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1 October 2023

纽时:美国还会"毫无保留"支持以色列多久?

美国纽约时报今天(10月31日)登出由MICHAEL D. SHEAR, DAVID E. SANGER, 黄安伟联合撰写的文章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发生转变,从毫无保留到批评不满增多。这一变化的背景是全球谴责以色列的行动,以及美国爆发了分裂性的抗议活动。

文章开头写道,在哈马斯恐怖分子屠杀了1400多人三天后,拜登总统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保证,他支持后者“为这个黑暗的日子报仇”,从空中和地面把加沙地带“变成一片废墟”的誓言。

在过去的三周里,虽然拜登继续毫不含糊地宣布支持以色列,但是,关于以色列对恐怖袭击和不断发展的人道主义危机的反应,他和他的高级军事和外交官员越来越不满。

文章强调,拜登总统和他的高级助手们仍然抱着这样的希望: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新战争可能最终会让位于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的重启谈判,甚至可能为恢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并存的两国解决方案谈判提供一些筹码。然而,内塔尼亚胡长期以来一直抵制这一举动。

文章续称,拜登已向国会递交了向以色列提供145亿美元军事援助的请求。但随着以色列开始从空中轰炸加沙,为周末正式开始的地面入侵做准备,拜登进入了向以色列人传递越来越多批评信息的模式,先是私下,然后是公开。

外界注意到,美国不断派遣高级官员去见内塔尼亚胡,他们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避免告诉以色列人该怎么做,而是提出一系列问题,旨在传达美国政府的关切。即:你们如何处理加沙的地道?如果你们成功了,谁来管理加沙?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平民伤亡增加,公众舆论会如何转变,或者加沙危机是否会吸引真主党或其他民兵组织?

为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三次访问以色列。国防部长奥斯汀和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上将会见了以色列国防部长,

文章回顾,10月15日,也就是恐怖袭击发生的第八天,布林肯在离开开罗后与拜登进行了一次坦率的通话,此前布林肯在开罗会见了埃及总统。布林肯的中东之行走访了以色列和六个阿拉伯国家,埃及是最后一站,此行让美国政府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阿拉伯世界日益增长的反对力量。

在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袭击时,几乎没有阿拉伯国家发表支持以色列的声明。拜登政府官员起初还以为,鉴于哈马斯对以色列人犯下的暴行,他们可以从这些政府和全球其他国家获得更多对以色列这一犹太国家的支持。

据美国官员称,拜登在10月15日的电话中要布林肯返回以色列,尝试说服以方领导人允许人道主义救援进入加沙,文章认为,美方已清楚认识到,以色列领导人认为大规模平民伤亡是军事行动中可接受的代价。在与美国同行的私下谈话中,以色列官员提到了“二战”期间为了击败德国和日本,美国和其他盟友如何对这两国进行毁灭性轰炸,包括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拜登在公开场合的措辞开始发生变化

文章接下来提到,10月14日,拜登在费城的一场活动中强调,“绝大多数巴勒斯坦人与哈马斯和哈马斯骇人听闻的袭击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们也因此承受了苦难。”

四天后,在对以色列进行短暂访问期间,拜登敦促内塔尼亚胡和他的战争内阁停止轰炸加沙和埃及之间的拉法口岸,以保证救援的通过。最终,拜登宣布20辆援助车辆将获准进入,这只是所需救援的一小部分。

文章援引拜登从以色列返美途中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我对以色列人说得非常直白”,“以色列是严重的受害者。但你们也知道,现实情况是如果他们有机会减轻那些无处可去者的苦难,那也是他们应该做的。”

他说如果以色列不听从这一建议,“他们恐怕将以不尽公平的方式承担责任,” 但他补充道,“能减轻痛苦就去减轻痛苦,就这么简单。如果不这么做,就会在全球声名扫地。”

在拜登出访后,美国政府内部对地面入侵越来越持保留态度。美国官员说,以色列领导人似乎没有对入侵结果进行筹划。一旦以军进入并占领加沙——至少是暂时占领其部分或全部地区——内塔尼亚胡及其战时内阁并没有接下来该拿加沙怎么办的计划。

另外,文章指出美国官员也意识到,他们几乎不可能为以色列赢得更多外交支持。随着丧生的巴勒斯坦人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只会走向相反的立场。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表示应当立即停火。越来越多的美国议员,包括在声明中强调自己有犹太裔背景的议员表示,以色列应承诺“人道主义停火”以解决加沙危机。

纽时文章在结尾表示,拜登还得继续走钢索。因此,沙利文在暗示,美国将在公开和私下场合继续敦促以色列保持克制。“面对公众,” 苏利文还表示,“我只想说,美国将清清楚楚地亮明原则和主张,包括无辜人命神圣不可侵犯。再者,我们也会继续在私下向以色列提供建议。”

 

(纽时文章全文链接如后:https://cn.nytimes.com/usa/20231031/biden-israel/)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8%A7%A3%E8%AF%B4/20231031-%E7%BA%BD%E6%97%B6-%E7%BE%8E%E5%9B%BD%E8%BF%98%E4%BC%9A-%E6%AF%AB%E6%97%A0%E4%BF%9D%E7%95%99-%E6%94%AF%E6%8C%81%E4%BB%A5%E8%89%B2%E5%88%97%E5%A4%9A%E4%B9%85


加拿大联邦政府手机禁用微信和卡巴斯基杀毒软件

10月30日,加拿大政府国库委员会主席阿南德(Anita Anand)宣布,自即日起,所有由联邦政府机构提供的手机禁止使用微信(WeChat)和卡巴斯基杀毒软件(Kaspersky)。后者来自总部设在莫斯科的卡巴斯基实验室。 

阿南德在一份媒体声明中说:“我们正在采取一种基于风险的网络安全方法,取消政府移动设备对这些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我们将继续定期监控潜在的网络威胁,并在必要时立即采取行动”。政府声明称,加拿大首席信息官卢埃洛(Catherine Luelo)认定,微信和卡巴斯基这两套应用程序“对隐私和安全构成了不可接受的风险”。

该声明补充说:“在移动设备上,微信和卡巴斯基应用程序的数据收集方法提供了对设备内容的大量访问权限”。加拿大政府声明还表示,虽然使用微信和卡巴斯基的风险毋庸置疑,但其“没有证据表明政府信息已被泄露”。

加拿大联邦政府表示,公民个人应自行决定在其移动设备上下载和使用哪些应用程序。政府则建议任何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的人查阅通信安全机构的在线指南,以评估风险。今年8月,加拿大外交部指控,微信上的一次造谣行动散布了有关联邦保守党众议员庄文浩(Michael Chong)的虚假信息。

加拿大外交部就该事件发表的声明称,“2023年5月4日至13日期间,一个由微信新闻账户组成的协调网络对有关庄先生的大量虚假或误导性叙述进行了特写、分享和放大。大部分活动的目标是传播有关庄先生身份的虚假信息,包括有关其背景、政治立场和家族传承的评论和说法。根据加拿大外交部的评估,所观察到的一切均未对庄先生或其家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加拿大外交部称,“该网络显示出外国信息操纵和干扰的若干迹象,包括协调的内容和时间;参与数量和范围的高度可疑和异常变化;隐藏国家参与。三分之一的网络包括已知的国家媒体机构和可能与中国国家机器有联系但其联系可能不透明的账户。这些账户中有三分之二是匿名的,而且以前没有发表过任何有关加拿大政治的新闻报道。此外,这些账号在相似的时间和日期发布内容或与内容互动,增加了微信用户看到虚假叙述的可能性,从而制造了更多关于此话题的内容”。

加拿大外交部称,“关于庄先生的虚假叙述违反了微信的用户行为准则”,但该部门的快速反应机制(RRM)“发现没有迹象表明该平台采用了自己的内容审核标准”。此前,加拿大联邦政府已在今年2月决定禁止在所有政府配发的手机上使用TikTok。随后,加拿大所有省份都在3月初禁止在政府手机上使用该应用程序。

北京方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二的例行记者会上就加方此举回应称,“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希望加方摒弃意识形态偏见,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31031-%E5%8A%A0%E6%8B%BF%E5%A4%A7%E8%81%94%E9%82%A6%E6%94%BF%E5%BA%9C%E6%89%8B%E6%9C%BA%E7%A6%81%E7%94%A8%E5%BE%AE%E4%BF%A1%E5%92%8C%E5%8D%A1%E5%B7%B4%E6%96%AF%E5%9F%BA%E6%9D%80%E6%AF%92%E8%BD%AF%E4%BB%B6


新香港区会参选人「清一色」建制 民主派38年来首次无法参选 外围建制亦被削

香港新的地区议会选举的提名期刚刚结束,最终有399人报名参选,当中没有民主党派人士可以取得建制派人士的提名以致未能「入闸」参选,打破自第二届区议会选举以来即有民主党派参选的38年传统;甚至是边缘建制派亦未能取得足够提名而未能参选。学者和论者多认为,香港正向中国的差额式选举等政治文化靠拢,真正选举空间将快速收窄;北京亦不在意投票率因此下降,忧虑社会会有更多人以冷漠和移民来面对转变。 

今次是中国政府改造香港区议会至只馀两成直选议席后的第一次选举,参选人由以往只须取得足够选民提名,改为须取得50位选民和地区三会(分区委员会丶防火委员会丶扑灭罪行委员会)各三名成员的提名。在为期两周的提名期昨(30日)午结束后,400名获得足够提名的参选人中有一人撤回。由港府第二把手陈国基领导的区议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将在未来两星期审查399名参选人的资格,并公布通过审查的候选人名单,以便433万名选民在12月10日进行投票。

边缘或外围建制人士亦被淘汰 「港漂」获支持闯市区

在399名参选人中,171人报名竞逐88个直选议席,228人参与身兼提名人的地区三会(分区委员会丶防火委员会丶扑灭罪行委员会)间接选举,争逐176个循地区委员会界别晋身区议会的议席,参选人几乎全属建制派,不单是民主派未能取得三会各三名会员的提名而未能通过第一关,38年来首次缺席区议会选举;其至是由立法会议员狄志远退出民主党后组成声称走中间路线的政党「新思维」,亦同样未能取得足够提名而未能「入闸」参选。

在171名直选参选人中,「清一色」是建制派人士。由中国政府驻港机构「中联办」推动成立的民建联(全名为民主协进建港联盟),有44人参选,传统亲京的工联会(香港工会联合会)有25人,由特首谘询组织「行政会议」的召集人叶刘淑仪当主席的新民党有17人,代表商界的经民联有10人,曾发生内斗的商界政党自由党则只有4人。

有趣的是,未能进入「核心建制派」的民主思路和实政圆桌,其召集人虽已分别身兼行政会议和立法会议员,亦只有各一人成功通过提名门槛,较他们拟派出参选的3至5人为少,当中,有三人原拟提名实政圆桌成员的「三会」成员,在谘询所属「三会」主席后撤回提名。相反,由「港漂」在2019年反修例运动后成立的「香港新方向」,有5人「入闸」,与拟参选人数一样,可望实现「冲出新界」这个较多中国入地人士区域的参选计划。

不过,民主党派人士未能取得足够提名,并非因为「三会提名人」人数不足。根据「三会」成员人数计算,以提名人只向各会只取三人的最低标准计算,应可提名最多362人参选,但现时取得直选提名资格的参选人数不到「上限」的一半,44个选区中,98%选区未有用尽提名名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制中人向本台指出,北京现时的游戏规则已由过去的委任改为要求建制中人「主动争取」,故须由拟参选者争取提名机会,而在过程中便可能需要作出承诺,「方便更好地团结」;但他也明白,提名俨如为参选人背书,日后须为该人的行止负一定责任,承担一定风险,谨慎一些,不轻易提名,是可以理解的。

民主党批新制不公 特首称要择优

拟派6人争取提名但失败的民主党,其主席罗健熙不愿评估成员被拒提名的原因,但就质疑提名权和参选权掌握在极小撮人手中,令选举不公。

不过,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早回应时表示,新制目的是「从中选优」,高标准是为选最优秀丶最合适的区议员而订,未能取得足够提名者,应继续「优化」自身,在下次选举中得到提名人和选民的信服和认同。他强调,新制公平公开,参选人亦背景多元,包括既有长期扎根社区者丶服务社区的年轻人丶少数族裔人士,亦有医生丶律师丶工程师及社工等不同专业,相倘新的区议会可令地区工作更立体,更符合不同市民的切身利益。

然而,由身处海外港人组成的香港人权资讯中心发表声明,指所有有意参选的民主派及非建制派人士址被排拒选举门外,可见当局是重重设限以阻挠特别是民主派人士参选,令选举在政权操控下进行,显示香港政制的倒退,令人忧虑。中心发言人直指,参选人须取得由政府委任的「三会」委员提名,完全违反基本的民主原则,亦难以令人他们会公正持平地考虑民主派争取提名的请求,结果只会造成一个不符民主价值及对民主派不公的选举,亦对难以获得「三会」委员资料的新参选者不公,明显违反《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 25 条的公平选举权利,令人遗憾。 

蔡子强:中方不在意投票率低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向本台指出,提名结果令人有理由相信,时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两年前声称「爱国者治港是要搞五光十色,是具有多样性的」,只是权宜之计。蔡续称,北京当初推出新选举制度时,对新制会否为港人接受是「心里没底」,于是呼吁民主党参选,但现时则180度转变,可能是因为意识到国际社会和市民的反应比想像中冷淡,毋须紧张民意反弹。

他估计,在此情况下,今届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可能只馀两成左右,但相信北京政府已对低投票率毫不在意。至于香港市民,则会采取淡漠态度和以脚投票作回应,移民离开香港,估计最终移民人数可能达到四丶五十万。

刘锐绍:区选沦中国县级选举 港人会习惯失去

对于有评论形容新的区议会选举俨如中国的差额选举,熟悉中国事务的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表示难以直接比拟,但他向本台指出,香港政治制度正加快向中国的政治及政治文化靠拢,而中国的政治文化是「官方牢牢控制丶民众真正选举权不多」,而香港的区议会选举,约等于中国的县区级选举,而立法会则是省级选举,其真正选举空间亦相若。不过,无论所馀空间大或小,现在均已加快地收窄。

至于提名结果显示边缘或外围建制也难以取得提名是否意味日后须成为核心建制才有望进入「爱国者治港」架构,刘锐绍表示,边缘或外围建制是因应当时情况而容许存在,让仍有幻想者参与,当时已预计现在情况,因为现时已不需要这些幻想者参与。他续称,在强势之下,香港的政治文化已令港人习惯逐渐失去,未来一段时间会让港人习惯中国内地文化,习惯沉默接受政权安排。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031-%E6%96%B0%E9%A6%99%E6%B8%AF%E5%8C%BA%E4%BC%9A%E5%8F%82%E9%80%89%E4%BA%BA-%E6%B8%85%E4%B8%80%E8%89%B2-%E5%BB%BA%E5%88%B6-%E6%B0%91%E4%B8%BB%E6%B4%BE38%E5%B9%B4%E6%9D%A5%E9%A6%96%E6%AC%A1%E6%97%A0%E6%B3%95%E5%8F%82%E9%80%89-%E5%A4%96%E5%9B%B4%E5%BB%BA%E5%88%B6%E4%BA%A6%E8%A2%AB%E5%89%8A


驻日美军开始采购日本水产品 美大使:给予目标国帮助可消解中国经济胁迫

来源:
法广

据路透社10月30日报导,美国已首次开始从日本购买当地水产品以供应驻日美军,这是对中国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后对进口日本水产品实施禁令的回应。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Rahm Emanuel)周一在受访时公布了这一举措。他指出,华盛顿还应该更广泛地研究如何帮助抵消北京的贸易禁令,他说这是中方“经济战”的一部分。

中国一直是日本水产品的最大买家,但中方表示其禁令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国际原子能机构为从8月份开始,福岛第一核电站先进液体处理系统(ALPS)处理水排放的安全性提供了担保。七国集团(G7)贸易部长周日呼吁立即取消对日本食品的禁令。

七国集团贸易部长周末在大阪举行会议后发表联合声明,虽然没有点名中国,但声明谴责了中方通过贸易进行经济胁迫的行为。这份长达10页的声明中提及:“我们谴责将经济依赖性武器化的行动,并承诺建立自由、公平和互利的经贸关系”。

伊曼纽尔介绍称:“这将是美军与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连合会之间的一项长期合同”。伊曼纽尔补充说,“我们已经证明,在所有情况下,消解中国经济胁迫的最佳方式是向目标国家或行业提供援助和帮助”。

据悉,美方为驻日美军首次采购的扇贝不到一公吨,仅占日本去年出口到中国大陆的10万多吨扇贝的一小部分。不过,伊曼纽尔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的采购将增加到所有类型的日本水产品,这些水产品将供美军士兵在餐厅和舰艇上食用,并在军事基地的商店和餐馆出售。他指出,驻日美军此前从未在日本购买过当地的水产品。

伊曼纽尔还谈到,美国可以考虑从日本和中国进口的鱼类总量。美方还在与日本当局商谈,以帮助将当地捕获的扇贝运送到在美国注册的加工商。

伊曼纽尔曾在奥巴马政府期间担任过白宫幕僚长,近月来,他对北京的政策发表了一系列直言不讳的评论,涉及地区安全、中国的经济、不透明的决策和对待外企的态度等各种问题。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等拜登政府高官赴华访问,寻求管控美中关系,并保持双方沟通渠道的畅通。

在被问道他是否认为自己是所谓对华“硬派”时,伊曼纽尔驳斥了这一说法,并指他是一名“现实主义者”。伊曼纽尔说:“我不认为这是鹰派,而只是认为这是现实主义和诚实。也许诚实是痛苦的,但它是坦诚的”。

伊曼纽尔续指,“我完全支持稳定和理解。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诚实。它们并不矛盾。建立稳定的方法之一就是能够彼此诚实”。他提及,中国面临着重大的经济挑战,而其领导层有意背弃国际体系的做法加剧了这一挑战。

伊曼纽尔说:“这其中的输家就是中国的年轻人。现在的情况是,30%的中国年轻人,即三分之一,失业。有些大城市的住房未完工……有些主要城市无法向城市工人支付工资。为什么?因为中国作出了政治决定,背弃了他们从中受益的体系”。报导指,中国最新的官方青年失业率数据显示,该数据跃升至21.3%的历史新高。

伊曼纽尔在采访中谈及,他还在密切关注中国领导层如何应对前总理李克强最近的去世。伊曼纽尔说,“对我来说有趣的是,我认为这很能说明问题,他们将如何对待他(李克强)的葬礼以及他们将如何对待有关他的评论”。伊曼纽尔补充说:“我确实认为中国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所奉行的政策是中国最好的政策。但这是由中国决定的”。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9%A9%BB%E6%97%A5%E7%BE%8E%E5%86%9B%E5%BC%80%E5%A7%8B%E9%87%87%E8%B4%AD%E6%97%A5%E6%9C%AC%E6%B0%B4%E4%BA%A7%E5%93%81%7C%E7%BE%8E%E5%A4%A7%E4%BD%BF%EF%BC%9A%E7%BB%99%E4%BA%88%E7%9B%AE%E6%A0%87%E5%9B%BD%E5%B8%AE%E5%8A%A9%E5%8F%AF%E6%B6%88%E8%A7%A3%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8%83%81%E8%BF%AB.html


中国公布十月份PMI指数 再次跌破荣枯线

10月3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该指数降至49.5,再次跌破荣枯线,中国经济从而重回收缩区间。

以企业的规模来看,中国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而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7和47.9,比上月下降0.9和0.1个百分点,都低于临界点。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为50.9,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表明中国的制造业生产仍在扩张,但步伐有所放缓。

中国的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也都低于临界点,表明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

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10月份,受‘十一’节日休假和节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此前的一项调查中,受访经济学家们给出的有关预期中值显示,“中国10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可能持平50.2”,而PMI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扩张,低于50则显示萎缩。

中国银行放款下降 投资意愿低落

台湾的东华大学新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松兴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不管是制造业或服务业的PMI,后面的支撑应是银行的放款,有资金才有动能:“中国现在银行的放款量,也就是贷款在下降,存款却是增加。整体而言,投资意愿还是比较低。”

中国房地产仍低迷 需求疲软

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Xu Tianchen)对路透社表示:“(中国)疲软的PMI数据反映出房地产低迷和基础设施支出放缓,相关需求疲软。”报道还指出,中国新出口订单和进口订单均连续8个月萎缩,这表明制造商正在努力寻找海外买家,并减少订购用于成品再出口的零部件。

中国媒体“时代财经”采访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中国的“经济修复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他认为,此次PMI收缩的主因是受季节性因素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中国国内需求复苏进程存在波动。但目前看,“中国国内经济并未出现系统性冲击。”

中国制造业PMI与股市相关

中国财经博主“期汇成”从股市的观点分析认为,中国PMI指数与上证指数有关。中国今年官方制造业PMI1月、2月、3月、9月大于荣枯线50,其余月份均小于荣枯线50;而上证指数在4月份创出2023年的高点,3396.17点之后盘旋下跌,在2023年10月份创下了2023年的新低点,2923.51点。

他认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已经明确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处于调整或下行状态,尤其是以房地产行业的整合为最明显代表。”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企业、银行获利不佳

陈松兴指出,中国制造业的PMI分为两部分,一是出口产业。前三季度,中国的进出口数字都是下滑,其中进口下滑,未来几个月出口一定下滑。因为进口原物料与能源是为了出口,所以可以预期,“第四季的出口不会好”。另一个部分则是国内的制造业,中国国企没有很明显的动能支撑它,所以制造业PMI在50以下。 而在服务业方面,“十一”假期虽然有旅游潮,但是民众消费还是保守,数字出不来。

他说,目前包括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预估中国明年GDP约为4.5%;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预估为4.6%;世界银行的预估为4.4%;而部分投行的估值更低。

陈松兴谈到,中国正在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稳金融”,避免金融风险,包括地方财政、地产危机与银行的危机:“当经济没有成长,不管是企业或银行的获利都不会好。中国政府会加发1万亿的中央政府公债转给地方政府周转,主要是地方债快爆掉了。

 



记者:黄春梅    责编:陈美华 何平    网编:瑞哲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ingmao/hcm2-10312023074404.html


恒大突煞停加沙危機講座 主講者被噤聲斥審查擴至國際敏感議題

香港言論和學術自由再現危機!繼「何曉清事件」後,香港恒生大學(下稱恒大)原定周一(30日)舉辦有關加沙人道危機的講座,卻在事前數小時無故被校長親自煞停。獲邀主講的香港中文大學(下稱中大)猶太裔學者傅健士(James Frankel)接受本台專訪,對自己「被噤聲」深表「憤怒、失望、傷心」,形容近來多宗學術自由問題事件,共通點在於官方「欠透明度」,為學界帶來「寒蟬效應」。他擔心,如今香港言論審查已不限於中國問題,就連其他國際敏感議題都變成「禁忌」。但他強調不會因而放棄:「作為教師,就是向人傳授我所理解的真相」。

「比起憤怒,我更多是失望 (I feel more disappointed than angry)」,今次恒大煞停講座風波,信奉伊斯蘭教的美籍猶太裔學者、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傅健士,日前曾於個人facebook發文炮轟恒大做法,迄今他仍未能釋懷。

傅健士說:因為發表言論的機會被剝奪,我覺得我被噤聲。港人沒有太多機會可接收這些重要議題的資訊,及交換意見。所以我其實心情複雜,憤怒亦很悲傷。

涉及的講座,由恒大非華語及少數族裔學生組織「EM-Power」主辦,邀請跨宗教團體「United for Free Palestine」(UFP)協辦和主持,以及傅健士擔任主講嘉賓,探討近來加沙的人道危機和以巴歷史等。校內僅限學生出席,同時向公眾開放線上直播。

活動原定周一(30日)下午3時舉行,惟傅健士稱,事前約4小時突然經學生通知活動取消,而校方卻拒作正式解釋。

傅健士說:我希望香港當局能夠注意昨天(10月30日)發生的事。我們被告知香港是有言論自由,若是真的,當局應好好去保護我們的自由。

傅健士事前曾獲悉,有香港本地規模很小的猶太團體,不滿活動是針對以色列,故擬派人擾亂活動,又稱「對於猶太復國主義派別 (Zionist faction)竟盯上這樣小型活動感到驚訝」。

他不便透露涉哪個團體,亦早有心理準備「平和」應對,只是無預料校方就此草草煞停,及不作出交代。

他不認為事件與大學和中國政策之間有任何明確關聯,但「非常擔憂」事件將打擊言論和學術自由,此後香港學術和社會,將不再敢討論在以巴問題等敏感國際議題,但他表示會堅持去做。

傅健士說:我沒有停止的計劃。研究和教授這些問題是因我相信它們很重要。我作為教師,工作就是向人們傳授我所理解的真理(truth)。

最近香港學術界接二連三出事,包括國際知名「六四」學者何曉清,突被香港入境處續發簽證,繼而迅速被中大解僱。傅健士稱獲知此消息深感「驚訝」,亦首次見到有人因此被解僱。他認為,該些事件共通點是「缺乏透明度」(lack of transparency),為社會帶來「寒蟬效應」。

事實上,本台就事件向恒大查詢,包括是否恒大校長何順文親自取消活動、活動取消原因是否與有猶太社群擬干擾講座有關;以及對日後類似活動有何影響等,校方僅以一句回覆稱「昨日接獲通知,原定昨日下午舉行的一個講座將暫停舉行」。

不過,主持涉事講座的Adnan Mohammed向本台稱,逾一周前收到學生組織邀請協辦,活動獲恒大批准,出席學生更可獲一定的學分。

Adnan又稱,當中已考慮到議題敏感和學生需要,盡力讓講座內容持平及將重點放在人道方面,而非政治,但沒料竟在無預警下被取消,又引述主辦活動的學生指,事後引起校內一片恐慌。

Adnan說:學生說,是上級口頭要求他們取消,並非官方通知,亦無人交代任何原因。他們估計,所謂的「上級」是指校長……那些學生曾被多個媒體邀請訪問,但他們都拒絕了,因為真的很害怕。他們擔心或因主辦活動或就此事發言而被開除學籍,故一直保持沉默。事件本來可以處理的,但校方的做法似乎想傳達一個「威脅」信息,這是相當令人擔憂的。

Adnan所屬的UFP,由2017年成立,致力於倡議和平和提高公眾對巴勒斯坦的認識。過去不時舉辦活動,包括2018年與社民連發起遊行,抗議大批巴勒斯坦平民在加沙被殺。Adnan稱,原本擬在本月初以哈戰爭爆發時,發起同類遊行,不過當局認為恐涉及暴力,故最後都撤消計劃。他原本認為,大學理應是守護言論和學術自由的最大防線,沒料亦已經失守。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榮添 網編:畢子默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k-hsu-10312023121549.html


RFA评论 | 程晓农:中国的外汇储备敲响警钟

0月24日习近平视察了国家外汇管理局,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局势的重要信号。但是,紧跟着,李克强去世的消息吸引了各国媒体的注意力,于是习近平视察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新闻就被盖过去了。然而,回归中国观察的基本面,中国的外汇储备敲响警钟这个事实,值得我们多加注意,当然更让在中国投资的外企心生焦虑,也值得上百万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关心与自己的人生规划直接相关的留学资金问题。

一、习近平为何视察国家外汇管理局?

