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共軍備.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共軍備.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21 August 2025

美国称中国核武库快速扩张 专家指规模与能力持续提升

美国军方与军控专家指出,中国在扩大常规军事力量的同时,正迅速而持续地增加核武库的规模与能力。 

路透社报道,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安东尼·科顿(Anthony Cotton)今年3月在国会作证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军队在2027年前具备夺取台湾的能力,这一目标推动了北京在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建设。

中国在2023年国防政策中重申,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北京国防部在回应时强调,“核战争打不赢,也不应打”,中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奉行“核不首先使用”政策。

然而,美国五角大楼在去年的年度《中国军事力量报告》中指出,尽管北京公开宣示“核不首先使用”,其战略可能在某些情境下考虑先行动用核武器,例如:在常规攻击严重威胁其核力量、指挥控制体系,或造成与核打击近似的效果时;又或者在台湾战场遭遇常规军事失败、进而严重威胁政权存续时。

中国国防部则回应称,坚决反对“任何炒作所谓‘中国核威胁’、抹黑攻击中国、蓄意误导国际社会的企图”。

根据总部位于芝加哥的非营利组织《原子科学家公报》,中国正在以比任何其他拥核国家更快的速度扩充和现代化核武库,目前约有600枚核弹头。该组织指出,中国正在建设约350个新导弹发射井,并新建多处机动发射装置基地。解放军拥有约712套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但并非全部用于核武器;其中462套能够搭载可打击美国本土的导弹。

报告称,解放军许多发射装置配备的是用于区域目标的中短程导弹,其中大多数未配置核弹头。

五角大楼评估,到2030年,中国的现役核弹头数量将超过1000枚,涵盖从低当量精确打击导弹到多兆吨级的洲际弹道导弹,力图打造更大规模、更具层次的核武力量。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820-%E7%BE%8E%E5%9B%BD%E7%A7%B0%E4%B8%AD%E5%9B%BD%E6%A0%B8%E6%AD%A6%E5%BA%93%E5%BF%AB%E9%80%9F%E6%89%A9%E5%BC%A0-%E4%B8%93%E5%AE%B6%E6%8C%87%E8%A7%84%E6%A8%A1%E4%B8%8E%E8%83%BD%E5%8A%9B%E6%8C%81%E7%BB%AD%E6%8F%90%E5%8D%87


Wednesday, 20 August 2025

美五角大楼及军控专家指:中国正快速扩充其核武规模及能力

路透社周三(8月20日)报道,根据美国军方和军控专家指,中国除大规模扩充常规军力量外,也在快速并持续增强核武库的规模和能力。 

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安东尼·科顿今年3月在国会作证时表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要求中国军队到2027年做好夺取台湾的准备,这一指示正推动北京扩充其能从陆、海、空发射的核武库。

中国在2023年国防政策中重申其长期承诺,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所谓“不首先使用”政策也包括承诺中国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

中国国防部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核战争打不赢,也绝不能打。” 中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奉行不首先使用政策。”

美国五角大楼在中国军力年度报告中指,尽管中国公开宣称不首先使用核武,但其战略可能包括在面对常规攻击威胁到其核力量、指挥控制系统或产生类似核打击效果时,仍会考虑首先使用核武。五角大楼在去年年底发布的报告中称,如果在台海常规军事行动中遭遇失败,且这种失败“严重威胁”到中共政权的生存,北京也可能考虑首先使用核武。

中国国防部表示,反对“任何试图炒作所谓‘中国核威胁’,以抹黑和诽谤中国并故意误导国际社会的行为”。

路透报道引述总部位于芝加哥的非营利组织《原子科学家公报》的数据,中国正在以比其他任何核武国家更快的速度扩充和现代化其武器库,目前已拥有约600枚核弹头。该机构称,中国正在建设约350个新导弹发射井和多个新的公路机动发射基地。它估计解放军拥有约712个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但并非全部都用于核武。其中462个发射装置可装载“能够打击美国本土”的导弹。该机构评估指,解放军的大部分发射装置用于短程导弹,旨在攻击区域目标,但其中大多数并未被指定用于核打击。  

五角大楼在其报告中评估,解放军寻求建立更强大军力,到2030年将拥有超过1000枚可部署核弹头,涵盖从低当量精确打击导弹到当量达数百万吨的洲际弹道导弹。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820-%E7%BE%8E%E4%BA%94%E8%A7%92%E5%A4%A7%E6%A5%BC%E5%8F%8A%E5%86%9B%E6%8E%A7%E4%B8%93%E5%AE%B6%E6%8C%87-%E4%B8%AD%E5%9B%BD%E6%AD%A3%E5%BF%AB%E9%80%9F%E6%89%A9%E5%85%85%E5%85%B6%E6%A0%B8%E6%AD%A6%E8%A7%84%E6%A8%A1%E5%8F%8A%E8%83%BD%E5%8A%9B


