朗普总统得意洋洋宣布:已对伊朗核设施造成“巨大破坏”,伊朗核设施被“全部摧毁”。但是,真相如何 ? 还需核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亲自前往被炸核基地核实,专家们小心谨慎,避免过早地得出结论。 

为什么?因为许多问题还存在着疑问。特别是浓度高达60%、接近90%即可制造核弹的浓缩铀,到底炸毁了没有,还是已经被伊朗转移到别处?

浓缩铀藏在何处?

以色列向伊朗发起攻击行动,主要就是要破坏伊朗核设施,摧毁浓缩铀,美国出动B-2轰炸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清除其提炼的浓缩铀。B-2轰炸机轰炸了被视为伊朗密藏浓缩铀的位于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三个主要核设施,至少从卫星照片去看,造成的破坏是明显的。

然而,作为联合国“维核宪兵”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现在对其6月10日最后视察伊朗核设施时看到的408.6公斤、浓度为60%的浓缩铀的下落坐立不安。如此多的数量,如果浓缩到90%,理论上是可以制造出超过9个以上的核弹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周一在维也纳召开的紧急会议上表示,“我们必须允许视察员重返现场” ,"并对情况进行评估"。事实上,总干事这里使用的“我们”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代词。2015年,谈判数年最终与伊朗达致『伊核协定』的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外加德国,“我们”在当时指的是联合国,以及联合国委托定期核查『伊核协定』执行情况的国际原子能机构。

特朗普第一任撕毁了『伊核协定』,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时仍能够“视察”现场,但特朗普撕毁协定给了伊朗加速提炼浓缩铀的机会。现在,谁能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前往现场视察?遭受美国轰炸后的伊朗还能继续接受该机构视察吗?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以色列发动进攻的 6 月 13 日,伊朗外交部门负责人阿拉格奇致函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 "已采取特别措施保护核设备与核材料"。卫星图片显示,在美国轰炸福尔多之前,福尔多核设施地下出口前突然有大量的车辆移动。

须知,浓缩铀是以粉状储存在器皿里,很容易放到小车中带走。那么,这些浓缩铀是否已经被转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自称掌握了与此有关的“有趣的情报”,但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军控协会专家凯尔西-达文波特表示,如果是这样的话,"要想追踪到浓缩铀的踪迹,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会很困难"。她警告说,现在 "说美国的打击行动取得了成功还为时过早"。

美国副总统 万斯本人在美国 ABC 频道上承认,"在未来几周内 "必须弄清楚这些燃料的去向。万斯补充称:“但我们知道的是伊朗人不再有能力将其转化为武器级铀,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万斯能绝对肯定吗?

周一,以色列称发动了突袭,以 "封锁 "通往福尔多基地的 "路线"。由此判断,以色列也不能确定藏在大山地下的浓缩铀已经 被“摧毁”。

现在要了解的是,伊朗还能制造出核弹吗?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格罗西称,伊朗拥有的 20000 多台离心机中有许多在纳坦兹遭到损坏。

他还说,"鉴于 "这些用于浓缩铀的庞大而昂贵的机器 "所使用的炸药和对振动的极端敏感性",福尔多高度精密的设备可能会受到 "非常严重的损坏"。

不过,专家们表示,自从特朗普撕毁『伊核协定』,  伊朗与联合国机构的合作关系恶化,并非所有的浓缩铀都被列入清单,一些浓缩铀被存放在不为人知的地点。

达文波特女士警告说:“伊朗只要拥有浓度 60% 的浓缩铀和几百台离心机,就具备了迅速获取核武器的能力”。

国际原子能机构担心的是,伊朗有可能退出其1970 年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研究机构 “核威胁倡议"(NTI)的埃里克-布鲁尔说:"伊朗很有可能退出条约并驱逐核查人员,或者干脆不允许他们进入关键场所”。

更危险的是,伊朗会像于2003年退出的朝鲜一样,在一定的时间完成 "秘密 "核计划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623-%E7%BE%8E%E5%9B%BD%E8%A2%AD%E5%87%BB%E4%B9%8B%E5%90%8E-%E4%BC%8A%E6%9C%97%E6%B5%93%E7%BC%A9%E9%93%80%E8%97%8F%E5%9C%A8%E4%BA%86%E4%BD%95%E5%A4%84


Sunday, 22 June 2025

美国空袭伊朗三处核设施 特朗普威胁将继续打击

在特朗普就美国是否军事介入以色列伊朗冲突的问题上,含糊其辞大打太极障眼法之后,他在周六至周日夜间突起奇兵,派遣军机轰炸了伊朗的三处核设施:伊斯法罕、纳坦兹,尤其是以色列空袭无法触及的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特朗普还威胁德黑兰说,“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和平”,将进一步打击伊朗。 

伊朗的铀浓缩能力现已被“彻底摧毁”。美国总统在白宫发表讲话时如是肯定道,他说:“我们的目标是摧毁伊朗的核浓缩能力,并终结这个全球最大的恐怖主义赞助国带来的核威胁。今晚,我可以向全世界宣布,这些打击取得了惊人的军事成功”。特朗普还在自己的“真相社交”网站上警告伊朗,不要对美国进行任何“报复”,美国将“以远超预期的力度”予以回应。

此次美军的袭击是为了支持以色列在6月13日发起的“崛起之狮”行动。为了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特拉维夫对伊朗发动的这次史无前例的袭击,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一直否认其追求这一目标。

伊朗外长警告说,美国的袭击 “将带来永久的后果”,并坚称伊朗保留 “捍卫其主权、利益和人民的一切选择”。不久后,伊朗国家电视台宣布向以色列发射了 30 枚导弹。特拉维夫拉响了空袭警报,法新社记者在耶路撒冷也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以色列军方表示正在努力拦截导弹,并呼吁目标地区的居民躲袭击。

美军轰炸的伊朗三处核设施中,福尔多地下设施是在违反联合国决议的情况下建造的,德黑兰称它是能够容纳约 3000 台离心机的高浓缩铀提炼工厂。

纳坦兹工厂则无疑是伊朗最著名的核实施。它的存在于 2002 年被披露。该设施有两座建筑物,一座在地下,另一座在地上,共有近 70 套级联离心机,也就是说友10 000 多台机器用于浓缩铀的提炼。

伊斯法罕的设施则是一个转化厂。它生产浓缩铀所需的气体。

未披露所用武器的细节

这次打击伊朗核设施具体使用了哪些武器,特朗普并没有透露细节。但鉴于福尔多核设施的地下配置,很可能投下的是GBU-57巨型钻地弹。据美国军方称,这种重达13吨的弹头与大多数撞击时引爆的导弹或其他炸弹不同,可以穿透到地下60米处爆炸。这种弹头的测试始于2004年,波音公司在2009年获得了赢得了将它安装在飞机上的合同。

唯一能够携带GBU-57弹头的飞机是美国B-2“幽灵”隐形轰炸机,每架飞机可携带两枚。在周日的袭击事件发生之前,飞行跟踪网站和《纽约时报》曾报道说,有数架B-2“幽灵”轰炸机已从美国起飞,向西飞行。

据美国军方称,B-2“幽灵”轰炸机在没有加油的情况下,可飞行9600公里,其设计目标是“突破敌人最复杂的防御系统,威胁敌方最重要的、防御最严密的目标”。1988年这种飞机首次公开亮相,次年试飞,并在1993年交付给军方。

新一轮打击威胁

在如何解决已经开战十天的以色列与伊朗的战争问题上,美国总统最初的选择是外交途径,华盛顿和德黑兰之间进行了多轮谈判,试图就伊朗核计划达成新的协议。

但最近几天以来,特朗普的态度反复无常,在权衡美国可能武力介入的同时,又提出了重返核谈判桌的可能性。

不过,在轰炸伊朗核设施后,他再次警告说"请记住,还有许多目标,今晚的目标是迄今为止最难对付的(......)。但如果不能迅速实现和平,我们将以精确、迅速和娴熟的技巧打击其他目标",

伊朗原子能组织在周日凌晨也通过国家媒体发表声明,证实了伊朗三处核基地遭到“敌人的袭击”,并称:“这是违反国际法的野蛮行径。”声明补充说:“尽管敌人图谋不轨,但伊朗不会允许这项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伊朗核安全局表示,没有在美军轰炸过的核设施上“未发现任何污染的迹象”,并保证被炸三处核设施“周边的居民不会受到危险”。

据沙特核与辐射管理委员会称,在沙特或其他海湾国家,目前尚未检测到任何放射性影响。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8%A7%A3%E8%AF%B4/20250622-%E7%BE%8E%E5%9B%BD%E7%A9%BA%E8%A2%AD%E4%BC%8A%E6%9C%97%E4%B8%89%E5%A4%84%E6%A0%B8%E8%AE%BE%E6%96%BD-%E7%89%B9%E6%9C%97%E6%99%AE%E5%A8%81%E8%83%81%E5%B0%86%E7%BB%A7%E7%BB%AD%E6%89%93%E5%87%BB


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引爆国会激辩

伊朗 – 美国时间6月21日晚间,美军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发动空袭,引发美国国会两党立法者激烈反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代号为“午夜铁锤行动”(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的军事行动已成功完成,但此一决策是否合宪,成为华盛顿政治争论的核心。