习近平以前去过这个机关,那是他就任大位之前的2010年8月,他到过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大致了解一下什么是外汇管理业务。那时,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局长、副局长照例要到场汇报,但主管外汇管理局的总理温家宝或其他副总理,没一人陪习近平去。这说明,那时习近平的访问,不过是他这个备位角色想要略微了解一点金融圈的大致情形而已。

时隔13年之后,这次习近平突然率副总理何立峰和其他官员,“参观”国家外汇管理局。何立峰是国务院现任总理、副总理当中,主管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人。“参观”这个词,是外媒报道这则消息时的用语。实际上,习近平的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罕见的举动,而且也是一次重要的举措。因为现在的习近平与13年前的身份大不相同了,他在国务院相关主管何立峰的陪同下亲自到场,显然意味着外汇管理局的工作出现了重大问题。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重要功能,是管理中国的外汇储备。习近平此刻专程到该机构去,当然不是象上次那样,有闲暇去逛逛,更不是现在对外汇管理业务突然想了解学习了。外汇管理局只有一堆办公室,许多台电脑,以及一批业务官员,他们每天的具体工作内容,习近平根本听不懂。

常规情况下,中央银行和外汇管理局是国务院总理分工主管的单位。因为这两个机构功能特殊,专业性很强,外行听不懂,内行好摆谱,因此,历任总理往往倚重央行行长来代替自己作日常的掌控。而总理本人并不会直接过问这两个重要机构的日常运行,因为中共历史上的各任总理,对这两个机构的政策和业务都不甚了了。

那习近平为什么要去外汇管理局呢?他唯一的目的,其实就是去视察;而视察背后的真实含义,则是去监督与告诫。为什么他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外汇管理局的办公地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可以想见,那就是,外汇储备状况不妙,事关中国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全局,习近平很不放心。

习近平视察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消息,中国的媒体完全没报道,但路透社作了报道,随后香港和新加坡的媒体转报。但境外媒体无法透过打探消息而找到更多的报道点,因此这几个媒体无法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习近平要突访外汇管理局。

二、外汇储备再度告急

事实上,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的外汇储备出现了迅速缩水。中国的外汇储备有过一次大缩水,2014年9月到2016年12月,外汇储备从将近4万亿美元,一步一步地下降到3万亿美元左右。接着,习近平开始全面反腐,同时大力打击官员的境外逃资。

然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就一直在3万1千亿美元上下波动,其中有1-2个月下降,然后再度回升,总体上来看,外汇储备基本上是稳定的。从2017年到2023年上半年,长达6年半的时间里,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呈小幅度起伏。

因此,国际金融界都不怎么关心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或者说,他们变得对这个数据不敏感了,就象一个人的生命监测仪上每秒钟的读数多少年来基本稳定,医生们会习惯性地认为,他的身体状况不至于突然恶化。

华尔街金融圈的研究者会以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将继续平稳;当他们用时间序列平滑统计软件来分析中国外汇储备动态时,这样一个平稳的印象,似乎是得到数据支撑的。但是,中国的外汇储备最近开始滑坡了,但却没引起被平稳印象麻痹了的华尔街之注意。

从今年8月开始,中国的外汇储备再度出现缩水征兆,8月减少了443亿美元,9月再次下降450亿美元,而10月显然又是明显缩水。笔者落笔之时已是10月底,等到了11月上旬,10月底的外汇储备数额就要公布了。在那个公布数据的日子,就可以知道,中国的外汇储备三连降,非常可能是一个令国际商界非常不安的开端。

这个开端,习近平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证明。假如今年8月和9月之后,10月的外汇储备有所回升,那么,中共高层的外汇储备焦虑就会淡化,习近平也就不再操心外汇储备问题了;他可以象以往6年来一样,安之若素,大可不必专门跑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去,直接过问外汇储备的实际状况。

什么是中共高层的外汇储备焦虑?9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是31,150亿美元,10月底可能就接近3万亿出头了;而如果外汇储备滑坡的趋势不变,则11月底是有可能跌破3万亿这个心理关口的,那就跌回到2011年的水平去了。

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多不多?

为什么中共高层那么在意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因为,外汇储备是中国经济的风险指标,而3万亿这个数字,就是风险可控或者风险失控的心理关口。不但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界和商界会关心这个心理关口,中共自己也害怕这个心理关口一旦跌破,就会动摇国人对政权和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

中国国内和海外华人当中,一直有一种外行的说法,那就是,中国有3万亿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少一点点也没关系。之所以说这是外行的认知,是因为持这种看法的人只看到财产,看不到负债。就象一个人在银行里有1千万存款,可以自夸是千万富翁;但同时他欠了银行5千万贷款,他还是富翁吗,不是了,他实际上是财产“负翁”。

把这个“负翁”换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那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不多了,原因是,中国欠各国企业和投资者的钱,远远超过3万亿美元。到了还债高峰的年头,这3万亿美元就捉襟见肘了,外汇管理局会“八个坛子四个盖,盖来盖去要穿帮”。所谓的“穿帮”,就是轻则国际信用降级,重则国际信用破产。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2021年年报披露,截至2021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7,466亿美元。到了2023年底,这个数据应该接近甚至超过3万亿美元,正好与外汇储备相当,资产=负债。

这里讲的还只是所欠债务,不包括以投资形式进入中国的几万亿绿地投资和金融投资。因为,虽然外商投资不是中国直接欠下的借债,但外汇管理局却需要用外汇来支付外企撤资或汇出利润所需外汇。

假如外企赚了钱,它们的利润需要汇回母国;如果所有外企都不赚钱,那它们就会设法撤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外汇管理局都另外需要上万亿美元的外汇,来应对这种外企的外汇需要。那现在外企在中国投资的存量一共有多大?到2019年底是1万3千多亿美元,此后几年,还要再加上1万多亿美元,那是最近几年投在私募基金上的金融投资和新增绿地投资。

因此,国家外汇管理局面对近3万亿外债和1万多亿可能的外企用汇需要,那3万亿外汇储备还多吗?一言以蔽之,还账都不够。

四、外汇储备因何滑坡?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或者至少相对稳定,中共高层或许和可以寄望于未来。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外汇储备陷入了滑坡趋势,难怪习近平会紧张起来。那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开始滑坡?是事发突然吗?当然不是,其实,这次滑坡早有征兆。

一般人观察外汇储备的变化,通常会对比外贸进出口的数据,这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同时还有另外三个同样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服务项目的收支、外商的金融投资、以及银行抛外汇挺人民币汇率的支出。下面我来做一些简单分析。

首先讲外贸,中国今年到9月底,出口已经连续五个月下降,这种趋势意味着,出口收汇在下降。中共一直在拼出口,甚至让国有的石化企业用从俄国进口的石油,加工为成品油,再用低于进口成本价的低价卖到西方国家,以赚取外汇。这是出口兴旺的标志吗?

其次讲服务支出,这主要用在运输、旅行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等几个方面。服务支出项目,中国向来是逆差,所以,它会抵消外贸出口的外汇收入。

再次是外商的金融投资,主要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金融账户部分。由于不熟悉会计学概念的读者,不容易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当中使用的借贷平衡法之相关概念,我在刊登于本台的《中国金融外资断流(上下篇)里,换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中的“国际投资头寸表”来说明,由于中国的数个非金融企业所欠大笔外债到期拒绝偿付,国际金融界的对华金融投资已基本上断流。从大量投入到突然断流,这对外汇储备自然构成了巨大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从2021年人民币汇率达到峰顶之后就一路下滑,8月底跌到了7.3(兑换美元的汇率)。这就涉及到了外汇储备的第四个用途,即银行抛外汇挺人民币汇率的支出。中国的各商业银行本来有大约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头寸在手中,但奉命抛外汇挺人民币汇率之后,它们的外汇头寸迅速耗尽,而汇率只支撑了3个月左右,略有回升。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用完之后,人民币汇率重新止升回跌,再度降到了7.3。

这就是习近平在视察外汇管理局的同时,也访问人民银行(央行)的原因。因为,支撑汇率的外汇不多了,归央行管的人民币汇率要进入贬值通道了。此刻习近平不得不去关心,汇率将跌到什么程度,而外汇储备又可能降到什么程度。

五、加紧外汇管控

外汇储备不足,中共自然就只能看紧外汇钱包,限制外汇流出。除了国人出国旅行的限制越来越多以外,个人汇出外汇的额度也会收紧。此外,中共也尽量转移能源进口的来源,增加不用外汇的原油进口,这是节省外汇的一个重要渠道。因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可以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出口工业消费品,来换取俄国的石油,从而减少对中东地区原油进口的外汇用量。

最近几年来,很多外企陆续撤离中国,而人民币汇率看跌,官方的外汇储备捉襟见肘,外企就格外紧张。由于中共加强了外汇管控,外企撤资困难重重。比如,台商撤资时,汇出管道经常被官方卡住,结果只能寻求地下金融的管道。过去,走地下金融的途径,所收费用只有3%左右,尚属正常;如今,地下管道汇出资金的成本,已经超过了10%,不但难度越来越大,能撤出的资金越来越小,而且撤资花销迅速爬升。

今年以来,华尔街各投行都改变了对中国的金融投资策略,从多出少进,变成了基本上只出不进。但是,撤资并不容易,尤其是金融投资,要撤更难。金融投资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证券投资,一是私募基金。证券投资只能抛盘,但中国股市委靡不振,始终在3千点徘徊,需要撤出的资金数量庞大,若一次性抛盘数量过大,会造成证券市场崩盘,那就无法完成撤资任务了。而私募基金项目,依投资合约,十年内不能退出,所以外商只能在中国国内寻找下家,而中国经济整体疲软,下家难觅,甚至外企贴上知识产权白送,也不容易撤资。

随着外企多年来陆续从中国撤离,中共对自己在国际上的金融信誉也越来越不在乎了。最近恒大和碧桂园陆续有外债到期,却分别赖账不还,其实背后就有这个因素。如果中共还在意中国的金融信誉,仍然指望今后继续获得国外的投资,那它会命令这些赖账的公司马上还债,并且提供必要的外汇。但中共知道,在国际金融圈,自己已经声誉扫地,因此,民营企业赖外债不还,它不但不干预,还乐得省下几千万美元的外汇。今后,这样的事情会陆续曝光。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走入下行通道。普通中国人可能不关心金融圈的动态,但是,外汇收紧的局面,早晚会让中国的中产阶层有越来越明显的感受。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chengxiaonong/cxn-10312023123802.html


伊利夏提:李克强,是贤臣还是屠夫

伊利夏提 RFA 20231031

记得去年11月底江泽民死后,美国之音邀请我和另一位中国异议人士一起讨论江泽民政治遗产。

异议人士认为江泽民还是有所作为的,是个赞成开放的技术官僚;尽管他对江泽民也有所批评,但总体上还是正面评价江泽民。而我的评价则比较尖锐,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能也令那位异议人士有点不舒服。

我当场指出江泽民是维吾尔种族灭绝的始作俑者;对维吾尔人而言,江泽民是血腥镇压维吾尔人的罪魁祸首之一;1997年2月5日伊犁维吾尔人和平示威被血腥镇压后,以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名义发布的中共7号文件,为后续大镇压制定了政策,自此,东突厥斯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了中共殖民官员靠杀戮维吾尔人升官发财的捷径。

前天,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突然死亡,看到消息,我发了一个推文,指出李克强作为中国政府总理,也是维吾尔种族灭绝的一号帮凶,似乎又令一大群中国人和异议中国人不高兴。汉人站在中国立场评价中共高官,喜欢矮子里面拔将军;我站在维吾尔人立场评价中国殖民官员,看不到中国殖民官员有好人!

记得在石河子当老师时,大概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学校有一批对时任校长不满的老师不停上告农八师,指控老校长贪污;最后老校长被强制退休,兵团指派了一位姓唐新校长。当时学校老师传说这位唐校长是兵团十佳廉政干部之一。

我觉得非常可笑,质问一位奔走相告老师:廉洁是应有品质,还是要靠表彰树立的品质?如果廉洁是人应有品质,这位唐校长只做了他应做的,不必赞美歌功颂德;如果廉洁是靠表彰树立的,那这位唐校长根本就不可靠;没有了表彰,他最终可能还会是另一个贪官;他的廉洁,只不过是他升官发财的另一种选择而已;真正廉洁者,是洁身自好而不削于服务这贪官污吏前赴后继,蛮横霸道盛行、劣胜优汰体制的。

令人遗憾的是,共产党的长期洗脑统治,使中共统治下一大批人,失去了基本常识和正常逻辑思考能力。他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制度的邪恶,把坏人当道、恶人野蛮暴虐的社会,当作了正常;把正常人应具备基本品德的社会,当作需要以赞美嘉奖才能实现的社会。这使得一大批中共官员得以成功在挣得盆满钵满同时,还能青史留名。

伪君子周恩来,仍有一大批中国人称其为'人民的好总理'而膜拜;以豪言壮语开头,却以大批工人下岗虎头蛇尾结束任期的朱镕基,被称为是有魄力的总理而被称赞;仰望星空的影帝温家宝,因其几句冠冕堂皇的民主空话,被冠以'好总理'而被称颂;唯唯诺诺的李克强,因一句"6亿人收入不足1000元"而又以"平民总理"被悼念。

想一想,一个能在共产党绞肉机里混到共产党中央政治局7常委之一,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务院总理;升官这一路下来,要踩下去了多少人;为了创造政绩,要折腾多少人,又要让多少普通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就李克强而言,我就不说他担任河南省委书记期间,为创造政绩实施的'血浆经济'制造的艾滋病泛滥;也不说他在辽宁执政期间的一团糟的经济政策;也不说他、作为具体执行维吾尔种族灭绝酷吏陈全国后台,将其由河南升任河北省委书记,再有河北升任图伯特党委书记中所起提携恶人作用。

作为维吾尔人,我只想以事实谈谈他在维吾尔种族灭绝中的头号帮凶责任。

最大维吾尔种族灭绝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至今还在持续;在维吾尔种族灭绝最血腥期间,李克强是中共政治局排名第二7常委,是习近平中共种族灭绝政策的设计者之一;同时,他还以国务院总理职权,带领国务院负责维吾尔种族灭绝政策的具体落实和执行;包括拨款扩建集中营、监狱,增加武警和警察编制;当然,也包括对兵团南扩的政策支持、资金专项拨款、技术对口支援和政治移民安置等。

正如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所指出的,维吾尔种族灭绝,习近平是制定政策的罪魁祸首;而政治局7常委是罪魁祸首的头号参谋、帮凶;李克强,则作为排名第二的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毫无疑问是维吾尔种族灭绝头号中的第一帮凶;由李克强嫡系转投习近平的陈全国,则是维吾尔种族灭绝的具体执行酷吏。

在2020-2021年,英国维吾尔独立法庭庭审期间,海外跟踪研究维吾尔种族灭绝机构获得了一批中共标记为"秘密"的文件,其中就有李克强在2014年参加"新疆工作会议"时的讲话。下面,我就引用李克强自己的讲话来证实其参与维吾尔种族灭绝的事实。

"南疆富余劳动力问题尤为突 出 …… 无业人员多,特别是农村,无地、 无业、无固定收入人员没事做,整天游逛,不仅会滋生不满情绪,还容易被坏人利用。"

"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是党中央治 国安邦的一大创举,这种制度安排在全国是独有的。60 年来……铜墙铁壁作用,在开发建设新疆……巩固西北边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疆的发展稳定要高度重视兵团这支特殊力量。"

"在南疆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增加团场数量,优先设市建镇。"

因而,我指控李克强为维吾尔种族灭绝头号帮凶是有的放矢,以上所引用李克强讲话,不仅仅是直接牵涉以所谓南疆剩余劳动力太多,"整天游逛,容易被坏人利用"为名实施强制劳动政策;他的讲话还以 "新疆的发展稳定要高度重视兵团这支特殊力量"为名,强调要强化兵团;他还强调指出要"在南疆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增加团场数量,优先设市建镇。"提供政策扩大汉人政治移民,"支持兵团加强特色城镇建设……使城镇成为集聚人口产业……示范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同时他还不忘强调"将维稳工作纳入援疆工作中统筹安排。"

兵团作为中国殖民政府镇压维吾尔人的工具,自成立至今,罪恶罄竹难书;已经被美国政府列入制裁名单;李克强和习近平一唱一和,要强化兵团维稳作用,说穿了就是要强化兵团血腥镇压屠杀、掠夺东突厥斯坦(新疆)土著各民族的作用,放任兵团野蛮霸道、蛮横暴虐;这血腥罪责,李克强能逃脱吗?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位被称为学术性儒雅政客的李克强,还妄称要兵团成为向当地人(主要是指维吾尔人)"示范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兵团示范现代生活?是李克强太愚蠢,还是太过于夜郎自大;兵团除了野蛮、血腥和奴性之外,还有什么文明和现代吗?李克强的中国政府就是一个前现代的家天下帝国,其下属黑帮集团——兵团还能是什么好东西吗?这就是北大法学系毕业的中国总理水平?

一部分中国人和异议中国人矮子里拔将军,认为李克强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而我,作为维吾尔人,作为中国殖民政府种族灭绝的受害者;指控制造二十世纪人类文明污点——维吾尔种族灭绝的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二常委,中国政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维吾尔种族灭绝头号帮凶,是是非立场坚定、观点明确,且铁证如山。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3/10/blog-post_374.html


特拉维夫的加沙战争手记: 爱与死

唐丹鸿

2023年10月31日 03:01

编者按:这是唐丹鸿为美国之音撰写的加沙战争手记。文章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1.“我是一个英雄”

仇恨是一种不孕不育的精神,从围栏那边过来。以色列在加沙边境设置的高科技围栏,这一天成了阴阳相隔的围栏。仇恨在父母的儿子身上附体。儿子就要去做烈士了。“阿克萨洪水”的任务命令是:劫持足够多的犹太人,用人质来解放我们的战俘。更神圣的,是一去不复返,尽情杀戮犹太人。不知哈马斯战士的父母是否做好了牺牲儿子的心理准备……

10月7日上午,一个陌生号码打到了加沙的一位父亲的手机上。

儿子穆哈默德在那边高亢呼唤:“爸爸,我是从梅法西姆(Kibbutz Mefalsim)跟你说话。快打开我的WhatsApp,看我杀了多少人!亲手!看看我怎样杀的他们!你儿子杀了犹太人!在梅法西姆!”

父亲说:“真主保佑你!”

梅法西姆基布兹主产柑橘和杏。在柑橘园和杏树田里干活的,多是加沙人。他们天不亮就在边境围栏的各检查站排队,让以色列军人搜身、盘问,过关到以色列各地、更多是在加沙信封带打工。他们喜欢这里,常兴致勃勃掏出手机,转来转去自拍。他们和善友好,干活也实诚。梅法西姆的居民和其他基布兹的居民一起,联名呼吁当时的国防部长利伯曼,给加沙人颁发更多入境许可证。加沙人在基布兹工作,基布兹的人从自家花园摘芒果、石榴、葡萄送给加沙人。加沙人也相赠自制的腌橄榄、鹰嘴豆泥、芝麻酱。他们中有些人回加沙后,将自拍照片传给了圣战组织,换取一些酬金。

这个打电话的加沙人,也许到过梅法西姆农庄无数次。他熟悉所有街道房舍,认得基布兹的几乎所有犹太人。他冲在最前面,还因为他是一名勇敢的圣战士。

“爸爸,我用一个犹太女人的手机打给你,我杀了她和她丈夫……我亲手杀了十个!爸爸!他们的血染在我手上。让我跟妈妈说话!”

传来母亲激动的哭喊声:“你在哪里?孩子你在哪里?”

“我在梅法西姆!在真主的恩典下,我是第一个进入的!请为我骄傲!”

电话录音中母亲悲喜交加。她儿子还活着,声音尖利亢奋,嘶声力竭:“妈妈,我亲手杀了十个犹太人!”

母亲:“愿真主把你安全带回来!”

儿子:“你们上WhatsApp看,让我从梅法西姆给你现场直播……”

母亲:“愿真主保佑你!”

儿子:“妈妈,你儿子是一个英雄!杀杀杀!妈妈,你儿子是一个英雄,杀杀杀!”

母亲泣不成声。父亲的声音进入:“穆罕默德,你现在在哪里?”

儿子:“我在巴勒斯坦,真主啊!我在巴勒斯坦里面!真主啊!我亲手杀死了十个人!我在用一个犹太女人的手机跟你通话。”

父亲:“你杀了十个吗?”

儿子:“我杀了十个!我向真主发誓!”

父亲:“够了。回来吧,回加沙来。”

儿子尖利亢奋的声音里掺进了恼火:“我怎么能回来?什么回来?要么胜利要么成为烈士!母亲生下我就是为这信仰的!你怎么了?我该回到哪里?”

母亲拿过了电话:“孩子,你要我上蜂窝网吗?”

儿子:“对,打开我的WhatsApp,看我怎样亲手杀了他们!”

母亲呜咽着说:“好。但你要承诺我,你将在真主的帮助下回家!”

儿子说:“查看我的手机!我保证回到你身边!”

这位圣战士一再要父母看什么呢?不用说,父母看到了儿子的“现场直播”。

父母犹如身临其境亲证:儿子举枪横扫那些犹太殖民者,男女老幼倒在花园里、厨房地板上、厕所里、衣橱也渗出了血。那对夫妇也许想跑去掩体。儿子先杀了男人。那犹太女人攥着手机,试图打求救电话。她说不定认出了这个加沙人。因为做烈士的圣战士无须面罩。哒哒哒,儿子从尸体手中拿过电话,拍下与尸体合影的自拍。

不知这个圣战士最终成了烈士呢,还是劫持人质回了加沙。总之,他在心中的巴勒斯坦土地上,抓起犹太女人的手机,用沾满鲜血的手拨打到加沙,同时按下了通话录音键……经过数小时激烈的战斗,以色列安全部队击毙了农庄里所有没撤走的哈马斯,进入了“现场”。也许在犹太女人的尸体上,也许在这个哈马斯烈士的尸体旁边,以色列军人发现了这部手机,也发现了这段录音,并作为哈马斯大屠杀的证据,向国际媒体公布。就像这个圣战士知道,犹太人一定会将他的声音散播于全世界:“我杀了十个犹太人!请为我骄傲!我是一个英雄!”

2.“不要做英雄”

这家人被警报和爆炸声惊醒,一起跑去了掩体。与平日不同,这次火箭弹的流星雨特别长。他们看到纳哈奥兹(Kibbutz Nachal Oz)WhatsApp群组上的通知:恐怖份子进了基布兹。大家务必躲在掩体里不要出来……邻居少年走近了这户人家的掩体,好几把冲锋枪指着少年的后背。如果掩体门里的人朝外射击,少年就是挡子弹的。他们让少年去开掩体门,说找邻居借东西。门当然没开。哈马斯朝门开火。门里是一个五口之家。父亲扎赫(Tsachi)死死扣住门把手。母亲噶丽(Gali)用身体保护三个孩子。大女儿玛燕(Mayan)扑到门边与父亲合力抓住门把手。子弹击中了她。

玛燕的妹妹和弟弟问:“为什么?为什么杀我姐姐?”

圣战士责怪道:“如果你们早打开门,我们就不会开抢。她不抵抗,就不会中枪弹。”

难道真是我们的错?有些人会迷糊,自责和内疚像细蛇爬过后背。可玛燕的妹妹雅艾(Yael)很明白:哈马斯想让我们来承担他们杀害我们的罪责。

扎赫抱住玛燕万箭穿心无法动弹。哈马斯驱赶他们去厨房。扎赫家在社区街道的拐角,被九个圣战士当作了临时指挥部。“她死了吗?玛燕死了吗?”雅艾和夏哈(Shachar)不想丢下姐姐走开。“阿克萨洪水”纳哈奥兹行动分队的哈马斯说:“放松!放松!她没事的,她去了天堂。”

父母儿女四人被带到厨房,在摄影机前坐下,不许动弹。哈马斯开始在脸书上直播这家犹太俘虏的相状。这就是哈马斯要世界共睹齐闻的——

九岁的夏哈哭了起来,他无法相信玛燕姐姐已经死了。

“这一切没有发生。没有发生。”母亲像在撒谎,亲吻安抚着孩子。

哈马斯又说:“放松!放松!她到天堂去了。”

噶丽重复了哈马斯的话:“他说她去了天堂。”

雅艾说:“她在那儿要好得多……”

我们似乎和雅艾有同感。因为我们想象的天堂,与哈马斯圣战士的天堂不一样。圣战的天堂里有72个处女。哈马斯的现场直播传遍了全世界:圣战士送了一名犹太处女到天堂。

噶丽眼前,扎赫只是他的影子。平日温和强实的扎赫不见了。哈马斯在他眼前杀了他女儿。他完全垮了。

噶丽与现实分离了。就像痛苦是痛苦,而她还是雅艾和夏哈的母亲。她看上去一点也不悲伤。她让剩下的两个孩子听哈马斯的指令,不要动。母亲再也不能承受失去别的孩子了。

“他们会杀了我们吗?”孩子问。

母亲回答孩子:“不,没有人会杀我们。”

“可他们杀了玛燕!玛燕做了什么,为什么杀她?”

