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共權鬥.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共權鬥. Show all posts

Sunday, 24 March 2024

习近平的失踪者:前空军上将刘亚洲传判无期徒刑

被捕多时,有太子党背景的前空军上将刘亚洲,近日传出已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消息。

美国之音3月23日报道援引“确切消息称”,“被捕多时的原中国解放军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已被判处无期徒刑,罪名是贪腐,利用基金会敛财”。

美国之音引述中国政治学者、民运领导人王军涛透露,刘亚洲去年底已被处以终身监禁,并透过刘亚洲的亲戚得到证实。

刘亚洲秘密被捕传闻多时,但官方守口如瓶,什么时候被捕,什么时候判刑,关在哪里?北京当局没有任何通报。美国之音希望从刘亚洲三弟、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博士那里了解详情,但被婉拒,表示“我就不谈什么看法了”。

因此,刘亚洲实质处于“秘密失踪”状态中,但关于他恐判重刑的传闻已久。

香港『明报』去年三月下旬的报道称,刘亚洲可能因涉及要案要被判死缓,并指其“恐将牢底坐穿”。『星岛日报』去年4月12日报道援引多个消息来源称,“中央军委纪委已经完成对其调查,涉案金额巨大,移交军队司法系统。”“军队已经展开清理‘刘亚洲余毒’”。

同日,官媒『红色文化网』发出“刘亚洲在为谁殉道”长文讨伐,痛骂其为“两面人”、隐藏在军中的“第五纵队”、“普世价值的吹鼓手”、“中国军队的头号汉奸”,不一而足。

刘亚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2023年2月,据指与红二代子弟曾有密切接触的旅居纽约的北京作家毕汝楷爆料称,习近平有个内部讲话,专门脱稿谈刘亚洲的问题,指责刘亚洲有政治野心。

毕汝楷对美国之音说,刘亚洲恃才傲物,遭到跟他差不多同龄的习近平嫉恨。他认为,抓刘亚洲的经济问题就跟抓任志强一样,是因为他们在政治方面对习构成威胁或者挑战,经济问题只是习近平整肃刘亚洲的借口。

有红二代背景的北京地产大亨任志强曾在2020年撰文中国当局应对疫情严重失职,暗示习近平是“剥光衣服坚持当皇帝的小丑”,2020年9月以“贪污受贿”等罪名判刑18年。

有分析说,刘亚洲在军队的一些演讲以及他以前的著作中的观点,可能触怒了习近平。比如他在成都空军昆明基地干部会议上所做的题为“信念与道德”的演讲中说:“我什么都没有,但我有思想……。我什么都可以给你,但思想不给你。我绝不出让‘思想主权’”。

当下风气,中共鼓吹习近平思想为全党的思想,刘亚洲称自己有“思想主权”,虽然是多年前说的话,但是至今到处在传,可能会让中共领导人难堪。

在同一演说中刘亚洲还批评:“一流的领导不敢用一流的部属,只敢用二流的。二流的领导只敢用三流的部属。不能有这种武大郎心态。”一直有人讥讽党的最高领袖有“武大郎开店心态”:“比我高的别进来”。这话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刘亚洲著有多卷文集,文章很多,有些“名句”则找不到确切出处,似有人假借其名“讽习”,比如一篇四处流传,署名“刘亚洲”,题为“人民不再需要伟大领袖”的文章,就属此类。

刘亚洲大约也不会与习近平“死磕”,2016年10月他在纪念红军长征的文章中写道:“我们必须强化核心意识,坚决维护习主席和党中央的权威”,这是套话,还是例行公事?总之,他并未获得习近平信任,2017年提前退役。

法国『费加罗报』3月15日刊载长文,图文并茂,名为『中国:习近平的失踪者』,提要指出:“部长、将军、商界领袖、运动员、演员......几年来,中国的知名人士不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习近平主席回归专制统治的又一迹象。”

刘亚洲将军应是习近平的失踪者之一了。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40324-%E4%B9%A0%E8%BF%91%E5%B9%B3%E7%9A%84%E5%A4%B1%E8%B8%AA%E8%80%85-%E5%89%8D%E7%A9%BA%E5%86%9B%E4%B8%8A%E5%B0%86%E5%88%98%E4%BA%9A%E6%B4%B2%E4%BC%A0%E5%88%A4%E6%97%A0%E6%9C%9F%E5%BE%92%E5%88%91


Wednesday, 27 September 2023

李尚福还是部长吗? 国防部发言人:"不了解情况"

全世界都在关注从大众视野消失近一个月的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的下落,国防部发言人周四9月28号在记者会上被问到时,说他“不了解情况”。

美联社报道,中国国防部新闻办公室主任吴谦​​大校在每月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被外媒问及李尚福是否因腐败接受调查以及他是否仍担任国防部长时,仅用一句话回应:你提到的情况我不了解。

今年3月任命新政府后,李尚福就任国防部长,自8月29日发表讲话以来,他就再也没有露面。

美联社报道,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将于10月29日在京举行,他回避了另一位外国媒体记者关于李尚福的问题,后者询问国防部长是否会出席会议。

吴谦说:“我们将适时发布有关北京香山论坛的信息”。

李尚福是继7月份被免职的前外交部长秦刚之后,今年第二位失踪的高级官员。

中国政府没有说明他被免职的原因,也没有说明他和李尚福突然停止公开露面的原因。

美联社报道称,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他们的失踪标志着中国外交或国防政策的变化。

在记者会上,对台湾表示,发现参加演习的中国大陆军机数量破纪录的问题。

吴谦说,此次演习只是中国年度军事演习计划的一部分。他说:“这次演习的目的是检验部队训练效果和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

法国费加罗报亚洲特约记者 Sébastien Falletti 撰文认为,国防部长李尚福神秘 "失踪 "近一个月,而在此之前,他的外交部长、习近平的另一位忠实拥护者秦刚也被莫名解雇。这加剧了人们对 "红色王子 "集权统治可能遭到抵制的猜测,而在此之前一年,习近平在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取得了胜利,这使他获得了非同寻常的第三个任期。

据《金融时报》根据美国消息来源报道,李克强自8月29日的中非论坛后一直未公开露面,据说正因腐败问题接受调查。据说,这位 65 岁的将军卷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PLA)高层的大清洗,尤其是负责核导弹的 "火箭军"。他可能被解职将标志着两个忠于主席的幕僚在习近平上任几个月后失宠,这在一个执着于稳定的政权中是不寻常的。

费加罗报文章引述专家指出;这些对军队的大清洗并没有让人质疑习近平无与伦比的权力,但它们确实表明了习近平影响力的局限性。"他的基础依然稳固,但他的权威并非绝对。我们正在目睹机构内部的权力斗争,每个人都在打着反腐的旗号推进自己的棋子。”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0928-%E6%9D%8E%E5%B0%9A%E7%A6%8F%E8%BF%98%E6%98%AF%E9%83%A8%E9%95%BF%E5%90%97-%E5%9B%BD%E9%98%B2%E9%83%A8%E5%8F%91%E8%A8%80%E4%BA%BA-%E4%B8%8D%E4%BA%86%E8%A7%A3%E6%83%85%E5%86%B5


Thursday, 10 November 2022

王丹 王岐山会是下一波整肃对象吗?

来源: 
自由亚洲

习近平在“二十大”结束不久,中共党内新一波整肃就已经开始。11月4日,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龙从办公室被直接带走,拘留审查。虽然中共每天都上演反腐大戏,但抓捕范一龙一事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是因为范一龙作为一个副部级干部,在事先一点也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被捕,这种做法令人侧目;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是又一个王岐山系统主要人马被整肃,因此,外界难免会有传言: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共内部整肃的对象?

我认为,从各种情况分析,说王岐山处于危险的境地,其地位岌岌可危,是有一定根据的。最近几年,王岐山的好友,地产大亨任志强因为批评习近平被判18年徒刑;有王岐山大管家之称的董宏也被判死缓;中共前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的孙子姚庆,今年也一度被拘留,而姚庆,也是王岐山的妻侄。短短几年时间,身为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的好友,亲信,家人,纷纷被收监入狱,按照习近平过去整肃周永康等人的从外围和亲信突破的手法看,王岐山很可能已经被确定为打击目标。

而习近平要整肃党内对手,拿王岐山下手也是不难想象的。首先,王岐山在中共体系内,从中央到地方担任过各种职务,门生故旧很多,说他有自己的人马,也就是外界说的“金融帮”并不为过,这当然是习近平最忌讳的。现在,团派,江派的势力均已经被铲除,习近平一定会开始收拾其他派系,王岐山自然首当其冲;第二,王岐山并非血统意义上的红二代,只是中共元老的女婿,但仍然属于太子党。最近红二代中的马小丽,陶斯亮等公开对防疫政策提出批判,看得出来红二代对习近平的不满还是存在的。打王岐山,也就是敲山震虎,打给红二代看。

第三,习近平违反党内成规连任,党内不满声浪普遍存在,习近平要巩固自己的权力,首先要做的,势必是党内清洗,这是他建立自己的权威的起家手段,也是他认为他能维护权威的唯一手段。即使不是王岐山,他也会找他人下手。面对各种挑战和党内的不满,习的内心是很没有安全感的。而没有安全感的人,对于任何被外界认为能力超过他的人,都有天生的忌惮,而王岐山正是这样的人。第四,我们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习近平第一任期中,王岐山被赋予党内整肃的调查大权,因此想必会掌握太多的党内贪腐的材料。习近平虽然高举反腐大旗,但自己的家族本身并不干净。在这种情况下,手中掌握的材料越多,其实是越危险的事情。周永康的落马已经是前车之鉴。王岐山也很有可能因为接触太多秘密成为习近平的心腹之患。

当然,以上都是根据过去中共党内整肃的经验做出的分析,王岐山会不会被整肃,可能以什么样的方式被整肃,我们都并不知情。但是,从范一龙几分钟内就从高级干部变成加阶下囚的事件,我们完全可以认定,中共党内新一轮的整肃已经开始。谁会是更大的目标,相信很快就会有更明确的迹象出现。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11/%E7%8E%8B%E5%B2%90%E5%B1%B1%E4%BC%9A%E6%98%AF%E4%B8%8B%E4%B8%80%E6%B3%A2%E6%95%B4%E8%82%83%E5%AF%B9%E8%B1%A1%E5%90%97%EF%BC%9F.html


Monday, 12 September 2022

习近平十年反腐“打虎拍蝇”背后的政治玄机

来源:
美国之音

2022年9月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原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彦平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将受到起诉。这是中共中央在今年10月召开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对政法部门进行清洗的最新举动。那么,习近平反腐十年,成绩如何呢?

反腐十年 贪官前仆后继

刘彦平落马的原因是政治上违纪,生活上腐败,和近年来众多官员倒台的原因十分类似。数据显示,反腐十年以后,腐败案和贪官都没有减少。

根据中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数字,2020年立案61万8000件,处分60万4000人;2021年立案63万1000件,处分62万7000人;2022年上半年,立案32万2000件,处分27万3000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1月26日刊登的《2020年反腐"成绩单"出炉:处分省部级干部27人》一文说:“梳理党的十九大以来历年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年报’看,每年的立案数都超过50万件,每年的处分人数都超过了50万人。”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2年新年第一期刊登的一篇文章说,“2021年已有25名中管干部被查,30名中管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均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历年新高”。文章还指出,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被问责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被监察的对象,还是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量和处分人数,“均高于前三年的同期数据”。

尽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17日的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他也承认这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香港01”今年8月20日的文章《最醒目成绩单之外 反腐败常态化不等于制度化》引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的话说:“当腐败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针对个人的查处就像铁拳砸在棉花上,难以起到更大震慑效应。……作为世界最大党的中国共产党,距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仍有很大距离。”

“透明国际”组织年度全球“清廉指数”(或者叫“腐败感知指数”)显示,从习近平2012年上台反腐十年以来,中国清廉指数排名有提前,在大约180个国家中,从2012年的第80名上升到2021年的第66名。但是中国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数变化不大,仍然在40分上下(满分是100)。这有可能显示,中国的腐败状况并没有改善,与此同时,全球的腐败状况更糟了。

前中国民主党全国联合总部主席、美国布朗大学高级研究员徐文立认为,共产主义指导下的共产党一定是一个腐败集团,因为他的最高权力掌握在这种少数人手里,甚至一个人手里,而且又没有有效的监督,又没办法去替换,有效地替换他,所以共产党在领导层的备选上或者是更替上永远是他最大的难题,或者他就干脆不更改,一直就是这样子统治下去。

徐文立说:“就像习近平,他一旦到了这个地位的时候,他就不想离开这个位置,因为他这个位置他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是共产主义理论造成的这个结果,造成他一定是少数人统治,甚至是一个人统治。这个人永远不愿意放弃他这样的权力。在这个地位上坐久了就自然是腐败。”

反腐:政治斗争和选择性

前中国人权主席刘青认为,在2012年以后,习近平以反腐败为手段迅速掌握了最大的权力。但是他的反腐是以帮派,以服从不服从他,归属不归属他为核心。他说,所有的腐败分子都知道,关键的问题是政治上站队正确与否。你如果站对了,那你怎么腐败,不仅没事,而且会帮你打压那些揭发者。

前中国人权主席刘青说:“比如说这个栗战书,他是习近平重要的帮凶之一了。栗战书他的女儿在香港动辄拿几千万就买房子,一买就能买两个。这种东西被揭发出来之后,揭发的媒体没过几天就登报道歉,说自己报导错了。这种事情谁都清楚,这完全是包庇腐败,纵容腐败,支持腐败。每一个官员对这个事情看的清清楚楚的,所以所有的官员想要腐败的意愿绝不会减弱。那么他所做的事情,唯一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千万别跟错了队。”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也指出了习近平反腐的选择性。他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海外有很多爆料,都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包括沈栋写的爆料温家宝家族的《红色赌盘》。这些爆料的特点来自不同的派系。

夏明说:“要么是薄熙来去爆习家的料,或者是习近平这边原来的人爆周永康的料,或者周永康这边爆温家宝的料。……就是我们看到有好几波了,海外的比如说像“巴拿马文件”呐,维京群岛的文件呐,他们的爆料。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有郭文贵的爆料。”

夏明教授指出,这些爆料涉及的中共最高层前任和现任的领导人至今安然无恙。

夏明说:“彭博新闻社那个爆料,爆的就是习家的,就是敛财的情况,尤其是习家在香港的房地产的情况。我们也看到海外爆料很多爆的就是曾庆红的家族,在澳大利亚,他的儿子在澳大利亚买下了悉尼最贵的房地产。……可以看到温家宝家族也是。最近看到还有爆料就是爆栗战书,栗战书的女婿女儿在新加坡,他也是敛财很多。”

夏明教授认为,反腐很大程度上成为习近平政治清洗的工具,要把很多职位腾出来,以便把他的人升上去。

夏明说:“就是派系反腐,腾出一些职位让我喜欢的人全部上去。所以今天习近平他做的这些东西,我认为一个主要的就是在于给他的人事安排提供了空间。”

徐文立说:“应该说以中共的这个方式的反腐,选择性的反腐,最高层实质上的最贪污腐败的一种现状不会变得更加廉洁,……最后都有私心的一般官员会效法,向当了官更加贪污腐败的一个方向发展。”

分析:懒政怠政“躺平”

早在2014年2月1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就曾经表示“要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慵懒散的机关病”。他说,“如果勤政做不到,拿着俸禄不干事,也可以说是一种腐败现象”。同年10月9日,李克强直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

从习近平上台的2012年开始,直至今日,“懒政就是腐败”的说法从里没有停止过,显示“懒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中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2年08月05日刊登的文章《铁腕重拳纠治庸懒懈怠》说,自2017年起,天津一直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共查处问题5922起,处分4534人,处理厅局级干部155人。

有分析人士将懒政和2012年以后的反腐联系在一起。具有中国背景的《香港01》在2022年8月20日发表的特稿中说:“随着反腐败的展开,官场亦开始弥漫消极不作为的风气,因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中国最高检察院主办的《检察日报》2016年8月9日发表的文章《"懒政"诱因:微腐败与六种不良心态》从官方角度分析,也认为反腐是引发懒政的原因之一。

有些人认为,从2012年习近平上台以后展开的大规模反腐开始,反腐败使中共各级官员投鼠忌器,不敢乱说乱动,导致懒政不作为在中国政府系统各部门和各级都非常普遍。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说:“中国有句话说就是多干多出错,不干不出错。……我觉得中国的运动式反腐绝对是对官员失去了,我觉得是没有任何激励,相反会导致相互的猜疑,导致更多的权力斗争。

现在的中国的官员,其实就是说躺平现象其实很严重。就是尽量不担责,尽量不出头,尽量观望。我认为是中国官场现在的主流。”

但是包括徐文立在内的一些人认为,所谓“懒政”就是官僚主义,这在中共的体制中由来已久。前中国人权主席刘青也持这种观点。

刘青说:“懒政怠政这种事情,实际上中共的高级官员早就说了,有一些人,比如说胡温时期,他们就说他们的指令是不出中南海。所谓不出中南海就是他们的指挥起不了令行禁止的效果。这个本身就是一种懒政怠政的做法。”

不过,反腐为今天的官僚主义增加了新的诱因。近年来的政界新词“懒政”,平常人所说的“躺平”,用到官员身上,就是不做事,不作为,实际上就是过去所说的“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就是多做事就多出事;不准贪腐,做事无动力。

夏明教授说:“他们一定就是牢记,我只要不在反腐上面的这个风头上出错,其他东西我宁愿不干、少干,我只要不犯政治错误,我还能够可能保个平安,或者度过这个风头。”

反腐的前景如何?