尽管共和党多数领袖表态支持这次打击行动,民主党人则普遍质疑总统绕过国会授权的合法性,并警告这可能将美国卷入又一场无止境的中东战争。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密西西比州共和党参议员威克( Roger Wicker)对行动表示赞赏,称这是“正确的决定”,但也警告美国接下来将面临“极其严峻的抉择”。

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里施(Jim Risch)则强调,“这是以色列的战争,不是我们的战争”,但他也表示以色列作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正在“为世界解除伊朗的武装”。

众议院议长强森(Mike Johnson)表示,特朗普总统已给伊朗充分机会进行外交协议,但伊朗拒绝核裁军。他说:“总统果断行动,阻止了全球最大的恐怖主义国家获得毁灭性武器。”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图恩(John Thune,南达科他州共和党)亦简短表态:“我支持特朗普总统。”

虽然共和党在国会居多,但特朗普的单边行动也引发部分共和党人的反弹。众议员马西(Thomas Massie,肯塔基州)在社群平台上强调:“这不符合宪法。”他与民主党人合作提出限制对伊朗动武的《战争权力决议案》。

俄亥俄州共和党众议员戴维森(Warren Davidson)亦指出:“虽然这个行动可能是正当的,但很难想像它是合宪的。”

然而,在民主党方面,批评声浪如排山倒海。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uck Schumer)在声明中说,任何总统都不应被允许,单方面将国家推向战争,在这种威胁反复无常且缺乏战略的情况下。

参议院外委会资深成员沙欣(Jeanne Shaheen)也在周六晚间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绝不能仓促与伊朗开战”,并呼吁特朗普政府,立即向国会报告伊朗事态进展。

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佛瑞斯(Hakeem Jeffries)强烈谴责特朗普未经国会授权即发动战争。他警告:“这将使美国深陷中东,又一场灾难性的冲突。”

杰佛瑞斯批评道:“特朗普总统误导了全国人民,未曾寻求国会授权就动用武力,并将美国暴露于一场可能造成灾难后果的战争风险之中。他必须承担由其单边军事行动所导致的全部责任。”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首席议员瑞德(Jack Reed)则表示:“这是特朗普总统下的一场巨大豪赌,没人知道结果会如何。”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首席议员史密斯(Adam Smith,华盛顿州)指出,特朗普并未证明伊朗构成对美国的“即时威胁”,此举反而让美军驻中东数万士兵处于报复风险之中。

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此前表示,空袭发生后,国会相关委员会已收到通报,并强调该行动“有限且有针对性”。议长强森声称,特朗普“充分尊重宪法第一条关于国会战争权的规范”。

这次名为“午夜铁锤”的军事行动,动用了B-2隐形轰炸机与潜艇发射的战斧巡弋飞弹,摧毁了伊朗福尔多等主要核设施。特朗普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称:“任务圆满成功,飞机已全部安全返航。祝贺我们伟大的美国战士。”

但是否真如特朗普所言的“成功”,抑或将美国再次推向战火泥淖,仍是未解之问。国会议员将于下周假期结束后重返国会,届时对这次行动的合法性与后果将展开更多听证与辩论。




from  https://www.rfi.fr/cn/%E7%BE%8E%E6%B4%B2/20250622-%E7%BE%8E%E5%86%9B%E8%BD%B0%E7%82%B8%E4%BC%8A%E6%9C%97%E6%A0%B8%E8%AE%BE%E6%96%BD%E5%BC%95%E7%88%86%E5%9B%BD%E4%BC%9A%E6%BF%80%E8%BE%A9


1953年以来美国和伊朗之间悠久复杂的历史

学术网站“对话”(The conversation) 最近刊文总结了美国与伊朗之间几十年来复杂的恩怨情仇关系。在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空袭,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局势都陷入高度不确定性之际,回顾两国关系或有助于理解目前的局势和对未来走向的预测。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夫文理学院国际关系实践教授杰弗里·菲尔兹 Jeffrey Fields。文章发表于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发动袭击,美国总统尚在犹豫观望是否出手之时。作者认为,美国和伊朗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远远超出了以色列对德黑兰的袭击。美伊关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凸显了两国观点的分歧,但也有事件无疑曾为和解提供了真正的机会。

1953年:美国推翻摩萨台

1951年,伊朗议会选出了新总理摩萨台。他随后带领议员投票赞成接管英伊石油公司,驱逐了该公司的英国所有者,并声称他们希望将石油利润转化为对伊朗人民的投资。美国担心全球石油供应中断,并担心伊朗受苏联影响。英国则担心失去伊朗廉价石油。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认为,对美国和英国来说,最好的办法是除掉摩萨台。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联合开展的“阿贾克斯行动”成功说服伊朗国王解除摩萨台的职务,并用武力将其赶下台。摩萨台被一位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精心挑选的、对西方更加友好的总理所取代。

1979年:革命者推翻国王,劫持人质

美伊关系相对稳定了25年之后,伊朗公众对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独裁统治下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越来越不满。

巴列维中饱私囊,并利用美国的援助来维持军队,而许多伊朗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异见人士经常遭到国王的安全机构萨瓦克(SAVAK)的暴力镇压。1979年1月,国王离开伊朗,表面上是为了寻求癌症治疗。两周后,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从伊拉克流亡归来,并领导了一场废除君主制、建立伊斯兰政府的运动。

1979年10月,吉米·卡特总统同意伊朗国王前往美国寻求先进的医疗服务。11月4日,愤怒的伊朗学生冲击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劫持了52名美国人质。这个事件促使卡特于1980年4月7日断绝了美国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两周后,美军发起营救人质的行动,但最终失败,飞机坠毁,造成 8 名美军士兵死亡。

1980 年 7 月,巴列维埃及去世,但人质直到 1981 年 1 月 20 日才获释,当时他们被囚禁了 444 天。

1980-1988年:支持伊拉克

1980年9月,伊拉克入侵伊朗,导致两国地区竞争和宗教分歧升级:伊拉克由逊尼派穆斯林统治,但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伊朗主要由什叶派领导和居住。

美国担心冲突会限制中东石油的流动,并希望确保冲突不会影响其亲密盟友沙特阿拉伯。美国支持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对抗反美的伊朗政权。因此,美国对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袭击伊朗基本上视而不见。

美国官员对这些非法且不人道武器的惯常反对态度有所缓和,因为美国国务院“不希望通过助长伊朗反伊拉克的宣传而中了伊朗的圈套”。1988年,战争以僵局告终。超过50万军人和10万平民丧生。

1981-1986年: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

1984年,伊朗被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后,美国对伊朗实施了武器禁运。这导致当时正处于伊拉克战争中的伊朗军队急需武器、飞机和车辆零部件来维持战斗。

里根政府认为,禁运可能会迫使伊朗向美国冷战对手苏联寻求支持。美国官员非但没有正式终止禁运,反而同意从1981年开始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

最后一批反坦克导弹是在1986年10月运抵的。1986年11月,一家黎巴嫩杂志曝光了这笔交易。这一曝光引发了美国的“伊朗门”丑闻。里根政府官员被发现从伊朗收取武器资金,并将这些资金非法汇给尼加拉瓜的反社会主义叛军——“反政府武装”。

1988年:美国海军击落伊朗航空655航班

1988年7月8日上午,在波斯湾国际水域巡逻的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在与伊朗炮艇发生冲突时进入伊朗领海。

交火期间或交火刚结束后,文森斯号机组人员误将一架飞过的民用空客客机当成了伊朗F-14战斗机。他们将其击落,机上290人全部遇难。

美国称这是一场“悲惨且令人遗憾的事故”,但伊朗认为飞机被击落是故意的。1996年,美国同意向伊朗支付1.318亿美元的赔偿金。

1997-1998 年:美国寻求接触

1997年8月,温和改革派穆罕默德·哈塔米赢得伊朗总统大选。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嗅到了商机。他通过瑞士驻伊朗大使向伊朗政府发出信息,提议进行政府间直接对话。

随后不久,1998年1月初,哈塔米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采访,表达了“对伟大的美国人民的尊重”,谴责了恐怖主义,并建议美国和伊朗之间开展“教授、作家、学者、艺术家、记者和游客的交流”。

然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并不同意,因此在克林顿任期结束时,双方的提议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2002年,乔治·W·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将伊朗、伊拉克和朝鲜定性为支持恐怖主义、追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邪恶轴心”,这进一步加剧了美俄关系的紧张。

2002年:伊朗核计划引发警报

2002年8月,一个流亡的反政府组织宣布,伊朗在两个此前从未公开过的设施中秘密研制核武器。

此举违反了伊朗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条款,该条约要求各国向国际核查人员披露其核相关设施。

其中一个曾经的秘密地点纳坦兹,拥有浓缩铀的离心机,这些铀可以用于民用核反应堆,或进一步浓缩用于制造武器。

据报道,大约从 2005 年开始,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的网络攻击者联合使用一种定制的恶意软件(即后来的 Stuxnet)攻击了纳坦兹离心机。

这一努力减缓了伊朗的核计划,是美国和国际社会为阻止伊朗研制核弹而做出的众多尝试之一,但大多没有成功。

2003年:伊朗致信布什政府

2003年5月,伊朗高级官员通过瑞士驻伊朗大使馆悄悄联系美国国务院,寻求“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解决四大问题:核武器、恐怖主义、巴勒斯坦抵抗和伊拉克稳定。

尽管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倾向于对话,而且其他官员也曾与伊朗就基地组织问题举行会谈,但布什政府中的强硬派对任何重大和解都不感兴趣。