母亲说:“没人会杀我们。他们只是挟持着我们。”

她只想让惊恐的孩子平静下来。有一瞬间她想起玛燕已经死了:至少孩子没受什么罪。玛燕受了致命伤,生命流逝得那么快。父母刚为她办了18岁生日派对。扎赫手上沾着女儿的血。哈马斯让世界有目共睹,这个犹太父亲手上沾着他女儿的血。甚至就像一个提醒,视频里犹太人的儿子还真的问了:“爸爸,你手上怎么那么多血?”扎赫没有说话。外面不时传来爆炸声。哈马斯在摧毁社区,到处扔手榴弹。爆炸声触发了父母本能,父亲用身体遮挡儿子,母亲用身体掩护女儿。他们大女儿的尸体就在旁边,视频画幅之外。

“我想玛燕活下来……”

“他说她去了天堂……”

不知多少个小时以后,哈马斯决定带上扎赫等人质撤离。雅艾和夏哈哭喊不要带走父亲。哈马斯说:“放松、放松。他会没事的……”扎赫还是呆木的影子。噶丽走到扎赫面前,轻轻抚摸着丈夫的脸:“你承诺我,照顾好自己。不要做英雄。你要平安回家。”

3.爱与死

我快以为自己在写小说了。问题是这并非小说。我记下的是哈马斯亲自展示给世界的情景,以及以色列电视13频道、阿拉伯女主播露丝·阿瑞希(Lucy aharish)对噶丽和雅艾的采访。10月7日以来的每一天,我们都被痛苦的信息淹没。黑暗如此惊心动魄。我不断想起一位良师的叮嘱:黑暗中永远要跟着光的方向,无论那光多细微也不要放弃它。不要迷失它。

女儿打给母亲最后的电话:妈妈,如果我没有音信了,你要知道我爱你。

儿子发给父亲最后的短信:我爱你。对不起。

女儿在电话里呼喊:爸爸救我!爸爸我爱你……

父亲在枪声中安慰孩子:爸爸来了,爸爸来救你了。

18岁哥哥的身体吸满了子弹。他挡在9岁弟弟身前,弟弟活了下来。

和平音乐会上的一位幸存者说:我看见孩子们浑身都是子弹。一个女孩内脏掉了出来。她爬向男友,她死去的男友,亲吻他直到她死去。

圣战士用犹太女人的手机打到加沙,与他父母的通话中,你能感觉到家人之间的亲情与爱意。我不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无论如何,太像亲情与爱了。他们之间,一定讨论过很多次杀犹太人,杀多少、怎样杀。儿子向父母报喜,犹如向父母供奉喜悦。圣战士本来的声音虚弱无力,杀人给他带来了嗑药似的高亢颤栗:父亲!母亲!为我骄傲吧!你们的儿子是英雄!

圣战士的父母丝毫没为儿子杀了人而痛心。唯愿真主保佑。保佑孩子平安回家。圣战士深明大义,说自己在犹太人占领的巴勒斯坦,要么胜利要么成为烈士。

当加沙信封带陷入混乱时,23 岁的预备役女兵阿迪自愿归队,尽她全力帮助居民转移。“阿迪”在希伯来语中是珍宝的意思。美丽的“珍宝”在哈马斯的火箭弹雨中遇难了。母亲在阿迪的电脑上发现了一首诗:

如果我在时日未到之时离世,

希望你庆祝我的生命。

不要哀悼我的死亡。

每晨带着微笑醒来,由衷渴望,

不虚掷生命的每一秒。

请为我看世界,珍惜每一刻。

偶尔朝云朵笑一笑,我会在那里。

我抱歉所造成的痛苦。

请知道我已在更好的地方,

在那里思念你和爱着你。




from 美国之音 https://www.voachinese.com/a/war-with-hamas-reshapes-life-in-israel-20231030/7333265.html


Monday, 30 October 2023

余杰:為何那麼多中國人支持哈馬斯與希特勒?

余杰 / 上報 20231029


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瑪斯偷襲以色列,以色列遭遇九一一式的重創並對哈瑪斯宣戰。中國網上瘋傳哈瑪斯恐怖分子綁架一名德國女遊客,在一輛皮卡上剝光衣服遊街虐待的照片,無數中國網民為之叫好,讚揚恐怖分子勇武果決。很多吃瓜群眾依然毫無憐憫之心,認為受害者罪有應得,恨不得化身為全副武裝、暴力凌辱女性的恐怖分子,對女子雪白的肌膚上下其手,何其爽也。

 
哈瑪斯是恐怖主義組織,中國是恐怖主義國家

 

以色列駐華使館發佈了中以混血兒諾亞·阿伽瑪尼(Noa Argamani)與男友在音樂節現場被哈瑪斯戰鬥人員綁架的消息,稱「她是女兒,是姐妹,也是朋友」。但很多中國網民強調諾亞是以色列而非中國公民,質疑以方使館「搏同情」,甚至發表支持哈瑪斯的言論——對於同樣是中外混血的谷愛凌,他們卻諂媚有加。諾亞的朋友對此憤怒地反駁說:「我想她是否華人沒有關係,這都是人權問題,沒有人該經歷這樣的事情。無論如何,沒有人該支持恐怖主義。」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俄烏戰爭期間,中文網路上廣為流傳一些流氓口吻的帖子——「在線收留心碎烏克蘭妹,要求十八至二十五歲之間,身高一百六十五至一百七十五公分,無明顯體味,身材好者優先」、「關心烏克蘭美女能不能安全進口到中國」。他們趁人之危,物化女性,將色情想像加諸於戰爭受害者身上。這已經不是人性中的「幽暗意識」了,而是徹底的無恥、下流、卑賤。

 

每當國際上有衝突發生,中共永遠選擇假中立,其實是站在邪惡一邊。外交部發言人不方便說的心裡話,往往由所謂的民間輿論來表達。搜狐網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大勢已去,中東諸國效仿中國立場,拒絕追隨白宮譴責哈瑪斯》的評論文章,獲得數十萬人點擊、按贊和轉發。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的官方立場中,我們並未明確譴責某一對象,如以色列或哈瑪斯武裝。不少中東地區國家的態度也與中國頗為相似,甚至在收到來自美國的『命令』後,它們還直接加以拒絕了。……很顯然,在中東阿拉伯世界中,美國已然『說話不好用了』,越來越多的國家不願再盲從美利堅,乃至敢於對白宮說『不』。這不僅有利於多元化世界的發展,對中國亦是好處多多。」

 

這篇文章將中國官方的立場及中國的主流民意全盤托出:中國反對以色列,是因為以色列背後是美國,是西方帝國主義;中國支持巴勒斯坦,是因為巴勒斯坦跟中國一樣,是被西方帝國主義欺負的「第三世界」和「受害者」——於是,中國人就將原本相當有限的「同情心」和「正義感」投射到哈瑪斯身上,全然不顧被哈瑪斯殺害的平民中,也有多名中國遊客及到以色列務工的中國勞工,那種「附帶傷害」,可以忽略不計。

 

此前,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指點財津》欄目在一期題為「美國為何充當以色列外交盾牌」的節目中討論以巴衝突,主持人鄭峻峰質疑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並非基於華盛頓強調的共同民主價值觀。他認為:「美國的親以色列政策可以追溯到美國富有的猶太人以及猶太人游說團體對美國外交決策者的影響。」他指責美國利用以色列作為其在中東的「灘頭陣地」。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在推特上反駁說:「聲稱猶太人作為一個民族控制了其他國家的政府是令人憤怒的。……不幸的是,反猶主義再次露出了醜陋的嘴臉。」

 
作者認為,中國人就將原本相當有限的「同情心」和「正義感」投射到哈瑪斯身上。(美聯社)

 

其實,中共政權並不是要跟巴勒斯坦及伊斯蘭世界站在一起——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式迫害,以及無神論教育下的漢人對伊斯蘭教徒的公然歧視,說明他們遵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古老傳統。而在哈瑪斯、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塔利班等恐怖組織那裡,有很多跟共產黨相似的特質,如獨裁、殘暴、愚民等等,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哈瑪斯就是在野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就是掌權了的哈瑪斯。
 
世界上擁有最多希特勒的崇拜者的國家就是中國

 

支持邪惡力量的,當然只能是邪惡力量。在幾乎所有的文明國家,反猶主義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甚至會觸犯法律;而在中國,反猶主義卻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表達,甚至是一種「政治正確」。中國是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國家,漢族歧視中國疆域內的所有少數族裔,而在漢族內部還有洋蔥般多個層次的地域歧視,比如河南人被除了河南之外的所有中國人歧視,而上海人將除了上海之外的所有中國人都視為鄉下人。所以,希特勒的種族主義理論在西方早已臭名昭著,但在中國卻被視為理所當然。大概連希特勒自己都不會知道,在今天的德國,他從信徒已是屈指可數;而在今天的中國,他卻是從官方到民間一致推崇的偶像。

 

一位中國網民寫道:「還是怪小鬍子,當時燒光了(猶太人)不就沒這麼多事了」。「小鬍子」是許多網友給希特勒起的綽號。另一位網民寫道:「歷史終將為小鬍子洗去他不該承受的罪名,搞不好還能洗白。」持此類看法的絕不僅僅是無知小民,大名鼎鼎的作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摩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就反抗西方而言,希特勒是有其合理性的。」他甚至居高臨下地「開導」採訪他的德國《明鏡》週刊記者說,不要因為德國有過納粹的歷史和希特勒的歷史而負疚,「我覺得德國在整個歐洲或者說在整個西方世界之中,沒有必要認為自己的過錯比別國更多。你如果對你的德國人身份懷有負疚感,我覺得你不如對你的白種人身份、基督徒身份懷有這種負疚感,這樣來得更真實一點」。他認為,希特勒的失敗只是時運不濟,如果希特勒成功,建立納粹的全球帝國和全球秩序,必定是一個「美麗新世界」。在「德意志治世」中,與之擁有同樣意識形態的中國當然能獲得比在「美利堅治世」中更高的位階和待遇。

 
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正在向文革時代奪命狂奔。(美聯社)

 

當年,毛澤東說自己是「秦始皇加史達林」,他忘記說或者故意忽略了希特勒。許多中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毛澤東,也住著一個小希特勒。儘管文革時這些崇拜希特勒的人年紀尚小甚至還未出生,但文革的遺毒、毛澤東的遺毒、希特勒的遺毒卻深入到其骨髓與靈魂之中。學者楊繼繩在分析文革的階級屠殺時發出追問:為什麼那些豆蔻年華的青春少女會殘酷地將老師打死?他嘗試給出的答案是:官方長期的教育宣傳讓他們以為,清除政治賤民、敵對階級是「替天行道」。「在這個神聖而高尚的意識形態的指導下,只有階級情分,沒有私人情分。『親不親,階級分』,背後告密和當面揭發不僅是必要的,還是光榮的。兒子出賣父親、妻子出賣丈夫是『大義滅親』;學生打死老師是因為『吾愛老師,但吾更愛真理』。對政治賤民的屠殺當然不會有負罪感。這種意識形態把人性中兇惡的一面全都煽動起來了,還穿上了崇高而正義的外衣。」林昭等反抗極權暴政的先驅,直接將毛主義斥責為納粹和法西斯。

 

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正在向文革時代奪命狂奔。因為有八千萬黨員和數億愚民配合,再有數位科技加持,其極權程度讓哈瑪斯之類原始而粗陋的恐怖主義組織望塵莫及,也讓希特勒和納粹艷羨不已。美籍華裔深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曾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過題為一篇題為《中國經常被稱作「威權主義」,感覺這並不夠》的評論文章,對於新聞報道中經常將中國稱為「威權國家」提出質疑,表示應該考慮「將中國稱作法西斯主義國家」。作者認為,法西斯主義的標志是:一個監視國家,一個政治強人,在國內煽動種族主義、民族主義和傳統價值觀,同時為向海外擴張建立軍隊。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完全具備了這些特質。作者表示,她作為一名曾經在中國工作、如今在柏林寫作的記者,「我發現很難對今日中國與舊日德國遙相呼應這一點視而不見」。

 

毋庸諱言,中共統治中國有其廣袤而深厚的「群眾基礎」,正如當年希特勒和納粹在德國興起並顛覆威瑪共和國絕非歷史的偶然。若不改變這種「群眾基礎」,就不可能顛覆中共政權。

 

※作者為美籍華文作家,歷史學者,人權捍衛者。蒙古族,出身蜀國,求學北京,自2012年之後移居美國。多次入選百名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知識分子名單,曾榮獲美國公民勇氣獎、亞洲出版協會最佳評論獎、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廖述宗教授紀念獎金等。主要著作有《劉曉波傳》、《一九二七:民國之死》、《一九二七:共和崩潰》、《顛倒的民國》、《中國乃敵國也》、《今生不做中國人》等。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3/10/blog-post_199.html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猝逝,舆论哗然,舆情汹涌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10月27日凌晨突然因心梗离世的消息在全网引发舆论海啸,很多网友无法相信年仅68岁的正国级高干能在医疗条件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死于心梗。

加之党媒提前发死讯讣告“后补”的非常规操作,更使各种猜测甚嚣尘上,很多网友惊呼,这已经是近两个月来第几位消失的国家高层人物了?正如网友@邱家军发帖所说:李克強前总理去世,网上热议是否习加害之,不管是不是,出現此议說明习近平已人心丧失!

为防范发生全民悼念前总理群体事件,中国当局立即严控舆论,向高校社区企业发紧急通知,严禁群体聚集悼念活动。

连日来,仅管对李克强执掌国务院十几年的政绩评价各异,毁誉参半,但他始终以务实,亲民,开放,改革,捍卫市场经济,去意识形态化的政治人物形象被人们悼念。

网友@草祭发帖说:李克强留給中国人民的最大遗产就是說了“真話”!即使在中国政治环境极为恶劣,“中國梦”謊言遍地的情形下,李克强作为总理还是讲出了真話。难能可贵!

网友@蔡慎坤发帖说:李克强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弱势最窝囊的总理,因为经济决策权在一尊之手,亲自指挥亲自折腾沦为常态,即便如此,李克强还是有过挣扎,懂得“民富国强而不是国富民强”的道理,让世界知道这个富得流油的大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折合100多美元!行政定位上懂得政府既要拿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还应给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更应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避免“’有为政府’重回‘全能政府’”。在第一个总理任期,砍掉各种行政审批的公章900余枚,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是“人为的”,习惯将电力需求、铁路货运量或贷款作为更准确的经济指标。

网友@佛瑞德里希4th发帖说:李克强死了。有很多人猜测这是一场非正常死亡。虽然有更多的人说,习近平没有理由让一名已经退休的、毫无威胁的正国级高官非正常死亡,但毕竟习近平也没有理由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胡锦涛“叉出去”。 真相是什么呢? 真相是不论法医怎么说,一个拥有充足医疗资源的,体型健康,步履轻快的68岁男性毫无预兆的传出死讯,只能被称为“暴毙”。 这个人的生命就象他所属的时代那样,就象改开时代那样,戛然而止。不论有多少人论证李克强的暴毙只是偶然事件,但历史终将证明,这是个标志性事件。死的不止是李克强。也是团派,改开系,技术官僚,在产业链逻辑的渗透下站到生产者一边的所有人的政治生命。 习近平想要的不是你们打造出来的中国。

习近平需要你们为中共国当下的“不理想”背锅。改开初期的“违规操作”就是中共长年张开的政治陷阱,只要以反腐为由展开倒查,即使当年再“法不责众”,习近平随便一抓,都能抓到你们无数的小辫子。 李克强以非红二代之身,能攀爬到总理这样的高位,不会缺了聪明才智,也不会缺少强大的心理承压能力。要心脏病发,在工作压力最大的那几年,早该发了。

他在死前,经历了怎样的逼迫?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 恐怕和被政治谋杀相比,一名前总理被活活吓到心脏病发,才更值得处境相似的各位墙内改开受益者害怕。 在获得第三任任期之后,习近平的行事风格明显更肆意了一些,更个人化了一些。 也就更简单粗暴了一些。 他对李克强的态度,他对付李克强的手法,也预示着他接下来对你们,改开期间凭着文凭学历,借着时代的东风,靠自己的聪明才智,靠智商靠情商而不是靠出身血缘爬到高位,享受了一场富贵的你们,会用怎样的手段。 你们不会比李克强更幸运,不会比李克强更清白。 也不会比一个已经退休的前总理,更没威胁。

一年前,我就预言过李克强会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习近平的性格。 从习近平的角度看,李克强是中共国经济问题最好的背锅侠,是在中共国经济全面爆雷后,习近平能找到的最合适的追责对象。 也许你们该把习近平最近视察人民银行,把中共国的财政困境,把中共国的债务天坑,把官二代们在中共国金融系统的庞大势力,和李克强的暴毙放在一起看看。 李克强是最好的背锅侠,习近平知道,李克强自己能不知道?中共国经济问题有多严重,李克强自己能不知道?他公开说“长江黄河不会倒流”,公开说“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紧急召集10万人规模的“稳住经济大盘”会议,是因为从政50年的他天真善良吗? 他挣扎过了。

作为中共国地位最高的伪中产,一个虽然出身官二代却“含赵量不足”的技术官僚,改开受益者,一个深通中共国官场游戏规则,极其渴望活到最后的玩家,他挣扎过了。 大约、也许、可能,他因为死,逃过了公开清算,暂时没殃及妻女。虽然他极有可能近期在非公开场合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李克强死了。 他是习近平能为中共国经济问题找到的最好的背锅侠。 坏消息是,他死了。 更坏的消息是,习近平不止需要一个背锅侠。 我希望你们知道习近平在想什么。 各位,我曾一遍遍陈说伤害链逻辑与产业链逻辑的差别,一遍遍提醒大家,习近平和他的红二代小伙伴们是持伤害链逻辑,是相信输出伤害才应获得奖赏那一套的。

那么,反过来他会相信什么呢? 他会相信获得奖赏的人一定输出过伤害,会认定产业链逻辑,“创造财富的人能拥有财富”,“拥有财富的人能创造财富”这一类的说辞纯属谎言。 所以他会理直气壮的反腐。 他压根不相信你们,改开时期发财致富的各位伪中产们,吃的是技术饭。 他压根不相信你们赚的不是黑心钱。 而且你们的履历不可能毫无瑕疵。即使真的毫无瑕疵,在各种调查手段之下,也可以创造瑕疵。 李克强死了。

原定要由他承受的政治压力现在要流向你们了。虽然他本来也算不得你们的盾牌,算不上什么压力屏障。 一个属于改开受益者,属于伪中产类型的,拥有种种政治抗压减压手段,完全没有理由死的人,死了。 照照镜子,你自我保护的能力,你可用于自保的资源,是不是不如他? 扪心自问,你会不会比他更安全? 李克强的死,只会是个开始。 是对改开受益者进行清算清洗的开始。 是自以为受信任、受重用,自以为“知道红线在哪里”的伪中产们,不具备红二代血缘却站在伤害链一边想左右逢源的中共国有产者集体覆亡的开始。

改开四十年,每个乘时而起的有产者,屁股都“不干净”,没有人经得住倒查。 可是我知道,你们都会幻想查不到自己。 你们也会幻想,反贪反腐不会扩大化,中共政权的财政危机不会转化为向社会面敛财的全面出击。 你们会幻想习近平舍不得当前“安定繁荣的大好局面”。 你们很会幻想岁月静好直到永远。 直到李克强死前经历的,在自己身上重演一遍。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BE%AE%E8%A8%80%E5%BE%AE%E8%AF%AD/20231029-%E4%B8%AD%E5%9B%BD%E5%89%8D%E6%80%BB%E7%90%86%E6%9D%8E%E5%85%8B%E5%BC%BA%E7%8C%9D%E9%80%9D%EF%BC%8C%E8%88%86%E8%AE%BA%E5%93%97%E7%84%B6%EF%BC%8C%E8%88%86%E6%83%85%E6%B1%B9%E6%B6%8C


专访艾米·伊:藏人在流亡中传承宗教文化和传统

美籍华裔记者艾米·伊近日发布新书,聚焦流亡藏人的生活足迹。在这本广受海外舆论关注的书中,她详细介绍了流亡藏人离开西藏的原因,以及他们在海外多样的生活经历。

以下是本台记者经纬对艾米·伊的专访。

此前多次获得行业奖项的记者艾米·伊(Amy Yee)近日发布新书《远离世界屋脊:流亡四大洲的西藏难民》(Far from the Rooftop of the World: Travels among Tibetan Refugees on Four Continents),详细讲述了西藏流亡者的故事。

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广受舆论关注。美国杂志《纽约客》(The New Yorker)著名作家彼得·赫斯勒(Peter Hessler)称赞艾米·伊在这本书中,“出色地捕捉到了西藏流亡人士的生活细节、戏剧性和尊严”。

2008年,中国当局对西藏地区发生的多起抗议活动进行了镇压。艾米·伊当时为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印度流亡地达兰萨拉举行的有关新闻发布会。

她告诉本台,正是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和达赖喇嘛近距离接触的经历,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

此前多次获得行业奖项的记者艾米·伊(Amy Yee)近日发布新书《远离世界屋脊:流亡四大洲的西藏难民》(Far from the Rooftop of the World: Travels among Tibetan Refugees on Four Continents)。(Amy Yee X截图)
此前多次获得行业奖项的记者艾米·伊(Amy Yee)近日发布新书《远离世界屋脊:流亡四大洲的西藏难民》(Far from the Rooftop of the World: Travels among Tibetan Refugees on Four Continents)。(Amy Yee X截图)

记者:伊女士您好,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您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流亡藏人在海外,尤其是在印度的生活。据您的观察,这一群体是如何在流亡生活中传承自身独有的宗教文化和传统的?

艾米·伊:藏人有很多方法来保护他们的文化和身份认同,但最大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他们的教育体系。印度有一个非常庞大且成熟的藏族教育体系,在藏族学校里,课程以藏语教授并且以某种形式将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融入其中。

例如在印度达兰萨拉有一个旗舰学校,被称为儿童村。当我在写这本书时,有大约2000名学生在那里学习。印度各地大概有80多所不同的学校。

记者:在印度以外的地方情况如何?您在书中主要提到了三位流亡藏人,严格来说是四位,托登(Topden),罗布(Norbu),及一对夫妇德吉(Deckyi)和顿珠(Dhondup)。我知道,罗布目前在澳大利亚,他的生活与在印度的藏人有什么不同?

艾米·伊:我常去拜访的藏人社区在澳大利亚,罗布在那里获得了庇护,所以我去墨尔本拜访了他,还与当地的藏族社区进行了交谈。他们是如何保护藏族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呢?再次强调,是教育。但不像印度那样宽泛,孩子们会在周末去学习藏语、音乐和舞蹈。此外,藏人庆祝藏历节日等等。我看到一位漂亮的女士在墨尔本举办一场非常精彩的新年庆祝活动上发言,人们聚集在那里制作藏餐,还有藏族音乐和舞蹈,还有流行音乐等现代庆祝方式。

我认为,当地居民总体上非常支持藏人及他们的文化和传统。我看到在悉尼有一个项目,他们教藏人游泳。你知道,藏人来自高原,他们来到了澳大利亚,而海洋和沙滩是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个项目是为了藏人的安全而教他们学习游泳,也帮助他们融入当地文化。

记者:您在书中提到,德吉和顿珠离开西藏的契机是因为帮助朋友复印用于抗议活动的传单,而他们的朋友很快被捕。随后,这对夫妇在逃离西藏的路上失去了他们的孩子。他们是如何看待为此而遭遇难以承受的经历?

艾米·伊:我所知道的是,当我问他们如何看待这场遭遇时,你知道他们的回复是什么吗?他们说,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从不后悔。

记者:随着流亡藏人群体的壮大,他们是如何看待藏人行政中央一直倡导的“中间道路”?对于在海外成长的新一代年轻藏人来说,他们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

艾米·伊:达赖喇嘛和藏人行政中央支持“中间道路”,其做法是实现有意义的自治,这样藏人就可以保留语言、文化和宗教,但他们并不寻求独立。广大藏人是支持达赖喇嘛这一主张的。年轻的流亡藏人我不知道他们的看法,所以必须对这一群体进行调查。也许一些人希望西藏能够独立,但我认为,绝大多数藏人都走中间路线。

记者:您如何看待西方对西藏和藏人的支持?

艾米·伊:当你说到西方时,这也非常广泛。我确实知道美国政府为印度藏人的教育和其他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有其他政策支持。所以我确信,总体来说,藏人社会欢迎这种支持。

记者:对于流亡藏人来说,他们是如何和在西藏当地的亲人朋友取得联系的?