今年8月19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拥有加拿大公民身份的商人肖建华13年有期徒刑。法庭认定,肖建华及其明天控股有限公司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等罪,判处其人民币650万元(约95万美元)的罚款。中国外交部称,肖建华的外国国籍不获承认,因此无权享有外国领事保护。

前中国人权主席刘青说:“肖建华,他的腐败涉及万亿以上的资产。肖建华本人也从来不回避自己是红二代的白手套。他自己就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北京的红二代都是有价码的,没有一个没价码。”

徐文立说:“你仔细研究一下中国共产党所搞的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运动都是虎头蛇尾。开始的时候是会有点振奋人心的意思,因为多数人,特别底层人,对于上层或者对有些人的腐败,他是会感到气愤的,有一点振奋的作用,然后就不行了。连毛泽东向着最大力量进行的文化大革命都不能进行下去,人们最后,1949年以后养花养草,养宠物,就是从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开始。”

徐文立说,人们会失去最初新鲜感,而且在知道这是欺骗人的东西之后,会士气全无。

分析人士认为,中共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并不是近十年才有的现象。所不同的是,习近平当政十年,反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内斗工具。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9/%E4%B9%A0%E8%BF%91%E5%B9%B3%E5%8D%81%E5%B9%B4%E5%8F%8D%E8%85%90%E2%80%9C%E6%89%93%E8%99%8E%E6%8B%8D%E8%9D%87%E2%80%9D%E8%83%8C%E5%90%8E%E7%9A%84%E6%94%BF%E6%B2%BB%E7%8E%84%E6%9C%BA.html


Tuesday, 23 August 2022

【404文库】能源新媒|水电大省四川为何缺电?

CDT 档案卡
标题:水电大省四川为何缺电?
作者:魏然
发表日期:2022.8.16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
主题归类:限电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近日,四川省下达文件《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要求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电力用户生产全停6天时间。大量上市公司因此受到影响,随着多份公报的发出,四川限电成为热议焦点。

影响颇大的限电
根据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以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发布的这份文件,本次限电的时间从2022年8月15日0点一直到20日24点。随后,多家上市公司都发布了相关公告,表示已经接到了政府相关通知,会配合执行。

从上市公司的公告来看,目前四川限电涉及到的公司类型和行业包含了:硅料、化肥、化工、电池等。这无一不是高耗能企业,而且在近来的大宗商品上涨潮中,这些行业都是涨价的主力。现在遭遇长时间停产,其对行业的影响确实足以引起各方关注。

四川是中国光伏产业大省。除了本土企业通威股份以外,包括晶科能源、协鑫科技等均在四川设有生产基地。需要指出的是,光伏硅料生产及拉棒环节的电耗水平较高,限电对这两个环节的影响也较大,本轮限电令市场担忧本已出现的产业链供需不平衡矛盾是否会进一步加剧。

数据显示,四川金属硅有效产能共计81.7万吨,占全国总产能16%左右,7月份四川金属硅产量在6.56万吨,占全国供应总量的21%。当下,硅料价格已经处于高位。8月10日,单晶复投料价格最高已涨至30.8万元/吨。

除了硅料等产业受到限电政策影响外,四川省的电解铝、锂电池、化肥等行业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早在7月份的时候,《能源》杂志就了解到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工商业企业就屡屡遭受限电之苦。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能源》杂志记者:“每天都要盼着不停电。最害怕就是突然告知马上停电,连停产的准备都来不及做。”

四川是水电大省,现在理论上正值丰水期。为何四川会出现严重的限电问题呢?

限电的直接原因

丰水期缺水,是今年四川省被迫实行严格限电的主要原因。

我国水电有着明显的“夏丰冬枯”的特点。一般四川的丰水期为6月到10月,枯水期为12月到次年4月。

但今年夏季的气候却极度异常。

从水利角度来看,今年旱情严重,严重影响了长江流域的水量。6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降水由偏多转为偏少,其中,6月下旬偏少2成,7月偏少3成多,尤其是长江下游干流及鄱阳湖水系偏少5成左右,为近10年同期最少。

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水情室主任张俊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前,由于来水偏少,长江上游大部分控制性水库蓄水量偏少,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也呈持续消退态势,较历史同期大幅偏低,如汉口、大通等主要站水位当前偏低5—6米。据预测,8月中下旬长江流域降水仍将偏少,其中长江中下游干流南部将明显偏少。

8月13日,武汉长江汉口站水位为17.55米,直接降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值。

干旱的气候不仅导致水电发电量骤减,也直接拉高了用于降温的电力负荷。

入夏以来,由于极端高温导致空调降温用电需求激增,国网四川电力7月售电量达290.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9%,刷新了单月售电量最高纪录。

7月4日至16日,四川遭遇历史罕见长时间大范围高温极端天气,四川电网最大负荷达5910万千瓦,较去年增长14%。居民日均用电量达到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3%。

一面是电力供给大幅度减少,一面是电力负荷的持续增长,电力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持续错位,无法缓解。最终导致了限电的结果。

深层次原因:外送矛盾与调节能力缺乏
然而四川却同时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力外送大省。截止到2022年6月,四川电网已累计向华东、西北、华北、华中、重庆和西藏等输送电量1.35万亿千瓦时。

外送是因为从发电量来看,四川省的电力供给是过剩的。2021年四川省发电量为4329.5亿千瓦时,而全社会用电量只有3274.8亿千瓦时。如果不外送,四川的水电还是会存在浪费的问题。

目前,四川省的外送电能力达到了3060万千瓦,有“四直八交”外送通道。

但四川水电的外送并不是“我先用,用不完了再外送”,而是类似“照付不议”的外送原则。外送通道都有着相应的电力落地省份,“什么时候送、送多少”是有协议的。

四川的朋友也许会觉得“不公平”,不过这体现的是契约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外送,四川省内的水电建设就会变得没有经济效益,进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水电站。这是现行体制机制下,发展换来的成本。

但即便是没有外送,水电大省四川依然存在季节性的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我国水电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季节性差异和缺乏径流调节能力。这意味着水电站只能依靠来水多少来发电,一旦到了冬季枯水期,水电站的发电量就骤减。因此,我国水电有着明显的“夏丰冬枯”的特点。一般四川的丰水期为6月到10月,枯水期为12月到次年4月。

丰水期发电量巨大,甚至供大于求,这就有了“弃水”。到了枯水期发电量不足,有可能导致供不应求。

四川省当然也具备一定的季节性调节手段,现在是以火电调节为主。

截至2021年10月,四川省电力装机超过1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8596.79万千瓦,火电装机不到2000万千瓦。根据四川能源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火电大约是2300万千瓦。

但是今年7月,四川电网的最大用电负荷达到了5910万千瓦。显然,如果水电出现严重枯水没法发电的问题,(即便不考虑燃料的限制)仅靠火电也很难支撑起四川的用电负荷。

另一个调节手段是水电的自调节。首先,水电站也是一个库容量大小不一的水库,可能实行季节性的水量调节,让枯水期也有电可以发。但水电站的水库往往库容量小,调节能力非常差。因此,需要龙头水库。

龙头水库是在流域内电站的最上游建设,发电装机很小或者没有,但库容量巨大。这样就可以实现流量的季节性控制。

根据四川省政府的数据,具有季及以上调节能力的水库电站装机不足水电总装机的40%。如果说今年夏季电力的严重短缺是偶发性因素,四川冬季枯水期电力供应紧张完全可能是一种常态。

如何避免限电?
这里有好几个层次的问题。首先,水电的季节性问题需要加强龙头水库的建设,也要加强灵活性电源的建设。如果考虑到未来的碳约束,兴建火电站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参考北欧国家挪威的经验来看,其90%的电力是由水电供给,不仅保证了国内电力的安全稳定,还能够输出绿色电力。合理的电力市场建设再加上充分发挥水库自身的调节能力就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不能解决季节性的问题,从纯粹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水电有丰枯的不同,那么电价自然也应该随着供需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这是不是会减弱四川对高耗能企业的吸引力呢?

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不仅要考虑电价,还要考虑其绿色价值。而且水电的丰枯问题,有可能会在龙头水库建设之后得到改善。那么即便是市场交易导致电价波动,也不会频繁地出现巨大差异。

四川的外送电规则,能不能修改?在“照付不议”的规则限制下,如果电力供给进入宽松时期,受电方即便是不需要这么多外电,也要消纳,损失的是受电端省内发电企业的利益。

所以,从来没有完美的规则,只能做到尽可能的公平。在实际上的“全国一张网”暂时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基于相对公平的全电量市场和绿电资源稀缺性等原因,或许应该首先考虑送端省份的市场边界,再由受端市场主体直接与送端市场主体进行交易。这样尽可能同时满足“送电端省份不缺电”和“受电端省份按需买电”

在电力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有计划的限电无疑是优于突然的拉闸限电,避免了更大规模的经济损失。限电不是目的,而是为防止更大规模电网事故的手段。

近两年来,“限电”突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视野中。这说明电力行业突飞猛进发展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一系列因素影响之下,我们可能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电力供需平衡问题。

勇敢地直面原因,大胆地通过改革、技术革新等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再次“彻底消灭限电”的最正确选择。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6074.html


Thursday, 18 August 2022

李克强“南巡”视频遭中共网管审查封杀

来源:
自由亚洲

李克强“南巡”视频遭中共网管审查封杀(网络截图)

在中共结束北戴河会议之后,中国总理李克强南下广东,期间专程前往祭拜中共前领导人、中共改革开放“总工程师”邓小平,并放话指“改革开放一定是坚定前行”,但这段影片在周三晚上短暂在中国微信群里自发流传后,瞬即被删禁。

网络流传影片显示,李克强在深圳和居民都不戴口罩作近距离交流。李克强提到:“改革开放是和人民的生活和人民的幸福感紧密相关”。他又表示:“不管国际层面如何变化,不管有什么样的复杂情况,改革开放一定是坚定前行。”

不过,有自媒体在周四晚上上传影片后,却没有摆脱被删禁的命运。相关影片介面,出现“视频因违规无法播放”字眼,内文称“经用户投诉并经平台审核,此视频涉及无资质发布新闻时政内容”。

另外,李克强在周二(16日)于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强调经济大省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成就,根本动力在改革开放,并要求地方领导要继续在改革上勇于探索。对此,人在海外的中国民主党主席谢万军亦发推文指出,李克强会议讲话遭到审查而无法分享。

现时在微信和微博,有关李克强“南巡”的影片和资讯均是来自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中国政府网是唯一的例外。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8/%E6%9D%8E%E5%85%8B%E5%BC%BA%E2%80%9C%E5%8D%97%E5%B7%A1%E2%80%9D%E8%A7%86%E9%A2%91%E9%81%AD%E4%B8%AD%E5%85%B1%E7%BD%91%E7%AE%A1%E5%AE%A1%E6%9F%A5%E5%B0%81%E6%9D%80.html


Thursday, 7 July 2022

中国富商肖建华秘密受审 观察人士:习近平压制政敌、为连任铺路

来源: 
美国之音

2017年在香港失踪的中国明天控股公司创始人肖建华,7月4日传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中国接受秘密审判。加拿大籍的肖建华被捕五年后才受审,对此,观察人士表示,这场庭审大戏恐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要在年底的二十大上连任有关。他们说,肖建华恐为习派对付政敌江派的政治筹码,而且他可能已与习派达成协议,和盘托出江派的贪腐证据以换取轻判,因此,肖建华的判决出炉后,出狱日应该也不远。

根据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的消息,加拿大籍中国富商肖建华7月4日在中国接受审判。不过,中共当局对此场庭审保密到家,未公布肖建华遭指控的罪名,也不透露开庭地点,更拒绝加国外交官旁听。加拿大《环球邮报》引述消息报道,肖建华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审,不过,法院未发布任何相关资讯,官媒也对此案未有任何报道。

美媒《华尔街日报》则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肖建华被控的罪名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中国刑法,若罪名成立,一般处三年以下刑期,情节严重者,最重可处15年。

肖建华开庭时间点敏感 分析:涉中共权力布局

现年50岁的肖建华,曾经纵横政商,他于1999年创立明天控股有限公司,“明天系”金融帝国于全盛期曾一度参股6家上市公司、6家商业银行、6家证券公司,旗下关联企业达数十家。根据2016年胡润中国富豪榜,肖建华当时排名第32,身家资产估计达59.7亿美元。

不过,2015年6月,中国爆发前所未有的股灾,三周内股市市值蒸发达2.7万亿美元,市场盛传,肖建华是这场“金融政变”的幕后黑手。

2017年1月,他在香港的四季酒店遭中共公安强行押回北京调查,五年多来,音讯全无。

分析人士表示,肖建华案本周开始审理,时间点恰巧落在中共即将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以及秋天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前,政治权斗的意味浓厚。而案情涉及的高层利益也恐错综复杂,更可能牵涉到二十大的人事与权力铺排。

位于纽约的时事评论员唐靖远分析,“明天系”的肖建华、“安邦系”的吴小晖和“华融系“的赖小民并列为制造2015年金融股灾的三大黑手。其中,原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2018年因集资诈骗和职务侵占,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原中国华融集团董事长赖小民则因贪污罪于去年初被执行死刑。至于在股灾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肖建华,虽早早被捕,却迟至现在才受审,其中蹊跷,令人玩味。

借肖建华案,习近平释出震慑信号?