Saturday, 16 August 2025

顏純鈎:未曾開戰先折兵,大國軍威成笑柄——閒談中菲黃岩島烏龍海戰


作者臉書

https://youtu.be/3fa-tQEJzSE?si=mTrVYwZr-Nt_iWnO

日前,中國軍艦桂林號及海警船3104號,與菲國一艘海警船,在黃岩島附近爆發一場衝突,雖然沒有開火,中方海警船卻撞上自家軍艦。菲方視頻所見,3104號在菲海警船後窮追不捨,此時桂林號從右側斜穿過來,竟然從菲船與3104號中間切入,結果便是菲船毫髮無傷揚長而去,而3104號船首,重重撞在桂林號船身上。
另一視頻所見,3104號船首原有四五個人影,發生碰撞後整個船頭都撞飛了,露出一個七零八落的船身,海面上隱約可見幾個落水的人影。而桂林號則船側嚴重擦傷凹陷,看來也要回廠大修了。
很明顯,災難是桂林艦艦長一手造成,與3104號關係不大。桂林艦原本應該是想打斜切入菲海警船頭,逼迫菲船改變航道,但桂林艦船長在方向與航速上完全判斷失誤,結果桂林艦切入位置變成在菲船船後與3104號之前,自己做成夾心,讓後來的3104吃悶頭一棍。
這不是什麼複雜的戰術,一般漁民都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可見桂林號船長之笨拙與衝動,也證明中共海軍平素缺乏足夠的訓練,連最基本的海上航行常識都不具備,經驗不足,臨場慌亂,以至釀成大禍。如此的海軍軍官,真的打起仗來,豈不死得人多?
視頻所見,3104號海警船在追逐間船頭激烈起伏搖擺,反而菲海警船被人追趕,船身卻相當平穩,菲方的現場錄影鏡頭相當穩定。3104號在菲船後水炮長開,炮口固定,一條水龍在海面上舞來舞去,顯然水炮並沒有瞄準校定方向,可能因為船身搖晃激烈,水兵站立不穩,索性固定水炮位置,至於是否射中菲船,根本就無所謂。
中方如果只是志在「驅離」,本應氣定神閒,按步就班,成竹在胸,但看中方兩艦的動作,似乎氣急敗壞,手忙腳亂,連海上航行基本法則都忘了,如此反常表現,令人懷疑其中另有緣故。
在國內經濟衰敗﹑國際強敵環伺的不利形勢下,又恰逢九月三日大閱兵近在眼前,中共或許有意在南海搞一點事,製造一個軍事上的亮點,來為大閱兵增慶。這一次黃岩島遭遇,很可能高層事先下令加強攻擊性,製造一場意外事故,甚至撞沉菲方海警船,達到一種轟動效應。
高層凌辱菲方心切,兩艘中方船艦急於搶功,便比平日更加「狼胎」,在攔截追逐中更莽撞失理性,動作更粗魯。也就更容易出事。
以二敵一,打得如此狼狽,足見中國海軍平日的訓練相當不足,指揮官缺乏實戰經驗,去到現場未能指揮若定,反而漏洞百出,搞到大水沖了龍王廟,相當狼狽。一場非正式的遭遇戰,打得如此低能失策,真叫「冇眼睇」。
此番遭遇始終是近距離追逐,船速不可能太高,中方海警船不堪一撞,竟整個撞爛了船首,船首不是塌陷進去,而是整個撞飛了,如此不堪一擊的海警船,顯然也是豆腐渣工程。連軍艦都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日後真刀真槍打起來,又如何經得起?
中共軍隊的腐敗天下聞名,每一級軍官升遷都有明碼實價需上下打點,海軍將官大概也不能免俗。如果海警船船長與軍艦艦長都是用錢買來,那麼他們疏於訓練,現場慌張指揮失當,那都屬於正常現象了。
更攪笑的是,菲方海警船不但安然衝出重圍,事發後竟然還施施然回到現場,用高音喇叭向中方喊話,表示他們可以幫忙救人,他們船上有醫務人員。這個回馬槍殺得夠及時,既表現人道主義,更擺明了羞辱中方,真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菲海警船全船官兵,已經即時得到嘉獎,船長日後一定升遷,此次不戰而屈人之兵,必將載入菲律賓史冊。畢竟不費一兵一卒,把號稱世界第二強國的中國海軍玩弄於股掌之上,大滅中國志氣,大長菲律賓威風。
事件發生後,中國官方不置一詞,禁止消息在大陸傳播,只是在一個軍方網站上,很低調地放上三支蠟燭,再加一個流淚的圖標,暗示有三個水兵犧牲。在九三大閱兵的前夕,鬧出這一個烏龍事件,又被菲律賓當面羞辱,事情在國際上傳開,叫習近平的那張胖臉往哪裡放?看起來,中國海軍和武警方面,難免有高官要「孭鑊」。
外間不免會問,這樣的軍隊如何打過海峽去解放台灣?中國軍隊貪腐成風,又訓練不足,到時滿海峽登陸艦,海峽風浪又大,互相之間又要爭功,只怕未靠岸軍艦已經在海上撞成一團。台灣人看到這一幕固然掩嘴笑,大陸人得知這件事,也要為自己的子弟兵擔心了。
這件事發生後,中共在南海一帶的軍事活動,是會更猖獗,還是會收歛?要是收歛,此後不再張揚軍力,那豈不是讓菲律賓更肆無忌憚?讓中共黨政軍民吞不下這口氣?要是更猖狂,那就真的要開火了,但菲律賓與美國簽有安保條約,中共對菲律賓動武,也被視同對美國開火,美國不能不介入,那是否意味著中美要在南海開戰了?
事發幾天後,美軍兩艘驅逐艦即開到黃岩島附近巡航,擺明了向中方示威,看來美國對南海這一仗,也擺出寸步不讓的姿態。
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烏龍遭遇,但在這敏感時期,很可能會進一步發酵,釀成一次大戰禍。南海自此多事,中美之間舊恨新仇,幽幽難解,暗湧頻起,遲早都有一戰。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8/blog-post_31.html


Sunday, 29 June 2025

中国海军远洋投射能力是否已破第二岛链?——访台湾学者林颖佑

2025年5月底至6月初,中国海军两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和“山东号“首度同时出现在临近日本的太平洋水域。两艘舰船不仅先后出现在日本的经济专属区,而且,这些舰船上起降的战斗机也两度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巡逻机异常接近,导致中日双方相互指责对方危险操作,均通过外交途径向对方提出抗议。日本防卫省6月17日罕见地公布了这两艘中国舰船在日本周边活动的相关航路。防卫省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两艘航舰活动时间相当长“。应该说,这也是中国航母首次越过以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军事基地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如何解读中国海军航母的作为以及它在日本引发的关切?中国海军舰船远洋投射能力的提升是否已经对美国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岛链战略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军力平衡构成威胁?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林颖佑先生接受本台电话采访介绍了他的观察与分析。 

从日本防卫署公布的两艘中国航母在日本周边的航行信息来看,”辽宁号“5月下旬穿越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水域,进入菲律宾附近外海后转向,几日后,进入日本最东边离岛南鸟岛的日本专属经济区。”山东号“则在经过宫古岛东南水域后,沿冲之鸟岛周边的日本专属经济区航行。期间,两艘航母上都有战机与直升机频繁起降。防卫省认为,这些中国所称的”常规“演练活动显示的是中国海军活动的扩张。

中国两艘航母方可面对美国一艘航母形成战力

法广:中国海军两艘航空母舰近期在日本附近海域出现。它们同时出现在太平洋还是还。但是最近几年,中国海军舰船在太平洋地区演练其实越来越频繁。您认为,这一次在日本岛屿附近出现,相较于其他的海上演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林颖佑:我觉得可以分两个方向来讲。第一个是他(解放军)的海军军力投射可以达到第一岛链之外,也就是西太平洋。第二个是双航舰同时演练所呈现的是:中国海军的战力终于可以跟美国去并驾齐驱,因为“辽宁号”只有25架战斗机,“山东号”只有35架,两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加在一起,才等于一艘美国航空母舰,显示从舰载机数量来看,他终于可以跟美国去相提并论了。它需要两艘航空母舰才可以真正的去形成一个战力。这是它先天的问题。 

另外,我觉得解放军还在实验他们的两艘航空母舰的发展走向。 我看到“辽宁号”的护卫舰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有可能“辽宁号”要走的是俄罗斯航空母舰的作战模式,就是以旁边的护卫舰为主力,而不是用航空母舰做主力。“山东号”相对来说能承载的战斗机比较多,所以可以用他的舰队作为攻击主力,用它的舰载机作为攻击主力,而不是船舰作为攻击主力。 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观察这两艘航母最近的行动的时候可以看到的几个方向。 

法广:从战力来讲,“辽宁号”好像是从乌克兰的“瓦格良号”航母改建而来。因此有评论说,从这次演练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比较老旧的舰船,实际上它的战力有限。您怎么看? 

林颖佑:没有错。它的确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老旧的一个船舰。它的舰载机的数量就凸显了这个问题。 

解放军“四海联动”能力尚在成长中

法广:在过去,中国和日本在海上发生争执的情况,主要是围绕钓鱼岛(台湾称钓鱼台)的主权归属争议。这次中国航母出现在日本南部太平洋小岛附近,这与中日两国的主权争议还有关系吗?还是说这更是一次海军远海操作的能力演练?中日两国在这些海域是否也有主权边界划定的纠纷? 