艾米·伊:我不太了解他们现在是怎么做的,但在2008、2009年,也就是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他们是通过互联网和电话。从那时起,我们有了智能手机和软件,比如微信。当他们与西藏的亲戚交谈时,他们不能够敞开心扉,必须非常小心地说话。自2009年以来,情况变得更糟。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记者:经纬    责编:何平    网编:何足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aoshuminzu/jw-10262023124858.html


民间悼念李克强:“不是逝者有多好 而是生者有多坏”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逝世后,网络上出现大量悼念的声音,民众更在多个省市发起献花活动。那么,中国公众不惧审查,大规模悼念李克强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中国官媒央视新闻报道前总理李克强上周五因心脏病病逝于上海后,相关信息不仅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网络上更充斥着民众悼念、缅怀李克强的声音。网民们纷纷表示,“李克强先生是一位有很多好政策,帮助中国快速发展的人,谢谢你”;”人民的好总理,他离开了我们,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结束”;“一路走好,下辈子换一块土地生活吧”。

与此同时,李克强的故乡安徽以及曾经主政的郑州等地,也都出现大排长龙的献花队伍。

针对民众的大规模悼念活动,在安徽的周先生告诉本台记者,在他所居住的小区似乎没有听闻悼念李克强的声音:“周围这块我感觉没什么人说,因为我住的地方是老工业区,过去很多都是从上海来的。”

周先生认为,在李克强曾居住过的地区有民众在悼念他,这样的现象多数是基于地区民众对家乡出了名人而感到荣光:“中国人好像都会觉得‘当地出了一个名人、高官、国家领导人’,觉得很荣幸。……从我的经验,我回老家,老家在江东,江泽民以前出身在江东,老家的人就会觉得很荣幸。”

2023年10月28日,安徽省合肥市,已故中国总理李克强童年生活过的居民楼外,民众献花追悼。(美联社)
2023年10月28日,安徽省合肥市,已故中国总理李克强童年生活过的居民楼外,民众献花追悼。(美联社)

网民频发“可惜不是你”歌曲  映射习近平

不过,网络上民众在哀悼的同时,似乎也有着更深层的政治隐喻。有网民留言表示:“李克强死了,但他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活着;有人活着,但已在中国人民心中死亡了。”

还有网民说,“不是因为逝者有多好,而是因为生者有多坏”;“ 就算是哀悼,也会惹那个人妒忌。”

网络上更有消息传出,由于众多网民贴出马来西亚歌手梁静茹的歌曲《可惜不是你》,映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而导致与歌曲相关的贴文在微博被严格审查甚至被删除、封禁。

昔日曾与李克强同窗的北大校友、旅美政治学者王军涛就此告诉本台记者:“(民众悼念李克强的原因)第一个,有的人觉得李克强死得比较窝囊,怀疑他是被谋杀的,觉得他很惨。但第二个原因,因为李克强被看作代表,(民众)本身不是在悼念李克强,是在悼念自己。李克强的一生让他们想起了80年代的梦想社会,当时共产党还愿意改革,胡耀邦、赵紫阳、邓小平给人们带来充满希望的时代。”

王军涛表示,有些人甚至能从李克强身上看到自己:“20多年打拼但是节节败退,最后还是输得一干二净。当然还有90后在说的,‘我们向一个不完美的人致敬,实际上是在向一个坏人表达我们的愤怒’。”

2023年10月29日晚,郑州千玺广场的悼念现场民众留言。(X平台)
2023年10月29日晚,郑州千玺广场的悼念现场民众留言。(X平台)

学者:哀悼李克强显现公众在疫情后的绝望

相比李克强死亡引发的群众大规模缅怀,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去年11月过世时,并未出现广泛的民间纪念活动。王军涛认为,悼念李克强其实反映出民众对80年代改革开放的思念。

王军涛说:“江泽民是扭转那个时代(的人物),江泽民、胡锦涛都是应该要对这件事负责的。但李克强在那个时代是学生干部,他自己也是年轻人中的一员。还有一个,江泽民本身没有节节败退,但是李克强是被人彻底清场,这种委屈跟窝囊大家感觉(江泽民)也没有。其实,最典型的应该是赵紫阳。赵紫阳病逝的时候,比李克强更完美地代表80年代的共产党。但是赵紫阳那时候人们不满情绪少,所以我觉得,多数人是在藉这件事表达自己的不满。”

王军涛还表示,中国民众大举悼念李克强的行为其实是继“白纸运动”后,民间再度出现对中国当局的不满:“这场疫情真的让很多人都绝望了。……白纸运动是一场,现在我觉得又是。它(政府)现在拿花圈没办法,如果它收花圈会激起更大的反对,不收老百姓越来越明目张胆了。运动中,人是可以互相激荡。一开始大家在家里都很害怕,但是一走到街上发现没什么,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人就一波一波往前走。”

记者:唐缘媛    责编:何平    网编:何足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tj-10302023101355.html


中国金融工作会议登场 着重化解风险还是加强监管

时隔6年,中国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登场,会议原本2022年召开,延至今年。据彭博社先前披露,此会30日至31日在北京闭门举行,由中国领导层、金融监管机构及银行高层参加。

据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习近平领导的中国官员们,正准备集中精力化解金融风险,包括中国的房地产危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不断攀升的问题。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会议从2022年推迟了一年,原因包括为了确保政策由今年3月才形成的新领导层制定,并监督政策的实施。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97年召开首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每5年召开一次,是金融工作的最高规格政策部署会议,将提出对金融工作的总定调和防风险部署。

2017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当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曾强调「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是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重要原则之一。

据中央社报道指出,多家中国官媒关注化解金融风险等议题。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经济放缓、房地产危机和地方债风险增加,金融工作如何施力受到考验。

报道提及,人民日报周一头版转载了新华社发布的稿件,谈习近平上台后「新时代」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称社会金融秩序基本实现「由乱到治」、「多项金融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文章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成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已推出的政策包括:人民币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设立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稳妥降低现有首套房贷利率等。

中国国务院旗下的经济日报,则在头版刊发评论文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仍需加力」。文章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金融管理部门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另一方面要优化金融资源分配效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而一天前29日出版的经济日报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当前金融风险诱因和形态更加复杂,必须时刻警惕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不可放松。须强化审慎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另值得关注的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三月组成的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接受中共最高决策机构的直接监督,并担任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监督者、规划者和决策者,可以采取比以往更快的监管行动,削弱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等现有国家机构的权力。而这个“超级监管机构”已于9月开始悄然运作。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马格努斯(George Magnus)就此向《金融时报》表示:中共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督,将使得中国将变得更加集权和控制。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030-%E4%B8%AD%E5%9B%BD%E9%87%91%E8%9E%8D%E5%B7%A5%E4%BD%9C%E4%BC%9A%E8%AE%AE%E7%99%BB%E5%9C%BA-%E7%9D%80%E9%87%8D%E5%8C%96%E8%A7%A3%E9%A3%8E%E9%99%A9%E8%BF%98%E6%98%AF%E5%8A%A0%E5%BC%BA%E7%9B%91%E7%AE%A1


Sunday, 29 October 2023

中国赤字率将破3%红线 为扩大举债埋下伏笔?

来源:
美国之音

中国宣布将在今年第4季增发1万亿元人民币国债,并预估财政赤字率将突破传统的3%红线。分析人士表示,这代表中国准备要彻底地一次性解决地方债务的问题,1万亿的数字看起来好像很大,实际上占地方政府转移收入的比例很小,能够挽救的效果可能有限。而赤字率的提升很可能是为扩大举债埋下伏笔,预期中国未来或许还会有下一个新的、更大的举债。

发行1万亿国债

中国官媒新华社10月24日报道,中央财政将在今年第4季增发国债1万亿元人民币,分两年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今年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这项超出市场预期的决策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一步。

据中国财政部介绍,增加发行的国债将做为特别国债管理,重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八大方面。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25日说,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全国的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人民币增加到4.88万亿,赤字率估从3%提高至3.8%左右。

市场认为,这1万亿的国债是中国经济下行的“一场及时雨”,因为地方政府拿到中央的发款,可以追加投资基础建设,拉动相关行业的成长与就业,带动国内需求並刺激消费,有助活络经济,尤其是这1万亿的国债等于是中央在无息的条件下发钱给地方政府使用,对地方政府而言,风险几近于零,无疑是一项好消息。

美国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副教授邱万钧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于发行特别国债其实内心十分抗拒,因为会增加中央财政负担。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有两次规模比较大的发债,一个是2007年为了因应全球金融风暴,发行了1.55万亿元国债,另外一次就是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

他说,这一次是因为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特别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有“熄火”的现象,使得中央不得不采取一些挽救经济的措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中国整个经济力道减缓之后,过去靠融资平台去支援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变得急剧下降,以致负债累累,地方巨大的财政压力已经大到足以影响中国的经济成长和金融稳定。

支援地方财政

邱万钧说:“这次发债其实是在各方面期待了很久,然后最后中国政府才同意说要采用这种发债的方式,来支应地方政府财政上的困难。”

不过,他表示,从数字上来看,中国在202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万亿人民币,所以1万亿事实上不到中国整个GDP的1%,因此,这虽然对中国经济是一项好消息,但影响可能有限。

其次,1万亿的金额对中国地方政府的总收入来讲并不是很多。根据世界级的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全球评级”的副总监尹雨(Rain Yin,音译)表示,1万亿大约占中国地方政府转移收入的5%或总收入的2%左右。邱万钧表示,况且1万亿还要分两年慢慢拨入,也并非所有的钱都是拿去给地方政府还债,还有一些是要帮忙应对自然灾害等,所以这1万亿看起来金额很大,但实际上並不大,只能说在短暂时间内有推动中国经济成长,让中国经济回稳,恢复国内外对中国经济信心的效果,从长期而言,则要看中国把钱用在什么地方。

他说:“但是依据过去中国它在用钱的一个效率的来讲,好像事实上这可以乐观的空间是比较小一点的。”

邱万钧说,这是因为无论是中国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在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决策透明度方面一直为人诟病,这也造成中国有很多基础建设,乃至于连带相关的不动产建设,最后都形成所谓的烂尾楼的情况。所以如果这1万亿的国债跟过去使用的方法一样,好大喜功而没有经过审慎的投资评估,那么对中国经济长期来讲,可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地方还款面临高峰

中国人民大学在今年元月间发表的地方财政发展报告指出,由于疫情冲击,中国去年各省债务增速远超过收入,偿债负担加重。

中国粤开证券今年2月份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5.1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4.4万亿元,专项债务20.7万亿元。此外,自2017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以年均16.3%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速,导致负债率攀升、债务风险不断累积,并说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呈现总量大、增速快、付息激增、期限拉长的4大特征。

中国信评机构中诚信国际评级公司在7月底公布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3)”也表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地方债余额突破35万亿元,预估今年底可能逼近40万亿元的历史新高。蓝皮书指出,地方债正面临还款高峰,2023年至2025年的年均还款量将高达3万亿元左右。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长刘孟俊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希望借由中央发债去支援地方财政危机,并持续在地方保持推动经济的能量,但分两年使用的1万亿国债对于即将面临还款高峰的地方负债只是九牛一毛,并不算多,何况地方政府自己也会发地方债,比例大概占了地方预算的4成左右。除了上海、北京、广东等主要省市外,大部分比较穷的省市发债占比更高,所以中国的地方债负担其实很沉重。

预留伏笔

他表示,1万亿国债的规模对中国来讲其实不算大,也可以看出中国发债其实算是相对谨慎,否则如果以地方债务的需求或是去做融通的考量,其实国债规模可以再更大一点。

他并表示,在当前财政收入有限,土地财政的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中国财政部又追加赤字规模,很可能是要将地方隐性债务显性化,为中央和地方扩大举债预留伏笔。

刘孟俊说:“预期来讲,这应该一兆元(1万亿元)可能只是刚开始,说不定后面还有更多的陆陆续续在发。”

财政赤字代表政府的支出超过收入,财政赤字额与GDP的比率就是赤字率。过去几十年来,中共一直将3%作为赤字率的警戒线,现在中共当局将赤字率从3%提升至3.8%,相当于自己踩破“红线”,显示中国正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

有分析认为,中国在正常的年份突破了守了几十年的3%红线,如果未来变成惯例,将标志着中国的财政从量入为出的古典财政思路,转变为债务扩张驱动性的现代财政思路,代表中国有意效法美国采取扩张式的财政政策。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赤字率维持3%以下是保守型的财政政策,中共属于这种思维,坚决维持财政收支平衡,不让财政赤字扩大。美国则是奉行现代货币理论,主张能发行主权货币的政府可以无限发债,不必担心还不出来,并主张财政赤字是迷思。所以美国这两年发行了很多国债,政府支出不断扩大,财政赤字不断攀高,但支出也会刺激经济,因此美国虽有衰退之说,但今年第三季美国GDP增长数据却“非常漂亮”。

谨慎发债

罗庆生表示,但中国不是美国,美国有美元霸权,中国如果发行太多国债,赤字太高,可能会被国际信评机构降低信用评等,造成国债卖不出去,甚至资金外流,反而可能引爆中国的金融风暴。因此他认为,中共还是会维持它稳健的财政纪律,谨慎发债,这一次的1万亿国债应该也是在审慎评估风险后的谨慎发债。

罗庆生说:“它这个拿捏是有它一定的一个标准在,它不能够借太多,但是又必须要能够处理问题,所以它这一次1万亿如果不能解决,如果再借,它的风险就越来越大,国际信评降信的风险很大。”

他表示,中国的地方债本身虽不致造成金融危机,但已经抵销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向前运行的动能,所以这一次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准备要用1万亿国债来彻底地一次性解决地方债务的问题”。

罗庆生说,这1万亿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必须要有中央或地方纪律委员的配合,确认每一笔钱都转移支付到该用的地方,并且正当使用。

他并表示,中共中央今年初步发的5000亿公债是用来填补地方财政的坑洞,所以必须等第一批的5000亿“填完坑”之后,第二部份的5000亿才可能是真正具有建设性的投资,地方财政才能真正开始活络。也就是说,要能够真正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的话,恐怕要看第二批5000亿的再拨入之后。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4%B8%AD%E5%9B%BD%E8%B5%A4%E5%AD%97%E7%8E%87%E5%B0%86%E7%A0%B43%E7%BA%A2%E7%BA%BF%7C%E4%B8%BA%E6%89%A9%E5%A4%A7%E4%B8%BE%E5%80%BA%E5%9F%8B%E4%B8%8B%E4%BC%8F%E7%AC%94%EF%BC%9F.html


两场恶战方酣 第三场蓄势待发

来源:
自由时报

台湾位于国际社会抵御威权主义扩张的最前线。然而,在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新援助计划中,六一四亿美元提供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入侵,一四三亿美元用于协助以色列打击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玛斯」(Hamas),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盟邦和伙伴却只分配到廿亿美元的安全援助。

乌克兰和以色列正在进行中的战争,不应该掩盖台湾面对中国攻击的脆弱性。

中国公开展示武力夺取台湾意愿

事实上,保卫台湾必须被认定为对国际安全更重要,因为连续三届美国政府都未能令人信服地阻止中国在南海的扩张,南海的地缘政治版图已经被北京彻底改变。在并吞香港之后,中国可能迫不及待地想要染指台湾,完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实现两岸统一的所谓「历史任务」。藉由演练两栖登陆和空袭行动,中国已经公开展示以武力夺取台湾的意愿。

由于美国当前将注意力集中于乌克兰和以色列的战场,习近平可能正在等待适当时机对台湾采取行动。习近平势必会观察,拜登向以色列转移关键军械弹药如何消耗美国的库存。由于美国向乌克兰运送了二○○多万枚炮弹和其他弹药,美国的库存已经消耗大半。习近平可能会选择等待美国的弹药储备进一步耗尽,才会对台湾动手。

一旦中国对台发动攻击,美国可能不会单独派兵驰援,而是结合志同道合的国家组成联盟,争取东亚地区的两个主要盟友日本和南韩出手相助。从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到乌克兰,美国已经在多场战争中领导过这种「志愿联盟」(coalitions of the willing)。

美将组志愿联盟展开护台行动

事实上,中国任何切断台湾与外界联系的行动,都可能会入侵日本的领空,将日本卷入冲突。去年中国在台湾周边举行实弹演习,实质模拟对台实施空中和海上封锁时,有五枚弹道飞弹坠入日本的专属经济区(EEZ),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南韩可能难以直接参与美国领导的军事行动,协助台湾击退中国来犯。笔者最近在首尔的讨论中便指出,由于南韩的最高优先要务是遏阻北韩的攻击,首尔可能不愿意卷入台湾海峡的冲突,以免给予北韩发动侵略的可趁之机,或者至少是军事挑衅。

无论如何,南韩的军事力量是以地面部队为核心,不是海军和空军,而后者才是台湾抵御中国进攻的关键。

事实上,如果南韩直接帮助台湾抵御来自中国的攻击,很可能会遭到中国严厉报复,甚至可能怂恿北韩开辟进攻南韩的战线。

更糟糕的是,俄罗斯似乎也在炮制一张对付南韩的北韩牌。南韩透过美国间接向乌克兰提供关键弹药,可能是俄罗斯上个月接待北韩领袖金正恩来访的原因之一。俄罗斯总统普廷(Vladimir Putin)已经警告,如果南韩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将会面临后果。

自去年年底以来,南韩已经向美国运送了至少数十万枚炮弹,让美国得以继续向乌克兰提供这类弹药,反击俄罗斯的侵略。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乌克兰战争也帮助南韩成为一个主要的武器出口国,对外输出坦克、飞弹、榴弹炮、装甲车和战机。

北京可能鼓动北韩牵制南韩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现在似乎有意对南韩打出这张北韩牌,包括威胁向平壤转让敏感技术。今年八月,北韩二度尝试将一枚间谍卫星送入轨道,但以失败告终,因此正在寻求俄罗斯提供技术协助,条件则可能是为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提供炮弹和火箭。

而在与中国的关系上,首尔面临的风险是,即使在两岸开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援助台湾,但在北京看来,南韩还是向美国领导的护台行动提供间接协助,包括后勤和武器支持等。因此,北京可能会鼓动北韩设法牵制南韩。

乌克兰和以色列已陷入战火之中,美国正戮力履行为其提供足够武器弹药的承诺,因此一旦亚洲出现两场战争,即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同时爆发冲突,对美国而言,将是地缘政治和军事上的梦魇。

从这个角度来看,阻止中国对台湾发动攻击,应该在美国的政策方案中占有更优先的地位。绝对不能让台湾成为下一个乌克兰或香港。

征服台湾将大幅推进中国在亚洲称霸的野心,颠覆印太地区的权力平衡,尤其是让中国得以突破所谓的第一岛链。

台湾能否保有自主的未来,美国的角色至关重要。如果美国无法阻止台湾沦陷,国际社会将普遍认定,美国没有能力或意愿保护其他盟友,包括比其他任何国家驻扎更多美军部队的日本,进而可能导致美国在亚洲的联盟体系瓦解。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4%B8%A4%E5%9C%BA%E6%81%B6%E6%88%98%E6%96%B9%E9%85%A3%7C%E7%AC%AC%E4%B8%89%E5%9C%BA%E8%93%84%E5%8A%BF%E5%BE%85%E5%8F%91.html


美大學研究:反修例案平均需343天結案|無罪或撤控控罪 4成涉警提供不可靠證據

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GCAL)昨(26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分析反修例運動的控罪和案件。研究發現,反修例案件平均需等343天才能完成審訊,質疑一些人可能因案件長時間延遲,選擇認罪以結束煎熬。研究又統計202項控罪最終判無罪或撤控的原因,發現5成因為證據不足、4成涉警察提供不可靠證據。亞洲法中心主任兼報告作者Tom Kellogg質疑,被告核心人權保障遭忽視,基本的程序權利亦受嚴重限制。

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發表《香港2019年抗議運動:拘捕和起訴的數據分析》報告(The Hong Kong 2019 Protest Movement: A Data Analysis of Arrests and Prosecutions),統計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反修例運動相關並已審結的案件,涉及1,592項控罪、988名被告和811宗案件。

根據保安局的數據,截至2021年7月31日,有1,527人完成司法程序,故今次研究數據的覆蓋率約為64.7%。

報告指,反修例案件的被告必須等待非常長的時間才能受審,有41.8%案件需要超過一年才能完成審訊,平均等待時間為343天,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數字幾乎肯定低估了實際情況,因為今次統計只涵蓋已結案的控罪,而部分被告已經等待審訊超過兩年。

翻查資料,研究結果貼近保安局2022年回覆立法會的數據,當時局方指根據過往兩年約90宗已在區域法院審結的反修例案件,由裁判法院首次提訊至區院審結,一般需時300至400多天,比其他刑事案件長約30%。

延遲審訊或令被告選擇認罪

報告指,長時間延遲可能給被告帶來的實際和情感上的困擾,一些人可能選擇承認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犯的罪行,以結束煎熬(it is likely that some have chosen to plead guilty to crimes they do not believe they have committed in order to end the ordeal)。報告舉例民主派初選47人案,指許多人選擇認罪,部分原因可能是為了結束冗長的法庭程序,避免進一步的心理和財務負擔。

報告認為,許多被告在等待審判期間被拒絕保釋,有些被拘留數月,甚至一年以上。案件處理時間遠遠超出了司法機構的目標,研究數據揭示在處理正當法律程序方面存在令人不安的模式(Our data also reveal disturbing patterns in the handling of basic due process rights. )。

研究又統計412項最終判無罪或撤控的控罪,有202項研究人員獲悉無罪或撤控的原因,當中有51%因為證據不足,亦有40.6%涉及警察提供的不可靠證據(unreliable evidence)。報告指出,這些數據明顯揭示在某些情況下,香港可能存在警察虛假證詞的問題。

同為阻差辦公 反修例判刑較傘運重

此外,報告又比較2014年雨傘運動與反修例運動定罪和刑期,在傘運被控襲警罪的被告,有50%人判處監禁;但在反修例運動,襲警罪被告判監比率達76.1%,若以有拘留刑罰(包括勞教中心、教導所和更生中心等)計算,比率更達90.1%。而阻差辦公罪成的刑期,傘運被告被監禁平均不到1個月,反修例運動則增至平均4.7個月。

研究人員整理148項涉未成年人士控罪的定罪個案數據,超過66%被定罪者被判有期徒刑,報告形容這對於兒童來說是極高的監禁率(This is an extraordinarily high rate of incarceration for children),強調只有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逮捕、拘留或監禁年輕人。

值得留意的是,報告將「有期徒刑」的定義涵蓋勞教中心、教導所及更生中心、監獄、保護令、戒毒治療中心等,而緩刑令、罰款和社會服務令則視為「非有期徒刑」判決。 

在148項涉未成年人士控罪中,超過66%被定罪者被判有期徒刑,涵蓋勞教中心、教導所及更生中心和監獄。 

律政司上訴量刑100%成功

報告又發現,律政司在上訴量刑方面成功率極高,截至2021年7月,律政司已經提出20宗示威案件的量刑上訴,成功率達100%,其中13宗由非監禁刑罰改為監禁,而有5名被告至少增加了3個月的監禁。相比之下,示威者上訴成功率只有17.1%,高達61%上訴被拒。

而在暴動案件中,報告指每一宗暴動案都交區域法院審理,而非高等法院,而區域法院中沒有陪審團。研究人員認為,這種不間斷提交區域法院的模式,代表了律政司刻意避免讓被告行使陪審團審判的權利。

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主任兼報告的共同作者Tom Kellogg指,2019年的抗議運動或許已經結束,但港府仍然在懲罰參與其中的人,「在一個又一個案例中,核心人權保障都被忽視。甚至基本的程序權利也受到嚴重限制。政府越來越難聲稱2019年示威被告正在接受公平審判」。



from 光傳媒 Photon Media https://photonmedia.net/2019arrests-and-prosecutions-analysis/


美研究:2019年社运被告等候审讯长达一年 包括未成年者大部分判监

来源:
美国之音

即使2019年香港的社会运动已经过去四年,相关的案件仍未完成处理好。在已经完成的案件,判监是最经常出现的刑罚,判刑后政府亦有可能上诉。研究员指,仍有数千人不知道自己会否被控,政府应提出特赦处理。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Georgetown Center for Asia Law)发表报告指,2019年香港抗争运动中的被告平均需要等待343天才能完成审讯,还押期时常以月计,大部分亦要面对监禁式刑罚,包括未成年人士,比起以往的社会运动的处理手法更严厉。

这份名为《香港2019年抗争运动:拘捕和起诉的数据分析》报告(The Hong Kong 2019 Protest Movement:A Data Analysis of Arrests and Prosecutions)研究截至2021年7月31日的1,592项控罪,988名被告和811宗案件。

报告作者之一、该中心的研究员黎恩灏对美国之音指,香港律政司往往会使用刑期覆核的方法去针对脱罪或被轻判的被告,对他们及法庭都有重大影响。

他说:“这不只令被告的法律成本、心理成本或经济成本都受到很大影响,甚至连法庭本身的能力及表现都受到很大的压力,特别看到过去数年法庭在处理案件需要的日数很多都比原定目标高出超过一倍。这些大量积压的案件,很多都长期未被审讯,都会造成审讯不公的问题。”

刑罚多为判监 武器指控不合理

总体而言,有百分之81的被告都被判监禁式刑罚。在2014年的雨伞运动的案件中,只有百分31的被告被判监。

在148宗涉及未成年人士的案件中,超过百分之66的被定罪者被判监,黎恩灏指这种情况是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下的保障相违背。

抗争案件中有不少都是与持有武器有关,五分之一案件涉及镭射笔,十分之一涉及喷漆。黎恩灏指,不少案件涉及的物品本身与示威无关,而香港终审法院今年裁定如索带的物品不应作为控罪的理据。

他说:“但在头两年(审讯),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拘捕和检控,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研究又统计412项最终判无罪或者撤销的控罪,研究人员指找到其中202项的原因。有百分之51的原因是证据不足,亦有百分之40是涉及警察提供的不可靠证据。

“香港政府应提出特赦”

黎恩灏指,在不同形式的打压法例下,香港已经没有大型的公众集会和示威活动。不过,香港政府时有使用一些包括煽动罪的“言论罪行”,亦指会在未来的《基本法》23条立法中进一步加入打压的法例,将会造成更大的寒蝉效应。

他又说,除了法庭尚未处理好的案件外,有数千名因为抗争运动而被捕的人仍然不知道自己会否被检控。数名报告作者都认为,提出特赦是比较根本地去解决现在这种不稳定的局面的方法。

他说:“因为客观上,有很多被(捕)人士不知道会否被控,即使他们被裁定罪成,他们仍然要面对压力,就是律政司会否上诉。尽管已经是四年前的一场示威,这对于很多曾经参与过反修例运动(的人)仍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路途。而社会的矛盾在目前只是因为《国安法》的氛围被盖过,仍然未去到修补撕裂,社会回到平静的情况。”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7%BE%8E%E7%A0%94%E7%A9%B6%EF%BC%9A2019%E5%B9%B4%E7%A4%BE%E8%BF%90%E8%A2%AB%E5%91%8A%E7%AD%89%E5%80%99%E5%AE%A1%E8%AE%AF%E9%95%BF%E8%BE%BE%E4%B8%80%E5%B9%B4%7C%E5%8C%85%E6%8B%AC%E6%9C%AA%E6%88%90%E5%B9%B4%E8%80%85%E5%A4%A7%E9%83%A8%E5%88%86%E5%88%A4%E7%9B%91.html


习权威下的李克强是一面镜子 但或许不是非典型政治家

来源:
法广

当中国官媒宣布在2013年至2023年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周四晚间突然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后,令人震惊,也引发疑问和不解,“被心脏病”直说甚嚣尘上,各地民间自发的悼念视频也在网上广为流传。在对李克强的评价中,最常见的形容词无疑是:中国经济政策的务实主义者,非典型政治家,习近平权威阴影下的温和派,雄心勃勃的现实主义者,被习近平贬低和排挤等,显示出他的特殊性和未能实现政治抱负的遗憾,但他真的是一个非典型的中共政治家吗?一种评论就认为,正是在他担任总理期间,习近平也同时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成功清除了高层所有反对派,包括李克强所在的“团派”,打破共产党的惯例,修改宪法,实现第三个任期。习近平的强也衬托出李克强的弱,反过来亦如是。

李克强于1955年出生在非常贫困的安徽省,父亲据说是一名小公务员。1976年,也就是共和国创始人毛泽东去世的那一年,李克强年轻时就进入政坛,担任家乡安徽省一个生产大队的党委书记。在1978年,在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他在著名的北京大学学习法律,后来又获得了农村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在党内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在前国家主席胡锦涛(2003-2013)的领导下,他晋升到党的干部摇篮——共青团。先后成为辽宁省和河南省的党委书记。仕途可谓坦荡。

2013到2023年间,李克强和习近平组成了领导国家十年的二人组合,但总理职务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全能权力下黯然失色。如果说习近平是红二代的代表人物,那么出身贫寒的李克强和胡锦涛一样都是所谓“团派”代表,拥有傲人的学历和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但在执政期间都被认为风格温和,也被认为是党内的一个重要派系,甚至经常传出党内派系斗争之说,随着胡锦涛被从20大上架走,被指定的接班人胡春华和汪洋等出局李克强突然逝世,中国共产党高层在不断清洗后,留下来的似乎都是习近平的亲信,这种一人遮天局势对中国的发展会有何种影响,我们就此采访了法国汉学家白夏先生,他坦承由于中国政治不透明,即使是研究中国政治的学者也很难看透。

法广:不少评论认为,李克强是非典型的中国政治家,也是经济政策的务实改革派,但始终在习近平的阴影下,您如何看?