2005年,伊朗强硬派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后,这个机会就此消失。次年,艾哈迈迪内贾德向华盛顿发出了一封长达18页的信,致布什总统。这封信遭到了广泛驳斥。

2015年:伊朗核协议签署

经过十年的努力遏制伊朗的核野心却未能成功,奥巴马政府从 2013 年开始采取直接的外交手段。

经过两年的秘密直接谈判,最初是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双边谈判,后来又与其他核大国进行了谈判,最终达成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通常称为伊朗核协议。

伊朗、美国、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英国于2015年签署了该协议。该协议严重限制了伊朗的铀浓缩能力,并要求国际检查人员监督和强制伊朗遵守该协议。

作为回报,伊朗获得了国际社会和美国经济制裁的解除。尽管核查人员定期证明伊朗遵守了协议条款,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于2018年5月退出了该协议。

2020年:美国无人机杀死伊朗少将卡西姆·苏莱马尼

2020年1月3日,一架美国无人机发射一枚导弹,炸死了伊朗精锐部队圣城军领导人卡西姆·苏莱曼尼少将。分析人士认为,苏莱曼尼是伊朗第二大权势人物,仅次于最高领袖阿亚图拉·哈梅内伊。

当时,特朗普政府声称苏莱曼尼正在指挥对该地区的美国资产发动即将发生的袭击,但官员们尚未提供明确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作为回应,伊朗发射了弹道导弹,袭击了伊拉克的两个美国基地。

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色列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了肆无忌惮的袭击,激起了以色列可怕的军事化反应,这种反应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严重削弱了伊朗在该地区的代理人,尤其是袭击的实施者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

2025年:特朗普2.0与伊朗

特朗普看到了与伊朗达成新核协议并与德黑兰方面达成其他商业协议的机会。特朗普就任第二任期后,任命总统的朋友、房地产投资者史蒂夫·威特科夫担任中东问题特使,并领导谈判。

华盛顿与德黑兰之间的核协议谈判于4月启动,但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6月13日,正当双方计划进行新一轮谈判时,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一系列空袭,迫使白宫重新考虑其立场。

6月21号,美军袭击了伊朗境内的三处核设施。特朗普说,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在此次行动中遭到袭击。他还特别描述说,在福尔多投下“满载炸弹”。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4%B8%9C/20250622-1953%E5%B9%B4%E4%BB%A5%E6%9D%A5%E7%BE%8E%E5%9B%BD%E5%92%8C%E4%BC%8A%E6%9C%97%E4%B9%8B%E9%97%B4%E5%A4%8D%E6%9D%82%E7%9A%84%E5%8E%86%E5%8F%B2


美国防长:“午夜之锤”打击不为寻求伊朗政权更迭

来源: 
法广

路透社报道,美国防长海格塞斯说,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摧毁了德黑兰的核野心。当被问及此次行动是否旨在促成伊朗政权更迭时,他回答:“这次行动不为、也从不寻求政权更迭。”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Dan Caine)也出席了记者会。他说,这次袭击行动名为“午夜之锤”。伊朗军方似乎并未作出任何反应。

海格塞斯星期天在五角大楼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共同召开记者简报会,介绍美军早前对伊朗三处核设施的军事打击行动。

美国防长表示,美军在行动期间发射14枚掩体炸弹、20多枚战斧导弹,以及超过125架军用飞机。

海格塞斯表示,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压倒性胜利,他接着说:“伊朗的核野心已被摧毁。”

但他也强调,这次空袭并不针对伊朗军队也不针对人民。

海格塞斯表明:“美国不寻求战争,但让我明确一点,当我们的人民、伙伴或利益受到威胁时,我们将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特朗普总统说过‘(伊朗)不许(拥有)核武器’。他寻求和平,伊朗应该走这条路。”

当被问及此次行动是否旨在促成伊朗政权更迭时,海格塞斯回答说:“这次行动不为、也从不寻求政权更迭。”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伊朗似未发现美军轰炸机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Dan Caine)也出席了此次记者会。他说,这次袭击行动名为“午夜之锤”(Midnight Hammer)。伊朗军方似乎并未作出任何反应。

据法新社报道,凯恩在五角大楼与美国防长海格塞斯共同出席记者简报会,介绍美军早前对伊朗三处核设施的军事打击行动。

凯恩说,这次行动的主要打击力量是由七架B-2轰炸机组成,从美国本土起飞,飞行18小时,途中多次进行空中加油,抵达伊朗。他並指出:“伊朗战斗机没有飞行,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伊朗地对空导弹系统似乎都没发现我们。”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6/%E7%BE%8E%E5%9B%BD%E9%98%B2%E9%95%BF%EF%BC%9A%E2%80%9C%E5%8D%88%E5%A4%9C%E4%B9%8B%E9%94%A4%E2%80%9D%E6%89%93%E5%87%BB%E4%B8%8D%E4%B8%BA%E5%AF%BB%E6%B1%82%E4%BC%8A%E6%9C%97%E6%94%BF%E6%9D%83%E6%9B%B4%E8%BF%AD.html


Friday, 20 June 2025

伊朗核武接近临界点?聚焦以色列的轰炸理由

随着以色列与伊朗空中冲突进入第7天,全球多国正采取措施撤离本国在以、伊两国的公民。以色列持续对伊朗发动轰炸,理由是德黑兰在推进其核武器计划方面已接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那么,伊朗是否具备制造核弹的能力呢?

自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空袭以来,冲突持续升级。以色列称袭击目标包括德黑兰境内多个导弹制造设施及涉核研究机构,理由是伊朗正接近“核武临界点”。伊朗坚决否认核计划用于军事,并以导弹和无人机展开报复。

根据本台记者尼古拉-法莱兹(Nicolas Falez)的分析,为了为轰炸伊朗这一行动辩护,以色列军方立即宣称,伊朗在推进核武器研发方面正接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那么,伊朗具备制造原子弹的能力吗?所有专家和观察人士对此都有共识。伊朗的核计划启动于数十年前,长期处于隐秘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凭借其技术能力,伊朗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逆转点”。然而,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伊朗已经作出了迈向拥有核武器的政治决定。伊朗始终表示,它无意获取这种武器。但如今,伊朗正在将铀浓缩至60%,这已完全脱离了民用核计划的范畴。若要制造一枚原子弹,还需进一步浓缩铀,将其提升至90%的武器级水平。接着,还需要组装核弹,对其进行小型化处理,并进行载具化,也就是说,将其安装在能够运载的导弹上。专家们估计,这些步骤大约需要一到两年时间。

那么,为什么以色列偏偏选择现在进行轰炸伊朗?尼古拉-法莱兹(Nicolas Falez)分析认为,如今,以色列宣称要将伊朗的核计划彻底从地区和世界上清除。需要指出的是,伊朗是在2019年恢复铀浓缩活动的。这在当时是因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该协议在数年间有效限制并监督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核项目。

尼古拉-法莱兹(Nicolas Falez)称,现在还为时过早,无法评估以色列轰炸对伊朗核计划造成的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共有9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以色列,尽管以色列从未正式承认这一点。

回到以色列和伊朗的交火。在交火中,伊朗导弹击中了以色列南部贝尔谢巴附近的居民区和工业设施。与此同时,以色列空袭造成伊朗境内大量人员伤亡,其中包括军方高层和多名核科学家。以色列方面称已有至少24名平民在伊朗袭击中丧生。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攻击平民和医院。

面对日益升级的冲突,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介入局势。与此同时,欧洲国家正加紧展开外交努力,试图劝说伊朗重返谈判桌。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奇表示,在以色列停止攻击前,不会与美国进行任何谈判,但接受与欧洲国家会面磋商。

当前局势不仅限于以色列与伊朗两国。以色列还警告,将对伊朗在地区的盟友——黎巴嫩真主党采取进一步打击。西方多方情报分析认为,以色列意图通过军事压力动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政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表示,伊朗政权是否垮台,将取决于伊朗人民自己的选择。

在外交层面,伊朗与欧洲国家希望通过6月20日的日内瓦会谈,寻求局势降温。然而,以色列强烈反对伊朗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言,认为这将严重损害理事会公信力。以色列驻日内瓦代表梅隆致信理事会主席,称伊朗利用该平台进行“专制宣传”,更是对“伊朗政权全球受害者的背叛”。此前,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曾在会上指责以色列发动“反人类战争”。

法、德、英三国外长及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已在日内瓦展开协调,准备稍后与阿拉格奇正式会谈。欧洲方面表示,若伊朗不尽快重返谈判桌,局势或将彻底失控。此外,欧方还将向伊方提出关切,包括伊朗弹道导弹项目、对俄罗斯的支持及拘留欧洲公民等问题。

围绕伊朗核计划的分歧依然明显。美国坚持要求伊朗“零铀浓缩”,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示,任何新协议都应以实现“零浓缩”为目标。但伊朗方面目前拒绝接受。

尽管外界对此次会谈的突破性成果不抱太大希望,欧洲方面强调,必须继续对话,因为即便战事结束,伊朗核问题仍将悬而未决。美英两国判断,接下来的两周是争取外交解决的“窗口期”,而特朗普总统也将在此期间决定是否加入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截止发稿,全球多国的撤侨情况汇总如下:中国已从伊朗撤出1600多人,从以色列撤离数百人;澳大利亚、奥地利、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均已组织撤侨。印度发起“信德行动”,110名学生已撤至亚美尼亚。希腊、保加利亚、葡萄牙等国也临时关闭驻伊朗使馆。美国正协助本国公民撤离;法国、德国、英国等国也继续协调撤离行动。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50620-%E4%BC%8A%E6%9C%97%E6%A0%B8%E6%AD%A6%E6%8E%A5%E8%BF%91%E4%B8%B4%E7%95%8C%E7%82%B9-%E8%81%9A%E7%84%A6%E4%BB%A5%E8%89%B2%E5%88%97%E7%9A%84%E8%BD%B0%E7%82%B8%E7%90%86%E7%94%B1


Thursday, 19 June 2025

英媒:中国三架货机向伊朗运送了什么?