林颖佑:我会觉得,(中国船舰出现在)这些日本相对来说比较南部的岛屿,主要是因为那里是解放军船舰未来如果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会出现的区域。中国其实现在是把与日本或与其他国家的争议问题包含在一起讨论, 也就是中共讲的“四海联动”,或者是“五海联动”。因为中国在这些海上的动作,或对台湾的进攻或者其它任何军事行动,必定会涉及到他对日本的行动。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连在一起去做观察。(法广注:解放军近年频繁在黄海、东海、渤海、南海四大海域或分别演练,或同时演练,于是出现“四海联动”的说法) 

法广:“四海联动”或“五海联动”,都需要相当强的海上作战能力。中国是否现在能够应对“四海联动”或“五海联动”这样一种大规模的开战局面? 

林颖佑:我觉得现在中国解放军的海军还在努力中,还在成长中。它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因为这样一种联合作战,除了需要系统上的整合之外,也会需要有这方面的人力,或者是这些战区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运作。所以,我们可以从最近的军演活动中看到,他们在进行跨区军演,很多的军演其实都是在磨练他们的军官和参谋人员。他们在透过这些演练去磨合战力。 

法广:中国两艘航母在这个时间段出现,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因为最近一段时期,日本和菲律宾也在联合演练,日本、菲律宾和美国也在太平洋地区联合演练。这些演练活动彼此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林颖佑:我觉得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大。并不是说美国有演练,解放军必须要去跟进,而是他们有自身的训练计划,应该说是两个独立事件。 

解放军舰船穿越岛链沿途需面对以陆制海反舰飞弹

法广:从一些评论来看,这是中国航母首次越过第二岛链。那么在这之前,在今年二月份的时候,中国的舰船也曾逼近第三岛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附近水域做实弹演习。看上去,中国海军力量显然是在不断挑战这些岛链封锁。从这个角度来说,您觉得中国航母这次越过第二岛链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是否让美国的这种岛链的战略在某种意义上失去意义呢? 

林颖佑:我倒觉得不是这样。解放军的这些行动其实是要去对美军进行我们所讲的 A2/AD 也就是区域拒止作战,他们平时会去演练。可是真正在战时,解放军能不能突穿这些岛链,我个人会打一个问号。 因为现在我们看到,不管是菲律宾,还是日本,或是台湾,都在很积极地部署以陆制海的反舰飞弹。那么,在战时,这些反舰飞弹就有可能会对要图穿岛链的解放军船舰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法广:这次中国两艘航母进到太平洋地区,同时在日本南部区域的岛屿、岛礁附近出现,对于台湾来说,是不是威胁更近了一步? 

林颖佑:对台湾来说当然是有一定程度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台湾)需要潜舰,需要跟其他国家的海上(军力)有更多的系统上的整合,透过反舰飞弹来去拒止解放军的船舰突破第一岛链。我认为,这不只是对美国,对于台湾,对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 

法广:日本方面好像对这次中国两艘航母在太平洋地区出现非常警觉。您觉得日方感觉到的不安是否有道理呢? 

林颖佑:对日本来讲,海上交通线是他的经济命脉。所以,如果从日本南方经过的航线有可能会遭到解放军的封锁的话,那对于日本的能源或者物资的运送会造成很大的阻扰。所以当然日本会有一些警惕,或者说日本会有些紧张。但是这也是现在促使日本会跟美军或者其他国家有更多互动的一个因素。 

法广:日本在这次事件发生以后,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在南部的这些小岛上部署雷达监控系统。这次两艘中国航母实际上也进入到了日本的专属经济区。日本除了抗议以外还可以做什么? 

林颖佑:我想是最明显的需要就是自身武力的成长。就是说它必须提升自己的武力,才能够去对付这样的状况,因为你要有足够的武力,才有办法去面对这样的危机。 

法广:从您的阐述来看,中国虽然是在各个水域展开军事演练,去操练军队协调作战的能力,但是从整个印太地区的军力部署来看,现有的平衡现在并没有被打破? 

林颖佑:不能说没有被打破,而是说中共(实力)有在成长,只是还没有成长到可以具体的改变现况。中共还需要一些时间。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8D%B0%E5%A4%AA%E7%BA%B5%E8%A7%88/20250629-%E4%B8%AD%E5%9B%BD%E6%B5%B7%E5%86%9B%E8%BF%9C%E6%B4%8B%E6%8A%95%E5%B0%84%E8%83%BD%E5%8A%9B%E6%98%AF%E5%90%A6%E5%B7%B2%E7%A0%B4%E7%AC%AC%E4%BA%8C%E5%B2%9B%E9%93%BE-%E8%AE%BF%E5%8F%B0%E6%B9%BE%E5%AD%A6%E8%80%85%E6%9E%97%E9%A2%96%E4%BD%91


Friday, 27 June 2025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蚊子般大小的无人机

根据《南华早报》,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款体型像蚊子那么小的无人机,以用于中国的秘密军事行动。 

这款无人机是由位于湖南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NUDT)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上周末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CCTV7的报道中亮相。

国防科技大学的学生梁和祥(音)手里拿着微型无人机 说,“像这样的微型仿生机器人特别适合执行情报侦察任务和战场上的特殊任务”。

“追踪个人或监听对话”

根据科技新闻网站“趣味工程”(Interesting Engineering),这一微型无人机有三条像毛发般粗细的腿,让它可以“栖息或降落”,两片叶子状的翅膀则让它能够像昆虫一样飞行。这种微型无人机可以执行与传统侦察无人机相同的任务,例如定位敌方的阵地和基础设施,或者是在搜救任务中充当侦察兵,同时大大降低被发现的风险。

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的一位西方专家表示,“如果中国能够生产蚊子般大小的无人机的话,中国很可能会将其用于各种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尤其是在大型无人机难以进入的地区。”这位专家补充说,“这些无人机可以用来追踪个人或监听对话。”

“在战场上用途较小”

不过,这样小的无人机虽然堪称技术壮举,但其尺寸限制了它可以携带的技术的数量,例如必须定期充电的小型电池。另外,它可能只能配备微型传感器,这意味着操作员必须在附近。

《每日电讯报》援引的另一位西方专家表示,这样小的无人机“在战场上的用途较小”。他说,“要想进行长期侦察,就必须有人在目标个人和目标企业的范围内不断地操作、充电和重新部署微型无人机,并筛选收集到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无人机在战场用途较小,但在特殊任务行动或间谍活动方面更有用。”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626-%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5%AE%B6%E7%A0%94%E5%88%B6%E5%87%BA%E8%9A%8A%E5%AD%90%E8%88%AC%E5%A4%A7%E5%B0%8F%E7%9A%84%E6%97%A0%E4%BA%BA%E6%9C%BA


Tuesday, 20 May 2025

中国武器在印巴战场大规模实战测试引起国际关注

在近日爆发的印巴对抗中,中国武器数十年来首次进行了大规模实战测试,尤其是战机和导弹防御系统,其明显提升的性能令人吃惊,不过,法新社援引军事专家分析,中国武器的性能仍有待证实。 

5月6日至7日,印巴两个核大国爆发1999年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冲突,差点滑向全面战争。伊斯兰堡当局随后宣称其中国制战机击毁了数架印度战机,包括三架法国制造的尖端战机“阵风”。

一些人认为,这一“壮举”证明了中国军事工业的进步。但鉴于缺乏可核实的数据,以及印巴对抗的持续时间有限,专家们呼吁谨慎看待。

美国智库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莫里斯(Lyle Morris)认为,“对国际社会来说,这是一次极其罕见的评估中国武器对抗西方武器实战能力的机会。”