唐靖远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习近平选在此时,抛出肖建华案,无疑是想利用此案,释出震慑信号,以警告党内新旧权贵家族,休想在北戴河会议或二十大上,阻挠习近平连任。

唐靖远说:“他(肖建华)对习近平最大的重要性,就在于他是充当了诸多高层权贵家族的金融白手套,而且其中最主要他(肖建华)服务的对象,就是江泽民、曾庆红、还有贾庆林等,都是属于江派的核心骨干人物的家族。习近平能够从肖建华的身上,抓到众多高层人物的一些把柄,同时,他(习近平)也可以顺势地挖出当年金融政变的内幕,背后的高层的黑手。这样的话,他(肖)可以使得习近平在内斗之中,占据上风。”

唐靖远认为,肖建华已然是习派打压政敌江派的政治筹码,本周的庭审更是习近平打出的一张政治牌,除了时间点,习近平刻意将审判地点安排在江派大本营的上海,也是一种示威。

他分析,肖建华的判决结果和他的政治价值有关。相较于吴小晖的罪行,肖建华所面临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较轻。虽然不排除还有其他罪名,但肖建华先前被安上的“金融政变”罪名已大幅减弱,代表中共释出从轻处理的信号,因此,肖建华不太可能被处以重刑。

唐靖远说:“既然出现了这种从轻处理的趋势,我觉得具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说,他(肖)用自己所掌握的这些高层家族的,尤其是江派这些反习的骨干势力,他们的金融秘密,来换取了对他(肖)的从轻处理。另外,可能就是,江派为主的这些反习势力,在内斗之中,占据了上风,迫使习近平对他(肖)从轻处理。”

肖建华遭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分析:中共从轻发落

现居美国纽约的独立学者虞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则表示,肖建华案意在杀鸡儆猴,以免民企坐大,因为对中央政府乃至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企业,中共一概容不下。

虞平说,以他对中共司法体制的了解,肖建华这类协助权贵家族赚钱的中间人,恐怕无法熬过中共极其残酷的审讯,因此,这五年来,肖建华应该相当配合,若不是他的政治筹码价值,他面临的罪责恐重大。

《华尔街日报》6月初曾引述肖建华哥哥肖新华的电邮回复称,“案情非常复杂,且充满戏剧性。”对此,虞平说,这证明五年来,肖建华案台面下的暗潮汹涌,恐超乎想像。时至今日,肖建华只面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正说明了当局对他的“犒赏”。

他说,肖建华五年前被捕时,北京正扩大起诉涉嫌贿赂和其他不当行为的商界人士,更要求押解涉贪人员回国受审。根据虞平的内幕消息,肖建华供出不少高管,让中国的执法触角因此延伸至海外。

虞平说:“这是我个人途径听说来的消息就是说,肖建华在海外的一些,比如说高管,他们本来乘私人飞机去国外。但是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情况,其中一个高管的私人飞机(降)落下来以后,他才发现他怎么在中国的上海。这个人后来也被中国的官方,可能也控制住了。这一系列操作,我想可能跟肖建华本人的配合有关系。”

虞平说,中共的人事布局已定,肖建华案只差宣判,后续影响应不大。他认为,判决在二十大前、甚至北戴河会议前,就会尘埃落定。因肖建华这五年来“表现良好”,届时他只需服满过半的刑期,就能以假释、减刑等方式,提早出狱。

肖建华案启示:权钱勾结、玩火自焚

虞平认为,中共虽曾强调法治,但从肖建华案看来,现已完全人治,还肆无忌惮地基于政治考虑,长期关押他们眼中的敏感人士,法治已荡然无存,尤其利用肖建华来打击政敌的官商关系,更显荒唐。再者,肖建华拥有加拿大国籍,却明显未受到领事条约保障,加拿大政府也被剥夺了知的权利。

虞平说,习近平七一赴香港庆祝主权移交25周年,当时维安措施之严厉,代表他的人身安危堪虑,因此,他无法像过去几届的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一样,与港民亲切互动。习近平也自知,大推国进民退不受欢迎,因此,才会防民如防贼。

时事评论员唐靖远则说,对想快速致富的人,肖建华案是最好的警告,因为即便他接触的都是中共高层、最有权势的家族,但仍避免不了被打入大牢的命运。他说,在中共的极权体制下,商人妄想权钱勾结,来扩大利益,恐玩火自焚。

唐靖远说:“肖建华这个案子,包括此前像吴小晖等等这些案子,都告诉了这样的体制,最终其实是让这些代理人、这些白手套,不但得不到权力,也得不到金钱,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就是为这些极权体制的权力拥有者,去为人做嫁衣而已。”

现旅居英国的香港恒生大学经济及金融学系兼任副教授吴明德则告诉美国之音,2017年香港的司法体系仍具独立性,习近平就不顾一切掳走肖建华。随着港版国安法于2020年中旬出台后,中国所承诺的一国两制已死。他说,肖建华案,将让更多的企业家更缺乏安全感,而港商或在港外商计划出走的趋势也已经无可避免。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7/%E4%B8%AD%E5%9B%BD%E5%AF%8C%E5%95%86%E8%82%96%E5%BB%BA%E5%8D%8E%E7%A7%98%E5%AF%86%E5%8F%97%E5%AE%A1%7C%E8%A7%82%E5%AF%9F%E4%BA%BA%E5%A3%AB%EF%BC%9A%E4%B9%A0%E8%BF%91%E5%B9%B3%E5%8E%8B%E5%88%B6%E6%94%BF%E6%95%8C%E3%80%81%E4%B8%BA%E8%BF%9E%E4%BB%BB%E9%93%BA%E8%B7%AF.html


Tuesday, 5 July 2022

"明天系"创办人肖建华受审 二十大权斗再添筹码

本周一(7月4日),"明天系"金融集团创办人、加拿大籍华裔富商肖建华在中国内地受审。这距离他2017年在香港被神秘失踪已有五年半。目前正值中共北戴河会议及面临二十大即将召开,此案开审与中共高层权斗有怎样的关系呢?

加拿大籍的华裔富商肖建华7月4日起在中国被庭审。据加拿大驻华使馆周二(5日)发表的声明,他们几次提出旁听要求,均被中国当局拒绝。

关于肖建华被控罪名和受审地点外界尚不清楚。不过,《华尔街日报》之前报道称,上海检方指控肖建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目前,加拿大领事官员正密切关注这一案件,但中国官方至今对该案保持沉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一(4日)说,不清楚相关情况。

本台特约评论员陈破空说:“肖建华案,第一涉及非法绑架,第二非法拘押长达五年半,仅仅因为他是加拿大公民,中共才不得不开审,因为加拿大方面有压力、有交涉。所以现在中共的党媒党报并不报道这个案子。加拿大媒体报道出来,才知道他开审。”

现年50岁的肖建华出生于中国山东,其掌控的“明天系” 金融集团,业务涉及房地产、银行和保险等领域,2016年在胡润中国百富榜排名第32位,资产近60亿美元。

2017年1月27日,他突然在香港“四季酒店”被不明人士带走后失踪。据媒体报道,他当时是被中国当局特工绑架回大陆。此后肖建华消息全无,直到本周一加拿大使馆确认他将在中国受审。

习近平以肖建华案警告各派?

肖建华与中共最高层关系密切,被视为中国多个权贵家族的共同白手套,其中包括江泽民、习近平、曾庆红、刘云山、温家宝、贾庆林等家族。中共党史学者高文谦曾说,谁掌握了肖建华,谁就在党内权斗中占据上风。

本台特约评论员胡平向记者强调,此案两个时间点很重要。一是肖建华被绑架回大陆时,正值中共十九大前夕,二是这次对他开审,恰逢二十大前夕。

“二十大对习近平来说至关重要。这时审判肖建华,当然对这些人是一种威胁,谁要想怎么样,我们就会通过肖建华的案子,把你的腐败问题给抛出来。”胡平说。

胡平说,当初绑架肖建华的显然是当政的习近平一派。而掌握了肖建华,令各派势力过去五年多都不敢轻举妄动,否则习派可随时抛出对其不利的材料。

不过据外传,此案检方指控肖建华的只是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胡平分析,若按照这一罪名,就表示对其他党内元老家族不会构成威胁。

“若以这种罪名结案,就表示,如果你们不轻举妄动,我们就把这个案子结了。这个事情就一笔勾销了。我(习近平)不会拿这个问题来收拾你们。” 胡平说。

反习阵营压力 迫使案件开审?

陈破空对于此案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外界一直认为肖建华案是习近平要利用来针对其他家族,但实际上,此案主要是对习近平及其家族不利。

“他为什么在2017年被习近平派人绑架回来呢?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涉及到其他家族,而是因为他在香港公开承认,帮习近平姐姐齐桥桥、姐夫邓家贵做白手套打理财产。”

陈破空说,习近平因此把肖建华绑架回大陆。该案拖延五年后开审,而时机又是在北戴河会议及中共二十大之前,是高层内斗的反映,即反习阵营施压的结果。

“这是党内反习势派,比如中纪委赵乐际和其背后的政治老人要拿这个案件来问。” 陈破空说,“这个案件审理的时候不一定会提出各家族的问题,但内部讨论二十大是否连任,或者哪些派系卡位的时候,这就会成为一个台面上的筹码。”

虽然曾庆红、贾庆林和习近平等家族都与肖建华有关系紧密,但其他人已退休,目前站在台上的就是习近平。陈破空说,习近平家族对此案要做何交代,这是他要向其他派系政治老人说明的事情。

投靠中共  王丹指肖建华“咎由自取”

肖建华出身山东农村,十四岁就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就读,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毕业后,他自己创业,后经多年幕后活动,发展成“明天系”金融帝国。

六四学运领袖王丹和肖建华在北大是同届,不过一个是校园民主运动发起人,一个是官方学生会主席。王丹在六四后坐牢流亡,肖建华则效力于中共权贵。一路走来,他们在政治上都是对立的双方,“但是我觉得非常讽刺的是,最后的结局都是坐了共产党的牢。” 王丹说。

他认为,肖建华以为投靠共产党,昧掉良心,只为权力和金钱就可以得到人生的成功,教训相当深刻。 “事实证明,在这样一个制度下,肖建华想通过与当权者的勾结获得个人成功,完全是与虎谋皮。他今天这个下场,确实令人唏嘘,但也是他咎由自取。”

同学一场,王丹希望肖建华能活到出狱的一天。不过陈破空认为,肖建华知道和涉入的事情太多,不管轻判重判,最后都极有可能象薄熙来的白手套原大连实德集团总裁徐明一样,在狱中被做掉。


记者:凯迪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renquanfazhi/kw-07052022093516.html


Monday, 4 July 2022

英文版新书《中国对决》 揭秘2012中共内部政变始末

来源: 
美国之音

美国最大实体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的售书架上最近出现了一本英文版新书“China Duel" (中国对决)。书中披露了2012年中共内部一场惊心动魄的未遂政变。如果政变是另一种结局,就不一定会有今天的“动态清零”和香港“一国两制”的粉碎等等,但中国政局如何演变仍未可知。

该书作者向阳告诉美国之音,这本书详细讲述中共党派斗争和政治体制不为外人所知的种种内情;外界对中共内部的疑问,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

他说:“这些高层内幕都是我近距离接触到的,有的还是我参与的,都是真实的。这是它最大的看点。”

向阳说,由于他的祖父辈用“菜刀闹革命”斩获了江山,他的父辈有的在政界和军界身居高位,有的在商海弄潮获利。他因此也坐享红利,一度在中国的官商两场游刃有余。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试图让中共“改命”。

开场:胡锦涛亲调“拱卫京师”包围政法委大楼

《中国对决》以北京2012年3月19日胡锦涛亲调军队,包围周永康当时所在的政法委大楼作为开场。

书中描述,当天下午12点55分,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通过保密电话,连接到素有“拱卫京师”之称的当时第38集团军的作战室,下令奉命等候的该军军长许林平,以及政治部主任常跃和政治委员邹云鹏,调遣该集团军属下驻扎河北保定的第113师和陆军航空兵第八团,以及驻扎北京昌平的装甲第六师进入北京。

具体的行动命令由胡锦涛亲自口头下达。胡锦涛通过电话,命令第113师集结北京,包围中共中央政法委大楼;第六装甲师协同进京,包围公安部、武警总部、公安部八局,同时对抵抗的军事力量实施缴械;航空兵第八团扮演策应角色,掌握北京市的制空权。

不过,这次行动的文字命令上,仅有胡锦涛和徐才厚的签名,没有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习近平的签名。这是不合规定的。

书中记载,就在同一时间,政法委大楼里,周永康与“太子党”成员陈昊苏(陈毅之子)、何光晔(何长工之子)同处一室;两名“太子党”正在劝说周永康不要迟疑,“下定决心发兵中南海”,他们担心,自己会落得与几天前刚被解职的薄熙来同样的命运。

不过,对他们而言为时已晚。他们所在的政法委大楼已经被军队包围;他们还隐约听到了直升机的声音。公安部也来电告急,称他们也被包围,同时被包围的还有中央警卫局和电视台。

书中称,向来是胡锦涛“死敌”的陈昊苏与何光晔,一直策划借助时任常委之一的周永康“拿下中南海”。不过,风声走漏,胡锦涛通过内应掌握了动向,于是先下手为强,反戈一击。这才出现了开篇第一幕。这是后话。

被困政法委大楼的周永康试图致电胡锦涛无果,最后只得向江泽民求救。江为他向胡锦涛说情,并利用权威压服胡锦涛,迫使胡“以稳定大局为重”就此罢手。

于是,这场企图中的书面“政变”,与兴师动众的“反政变”对峙的游戏,在“一场误会”的托词下落下了帷幕。

后来,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检查;一度掌握80万武警力量的周永康则被打入秦城监狱。

薄熙来与陈昊苏、何光晔同盟流年不利

书中说,陈昊苏和何光晔与薄熙来是“铁哥们”,他们原本“希望改变中共内部一人身兼总书记、军委主席和国家主席三个职位的体制”,并策划通过“政变”达到目的。

不过,半路杀出的王立军事件打破了原有的按部就班。

2012年2月6日,王立军“逃馆”,手中掌握的海量秘密随时将大白于天下。薄熙来强烈反弹,于2月8日和9日考察云南,高调现身滇池喂食海鸥。而其父薄一波过去的地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4集团军就在昆明。这引发各种联想。

3月初的“两会”期间,“王立军逃馆”仍然是最刺眼的事件。书中说,这期间,在陈昊苏和何光晔的建议下,薄熙来安排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3月5日人大开幕当天,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

书中说,“黄奇帆傲慢地驳斥他为要回王立军,动用70辆警车围住成都美领馆的说法,称那是敌对势力的炒作”;他并称,那些警车都是成都的,这也引发成都警方的不满。

与此同时,胡温忧心忡忡,担心王立军事件干扰两会正常举行,“胡锦涛只好安排贺国强给正在视察重庆代表团的薄熙来捎信,希望他能低调,注意影响,配合中央不受干扰地把两会开完……不过,薄熙来并不买账,而是利用两会平台高调亮相,为自己辩解……这无疑激怒了胡锦涛和多数常委。”

书中记载,人大闭幕前一天的3月13日晚,胡锦涛紧急召集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免除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职务;9常委中除了周永康,其他8人都举手赞同。至此,“幕后元老江泽民也同意这个一边倒的结论”。

3月14日上午,人大闭幕,“薄熙来随后被中央警卫局局长曹清的人马控制住”;第二天,中共中央对外宣布,“薄熙来同志不再担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一职”。

周永康大难当头,胡锦涛策反对手秘书

书中描述,薄熙来与周永康关系紧密,不过,这并不耽误薄熙来对周搞监听,“薄熙来送给周永康一支精致的手工金笔和一枚瑞士手表。王立军在两件礼物中安装了顶级窃听设备。”

这样一来,周永康与薄熙来的所有交谈,与政治局常委的所有对话,和所有武警、卫戍部队高层的互动,以及收到哪些国宝级礼物,甚至与各种女人的私会,王立军都“声声入耳”。

这些四面八方的内容,王立军都重点性地汇报给了薄熙来,同时也制作了包括音像和文字在内的电子档案。薄熙来倒台后,陈昊苏通过他在重庆的内部关系获得了这些档案。这成了他推动周永康铤而走险的利器。

与此同时,陈昊苏并不知道,他的秘书李功达是胡锦涛的内应,所以,胡锦涛得以掌握陈昊苏与薄熙来等的“密谋”、并迅速调动军力予以包围。

书中还说,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温家宝的卫士长李润田则是薄熙来的内应。尽管他在王立军事件后被撤职,但之前为薄熙来所作的情报贡献可想而知。

一份“篡党夺权”的文件

书中说,事实上,王立军逃馆、薄熙来被软禁以后,陈昊苏与何光晔需要临阵说服周永康豁出身家性命来铤而走险,继续发动政变。他们知道,只有让周永康认为自己没有退路,他才会义无反顾。要做到这点,陈昊苏从重庆获得的一份文件至关重要。

这份文件说:

“初级目标:……我们要努力争取在十八大以及随后的国家机构人事调整中,解决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主席由一人担任,从而产生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我们的初步设想是,应该由周永康同志出任国家主席,薄熙来同志出任总理或副总理,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兼任中央军委主席。经过两年的过渡时期,如果习近平同志不能胜任,那么他应该辞掉其中一个职务,只担任总书记,或者军委主席。我们的倾向性意见是,薄熙来同志应该在2014年出任中央军委主席兼中央纪委书记或者政法委书记。如果习近平同志不能胜任总书记职务,则应当由薄熙来同志担任。”