白夏:当然李克强是比较典型的,他是知青一代的代表,参加了上山下乡运动,1977年参加了高考进入了北大,他在北大时是比较开放的,参加过一些沙龙,对市场经济和西方经济比较感兴趣。当时学法律,后来开始学经济,写了一个博士论文,这一点对中共的高级领导人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当时他也是一个听话的开放人士,在八二年就成了北大的共青团书记,八九年的时候,他还在北大的团委书记。好像——这一点我不知道——他没有特别参加八九民运,但是也没有反对,所以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他的这一代人比较典型的一条路。

他最明显就是跟习近平的差别。李克强可以说是一个技术官僚,也就是有知识分子的味道。他在80年代的时候参加了一些活动,当然这一方面看可以说他不典型,但是他之后上了高级领导阶层后,他表现的并非很特殊。现在我们看和习近平的区别很大,2012年他们两人上台的时候差别就已经很明显了,他们的第二届任期之内就更加明显了,李克强的权力越来越小,比较边缘化了。所以我估计现在一般的网民之所以表扬他,就是因为他被边缘化了,所以现在有人说“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死了”……

法广:李克强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这当然是和周恩来做对比。李克强在和习近平一起工作的10年间一直在习得阴影下,但因为他的不同,反过来又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习近平的种种作为。

白夏:他们两人当然是有差别的,李克强好像是管更具体的问题,习近平管思想问题等大问题,李克强是很踏实的一个人,比如在雅安地震发生之后,他去了灾区看望,这当然也可能是学温家宝2008年去看汶川地震灾民……在中国一般是总书记是在思想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总理应该是更接近人民,更管具体的事情和具体生活。从周恩来开始,温家宝也是这样的。李克强也是这样,这也是在中共(内部)的分工吧。

法广:李克强被习近平边缘化是共识,但2013年习近平接了胡锦涛的班成为总书记时,团派的力量还是很大,李克强也是属于团派,他是怎么样被习近平边缘化的呢?

白夏:那可能也是“团派”的力量不够大,他们很容易就被边缘化了。如果看四九年以来的一把手或者总书记,团派胡锦涛是最软弱的。所以也可以说团派不像我们这样这些观察家想象的那么强,也可能不存在,所以这次汪洋和李克强很容易就被边缘化了,他们之后就下台了。按照年纪,他们应该可以继续进入政治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说明他们的政治力量不怎么强,或者说习近平非常有办法……我也只是这样观察,但是我没有什么内部的消息。

法广:习近平把团派清除尚可以理解,因为他需要在周围安置亲信,但是最近对他特别忠诚的亲信,包括外交部长秦刚和国防部长李尚福等也被革职,而且原因不公开,这说明习近平连自己的亲信都不放过?

白夏:如果看那些共产主义的运动,这种做法也是有先例的,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是这样的,一个“强人”必须有残酷的方式来清除他的敌人,这和制度有关系,这个制度越来越没有透明度了。从历史上看,包括斯大林提拔了雅戈达,但后来也镇压了他,毛泽东提拔了林彪,但是以后也反对林,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

法广:现在习近平已经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了?

白夏:这也很难说,我们不知道哪天会有反对的事例出来,有行动的时候才知道,比如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毛泽东的党内有那么多敌人,有那么多反对派,但是还是有了。这些都很难说,因为没有透明度,所以我们不知道,现在看来习近平没有反对派,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反对习近平的独裁制度,但是这一点我也是不能肯定,不一定。

法广:中国经济下滑导致国内有不少不满声,在国际上习近平有遇到不少阻力,但最近中美关系正在缓和,习近平与拜登极有可能在11月底APEC峰会期间举行峰会,中美关系会就此得到改善?

白夏:会改善,也可能不改善,这一点很难说,要看国际关系,国际局势怎么样。这也不是按照逻辑的,所以,现在好像关系开始缓和了,但是只要有另一个危机也会再恶化。在分析国际关系的时候非常难判断,谁会想到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危机,谁又曾想到乌克兰的战争?所以国际关系也不透明,事后我们可以分析,但是现在很难预见。

在中国官方讣告正式出台前,中国问题观察家都在问中共将如何纪念这位前领导人,斯坦福大学胡佛历史实验室研究中国和苏联精英政治的专家约瑟夫·托里吉安(Joseph Torigian)表示,中国高层政治人物的去世对于领导层来说“始终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时刻”。他说,“我确信讣告会将李克强描述为完全支持习近平项目的人,”托里吉安说。“在这些时刻,会希望大家团结起来。”

最后出台的讣告证明这位学者的预测非常准确。

历史将如何为李克强定位?仅仅用被习近平排挤,或弱势的温和改革派等就可以对他全面定义吗?他的去世对中共政权是否有冲击也有待历史说明。

非常感谢白夏教授接受法广专访。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4%B9%A0%E6%9D%83%E5%A8%81%E4%B8%8B%E7%9A%84%E6%9D%8E%E5%85%8B%E5%BC%BA%E6%98%AF%E4%B8%80%E9%9D%A2%E9%95%9C%E5%AD%90%7C%E4%BD%86%E6%88%96%E8%AE%B8%E4%B8%8D%E6%98%AF%E9%9D%9E%E5%85%B8%E5%9E%8B%E6%94%BF%E6%B2%BB%E5%AE%B6.html


日驻华大使馆称自福岛处理水排海以来,接到约百万通骚扰电话

来源:
法广

据共同社报导,日本政府相关人士10月27日透露指,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启动近2个月以来,北京的日本驻华大使馆接到来自中国国内的骚扰电话累计约100万通。

报导指,日本政府以正常业务受到干扰为由要求中国政府采取有效应对,但状况并未改善。日本驻华大使馆根据来电记录等调查了骚扰电话的数量,启动排海第二天的8月25日接到逾4万通。8月底前后骚扰电话数量趋于减少,但目前仍维持每天1万至1.5万通的高频度。

据悉,骚扰电话大多数是对日本的激烈谩骂或无声电话,还有声称“炸掉(大使馆)”等明显的威胁。日本驻华大使馆方面对性质恶劣的电话记录下电话号码,并向公安部门报告。

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本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日中关系论坛上提及骚扰电话,并指出为向前推进日中关系,有必要“回归理性”。报导提及,中国国内的法律规定,若通过频繁的骚扰电话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将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五在回答“日本大使馆现在平均每天接到1万5千通骚扰电话,而且还在继续中”的提问时表示,“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体情况。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方一贯依法保障各国驻华使领馆的安全,也保障在华外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6%97%A5%E9%A9%BB%E5%8D%8E%E5%A4%A7%E4%BD%BF%E9%A6%86%E7%A7%B0%E8%87%AA%E7%A6%8F%E5%B2%9B%E5%A4%84%E7%90%86%E6%B0%B4%E6%8E%92%E6%B5%B7%E4%BB%A5%E6%9D%A5%EF%BC%8C%E6%8E%A5%E5%88%B0%E7%BA%A6%E7%99%BE%E4%B8%87%E9%80%9A%E9%AA%9A%E6%89%B0%E7%94%B5%E8%AF%9D.html


G7集团贸易部长会议 锁定中国聚焦保护贸易

G7集团贸易部长今明两天周末在日本大阪举行会议,部长们将试图就应对中国的贸易和工业措施制定共同路线,另外关注美国降低通胀法案的影响,欧洲人与澳大利亚为敲定自由贸易谈判做进一步努力。 

应对中国工业和贸易策略

G7国集团贸易部长在日本大阪周六周日举行会议,讨论有效的应对中国贸易和工业的策略,包括加强对敏感技术和材料的出口管理,打击北京的经济胁迫手段,确保西方供应链安全,以及对世贸组织进行改革等都是讨论议题。

本次G7国集团贸易部长峰会,澳大利亚、智利、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贸易部长受邀请与会,凸显西方国家要确保稀有金属工业的安全,同时抑制中国在太平洋势力范围的扩散。

中国在8月1日出台新措施限制如镓,锗和高端石墨等敏感材料的出口,全球80%的石墨由中国生产,而日本韩国对这些稀有原材料高度依靠,他们进口90%的石墨来自中国。

在美国近期出台应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后,欧盟随后推出类似措施,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并将在今年年底生效,如进一步检查投资和控制某些产品的出口。

不过分析指出,应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也会对美国和西方国家产生负面影响,主要因为中国产品分别占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进口的19.4%,7.5%,6.8%和6.5%。如果G7国集团出台共同应对措施,或将引发中国做出反应。

G7国集团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会带动其他国家建立贸易壁垒,仅2022年一年,世界各国政府就出台了近3千项涉及商品和服务投资和贸易的保护主义措施。

欧盟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议

欧盟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正在取得进展,法国外贸部长奥利维尔·贝希特(Olivier Becht)表示不排除本周末达成技术框架协议的可能性。

欧盟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自由贸易谈判已经进行了5年,欧盟提供了有4百多个需要保护产品的清单,欧盟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议将帮助欧盟减少对俄罗斯和中国等某些国家进口的依赖,而澳大利亚则希望减少其农产品和矿业向中国市场的出口。

此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斯表示,希望看到澳大利亚与欧盟自由贸易协议尽快达成。

欧盟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投资国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美国措施产生的影响

法新社指出美国国会通过《2022年降低通胀法》鼓励在美国生产制造,该措施已经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迫使一些企业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或者让一些国家采取类似的立法。

如日本在今年5月通过的促进“绿色转型”法,规定在十年内提供20万亿日元,约为1260亿欧元的国债,加拿大和法国也通过了类似的框架,为开发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的电池和风力发电场公司减免税收。

而且一些国家通过在加拿大转口商品向北美出口电动汽车的电池等手段来规避美国的限制。

另外,世贸组织改革也是本次峰会议题之一,不过一位法国官员表示世贸组织明年2月在阿布扎比举行第13次部长级会议,讨论改革问题,欧洲人不想成为唯一遵守世贸规则的国家,欧洲必须改变其战略,特别是一些国家大力补助国企。不过中国有办法阻挠,很难让在阿布扎比举行的世贸谈判有成功的结果,因此这会导致各国的保护主义会普遍抬头,其结果的导致高生产成本和更高通货膨胀,加重民众日常生活负担。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8%A7%A3%E8%AF%B4/20231028-g7%E9%9B%86%E5%9B%A2%E8%B4%B8%E6%98%93%E9%83%A8%E9%95%BF%E4%BC%9A%E8%AE%AE-%E9%94%81%E5%AE%9A%E4%B8%AD%E5%9B%BD%E8%81%9A%E7%84%A6%E4%BF%9D%E6%8A%A4%E8%B4%B8%E6%98%93


“看不见的加沙”:哈马斯地下隧道将是以色列地面战的头号威胁

来源:
美国之音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星期六(10月28日)宣布,针对恐怖组织哈马斯的战争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以军将派出更多地面部队,扩大地面攻势。随着以色列地面部队攻入加沙,军事专家警告,哈马斯在加沙修建的地下隧道将让这场城市巷战异常艰难和血腥。

内塔尼亚胡在星期六的记者会上表示,“加沙地带的战争将是漫长而艰难的,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日前对POLITICO新闻网说,加沙巷战会“快速演变成打了兴奋剂版的摩加迪休之战。”

巷战历来被视为最难打、伤亡率最高的作战形式之一,加沙隧道为何会让这场巷战难上加难?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被称作“加沙地铁”的庞大隧道系统——

什么是加沙隧道?

军事专家常常提到“两个加沙”。

看得见的加沙——一片夹在地中海和以色列之间的狭长地带,南部接壤埃及。这片土地上居住着23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巴勒斯坦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这里与混入平民中的哈马斯人员作战,棘手程度可想而知。

但相比之下,以军面临的更大挑战和威胁是看不见的“地下加沙”,《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哈马斯自2007年掌控加沙以来便加速修建长达数百公里的隧道系统。以色列将之称作“恐怖隧道”,因为这是哈马斯武装行动的支柱,兼具攻防之用。据多家媒体报道,哈马斯在10月7日恐怖突袭中所劫持的部分人质就被关在这些隧道中,让人质营救工作极度困难。

这些隧道也是哈马斯重要的走私通道。除了秘密运送和藏匿军火弹药之外,加沙民众的不少生活用品也通过这些隧道走私进入,哈马斯对此征收“过道税”作为财政来源,半岛电视台报道说。

近二十年来,以色列多次通过空袭试图炸毁这些隧道,但由于多数隧道深入地下几十米,空袭效果有限,以军炸隧道的进展根本赶不上哈马斯新建隧道的速度。

加沙隧道规模多大?

哈马斯多把隧道修建在平民人口特别稠密的地方。据以色列国防军称,这些隧道的接入点隐藏在学校、清真寺、医院和其他民用建筑的底层,方便哈马斯武装人员逃避以军袭击和追踪。

一名数次参与加沙作战的以色列预备役士兵对CNBC说:“同一个房子里,既住着刚出生的婴儿,也住着恐怖分子。”

这些隧道潜入地下深处,以躲避空袭。《以色列时报》2022年的一则报道显示,迄今已知的最深隧道位于地下70多米处,宽度略大于成年人的肩膀,由混凝土进行加固。

学术期刊《地缘政治》2018年的一篇文章介绍说,加沙地带各条隧道的形态和规模多种多样,多有混凝土加固,防止坍塌。有些隧道连有电网、通讯电缆、运输轨道以及防备以军的简易爆炸装置。加沙隧道网络的平均高度约2米,平均宽度约1米,便于人员、运输物资和装备的通过。

隧道总数和总长的确切数字无从知晓,但哈马斯曾在2021年声称他们已在加沙修建了总长达500公里的隧道网络。作为比较,运营里程世界第一的上海地铁总长(磁悬浮列车轨道在内)831公里,英国地铁总长400公里。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哈马斯一度在加沙与埃及边界的地下挖通了2500条通往加沙的隧道。

哈马斯如何使用隧道?

加沙隧道有三种用途:走私、防御和进攻。

据英国新闻杂志《经济学人》报道,哈马斯自2001年就开始挖隧道,起初的主要用途是供自己和其他伊斯兰武装组织从埃及走私武装人员、军火弹药和生活物资。但在以色列于2005年从加沙撤出军队和犹太定居者之前,哈马斯也曾将部分隧道挖至以军据点下方,在那里放置爆炸装置,造成多起以军伤亡事故。

以色列在2005年撤出加沙之后,哈马斯于2007年控制了这一区域,并加速建造隧道网。为抵御以色列强大的空袭能力,哈马斯开始大挖防御隧道,不仅用作四通八达的走私网络的一部分,也用作哈马斯进行军事指挥、武装训练、制造武器、藏匿军火的地方。这些隧道不仅抵御以军空袭,也为哈马斯躲避以色列强大的情报侦察能力提供便利。

哈马斯随后也开始挖掘接入以色列境内的攻击隧道,哈马斯武装人员通过这些隧道突袭以色列,杀害士兵,绑架人质。

哈马斯人员钻出跨境隧道的诸多突袭事件中,最有名的一起发生在2006年6月25日。当时2名以色列士兵被杀,一名叫沙力特(Gilad Shalit)的士兵被绑架做人质。2011年,作为哈马斯释放沙利特的交换条件,以色列释放了1000多名巴勒斯坦囚犯,其中包括现任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Yahya Sinwar)。

10月7日的突袭中,部分哈马斯人员就是通过这些隧道潜入以色列。

“以色列南部的居民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之中,他们知道,恐怖分子随时可能从他们家附近的隧道中出现,绑架或杀害他们的邻居或孩子,”以色列国防军网站在其对加沙隧道的介绍中写道。

以色列曾如何对付这些隧道?

二十多年来,加沙隧道一直是以色列军方的心头大患。虽多次采取空袭和地面行动,但收效甚微。

2004年6月,在哈马斯人员通过隧道突袭杀害一名以色列士兵后,以色列针对加沙隧道的空袭炸毁了100多条隧道。但同年12月,哈马斯通过在一条隧道中放置诱杀装置炸死了5名以色列士兵,炸伤6人。

接下来的好几年中,以色列继续炸毁一些隧道,但哈马斯也继续新建一些隧道,突袭绑架和杀害以色列人质的事件也没有中断。

2013年,在以色列民众报告说他们听到地底下传来的机械打击声后,以色列军方在地下约18米深的地方发现一条长达1.6公里的隧道,从加沙通往以色列境内的基布兹社区。

2014年,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7月8日,以军向加沙地带发动代号为“保护边界”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空袭和地面进攻同时进行。以军在那次行动中破坏了30多条隧道,其中14条通入以色列境内。但那只是整个隧道网络的一小部分。根据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那次交火不仅让以军意识到自己在侦测和销毁隧道方面的能力欠缺,也意识到自身隧道战能力薄弱。

2021年5月,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再次爆发自2014年以来的最大规模冲突。停火后,以军表示他们在空袭中摧毁100多公里的加沙隧道。但哈马斯称,他们500多公里的隧道系统只有5%受到空袭。

由于哈马斯挖隧道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隧道也越挖越深,空袭不仅效果有限,也将隧道上方的加沙平民置于危险之中。

以军自2018年以来不断加强隧道战训练,但通过地面部队清理危机四伏的隧道毕竟是危险重重。以色列开始和美国合作开发一系列新型机器人技术,提升了探测隧道和远程破坏的能力,并为高度危险的以色列隧道特种兵的战斗提供一定配合。

隧道如何建成?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说,哈马斯雇佣巴勒斯坦的年轻人建造隧道,并把国际组织供给加沙民众的援助金拦截下,投资于隧道建设。

隧道建设过程中发生过多起塌陷事故,造成工人死亡。根据兰德公司提供的资料,到2014年,哈马斯一度雇佣900名巴勒斯坦人全职建造隧道。其中每条隧道平均需三个月时间完成,每条平均耗资10万美元。但一些大型的隧道可耗资数百万美元。建造隧道的资金部分由哈马斯通过加沙的清真寺筹集,他们将隧道筹资计划定位成商业投资计划,由律师起草合同。据《经济学人》报道,伊朗和朝鲜也参与帮助哈马斯的隧道建设,为此提供资金和隧道工程师。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2%80%9C%E7%9C%8B%E4%B8%8D%E8%A7%81%E7%9A%84%E5%8A%A0%E6%B2%99%E2%80%9D%EF%BC%9A%E5%93%88%E9%A9%AC%E6%96%AF%E5%9C%B0%E4%B8%8B%E9%9A%A7%E9%81%93%E5%B0%86%E6%98%AF%E4%BB%A5%E8%89%B2%E5%88%97%E5%9C%B0%E9%9D%A2%E6%88%98%E7%9A%84%E5%A4%B4%E5%8F%B7%E5%A8%81%E8%83%81.html


Saturday, 28 October 2023

美国学者:李克强被害的猜测凸显中国人对习近平不满

来源:
美国之音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10月27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8岁。他的突然去世使他成为中共建政以来离任年纪最轻、离世却最早的总理。这一突发新闻不仅令他曾经的北大校友感到意外,也给研究中国政治的美国学者专家带来很大震惊,并引发了对他的死因和遗产的讨论。

10月27日(北京时间)新华社发布了一则简短新闻,说他在上海休息时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但并未公布李克强病情的始末,以及“全力抢救”的经过细节。

自然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

中文社交网站上出现了许多对李克强突然死亡原因的各种猜测。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认为,在无法知道事实的情况下人们只能猜测,“但我的猜测是,对习近平而言,不值得对李克强下毒。他没有威胁习近平的权力基础,尽管他享有自由主义者的声誉,但他从未代表过一个明确的替代的经济平台。”

但黎安友的学生、李克强的北大校友、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则认为,李克强虽然已经下台,但他处处跟习近平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使他依然是担忧自身安全的习近平的一块心病,“李克强是最好的替补,所以习近平要断绝人们的念想,要把可能替代他的都干掉。”

也是李克强北大校友的《北京之春》杂志荣誉主编胡平认为,如果李克强是自然死亡,当局应该有个明确解释,“如果没有解释那难免不阴谋论了”。

中共的医疗体制为现任和退休干部提供极为优越的保障。除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死于任上,死因似涉及患病后未予及时治疗有关,其他已故前总理都算高寿,如华国锋,87岁、李鹏,91岁,就连在软禁中逝世的赵紫阳,终年也到86岁。现在仍在世的前总理朱镕基已95岁高龄,温家宝也有81岁。

困扰习近平的最新事件

“李克强的突然去世,是过去两年困扰习近平一系列危机、事故和失误中的最新事件,”纽约外交关系协会资深研究员、普利策奖获得者张彦(Ian Johnson)说。“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把他当作一个习近平的替代者。”

张彦解释,他虽然不相信阴谋论,“但问题是目前中国大陆的状况是很多人会觉得他(李克强的死)被赋予了一个更大的意义。”

黎安友也认为,人们对李克强可能被害死的猜测,实际上显示了中国人对习近平政权的不满程度。“人们似乎厌倦了习近平式的统治,许多人都在总结他的政策错误,包括新冠清零,然后突然放弃清零,以及不必要地挑起与美国的争端。”

最无色彩的总理

但张彦认为,李克强的突然离世不太可能改变中国高层的权力动态。“尽管与思想专制的习近平相比,他经常被视为亲改革的温和派,但他从未挑战过习近平,”张彦在一篇短文中写道。

张彦说,“与他更有活力的前任相比,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的强硬的朱镕基和2000年代以改革为导向的温家宝相比,李克强很容易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近75年历史上最无色彩的总理之一。”

作为中共第五代接班人的习近平和李克强,在他们上台之初媒体尚有“习李体制”,中南海“南院北院之争”的说法和报道,但随着习近平快速集权,李克强及其国务院很快被边缘化。

“李克强成为最弱势总理是当时中共高层的态势造成的,”胡平说。“习近平一上台就给自己按了一大推小组长,就把国务院架空了。所以两人一登台的时候李克强就比他矮一头。”

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共同主任孙韵认为,李克强任中国总理十年期间,虽然外交部属于国务院,但实际上外交政策由习近平主管;在经济政策方面,虽然美中贸易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但李克强更多关注的只是国内经济,因此他对于美中关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

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总统特别助理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认为,虽然李克强是中国有序政策进程形式的一贯代言人,但他缺乏制定政策的能力,“他所要做的就是执行来自最高层的政策”。

会有大规模抗议运动吗?