中国每年国防支出达数千亿美元,但根据已公开数据判断,其军费开支远低于美国,美国出口的军备远远超过中国。

斯特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中心专家魏士曼(Siemon Wezeman)指出,中国无人机出现在反恐行动,中国武器已在沙特、也门和非洲大陆部署,“但这是1980年以来一个国家首次大规模使用多种类型的中国武器去打击另一个国家”。

国际和平研究中心评估,巴基斯坦63%的武器来自于中国。美国智囊团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指出,  在最近的冲突中,伊斯兰堡出动了配备空对空导弹的 歼-10C 和 JF-17枭龙 战机。这是 歼-10C 首次用于实战。

专家指出,巴基斯坦空防大量动用了中国武备,尤其使用了红旗-9P导弹防御系统,霹雳-15空对空导弹,以及其他类型的雷达,和用于侦察或携带武器的无人机。

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军事情报机构 Quwa Defence News&Analysis 公司创始人比拉尔汗(Bilal Khan)表示:"这是巴基斯坦军队首次在长时间段对抗中使用中国武器,而且基本上将其作为首选。”

印度方面始终没有证实其战机受损,法新社援引印度安全系统的信息指出,三架印度战机坠落,但没有提供细节。制造阵风战机的法国达梭公司,也拒绝置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研究员夏尔(James Char)表示,法国阵风战机被视为欧洲最尖端的战机之一,“而歼-10甚至不是中国最先进的战机。”

夏尔认为,如果巴基斯坦前述声明得到证实,“也不应该让人意外……。因为阵风是一种多功能战机,而歼-10完全为空中作战而制造,并配置强大的雷达。”

不过,比拉尔汗指出,中国的防空系统 “似乎并不像巴基斯坦空军所希望的那么有效”,因为印度声称摧毁了靠近东部城市拉舍尔的一个防空系统。

在宣布印度飞机将被摧毁后的几天里,歼-10C 战斗机的中国制造商成都飞机公司的股价飙升了 40% 以上。史汀生中心的孙韵预测:“中国制造商的订单很可能会增加”。

不过,美国智囊团 “国防优先 ”的军事专家卡瓦纳(Jennifer Kavanagh)表示,中国要 “成为主要的武器出口国”“尚需时日”,尤其是因为中国制造商 “无法大规模生产某些关键部件,如飞机发动机”。

专家指出,即使出现更多经过核实的信息,也可能无法进一步说明中国军队的能力。中国为自己的军队保留了最好的武器。这些武器比用于出口的武器先进得多。

美国智囊团 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的布赖恩-哈特(Brian Hart)也警告说,不要对印巴冲突期间各自发表的声明 “过度解读 ”。

他强调说,现在还很难知道中国武器在其他情况下的性能水平,比如“在面对美国等更强大的对手时”的表现。

卡瓦纳强调说:“可资利用的数据非常有限,而且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水平。因此很难对中国武器的性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520-%E4%B8%AD%E5%9B%BD%E6%AD%A6%E5%99%A8%E5%9C%A8%E5%8D%B0%E5%B7%B4%E6%88%98%E5%9C%BA%E5%A4%A7%E8%A7%84%E6%A8%A1%E5%AE%9E%E6%88%98%E6%B5%8B%E8%AF%95%E5%BC%95%E8%B5%B7%E5%9B%BD%E9%99%85%E5%85%B3%E6%B3%A8


Sunday, 11 May 2025

中国军队如何训练入侵台湾 法媒关注

中国军队如何训练入侵台湾?这引起世界报的关注。中国除了努力将这个西北偏远地区产生的可再生能源输送到东部的经济和人口中心之外,世界报记者在战略观察的敏锐性引导下,近日也配合着动态视频报道指出,在中国东部新疆沙漠腹地,数十座中国军事设施的形状和位置令人好奇。这些沥青混凝土结构仿照北京对手的政治、军事装备和基础设施:假航母、假港口、假居民区。 

《世界报》视频调查部门的两名记者莉瑟洛特·马斯及马索·布勒托尼耶:两名记者;以动态视频做了报道。根据专门研究中国军队的国防分析师的研究,识别出约三十个中国军事设施的形状和位置的军事模型。这些设施大多建于近两年,基本上模仿了台湾、美国和日本的装备。它们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北京为控制台湾岛所设想和准备的方案。

国防分析师的这项研究指出,中国在新疆地区打造部署的这些军事模型、军事复制品。这也引起世界报记者关注,认为这揭示中国军队的沟通和恐吓战略。

此外,世界报记者也曾在两个月前亲自前往台湾现成观察报道介绍中国军机扰台的情形,这些中国战机采取每天都进行的空中入侵给台湾空军的人员和装备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中国四月初曾经高调宣布在台湾的周边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演练解放军在台湾周边实施“精准打击”,演练内容更是封锁“海上目标”并进行攻击。

世界报记者这些亲自抵达台湾新竹和基隆所做的现场实地报道介绍了中国军队施予台湾极大的压力。当时,中国战机几乎每日都进行的空中入侵,早就对于台湾的空军的人员和装备实施战略上的造成精神及物质上的大量消耗战。迫使台湾军队在装备远远不足的情况下动用兵力和装备。

而台湾国防部必须每次都做好拦截的准备,设防这些中国战斗机飞越台湾领空,却不折返,当如何紧急派出军队应对。

万一这些中国的战斗机真采取入侵行动,台湾军方就得把那些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调回去搏斗应对,这种情况近来不断增加。世界报记者指出, 台湾战斗机飞行员为了强硬向中国敌军展示台湾的态度,有时被迫采取贴近中国战斗机飞的表态飞行。有时双方战斗机的距离甚至不到三百米。

对于一旦两岸爆发战争,美国是否会出兵军援台湾的问题,拜登时期曾几次正面性发言,但美方也同时一再警告催促台湾政府,应该注意不断下降的台湾人民从军的人数,更何况现今到了对有合作伙伴关系的外国军援锱铢必较的特朗普再度上任,美国政府对此态度的发言,甚至已暗示台湾对于自身防卫需要准备好打巷战的地步。台湾政府不得不配合美国的提醒警示,

台湾当局已规定2024年起将当义务兵的役期从4个月延长到一年。并把过往一些淘汰制严格的征兵标准也大幅度放宽。随着时空背景的不同,台湾男性服兵役制度年限的长度也不断修改,从不同的兵种、服役期限的不同,有所更迭,从2年改到3年,然后缩短至1年,继而缩减到4个月。早在2022年底,时任总统的蔡英文就宣布,义务役的役期将从2024年起,从当时的4个月将延长至现在的一年。

台湾年轻人及其父母如今面对从太平安稳日子突然掉入紧张战备而兵役被延迟的问题,一些民众开始注意当朝在位者家中男丁服兵役及后备役的问题。人在美国的现任总统赖清德的儿子,其兵役问题及执行力度自然也就成为台湾在野党检视的对象。