周永康和薄熙来都在文件中“获得最高任命”,这证明,两人都逃脱不了“密谋篡权”的罪名。

不过,即便如此,在周永康出师“反叛”之前,胡锦涛已经先行一步……

本书作者向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书里的“细节都是真实的”。包括113师与周永康武警对峙的场面,“都来源于当时在场的人,尽管我不能向你透露具体是谁。他们可能是作战参谋,也可能是一个警卫。我虽然不是亲历人,是讲述故事的人,但是,两边我都接触了。38军这边细节多一些,武警那边我也了解过。我证实了,两边发生的事情都能对得上。”

向阳说,他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揭示一个规律:即便是中共红色群体中的成员,都可能时时面临深渊,“我要说的是,独裁意味着你死我活,是每个人的坟墓。”

(后记:向阳告诉美国之音,薄熙来事件中,他和父亲主要参与帮助几支支持薄熙来部队之间的串联,这包括隶属成都军区、驻扎昆明的第14集团军和驻扎重庆的第13集团军。此外,在徐才厚和郭伯雄的示意下,他父亲参与了串联徐才厚原来领导的第16集团军和郭伯雄的第21集团军。)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7/%E8%8B%B1%E6%96%87%E7%89%88%E6%96%B0%E4%B9%A6%E3%80%8A%E4%B8%AD%E5%9B%BD%E5%AF%B9%E5%86%B3%E3%80%8B%7C%E6%8F%AD%E7%A7%982012%E4%B8%AD%E5%85%B1%E5%86%85%E9%83%A8%E6%94%BF%E5%8F%98%E5%A7%8B%E6%9C%AB.html


Saturday, 18 June 2022

习近平此刻大谈反腐败用意何在

来源:
法广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二十大临近之际强调“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起”。习要求他们“要有敬畏之心。分析人士则怀疑习氏是在为党内新的清洗做铺垫。

习近平在周五召开的中共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要求,”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反腐败是习近平统治党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因其采取的是”选择性反腐“,因而被指是他利用来清洗党内对手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在此刻大谈反腐败,分析人士认为,一则应该与秋天召开中共二十大前需要周密部署亲信有关,另外则与其清零政策备受指责有关。

习近平准备在中共二十大打破实施多年的总书记只担任两届的中共党规继续连任,这一连任很可能通向终身制,许多人对这一前景非常不满。因此习为了二十大顺利接班,有可能发动重大清洗。政治学教授吴国光曾对本台表示:”习上台十年以来,不断通过反腐败,来进行党内高层政治清洗,在清洗过程中,不断的拉拔自己的人马,不断地重组权力。到了二十大这样一个权力重组的关键准备阶段,他这么做,应该是不奇怪的。“

另外,习近平一意孤行实施清零政策反而加剧了党内外矛盾。他本来把抗疫作为其二十大顺利接班的重大功绩之一。清零政策在抗疫初期短暂奏效后,习近平将其提升为制度优势,并视为”亲自指挥“的重大功勋,不顾后来疫情发生变化,全国一刀切,强制推行社会面清零,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这给中共党内的务实派提供了出面”救火“的机会。早已被习拿走经济主管权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断推出措施”救经济“,并罕见地召开全国十万人大会,甚至推出与”一刀切“防疫政策针锋相对的”九不准“。

但是习近平过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反击“,首先,他利用去四川视察的机会再次要求”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随后签署了‘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如果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签署这一军事文件是效仿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做法,为有朝一日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做准备的话,另外的观察人士则认为这一文件指向主要针对内部,与紧急状态下调动军队镇压有关。

5月17日召开的政治局反腐败学习会议似乎更上一层楼。二十大前,习近平应为其领导下取得的各项”成就“进行全面总结,唯有对”反腐败“的表述特别留有余地,他说:”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表述,但也说明习对二十大能否顺利连任不是完全没有顾虑的。

新华社发布的政治局会议通告,从头至尾,每个章节都是以习近平”指出“、”强调“开头,语气严峻,就其内容来看,虽然与习近平最初五年执政时相仿,但在二十大临近的时候,如此讲话,意味并不一般。尤其特别的是,习在讲话中屡屡指向”党的高级干部“,甚至直接指向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全体政治局委员,要求他们有”敬畏之心“。

所谓”敬畏之心“,就是”两个拥护“,而”两个拥护“的核心就是拥护习近平本人,也就是天津市委书记李文忠所表述的对领袖要”绝对忠诚“,忠诚度不绝对的就是所谓”两面人“,习近平在17日的讲话中强调:”坚决清除对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

习近平这次政治局会议讲话的重点放在他所说的”党内监督“上,而党内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习近平还要求领导干部”要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大约是为了防范他所说的”团团伙伙“的出现。

习最后说,”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在严于律己上必须坚持最高标准,要求全党做到的要率先做到,要求全党不做的要坚决不做”。吴国光预测,今天七八月份前,可能会发生习对高层政治人物的清洗,借此来进一步威慑党内精英,使得各种各样有可能挑战他的力量不敢轻易动作。习近平这是在威胁,还是真的要开始清洗了?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6/%E4%B9%A0%E8%BF%91%E5%B9%B3%E6%AD%A4%E5%88%BB%E5%A4%A7%E8%B0%88%E5%8F%8D%E8%85%90%E8%B4%A5%E7%94%A8%E6%84%8F%E4%BD%95%E5%9C%A8.html


Saturday, 11 June 2022

习近平真的要清零吗

来源:
法广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相隔一个月后,再次出乎意料发出坚决清零不动摇的命令。此刻中国的疫情比本来就不太严重的数月前更不严重,习近平为什么还要坚持虚无缥缈的清零?

观察人士最直接的感觉是,这应该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的10万人大会以及国务院下达的“九不准命令”有关。

引起海内外强烈关注的上海封城进入末期后,中国社会反对僵化清零的呼声越来越多,不少人以为当局或可采取灵活政策,像大多数国家那样,以较科学较开放较少造成次生灾害的方式管理疫情,所以习近平突然重申清零令人意外。因为清零,封城,已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恶果。‘彭博经济’甚至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可能历史性跌至2%。

但是习近平利用去四川考察的机会再次重申清零。他说,“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克服麻痹思想,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习近平说“排除干扰”坚持动态清零,他这里指的干扰应不会是来自某个街区,甚至某个城市试图采取的与严酷清零略有区别的防疫措施,而针对的应是能够削弱其严酷的清零政策,从而为发展经济创造空间的具有一定决策能力的人物。众所周知,近来推出一系列措施“救经济”的,就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面临经济衰退的严重恶果,李克强主持的中国国务院数周来推出一系列措施,而国务院6月5日发布的直接针对防疫的“九不准命令”,可能是导致习近平再次强调坚决清零不动摇的导火索。

“九不准”的核心意思是,要求坚决防止疫情防控措施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不准随意扩大限制出行范围,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及封控区的管控时间,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不准对符合条件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等等。

习近平一刀切的清零政策严重挫伤中国经济,“九不准命令”就是针对“一刀切”而来。有分析认为,并不能简单地把“九不准”解释为针对习近平的清零而来,应该是清零政策破功后,采取的比较务实的补救办法,如果将此解释为是“救经济派”与“清零派”的斗争,似乎有点牵强,但“九不准”明确包含着着否定粗暴清零的信息。

这个事实上有点掏空清零政策的“九不准”,也是打着“在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的旗号进行的。但“九不准”与“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是矛盾的。动态清零,就是在一个小区发现几例确诊病例后,为阻止蔓延,立即采取封闭小区的严厉隔离政策,封闭小区通常是封城的前奏,上海,西安,郑州都是一个路子。

世界上许多国家面对毒性不强,传染超快的奥米克戎变种,普遍采取开放式应对,因为这种病毒你无法把它封锁在一座小区,一座城市,甚至一国之内,封锁不是良策。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把早期应对疫情时采取的一套强制隔离斩断传染链的措施视为亲自指挥取得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而总结为动态清零政策,但推及奥米克戎变种,不但不奏效,人为制造的人道灾难远远超过疫情本身带来的灾难,上海的例子已经最好的说明。

清零造成的最大灾难,就是封城切断了供应链,切断了经济活动,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也就是在经济恶果频现的背景下,李克强频频推出紧急措施补救。海外媒体一时有诸多分析,认为面对经济崩溃的威胁,党内对习近平的不满再次凸显,内斗加剧,习近平为保住二十大顺利连任,不得不后退一步,李克强有了出面领导救经济的可能,救经济救成功了,也仍可以归到习近平亲自指挥的名下。华尔街日报分析相关报道分析,李克强正在从习近平的阴影中走出来,任期还剩几个月的李克强,本人也希望能够对未来的总理人选产生影响。

在“九不准”出台前,5月25日,李克强召开旨在稳住经济的10万人大会,在习近平很早就揽走本属于李克强主管的经济大权、很少给其话事权的机会之后,李克强走上第一线主持大会,‘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分析,应该是李克强的主意赢得了几个政治局常委的赞同,习近平不高兴也不能不允许。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声势浩大的10万人大会凸显了李克强在“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李克强讲话中提及,3月4月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指标严重下行,比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期造成的冲击还大。李克强讲话似有意避免在习近平念兹在兹的抗疫问题上触礁,他这样表述,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疫情防控需要财力物力保障,保就业保民生防风险都需要发展来支撑。他的话其实是在暗示,一切都离不开经济,经济垮了,还谈什么疫情防控。

从推出一系列拯救经济的措施到主持10万人大会,再到明确针对动态清零的“九不准”,中共党内务实一派的力量似在凸显出来。有分析指出,这可能让习近平感到一种威胁,对他而言,维持清零,实际上是在维持一尊的地位,维持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英明领袖的形象,清零决策,应成为他二十大连任的最有说服力的功绩之一,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习近平再次出面提醒坚决清零不动摇的重大原因。

清零已经成了习近平制造的让党内服从的政治戒条,坚决清零,谁不坚决,谁就是异己,谁想转向,就要排除干扰,为了在二十大顺利连任,习近平不顾一切。

即使现在疫情在北京街头已变得星星点点,只要这里那里,出现几例,习近平要求“坚决清零不动摇”的理由就存在。清零成了习近平压制异己,保持威望的重要手段。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6/%E4%B9%A0%E8%BF%91%E5%B9%B3%E7%9C%9F%E7%9A%84%E8%A6%81%E6%B8%85%E9%9B%B6%E5%90%97.html


Tuesday, 24 May 2022

顏寶剛:權力遊戲——由經濟數據看內部權鬥

顏寶剛  RFA 20220523

內地疫情持續,受上海等多地封控影響,被稱為「三頭馬車」的工業、零售及固定投資,四月數據全遜預期,工業及零售大幅下跌創逾兩年新低,前四個月投資按年增速亦降至年內低位,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相應升至逾兩年高位。

當中最觸目驚心,是一直認為是增長火車頭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大跌11.1%,遠遜市場預期的負6.6%,為2020年3月首次爆發疫情以來最低,反映全國「降級消費」已成主流。

但與其將重點放在經濟有幾差,我反而覺得數據背後有兩點極不尋常,值得思考的理由:

1. 官方的政策反應並不強烈。雖然政府高層圍繞支撐經濟進行大量討論,但現實是,到目前為止,實際的政策反應異常平淡,幾乎是以「不作為」應對。

2. 四月份經濟數據令很多人驚訝,不只因為數據惡劣,更在於「這麼差的數據也可以發布」,背後原因值得深究:是否有人刻意強調、甚至放大經濟放緩效應?

針對第一個問題,與過去幾次內地公布極差數據同時,人行往往會在同日出手,包括調低指標利率或存準金率,被視為是作出救市的政策回應。

但是今次甚麼也沒有發生。

當然,有評論指人行早在5月15日,已事先表態將下調首次購房者的抵押貸款利率下限,即是減按息。

之後在上周五(20日),又再出乎市場意料調低5年期以上品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達0.15厘,降至4.45厘,但同時1年期LPR則維持在3.7厘水平不變,是2019年LPR改革以來首次單邊下調5年期以上品種。

分析認為,只減5年期LPR反映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料可同時提升買地意欲,支持地方政府財政,同時亦有利較長期的基建項目融資。

有經濟報章大字標題:「人行出大招」形容今次下調LPR,但是正如不少經濟學家指出,如果人們不能出去看房,那政策差別根本不大,而維持一年期LPR即是短期利率,亦救不了早已陷入水深火熱的小微企。

針對第二個疑問,我認為在這個敏感時刻似乎更加關鍵。

《經濟學人》以「When bad data are good」形容上周一(16日)出爐的三頭馬車數據,指國統局願意公布一系列比經濟學家想像更差的數據,表明中央是面對現實,不再以過去人為手段「修正」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中國的許多經濟指標可能正在急劇萎縮,但他們的可信度有所上升。 」

我認為這想法頗為片面,乏略了中國的政治因素,特別是十月即將舉行的二十大。中共內部已掀起了一場權力鬥爭。

過去數天,內地已是傳聞滿天飛,包括今年下半年的中共二十大會有驚人變化。

首先是《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篇《李克強走出習近平陰影,努力修復中國經濟》的文章,指過去一直被邊緣化的李克強,正憑自身影響力「重新活躍」,成為中國政府高層「近十年未見」的潛在制衡力量,在中國陷入近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困境之際,李克強正在發揮作用,力促習近平回調一些導致中國遠離西式資本主義並部分導致中國經濟放緩的措施。

翻查今個月以來,李克強現身官媒次數,的確非比尋常:

20/5 李克強主持國務院第七次全體會議,任命李家超為第六任行政長官。
19/5 李克強周二至周四(19日)在雲南省曲靖、昆明考察。
18/5 李克強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
14/5 《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同時刊登了李克強在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超過九千字。
11/5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計劃向中央發電企業撥付500億元人民幣再生能源補貼。
7/5 李克強在全國穩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作重要批示。

當然習近平亦有反擊跡象,先是中共對元老級人物下達了「封口令」,不許妄議中央,疑似是重點針對曾批評習近平尋求永續連任的前總理朱鎔基。

到近日《華爾街日報》再爆料,指中共中央組織部今年3月發出內部禁令,明言將禁止擢升那些配偶或子女在國外擁有大量資產的高級幹部,報道認為,此舉可能是習近平加強今年換屆影響力的其中一項措施,反映內部權力鬥爭正在加劇。

顯然官方願意釋出接近真實數據,背後一定是別有用心,考慮到國統局是發改委屬下機構,上任局長寧吉喆更是兼任發改委副主任,屬國務院直屬機構,相信作為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對國統局有足夠的影響力。

李克強會取代習近平嗎?坊間炒作「習落李上」,我認為可能性不大,始終習近平是近代第一人權力集中程度不下毛澤東,加上有先進的大數據及監控技術,要造反是絕不可能。

而且這樣的巨變,必然會在國內外做成極大震盪,甚至會動搖整個中共的管治,一旦失控更可能重蹈十年文革的災難。

但習尋求個人永續連任,已經引起黨內元老不滿,加上近因是國內「動態清零」搞到民間怨聲載道,上海的封控更引發了廣泛的憤怒情緒,令習近平原來心目中的下任總理候選人、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招致了黨內批評。

因此真正尋求一個可以制肘習近平的總理人選,應是共產黨元老的共識。據報李克強力挺的候選人,包括汪洋和胡春華都可能獲得更大支持。汪洋是全國政協主席,胡春華是現任國務院副總理,負責外貿外資事務。兩人都曾在共青團擔任過職務。

這樣的局面對香港有甚麼影響?行政長官唯一參選人李家超,已經獲李克強任命為第六任特首,恐怕中南海有甚麼人事變動,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但這位由領導人挑選的特首,日後面對中央權鬥可能令李家超面對更大制衡,甚至可能出現政策前後矛盾,新屆特區政府如何確保自己不會站錯邊,將會是值得觀察的課題。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2/05/blog-post_562.html


Friday, 13 May 2022

习清零李要经济 复旦论文是何立场

来源:
大纪元

观众朋友们好,我是横河,欢迎大家来到《横河观点》频道,5月12日,星期二。我的频道是美东时间每周二、四、五更新视频,给您带来最新的时局分析、深度解读,欢迎大家订阅并分享给您的朋友。