伊朗 – 以伊冲突加剧,近日有3架神秘的中国波音747货机接连起飞,穿越中亚后却在接近伊朗时失联,虽然飞行计划显示其目的地是卢森堡,却从未接近欧洲领空,引发外界揣测,这些货机实际上可能是为支援伊朗并运送军事装备。

英媒《每日电讯报》报道,根据航班数据,以色列13日袭击伊朗隔天,第一架货机从中国起飞,第二天第二架自沿海城市起飞,第三架则于16日从上海起飞。

3架飞机皆沿中国北部西飞行,穿越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土库曼,接近伊朗时却从雷达上消失。更神秘的是飞行计划显示其目的地为卢森堡,但这些飞机似乎不曾进入欧洲空域。

随着以伊冲突愈演愈烈,中国向伊朗输送物资的可能性引发忧虑。且专家指出,波音747货机通常用于运送军备或政府合约订单。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学者吉塞利(Andrea Ghiselli)分析,“这些货物势必引起极大关注,因为人们预期中国可能出手帮助伊朗”,因伊朗政权崩溃将带来重大打击,造成中东严重不稳,最终损害中国经济与能源利益。

但负责运营这些航班的卢森堡货运公司Cargolux则表示,该公司的飞机并未使用伊朗领空,但未对货物内容作出回应。货运清单通常不公开,且申报内容可能不准确。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618-%E8%8B%B1%E5%AA%92-%E4%B8%AD%E5%9B%BD%E4%B8%89%E6%9E%B6%E8%B4%A7%E6%9C%BA%E5%90%91%E4%BC%8A%E6%9C%97%E8%BF%90%E9%80%81%E4%BA%86%E4%BB%80%E4%B9%88


Tuesday, 17 June 2025

呉嘉隆:以色列,伊朗與中共

作者臉書


以色列已經透過精準打擊與定點清除,證明了現代的高科技戰爭,也證明了兩件事:
第一,從技術上來講,核子武器其實已經過時了,因為從關鍵原料,到製造,到運送,到真的發射,再到在空中飛行與導航,整個環節太長了,很容易被切斷。
第二,從戰略上來講,對伊朗真的是「首戰即終戰」,也就是說,高科技強國對高科技弱國的戰爭,那肯定會是首戰即終戰。
現在的戰爭,已經不是二戰那種型態,在諾曼第搶攤登陸,打一場大規模的兩棲聯合作戰,然後,陸軍的坦克衝鋒陷陣,打開戰場。過程中,還會要求空軍提供掩護,以及對特定目標展開轟炸。
現在不玩這一套了,以色列展現的是12個字,
「遠程打擊,精準打擊,定點清除」,
是這樣的高科技戰爭為這個時代,留下典範!
這當中當然需要情報,才能知道對方的高階將領在哪邊開會,或者在哪個旅館的幾號房間休息,然後要打你7樓的臥房,就不會去動到6樓或8樓的房間。所以,不只是情報上要精準,而且還要技術上也是精準!
以色列對伊朗展現的這一套戰法,如果台灣學了去,那麼對中共的中央軍委領導層(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副主席,委員,個別軍種的總司令,參謀長等等),東部戰區的前線指揮官,以及指揮通訊系統,還有飛彈基地,都可以及時實行精準打擊。如果有這樣的本事,那麼台灣就不會只是在那邊被打了之後再來反擊。
以色列這一次,大家看清楚了,並不是被伊朗的核子彈打中了,所以才來反擊的。
也不是伊朗已經發射了核子彈頭,以色列在空中攔截,並且打回去。
也不是伊朗已經造好了核子彈頭,放在倉庫裡,於是以色列來下手清除。
而是伊朗已經取得關鍵原料,濃縮鈾已經快要完成,估計可以造成九顆原子彈頭,於是,以色列忍不住了,豁出去了,決定下手清除。
如果伊朗造成原子彈,就算沒有投射,可是整天對以色列發出威脅,要以色列下跪,讓以色列人生存在恐懼之下,這樣的人生怎麼過呢?
所以,「有威脅,就攻擊」,而不是等到真的被攻擊了再來還手,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應該有的戰略指導方針,這就是「先發制人戰略」!
這才是以色列人給台灣人上的寶貴的一課: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活在整天被威脅之下!
不管是需要10年20年,以色列人終於下手,把伊朗滅了。以色列要做的,已經不是要把伊朗的核子攻擊能力拔掉,或是把伊朗的軍事指揮系統拔掉,而是要徹底解決,把伊朗的宗教政權拔掉,讓伊朗走上親西方陣營的道路,接受普世價值,這樣才談得上真正的和平,與永久的和平。
簡單講,以色列是要伊朗變天!這樣你看懂了嗎?
這樣的操作,從戰術上到戰略上,台灣看懂了嗎?中共看懂了嗎?
我自己學到的教訓,除了上面提到的12個字,
「遠程打擊,精準打擊,定點清除」
之外,是下面8個字,
「先發制人,徹底解決」!
原因也很簡單,沒有人能忍受長期活在別人的威脅之下!
川普已經說了,「如果你威脅我,那我就直接攻擊你!」
台灣人很單純善良,沒錯,但是,時代也變了,戰略觀點也變了,那種「等到你真的攻擊我了,我再來反擊」,這樣的時代早就過去了!這就是我從小國以色列身上學到的戰略功課。

————————
「要保台,就要反共,反共要徹底,就要滅共」,這其實是上帝在地緣政治地圖上安排給台灣的任務,估計台灣人要好幾代才看得懂這個地緣政治結構下的使命!
許多台灣人只想在台灣過歲月靜好的日子,不想走出去,不想擴張出去,不想建立國際影響力,這種「不惹事」的心態,要改!我認為要改!
台灣的許多利益在外面,不在台灣裡面,所以台灣勢必要有外向型戰略觀點,要從外面來保護台灣的安全與利益。光是關起門來在台灣內部做好人,既不說明問題,也不解決問題。
難道你不惹事,別人就不來惹你了嗎?台灣在地緣政治結構上這麼重要,別人怎麼可能不來惹你呢?所以,如果台灣人終於看透了,就會下決心成為「地緣政治上的大國」!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6/blog-post_786.html


Monday, 16 June 2025

以色列空袭伊朗国家电视台 德黑兰敦促特朗普制止战火

在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冲突持续升级:以色列周一(6月16日)空袭了位于德黑兰的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总部,以色列空军称已全面掌控伊朗首都制空权,并继续猛烈打击伊朗各军事目标;与此同时,伊朗则展开规模空前的导弹反击,并呼吁美国总统特朗普立即出面促成停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以色列“正在改变中东的面貌”,并称“胜利在望”。

综合法新社、路透社报道,周一早上,以色列导弹击中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总部大楼,造成直播信号短暂中断。袭击发生时,一名女主播正在节目中激烈批评以色列,随后被迫在尘土飞扬中紧急撤离演播室。

德黑兰多地随后传出剧烈爆炸声。伊朗政府强烈谴责此举为“卑劣行径和战争罪”。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则称,这是针对伊朗政权权力中枢的“正当打击”,并放话“我们会在任何地方打击伊朗独裁者”。

以色列宣称重创伊朗军事系统 与美保持高度协调

内塔尼亚胡周一晚间在电视上发表讲话称,自6月13日以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打击,目标包括数百处核设施及军用基地。他指出,已有约三分之一的伊朗地对地导弹发射系统被摧毁,革命卫队精锐部队多个指挥中心也遭毁灭性打击。

内塔尼亚胡称,“以色列的三大目标非常明确: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计划、摧毁其导弹制造能力,并铲除以伊朗为中心的恐怖主义轴心势力。”他表示,以色列“正与美国保持高度协调”,“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内塔尼亚胡还宣称:“我们正在改变中东的格局”,并称空军“已全面控制德黑兰空域”,“以色列正乘胜前进”。

伊朗导弹猛烈还击,以方伤亡上升

面对以色列空袭,伊朗周一向特拉维夫、佩塔提克瓦、贝内布拉克等多座以色列城市发射导弹,造成重大破坏。多栋建筑物被毁,救援人员仍在废墟中搜救。以色列方面报告称,已有至少24人死亡,仅周一一天新增11人遇难。

与此同时,伊朗国家媒体警告,准备对以色列发动“最大规模、最猛烈的导弹攻击”,并威胁如果敌对行动不停止,“回应将持续升级”。

据伊朗政府统计,自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空袭已造成伊朗境内至少224人死亡,过千人受伤,重灾区包括德黑兰及多个军工设施。

伊朗寻求外交破局,呼吁特朗普出面斡旋

伊朗外长阿拉克奇周一通过社交平台X呼吁美国总统特朗普立即介入称,“以色列必须停止侵略。如果军事行动不全面停止,我们的回应将继续。他表示,"美国(总统)一个电话就能让内塔尼亚胡住手,这也许能为恢复外交铺平道路。”