在中共建政后的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群众运动均因悼念领导人去世而起。1976年初周恩来总理的去世促发了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并进而酿成“四五运动”;1989年4月,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的去世,直接导致了当年的天安门民主运动。

但黎安友教授不认为李克强的去世会在中国大陆引发大规模示威活动。“胡耀邦非常受欢迎,而李则不然。而且时代不同了。尽管今天的中国正像1988年一样陷入困境,但之前的困境更为严重,政府压制异见的能力也比现在更弱。”

胡平认为,今天中国大陆缺乏1989年民主运动时的“高昂士气”。“站起来抗争还要对自身力量有一定的信心,有相当的自信。”“有些小型的爆发,但还看不出来自社会的强大抗议运动。”

王军涛认为,当年那种寄希望于共产党自己改革的抗议运动不可能再有了,因为“今天中国的精英和老百姓对共产党都已经没有感情了。”

李克强作为一介“平民总理”,虽然发表过一些“中国六亿人月入仅千元”之类的不同于习近平党八股的真话,但他的最大遗产可能并不是他生前的成就,而更可能是他的突然去世对现实中国政治带来的冲击。

“李克强的突然去世对于所有预见习近平可能还会统治二十年的人来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警示,”纽约大学法学院退休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孔杰荣(Jerome A. Cohen)说。“没有生命是永恒的’。我再次推荐大家都来看看喜剧电影《斯大林之死》,”他补充。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7%BE%8E%E5%9B%BD%E5%AD%A6%E8%80%85%EF%BC%9A%E6%9D%8E%E5%85%8B%E5%BC%BA%E8%A2%AB%E5%AE%B3%E7%9A%84%E7%8C%9C%E6%B5%8B%E5%87%B8%E6%98%BE%E4%B8%AD%E5%9B%BD%E4%BA%BA%E5%AF%B9%E4%B9%A0%E8%BF%91%E5%B9%B3%E4%B8%8D%E6%BB%A1.html


李克强葬礼费思量 习近平当局忌惮胡耀邦效应

安徽李克强故居门口,送花民众源源不断。郑州街头,出现了不少悼念人群。网络上,一首名叫“可惜不是你”的曲子正在变成诅咒。 

外界对李克强也有好评,比如法国『世界报』说他:“谦虚、改革派、自由主义者、没有实权、有人气”。

北京当局正在严控有关纪念李克强的活动,除加紧网路屏蔽,高校管控尤其是重头,校方警告学生在此期间不要举办任何名义的活动,大概怕的是人群聚集,群情激愤,生出不可收的政治效应。

大规模的抗议有无可能发生?似乎不可能,不能说绝对不可能。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中国问题专家、曾任纽约时报驻京记者张彦(Ian Johnson)在X上说,中国当代不乏借政要之死凸显对政府不满的先例。

周恩来死,民众十里长街送总理,民众多看到其辛苦受累,并不知他是毛的帮凶,赞之为“人民的好总理”。但在“我哭豺狼笑”背景下逼出的“四五运动”,却发出了毛政权没落的先声。

胡耀邦死在改革开放时代,这个时代与他及赵紫阳等人的努力不可分开。胡赵的开明程度,实属一代共产党人中罕见,从中共总书记贬为常委的胡在中常委会上心脏病猝发不治,学生上街悼念演变成政治运动,既有为八十年代带来一点光明的开明领袖打抱不平,也有要求开启民主化的愿景。

3月份卸任总理的李克强猝死,出乎许多人意外,已有民众喊出“人民好总理”,但此总理非彼总理,没有前者的光环,却多了一层人性的厚度,从网络传唱“可惜不是你”露出民众借机发泄对最高统治者的愤怒可见一斑。人们知道这位处处受制于习近平的总理,很难有所成就,但说出了几句老百姓心头的大实话,比如那句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与习近平虚假的小康社会唱反调;作为最后一位象征改革开放时代的人物,那句改革必行,一如“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有着一股暗责习氏倒行逆施的滋味;而临卸任时那句“人在做天在看”更有无可遏止的怨怒,宿命感却极重。悼念李,更多地透视出人民感叹一个改开时代随风而逝,一种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不平。

李克强虽无机会呈现领导者才能,却显现出一定的人性,在如此高位上已属不易,其街头询问小摊贩时的诚恳,访日时与安倍晋三笑谈时的无忌,与面目僵硬的诸位大官人比起来,令人叹惋,另外,在混浊不堪的官场,李克强也被视为是清廉之人。然终于受制于头人,他的校友,流亡美国的王军涛感慨这位同窗在总理任内“窝囊“,居然对“刚愎自用”“又没什么水平”的习近平忍气吞声。还有人批评,李能在逆向淘汰的专制体制里没有被淘汰,反而升至高位,百姓竟然去缅怀他,太天真了吧。

如果说,李克强十年总理任上只是习近平登上权力顶峰的陪衬,也可以反过来说,习的专制和霸道,反衬出李克强的隐忍,人性,和良知未灭,这可能是今天家乡百姓缅怀他、排着长队送花的主要原因。

这也显出这个所谓的“新时代”人们对高官们是多么地不敢奢求,试想,如果李克强在习掌权之前的年代说出前述话语,恐难以会产生如雷灌耳的效应。彼时,也没有做成多少实事的前总理温家宝却能时不时谈谈普世价值,警示文革可能卷土重来的危险。李就说了那么几句话,就被视为敢言,衬托出的是习世道空前的黑暗。

缅怀李的对联、话语、回忆、故居前铺满的鲜花,透出的是深层的哀怨、愤怒和不满。这也解释了这些自主的纪念为什么让当局这样警惕,删节屏蔽,尽量把缅怀声压缩到最低。而当局在李克强过世后第一时间发出消息,后补的讣告罕见地给予其很高的盖棺论定,10月28日,人民日报破天荒把头版头条让给已逝的总理,都有吸取当年老邓在悼念胡耀邦安排上本想抑制在很小范围却激起更大民怒、终导致民运大爆发的教训。

法国费加罗驻京记者报道,“李克强之死发生在中国政治动荡之际:外长秦刚、国防部长李尚福相继没有原因被撤职、军队内部发生了神秘的清洗,加之与美国关系紧张和经济黯淡加剧了沉重的气氛。在中国经济十年内萎缩一半之际,李克强的遗体代表着经济奇迹的终结,加剧了中产阶级的焦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权在握的习近平,但也面临着微妙的挑战:既要有尊严地安葬自己的对手,又不能把他变成逝去的黄金时代的象征。”

所以,专为逝者发出的讣告,还要特意加上:“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有网友说:“最后一个有文化的人死了!”习近平当局对此极为忌讳。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028-%E6%9D%8E%E5%85%8B%E5%BC%BA%E8%91%AC%E7%A4%BC%E8%B4%B9%E6%80%9D%E9%87%8F-%E4%B9%A0%E8%BF%91%E5%B9%B3%E5%BD%93%E5%B1%80%E5%BF%8C%E6%83%AE%E8%83%A1%E8%80%80%E9%82%A6%E6%95%88%E5%BA%94


六四研究华裔学者签证续签被拒 未能回校任职遭香港中大解聘

据法新社周六报导,香港政府拒绝了研究1989年天安门事件的华裔学者何晓清(Rowena He)的签证续签申请,其供职院校香港中文大学随即“按既定程序”将她即时解聘。 

据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网站显示,何晓清是该校历史系副教授,她在2014年出版了一本有关六四镇压后流亡海外者的书籍。报导指,香港曾是中国领土上唯一可以公开举办六四事件纪念活动的地方,悼念在1989年天安门血腥镇压中的死难者。

但随着中国加强控制,香港的六四纪念活动已转入地下,港府自2020年起禁止在维园举行六四纪念晚会。何晓清向法新社证实,有关她“立即被解聘”的报道是准确的。

香港中文大学一名发言人表示,“非永久居民的就业以持有有效签证为条件”。该发言人补充说:“签证决定是入境事务处的职权,大学无法影响签证结果,也不了解个别案件的情况”。

香港入境事务处表示不会对个别案件发表评论。该部门在一份声明中称:“(部门)按照法律和相关政策处理每一项申请,并将根据每项申请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据悉,何晓清2019年7月至香港中文大学任职,据报她原先正寻求签证续签。何晓清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9%A6%99%E6%B8%AF/20231028-%E5%85%AD%E5%9B%9B%E7%A0%94%E7%A9%B6%E5%8D%8E%E8%A3%94%E5%AD%A6%E8%80%85%E7%AD%BE%E8%AF%81%E7%BB%AD%E7%AD%BE%E8%A2%AB%E6%8B%92-%E6%9C%AA%E8%83%BD%E5%9B%9E%E6%A0%A1%E4%BB%BB%E8%81%8C%E9%81%AD%E9%A6%99%E6%B8%AF%E4%B8%AD%E5%A4%A7%E8%A7%A3%E8%81%98


伊朗17岁女孩疑因未戴头巾与道德警察冲突后死亡

来源:
法广

据伊朗官媒和活动人士称,一名伊朗少女在本月早些时候据称与该国道德警察发生争执后陷入昏迷,现已死亡。10月1日,17岁的伊朗女孩杰拉文德(Armita Geravand)在登上德黑兰地铁列车后昏迷不醒。

活动人士指责事发时,伊朗道德警察因杰拉文德没有戴头巾而对她进行殴打,但当局坚称她是晕倒的。据伊通社报导,杰拉文德因“脑损伤”于当地时间周六上午死亡。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专注于伊朗库尔德少数民族问题的挪威人权组织Hengaw表示,已收到一份报告,称杰拉文德“成为强迫戴头巾的最新受害者,在住院28天后死亡”。

Hengaw呼吁无国界医生组织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派出独立医疗队调查她的死亡。该组织表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试图歪曲政府涉及她之死的叙述”。

据悉,许多伊朗人将去年发生的库尔德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之死的案件与杰拉文德的案件相提并论。阿米尼生前22岁,因违反该国严格的衣着规范被伊朗道德警察拘留,并于去年9月在拘留期间陷入昏迷后死亡。该事件在伊朗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德黑兰当局出动安全部队强力镇压,数百人被杀,数千人被捕。

伊朗官媒伊通社周六报导称,杰拉文德在德黑兰索哈达(Shohada)地铁站倒地时,“后脑勺撞到了站台边缘”。伊通社补充说,“不幸的是,她因脑损伤而昏迷了一段时间。几分钟前她去世了”。

人权组织Hengaw指责,杰拉文德“在强制戴头巾的特别官员袭击后陷入昏迷”。然而,德黑兰地铁总经理此前否认杰拉文德与“乘客或地铁管理人员”之间存在“任何言语或身体冲突”。

伊朗当局公布的闭路电视录像显示,杰拉文德没有遮盖头发,与另外两名女孩一起登上地铁车厢。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女孩从列车上退了出来,弯下了腰。随后,这名女孩和其他几名乘客抓住了昏迷不醒的杰拉文德的胳膊和腿,然后将她放在站台上。

事发地铁车厢内部或地铁站入口的镜头没有被公布。人权组织Hengaw在杰拉文德倒下两天后于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显示她仰面躺在床上,头上缠着绷带,身上还连着一根似乎是呼吸管的东西。

杰拉文德于上周日被宣布脑死亡。她的父亲巴赫曼·杰拉文德(Bahman Geravand)当时告诉Hengaw组织称,医生表示“没有康复的希望”。该机构表示,杰拉文德自从入院以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手术,因为她的健康状况被认为太脆弱了。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4%BC%8A%E6%9C%9717%E5%B2%81%E5%A5%B3%E5%AD%A9%E7%96%91%E5%9B%A0%E6%9C%AA%E6%88%B4%E5%A4%B4%E5%B7%BE%E4%B8%8E%E9%81%93%E5%BE%B7%E8%AD%A6%E5%AF%9F%E5%86%B2%E7%AA%81%E5%90%8E%E6%AD%BB%E4%BA%A1.html


联合国大会通过立即在加沙实现人道停火决议

在哈马斯与以色列交战的第 21 天,联合国大会周五以绝对多数通过呼吁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立即实现人道主义休战”提案,大会还呼吁向加沙地带提供紧急人道援助。以色列则谴责这是“联合国和人类黑暗的一天” 

法新社报道,这一由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一决议以 120 票赞成、45 票弃权和 14 票反对获得通过。以色列和美国投了反对票。

除美国和以色列,反对提案的国家还有:奥地利、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巴拉圭、斐济、危地马拉、密克罗尼西亚、马歇尔群岛、缁鲁。

发达国家投票赞成的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瑞士、挪威、爱尔兰、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

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投票支持。

意大利、日本、希腊、德国、摩纳哥、荷兰、瑞典、英国、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印度、乌克兰等国弃权。

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是由哈马斯 10 月 7 日从加沙地带对以色列领土发动的前所未有的袭击引发的。

作为报复,以色列军队连日来不间断地轰炸了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加沙是大约 240 万巴勒斯坦人的家园。周五晚上,以色列宣布 "扩大 "在那里的地面行动。

联大决议主要关注加沙的人道主义局势,特别呼吁 "立即 "供应水、食品、燃料和电力,并 "畅通无阻地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决议还谴责 "一切针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平民的暴力行为,包括一切恐怖主义行为和不分青红皂白的袭击",并表示 "严重关切自 10 月 7 日袭击以来暴力的最新升级"。

在人们日益担心冲突可能蔓延到该地区的时候,联合国大会强调 "防止该地区进一步动荡和暴力升级的重要性"。

大会呼吁 "所有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联合国大会还呼吁以色列撤销要求加沙平民迁往飞地南部的命令。联大 "强烈反对任何企图

坚决反对任何转移巴勒斯坦平民的企图"。

决议还呼吁 "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非法关押的平民"。决议案文中没有点名哈马斯。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吉拉德-埃尔丹(Gilad Erdan)在提案通过后谴责说:"你们真可耻",他说,"这是联合国和人类黑暗的一天",并表示以色列将继续使用其掌握的 "一切手段","让世界摆脱哈马斯所代表的邪恶"。

美国也批评了提案中没有 "哈马斯 "和 "人质 "的字眼,不出意外地投了反对票。英国则投了弃权票。

法新社报道说,据以色列当局,在哈马斯突击队的袭击中,以色列境内有 1 400 多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哈马斯突击队还绑架了 229 名人质,其中包括以色列人、双重国籍者和外国人。迄今已有四名妇女获释。

据哈马斯称,过去三周对加沙的轰炸已造成 7 326 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近 19 000 人受伤。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027-%E8%81%94%E5%90%88%E5%9B%BD%E5%A4%A7%E4%BC%9A%E9%80%9A%E8%BF%87%E7%AB%8B%E5%8D%B3%E5%9C%A8%E5%8A%A0%E6%B2%99%E5%AE%9E%E7%8E%B0%E4%BA%BA%E9%81%93%E5%81%9C%E7%81%AB%E5%86%B3%E8%AE%AE


以色列预备役军人对内塔尼亚胡的儿子仍留在国外感到愤怒

以色列正在与哈马斯作战,参与打击哈马斯的以色列后备役军人对内塔尼亚胡总理的儿子仍然留在美国迈阿密表示不满。他本应加入保家卫国的士兵行列。 

亚伊尔-内塔尼亚胡年初搬到了佛罗里达州。他32 岁,已经到了志愿加入以色列预备役军人的年龄。

据《泰晤士报》10 月 23 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以色列总理的儿子亚伊尔-内塔尼亚胡引起了以色列军队中许多预备役军人的愤怒。一名预备役军人说:“亚伊尔在迈阿密享受生活,而我却在前线”,还有一位批评说:“他抛弃了国家”。

数以万计的以色列人正准备对加沙发动地面进攻。几天前,特拉维夫号召动员 30 万名预备役军人,这在以色列是一个历史性的数字。其中数以百计的人已经返回以色列,加入了士兵的行列。但有一个人的缺席在预备役军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就是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留在美国的长子。

亚伊尔-内塔尼亚胡年初搬到了佛罗里达州。32 岁的他已经到了志愿与同胞并肩作战的年龄,这将是在加沙地带的一次大规模行动,专家预测这次行动对双方都将是致命的。

驻扎在以色列北部的一名志愿兵对『泰晤士报』说:“亚伊尔在迈阿密海滩享受着他的生活,而我却在前线,”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开火是家常便饭。"我们的兄弟、父亲和儿子都去了前线,但亚伊尔却还不在这里。这无助于增强人们对国家领导人的信心"。

从国外归来的以色列人更是义愤填膺。“总理的儿子在哪里?他为什么不在以色列?”一位几天前才从美国返回的志愿者质问。他对媒体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不可能留在那里,抛弃我的国家和人民[......]我们每个人现在都应该在这里,包括总理的儿子”。

亚伊尔曾在以色列国防军公共通信部队服义务兵役。在 脸书上引发争议后移居美国。这位以极右观点和在社交网络上发表刻薄评论闻名的年轻人,当他把数十万反对其父亲有争议的司法改革的示威者称之为 “恐怖分子 ”时,引起了公愤。他还指责美国资助了这些抗议活动。

不过,哈马斯攻击以色列后,他在自己的 Instagram 网页上表明了对支持战争受害者的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并表达了他对冲突开始以来受害者和成千上万流离失所的以色列人的悲痛之情。

然而,以色列预备役军人认为这一承诺还不够。另一名士兵在准备前往以色列南部前线时告诉《泰晤士报》:“我刚从美国飞回来,在那里我有工作、生活和家庭”。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027-%E4%BB%A5%E8%89%B2%E5%88%97%E9%A2%84%E5%A4%87%E5%BD%B9%E5%86%9B%E4%BA%BA%E5%AF%B9%E5%86%85%E5%A1%94%E5%B0%BC%E4%BA%9A%E8%83%A1%E7%9A%84%E5%84%BF%E5%AD%90%E4%BB%8D%E7%95%99%E5%9C%A8%E5%9B%BD%E5%A4%96%E6%84%9F%E5%88%B0%E6%84%A4%E6%80%92


台湾空军退役上校收买军方密件交付中国 重判20年

台湾空军上校刘圣恕退役后前往大陆经商,被中国情治单位吸收,透过昔日部队人脉,在台湾军方吸收了多名现役海、空军军官,经由他们取得机密文件后,再交付对岸,视机密等级,支付报酬。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25日以违反国安法等罪名,重判刘圣恕有期徒刑20年,被吸收而交付机密文件的其他台湾军官也都遭到重判。 

刘圣恕2013年空军退役后前往大陆经商,被对岸吸收,他先请一位林姓好友在高雄成立一家空壳公司,方便让大陆方面转入资金,作为交付军官泄密的报酬。

后来他知道空军有一位姓孙的中校因为经常流连赌场和电子游艺场,欠下大笔债务,于是锁定他发展下线,并答应孙中校,只要交付机敏文件,视机密等级,每笔可以给予几万元到十几万元报酬。

这位孙中校食髓知味后,还拉他的妻子入伙,他的妻子是台湾空军的刘少校,刘少校以制作教材或简报为借口,向部队里的学弟或同事索取机密文件,取得后转交给刘圣恕,换取报酬。

后来孙中校沉迷赌博的风声传到部队,在2019年退伍,但他仍然继续利用人脉,刺探及收集军事资料,前后共取得大陆方面支付的费用超过新台币100万元。

这对「夫妻档」中的妻子刘少校是现役军人,法院依交付机密给敌方等八项罪名分别判刑,合并确定刑期20年6个月;他的老公孙中校也被起诉九项罪名,合并判刑19年6个月。

另外还有一位龚少校交付对岸三笔资料,被判刑3年半,邓少校交付一笔资料,判刑2年。当初协助刘圣恕设立空壳公司的林姓男子,因为没有泄密,被判6个月徒刑,可以易科罚金。

台湾检调统计,今年到现在,已经有多起国安案件陆续收网,案情的样态包含发展组织、泄漏国防军事机密等,而且从退役将领到现役军官、士官都有人涉案,甚至连担任前线的空军飞官都被收买,显见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渗透工作,不断强化中。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8F%B0%E6%B9%BE/20231026-%E5%8F%B0%E6%B9%BE%E7%A9%BA%E5%86%9B%E9%80%80%E5%BD%B9%E4%B8%8A%E6%A0%A1%E6%94%B6%E4%B9%B0%E5%86%9B%E6%96%B9%E5%AF%86%E4%BB%B6%E4%BA%A4%E4%BB%98%E4%B8%AD%E5%9B%BD-%E9%87%8D%E5%88%A420%E5%B9%B4


国民党推蓝白合会不会一头热?

台湾总统选举最受瞩目的「蓝白合」议题,自从本月十四日展开第一次会谈后,经过两个星期,双方几乎只能不断隔空交火,互批对方,始终无法达成初步共识,进一步坐下来谈。可是时间已经不等人。现在无论采取民主初选或全民调可能都已经来不及了,接下来恐怕只剩下政党协商一途!

全球华人瞩目的台湾总统选举「蓝白合」的谈判,从本月十四日双方举行第一次会谈过后,两周以来就没有具体进展。柯阵营仍坚持采取全民调,国民党方面则不断让步,同意「全民调」和「民主初选」两方式可以合并,双方可进一步谈比例问题,但柯阵营仍然不愿让步。

由于柯文哲曾提出希望10月底前能产生蓝白合的最强总统候选人,但无论采取蓝营的民主初选,或柯营提出的全民调,都还需要实际的工作时间,因此侯友宜日前提出,25日就是D-day,希望柯营能同意,把侯友宜和柯文哲的姓名和照片印上选票,确认双方搭配的意愿,然后让民众来决定,不能再拖延了。

但到了这个节骨眼,柯阵营仍然不愿具体表态,25日上午,柯文哲开记者会,以「砒霜」来形容侯阵营提出的「民主初选」的主张。他说,「一罐砒霜喝下去会死,喝半罐还是死掉」,坚决不同意国民党所提的民主初选和全民调合并的方式,仍然主张采取全民调。

他说,只要三天的时间,做两千份民调,手机市话各一半,就会知道答案;他高度怀疑民主初选的投票方式说,开放式初选的投开票所,要设在国民党的民众服务社,还没投都知道结果。

25日下午,侯友宜透过脸书喊话,强调不论是侯柯配或柯侯配,他愿意跟柯文哲一起,让代表两党的总统参选人携手成为一组参选人。

他说,很遗憾这项最基本的元素,柯文哲仍然没有表态同意,他强调,国民党与他始终不设任何前提,甚至做了三次让步,但柯文哲却寸步不让。至今无法感受到柯的诚意。

从双方25日,也就是本周三的对话,可以看出,两阵营仍然毫无交集,感觉国民党很着急,但柯文哲好像并不担心谈判破裂。

26日早上,柯文哲竞选总干事黄珊珊回击侯友宜的批评说,基于政党合作的诚意,希望不管能不能在总统选举层次上合作成功,将来都还是要在国会与联合政府内合作,所以,柯文哲一直保持善意,也愿意会见朱立伦与侯友宜,但是开放式民主初选仍然不是一个理想与公平的方式,所以,不是比例的问题,是根本不可行且不可信的问题,更不是可以找出最强候选人的方法,她质疑,国民党难道不懂吗?

26日中午,侯友宜公开表示,以柯文哲订10月底前决定最强参选人的时间来说,不管是采用民主初选或是全民调都来不及了,如果来不及,接下来就要进入政党协商;他还说,总统与立委选举是一起的,如果选举不合作,就没有所谓联合内阁。

媒体询问,如果柯侯没有在同一张选票上,为什么要进入政党协商呢。侯友宜说,蓝白要合,一定要「志同道合」才叫蓝白合,而且总统与立委选举是一起的,如果选举不合作,就没有所谓联合内阁,目前他还是按照既定选举步骤往前走。

媒体再追问,如果蓝白合破局,是否连立委合作都没有。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说,本来就是不断堆栈善意,要有共同政策,而且国会与总统都要合作,如果没有这样的联盟,选后怎么会有联合内阁。

26日下午,柯文哲响应说,愿意政党协商,举行的时间可以先联络。

目前民调显示,无论侯柯配或柯侯配,都可赢过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十个百分点,但两周以来情况显示,柯文哲似乎并不太在意是否一定要蓝白合成功,媒体甚至透露,就在蓝白双方你来我往之际,柯文哲还公开表示,他曾拜访Yahoo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邹开莲,讨论副手的事,也曾和郭台铭二度会面。所谓「蓝白合」,国民党会不会只是一头热,应该很快就可以揭晓了。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8F%B0%E5%8C%97%E4%B8%80%E5%91%A8/20231027-%E5%9B%BD%E6%B0%91%E5%85%9A%E6%8E%A8%E8%93%9D%E7%99%BD%E5%90%88%E4%BC%9A%E4%B8%8D%E4%BC%9A%E4%B8%80%E5%A4%B4%E7%83%AD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突心脏病发亡 评论觉奇怪但指对政局影响轻微

卸任约半年的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於今(27日)天凌晨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8岁。不少评论对李克强之死觉得突然和奇怪,但认为没有证据显示涉及非法行动,由於他已不是举足轻重人物,预料李逝世不会加深党内派系斗争和政策转变。

李克强的死讯首先由中央电视台於今早8时06分发出,但正式讣告要後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丶十八届丶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讣告后发。」

由於中国高层领导在任时有保健,例如三届之内的政治局常委均享有最高级别的医疗保障,即使退休後亦有医疗队负责其保健,让他们颐养天年,68岁在领导层而言是属於年轻,故其死亡更显奇怪。即使被迫下台丶死於心肌梗塞的前总理胡耀邦,也是在下台後两年逝世。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及助理院长吴木銮接受本台长途电话访问时指出,在他的社交群组中,很多人均对李克强逝世感到突然,现时难以判断其死因是否涉及其他因素,但有人估计他可能是溺水後死亡。他解释,中国领导人有游泳以保持身体健康的习惯,一旦曾经溺水便容易影响身体健康,更何况李克强之前便曾经传出身体健康有问题的消息。

中国事务专家林和立接受本台访问时亦认为,李克强的逝世确是奇怪,因为 68岁对中国领导人而言实属年轻,而李克强是中共「团派」(共青团)的最後一位领袖,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三大反对势力之一,馀下两派是以已故领导人江泽民为首的「上海帮」和红/军二代,但现在没有证据显示事件中有不正常或非法行动存在。

高敬文:李逝世不影响中欧关系  吴木銮:只会触发知识界怀缅

但他认为,事件会加深外界对中共高层离开或升降的谜思,以至对习近平力量的质疑。

林和立又说,「团派」势力在过去十一丶二年已经减弱,甚至是原可进入政治局的胡春华最後亦被删掉,「团派可说是已死咗一半」,故此李克强逝世不会刺激党内斗争加剧;此外,李在总理任上虽说是掌管经济,亦是习第二任班子内怪一紧跟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追随者,但已非举足轻重人物,其逝世不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政策。

吴木銮亦认同,指李的影响力没有其前任高,不像胡锦涛和温家宝般分工明晰,前者管党内,後者管经济而形成「胡温体制」,李克强时更多是习近平体制,故看不到其逝世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政策。

他认为,李克强之死可能会触发知识份子一些情绪,甚至是怀旧心态,不会再多,因为李本身是知识份子,是科班经济学家,亦较喜欢接触知识份子,但对坊间有人提问李的逝世会否引起一如深得知识份子喜爱的胡耀邦1989年逝世时触发天安门事件,吴木銮简单地说:「不可能」。

来自法国的香港浸会大学名誉教授高敬文(Prof. Jean-Pierre Cabestan)亦向本台表示,李克强逝世意味「团派」在中共高层的惟一代表也没有了,但李可说是中国历届最弱的总理,其逝世不会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以至中欧关系有任何影响。

李克强任内GDP年均增长6.2%

终年68岁的李克强,是安徽定远人,1955年7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1974年3月参加工作,两年後加入中国共产党,官至总理,2023年3月卸任。他在任十年内,中国GDP从2012年的 5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跃升到 2022年的 121万亿,年均增长 6.2%。但在第二任时,其经济政策大多是习近平路线。在三年疫情封城期间,曾於2020年间提倡「地摊经济」,但亦被中央批评,不过,不少地方有仿效,例如黑龙江丶上海丶成都丶济南丶合肥等多地均出台政策,对地摊经济的发展持肯定态度。