今天焦点:清零连谭德塞都看不下去,复旦大学论文真的说了不清零就要死150万吗?实际上是探讨如何过渡到共存的,国务院会议只字不提清零,是否真有路线斗争,如果传言是真,为何清零还在加强,政治运动十年律,所有实权领袖都有负政治遗产。

清零变本加厉,谭德塞都看不下去了

上海和北京疫情的现状,尤其是上海的入户消杀,北京加紧核酸检测,居民超市抢购却等待官方新闻发布。这些举动大多数是没有意义的,如入户消杀,按照国际上公认的防疫方法,其实家里并不需要消毒,经常开窗通风就可以了,家里有衣服、被子、各种电器和食品。

现在的情况是,中共无论是宣传还是实际操作,都把清零看成是不可挑战的路线斗争问题,而外界质疑声也越来越大,最有意思的是世卫总干事谭德塞批中共清零不可持续,而在中国大陆被全网封杀。

复旦大学论文被误读为支持清零,真实情况怎样

我们先看一下中共的措施究竟有没有用?两天前,复旦大学余宏杰团队和其它包括几所美国大学在自然杂志合作发了一篇研究论文。这是还在修改中的版本,自然杂志居然把不是最后版本发表了,可见重视程度。这是一个数学模型,预估不同情况下奥密克戎的传播和对医疗系统的影响。

这篇文章很容易被误读。一般报导都强调说如果中国放弃清零,将会出现奥密克戎感染潮,致150万人死亡,而对ICU的需求超过现有床位的15.6倍。实际上,这里有很多细节,我简单介绍一下:

1)这是一个从清零到减缓传播的论证,换句话说就是探索从清零到共存过渡的可能性和实际操作。这和中共目前政策几乎是对立的。

2)模型是针对奥密克戎变种,假设引入20个阳性进入社区,传播力是3.9,就是每个阳性可以传播3.9个人,然后分别改变三个因素:接种疫苗、抗病毒药物治疗、非医学控制(关闭学校无作用、关闭所有工作场所,只减少10~20%,单独任何因素都无法把死亡率降到流感以下,

看能不能把疫情控制在不瘫痪医疗系统的水平之下。注意,这里是不瘫痪医疗系统,这是西方共存模式的开始,西方大多数国家,程度不同,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消灭病毒,因为那根本不可能,而是如何降低和延长峰值的时间,确保医疗系统不瘫痪。实验的衡量标准是看住院人数、ICU人数、和死亡人数。

3)结论是,如果没有其它人为干预,在已有的接种疫苗情况下,奥密克戎将会导致6个月内每千人1.1人死亡,即150万人死亡,其中77%是未接种的,其中又有大多数是60岁以上未接种者。

4)解决方案是提高老人接种率和引入高效抗病毒药物,这两者并用可以保持病床不超负荷,死亡不超过季节性流感。

5)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则必须实施严格的非医疗措施(口罩、检测、社交距离、减少群聚,但模型发现关闭学校对疫情扩散没有影响,因为学校并不显着影响住院率、ICU和死亡)。

为什么最脆弱的老年人接种率最低

这里所有预设条件的基础是其它国家的数据,比如疫苗和相同不同的加强针的数据是香港和巴西的。这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科学家并不信任中国的数据。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建议加强老人接种。但问题是最脆弱的老人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被疫苗临床实验忽略,我们知道早期临床试验几乎没有老年人数据,那时我就在节目中质疑过,结果两年过去了,老年人还是接种率最低的。

一般国家是把老年人接种放在最优先的。这里不对疫苗的效率和副作用评价。要知道这个模型使用的极少数中国大陆数据就是到4月中旬,中国大陆91.4%3岁以上人群已经完成了疫苗全程接种,53.7%人口接种了加强针。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老年人未接种?最大的可能是,早期临床实验已经发现中国疫苗对老人保护率低,因而删除了这部分数据。中国国产疫苗保护率极低,防止感染不超过10%,加强针最高17%,但mRNA加强针超过50%。重症死亡住院保护率很高,数据不可靠。

论文本身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是,为什么不针对重症率、ICU和死亡率最高的老年人进行防疫措施,而要采用劳民伤财的封城和全民核酸检测?我觉得还是个政治对科学的问题。

这里还要说一下,论文中建议的严格的非医疗措施中,核酸检测和减少群聚是矛盾的,因为核酸检测在大多数城市的大多数时间是群聚的。现在上海好像改了,上门检测了。

习李真的不同调?

这几天,关于权斗或文革的传闻仍然不断,对今天的人来说,文革和权斗还不是一回事,文革想到的是极左,但文革之得以发动并持续十年,正是权力斗争的需要。所以,当今天看到很多文革现象时,必然背后有权斗因素,而民众只能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很多迹象表明至少习李不完全同调。对照一下5月5日的政治局常委会议和5月11日的国务院会议。可以认为是分工不同,但不仅是分工,有很多时候是由党政的对立和冲突的,尤其是当双方目标不一致的时候。

现在疫情就是这个时候了:习的目标是清零,李的目标是保经济,现在就是冲突的。有人说李不可能和习斗,连美国人都说指望李是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我不讲斗不斗,而是实际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事不对人的话就是清零和经济不可兼得,就是不可调和。这种不可调和的冲突对中共的打击比零星的民众抵抗要严重。

我以前讲过,最终导致中共崩溃的因素往往是自身的机制无法运行了。有一次有朋友留言说我对抓革命促生产的解读是错的。现在我们看中共高层是不是这么回事?总书记抓革命——清零是一场政治运动,当然属于革命,总理促生产,搞经济。所以说李的国务院会议一字不提清零,不反对也不掺和总行了吧。

如果权斗传言属实,为何还在坚持清零

如果中共高层真的发生了激烈的权斗,而且习近平可能真的做了某种妥协或让步,为什么清零变本加厉?这是一个外界的假设,甚至可能是一厢情愿,因为清零很可能不仅仅是习近平一个人的想法,如果换了别人,难道就不清零了?清零和中国模式不仅是习近平的政绩,也是中共的政绩和合法性替代品。

也就是说,即使不是习近平,清零仍然会是一个优势选项。其二,中共历史上政策的改变都是很慢的,远远慢于人事的变动。华东师大的王申酉不是死在文革,而是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庆祝粉碎四人帮的游行口号中还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中国政治运动每十年来一次,迄今无例外

我的看法,现在的政策虽然是加速师,但这条路绝不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很可能是必然的。毛泽东曾经说过,文革要七八年又来一次。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这个规律并没有被打破,只是不以文革的形式,可以说政治运动每十年来一次。

中共的转型从1979年开始,到89学运被镇压,10年,到99年迫害法轮功,又是10年,09年没有全国性重大事件,但薄熙来在重庆从2008年开始的唱红和2009年开始的打黑,一直延伸到2012年王立军外逃引发的中共高层政坛地震,可以算是一场持续几年的政治运动,而这几年的政治左转到现在的动态清零,其实也可看作是一场连续的政治运动,和薄熙来的唱红打黑运动差不多也差10年。

说明一下,文革并不是一场持续十年的单一运动,而是由一系列的小一点的运动组成的。矛盾积累多了就要释放,在民主国家,就是大选;在中国就是政治运动,中共是必须折腾的。

对当前的清零中的种种怪像,非常不逻辑,其实是不了解中共,中共的大多数运动和运动中的政策都是不逻辑和荒唐的。每一代中国人都要经历多次运动,无人能幸免。不要指望换个领导人就会不同,应该想想为什么中国人总也等不到一个好一点的领导人,每个历史时期中共对道路的选择,对领导人的选择,对普通人来说都是错的,但对中共来说却是必然的。

中共所有实权领袖都有灾难性政治遗产

中共每个领导人都有一个遗产,而且都是在看上去颇有希望的开头以后发生的悲剧。毛泽东建政,给海内外中国人带来的都是希望,而那时毛要是按照常规搞建设,中国人确实有机会过上好日子。但毛一直折腾到文革十年到顶峰,就是他自己说的两大政治遗产;

邓小平搞改革开放,不管怎么说,都是应该肯定的,但就是没能保住晚节,弄出个天安门大屠杀;江泽民则有迫害法轮功作为主要政治遗产,因为经济改革方向不是他而是邓的;只有胡锦涛没有特别的政治遗产,因为是江泽民垂帘听政。

现在习近平还没有明确的政治遗产,反腐不应该算,因为没有触及到腐败根源的中共不受监督的权力,现在要算的至少可以有:打击私企,动态清零及其引发的大规模人道灾难,具体就不说了,习最有名的是在墨西哥讲话“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输不输出革命问题姑且不论,不折腾外国人也许,但折腾中国人是一定的,如果仅仅是毛泽东一个人还可以说是偶然的,但所有真正掌握了实权的领导人无一例外,胡耀邦、赵紫阳和胡锦涛都没有真正掌实权,那就要想想是不是中共本身的问题,为什么每次换人都要从希望转为失望?

所以对于中共权力斗争,我们当当看客就可以,自己不必入戏,而且也不要指望换个人或换个派别就会怎么样。通过这些事情能够认清中共本质,帮助别人也摆脱中共的思想控制,才是重要的。

如果喜欢我的节目,请别忘记订阅、点赞和转发。好,感谢大家收看,也感谢观众朋友对我节目的支持。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5/%E4%B9%A0%E6%B8%85%E9%9B%B6%E6%9D%8E%E8%A6%81%E7%BB%8F%E6%B5%8E%7C%E5%A4%8D%E6%97%A6%E8%AE%BA%E6%96%87%E6%98%AF%E4%BD%95%E7%AB%8B%E5%9C%BA.html


Thursday, 5 May 2022

法国观点周刊:阴云在习近平头上聚集

来源: 
法广

法国最新一期‘观点’周刊刊出Jérémy André题为‘新冠疫情最终会让习近平下台吗’的文章,分析中共最高领导人决策与新冠疫情关系。作者认为,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阴云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头上聚集,民众的不满开始传了出来。

中国自天安门事件以来,是否经历过更动荡的时期?作者认为,在上海被封城一个月之后,人们开始提出这个问题。人民共和国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胜利中冲锋,这个春天却化作一场灾难。

每天,都有逃脱审查的视频,在全球网络显示出反对封城的示威活动。加入无视禁令的队伍的人群越来越多,有时还提出更政治性的口号。一段名为‘四月之声’的视频,以蒙太奇的方式记录了被送入隔离区的上海人的绝望谈话,凸显了清零政策的荒谬性。4月22日至23日晚,它在社交网络上的大量分享与2020年2月8日武汉吹哨人李文亮死亡后的愤怒之夜等量齐观。“你听到人民的歌声了吗?”在网上走红没有误导这一不满浪潮的政治意义。

1989年的幽灵在中国上空飘荡吗?金融时报上周披露的一份内部报告说,连通常与权力保持一致的中国金融家单伟建也放胆表示,民众的不满情绪处于30年以来的最高点。即使在相当封闭的小圈子,在习近平的中国发出这样的政治声音都非常罕见。在那里,稍微一点不满都会被视为妄议无所不能的领袖。在中国,提到“三十年”,不可避免地反射出一个禁忌的日子:1989!大学生的抗议运动在天安门广场遭到血腥镇压。

但是,五月初,疫情继续蔓延,在北京,在郑州发现一些病例后,被迫关闭的场所成倍地增加,不满情绪蔓延的风险也在增加。中国人存在着抵制清零政策的行为本身,就使得政权有关美国和西方人不能服从大局利益的宣传脱轨。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FRS)的研究员瓦莱丽-尼凯(Valérie Niquet)说:“敢于表达不满就是在冒风险。在经历了1989年的创伤之后,我们知道,敢于正面反对政权就会使自己暴露在极端暴力的反应之下。”

不满不只是一种不安的情绪,上海是与世界上联系最紧密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界和商业界的所在地。瓦莱里-尼凯(Valérie Niquet)补充说:我们看到卫生界和经济界的一些人士发表文章,批评这种清零政策。3月底,上海出现了恳求当局尝试与病毒共存,停止封锁,同时通过其他措施限制损害的呼声。

即使被视为防疫教父的钟南山,在为现行政策辩护的同时,也提出可尝试其他方式,但招致官媒3月30日再次重申习近平的命令:坚决清零不动摇。习近平至今对上海越来越具爆炸性的处境一言不发,而是让其亲信李强亲临前线。对于中共总书记而言,不存在给那些想在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将上海局势变成政治问题的人提供更多筹码的问题。

原则上讲,习近平连任不成问题,中共十九大已提前为允许第三任改变了规则。专门研究中国政治的蒙特利尔咨询公司创始人Alex Payette说:“对上海卫生政策的挑战并不足以推翻习近平。但如果你把他在乌克兰问题上支持俄罗斯的误判以及缺乏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叠加起来,就会对其领导力产生怀疑。”

加拿大专家认为,习近平此刻给党内的“不满者”提供了许多弹药,后者希望重返邓小平或江泽民时期的状态,忠于习近平的为清零辩护,不满的一派则站在主张与病毒共存的科学家一边。但是这种愤怒能否有足够的力量影响习近平连任?

一切都将取决于上海危机的最终结果。如果得到遏制,它可被用来再次显示中国战略的“优越性”。上海不是中国,内陆地区不一定同情傲慢的资产阶级和国际化大都市的苦难。毕竟,上海也不过经历了从武汉到西安的许多其他地方所强加的封城禁锢。

更重要的是,作为金融中心的上海是习近平的前任,特别是江泽民派系的传统大本营。因此,每个阵营都在争相为上海做出自己的解释:对反习近平阵营来说,惨败是由于现任政府的僵化;或者对亲习近平阵营来说,如果其领导人在病毒面前屈服于“躺平”的诱惑,那么等待整个国家的就是灾难。

预计内部抗议的脉搏将在7月感受到,届时党的干部将聚集在北京附近的海滨度假胜地北戴河,参加他们的“暑期大学”,大会的公告将在幕后进行谈判。瓦莱丽-尼凯预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不认为习近平会冒着失去职务的风险,只是有可能会被削弱。但如果情况变得更糟,一切可能走得更远。”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5/%E6%B3%95%E5%9B%BD%E8%A7%82%E7%82%B9%E5%91%A8%E5%88%8A%EF%BC%9A%E9%98%B4%E4%BA%91%E5%9C%A8%E4%B9%A0%E8%BF%91%E5%B9%B3%E5%A4%B4%E4%B8%8A%E8%81%9A%E9%9B%86.html


Friday, 1 April 2022

傅政华被双开 中共二十大前权斗激烈

来源:
自由亚洲

中共官方3月31日通报,去年十月落马的前中国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傅政华,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罪名包括对党不忠,参加孙力军政治团伙等。外界认为,此时宣布傅政华被双开,是中共二十大前权斗激烈的一种反映。

3月31日,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已对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并决定开除其党籍和公职(即所谓“双开”)。

时事评论员、自媒体《横河观点》主持人横河认为,傅政华案已有一段时间,作为一个代表性人物,在此刻被拿出来打,有其特殊意涵。“其实这是牵涉到二十大的布局,尤其加上这些罪名。因为这些罪名反映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在于傅政华本人了,而是在于中共这个系统。”

本台特约评论员陈破空则认为,傅政华的关键问题是卷入了所谓“刺习大案”,“这是党内斗争的一部分,是个政治大案。”

官方通报傅政华多项罪名 专家:核心是“不忠于习”

傅政华现年67岁,在周永康掌管公安部和政法委时期,曾任北京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习近平上台后曾任中国公安部副部长,负责调查周永康案。2015年1月兼任负责迫害法轮功的610办主任。2016年5月起,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2018年3月任司法部部长,2020年5月转任全国政协闲职。2021年10月2日落马。

根据中共官场规矩,官员落马之后通常要走一系列程序,包括审查、双开、送交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起诉和判刑。目前对傅政华采取的正是第二步“双开”。

监委网站声明罗列了傅政华多项罪名,其中包括所谓“从未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政治野心极度膨胀”;“参加孙力军政治团伙,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在重大问题上弄虚作假、欺瞒中央”;长期结交多名“政治骗子”;长期违规领用和携带枪支,形成严重安全隐患等。

时事评论员横河对本台表示,“其实最核心的就是和当今的政权领导不一条心。这个所谓忠诚于党和人民,就是忠诚于现在的领导,忠诚于习近平,这就是它的潜台词。参加政治团伙啊,结交多名政治骗子,这都是在政治上不忠诚的表现。”

“参与孙力军政治团伙” 傅政华卷入“刺习大案”?