据路透社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德黑兰已请求卡塔尔、沙特和阿曼作为中间调解人,劝说美国促成停火。作为交换条件,伊朗可以在核谈判中展现一定灵活性。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616-%E4%BB%A5%E8%89%B2%E5%88%97%E7%A9%BA%E8%A2%AD%E4%BC%8A%E6%9C%97%E5%9B%BD%E5%AE%B6%E7%94%B5%E8%A7%86%E5%8F%B0-%E5%BE%B7%E9%BB%91%E5%85%B0%E6%95%A6%E4%BF%83%E7%89%B9%E6%9C%97%E6%99%AE%E5%88%B6%E6%AD%A2%E6%88%98%E7%81%AB


以伊冲突何去何从? 欧洲如何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

周六(6月14号)法国各报均继续聚焦中东局势,从各个角度分析以色列与伊朗最新冲突的局面及后果。 

《费加罗报》署名社论题目是:“以色列袭击伊朗是一场武力赌博”。文章指出,尽管以色列国防军取得了军事成就,但其战略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几十年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直渴望用武力消除伊朗对其“生存威胁”,但考虑到采取行动的巨大风险,他一直犹豫不决。周五凌晨,他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核设施、军事指挥官及其核专家发动了空袭。虽然他看到了“机会之窗”,但他也必然仔细考虑了这一决定的战略影响。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还积累了足够的第一手情报,得以定点击毙伊朗总参谋长、圣城旅指挥官及其他要员,这向最高领袖阿亚图拉·哈梅内伊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但作者认为,尽管以色列取得了军事成就,但其战略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以色列的袭击最终可能会让“毛拉们”们相信,他们的生存依赖于核武器,而他们既不缺乏核武器的原材料,也不缺乏核武器的技术。与此同时,伊朗对美国目标的报复可能会将美国拖入地区冲突。而特朗普则可能让内塔尼亚胡为他一直试图避免的局势升级付出代价。

巨大不确定性后果

《回声报》相关文章也指出:以色列袭击伊朗 后果有巨大不确定性。分析认为,周五以色列对伊朗的大规模空袭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其影响程度在该地区尚难以确定。德黑兰遭受了重大挫折,其回应方式将决定未来局势的走向。

文章指出,从土耳其到伊拉克,包括阿曼、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在内的中东国家都谴责以色列的行动,称其为“强盗行为”和“不负责任”。然而,这些国家并未威胁要采取经济或外交行动,这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冲突蔓延的风险:显然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与伊朗联手报复以色列。而其惯常的外国代理人,例如加沙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或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等的实力也都被严重削弱。法国蒙彼利埃大学伊朗问题专家克莱芒·特尔姆斯认为: “决定地区局势是否升级的关键在于伊朗的回应方式:是否在美国基地进行回应,是否直接回应,还是通过代理人回应。”

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最近警告称,美国将“对以色列袭击的后果负责”,但他没有透露更多细节。而胡塞武装则保留了利用该地区重要交通要道袭击船只的能力。

欧洲竭力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

另外,与中国有关的话题中,《回声报》上一篇题为“欧洲如何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的文章也值得一读。

文章指出,作为北京与华盛顿正面交锋的旁观者,欧洲或许希望免受中美稀土战争的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为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战于4月初实施的出口限制也适用于欧洲,因为欧洲与美国一样依赖中国的稀土。中国完全控制着稀土的流通:它开采了大约60%的稀土矿石,并根据稀土元素的不同,精炼了90%到100%。尽管美国已经重新开放了加州的芒廷帕斯矿,但华盛顿仍然必须将其矿石运往中国进行精炼。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的关键金属报告中也对金属生产过度集中发出了警告,尤其是在中国。该机构呼吁其成员国紧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在所分析的20种金属中,有19种精炼金属产自中国。

中国利用金属作为与合作伙伴谈判的筹码。为了回应美国对硅谷半导体的禁运,中国也对镓和锗实施了类似的限制措施。该措施生效后,首批出口许可证的发放耗时近两个月。铋的情况也是如此。

面对中国对稀土的限制,欧洲正努力组织起来。欧盟委员会正在支持一些关键项目,包括在拉罗谢尔新建一条生产线。目标是确保供应,减少对北京的依赖。但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业挑战,需要时间。这些项目固然必要,但并非短期解决方案。从发现矿床到首次量产,需要数年时间——铜矿平均需要17年。

精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更不用说这些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后果了。因为,如果说稀土生产被几乎全部委托给中国,那也是因为欧洲民众对这些活动带来的污染日益增长的反对。

文章认为,金属行业是一把双刃剑。关闭水龙头反而鼓励矿业集团投资,这不仅是为了满足需求,也是为了应对价格的大幅上涨。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欧洲已准备好保障其供应的工具。2023年,欧盟通过了《关键原材料法案》。根据该法案,到2030年,欧洲金属消费的10%必须由欧洲开采的金属满足,40%由欧洲大陆加工的金属满足,25%由回收利用满足。此外,到2030年,欧洲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不得超过65%。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斯特凡·塞茹尔内上周向媒体强调:“这种多元化对于欧盟在未来的地缘政治和外交危机中保持独立至关重要。”

然而,华盛顿在乌克兰问题上占据先机。一个月前,特朗普与泽连斯基总统达成了一项广泛协议,以换取乌克兰的资源援助。布鲁塞尔与基辅之间的这种伙伴关系“并不排除未来其他项目的可能”。尽管如此,斯特凡·塞茹尔内表示:“我希望这只是众多项目中的一个开端。”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6%B3%95%E5%9B%BD%E6%8A%A5%E7%BA%B8%E6%91%98%E8%A6%81/20250614-%E4%BB%A5%E4%BC%8A%E5%86%B2%E7%AA%81%E4%BD%95%E5%8E%BB%E4%BD%95%E4%BB%8E-%E6%AC%A7%E6%B4%B2%E5%A6%82%E4%BD%95%E6%91%86%E8%84%B1%E5%AF%B9%E4%B8%AD%E5%9B%BD%E7%A8%80%E5%9C%9F%E4%BE%9D%E8%B5%96


终局博弈:以色列袭击伊朗的潜在结局

原创 Toosi 稻草和飞花 2025年06月13日


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无疑将阻碍德黑兰的核野心。但在许多中东问题痴迷者看来,一种日益强烈的感觉正在形成:以色列的行动有可能引发更为重大的后果——推翻伊朗的伊斯兰主义政府。

是的,我得把这话说出来:政权更迭。

这个词通常会让华盛顿和中东地区不寒而栗——毕竟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经历已让各方对此深感警惕。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这一概念也极为厌烦;其政府已放出风声,称美国未参与此次袭击。而以色列政府也尚未宣布政权更迭是其官方目标。

不过,当我听到以色列对袭击的评论并了解其行动范围(包括暗杀伊朗高级军事官员)后,我注意到他们也并未否认政权更迭的可能性。如果将这些行动置于以色列自2023年秋季以来的军事行动背景中——那些已推翻、协助推翻或摧毁加沙、黎巴嫩和叙利亚多个伊朗盟友"政权"的袭击——这一可能性似乎并不牵强。

可以说,推翻或至少严重削弱伊朗政权也是以色列能够独自完成的事;它不一定需要美国在进攻端提供帮助。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周五凌晨关于袭击的多层级初步讲话中表示,针对伊朗的行动"将持续至消除这一威胁所需的任何天数"。他从未将"威胁"的定义局限于伊朗的核计划。

这是因为以色列政府将伊朗政权本身——而不仅仅是其核设施与军事基础设施——视为真正的危险。鉴于伊朗领导人(其中许多人是极端什叶派伊斯兰主义意识形态的狂热信徒)长期威胁要消灭以色列,这一结论并不令人意外。

随着有关袭击和暗杀的报道不断传来,我联系了几位美国现任及前任官员和分析师,询问以色列的真实目标是否为政权更迭。

没有人排除这一可能性,而且这是一群跨越党派分歧的人士。

"为何不呢?当然有可能,"一位曾在拜登政府时期处理中东事务的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那不是很好吗?"为了让这位前官员及其他人能坦诚讨论这一敏感问题,我同意不透露他们的姓名。

鹰派机构"捍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的分析师贝赫纳姆·本·塔莱布鲁(Behnam Ben Taleblu)指出,以色列的袭击不仅针对基础设施,还瞄准了伊朗的指挥控制系统,这意味着此次行动不能简单地定义为防"核扩散行动"。

许多伊朗流亡者——这个以派系林立著称、对伊朗政权改革的希望早已破灭的群体——正期待着这一他们等待已久的时刻。

伊朗前王储礼萨·巴列维(Reza Pahlavi)的父亲(伊朗国王)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伊斯兰革命分子推翻,他呼吁普通伊朗人抓住时机,并呼吁伊朗安全部队与神职领导层决裂。

"伊朗政权虚弱且分裂,可能会垮台,"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正如我对同胞们所说:伊朗是你们的,是你们要夺回的国家。我与你们同在。保持坚强,我们必将胜利。"  

周五轰炸数小时后,内塔尼亚胡向伊朗人发出了类似的呼吁,称这个伊斯兰政权"从未如此虚弱",以色列正在"为你们实现自由扫清道路"。他说"伊朗人民团结在国旗和历史遗产周围的时刻已经到来,你们应奋起反抗这个邪恶压迫的政权,争取自由,"