面对甚嚣尘上的2027或是习近平采取统一台湾行动关键年的讨论,世界报记者针对上述提及的中国在新疆地区打造部署的这些军事模型、军事复制品指出,这些在在都揭示了中国军队的沟通和恐吓战略,以及中国军队投入大量资金向世界和邻国展示其在物质和结构方面的进步
。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511-%E4%B8%AD%E5%9B%BD%E5%86%9B%E9%98%9F%E5%A6%82%E4%BD%95%E8%AE%AD%E7%BB%83%E5%85%A5%E4%BE%B5%E5%8F%B0%E6%B9%BE-%E6%B3%95%E5%AA%92%E5%85%B3%E6%B3%A8


Thursday, 17 April 2025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太平洋岛国20年间建50个具军事用途的基础设施?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4月14日报导,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与新西兰及捷克研究机构合作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里通过“一带一路”计划,建设港口、机场和通讯设施的同时,在太平洋岛国建设了至少50个所谓的“双重用途”基础设施项目,虽然这些项目表面上是民用设施,实际上却具有军事用途。 

这些设施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至萨摩亚,覆盖约3000平方英里的广阔区域,形成了被专家称为“珍珠链”的战略节点网络。相关项目大多由具中国军方背景的中国国企承建。其中至少12个机场已经具备容纳中国最大军用运输机Y-20的能力。

报告警告:中国通过以上方式,逐步建立一个可能威胁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网络。报告举例说,瓦努阿图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一个主要海军基地的所在地,但也是中国“秘密基础设施”的重要场所。

中国“上海建工集团”就将其在卢甘维尔港的一个码头延伸了近1200英尺,使其能够容纳大型货船以及中国军舰。

去年10月,两艘中国海军军舰曾经抵达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这是中国055型和052D型大型飞弹驱逐舰首次部署到南太平洋。

报导特别提到:中国这类设施的建设不仅限于太平洋岛国,还延伸到南美洲,例如中国在秘鲁投资建设的大型港口。而这种跨越太平洋的布局,也可能让美国在战时受到干扰,并对日本、韩国、菲律宾、澳洲和新西兰等这些美国盟友的军事行动构成挑战。

参与报告的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对海外华文媒体表示:“这份由台湾、捷克和新西兰合作研究的报告,揭示了中共在太平洋的战略意图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旨在提醒新西兰、澳洲和美国等国警惕中共的扩张企图。例如上次中共海军在澳洲与新西兰之间海域演习,甚至进行实弹射击,便是一种警示”。因为“中共要建立海上霸权,需要很多的海外军事基地,而目前它正式的基地只有吉布提和柬埔寨的云壤基地。中共企图在南太平洋建立军事基地,以扩展其活动范围至太平洋中部或东部,进而掌握太平洋的海权。”

沈明室认为:接下来美国和澳洲将对中共在南太平洋国家的势力渗透(如租借或经营港口)保持高度警惕。另外美国和澳洲可能联合日本甚至印度,协助南太平洋国家的基础建设,以免这些国家被中共利用或者是因贪图中共的基建费用而向中共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钟志东博士则进一步指出:“中共在太平洋地区悄然扩张军事影响力,恐怕是为台海和南海的冲突做准备,加深中美对抗的格局。不过中共在这些区域的军事影响力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为你一两艘船在那边出现,离真正能够成为具威胁性的战力还有一段的距离。中国突破第一岛链之后,在这些太平洋区域,它的军事力量的补给线拉得非常长,这会成为很大的一个弱点。”

台湾军事专家认为:这份报告的意义在于促使各国用放大镜审视中共相关的局势,特别是在远离中国的地区,中共的军事存在将增强西方国家的警觉,并促使其向相关国家施压,增加中共在海外军事布局的难度。而如果西方国家加强南太平洋岛军事部署、反制中共威胁的话,也将有助于台湾应对中共的压力,美国也会积极协助台湾维持南太平洋区域的外交关系。

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北京去年对台施压规模扩大了3倍

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Samuel Paparo)上将4月10日出席参议院听证会时表示,北京去年对台施压规模扩大了3倍,如果西太平洋爆发战争,将摧毁全球经济、升高核战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数十万人伤亡。由于台湾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扮演半导体供应国的角色,一旦战争爆发,可能引发新一波大萧条。

中国防部长顾立雄15日对此表示:“帕帕罗之前出席一项论坛时已经说过同样的论点,这说明印太地区的繁荣跟稳定攸关美国的核心利益,也影响了全球的繁荣与稳定,所以台海地区维持现状几乎是全球共识、认为应该要努力达成的。”

顾立雄还说:最近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签署的备忘录也显示,美国不可能允许中共并吞台湾,这都显示有一个关键的事实,就是主张维持现状,美国认为台海和平稳定现状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台美核心利益是共同的。

顾立雄表示,“我们透过自我防卫力量的提升,还有跟友盟国家进行协同合作,来有效吓阻中共可能的冒进作为,这是合乎台美双方共同的核心利益,也合乎双方共同认为达成目标的方法、作为。”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5%88%86%E6%9E%90/20250415-%E4%B8%AD%E5%9B%BD%E9%80%9A%E8%BF%87-%E4%B8%80%E5%B8%A6%E4%B8%80%E8%B7%AF-%E5%9C%A8%E5%A4%AA%E5%B9%B3%E6%B4%8B%E5%B2%9B%E5%9B%BD20%E5%B9%B4%E9%97%B4%E5%BB%BA50%E4%B8%AA%E5%85%B7%E5%86%9B%E4%BA%8B%E7%94%A8%E9%80%94%E7%9A%84%E5%9F%BA%E7%A1%80%E8%AE%BE%E6%96%BD


Sunday, 23 March 2025

南早:中国公开深海电缆强力切割机

来源:
法广

中文期刊《机械工程师》2月24日发表的一篇同行评审论文称,该工具可在深达4,000米的水下作业。

南华早报3月22日北京消息,中国公布了一款深海电缆强力切割装置,能够切断世界上最坚固的水下通信线路或电力线,这标志着首次有国家正式披露其拥有这种能破坏关键海底网络的资产。可能会动摇全球海上力量的态势。

该工具能在最深4000米(13123英尺)的水下切断线路,是现有海底通信基础设施最大作业范围的两倍。

该装置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及其附属的深海载人航行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目标是支撑全球95%数据传输的铠装电缆(由钢、橡胶和聚合物护套组成)。

虽然它是作为民用打捞和海底采矿的工具而研制,但其双重用途的潜力可能会给其他国家敲响警钟。

例如,在关岛等战略要地附近切断电缆,可能会在地缘政治危机期间破坏全球通信稳定。关岛是美国军方印太第二岛链的关键,是遏制中国的防御战略点。那里拥有十多条光缆,为包括谷歌在内的军事和民用客户提供服务。

据音译名胡浩龙(Hu Haolong)的工程师领导的团队于2月24日在中文期刊《机械工程师》上发表的一篇同行评议论文所述,该切削工具的设计克服了深层出现的几项艰巨技术挑战。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5%8D%97%E6%97%A9%EF%BC%9A%E4%B8%AD%E5%9B%BD%E5%85%AC%E5%BC%80%E6%B7%B1%E6%B5%B7%E7%94%B5%E7%BC%86%E5%BC%BA%E5%8A%9B%E5%88%87%E5%89%B2%E6%9C%BA.html