所谓“孙力军案”是指2020年4月落马的前公安部副部长、610办副主任孙力军。2021年9月30日,孙力军被双开,官方通报称,其“政治野心极度膨胀、成伙作势控制要害部门”等。同年11月他被逮捕,2022年1月被起诉。同时,公安部还专门成立“肃清孙力军政治团伙流毒专项小组”。

2022年1月,中纪委反腐片《零容忍》影片首次曝光“孙力军政治团伙”,包括江苏省前政法委书记王立科、上海市公安局前局长龚道安、重庆市公安局前局长邓恢林、山西省前公安厅长刘新云等。而傅政华也出现在该片中。

评论员陈破空分析,傅政华实际也曾参与政变,即刺杀习近平的大计划。这是中共官方媒体通过各种渠道暗示出来的,原话叫做‘意图对领导人不轨’。“这个大计划预定地点是南京,时间是公祭活动的时候,参与者有跨省市的政法系统高官。高级官员就包括司法部长傅政华,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还有其他前任的公安部副部长,现在先后落马或者消失的。”

“孙力军团伙”背后又是谁?

对于傅政华被双开,“财新网”文章指出,这是官方首次明确,正部级的傅政华参加副部级的“孙力军政治团伙”。这一表述在此前同类官方通报中从未出现。

副部级的孙力军如何能让资历、官阶都在其之上的傅政华加入其团伙?时事评论员横河分析,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中共内部有一派势力看中了孙力军,其权力来自于这个背后靠山。“可能他的靠山是很有来头的,应该比公安部部长还要权力大。傅政华反过来加入他这个团伙,靠上这个派系。”

习近平上台后,即开始所谓“反腐斗争”,2018年又进行修宪,打破了中共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所谓“领导人任期制”和“集体领导制”,在中共官场激起巨大漩涡,二十大又谋求连任。陈破空认为,这些行动都引起了党内各派反对。“明的反对,暗的反对,其中有一种刺杀的方式来反对。所以我认为习近平是咎由自取。”

横河则认为,习近平执政以来,受打击最大的就是所谓“江派”,反腐打击的主要就是在江泽民时代“放手腐败”政策下而形成的一些利益集团,另一派则是因参与破坏人权而形成的所谓“血债帮”。

“因为习近平在党内打击的对手很多,有很多人对习不满,这时他们就必须在某种理念或是某种人脉的关系下,重新组织起来,这就是新的反习派。重新汇聚起来的力量还是以江派为核心。”横河说。

二十大前 习将打击“政治骗子”?

在傅政华被公布的罪名中,还包括“长期结交多名‘政治骗子’”。那么这些“政治骗子”到底是谁?会不会被揭露出来,成为党内斗争下一步的打击对象呢?

横河分析认为:“就是孙力军必须要有一些后台,那么这些后台会不会被指控为‘政治骗子’?所以要打的很可能是现在还在位,比较有权力的人。这个就不是政治局委员这一级了,就得常委这一级了。”

今年秋季,中共即将举行二十大,而目前,习近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局面,在内政上,国内疫情重新爆发,外交上则是俄乌局势造成的中共困境。这两点被外界认为将对二十大的布局造成重大影响。

横河说:“在这个时候把傅政华背后的所谓‘政治骗子’给点出来,就是叫大家老实一点,会不会是这种情况?再一种可能性就是下一步动手,去打这些人。”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5%82%85%E6%94%BF%E5%8D%8E%E8%A2%AB%E5%8F%8C%E5%BC%80%7C%E4%B8%AD%E5%85%B1%E4%BA%8C%E5%8D%81%E5%A4%A7%E5%89%8D%E6%9D%83%E6%96%97%E6%BF%80%E7%83%88.html


Tuesday, 29 March 2022

“反习”文章又起! “祸国殃民的习近平必须下台”海外热议

继1月份“客观评价习近平”后,近期海外华文网又流传一篇宣称出自于“中国网民”的文章:“祸国殃民的习近平必须下台”。分析指两篇文章相互辉映,接下来习近平面对国内外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28日被问到“中共政权稳定与否”表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认为, 中共看起来相当不错,也有可能一夕之间就垮台了。

这篇题为“祸国殃民的习近平必须下台”的文章约5500字左右,一开始是由海外媒体“议报”在24日刊登。文章写道,由于习近平个人私欲膨胀,打破现有政治规矩与惯例,冒险修改宪法取消任期限制,准备学习俄罗斯总统普京连任二十年,让60后执掌天下的梦碎,他的这种做法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文章称,“大多数人认为习近平必须下台,不能连任,否则中国将国将不国!”

文章提到,中国都被习折腾的国库空虚,香港被他折腾的衰落,他还梦想着折腾台湾与世界,以满足其所谓的雄心大志,“像普京如今拉上俄罗斯一样毁了俄罗斯的未来!”

文中指出,明明俄乌之战,中国可以选择中立或者支持乌克兰反侵略,来为国家谋取更大利益,但习却偏偏把中国与俄罗斯绑架起来,与世界为敌。文章指控,“现在习近平在亦步亦趋的效仿普京,普京的教训就在眼前,难道不要吸取教训吗?”

提到疫情的部分,文章还抱怨,中国现在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毛时代的不能自由出行、出入都要凭证(介绍信)的时代,只是现在多了可以在中共的“互联网柏林墙”内玩网络消磨时光的方法!

文末呼吁,“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请有志之士和中国人民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一起努力,阻止习近平连任,阻止习近平将中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两篇“反习”文相互辉映 习内外压力加剧

两岸政策协会理事长谭耀南接受本台访问时分析,这篇文章语句用法看起来比较像是网民、草根对习近平的不满,相较于1月份“客观评价习近平”的文章看起来像是圈内人、甚至有可能是太子党写的文章,两篇其实互相辉映。

谭耀南:“传达的是相同的讯息,就是在现在经济下行、中国跟全世界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俄乌战争中国没有踩稳步伐,习近平跟普京这样的紧密关系,关系’无上限’,马上在2月24号被普京打脸发动战争,中国国内没有讲出来的是,对习近平现在的做法和处理国际关系上有相当程度的不满。”

谭耀南指出,今年夏天北戴河会议有很多重要的事项要决定,也有诸多人事要定调。包括所谓的7常委,原来的“七上八下”是不是还延续,哪些会延任、哪些会裸退、哪些会以另外形式存在。此外,接下来习近平是否能顺利度过20大继续延任,有没有第三任、甚至是第四任。

谭耀南:“是不是终身制,他还是不是一人说话算,还是改为集体领导,还是不是要恢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要回到’中国站起来’,还是要回到邓小平的‘韬光养晦’。0317这种文章还会延烧,要看接下来大家的反应,习近平面临内外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中共操控媒体 “反习”无法点、线、面连结

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也提到先后两篇“反习”文章的差异性指出,“客观评价习近平”有很多客观上分析这个人的执政,有一些“局内人”(insider)的东西在里面;但是这篇比较像是情感抒发。王智盛认为,相关文章海外华文网站一定会铺天盖地,但是这些网站中国国内社会是否能看到,看到之后有共鸣吗?就算有共鸣,就能由下而上影响到习近平下台?都是问号。

王智盛:“可能海外、内部有很多不满情绪,为何他不满的情绪无法从点到线到面的连结。要不就是习近平本身执政巩固性还是很强,要不就是这些人所谓的情感抒发落差,和中国内部民众对于统治阶层是有落差(gap)。0210这不意味共产党做得好,而是共产党在媒体和人心的控制,政治的操弄都有他的成效。”

台湾国安局长看中共政权稳定与否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反习文章热议,也在台湾立法院引起话题。民进党立委林淑芬28日以“客观评价习近平”文章,质询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中国政权是否稳定?”陈明通引用,毛泽东快得到天下时,教育家黄炎培对毛说的一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独裁者很清楚知道,现在政权看起来相当好,也有可能一夕之间就垮台了。”陈明通补充说明。

不过,谭耀南特别提醒,不该把陈明通的讲话,解释成他预判或是主观上希望“习近平倒台”。谭耀南说,“这解释就是字面的意思,今天看起来好好的,可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要密切观察中共政局的变化,以及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是不是权力稳定,或者是产生质变或是化学变化。”

谭耀南表示,这对台海安全乃至全世界都会可能变成重大的黑天鹅。主观而言,台湾未必见得希望中国内部发生动乱,因为那创造太多的不确定性,那对台海以及台湾的安全也存在极大威胁。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 台北报道 责编 许书婷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hcm1-03292022052132.html


Tuesday, 15 March 2022

吴国光:20大前未爆炸的政治炸弹

来源: 
大纪元

大家好,欢迎收看《林澜对话》。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陷入国际制裁和孤立。面对欧美出人意料的快速响应,中共首鼠两端。中共和俄罗斯会深度绑定吗?习近平面临怎样的内外交困?西方社会这次还会像冷战时期那样“联中制俄”吗?

今天,我们专访了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政治和历史系教授吴国光。吴教授在中国和西方的顶尖学术机构深造,长期研究中共历史和体制,有多项著作。他也曾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和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智囊团成员。

海外传《客观评价习近平》一文 谁是操盘手

林澜:您刚才提到了对于俄乌冲突走向到底采取哪种政策,可能会加剧中共高层内部的分裂。其实在此之前我们也知道,习近平也是持续地面临着内部的挑战。一个迹象是1月19号,加拿大中文网站“留园网”,突然发表了一篇题为“客观评价习近平”的文章。您如何评价这篇文章,还有它背后潜在的操盘手?以及文章的政治效应,是否已经平息了呢?

吴教授:这个文章如果要是简单地评价,4个字叫做“难以卒睹”,因为我试了几次都没有读完这篇文章。不是因为这个文章长。我平时看的文章、平时看的书,都比这长多了。

第一就是他的文字风格不中不西,看得很别扭;另外一个,就是它逻辑的混乱,在不断地偷换概念。

事情都是这样。尤其标题,凡是一个人标榜:你在客观评价什么东西的时候,很可能他实际上就是不客观。

我觉得其中最大的逻辑混乱,就是(文章)说中共现在这些做的坏事情,都是从习近平开始。

当然,我不可能去为习近平辩护,但是,我想突出一个事实,就是实际上网络的控制也好、对民间社会的控制也好等等⋯⋯甚至对私营、民营企业的打压也好,都不是开始于习近平。当然习近平确实把这个东西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文章要害就是“反习不反共”

那么为什么这个文章要把这些事情,都归到习近平头上呢?实际上很多人已经指出,这篇文章的要害,就是所谓“反习不反共”。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我实际上回答不了——谁是操盘手、谁写的这个文章呢?当然我们可以猜。猜是不是对于观众有参考价值,那就见仁见智了,那我就胡猜一下。

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他应该是刚才我前面讲到的,中共在过去“后天安门时代”形成的一个权贵精英集团,他们做背后的操盘手。

那具体到人,自从“后天安门”以来,中共形成的这样一个权贵集团,你说是江泽民、曾庆红那很可能;你说是朱镕基、温家宝那也很可能;甚至是刘云山、王兆国、刘延东这些团派的人物,那是不是也有可能;甚至过去叫太子党,现在叫红二代(我是觉得太子党这个说法比红二代更准确),太子党邓朴方、陈元、刘亚洲这些人都有可能。

为什么不认为是自由知识分子所为?为什么不认为是海外的、可能完全站在非中共立场的这些人所为?

一个就是他文章的内容,我觉得很奇怪,基本上否认在习近平之前发生的那些,和习近平所做的事情在性质上是一样、(只是)在程度上没有习近平力度这么大——否认这些事情。那写文章的人,一个人也好、几组人也好,不可能是10年前刚刚出生的。所以我想这是有意遮掩这些事情。是有意把习近平,和中共在习近平之前的作为切割开来。在这点上我想是非常不客观的。

“留园网”中共在加拿大办的网站

这个“留园网”,因为好多朋友提醒说,要读一下这个文章。我为什么讲难以卒睹呢,我本来是早就看到了,但是没有读下去,有朋友来提醒,我就试了3、4次,到现在也没读完。

我就去查了一下“留园网”,现在你如果去Google一下“留园网”,英文里面明确讲,这是中国政府在加拿大办的一个网站。当然它会发表批评中国政府的东西,在中国大陆也是被禁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中共大外宣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是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安排。我过去讲过,中共的“精致宣传”。这个宣传是分成多种层次,其中一个就是这种安排:大外宣的外围渠道,只对外国人、只对在海外的华人、在自由社会里经营它那一套宣传。不对中国大陆的人去讲,因为受众所面临的、身处的环境不一样、接受的程度也不一样。

那么这篇文章在“留园网”出来以后,据我所知,其实在“留园网”刚出来的时候,不知道什么人就送给我说,这个文章可以看一下。那文章当时还没有影响。

大约过了可能没有一个月也得有好几个星期,那么忽然一下子,几乎所有的中文网都在推这个文章。我想这里边不排除,其中力推这个文章,不排除大外宣的一些机构。其实很多大外宣的机构,都是在江胡时代得到重大利益的,他们很多都是江胡时代拨着款来养着的。

我们知道江胡时代,特别是江的时代,和西方有这么深的深度勾连,所以在海外办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宣传机构。我想这一次这么集中地、大力地推这篇文章,我认为是一个各方配合的,很难看作是一个完全自发的动作。包括这篇文章出来以后,后边又推了不少文章,什么《客观评价薄熙来》。

后来又出《客观评价薄熙来》更诡异

说到《客观评价薄熙来》,包括这个文章后面专门讲了薄熙来,其中讲了薄熙来很多好话,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我想联系到您刚才提到的非常尖端的问题,就是操盘手这个问题。我觉得一个可能就是说,它是某一些力量既不愿意看到习,当然也不愿看到薄。因为习和薄的做法,很多是相同的。所以,他们想借习的手,把薄干掉。薄当年的马仔徐明,在监牢里不是已经死掉了吗?那么现在让薄熙来在监牢中死掉,对习近平来讲,是一个太容易的事情。你只要刺激他一下,让他去干这个事情。这是一个可能,所谓的“借刀杀人”。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我们知道当年薄熙来手下有很多文人谋士,有些人我个人和他们相当地熟悉,这些人我觉得就是心比天高,但是政治智慧比较缺乏,当然就更不要说道义上的原则了,就更缺乏了。

实际上我当时就认为,薄熙来自己当然胡作非为,但是这些人在里面推波助澜,也使得薄熙来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我当时就讲了,你薄熙来当时不就是要争个进常委吗?那你进常委,你搞什么3.0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发展的新的里程碑这套东西?中共的党魁才有资格搞这个东西,这是中共的家规。你一个地方领导人搞这个东西,你不是找死吗?

但是,那些东西恰恰是那些新左派也好,实际上不是新左派,就是搞了一点西方左派色彩的中国的国家主义者们,甚至堕落成后来法西斯主义者们,这些人给他出的这么一个主意。

如果是这些人沉渣泛起,再次公然地、赤裸裸地吹捧薄熙来。我觉的他们想不到,他们这么推吹捧薄熙来,有可能刺激习近平把薄熙来干掉。

这些人当年都想不到,把薄熙来吹捧成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之后的下一个共产主义代表人物,就能把薄熙来的政治命运终结,他都想不到这个;那今天我不认为他们就长进多少。这个都很奇怪。

索罗斯也发话说习第3任期不可能

刚才提到索罗斯的文章,这个时间是差不多的。索罗斯在斯坦福讲的话,然后登出这个文章来,以及《客观评价习近平》这篇文章在整个海外掀起一个高潮,这两个时间点是大体吻合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也感觉到,背后——。

这不是阴谋论。为什么说不是阴谋论呢?在政治的过程当中是有很多阴谋。说“阴谋是阴谋”,不是阴谋论。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是阴谋呢?