以色列真的能独自开展一场促使政权更迭的行动吗?  目前仍有许多未知因素。

军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以色列需要美国的帮助才能摧毁伊朗的所有核基础设施——其中许多设施深埋地下。但如果以色列继续实施更多暗杀(包括针对伊朗政治领导人),政权崩溃并非不可能。

伊朗已经开始用无人机和导弹报复以色列。以色列需要确定自己愿意忍受多久这样的轰炸——如果伊朗能持续发动袭击的话。美国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几乎肯定会像以前一样帮助以色列进行防御。

伊朗人是否会反抗政权尚不清楚。但我观察伊朗多年,我的感觉是,伊朗人对该政权已极度厌倦,许多人会欢迎外部帮助来推翻它。

然而,他们的反应可能取决于以色列的战术。

乔治·W·布什政府时期曾任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的迈克尔·辛格(Michael Singh)指出:"若袭击仅限于军事和核目标,将打击政权的威信;而若造成更广泛的经济和民生损害,则可能引发不同的民众反应。"  

即使伊朗政府在以色列的猛烈攻击中幸存,也可能被削弱到比原本更早崩溃的程度。但这可能取决于外部势力(尤其是美国)对这个以反美主义为根基的政权持续施加多少压力。

世界各国已纷纷呼吁以色列和伊朗避免局势升级。但鉴于以色列在加沙和黎巴嫩等地的行事模式,以色列不会听从这些要求。有时这些呼吁本就空洞,尤其是当它们来自那些乐见伊朗政权倒台的阿拉伯国家时。(冰火两重天:各国对以色列袭击伊朗的不同回应)

甚至连内塔尼亚胡努力希望赢得支持的特朗普,似乎也无法影响以色列的决定。

特朗普长期以来对卷入中东战争持谨慎态度,且至少在公开场合,他曾敦促以色列等待美伊核谈判取得更多进展。但以色列在原定周日举行的美伊新一轮谈判前发动了袭击。

在最新的社交媒体帖子中,特朗普正利用以色列可能进一步袭击的威胁,敦促伊朗达成一项约束其核计划的协议。

"伊朗必须达成协议,趁现在还有机会,拯救这个曾被称为'伊朗帝国'的国家,"特朗普写道(他可能想指波斯帝国,而该帝国早已不复存在,但这并非重点)。

现任和前任官员警告称,即使伊朗政权倒台,也未必会有更好的事物取而代之。一个失败的、群龙无首的伊朗可能成为各种新问题的温床,也可能有一个更加军事化的独裁政权接管,公然决心获取核武器。

"历史告诉我们,情况可能变得更糟,"前美国情报官员乔纳森·帕尼科夫(Jonathan Panikoff)在一篇在线分析中写道,"以色列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一场持续不断、强度远高于过去数年暗战的永久战争。"  

然而,一位长期从事中东事务的美国官员认为,以色列或许并未考虑那么长远。

"我认为他们不太在乎后续会发生什么,只要新政权虚弱到无法威胁以色列就行,"这位官员说。


https://www.politico.com/news/magazine/2025/06/13/israel-iran-regime-attack-goal-column-00405153
编译:温克坚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6/blog-post_823.html


Saturday, 14 June 2025

以色列为何现在对伊朗发动袭击?

以色列于周五(6 月 13 日)对伊朗发动大规模袭击引起全球震惊。以色列军方表示,在代号为“崛起之狮”的行动中,200多架战斗机在“精确情报的引导下”袭击了伊朗境内100多个目标,包括首都德黑兰和纳坦兹铀浓缩设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此次行动旨在“击退伊朗对以色列生存构成的威胁”,以军行动将“持续数日”。伊朗誓言将对以色列的袭击进行“强烈回击”。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首都发生“强烈爆炸”,导致居民楼内平民死亡,伊朗伊斯兰政权的意识形态军队革命卫队指挥中心冒出火焰。位于伊朗中部的纳坦兹铀浓缩设施“多次”遭到袭击,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此予以证实。

法新社引述 一名以色列安全官员表示,伊朗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将军和主要核科学家“很可能”在以色列的袭击中丧生。 德黑兰当局周五证实,在以色列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中,数名伊朗高级军官和六名参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核计划的科学家丧生。

为何是现在?

这次以色列对伊朗的大规模袭击实际上那个这两个地区宿敌之间数十年敌对状态的延续。尽管两国长期以来似乎处于冲突的轨道上,以色列为何现在发动攻击?

美联社报道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态发展,包括以色列对伊朗及其盟友的打击以及特朗普总统的连任,都为周五的袭击奠定了基础。

报道指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长期以来一直将伊朗视为其最大威胁,理由包括伊朗的核计划、敌对言论以及对该地区反以色列代理组织的支持。与此同时,伊朗则将以色列对其反复暗杀和破坏袭击,以及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对哈马斯发动的毁灭性战争视为其敌意的根源。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领导层立即将美国和以色列视为主要敌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和以色列与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的关系有关。过去二十年来,以色列一再指责伊朗研制核武器。伊朗坚称其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但联合国原子能机构负责人警告称,如果伊朗选择制造核弹,其浓缩铀数量足以制造“数枚”核弹,而浓缩铀的浓缩程度已接近武器级。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西方国家评估称,伊朗在2003年之前一直拥有有组织的核武器计划。伊朗坚称其计划用于和平目的,同时仍在将铀浓缩至接近武器级水平。美国情报机构曾评估称,伊朗并未寻求发展核武器。

“抵抗轴心”网络衰落

以色列视拥有核武器的伊朗为其生存威胁,摧毁伊朗在该地区激进代理组织的网络是其主要目标。据美联社,过去四十年,伊朗建立了一个由武装代理组织组成的“抵抗轴心”网络,包括加沙的哈马斯、黎巴嫩的真主党、也门的胡塞武装以及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小规模民兵组织 ,近年来在该地区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以来,该轴心已经减弱,引发了加沙持续的战争以及整个地区更广泛的战斗。以色列已摧毁伊朗最强大的代理人,哈马斯和真主党。真主党的削弱导致伊朗长期以来的坚定盟友和邻国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于去年12月垮台。

去年,伊朗对以色列发动两次导弹袭击后,以色列也进行了反击,其中 10 月份的袭击摧毁了伊朗的导弹基地,并削弱了其防空系统。报道称,伊朗代理网络的崩溃,加上伊朗新的脆弱性,为以色列发动袭击创造了机会。

核谈判

与此同时,美国与伊朗核谈判的进展也为谈判创造了一个机会。尽管谈判一直步履蹒跚,但第六轮谈判定于周日在阿曼举行。如果达成协议,美国或将解除对伊朗的部分严厉经济制裁,并使以色列的打击难度大大增加。以色列官员担心,此次会谈只是伊朗为争取时间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因为伊朗正秘密推进核弹研制。

周四,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20年来首次谴责伊朗未与其核查人员合作。伊朗随即宣布将建立第三个铀浓缩设施,并将部分离心机更换为更先进的设备。这显然就让以色列更加下定攻击伊朗的决心。

据福斯新闻频道(Fox News Channel)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攻击前就已得知相关计划,并强调德黑兰“不能拥有核子炸弹”。但特朗普政府强调美国并未参与其中,正密切关注任何报复行动,美军中央司令部(CENTCOM)已处于高度戒备,如果伊朗进行报复,美国已准备好保护自身安全及捍卫以色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周五透过发言人向以色列与伊朗喊话,敦促双方“展现最大限度的克制”。

持续“必要的天数”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视频声明中表示,以色列“已击中伊朗弹道导弹计划的核心”。 内塔尼亚胡警告说,据军方消息人士称,如果行动“第一阶段”完成,将持续“必要的天数”。

以色列国防部长以色列·卡茨在这些他称为“先发制人”的打击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表示预计“不久的将来”以色列将遭受“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以色列总参谋长扎米尔也警告伊朗将采取报复行动。

市场方面,周五油价飙升约 12%,引发人们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伊朗是全球十大石油生产国之一。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8%A7%A3%E8%AF%B4/20250613-%E4%BB%A5%E8%89%B2%E5%88%97%E4%B8%BA%E4%BD%95%E7%8E%B0%E5%9C%A8%E8%A2%AD%E5%87%BB%E4%BC%8A%E6%9C%97


Wednesday, 11 June 2025

俄朝扩大军事合作 引发国际关注

来源: 
大纪元

据《新闻周刊》(Newsweek)6月10日报导,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GUR的官员基里洛‧布达诺夫中将(Kyrylo Budanov)透露,俄罗斯将协助朝鲜在半岛建立基地,生产伊朗设计的“见证者-136”(又称“沙赫德”,Shahed)自杀式无人机。

他说:“这将肯定会改变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地区军事平衡。”

亨利‧L‧斯廷森中心(Henry L. Stimson Center)访问学者、前北约军控、裁军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防扩散中心主任威廉‧阿尔伯克(William Alberque)也就此对《新闻周刊》表示:“这非常令人担忧。”

他警告说,平壤、莫斯科和德黑兰在无人机方面的合作可能会使朝鲜装备“数千架、然后是数万架,可随时投入作战的攻击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已经经过了实战测试,并已融入作战系列。这将威胁韩国安全。”

俄方发射的伊朗“见证者-136”自杀式无人机,因低速和难以探测为乌克兰防空带来很的困扰。目前俄罗斯已能日产约170架。

6月4日,金正恩(Kim Jong Un)在平壤会见了来访的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并承诺,朝鲜将在俄乌冲突中“无条件支持”俄罗斯。他还表示,坚信俄罗斯在这场持续了三年多的军事行动中将取得胜利。

朝鲜国家通讯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莫斯科和平壤同意“积极扩大和发展”关系,并深化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2024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签署了共同防御协议。

朝鲜在去年成为首个向俄朝战场派遣作战部队的国家,而且还是俄军的主要弹药和导弹供应国。作为回报,平壤从莫斯科获得了经济援助和武器技术的帮助,包括无人机、潜艇和弹道导弹等先进武器。

《新闻直击》制作组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6/%E4%BF%84%E6%9C%9D%E6%89%A9%E5%A4%A7%E5%86%9B%E4%BA%8B%E5%90%88%E4%BD%9C%7C%E5%BC%95%E5%8F%91%E5%9B%BD%E9%99%85%E5%85%B3%E6%B3%A8.html


Tuesday, 22 October 2024

中俄伊朝新“邪恶轴心”有多危险?