Sunday, 16 March 2025

中国在南海进行“入侵驳船”登陆演习引发担忧

来源:
自由亚洲

据自由亚洲电台英语组周五报道,中国似乎正在南海一处海滩上用特制船只进行两栖登陆演习,此次演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正在为入侵行动做准备的担忧。如果随着台海紧张局势加剧,中国正在考虑入侵台湾,就会进行这种演习。

本周,相关调查人员分析中国社交媒体时发现了一支大型船只舰队的存在,他们称之为“入侵驳船”,因为它们可以用来让重型军车和部队快速登陆海滩。

一名分析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成像技术,将三艘驳船的所在地精确定位为中国南海舰队驻地广东省湛江。

英特尔实验室地理情报研究员西蒙(Damien Symon)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他可以确认演习于3月4日至3月11日在湛江举行。

目前尚不清楚演习是否仍在进行。

湛江位于台湾以西1,000公里(620英里)处,菲律宾西北1,100公里(680英里)处。随着地区紧张局势加剧,这两个地区的政府都在与北京对峙。

演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正在为入侵做准备的担忧,专家称,中国专用驳船可能会占领台湾海岸

在西蒙拍摄的一张图像中,可以看到三艘驳船在海滩上排成长长的队形。

这些照片显然是在该地点拍摄的,并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照片显示,它们排成一排,形成一条通往海滩的长“桥”,坦克和其他车辆可以从桥上登陆。

自由亚洲电台无法独立核实微信和微博上的图片。

“据我计算,它们加起来大约有850米长,”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国防分析师托马斯·舒加特说。

舒加特说,“它们不是三条不同大小的移动堤道,而是合并成一条长堤道,这样可以延伸得更长,并能进入更深的水域。”

分析人士说,驳船似乎有一些支柱,这些支柱可以降低到与海底接触以支撑船只,在恶劣天气下形成一个稳定的平台。

驳船的后部是敞开的,允许其他船只停靠并卸货。

报道说,当驳船与把军用车辆从基地运送到目标位置的滚装渡轮相结合时,驳船便成为解决坦克和部队在许多地点登陆难题的解决方案,即使是那些以前被认为不适合登陆的地点,如柔软的沙滩或岩石海滩,因为它们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运送装备。

舒加特研究了“入侵驳船”,他说中国正在建造更多的这种驳船。

军事战略家们对中国是否以及何时入侵台湾没有共识,中国认为台湾是一个需要与大陆“统一”的分离省份,而台北则称台湾从未是中国的一部分。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4%B8%AD%E5%9B%BD%E5%9C%A8%E5%8D%97%E6%B5%B7%E8%BF%9B%E8%A1%8C%E2%80%9C%E5%85%A5%E4%BE%B5%E9%A9%B3%E8%88%B9%E2%80%9D%E7%99%BB%E9%99%86%E6%BC%94%E4%B9%A0%E5%BC%95%E5%8F%91%E6%8B%85%E5%BF%A7.html


费加罗报:中国入侵台湾的两栖登陆巨舰 开始测试

据《费加罗报》国际版由Alexis Feertchak所撰文章指出,中国刚测试了入侵台湾所需的两栖登陆艇。今年 1 月这些大型驳船在中国南部的一家造船厂被卫星影像和网络照片所揭露,在南中国海一片灰暗的海滩上,它们在水面上延伸,一直延伸到广东省湛江市的大陆,距离台湾要塞有一千公里之遥。让人想起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使用的代号“桑葚”的人工港。 

《费加罗报》这篇文章指出,三艘气势恢宏的登陆舰艇从广州国际船厂(GSI)造船厂驶出,它们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天然港口,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个更古老的人工港口--桑葚港,在诺曼底登陆期间,桑葚港曾使盟军在阿罗芒什(Arromanches)与英国架起了一座后勤桥梁。这一次,担忧的目光转向了台湾,因为这些两栖舰的用途毋庸置疑。蒋介石的军队曾在此避难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庭抗礼。针对台湾,习近平毫不讳言道:“统一”将会实现,必要时还会动用武力。

文章表示,这是这些登陆艇首次在演习中进行测试:过去一周,测试视频充斥着中国的社交网络微信和微博。地理情报研究人员达米安-西蒙(Damien Symon)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他可以确认演习是在 3 月 4 日至 11 日之间进行的。这一信息与美国前潜艇士兵、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研究员汤姆-舒加特(Tom Shugart)的信息不谋而合,据他指出,3 月 9 日,卫星图像上不再出现近几个月在 GSI 造船厂观察到的三艘驳船。这些船只于 2025 年 1 月首次被发现:多达 5 艘不同类型的驳船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另据海军分析家舒特(H.I. Sutton)在《海军新闻》中指出:这些船体长达 180 米。他补充说,船体尺寸过于巨大,无法想象它们纯粹是用于民用目的。此后,汤姆-舒加特(Tom Shugart)甚至估计可能有多达 7 座正在建造中。

组成 850 米长桥

文章援引研究中国海军发展的权威专家之一舒加特(Tom Shugart on X)写道:“根据我的计算,三艘驳船展开后(因为起重机可以使它们在水面上架桥)并相互结合,就像本周发现的演习一样,三艘驳船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座 850 米长的桥”。这些驳船还配有可伸缩的支柱,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让驳船停靠在海床上,增加整体的稳定性。这位美国海军老兵补充说,它们的总长度使它们“可以进入更深的水域”。换句话说,在不太靠近海岸的情况下,滚装/滚卸渡轮(或称“滚装”渡轮)可以停靠在这些人工港口卸货:装甲车和货车可以通过悬挂的堤道到达陆地。按吨位计算,中国的造船产量几乎占世界的一半,它不仅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海军,而且还在积极发展可用于商业或军事目的的“双重”海军。特别是,中国用于出口电动汽车的“滚装”船将在入侵台湾时发挥关键作用。

法国海军后备军官、军事分析家斯特凡-奥德朗(Stéphane Audrand)向《费加罗报》解释说:“有了这些登陆艇,中国海军的能力就达到了顶峰,并朝着拥有入侵台湾所需的全部配备迈出了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他提到:“自 1995 年以来,北京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实施这一计划”。这一年爆发了第三次台海危机,但在 1996 年初,美国部署了两个海军航空队,立即结束了北京和台北之间的冲突升级。

这位护卫舰舰长接着说:“第一阶段正是为了获得对海空空间的控制权:我们必须能够粉碎空中、海面或海底的任何形式的反抗”。今天,“已经完成了”:三十年间,中国建立了一支在舰艇数量上领先于美国海军的海军。很快地,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造 3 艘航空母舰、50 艘驱逐舰、几乎同样数量的护卫舰、70 多艘轻型护卫舰和 50 多艘潜艇。中国还在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更不用说空军的不断进步了。

“第二阶段是组建一支突击部队,在岛上建立桥头堡。为此,我们需要两栖舰艇、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再次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目前拥有约 50 艘两栖舰艇,其中包括三艘(很快将增至四艘)075 型直升机航母,新型轻型攻击航空母舰 076 型也于今年下水。” 他补充说。

增加登陆点

文章续称,最后到了第三阶段,也正是这些能够形成人工桥梁的气势恢宏的驳船发挥作用的时候。在第一波突击之后,就是让部队主力向纵深推进的时候了。法国分析家解释说:“这些部队的规模要大得多,你必须确保长期的后勤保障。传统上,就像在诺曼底,我们使用大型沉箱,但这些新型舰艇有自己的码头。因此,它们使我们能够成倍增加第二波的数量,尤其是可以部署的地点数量。”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台湾的海岸线在陆地一侧陡峭,在海洋一侧则是浅滩和岩石底,不利于登陆。