在此之前,他在当年的「两会」记者会上又打破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说法,指「中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人民币」,引发争议,因为中国统计局公布,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与李的说法相比较,即中国有近 43%人口的月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值的39%。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027-%E4%B8%AD%E5%9B%BD%E5%89%8D%E6%80%BB%E7%90%86%E6%9D%8E%E5%85%8B%E5%BC%BA%E7%AA%81%E5%BF%83%E8%84%8F%E7%97%85%E5%8F%91%E4%BA%A1-%E8%AF%84%E8%AE%BA%E8%A7%89%E5%A5%87%E6%80%AA%E4%BD%86%E6%8C%87%E5%AF%B9%E6%94%BF%E5%B1%80%E5%BD%B1%E5%93%8D%E8%BD%BB%E5%BE%AE


加拿大防长:俄罗斯中国"认为他们正与西方交战"

来源:
法广

加拿大防长表示,加拿大军方必须迅速重新装备自己,抵御那些已经“认为自己在与西方交战”的敌对国家。

据加拿大《环球新闻》10月26日报道,一份新的军方内部报告指出,加拿大军方必须迅速重新装备自己,抵御那些已经“认为自己在与西方交战”的敌对国家。

这份被视为“指导文件”的报告称,俄罗斯和中国,已经认为他们与加拿大及其盟国“处于战争状态”,所以,盟国需要做出适当的反应。

加拿大的国防参谋长韦恩-埃尔(Wayne Eyre)将军在报告前言写道:

我们必须记住,俄罗斯和中国是不区分和平与战争的国家。

他们的目的不仅是维持其政权的生存,而且是要让其政权扩张,以及按照他们的目的,改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将动用国家力量的所有要素,往往是在武装冲突的临界点以下行事。

因此,我们必须反击对手每天的行动,不让他们逐步得利,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这个军方报告说,在这个所谓的混合战争时期,加拿大武装部队(CAF)还必须更好地将“信息行动”纳入其“打击虚假信息”的工作中,并与“其他国家手段”进行协调。

该报道称,在自由党政府期待的国防政策更新之前,在加拿大武装部队高级成员警告说,他们没有做好应对现代威胁的准备之时,该报告呼吁对加拿大武装部队的作战方法进行彻底的改革。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5%8A%A0%E6%8B%BF%E5%A4%A7%E9%98%B2%E9%95%BF%EF%BC%9A%E4%BF%84%E7%BD%97%E6%96%AF%E4%B8%AD%E5%9B%BD%E2%80%9C%E8%AE%A4%E4%B8%BA%E4%BB%96%E4%BB%AC%E6%AD%A3%E4%B8%8E%E8%A5%BF%E6%96%B9%E4%BA%A4%E6%88%98%E2%80%9D.html


美菲防长就中菲船只相撞事件通话并发表联合声明

来源:
美国之音

美国与菲律宾两国的国防部发言人周五(10月27日)发表联合新闻稿说,两国防长前一天通电话讨论了双方所说的中国海警及海上民兵10月22日“危险妨碍”菲律宾向第二托马斯浅滩(中国称仁爱礁)运送补给的事件。双方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性并致力于加强军事合作。

以下是美菲国防部发言人提供的联合新闻稿的全文翻译:

国防部长劳埃德·J·奥斯汀三世(Lloyd J. Austin III)与菲律宾国防部长小吉尔贝托·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 Jr)昨天通了电话。在PR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和海上民兵10月22日危险妨碍菲律宾向第二托马斯浅滩提供补给的任务后,奥斯汀部长进一步强调了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

两位部长讨论了10月22日的事件,特别是PRC危险和非法的操作,这种操作造成与菲律宾补给船和海岸警卫队船只的相撞,使菲律宾船只和人员的安全面临危险。

两位部长重申《共同防御条约》涵盖两国的公务船只、飞机和武装部队——包括海岸警卫队——而且是在太平洋任何地方,包括南中国海。两位部长致力于加倍努力,加强双边协调与互操作性,并支持菲律宾武装部队的现代化。奥斯汀部长重申美国对菲律宾和印太地区的钢铁般承诺。

两位部长赞赏最近的双边军事合作,包括上个月在巴拉望海岸附近的联合航行,并致力于增加美菲接触的步调与范围。两位部长盼望着在即将于雅加达召开的东盟防长会议扩大会的间歇亲自会面。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7%BE%8E%E8%8F%B2%E9%98%B2%E9%95%BF%E5%B0%B1%E4%B8%AD%E8%8F%B2%E8%88%B9%E5%8F%AA%E7%9B%B8%E6%92%9E%E4%BA%8B%E4%BB%B6%E9%80%9A%E8%AF%9D%E5%B9%B6%E5%8F%91%E8%A1%A8%E8%81%94%E5%90%88%E5%A3%B0%E6%98%8E.html


张伦:李克强离世 中国改革开放一个时代的彻底告别

来源:
法广

今年68岁、卸任仅7个月的中国前总理李克强10月27日凌晨突然去世,消息一出震惊中外。曾同为北大校友、与李克强相识的法国塞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在得悉消息的早间接受法广电话专访,谈他对李克强的悼念,对李克强的为人执政、离世结局及对中国未来可能影响的分析。

以下是对张伦教授的专访:

张伦:我因为时差的关系,刚刚在去学校的车上看到这个消息,当然也是感到非常震惊。作为一个北大的校友、相识的故人,对李克强这样的突然去世,心情非常复杂,也比较沉重。我先要向他的家人表示哀悼。

李克强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这样突然去世,引发各方面的一些惋惜、难过甚至愤怒,我想都是可以理解的。李克强总的来说是一个好人,在他的位置上,也试图为中国的民众尽量做一些好事,尽量地陈述中国的现实,直面中国的问题。相对于习近平,人们现在对他的好感肯定是更强的。最近几年我也看到人们有用“人民的好总理”这样一个称呼来称谓他,这个称谓,中国年纪稍长一点的过来人都知道,当年是人们用来称谓周恩来的。因对文革的不满、对毛的政策的愤怒,人们当年把许多对未来的期望投射到周恩来身上,所以后来因周恩来的去世,引发了中国的四五运动,为结束文革、为改革开放做了铺垫;之后在八十年代末也因人们对邓小平的久占权位不放、改革开放不力、停滞的不满,物价飞涨,官员腐败,人们对胡耀邦为改革做出的贡献,为人的真诚、对他有很多爱戴,也投射诸多想象与希望,但因他的突然去世,很多人感到惋惜、愤怒,后来引发“八九”运动的产生。

那么现在的中国又到了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人们对现实的许许多多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也投射到李克强身上。李克强的去世,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会不会同样引发新的事变?我现在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习近平肯定会用一切方法尽量的来压制人们对李克强的悼念,想法在面子上做得过去,使得他死亡这个事件不要成为一个政治事件。但是不管怎样的压制,我想人们还会以这种或那种的方式借此来表达的不满,表达对他的怀念。这种怀念是反衬,折射对习近平的不满的。即便不引发一场直接的政治事变——我倾向如此看,但李克强的去世一定也会强化人们现已有的不满,让其有一种新的累积,进一步强化那种已经在潜行激荡着的混杂着绝望、愤怒与不满的社会心理,这可能都会增加中国未来许多不确定性。

李克强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代成长起来的一个政治人物,他是伴随改革开放出现、最初恢复高考之后进北大读书的一个高材生。他曾经也有去哈佛读书的机会,但是都放弃掉了。他学的是法律,他对现代文明的意识,体认,至少比中国当下的许多领导人,比如习近平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他的英语很好,为人很谦和,非常有才华,机敏,但在中共这样一个体制下不得施展,在习近平这些年的排挤打压下,逐渐失去权力,被边缘化,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并不算高龄的情况下就这样突然去世,确实很具悲剧性。他可能就是因病去世,据我记忆他过去心脏好像确实有些问题,但这些年他受习近平的挤压、相忍为国、憋屈、不得施展,和周恩来、胡耀邦当年受毛、邓的不公正对待,最后导致身体的坏损,过早去世,是有相似之处的。这后一点可能是更大的主因。

而即便他确是因病去世,也一定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猜疑,比如说,是不是习近平方面为将来所作准备的一种预防行为?在当下习近平在做进一步政治清洗,不断有政府大员陆续消失的时节,这种怀疑也一定会有的。更何况他在上海这样一个集中了大量医疗资源的发达城市,而且他这个级别的人不会没有随护人员,年龄又不很高,如此突然去世。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讲,现在许多中共的老人因年事已高,离开权力也久,如果中国发生什么事变,李克强确实是可以替代习近平、在习之后可能被各方接受的一个人选,那怕是一个过渡的人选。现在这种可能已经消失,未来政治如果发生变动其演变的一种可能性消失,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猜疑传闻,也就是必然,将来也不会轻易的消除。中国历朝历代关于良相被坏皇帝迫害致死的历史传闻多有,周恩来一定要死在毛前,这都是中国宫廷政治传统中的一些老故事。

随着李克强这样一个因改革开放而起的受过现代教育,有很强的现代意识,在国际声望也很好的政治家的彻底地、不仅是退出政治舞台,而且是死亡、离去,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时代彻底告别了,一个时代彻底终结了。当初那代希望以参与中共政治、加入体制、改造体制的一代人要么被彻底同化,即便是像他这样的做到高位,也落得个如此下场。这实在是很有象征意涵。李克强这样一个带有比较理想性的团派代表人物的消失,也标志着包括八十年代改革时代出现的团派这样一个历史的终结。未来的中国会怎么样?我想可能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料,只能在此祈望苍天眷顾中华大地、中国的民众。当然中国的未来也要取决于中国的民众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的意志和愿望。

李克强的去世让人感慨万千,希望他安息,在中国这样一个体制下、这样一个时代他做了些他能做的,但是他今天有这样的一个结局,中国政治有这样一个结局,他自己或许也有一份责任,就是他在习近平不断独断、扩权,不断蚕食他的权力、彻底的重新集权,破坏后文革时代、改革开放时代建立的党内相对民主的多轨制的权力架构的过程当中,面对习近平所做的这些倒行逆施,李克强可能因性格的原因,当然也许有各种其他的政治因素,或许也就没能全力以赴做抗争吧,所以就有今天这样一个令人扼腕惋惜、令人痛心的他个人和中国一个结局。当然,现在讨论这些事情可能为时尚早,我们只能留给历史学家、留给未来人做评判了。

RFI:我们能感受的到您作为一个故人对李克强去世的悼念和感慨,现在很多人都在悼念回顾李克强生前留下的一些著名讲话,您能否在最后谈一下他生前任内说过的哪些话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

张伦:李克强在中共的现实体制局限下、特别是在习近平约束压制、制肘下,还是尽可能的希望为国为民做好事、说些真话、尽量维护改革开放的成果的,比如他关于“中国民众有6亿人收入在一千人民币之下”,这些话其实是事实、是现实,但这可能确是极其伤害习近平这样一个好大喜功、要在全世界面前扮演“盛世皇帝”、在全世界“大撒币”,而对中国民众真实困苦不闻不问、至少是忽略的这样一个领袖面子的。如果不说是(对习的)直接打脸,至少是让其有点难堪的事情。所以在这些类似的事情上,李克强这些年还是在可能的范围内说了一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赢得人们对他某些尊重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中共这样一个内斗极其残酷无耻无底线的体制中,在这点上他还是守了底线,这是不容易的。也许正因为这一些,他将来会被历史铭记,被人们铭记。但除此之外,我想他也就是这个体制、这个时代的、是习近平的牺牲品了,在另外一种情形下,他当会以其才华做得更出色的,这也是令人非常难过,让人感慨万千的事情,也说明中国体制的改造革新的紧迫与必要,这牵涉全体中国人的福祉,也牵涉到体制内官员自身的命运与未来。

感谢张伦教授接受法广的专访。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5%BC%A0%E4%BC%A6%EF%BC%9A%E6%9D%8E%E5%85%8B%E5%BC%BA%E7%A6%BB%E4%B8%96%7C%E4%B8%AD%E5%9B%BD%E6%94%B9%E9%9D%A9%E5%BC%80%E6%94%BE%E4%B8%80%E4%B8%AA%E6%97%B6%E4%BB%A3%E7%9A%84%E5%BD%BB%E5%BA%95%E5%91%8A%E5%88%AB.html


欧盟将对被冻结俄资产征收暴利税,正准备第12轮对俄制裁方案

欧盟领导人已经批准对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征收暴利税,将其用于乌克兰战后的重建,预计欧盟委员会将在12月初提出法律提案。自去年2月莫斯科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西方制裁已冻结了属于俄罗斯中央银行的约3000亿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存放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Euroclear)。据比利时政府透露,欧洲清算银行管理着约1800亿欧元被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欧洲清算银行是全球最大的证券存管机构。

在周五的欧盟峰会结束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在政治上,我们一致认为俄罗斯最终必须为乌克兰的长期重建付出代价。我们目前正在制定一项初步提案,重点关注所谓的暴利,这些暴利已经相当可观了。我们的想法是,通过欧盟预算,把这些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提供给乌克兰。”

参与相关准备工作的两名高级官员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欧盟委员会打算在12月初提交一份计划,以促进向乌克兰转移被冻结资产的收益。其中一位官员说:“这些结论对我们来说是一盏绿灯”。他指的是欧盟领导人周五发布的联合声明,即“加快工作以提交建议”。

该声明提及,“欧盟通报了根据欧盟法律和国际法,为支持乌克兰重建而对俄罗斯资产固定化的现金管理收入所做的工作”。

欧洲清算银行周四表示,仅在今年前九个月,该行就从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中赚取了30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为3.47亿欧元,这一增长是由利率上升推动的。俄罗斯固定资产到期的息票支付和债券赎回仍滞留在欧洲清算银行,因为它们无法被支付给受制裁的客户。

证券存管机构通常会对此类现金余额进行再投资,随着欧洲央行在过去一年里激进加息,欧洲清算银行正通过这些投资获得大量收益。

报导指,欧盟官员一直在研究如何将这些收益输送到乌克兰,但欧洲央行警告说,这样做可能会给欧元带来潜在风险,其他央行可能会放弃其欧元计价资产,进而削弱欧元。两位高级官员补充说,布鲁塞尔与伦敦和华盛顿保持着定期联系,以确保三方做法保持一致。

包括德国在内的几个成员国对这些计划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资金的所有权存在法律问题。本月早些时候,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公开支持对被冻结俄罗斯资产征收暴利税,德国等国的担忧得到了缓解。七国集团(G7)也批准了这些计划。

爱沙尼亚是大力推动这一措施的国家之一,该国表示,俄罗斯必须为其在乌克兰造成的损失付出代价。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Kaja Kallas)说:“恢复俄罗斯造成的损失必须由俄罗斯来支付……因此我们必须跳出条条框框”。

欧盟12月的提案预计将澄清欧洲清算银行等证券存管机构有关暴利收入的法律义务,并要求将这些收益搁置,要到下一个阶段(预计明年)才会提出立法,正式没收被冻结俄罗斯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并将资金分配给乌克兰。

冯德莱恩周五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表示,“最后谈谈(对俄)制裁问题。我们(欧盟)正在拟定第12轮制裁方案。我们现在正在与成员国协商。特别是,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削减俄罗斯向欧洲及其伙伴出口钻石的剩余收入。这项工作将与我们的七国集团伙伴密切合作进行。我们将继续确保我们现有的制裁措施得到妥善实施和有效执行”。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31028-%E6%AC%A7%E7%9B%9F%E5%B0%86%E5%AF%B9%E8%A2%AB%E5%86%BB%E7%BB%93%E4%BF%84%E8%B5%84%E4%BA%A7%E5%BE%81%E6%94%B6%E6%9A%B4%E5%88%A9%E7%A8%8E%EF%BC%8C%E6%AD%A3%E5%87%86%E5%A4%87%E7%AC%AC12%E8%BD%AE%E5%AF%B9%E4%BF%84%E5%88%B6%E8%A3%81%E6%96%B9%E6%A1%88


Friday, 27 October 2023

美国军方:一架中国战机距美国军机3米 险酿事故

据欧洲新闻网与美联社和CNN报道, 美国军方10月26日表示,一架中国战机贴近拦截在南中国海飞行的一架美国B-52轰炸机,相距不到10英尺(3米),险酿事故。美国及其盟国在那里定期飞越,强调该地的国际属性。 

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在周四晚些时候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在夜间拦截中,沈阳歼-11双发战斗机以"不受控制的超高速逼近美国空军飞机,在B-52下方、前方和10英尺范围内飞行,使两架飞机都面临着相撞的危险"。

美国军方表示:"我们担心的是,这名中国战机飞行员是否意识到他差点就造成了碰撞。

报道说,中国越来越张扬地将南海大部分地区主张为其主权领海,但这一立场遭到美国和其他利用这片广阔海域进行航运的国家的拒绝。

美国及其盟国定期在南海进行演习,并定期派飞机飞越该地区,以强调该海域和空域的国际属性。

美联社说,空中拦截很常见,美国称自 2021 年秋季以来已发生 180 多起此类事件。但它们通常不像周二的事件那么接近,而且由于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很严重,碰撞可能会导致升级。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周四说,这次拦截正是乔-拜登总统周五将在白宫与到访的中国外长王毅会面之际。目前尚不清楚这次会面是否为正式。王毅周四会见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五会见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

拜登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可能在下月于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会晤,但双方均未确认最终计划。

CNN说,美国和中国周四都公布了指责对方在南海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挑衅性演习的录像,使这一有争议水域的紧张局势升级。

中国国防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段视频,称美国海军拉尔夫-约翰逊号驱逐舰于8月19日对在南海进行例行训练的中国海军特混舰队进行了 "近距离骚扰"。

美军在声明中表示,此次事件不会改变其方针,将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安全、负责任地飞行、航行和运营。”

同样,中国也没有表现出退缩的迹象。中国外交发言人毛宁说:“中国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说,这段视频 "表明美方才是真正的挑衅者、冒险者和破坏者"。吴谦说,美国军舰的行为 "危及中国国家安全",并补充说中国将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五角大楼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最高官员伊利-拉特纳(Ely Ratner)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在东海和南海上空看到的中国飞行员针对美国飞机的 "胁迫性和冒险性 "行为比之前整整十年都要多。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31027-%E7%BE%8E%E5%9B%BD%E5%86%9B%E6%96%B9-%E4%B8%80%E6%9E%B6%E4%B8%AD%E5%9B%BD%E6%88%98%E6%9C%BA%E8%B7%9D%E7%BE%8E%E5%9B%BD%E5%86%9B%E6%9C%BA3%E7%B1%B3-%E9%99%A9%E9%85%BF%E4%BA%8B%E6%95%85


Thursday, 26 October 2023

最新研究揭北京以扶贫为幌子 扩大对维吾尔人强迫劳动

来源:
自由亚洲

美国非营利组织“共产主义受害者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郑国恩(Adrian Zenz)25日在学术期刊《中亚调查》(Central Asian Survey)上发文,揭示了北京如何以扶贫为幌子,在新疆扩大对维吾尔人的强迫劳动。

这份最新研究揭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共产党(CCP)如何强迫数十万维吾尔人到远离家乡的工厂工作,并辩称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贫困和失业。但实际上,这是在破坏维吾尔族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新证据首次明确显示,拒绝遵守国家就业指令的维吾尔人可能会被投入拘留营。

新研究首次给出了惩罚性拘留的权威证据。喀什2017年的一份官方指示概述了“严打”拘留的标准,包括拒绝扶贫政策、不参与劳动力转移及拒绝就业机会。这证实了新疆2018年的《去极端化条例》中,将拒绝国家就业计划视为“极端主义”,可处以拘禁。

新研究进一步表明,这些强制劳动力转移的范围急剧扩大,从每年超过200万增加到超过300万。与此同时,中共通过遏制或终止劳教(Camp-to-labor System)制度,转而更多地依靠所谓的扶贫计划让维吾尔人被迫劳动,从而使强迫劳动变得不那么明显。新疆党委书记马兴瑞的新政策利用“失业监测”,使维吾尔人几乎不可能离开当局安排的工作。

郑国恩警告说:“中共对减少贫困的语言操纵,使其能够放心地签署去年八月生效的国际劳工组织(ILO)关于强迫劳动的公约。”“北京似乎相信,对于调查其对待维吾尔人和哈萨克人情况者而言,强迫劳动安排可以成功地被化身为就业计划。”

郑国恩敦促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西方观察家必须看穿北京的宣传。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6%9C%80%E6%96%B0%E7%A0%94%E7%A9%B6%E6%8F%AD%E5%8C%97%E4%BA%AC%E4%BB%A5%E6%89%B6%E8%B4%AB%E4%B8%BA%E5%B9%8C%E5%AD%90%7C%E6%89%A9%E5%A4%A7%E5%AF%B9%E7%BB%B4%E5%90%BE%E5%B0%94%E4%BA%BA%E5%BC%BA%E8%BF%AB%E5%8A%B3%E5%8A%A8.html


碧桂园违约影响外溢,中国经济可能遭受新一轮债务危机冲击

来源:
美国之音

中国地产开发商碧桂园由于上周未能支付一笔境外债券票息而被认为正式外债违约。美国金融机构已经对此做了认定,并通知相关债权人预做准备。这个事件凸显这家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深陷困境,这场遍及中国整个房地产业的债务危机将会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新的冲击。

美国财经媒体彭博社周三(10月25日)报道说,根据彭博社记者看到的花旗国际发给债券持有人的通知,花旗集团将碧桂园上周没有在宽限期到期之日支付债息定性为正式债务违约事件。这意味着如果持有未偿还债券本金金额超过25%的债券持有人提出要求,受托方就必须立即宣布本金和利息到期。不过,目前尚未看到有债权人提出这样的要求。

碧桂园是世界负债最多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在一笔总额为1540万美元的债息在9月17日到期时,碧桂园曾经表示无力支付。上周三十天的宽限期,碧桂园业未能履行其支付义务。彭博社说,这似乎已经构成事实违约,它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债务重组案例。

花旗集团发言人拒绝就该公司给信托人发出通知一事发表评论。

碧桂园在销售规模上领先中国房地产业的其它所有企业,包括负债最多的恒大集团。因此,碧桂园正式债务违约有可能在全行业引起涟漪效应,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辐射到全国各地。房地产行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高达四分之一。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罕见的艰难时期。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各个省区的债务负担都非常严重,远远超过了政府的承担能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突然视察了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财经界人士分析说,在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位中共党魁前往这两个机构进行视察。

习近平的这一举动表明,中国的金融危机和地方债务危机,以及房地产业的债务危机已经让习近平感到束手无措。此外,国际金融环境动荡,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中国股市持续下滑和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否安全都可能让他深感不安。

根据资本市场数据公司Dealogic的数据,从10月开始计算,未来六个月到期的中国房地产债券总额为605亿美元,其中境外债券至少占三分之一。

碧桂园最近已经聘用顾问审查公司的资本结构,为债务重组进行准备。彭博社说,碧桂园的美元债券已经跌至五美分左右,这意味着投资人对收回资金已经不抱多少希望。而在六月份,这家公司还有一些美元债券接近80美分。碧桂园的股价今年已经下跌约74%。

美国之音稍早前报道说,碧桂园的债券持有人正在寻求与碧桂园就一项可能的债务重组一揽子计划进行讨论。这些债券持有人在考虑聘请美驰投资银行(Moelis)或纽约投资银行(PJT)担任其财务顾问。这些债权人持有的碧桂园离岸债券总额约为20亿美元,其中包括国际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

碧桂园的澳大利亚子公司即将完成一笔2.5亿美元的交易,将墨尔本一处尚未开发的住宅地段转让给新加坡的弗拉泽斯地产公司(Frasers Property)。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7%A2%A7%E6%A1%82%E5%9B%AD%E8%BF%9D%E7%BA%A6%E5%BD%B1%E5%93%8D%E5%A4%96%E6%BA%A2%EF%BC%8C%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5%8F%AF%E8%83%BD%E9%81%AD%E5%8F%97%E6%96%B0%E4%B8%80%E8%BD%AE%E5%80%BA%E5%8A%A1%E5%8D%B1%E6%9C%BA%E5%86%B2%E5%87%BB.html


杜耀明:香港施政加強靠攏大陸 國際金融中心一去不返

杜耀明 RFA 20231026

特首李家超施政報告出爐,聲言緊跟北京「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香港要走向國際,成為八大國際或區域中心,但細看具體政策,卻是進一步向大陸靠攏,未免有負國家所託。

按照「十四五」規劃,香港的定位是八個領域中心,包括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金融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等等。

不過,今年施政報告的重點,更在於加強香港和大陸的整合。過去一年,搶人才計劃,結果九成「人才」來自大陸, 搶企業則有八成是大陸企業。施政報告今次的眾多主張,不外異曲同工,例如發展「總部經濟」,吸引境外公司來港設立總部或分部,目標也離不開大陸企業。又如要成立「人才辦公室」、「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指定大學畢業生之中包括大陸的大學院校)以至「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在香港金融市場投資三千萬),相信最後搶到的大部份都是大陸人才、企業和資本。

教育方面同樣是多管齊下靠向大陸。施政報告強調,政府會加強與大陸當局及院校合作,為本港教師及學生提供培訓、交流及合作;本港專上院校的資助學額增加一倍,招攬目標主要是大陸及「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政府推動的年青人海外交流及實習計劃,以至教資會撥款資助大學生到外地學習體驗,大陸各地必然佔頗大比例。

特別值得一提,是特區政府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以統籌政府以至非政府機構的愛國教育,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精神。根據該法,所謂愛國主義教育,除了「培育和增進對中華民族和偉大祖國的情感,傳承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觀念,壯大和團結一切愛國力量」,當然也包括「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愛國主義」籠罩下,香港官方與北京的價值觀越行越近甚或一致,而北京一再明言有權行使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加上《國安法》治港,國際投資者看在眼裡,對特區施政可以偏離北京多遠,難免心生疑慮。例如,國際投資機構十分倚重的一些英美諮詢公司(或稱盡職調查機構),專門調查企業行為以評估投資風險,近年在大陸被指「非法」調查,員工遭到扣查,公司也被重罰,最後只有結束大陸的業務。《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其中三間諮詢公司甚至撤離香港,部份轉往新加坡開業,以行動表示對香港沒有信心。

面對國際投資機構以腳投票,李家超既然以國際金融中心為發展目標,理該強調「一國兩制」之下中港兩地的制度差別,諮詢公司可以安心運作,好讓投資者放心。不過,他不但沒有闡明兩制的差別之處,施政報告更強調「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在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在推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表現指標(KPI) 之中,也只列出減少股票印花稅丶改革創業板以服務中小企、成立綜合基金平台、改善強積金制度等等。這些措施,既沒有撫平國際投資者的憂慮,也沒有看到香港需要急起直追,因為香港的國際集資能力正大幅下降,今年首三季只能替44間新上市公司集資247億元,金額估計比上年下降61%,全球排名下跌至第八,比深圳都不如,又如何擔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重任?