来源:
美国之音

星期二(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俄罗斯喀山,参加在那里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并会晤他的好朋友、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一(10月21日),韩国外交部召见俄罗斯驻首尔大使,就其所称的朝鲜特战部队进入俄罗斯,准备部署于乌克兰战场一事提出抗议。10月19日,伊朗同俄罗斯开始在印度洋举行联合海军演习……

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等国的合作不断扩大和加深。在美国,有人将这四国称为颠覆美国领导的现行国际秩序的新“四人帮”,也有国会议员警告这是新“邪恶轴心”,比二战时期的“轴心国”集团更加危险。

中俄伊朝有多危险?他们是否会正式结盟?在乌克兰战事、中东战争持续不下,台海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级的当下,四国是否会发起联动战争?美国又将如何应对?

新“邪恶中心”出现,世界位于“同样的十字路口”

韩国的情报机构上星期五披露,朝鲜已派遣1500名精锐部队前往俄罗斯进行训练,准备支援俄乌战争前线的俄罗斯军队。对韩国所称的朝鲜特战部队进入俄罗斯一事,美国政府上星期五表示,目前无法确认这一消息,但是如果韩国的指控属实,那将是俄罗斯对乌克兰侵略战争的“危险发展”。

不过,自2022年普京出兵乌克兰以来,中国、朝鲜和伊朗以不同方式支撑着俄罗斯的战争机器: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导弹和无人机;朝鲜提供炮弹、反坦克火箭等武装设备,而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军民两用的技术和工业产品,包括机床、半导体、⽆人机发动机等,帮助发展了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基础。美国上个月声称中国的援助现已超越军民两⽤技术,⽽俄罗斯正在向中国提供先进技术作为回应。

中国不仅帮助俄罗斯减缓乌克兰战争后西方制裁的影响,还对于保障伊朗和朝鲜政权的生存至关重要。比如,中国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伊朗的非法石油,每天大约150万桶,绕过美国的制裁;朝鲜是地球上受制裁最严重的国家,但不断向朝鲜提供燃料、消费品和粮食援助。

美国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众议员罗伯·惠特曼(Rob Wittman)上个月在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举办的线上讨论会上时指出,世界在1938年和1939年见证了“邪恶轴心”的出现,而今天世界处在“同样的十字路口。”

他说,地球上大多数国家都和美国有相同的信仰,但这与俄罗斯、中国、朝鲜、伊朗和一些暴力极端主义团体的信仰背道而驰。“他们信仰的东西非常不同,不支持规则和法律,不重视人权,不珍惜他们拥有的资源,想剥削其他人。”他说。

“轴心国”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纳粹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三个由独裁者统治的扩张主义国家所组成的联盟,他们在1940年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以“柏林-罗马-东京”的轴心对抗当时的英国、美国等同盟国。

2002年,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在国情咨文中曾以“邪恶轴心”is of Evil)一词,形容朝鲜、伊朗、伊拉克等“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近年来,“邪恶轴心”逐渐被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用于形容致力于挑战美国领导的现有世界秩序的中、俄、伊、朝这几个国家。

许多美国外交政策分析师、政策制定者和高级军官都认为,中国、伊朗、朝鲜和俄罗斯的利益正在越来越一致,甚至会联合行动。无论人们称之为邪恶轴心、动荡轴心(Axis of Chaos)、混乱轴心(Axis of Upheaval)还是恶霸四国(CRINK),还是新“四人帮”,将这四个国家的组合视为一个统一威胁的观点在美国政治光谱中广泛存在。

不过,美国现任政府更倾向于称这四个国家为修正主义者。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10月1日在《外交事务》发文指出,一场定义国际事务新时代的激烈竞争正在进行中,少数国家--主要是俄罗斯,与伊朗和朝鲜结盟,还有中国--决心改变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

他写道,虽然这些修正主义大国的治理形式、意识形态、利益和能力各不相同,但都希望在国内巩固专制统治,在国外确立势力范围;都希望通过胁迫或武力解决领土争端,并将其他国家的经济和能源依赖武器化;都试图削弱美国实力的基础:军事和技术优势、主导货币以及无与伦比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

“虽然这些国家不是轴心国,美国政府也明确表示不寻求集团对抗,但这些修正主义大国的选择意味着我们需要采取果断行动,防止出现这种结果。”布林肯表示。

中国占主导地位,中俄伊朝的军事合作令人尤为担忧

10月17日,惠特曼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举办的另一场活动上针对美国之音的提问表示,今天的邪恶轴心比1939年更有能力破坏世界的稳定,他们正严正以待。他们现在做的就是在各个层面上合作分享技术。

“当你看到乌克兰的无人机被击落时,你会发现里面有中国的印刷电路板和系统。你还会看到从俄罗斯火炮发射到乌克兰的武器是在朝鲜制造的。你会看到俄罗斯在战场上使用的无人机是由伊朗制造的。他们在乌克兰的努力中涉及到了各个层面的合作。俄罗斯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所以转向他们的朋友。”惠特曼说。

惠特曼还指出,“新邪恶轴心”正在以与时俱进的速度从乌克兰战争中学习经验,获得在和平环境中正常的测试、开发过程中无法取得的能力。“当我们在了解战场上发生的事情时,我们的对手也在学习,他们能够以比在非战斗环境中测试武器更快的速度获得更多能力。”

华盛顿智库国防重点(Defense Priorities)高级研究员兼军事分析主任詹妮弗·卡瓦纳(Jennifer Kavanagh)也对美国之音表示,四国之间最令人担忧的领域在于涉及共享先进军事技术的协调,“因为这些交流是持久性的,可能会以损害美国利益的方式改变力量平衡。这将包括俄罗斯向中国提供潜艇静音技术或俄罗斯向朝鲜提供卫星计划援助。”她说,中俄之间的双边关系最令她担忧。

美国德州智库政策创新研究所(IPI)的常驻学者梅里尔·马修斯(Merrill Matthews)撰文分析指出,新的“邪恶轴心”不同往昔,比二战时更庞大、武装更精良、而且更渴望权力。

他列举的理由包括,这些国家拥有接近世界五分之一的土地,占据中亚和东亚的广阔区域,彼此毗邻或接近,自然资源丰富;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和海军,四个国家中有三个拥有核武器,伊朗也站在核门槛上;此外,在西半球还有邪恶轴心的傀儡国家(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而委内瑞拉和伊朗、俄罗斯加起来一共拥有全球近40%的探明石油储量;中国拥有全球17.5%的GDP,俄罗斯拥有1.8%,伊朗仅有0.3%,虽然经济规模小于美国及其盟国,但独裁政权对经济的控制力更强,可以无须向选民负责而消耗资源。

“但或许2024年的邪恶轴心最大的不同在于,至少其中三个国家正处于扩张状态。它们想要更多的土地和权力,并且正在协调努力以实现各自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发展。”马修斯写道。

马修斯指出,除了军事和能源支持,中俄伊朝正试图建立一个金融网络,以避开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网络,减少战时被西方制裁的后果。

“这个团体正在努力创建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经济区--既出于需要,也出于愿望--不依赖西方经济生存。这三个国家加起来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如果包括委内瑞拉的话。俄罗斯和中国正在通过金砖国家发展重要的经济关系,这意味着即使因台湾爆发敌对行动,俄罗斯和中国都可能能够将巴西和印度作为贸易伙伴。中国希望这些安排到位,以抵御盟国对台湾入侵的任何经济制裁或军事抵抗。”他说。

10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抵达俄罗斯喀山,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此次峰会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要推出一套取代SWIFT、由金砖国家主导的国际支付系统。金砖国家是一个由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去年首次扩容后吸纳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亚、阿联酋、阿根廷以及沙特阿拉伯成为正式成员国。

政策创新研究所马修斯还担心四国可能会发动网络战争。马修斯指出,中国现在在新邪恶轴心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发号施令的军事和经济实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况正好相反,当时俄罗斯是主导合作伙伴。”

中俄伊朝发起联动战争?