文章提问:这些驳船的建造及其在演习中的部署是否预示着中国即将入侵该岛?据奥德朗评估:“不”,他怀疑中国人想选择军事解决方案。“这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距离最远的两栖作战。他们会尽一切努力在政治上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证明他们可以选择入侵,而且在军事上是可信的。但对中国政府来说,还有最后一个障碍,且绝不是最小的障碍:美国的正式安全保证。中国需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美国从台湾东部派遣增援部队,为此他们需要劝阻美国海军。” 因此,美国海军需要“在第一天充分推进,可能从最有利于登陆的西部海岸推进,同时在东部实施拦截行动”。

这位后备军官强调说:“中国的噩梦将是台湾成为亚洲的顿巴斯。” 顿巴斯指的是乌克兰东部地区,自 2022 年以来,大部分战斗都发生在该地区。

然而,美国海军与中国海军相比仍有“重大优势”,尤其是在核攻击潜艇方面。控制台湾海峡是一回事,但不让美国海军进入台湾海峡则是另一回事。

法国护卫舰舰长总结道:“尽管中国舰队的规模庞大,但一艘‘弗吉尼亚’号就能对其构成巨大威胁。有了新的登陆艇,北京对台湾和华盛顿的可信度因此提高了一个档次,但这还不是全部。”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315-%E8%B4%B9%E5%8A%A0%E7%BD%97%E6%8A%A5-%E4%B8%AD%E5%9B%BD%E5%85%A5%E4%BE%B5%E5%8F%B0%E6%B9%BE%E7%9A%84%E4%B8%A4%E6%A0%96%E7%99%BB%E9%99%86%E5%B7%A8%E8%88%B0-%E5%BC%80%E5%A7%8B%E6%B5%8B%E8%AF%95


Thursday, 13 March 2025

侍建宇:中国的军力扩张不再仅是南海而已

中国在印太地区显示海上实力的努力仍在不断向前推进。在台湾海峡的紧张关系以及在南海与菲律宾的频繁对峙之外,2025年2月又两次与澳大利亚发生争辩。2月22澳大利亚对中国海军三艘舰船日前在靠近其海岸的水域实弹演习表达关注,新西兰政府也随后就这些实弹演习对其商业航班的影响表达不满。而就在此前不久,堪培拉政府刚刚就一家中国歼敌机在南海中国所称西沙群岛附近上空针对澳军战机的危险操作提出抗议。如果说中国声称对南海几乎全部水域都拥有主权,因而与多个周边国家,尤其是菲律宾,对南海一些岛屿的主权声索冲突的话,这次在靠近澳大利亚海岸水域的实弹演习进一步显示,中国的海军实力不仅在不断挑战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第一岛链,而且也正抵达第三岛链。如何解读中国海军这次在澳大利亚附近水域的实弹演习的意图?我们电话采访了台湾国防部下属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侍建宇先生接受本台电话采访,介绍了他的观察与分析。他尤其认为,鉴于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推进,特朗普政府有必要尽快明确美国的立场。 

在澳新附近水域实弹演习的三大目的

法广:侍建宇先生,您好。最近几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后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南海2月21号进行的实弹演习提出抗议,因为演习的地点虽然是在国际水域,但是它靠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海岸,导致连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许多航班不得不调整航线。中国近年在南海水域的军事演习非常的频繁,但这一次在靠近澳大利和新西兰海岸附近演习,是不是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呢?

侍建宇:当然是的。中国大概从十年前开始,具体来说应该是2017或2018年,就开始不断地进行这种制海权或者是制空权的扩张。基本上就是要突破所谓第一岛链、然后第二岛链,甚至第三岛链。这次能跑到新西兰(台湾称纽西兰)和澳洲的旁边的公海进行演习,基本上也是在象征性的展现:它的能力已经到达这个地方,不再仅仅是在南海而已。

最近几年我们常常提到“灰色作战”。这其实并不是”灰色作战“。“灰色作战”是一个很奇怪的认知概念。从现在的战争的角度来说,绝对不能用一百年前一战或二战的方式来讲说:要有军事冲突才叫“作战”。现在,很多的战争都是发生在无形之中,不管是生物战、化学战或者是科技战,甚至网络战。中国的军事策略也是想不要透过直接的军事冲突,来得到它原来只能透过军事冲突才能够到的目标。它基本上是采用一种切香肠的或者是英文讲的salami slicing策略,一步一步的往前进逼。

这样做的目的基本上有几个。第一个就是针对台湾。它想要并吞或者按中国官方的讲法:要统一台湾。这几乎已经变成习近平的历史任务了。2017年,中共解放军突破海峡中线之后,又借口美国的前任众议院院长佩洛西来访台湾,实施了非常接近于封锁或者是隔离检查的军事演习。此后还不断地甚至跟俄罗斯进行联合军演等等。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不用直接冲突的情况之下,瓦解掉台湾岛内抵抗的民心和士气。

当然,它也是要给美国一些警告。中国基本上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了台湾周边的海域。他在强迫的、不断的往前推进,显示他有办法去拒绝——通常中文把它译成“拒止”,就是去拒止台湾盟友可能的军事介入。这当然包括日本,包括美国。如果美国的航母往这边靠近的话,它告诉你它有能力到达西太平洋这边,也就是台湾的东边的太平洋海域,直接把这些船只或者援助阻绝在外。

这一次在临近澳洲跟新西兰水域演习,就是表示它的能力还在往前更进一步的延伸。

除了台湾的部分,第二个目的就是想要切断美国过去将近十年来的印太战略的发展。印太战略当然是指西到印度、东到美国。该战略等于把整个亚洲-太平洋这个区域给含括在里面。中国从中间突破,从南海一直往南切,直到澳洲-新西兰,告诉美国:中国完全可以突破这个所谓的印太战略,把印度隔绝在印度洋上面,亚洲这些东南亚的国家、南海周边的国家等于完全置身于它的军事威胁之下,也不敢做出什么样的反抗。

第三点,破除印太战略的很大的目的就是一方面向美国示威,另外一方面也回到最前面讲的台湾的问题:它可以阻断东南亚、东北亚,甚至从西方、从中东过来的资源、燃料的运输,等于切断了运输线,从中国沿海到南海,然后再往南进,进入澳洲、新西兰。从海湾地区运石油,运天然气过来,基本上没办法突破马六甲海峡,因为一旦进入南海就受它(中国)控制。即使往南绕道西太平洋,中国现在也有办法把它的军事力量延伸到这个地方。这是象征性意义非常强的动作。如果运输路线要拉到西太平洋,就是绕过澳洲、纽西兰,再北上去台湾、日本、韩国的话,这其实非常不方便,因为这些地方没有非常合适的海港。澳洲和新西兰有,可是再往上,菲律宾的东边、台湾的东边,基本上海港都不是非常发达。对于航行船只来讲,这其实是一种威胁,是一种风险。中国这样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附近水域军演)就是告诉你:走这条线,就算你想冒这个风险,我也不让你冒这个风险,因为我有能力到这个地方对你进行这种denial或拒止的做法。