不錯,香港過往的繁榮,尤其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的確是北京難掩的尷尬。因為香港的成功,在於言論自由和法律制度有別於大陸,甚至可以比擬西方國家,對保護產權及經濟發展都有利,國際投資者也感到熟悉及有保障。相反,眼下香港,正如在港的美國總商會呈交的報告所指出,特區給人的印象是保安考慮高於一切,維護一國的措施侵損兩制的特色,國安法隱晦不明又欠缺指引,使投資者無所適從。

簡單不過,香港的價值在於與大陸不同。否則兩者相同或者十分近似的話,投資者看淡大陸市場相信也不會留戀香港,而看好者倒不如索性留在上面發展,又何須處身生活成本昂貴但早已褪色的東方之珠呢?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3/10/blog-post_318.html


香港「反送中」示威:學者研究審判數據稱司法制度被「武器化」

香港2019年「反送中」示威過去已四年,一份海外香港法律學者分析相關刑事審判數據的報告認為,香港檢控機關將司法制度「武器化」。

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Georgetown Center for Asian Law)星期四(10月26日)公布的這份報告,比較了香港近年兩次大型的示威後的檢控和定罪情況。

報告表示,從2019年香港示威起的首兩年,被定罪者遭判監禁的比率顯著高於2014年」雨傘運動」,平均候審時間將近一年,拒絕保釋候審情況亦比其他案件普遍,損害被告人的人權。

與此同時,美國組織世界正義工程(World Justice Project)發表《2023年世界法治指數》,香港在142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23,比去年下跌一位,但「秩序和安全」分項全球排名第六。

中國香港特區政府評論稱,香港排名持續處於高位,「並領先於一些不時無理批評香港法治和人權狀況的歐美國家」,顯示中國《香港國安法》對維護香港秩序和安全上起著重要角色,有利於法治建設和人權保障。

在《2023年世界法治指數》排名中,英國排名第15位、美國26位、新西蘭第8位、加拿大第12位、澳大利亞第13位、日本第14位、新加坡第17位、法國21位、中國大陸第97位、俄羅斯第113位。

BBC中文就喬治城大學報告內容向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尋求評論,尚待對方答覆。

「反送中」刑罰「比雨傘運動嚴苛」

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案示威被俗稱為「反送中」示威,香港特區政府則慣稱為「反修例示威」。BBC中文稍早前向中國香港警察索取的數字顯示,由2019年6月9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10,279人因這場示威而被捕。

特區警務處指出,被捕或被檢控的罪名包括參與暴動、非法集結、縱火、刑事毀壞、襲警等。

被捕人士當中有2,928人已經或正在司法程序處理,有1,789人被判罰,有387人經審訊後獲釋,尚有670人的司法程序仍在進行中。

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的這份報告分析了自示威爆發起至2021年7月31日止的2,684例相關刑事案件的數據,認為香港特區政府將刑事司法制度「武器化」。這些案件當中,1,527例已完成司法程序。

報告作者之一,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研究員黎恩灝博士向BBC中文表示,報告主要探討的是政府如何在示威者身上擴大運用《公安條例》和某些刑事罪行,以及法庭如何運用香港的普通法制度處理相關案件。

黎恩灝說:「整個研究發現,大部分被裁定罪成的反修例示威者,儘管參與非暴力的示威行動,往往被判處監禁式刑罰,不符國際人權標凖;更令人憂慮的是,從公平審訊的角度看,不少被告被拒保釋的同時,法庭要處理大規模檢控,候審時間遠超過司法機構設定的指標,令被告長期候審甚至未審先囚,造成審訊不公。」

「再加上律政司樂於在法庭裁決後提出上訴和刑期覆核,令即便判處較輕刑罰或無罪釋放的被告繼續處於案件的陰霾,令被告構成各種形式的壓力。」

報告指出,英式普通法與國際人權法律的一大原則,是被告人直到被判有罪前應被視為無辜,「反送中」案件「令人震驚」的還押候審數字說明此原則在香港「受到壓力」。

示威爆發近一年後,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20年6月頒布了《香港國安法》。喬治城大學的報告確認,其分析所涉及案件均非以《香港國安法》起訴,而主要是引據《公安條例》與《刑事罪行條例》罪行提控。

檢控數字方面,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7月已完成處理的約1,600例「反送中」示威案件中,60.7%被判有罪。相比之下,原稱「佔領中環」示威的2014年「雨傘運動」有130例案件被起訴,73.1%被判有罪。






雖然「反送中」案件的有罪判決比率低於「雨傘運動」案件,但罪成人士被判監禁的比例則較高。

「反送中」有514次判決的被告人被判監,比率55%;雨傘運動案件有30次判決的被告人被判監,佔比31.6%。「反送中」案件的判監率比「雨傘運動」案件高23.4個百分點。

「雨傘運動」案件中,被判有罪的示威者多數獲判緩刑,或是社會服務令、罰款、感化令這類非監禁刑罰。








報告又指出,在其中811例能找到數據的案件中,從被起訴到正式受審的等候時間平均需343天(11個月9日),最長的更達768天(2年1個月7日)。

這與特區律政司2022年4月答覆立法會查詢時公布的數字相吻合。律政司當時稱,「反送中」案件候審時間比一般刑事案件長30%。

報告也分析了被告人年齡:在被分析案件所涉及的1,017人當中,138人為18歲以下,而其中19人為16歲以下——最小的只有12歲;16歲至25歲達642人,屬最多數。

在香港刑事訴訟程序中,法律將14歲以上16歲以下人士定義為少年人,除非犯殺人罪,否則少年人嫌犯均送交少年法庭審理,媒體可報道的案件內容甚為受限。報告承認這影響到數據的搜集。




報告也特別分析了部分案件類型。其中,有關《公安條例》下的「藏有攻擊性武器」罪和《刑事罪行條例》下的「管有任何物品意圖摧毀或損壞財產」罪,研究團隊統計了所涉及「武器」類型。在112件涉案「武器」中,54件為鐳射筆。


這份報告排名首位的作者並未使用真實姓名,報告指是一位身處香港的研究員。對於此舉會否影響到報告的可信度,黎恩灝對BBC中文解釋說,這位作者「考慮過自身安全理由選擇採用別名,我們尊重和理解他的分辨」。他並未說明這是否與擔憂觸犯《香港國安法》罪行有關。


黎恩灝指出,此前也有參與其他報告的研究員選擇以別名參與,而此報告已接受相關領域學者評審。

「23條」國安立法帶來「疑問」


喬治城大學報告發表前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星期三(25日)發表施政報告時,宣佈將在2024年內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所規定之國家安全立法。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訂立的《香港國安法》將「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列為刑事罪行,並增加了「勾結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和「恐怖活動」罪,但該法也同時規定特區政府必須完成「23條」立法,將餘下行為列為國安犯罪行為。這包括「叛國」、「煽動叛亂」、外國政治性組織在香港進行政治活動,以及香港政治性組織與外國同類組織建立聯繫。


黎恩灝對BBC中文說:「當局運用本地公安法律和刑事程序如此,可見將來即使《基本法》第23條立法屬本地立法,現有普通法制度能否制約政府濫用刑法作打壓異己,的確是一大疑問。」


「我們在報告結論的建議,亦是和應香港一些社會人士和社群的呼籲,當局應特赦反修例運動被告,尤其是純粹因非暴力行動而被起訴者,才能真切回應司法機構面對大量檢控案件的壓力,以及扭轉當局繼續以嚴刑峻法對付支持民主運動的香港人。」


李家超星期三晚出席施政報告媒體聯播論壇時說:「做『23條』的本地立法必須符合人權、自由保障,這我們會確保。」


「我們經歷過2019年『黑暴』和『顏色革命』之後,社會整體所受的傷害和苦痛,我覺得大家歷歷在目。『23條』立法可確保整體國家安全保障的完整性和前瞻性。」



from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7227941


报道:中国最新智能手机的芯片是使用荷兰设备所制造

来源:
美国之音

据彭博社(Bloomberg)周三(10月25日)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公司新款智能手机的先进处理器,是由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使用了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公司的设备所制造出来的,而美国一直对采用先进芯片表达不安。

据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中芯国际结合了ASML所谓的浸润式深紫外机器与其他公司的工具,来为华为生产芯片,这表示美国对ASML实施出口限制可能已经太迟,无法阻止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进展。

ASML拒绝为此发表评论。报道称没有迹象表明他们的销售违反了出口限制。

美国一直在与日本和荷兰合作,目的是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用于其在军事领域取得优势地位。尽管存在广泛的限制,华为仍在8月份推出具有5G功能新款智能手机“Mate 60 Pro”并采用的7纳米芯片的先进半导体技术,令全世界大感意外。

彭博社委托了半导体研调公司TechInsights对这款智能手机进行拆解,发现其中的芯片是由中芯国际所生产,这显示了其制造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试图阻止中国进展的范围。

这个结果让人质疑中芯国际如何有能力生产这款芯片,以及华盛顿主导的限制措施能达到多少成效。中芯国际没有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

ASML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垄断了先进的极紫外光刻系统(EUV),这是生产最尖端芯片所不可或缺的。同时,它还提供制造更成熟的半导体所需的深紫外光刻机(DUV)。

由于出口限制,ASML始终无法向中国出售其EUV机器。但据行业分析师表示,DUV虽不如EUV般先进,但可以通过沉积和蚀刻设备进行改造,以生产7纳米甚至更先进的芯片。虽然这个过程比单纯使用EUV昂贵得多,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很难扩大生产规模,但中国政府却愿意承担相当大部分的芯片制造成本。多年来,中国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合法地储备DUV设备,特别是在美国去年首次对华实施出口限制后。

据ASML上周所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ASML今年的中国业务大幅增长,因为中国芯片制造商在2024年出口管制全面生效之前大量增加订单。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占ASML销售额的46%,而之前一季为24%,今年的第一季度为8%。

荷兰政府在6月30日公布了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措施,规定限制最新型号的DUV设备出口到中国,该项出口管制法规于9月生效。这是欧盟近期发布经济安全战略以来,欧洲国家为“去风险化”率先迈出的一步。

拜登政府本月宣布的新管制措施也进一步限制了DUV机器的出口。ASML表示将遵守美国的规定,并相信实际上这些新的限制只会适用于少数几家中国厂商,这些厂商有能力生产“先进半导体”的设备。

ASML的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上周告诉投资者,美国和荷兰的新限制措施将影响该公司在华销售额的15%。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6%8A%A5%E9%81%93%EF%BC%9A%E4%B8%AD%E5%9B%BD%E6%9C%80%E6%96%B0%E6%99%BA%E8%83%BD%E6%89%8B%E6%9C%BA%E7%9A%84%E8%8A%AF%E7%89%87%E6%98%AF%E4%BD%BF%E7%94%A8%E8%8D%B7%E5%85%B0%E8%AE%BE%E5%A4%87%E6%89%80%E5%88%B6%E9%80%A0.html


拜登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对许多国家而言是债务枷锁

来源:
美国之音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周三(10月25日)谈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时表示,这项倡议对于大多数参与的国家而言,已经成为债务枷锁。

拜登周三在与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于白宫的联合记者会上,被记者问及阿尔巴尼斯本周将前往中国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一事,如何看待澳大利亚与北京的重新接触,以及澳大利亚是否能信任北京、与中国进行商业往来?

拜登表示,信任与否还需要验证。他说中国现在正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困难,且与过去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停滞不前。他说中国和他国打交道时,已像俄罗斯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使用了类似的策略来威胁和应对国际事务。

拜登说,他与习近平的会晤次数比任何其他国家的领袖都来得多,且经过多次和长时间的会谈。他认为习近平意识到,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美中将在这方面进行竞争,并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拜登认为对于很多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来说,该计划已经变成了一个负担,并导致这些国家陷入困境。他说:“对于大多数参与其中的人来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债务枷锁。”

为了对抗“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倡议,美国正与七国集团(G7)的伙伴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需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计划将在五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

今年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习近平于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中国将支持高品质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内容包括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扩大数位产品等市场准入,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路等措施。

习近平表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6%8B%9C%E7%99%BB%E7%A7%B0%E4%B8%AD%E5%9B%BD%E7%9A%84%E2%80%9C%E4%B8%80%E5%B8%A6%E4%B8%80%E8%B7%AF%E2%80%9D%E5%AF%B9%E8%AE%B8%E5%A4%9A%E5%9B%BD%E5%AE%B6%E8%80%8C%E8%A8%80%E6%98%AF%E5%80%BA%E5%8A%A1%E6%9E%B7%E9%94%81.html


乌克兰反攻为何失败?

目前对正在全力抵抗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不是一个顺心的时刻,在美国,强烈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新的军事援助的共和党人约翰逊当选众议院议长;在中东,巴以冲突转移了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战事的关注;在欧盟,成员国捷克新上任总理罗伯特-菲佐宣布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而此刻,反攻不顺利的乌克兰,正是最需要国际支援的时刻。 

法国世界报周四头版头条在题为『乌克兰反攻为何失败』的长篇报道中说,根据军事专家评估,乌军150天的大反攻,可以说并不成功。乌克兰即将面临一个艰难的冬天,乌克兰人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

西方军事分析专家的观察很苦涩:始于6月4日,旨在突破俄罗斯防线的乌克兰大反攻,取得的进展很小,更重要的是,现在几乎无法再向前推进了。英国智囊团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USI)研究员杰克-瓦特林(Jack Watling)在 10 月 19 日发表的一份说明中指出:“尽管乌克兰武装部队作出了坚定的努力,但五个月的进攻行动未能突破俄罗斯的防线”。这位专家认为,年内似乎也不可能有所突破。

乌军在整个春季一直在集结军人和装备,以图片敌军1000公里前线的防线,乌军为这次反攻专门组建了12个旅,约有35000士兵,其中一些装备了英国挑战者坦克,德国豹二坦克、美国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以及法国侦查系统AMX-10RC遥控侦察车等西方现代武器。

目标,突破俄罗斯在南方扎波罗热至顿巴斯之间建立的防线,夺取梅利托波尔、别尔迪安斯克及马里乌波尔三城,打通亚速海,这一行动如果成功,将把俄军一切两半,使其孤立在最西边的第聂伯河岸,最重要的,将斩断莫斯科用来向其南方部队提供后勤支援,链接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半岛的大陆桥。

6月4日发起大反攻时,乌军对自己的行动寄予厚望。不幸的是,尽管乌克兰军队无数次试图突破俄罗斯的防御帷幕,但却停滞不前。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在 10 月 12 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今年夏天南线推进的高峰期,乌克兰军队平均每天仅前进 90 米。法国军方人士证实,乌军为大反攻而动员的12个旅大部分已经用上,士兵仍然被困在俄军第一道防线上。

原因是多重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俄罗斯防线异常坚固。开源情报局(Osint)的专家们评估,五个月了爱,乌军只收复了大约4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一面积比法国的Belfort特区还要小。俄军在侵乌初期,占领了乌克兰四分之一领土,现在仍然占领着百分之十七,相当于十万平方多公里。

问题是最近几天俄罗斯军队甚至重新夺回了主动权,从10月10日开始,俄方不间断地对顿巴斯的城市阿夫迪耶夫卡(Avdiïvka)发起大规模攻击行动,这座工业重镇俄军入侵前有3万人口如今剩下不到2000人,正在遭受着巴赫姆特相同的命运。不过 ,俄军也在为每一部推进付出极其高昂的人员和装备代价。

乌克兰反攻进展为什么如此缓慢?军史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首先由于莫斯科打造的防线坚固的程度令人吃惊。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认为,在春季,俄罗斯军队挖了数百公里长的战壕,埋设了数万枚反坦克地雷和杀伤人员地雷,并在地面上布满了龙牙。这些装置不仅部署在整个前线,而且延至500米纵深。一位法国高级军官承认,“俄罗斯的防御非同一般”。

据指这是目前已遭排斥的俄罗斯侵乌总指挥苏罗维金2022年秋季的设想,法军陆军指挥中心表示,“我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但苏罗维金做了德国人在 1917 年 ‘阿尔贝里希行动 ’中做过的事情:他有意将部队撤出赫尔松和第聂伯河右岸,以缩短战线并加强防御”。

国际风险顾问兼法国预备役军官奥德朗(Stéphane Audrand)认为,乌克兰初期反攻中,曾试图动用相当数量的兵员和军事物资发动大规模进攻,但由于缺乏掌握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而要具备这种能力,至少需要9个月的集体训练。在最初的失败后,乌军改为小范围作战,这样可以减少损失,强化了部队的战斗力,但产生的领土效应不大。

俄罗斯的另一大优势是战略纵深。专家认为,在双方谁都无法让对方后退的情况下,各方都试图尽量给对方造成最大程度的损害,同时伺机掌握主动权。但这一战略对乌克兰并非没有风险。

根据西方情报,莫斯科拥有比对手大得多的一个“战略纵深”,俄罗斯人口一亿四千三百万,兵工厂生产重新升级。因此,俄罗斯可以在较长时间段动员更多的人和武器。相反,乌克兰尽管得到西方大力支持,人口只有四千三百万。许多专家担心的是,由于同盟国储备和生产力不足,乌克兰会在2024年缺乏弹药,特别缺乏北约标准的155毫米炮弹。基辅国家战略研究所专家Mykola Bielieskov认为,迹象显示,乌克兰的弹药供应问题正在解决,但在2024中至2025年初,不太可能满足乌克兰的需求。

与此相反,立陶宛情报机构负责人Ants Kiviselg上校10月20日对媒体评估,俄罗斯军火库仍储备着差不多四百万发炮弹,这意味着,按照目前相对缓慢的节奏,在一年时间里每天可发射一万枚,这还不算朝鲜向俄罗斯送去的大约三十万至三十五万发炮弹以及俄罗斯新生产的炮弹,其生产能力将提升到每年生产二百万至三百万。俄罗斯生产巡航导弹的能力也已恢复到战前水平,即每月生产100枚弹头,而一年前每月只有40枚。也就是说,俄罗斯不太可能在2024年遭遇弹药短缺的情形。

奥德朗认为,"2024年将是乌克兰人面临巨大危险的一年。已经交付给他们的设备将被损耗,但他们只能进行部分重组,因为西方的生产能力要到 2025 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另外,乌克兰兵员损失一直高度保密,西方军事专家估计乌克兰死伤的士兵超过20万人,还有20000至50000士兵残疾。俄罗斯损失的士兵更多,估计在39万至48万之间,但俄罗斯兵员储备比敌人丰富的多。

专家认为,冬天对基辅将很困难,2022年同一时期,俄罗斯故意炸毁民用电力设施以破坏民众情绪,可以相信,俄罗斯今冬将会采取同样的手段,而且破坏程度更高。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026-%E4%B9%8C%E5%85%8B%E5%85%B0%E5%8F%8D%E6%94%BB%E4%B8%BA%E4%BD%95%E5%A4%B1%E8%B4%A5


美日韩联合谴责朝鲜向俄罗斯供应武器

韩国、日本和美国今天周四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朝鲜向俄罗斯供应武器,联合声明称,平壤已经"数次"向莫斯科运送武器。

俄罗斯和朝鲜是历史上的盟国,目前都受到一系列国际制裁,莫斯科因入侵乌克兰而受到制裁,平壤因核武器试验而受到制裁。

9月中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举行峰会,两国关系明显升温,这加剧了西方国家对平壤或向莫斯科提供武器用于侵略乌克兰战争的担忧。

华盛顿与首尔和东京的声明"强烈谴责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装备和弹药,用于对付乌克兰政府和人民"。

该声明说:"我们现在可以确认,此类武器交付已经发生了几起,这将大大增加俄罗斯侵略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9月访问俄罗斯期间表示,与莫斯科靠近是朝鲜外交政策的"绝对优先事项"。

韩美日三国周四发表的联合公报指出,平壤通过向莫斯科提供支持,"寻求军事援助以提高自身的军事能力"。

华盛顿和专家们表示,平壤需要莫斯科在卫星技术和苏联时代军事装备现代化等领域对其进行军事援助。朝鲜于今年9月将其核国家地位写入了宪法,但今年已两次未能将间谍卫星送入轨道。

今年8月,日本、韩国和美国领导人在华盛顿附近的戴维营举行了峰会。三方同意制定一项为期数年的联合军事演习计划,共享有关朝鲜的实时数据,并每年举行峰会。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将美日韩联盟描述为当今朝鲜面临的"最大威胁"。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31026-%E7%BE%8E%E6%97%A5%E9%9F%A9%E8%81%94%E5%90%88%E8%B0%B4%E8%B4%A3%E6%9C%9D%E9%B2%9C%E5%90%91%E4%BF%84%E7%BD%97%E6%96%AF%E4%BE%9B%E5%BA%94%E6%AD%A6%E5%99%A8


香港法治:排名三连跌至全球 23位 报告指国安裁决严重违反保护少年的国际原则

在《港区国安法》落实三年多以来,以法治闻名的香港,其全球法治排名亦连跌三年,今年再跌一级至第23位,以致排名落後於同区的新加坡和欧洲的法国,但遥遥领先排第97位的中国。与此同时,一份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香港在《国安法》落实後首一年多的案件中,出现不合规的范围之多,令人惊恐(alarming),对青年人的重罚更是严重违反国际公约中对少年人的保护原则。

中国要求香港建设成「八大中心」的其中一个任务便是要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但根据美国的「世界正义工程」昨(25日)天公布的《2023年法治指数》,香港整体分数维持在 0.73分,在142个国家及地区中位列 23,较去年微跌一位。而去年的排名,较之前五年保持的全球16位出现大幅下滑。

至於与香港一样有设立商事讼裁中心的新加坡,以0.78分排名全球第17位;作为香港主权国的中国,则以 0.47分排名 97位,较去年下跌两位,在区内15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尾四」。至於全球首三位的国家,依然是丹麦丶挪威及芬兰。

港府发言人回应《指数》时避谈香港排名下跌,强调香港整体排名维持「一贯高位」,并领先於一些不时无理批评香港法治和人权状况的欧美国家。但以批评香港较多的「五眼联盟」国家来比较,只有美国是落後於香港三位。

对於评分下跌的领域,例如「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丶「开放政府」及「民事法律正义」等范畴,港府发言人只是说会继续解说,加强世界对香港法治的「正确认识」,说好香港故事。而香港在「秩序和安全」和「廉洁」的排名或得分则维持不变,且在分项的全球十名内;而「基本权利」的排名更是上升三位至第 58位。

2019年涉案裁决:警员有作假证供 判罚明显较雨伞运动重

到了今(26日)天,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发表名为《2019年抗争运动:拘捕和检控的数据分析》的研究报告,报告研究《国安法》落实至 2021年7月底对相关被告提出的1592宗控罪後发现,法庭审理国安案件时,越来越不顾被告的基本宪制权利,对少年的原有保障更是全盘抹掉。众多被告须要还柙以年计的时间候审,形成未被定罪却要先行长时间囚禁的局面。

报告指出,2019年运动的被告,定罪後被判囚的比例高达 81%,远远高於 2014年雨伞运动的 31.6%囚禁比率,显示法庭对被告的判罚更加严苛。事实上,不少人被罚只是因为他们参加了示威,而这些抗争活动大多数是和平进行的,数据显示,最多人被控的是「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有195项,但由於公安条例订明,一定数量的集会或游行均须由警方发出不反对通知书方可进行,否则即属违法,以致不少因庭与或只是作壁上观也被控。

报告撰写人之一的黎恩灏向本台解释,雨伞运动时,大部分被告皆是以干犯民事禁制令而被控藐视法庭,法庭处理这些案件的门槛相对清晰;但2019年时,大部分被告都被控未经批准集结,而《公安条例》本身内容含糊和广泛,法庭又「积极模糊」非暴力行动和涉及暴力的示威的分野,以致大量被告遭裁定罪成并判处监禁式刑罚。

报告又发现,相关裁决对青年人造成的打击不成比例地重。数据显示,被告的年龄众数是23岁,当中有130人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少年,而研究人员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不公开审讯资料推断,在 148项涉及少年犯的裁决中,定罪率高达 54.2%,当中,66%须要囚禁(包括进入教导所),报告认为,对儿童而言,这比例是异常地高,因为根据香港也有签署的国际人权公约,对年轻人进行拘捕丶扣留及判囚,只可作为最後手段,在这方面,香港显然未符合公约规定。

另外,报告发现,警方证供的可信程度大有问题。数据显示,在撤销控罪的案件中,有202宗控罪有给予理由,当中,40.6%指警方的证据有问题,比例颇高,而以「证据不足」这较为合理的理由撤控的控罪,则只占四分之一。报告认为,数据显示警员在某些个案中作假证供。

数据又显示,被告的羁押时间偏长,逾四成还柙超过一年,平均羁押天数是 343日。报告补充,实质情况较上述数字严重,因为报告只计算已完成审讯的案件,不少案件至今仍未审讯完毕,例如民主派「47人案」丶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被告的还柙时间已超过两年。

报告总结道,涉及2019年抗争运动的审讯,有很多不合规的地方,对被告造成不公,港府既然想事件翻篇,实应重新考虑是否作出大赦,特别是涉及非暴力控罪的人。报告明言,以现时的形势,相信大赦建议获接纳的机会甚微,但期望报告的数据可以令港府基於公义而大赦。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9%A6%99%E6%B8%AF/20231026-%E9%A6%99%E6%B8%AF%E6%B3%95%E6%B2%BB-%E6%8E%92%E5%90%8D%E4%B8%89%E8%BF%9E%E8%B7%8C%E8%87%B3%E5%85%A8%E7%90%83-23%E4%BD%8D-%E6%8A%A5%E5%91%8A%E6%8C%87%E5%9B%BD%E5%AE%89%E8%A3%81%E5%86%B3%E4%B8%A5%E9%87%8D%E8%BF%9D%E5%8F%8D%E4%BF%9D%E6%8A%A4%E5%B0%91%E5%B9%B4%E7%9A%84%E5%9B%BD%E9%99%85%E5%8E%9F%E5%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