就是因为海外的华文媒体是五花八门,不像在中国,中宣部发一个指令,所有的媒体就动起来了。海外的华文媒体分布在各国,有的只是社区的范围内,有的网站是以比较自由的面目出现的,有的网站是以粉红的面目出现的。那么怎么忽然就全都来干这个事了呢?是不是中宣部也发了一个指令呢?那当然我就不好讲了。如果我要是一定说中宣部发的指令,那我可能真的是阴谋论,但我可以合理推测这个东西。

你讲到这个政治效应,我觉得可以这么讲:有作用。作用就是在这之前,基本上包括西方的舆论,都不怀疑习近平能够在中共20大上,顺利实现第3任期的连任。

因为习前10年当中,各种动作的力度都非常大。那么他对于中共整个内部的掌握,看起来是非常强力的。军队、公安、宣传机器、组织系统也好等等。

那么现在这个文章出来以后,这一波的舆论热潮过去以后,包括索罗斯就是明确地讲,习近平第3任期是不可能的。

这个“出口转内销”也好,还是其它的原因也好;我听说,(文章)在中国内部也在持续地发酵。好像中国很多地方上也认为说,习近平很可能没有第3任期了。这个发酵的作用不可小视。如果说从现在到秋天的中共二十大,这半年的时间里,如果这个舆论能够持续发酵的话,那会影响很多干部的心态。

习或下更大重手 清洗党内

因为我们知道中共的干部,就是“有奶便是娘”了。你看这个习近平,眼看着“奶”都没了,你就不会再去认他的大头了,这对习来讲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但是另一方面就是说,它也提醒了习有反对势力存在,而且相当有野心,要明确阻止他的第3任。所以习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从现在到秋天,习还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反击。

当然到现在为止,从去年的11月中旬,到现在已经4-5月的时间过去了。反习的声浪,不好说反习的声浪,就是说让人们怀疑“习能不能真的掌控中共整个权势集团、他能不能顺利实现他的二十大连任”这个疑问在不断地扩散。

我觉得习到现在为止,好像还没有拿出任何的、真正有分量的反击动作。那么是习确实是还有相当的安全感、有耐心继续等一等呢?还是习真的就是说,现在没有那么大的反击力量呢?我觉得可能等两会开完以后吧。

两会期间可能还要营造一种,比较“平和”这样一个景象。原来是过年、然后是北京冬奥会、然后是两会,这些东西对中国来讲、对中共来讲,都是一些多多少少比较门面的、比较喜庆的一些东西。

等这些事情都过去以后,看习近平还有没有这个反击力量。我觉得我个人的判断,这些文章可能只是促使习下更大的重手,下一步可能习在党内清洗的力度,可能会加码。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那可能他的政治生命,也真的是就像你讲的这样了。

接班规则是什么?习推迟了接班议题

林澜:您刚才提到的这些观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其实也跟我下面一个问题有关系。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习近平真的在20大上连任,意味着中共过去一些权力交接的明规则、或者是潜规则,比如说“七上八下”“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等等,都将被打破。那很多人也在说,这是否意味着中共将建立另一套接班规则?习近平有没有政治基础去建立这样的规则?在此之前会有更激烈的斗争还是妥协?因为我们看到,习近平第2个任期之后,似乎已经跟他的反对势力做了一定的妥协了。那您的观察呢?

吴国光:这个接班规则是什么?实际上现在看,接班这个议题,在习近平来讲还没有排上政治日程。实际上习在十九大上,已经成功地推迟了接班议题。因为本来,按照江胡时代的惯例,在江胡时代,江泽民和胡锦涛时代这个惯例,在他们下台的5年之前那次党代会上,会选拔接班人进入政治局常委会。江那个时代就选了胡一个人,那是10年以前的事,胡实际上在政治局常委待了10年才接班。

习近平和李克强,是2个人同时进入政治局常委,5年以后接班。这也是为什么十九大之前,当时就有人认为说,是不是会有比习年轻大约10岁的人,进入政治局常委,在二十大接班?没有。

实际上就说明了当时习已经成功地推迟了这个议题。再加上2018年的修宪,取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任期。那么党魁,我们知道在过去的30年当中,都是兼任国家主席的,也就暗示党魁也会继续连任下去。这都说明了习近平已经把接班这个议题拿掉了。

对我来讲一个不太能够理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当时在19大前后,那些党内的精英也好、党内的权势集团也好,党内一些原来的老权势集团在前台的代理人也好,为什么没有、看不到他们有任何的动作,来阻击习近平做这个事情?

实际上那时候我们都知道,习近平要有第三个任期了,为什么当时他们不动呢?为什么一直等到现在才动?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谜。

官员以为跟着习近平 可以一直做下去

最近我对这个谜有一点猜想,在解答这个谜,就是你刚才讲的“七上八下”这个规矩。

我觉得可能当时习近平那么做的时候,很多中共在位的领导人,也都在想,你习近平可以做下去,那我们也可以做下去。不仅是最高层,不管是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包括中央委员这个层次,包括有可能进入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层次,这都是中共中高级干部的层次。

他们本来有明确的退休年龄限制。比如说:副部级及以下60岁退休;正部级65岁退休;副国级及以上“七上八下”;其实副部级也是“七上八下”,不过是“57上58下”,这就是一个等级制的退休制度,这在全世界没见过,官大就退休晚,官小就退休早,这在全世界也没有过的。

不管怎么样,实际上我们知道,在中国,这个官位意味着非常多的东西。你在位一天,那你就有很多很多的利益。所以我想所有的中共官员——这也是为什么官大就退休晚。

至于我们老百姓,如果我有足够的养老金,那我宁愿退休早,因为我们这位置就是干活,但他们的位置是有好处。所以中共的很多中高层官员,也都希望,那既然取消了任期限制,整个都要延长退休年龄,那我们也可以延长退休年龄。

而且我们也知道,前两年,中国政府也已经公开地宣布,由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一般的老百姓、普通的职工,他们的强制退休年龄,也要从60岁(女性是55岁),这也是中国明目张胆、公然的歧视女性。我觉得中国的妇女组织,首先应该要求取消掉这一条,男女退休年龄至少一致吧。

说回来,一般老百姓的退休年龄,也要陆续地延长,不再是男的到60岁就退休。中国的官员,你可以想像,中国的官员特权观念那么强,一看到老百姓都61、62退休了,我一个副部长为什么要60岁退休?那他们可能想,既然习近平已经讲要延长任期了,那可能我们在今后的5年当中,也会延长到61、62退休,甚至63退休。

那么你要知道,对他们延长1年,他们就可以多捞很多钱的,他们可以多拿很多好处的,利益非常大。而且在换届的时候,就是你刚才讲的“七上八下”,有一岁之差,换届的时候就可以多留5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益。

所以我觉得,是他们这些私心的算计,使得他们在2017、2018、十九大、和接下来的人大整个期间,没有任何的动作。

官员还是“七上八下”的规矩

但是,恰恰是在最近,我们看到习近平现在已经明确了:你们还是“七上八下”的规矩。

为什么呢?因为2021年的10月开始,中共各省省委领导换届,到2021年的12月中旬,大约应该有14个省区,已经完成了省委领导层的换届;还有17个,会在今年的应该3月~6月完成。这(过程中)就显示,57岁省委常委就可以留任,可以再干下去;58岁就一定退休。

而且这个规矩严到,如果你是开会的这个月满58周岁,就这个月出生的满58周岁,你就退休。如果稍微看一下过去几个月,中共省级领导换届的人事资料,这个规则已经很清楚了。

我们外人来看这个东西都很清楚,那中共的那些官员,一天到晚琢磨的就是这些事,我这个官还能做多长时间啊?下次换届,我是升还是退啊等等。

我认为他们看到了这个东西以后,那么幻象就破灭了。你要紧跟领袖习近平,但是习近平要待下去,你不能待下去;习近平要无限期留任,你还是58,就不能够再连任了,那你要是60你就退休了,正省级也是65岁就退休了。

权势精英集团反抗加剧 习小妥协、大斗争

那么这个,我觉得使得中共内部的党魁和党的权势精英集团之间的矛盾,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着力点。而且这个着力点是密切关注所有中高级干部的职业生涯的。那么这个反抗,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这个反抗就在加剧。

你刚才讲,下一步习他是妥协呢,还是激烈斗争呢?我想这个问题和我前面讲,中国对外政策一样,两个同时。有妥协,有斗争。如果一定要分个轻重呢,我想可能是小妥协、大斗争。

习会在一些比较边缘的位置,向一些比较边缘的小派系,做出人事上的妥协,这是在比较低的层次,省一级层次,省一级或者副国级层次。

在最高层,我想习可能还是以斗争为主。当然斗到最后,恐怕最后还会达成一个妥协。实际上妥协本身,也是分化反习力量的一种手段,也是斗争的一种手段。这就是当年毛泽东讲的,“斗争是斗争,谈判也是斗争”。

你对中共这样的政权,你是不能相信谈判的。以至于国民党人一听要跟中共谈判,都吓瘫了,比上战场还害怕。这是199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到台湾访问,和国民党人接触,给我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是宁愿在战场上和共军见面,也不愿到谈判桌上和共产党见面,因为他们发现,战场上说不定他还能打两下子,到了谈判桌上完全被共军收拾了。

我觉得妥协的程度,对于习近平来讲,要看斗争的程度。实际上包括“留园网”的文章,包括这一波反习的、或者说是暗示习在党内遇到很大反抗的这样一个舆论浪潮,我想也可能它的终极目的,并不是能够真的实现阻击习近平第3任连任的目标,而是增加反习力量的谈判筹码。使得习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开始妥协,这样非习派系在20大的权力再分配当中,能够获得更多一点他们想要的东西。

我觉得这个可能——但是我还要加一句话,即使是大妥协了,20大整个班子权力重构是大妥协了,那么我预判习近平在20大以后,还会进行大斗争。习基本上他的妥协是为了能够获得下一次斗争的力量。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接班这个问题,在今后5年、10年、甚至更长时期,成为中共政治议程上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可以预期,在毛泽东后期的那样中国高层政治的局面,很可能在习的今后的10年,不仅重演,可能更加加剧。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3/%E5%90%B4%E5%9B%BD%E5%85%89%EF%BC%9A20%E5%A4%A7%E5%89%8D%E6%9C%AA%E7%88%86%E7%82%B8%E7%9A%84%E6%94%BF%E6%B2%BB%E7%82%B8%E5%BC%B9.html


Tuesday, 8 February 2022

《客观评价习近平》惊人预言 冬奥期间引关注

近日,一篇由匿名人士“方舟与中国”发表的四万字长文《客观评价习近平》引发舆论关注。该文针砭习近平大搞个人崇拜,其内政和外交政策诸多错误,将以失败告终。有评论认为,中共内部有人借北京冬奥发出不满习近平的声音。
  • 《客观评价习近平》(上)
  • 《客观评价习近平》(中)
  • 《客观评价习近平》(下)
署名“方舟与中国”人士近日在海外留园网发表《客观评价习近平》4万字长文,批评习近平的性格、用人和内政,虚伪、极权、浮夸风,反令自身陷入“捧杀”风险。文中预言,2022年习近平即便保住权位,但在2027年也将面临全面破败。

文中举例习出访吊书袋,臣子阿谀、幕僚“彷佛集体陷入了魔怔”,官媒还做成“习大大的书单”,习草率地“冒充文人”、团队鲁莽修补主子的短板,创造脱离现实的形象,成为世界的笑柄。

文中指出,习以反贪腐打掉政敌,权力前所未有地集中,却陷于深刻不安和自我缺失;喊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口号,塑造自身为旷世英主;对内政策,仿效薄熙来的唱红打黑;树立权威上,仿效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外交上仿效江泽民的文化气质,实际上他却缺乏这些领袖气质,在历任领导人中言辞最空洞、自我标榜假大空;取消任期制以具备自己长期执政条件,问题在于他并不具备服众的特质。

冒充文人、假大空、煽动伪民粹、伪装成强人、人权开倒车

文中提到,为巩固权威,习让幕僚为其编写习思想,纳入党章、写进宪法、编进教科书。在“大国崛起”的论调下,喉舌们掀起“厉害了我的国”宣传活动,浮夸习带领中国步入强国,滥用舆论曝露习的匮乏和无能。习当政这十年,是网络水军最汹涌的时期。他执政的缺漏太多,只能依靠这种偏方来弥补。

内政方面,习重塑权威、君威,宣称“净化中国”,强拆十字架、灭佛、去伊斯兰运动,大搞宗教中国化,欲从文化上统一中国;给社会管控层层加码,收紧人民的权利;大肆抓捕维权律师、记者、异议人士。在打击人权上,抓捕维权人士的数字超越了江、胡两届领袖之和。

经济方面,习从青少年、民企、商业寡头“三位一体”下手;整治所谓不良、反动和低俗信息,双减、压制教培、娱乐业,以操控青少年精神层面;借整顿市场对民企全行业下死手,抓捕企业家,收紧经营许可、打击金融寡头,画饼充饥以“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为口号,向资本家宣战,集中共产、创建新国企制度;强调“红色血脉”、打造红色贵族,成为全民梦魇。

外交方面,文中提及,习创造“一带一路”虚浮概念,拉拢第三世界,不依循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开放市场,反而加强经济封闭,引发美国联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对中贸易隔离,美中贸易战演变成经济冷战。中国瘟疫爆发,习近平与世界对抗表现成意气之争,为撇清责任、转移斗争对象,以民族主义作武器,西方要求对病毒溯源令习感到空前威胁。习将中国推向制度性竞争,是毛泽东以来最恶劣的外交时期,煽动“伪民粹”、搞二次集权,加上发动军事威慑南海、台海,最终导致中国在国际被断链、孤立。

文中指出,习近平并不是一个政治强人,至少与莫迪和普京相比,他的强硬更像一种伪装。

文章还指出,习近平带有天生吸血的特质,采用着高支出的治国模式,并任性地把国家当作供血机器;一旦有需要,他就会向社会抽血。他把创造力都用在了发明政策上,而这些政策只是为了变相地收割财富。

自我偏执 活在反差时空 专制独裁 袁世凯翻版

文末以“破灭的金缕衣”、“溃败的蚁穴”、“绝对不忠诚”等面向分析习近平的危机,指出习思想守旧陈腐,越来越倾向朝鲜和伊朗的环境,希望建立封闭和愚昧的社会以消除批评,完全不符合当下时空背景,其政治气数已到强弩之末。但他利用监控手段去管控党内高层,其优势在于党群太弱,否则早被元老们罢黜。

文中指出,中共党内已很难制约习近平,不过他却免不了败于自己之手,让他坚持至今的是性格上的执拗和失去退路的无奈。2022 年将会是他最大转折点,即便他能用某种魔术式的手段获得连任,也会面临满途荆棘,并在 2027 年前迎来全面的破败。

旅美时事评论员陈破空认为,这篇文章的特点在对习时代的否定、对习思想的不认同,习掌握行政权力、中宣部、中办、军队、武警,强行一党专制独裁,犯下两个颠覆性的错误。

文章出现时间点在冬奥、二十大前 反映党内不满声浪

陈破空说,“习不仅经济上颠覆邓小平,反改革开放;政治上也颠覆邓小平,就是取消领导人任期,搞终身制,在体制内外引发一片反对之声。所以习在玩火冒险,对世界和平、对百年大党造成威胁。这文章可说是对习不满的总爆发。”

为何此文出现在这个时间点?陈破空分析,人民和党内不满习强行举办冬奥,砸重金血本无归,在二十大换届之前多数民意、党意希望他下来,他却强行摆出非连任不可的情绪,激发人民忍无可忍、党内高层激烈斗争。

陈破空说:“你看北京冬奥会主席台上的表现,李克强和习近平正眼根本不互相看一眼。习近平唱国歌看国旗时,李克强根本不看国旗方向,只平视前方,找出的都是公开分裂的镜头。”

现居美国的《北京之春》杂志荣誉主编胡平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方舟与中国”这篇文章对习近平提出全方位严厉批评,揭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今天中共体制内、党内,对习近平不满的大有人在。

胡平说:“文章广泛流传,也说明很多人有相同看法。问题是中国现在体制之下,包括党内也没有自由表达的空间,很多人想换个人做做看,没有先例,你很难想像二十大上有代表提出我们不选习当总书记,我们提名谁谁谁,很多人就赞成、投票,这不可能嘛。他根本不准你有不同意见。”

胡平提到,共产党高层以权势压人,一月份中纪委颁发一个工作条例“两个维护”,说到底就是维护习近平政权:“中纪委专干这事,把习思想写进党章、写进宪法,要反习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国家,用这个压你。”