上星期,在中国对台湾发动“联合利剑-2024B”军演之际,朝鲜半岛情势也突然升温。朝鲜官媒朝中社10月16日称,上星期约有140万年轻人申请参军或重返部队。此前,朝鲜指责韩国派遣无人机在平壤上空散发反朝传单,15日炸毁了部分连接韩朝的公路和铁路路段。

除了在军政和经济领域的扩大合作,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治国方略项目主任克里斯托弗·齐维斯(Christopher S. Chivvis)告诉美国之音,中俄朝伊还可以利用另一个地区的危机在自己的地区发动战争、协调行动和制造混乱。

他表示,例如当中国试图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无论是全面进攻还是封锁行动)之时,俄罗斯可能会试图利用美国资源紧张的情况,在乌克兰发动更激进的军事行动,甚至入侵北约领土;伊朗可能在中东制造麻烦,试图将美国军队引入中东;朝鲜也学会在朝鲜半岛采取额外的武力威胁。

“这四个国家很难签署一项正式的条约来承诺做这种事情,但你可以看到它在危机情况下自发或有机地出现。”齐维斯说。

目前,美国有限的军事资源面临满足多个战区需要的挑战:同时支持乌克兰、稳定中东局势,并在东亚威慑中共。10月8日,齐维斯参与撰写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伊朝俄的合作:对美国当下和未来潜在的威胁》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伊朗和俄罗斯拥有一个协调政策,但他们未来可能会这样做,以增加美国在全球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能希望通过让美国陷入近乎持续不断的全球危机来拖垮美国。”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常务董事、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东事务高级主任迈克尔·辛格(Michael Singh)对美国之音说,不同战区的联动性越来越明显,比如,亚洲和中东国家在乌克兰冲突中发挥的广泛和决定性的作用让人感到惊讶——印度大幅增加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伊朗为莫斯科提供关键的军事支持,土耳其在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发挥着重要的外交和安全作用,阿联酋在某种意义上为俄罗斯公民和资本提供了避风港。

“如果中国和台湾的紧张局势也爆发了,我们应该预料到这种情况,这些国家实际上都将对这场冲突的走向至关重要,虽然我们不能确切地说出如何发挥作用。海湾阿拉伯国家是中国和台湾的重要能源供应国。伊朗有能力通过胡塞武装等代理人破坏国际水道。因此,如果认为台湾冲突将仅限于印太地区,那么在现阶段这种想法简直是幼稚和无知的。”辛格说。

“国防重点”的卡瓦纳认为,关于在发动战争的时间上进行联动,例如,由俄罗斯瞄准波罗的海国家、中国攻击台湾、朝鲜攻击韩国,从而使美国难以做出反应,这种场景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与美国的盟友甚至美国的合作伙伴开战对所有四个领导人来说都是高风险的,而且他们不太可能在没有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进行精心准备的情况下这样做,而不是为了安抚另一个国家的元首。”

她表示,尽管关于中国侵台的协调性应急计划不太可能发生,但中国可能会得到合作伙伴的其他形式的帮助。例如,如果美国试图封锁马六甲海峡,俄罗斯和伊朗可能最有能力提供帮助,比如在陆路路线上提供石油;在军事方面,俄罗斯在未来可能愿意提供弹药、防空系统,甚至一些空军或海军力量来支持中国,尽管未必会愿意直接卷入台湾冲突。

“如果台湾爆发战争,俄罗斯在向北京提供军事技术方面可能不会像中国过去三年那样克制,因为它面临的代价少得多。朝鲜没有太多技术或军事能力可以让中国受益,但它可能会试图在朝鲜半岛制造问题,以分散美国及其盟友的注意力。”她说。

中俄伊朝离正式联盟有多远?

二战时期,尽管轴心国成员承诺在军事和政治上相互支持,但与同盟国不同,轴心国从未建立起协调外交政策或指挥联合军事行动的机构。

目前,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还尚未建立起致力于相互保卫的正式联盟。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的研究报告指出,真正的战略合作不会是双边的,⽽需要联合机制、定期军事演习,从而将战略和作战层⾯的指挥和控制融为一体、实现军事互操作能力和联合战略规划,还可能涉及⾼度的经济相互依存。但相比之下,如今中国与西方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远远⾼于与伊朗、俄罗斯或朝鲜。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10月1日的文章中说,这四个国家有着复杂的历史和不同的利益,其伙伴关系与美国长期以来的联盟架构相去甚远。

“在宣称的光鲜的友谊和支持背后,这些国家的关系主要是交易性的,他们的合作需要权衡和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发现这些权衡和风险越来越令人厌恶。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中国国内的经济健康和国外的地位受到其修正主义伙伴煽动的全球不稳定的威胁。”

但是,他又强调,所有四位修正主义者都坚定地致力于挑战美国和国际体系的总体目标,这将继续推动他们的合作,特别是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应对他们的修正主义的情况下。

“国防重点”的卡瓦纳指出,这四个国家实际上还未构成一个轴心,甚至不是一个帮派,而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强度和深度的双边关系。他们的关系主要是交易性的,也可能是暂时的,缺乏对未来的明确积极愿景,也没有定义和建立竞争性国际秩序的意愿。

政策创新研究所的马修斯指出,伊朗是一个激进的伊斯兰国家,中国和朝鲜是共产主义和无神论国家,而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则信奉俄罗斯东正教。“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框架。在我看来,目前的合作只是权宜之计——独裁政权愿意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合作,以实现扩张目标。”

此外,他表示,专制国家领导人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度不信任。“当然,扩张主义独裁者有时会开始觊觎其伙伴的土地。中国曾担心俄罗斯在1960年代考虑进入满洲,这让毛泽东打开了讨论渠道,导致尼克松于1972年访问中国,并最终促成了中美联盟,而不是和俄罗斯联盟。你永远不要低估独裁者在渴望更多的时候吞噬其伙伴的意愿。”

不过,马修斯补充说,即使没有正式协议,这四个国家的相互支持也会使美国干预的风险回报计算更加复杂:“如果轴心国认为美国分裂和被削弱,这将为进一步扩张和制造麻烦打开大门。”

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前美国外交官菲利普·泽利科(Philip Zelikow)告诉美国之音,中俄朝伊的势力范围不止于这四个国家,而且正式的联盟对于规划共同行动来说并不是必要的。“正如中国和俄罗斯在2022年的声明中表示,他们的伙伴关系超越了单纯的‘联盟’。”

政策创新研究所的马修斯对美国之音说,用“邪恶轴心”称这些国家可能更合适,因为结盟国家的数量可能会增加,而且“轴心国”更能唤起人们关于二战记忆的共鸣。

“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可能会被纳入该组织。此外,俄罗斯和中国都在试图扩大他们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联盟,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功。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该组织可能会超过四个。”他说。

美国和西方如何应对?

目前,西方国家尚未针对的中俄朝伊的新型关系确立有效的反制战略,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齐维斯表示,阻止或扭转四国加强合作趋势的最好办法就是设法弱化中国与其他三国的关系。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集团看起来就不会那么危险了。如果中国不参与其中,看起来就像三个与世界高度孤立的国家在合作,我们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了。正是中国参与这个集团,才有可能让美国陷入非常麻烦的境地……美国及其盟友要尽己所能地拉开中国与俄罗斯的距离,并给中国理由不支持俄罗斯的战争。”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名誉主席、资深外交官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借用了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著名的政治词汇“四人帮”来形容这四个国家的关系。

他9月27日在Project Syndicate撰文写道:“不幸的是,针对这一联盟,没有一种单一或简单的政策能够应对。与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利用中苏矛盾拉拢中国的情况不同,今天没有外交机会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分歧。更为复杂的是,中国与其他三国有根本区别。中国已融入全球经济,是许多西方安全伙伴的主要贸易伙伴。”

哈斯认为,中国是四国中最复杂的挑战,因为它的战略雄心以及为实现目标而使用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意愿。

惠特曼议员建议,美国亟需与盟友和伙伴深化国防工业基础的合作,扩大“奥库斯”(AUKUS)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成员国,修复《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减少技术分享的壁垒,整合军事能力。

“我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行动,还必须确保与其他国家合作时受到的限制更少。我们必须与朋友达成更深层次、更深远的协议,以对抗我们看到的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之间出现的现代邪恶轴心。”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10/%E4%B8%AD%E4%BF%84%E4%BC%8A%E6%9C%9D%E6%96%B0%E2%80%9C%E9%82%AA%E6%81%B6%E8%BD%B4%E5%BF%83%E2%80%9D%E6%9C%89%E5%A4%9A%E5%8D%B1%E9%99%A9%EF%BC%9F.html


Thursday, 11 July 2024

英前陆军总参谋长:中、俄、伊新轴心比二战轴心国更危险

来源:
自由亚洲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今年6月卸任的英国前陆军总参谋长桑德斯(Patrick Sanders)表示,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形成的新轴心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所构成的挑战更为致命。

桑德斯指出,中、俄、伊新轴心更互相依存,彼此间更协调一致,他认为,世界正在面临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最危险时刻。

他在周一(7月8日)接受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专访时警告说,多数评估显示,北约各国仅有约5至10年的时间可准备,抢在俄罗斯重振旗鼓并再度具备全面侵略其他国家的能力之前。而如果北约周二在华盛顿召开的峰会无法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乌克兰很有可能输掉抵御俄罗斯侵略的战争。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07/%E8%8B%B1%E5%89%8D%E9%99%86%E5%86%9B%E6%80%BB%E5%8F%82%E8%B0%8B%E9%95%BF%EF%BC%9A%E4%B8%AD%E3%80%81%E4%BF%84%E3%80%81%E4%BC%8A%E6%96%B0%E8%BD%B4%E5%BF%83%E6%AF%94%E4%BA%8C%E6%88%98%E8%BD%B4%E5%BF%83%E5%9B%BD%E6%9B%B4%E5%8D%B1%E9%99%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