十年前扳倒薄熙来奠定执政基础 执政无能以反腐清除异己

胡平说,习近平实施极权专制,连在官媒、党媒都不允许有异议。习不像毛邓,他又不是打天下出身的,本来没有自己班底,又整很多人,显然树敌很多。胡平研判,这是中国境内的人写的文章。

胡平提到,“就在十年前的今天,重庆市公安局长王立军进了成都美国领事馆,这是很偶然的事。但因王立军的事把当时不可一世的薄熙来拉下马,顺道周永康也被拉下马,一个连一个,这样习近平一上台就打倒这么有影响力、地位这么高的人物,树立他杀人立威,提供习反腐败一个切入点。”

胡平说,习靠反腐清除异己、强化个人权力,如果没有王立军,整个反腐大戏连场都开不了,习自此奠定执政基础。

胡平认为,这篇文章还是站在体制内立场,一般人比较容易接受;如果提反体制就有很多人会害怕,可说这文章所表达的想法有相当大的代表性。如果文章释放出的能量引发党内把习赶下台,也可能引起党内另一波要求政治改革、自由化的潮流。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夏小华 台北报道       责编 许书婷、何平       网编 瑞哲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hx1-02072022090710.html


Tuesday, 25 January 2022

何清涟:外宣媒体发出清算“江泽民路线”信号

来源: 
大纪元
中共二十大决定习近平是否连任,中国政坛高层的血风腥雨程度未必逊于习近平接位时的十七大。种种迹象表明,习近平正在全力对付中共党内最后一支有挑战能力的暗盘力量:江曾系势力。本人一向不根据“北京内部人士透露可靠消息”判断形势,但多维这家总部设在北京的美国中文媒体,最近接连推出“邓小平南巡30年”系列,除了表示习近平要继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之外,多篇文章都点到江泽民的名字。提到江的政绩败笔,不再只限于贪腐之类。重中之重,莫过于1月24日推出的《南方谈话前后两种力量的博弈》(以下简称《博弈》)一文,这是第一次将江泽民置于否定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的政治对立面,并且上升到路线斗争高度。

路线斗争:中共党内的生死较量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路线斗争”一词分量极重,中共立党百年,总共经历了十一次路线斗争,基本都是中共最高层之间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

《博弈》一文称,1989年5月20日,邓小平等中共高层决定由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接替赵紫阳出任中共总书记后,31日邓小平在与李鹏、姚依林的谈话中提出了他的“政治交代”(政治遗产):“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其核心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邓小平最看重“坚持改革开放”,视为其最重要的政治遗产。

当时中共党内是元老当家,邓小平与陈云这两位元老形成“双头政治”,邓小平要改革开放,陈云不想放弃计划经济,“六四”之后中共党内主流否定改革,陈云明显压邓小平一头。江泽民权衡利害,自然投陈弃邓。在江泽民1989年的第一个“七一讲话”,就提出分清两种改革观,一种是社会主义改革观,一种是资本主义改革观,要把反和平演变作为党的教育坚持到底。1991年,江泽民在中共建党70周年讲话中,8次提及资产阶级自由化,9次提及和平演变,称“当前阶级斗争的焦点是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在谈及培养接班人时,特别提出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抵御和平演变斗争的实践中,考察和培养干部”。重提阶级斗争、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将改革开放与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和平演变并列。这等于完全否定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与干部培养的“第三梯队”计划——文章没谈的是当时坊间都在传说江泽民放出的狠话:要把万元户搞得倾家荡产。

在此形势下,邓小平不能坐视改革开放被腰斩,1991年春节去上海见陈云被婉拒,但在上海与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杨尚昆有过两次会面,达成了一致。在以杨尚昆为代表的军方支持下,邓小平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期间的“南巡”成功扭转了局势,2月24日《人民日报》发布《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的社论,公开支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由于杨尚昆加入邓小平一方,政治砝码远重于陈云一方,江泽民经过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的犹豫之后,终于选择站在了邓小平一边。

这些我们这代人当年亲历之事,后来由于江李朱、胡温两代高层都坚称自己“坚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江泽民当年在邓、陈之间的犹豫与摇摆自然不会再提。美国高盛顾问库恩撰写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也没将这事儿写明白。这不是海外盛传的国内中文版删除英文原版5%的内容中所包括的涉及“六四”的敏感内容,而是因江泽民的功绩既然是“改变了中国”,其间两年零八个月尊奉陈云路线这段经历,江泽民当然不会提,只能作为历史旧事,湮没在中共中央的文件海洋里。《博弈》一文引用原新华社记者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内容,却不提当年该书于2010年在香港出版后,中宣部曾多次约谈作者,禁止扩散。防扩散,当然是防止敏感内容传播,其中包括江泽民当年弃邓投陈的“路线错误”。

多维对江曾态度的变化

多维对江泽民并非一直如此严厉。在习近平上台之后的2015年1月17日,多维发表过一篇《内外剧变临危受命 江泽民功过系于一役》,袒护江泽民。文章开篇就为江泽民叫屈:“多次‘被死亡’的中共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时下正在经历着生平最严酷的一场政治飓风。因为在习近平十八大上台至今的两年时间里,喊着震天响‘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口号并挥舞着反腐大刀打落的,尽是江派人马”,作者紧接着提出:“问题在于,是否可以仅凭部下贪腐程度来定性一代领导人的功过是非?放在江泽民身上,是否因为其身边人马的不检点,就该给江泽民本人扣上历史罪人的帽子?”作者当然不否定江时代的高度腐败是“败”,说“时有坊间民谣唱道——毛泽东的干部两袖清风,华国锋的干部无影无踪,邓小平的干部百万富翁,江泽民的干部国库掏空”,但强调“成”在于:“江泽民时代成长起来的官员,虽然有些劣迹斑斑,但绝大多数还是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扮演着绝对的主力。如果说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的最大功绩在于,在年迈之时坚持原则,努力对这种邪说发动攻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并身体力行地展开南巡之旅。那么江泽民值得一书的功绩则在于,循着邓小平设计出的改革开放图景,亦步亦趋地践行改革开放。”

多维对江泽民态度的变化,大约在2019年左右,这有文章踪迹可循。几年以前,在推特上,我将它归入大外宣,有知道内情的人公开回复说“多维这家媒体不是大外宣,而是党内某派系(GA)媒体”,这点我相信。从这个视角观察,就比较容易理解当年多维对江泽民一系的袒护之意了。

多维系列文为江泽民算了几笔账

中共百年大庆时,多维曾推出【专题|台前与幕后:聚焦倍受瞩目的中南海政坛老人】,其中这篇《江泽民:为何成为最受瞩目的中共政坛老人》的一些描述与评价,颇值细品。这篇文章除了讲江本人个性突出,好吸引眼球之外,为江泽民算了两笔账:

第一,中共十六大江胡交接班时,江泽民并未全权交接,继续担任两年军委主席,且江在北京八一大楼的办公室据称十八大前夕才关闭。江泽民办公室延续存在至2012年,表明江对军队的影响,至少覆盖了胡温十年。中共十八大上胡锦涛的“裸退”,排除了高层退休后干涉中共新领导集体的可能,为笼罩他整个任期的“老人政治”现象划上了一道休止符。

第二,十八大后的落马高官中,比如曾经担任军委副主席的徐才厚和曾经以中共政法委书记身份进入政治局常委序列的周永康,仕途均起于江泽民时代——这些人后来都在习近平2013年的反腐中最先落马,实际上是这些人干政——文章未提及传说中周永康利用中共第二武装武警部队于2012年3月19日深夜在新华门一带发动的未遂政变。

现在,多维终于算了江泽民的第三笔账——也是最重要的一笔账,即《博奕》一文提到的江泽民在“六四”之后两年多内犯过的反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路线错误。

外宣媒体如此放风,信号已经明显不过,再考虑《人民日报》1月22日的评论员文章,就明白清算江曾派系已经成行。该文开头提到习近平一段讲话:“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必须要指出的是:江泽民、曾庆红一系当中,江现在只是个象征,党内势力现在只有这一系能够向习近平叫板,不满习的各种力量都寄望于这支势力出来与习对阵,习近平要防的就是反习力量这种纠合,干脆将大树放倒,让有反意者无枝可依。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1/%E4%BD%95%E6%B8%85%E6%B6%9F%EF%BC%9A%E5%A4%96%E5%AE%A3%E5%AA%92%E4%BD%93%E5%8F%91%E5%87%BA%E6%B8%85%E7%AE%97%E2%80%9C%E6%B1%9F%E6%B3%BD%E6%B0%91%E8%B7%AF%E7%BA%BF%E2%80%9D%E4%BF%A1%E5%8F%B7.html


Thursday, 23 December 2021

二十大前第一個可能的爆點來臨

在明年的中共二十大之前,中國政治最大的看點就是皇帝能否連任,沒有之一。這確實是非常非常重大的事件,對於博弈的雙方,都是生死存亡之戰,沒有後退和妥協的餘地。

雖然說最終結局尚未出現,但一直以來,海內外的輿論普遍認為,皇帝的連任之路會有一定程度的波折,但總體無大礙,最終他可以得償所願。但是,隨著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告的出台,這種看法開始出現變化,而最近一系列事件,更加凸顯不確定性的增加。

六中全會到底誰贏了,各種說法莫衷一是。我覺得,是雙方的平局,而且不是零比零的平局,而是一比一的平局。

中共的前兩次歷史決議,可看作是太祖(毛)和太宗(鄧)留下的兩條家訓,後一條在很大程度上是否定了前一條。現在皇帝要搞第三次歷史決議,其意圖是要打出「太祖訓」這張牌,最終樹立自己的「成祖訓」;而反習派則堅持打出「太宗訓」這張牌,以此來對抗可能出現的「成祖訓」。如果皇帝全勝,則應該是「太宗訓」被全面批判甚至否定;而如果反對派全勝,則應該是「太宗訓」受到強化肯定,即進一步確立對「太祖訓」的否定。所以,焦點不在於「成祖訓」說了什麼,而是原先「太宗訓」的地位如何。

結果呢?第三次決議依舊把文革定性為「災難」,也沒有批判鄧江胡的「錯誤路線」,那就是「太宗訓」的基本地位仍在,沒有被全面批判,更沒有被打倒,從這點上來說,皇帝是失敗的;但是,決議中畢竟用極大篇幅來歌頌皇帝,且把鄧的地位降格到等同於江胡,那也算是皇帝扳回一城,等於是雙方都往對方門裡進了一個球,卻也都未能打破均勢。

最近的兩件事,顯示雙方都在試圖進一步打破這種僵局。

其一是雙方的宣傳戰,即曲青山那篇鼓吹改開且完全不提皇帝的《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和江金權那篇只捧習毛而不提鄧江胡的《全面堅持黨的領導》。這兩篇正式檄文的背後,各有《解放軍報》的《勇當「咬牙幹部」》和中紀委的《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作為跟班小弟而為之搖旗吶喊。

這件事,可視為反對派主動發起攻擊,而皇帝一方予以堅決反擊。聯繫到12月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多項經濟政策有糾偏的意味,且李相破天荒地被提及「作重要講話」,反對派看起來是以經濟議題作為跳板,轉向對皇帝發起政治攻勢。因為當前中國經濟問題很嚴重,是最容易下手的突破口,且可以關聯到改開的路線,並可由此撼動皇帝的政治地位。而皇帝一方,一如既往地以政治話題予以還擊,即「黨要領導一切,這是長期執政的根基」,這也是毫無疑問的政治正確。

簡言之,反對派說:「太宗訓」不能改;而皇帝則反問:難道「太祖訓」就可以不要了嗎?

其二,是12月20日,皇帝在全國黨內法規工作會議上指示,要「發揮好黨內法規在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障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這說明皇帝已經意識到危機在加深,應該是在考慮動粗了。

上述兩件不是小事,是要出大事的前奏。

為什麼我說今冬明春是二十大前第一個可能的爆點?這是基於世情分析和卦理推測兩方面的原因。

世情而言,冬春季節疫情反覆,摧毀經濟更甚,民生更加艱難;支柱產業房地產搖搖欲墜,各大房企開始出現外債違約;國庫空虛,吃皇糧的都開始減薪,年關難過,所以最近屢屢痛下殺手橫徵暴斂,一個網紅就可以罰她13億,這是已經不顧吃相了;加之冬奧遭受各方抵制,外部壓力不斷加大,由此,春節前後各種社會矛盾和經濟風險急速堆積,為引爆高層矛盾增加了很多導火線。

卦理而言,我之前說過,今年中共的運勢是「夬卦」,這是五陽決陰,激烈鬥爭的卦,尤以上爻為甚,所以年末高層博弈會異常激烈,不排除出現重大事件。而另一些朋友從干支納甲的角度分析,辛丑年的臘月是辛丑月,而壬寅年的正月是壬寅月,年月的干支完全一致,沖得厲害,故歲末年初,不得太平。

有朋友可能說,中共內鬥向來是「鬥而不破」,這次也不會例外,此話也不絕對。太祖時代,內鬥都是死人的,連劉少奇、林彪都死得那麼難看,林彪甚至都叛逃出國了,還能說是不破嗎?太宗時代,內鬥固然溫和很多,直接死人是沒有了,但連廢華、胡、趙三位大佬,皆軟禁至死,天下共知,又豈是不破?只不過當時對底層百姓生活影響不大而已。再往後,江胡時代,經濟日盛,高層為了共享盛宴,博弈也越發有了底線和規則,才會有「鬥而不破」的局面。

為何鬥爭會逐漸溫和?就在於權力是逐漸分散的。太祖完全獨裁,所以斷然不會容忍其他人分享他的權力,故他的對手都得死,他也確實有能力搞死所有對手;太宗沒那麼強的實力,只能分一部分權力給其他人,有「二元」乃至「八老」之說。所以他既無完全搞死對手的實力,也無這種必要(能接受別人分享一部分權力),他的對手能分到一部分權力,也無性命之憂,故也無需拼死;而江胡時代,權力更散,一代弱於一代,數龍治水,總書記只不過是天下共主,並無絕對實力,各方諸侯也都沒徹底弄死對手的實力和必要,所以看上去會更加和諧。

今時則不同往日,皇帝登基以來,已經完全打破太宗朝以來四十餘年的遊戲規則,向太祖朝回歸,他要獨享天下,唯其獨尊,那鬥爭方式和結局,又怎麼會延續太宗朝乃至江胡時代的風格?簡言之,他要獨吞,不能容人,那就是不給人家活路,同時也斷了自己的退路,結局必定是要死一方的,絕無「不破」之可能。

講到這裡,再說說台海。為什麼我說只要皇帝在位,台海就必有一戰,原因之一,就是皇帝無威望,他急需功績來立威。

中共五代領導人,就吹捧程度來說,目前皇帝已經是第一,但就實際政績來說,卻是倒數第一。太祖立國,太宗撥亂,江胡時代,港澳回歸,加入世貿,首辦奧運,歐美漸親。這些事情雖然和民主憲政無關,但中共要拿它們當政績吹,從一個政權的角度來說,場面上還是過得去的。反觀現在的皇帝,一事無成,空耗祖業,蠢如晉惠,狂如隋煬,以致民生凋敝,天下圍堵。如前所說,他之所以現在還只能用實際上已經被否定的「太祖訓」來反擊「太宗訓」,是因為他自己根本沒什麼東西,他不抱緊臘肉的大腿,自己就啥也不是。臘肉好歹還有肉,他自己真是啥也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要說兼具樹立威望、加強集權、激發民粹、轉移矛盾、煽動愚民等一系列的效果,還有比出兵台海更好的選擇嗎?

那麼,皇帝和反對派,誰會贏?

目前還不好說,還需要再觀察。

很多人可能擔心,如果皇帝失敗,那中共是否就此得以續命了?這個不會,我一直在說,若皇帝失敗,則「八王之亂」不遠了,具體分析見去年的推特文字(我回頭可以去找一下,若找得到,可以發在這裡)。

簡單總結一下吧:最近高層博弈激烈程度是近三十年來所未有的,雙方皆無退路,沒什麼「鬥而不破」,最近的一個大概率爆點的時間段,在今冬明春,大家不妨拭目。

——Matters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1/12/blog-post_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