我想,这就是中国在这个区域实弹演习的主要目的罢:台湾问题、突破印太战略向美国示威,然后切断所有的可能的外力介入运输补给线路。

中国海军能力已推至美国第三岛链

法广:在这之前,中国主要是和在南海有主权争议的,比如越南或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关系紧张。但这一次他索性将实弹演习地点选在靠近澳大利亚,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与中国没有海权争议的国家。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表明中国的军事能力已经突破了美国的“岛链”概念,扩展到了第三岛链了……

侍建宇:是的。那当然,美国新任总统从上台到现在为止,好像一直忙于处理世界各个地区不安定的局势,包括现在如火如荼的乌克兰战争:乌克兰和平协议能不能达成?那当然这都还是很麻烦的问题。再加上还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加萨走廊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没有达到一定的成果之前,似乎美国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对中国的各种的行为做出任何的反应,只是以关税作为一种警告。对于中国的军事力量的扩张,(美国)尽管发出了各种警告言论,可事实上,中国对此置之不理,继续不断地对外扩张。很明显,中国在南海经营的那些岛礁上的军事基地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熟。中国原来在永暑礁或美济礁等三四个岛礁的基地发展成熟的时候,它就完全控制了南海。现在它(中国)不只说南海是它的领海,而是还要往前推进,也就是显示可以直接与美国对抗,看美国如何回应。我相信美国一定会回应,只是他现在没有回应,所以中国还是继续我行我素。

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需更明朗化

法广:中国的军事演习似乎越来越多的是实弹演习。实战演习和非实战演习的意义是否也不同呢?

侍建宇:当然。实弹演习可以收集的参数——就是参考的数据,跟非实弹演习是不一样的。非实弹演习可能只是瞄准它锁定的靶标,或者是做什么样的演习科目。而实弹演习要看是不是真的可以达到锁定的目标。这样收集的参数当然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些参数收集也有很多不同的考虑,比如飞机飞过去会受到什么样的自然气候的影响等,都需要不断地反复演习,才能收集到足够的参考数据。一旦真的需要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才能够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决定,确定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中国这十年以来已经不断地在做出各种改进。无论是在台湾海峡,还是在南海,甚至现在到了西太平洋,都是在做这样的数据收集工作。所以我希望美国能够做出一些反应,否则中国真的把这个地方慢慢纳入它的势力范围,在它认为已经完全做好准备的时候,要对任何地方进行任何冒犯或侵略或并吞,就都是水到渠成。我觉得,美国特朗普新任政府对中国的政策需要更明朗化,尽管它现在并不清楚它要怎么做,或者他们自己可能很清楚,只是他的盟友并不清楚他们要怎么做。当局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美国必须要做出一个很明确的作为,这个地方的情况其实并不如外界想象得那么乐观,而且在逐步的恶化下去。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8D%B0%E5%A4%AA%E7%BA%B5%E8%A7%88/20250313-%E4%BE%8D%E5%BB%BA%E5%AE%87-%E4%B8%AD%E5%9B%BD%E7%9A%84%E5%86%9B%E5%8A%9B%E6%89%A9%E5%BC%A0%E4%B8%8D%E5%86%8D%E4%BB%85%E6%98%AF%E5%8D%97%E6%B5%B7%E8%80%8C%E5%B7%B2


Saturday, 15 February 2025

王丹:习近平不会放弃武统台湾的野心

来源:
自由亚洲

近一两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社会败坏现象加剧,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似乎也准备对中国发动新一轮的贸易战。因此,有一些观察家认为,习近平将因为国内经济问题的恶化,而放弃或放缓不惜动武也要统一台湾的计划。但是,在近几个月内,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系列与中国军事发展及台湾问题相关的重要迹象。这些迹象并未显示习近平已放弃武力统一台湾的意图,相反地,所有事实表明,他的决心坚定不移,而中国的军事准备工作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在加快推进。这些迹象包括:

第一,路透社引述研究机构的分析称,中国正在四川省绵阳市兴建一座比美国国家点火设施规模大50%的雷射点燃核融合实验室。该设施的建设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核武技术,增强其对核武器的自信,并可能推动未来核弹设计的升级。这一发展进一步凸显了解放军追求战略自主,并在面对西方压力时提升核战吓阻能力。

第二,英国《电讯报》报道,北京正在利用外交与宣传手段对冲绳地区进行渗透,试图在台湾问题上削弱美日同盟。报道说,中国政府积极挑动冲绳的地方自治情绪,并支持琉球独立运动,以制造日本国内的不稳定。这一策略的意图,显然是试图减少驻冲绳美军在台海冲突中的作用,使中国在未来可能的武统行动中减少北面的军事威胁。

第三,美国情报机构根据最新的卫星图像发现,中国正在北京西南部建造一座巨型“北京军城”,其规模是美国五角大楼的十倍。美方分析认为,该设施预计在2027年完工,并可能成为中国在战时,甚至核战期间的最高军事指挥中心。这一发展表明,北京不仅致力于建设世界级常规部队,同时也在提升应对极端军事冲突(包括核冲突)的能力。

第四,在春节期间,中国国防部发布了一首名为《当那一天来临》的歌曲MV,其中展示了大量解放军现代化武器装备,包括航母编队、东风导弹发射、两栖登陆作战等场景。有军事专家就指出,该MV不仅是普通的军事宣传片,更是向国内外传达解放军已具备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战之必胜的能力,意在向“台独势力”及域外干涉势力释放强烈的军事威慑信号。针对这些情况,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温玫雅近日也指出,解放军正稳定迈向习近平所设定的“2027年取得武力统一台湾能力”的目标。她强调,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解放军在涉台相关能力的建设方面有所放缓,尽管某些关键作战能力仍未经实战验证,但解放军可通过实弹演习和其他训练测试其作战效能。我认为,她的观点非常客观,值得重视。

严格地说,没有任何人能够知道习近平内心在想什么,因此,所有关于习近平放弃或放缓武力统一台湾的分析,其实都是一种臆测。但是,综合以上信息可见,中国正在多个层面加紧推进武力统一台湾的准备工作。无论是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宣传战的强化,军事指挥体系的升级,还是对外战略渗透,这些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我认为,无论如何,事实比臆测更可靠。台湾不能因短期内未见武力威胁升级而掉以轻心,国际社会也不能低估习近平的野心。在面对这一现实威胁时,台湾及其盟友必须采取更积极的防御措施,以有效遏制中共的武统行动。总之,台湾,不能大意;世界,也不能掉以轻心。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2/%E7%8E%8B%E4%B8%B9%EF%BC%9A%E4%B9%A0%E8%BF%91%E5%B9%B3%E4%B8%8D%E4%BC%9A%E6%94%BE%E5%BC%83%E6%AD%A6%E7%BB%9F%E5%8F%B0%E6%B9%BE%E7%9A%84%E9%87%8E%E5%BF%83.html


Tuesday, 11 February 2025

中国加强核武库存 以壮大战略威慑能力

中国在重新军备的竞赛中,改变了其核政策,现在已拥有600多枚可作战的核弹头。现今的中国加强其核武库存,俾能拥有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这是法国世界报指出的。  

中国核武库存扩充的加速度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五角大楼在其2024年12月发布的年度报告中估计,中国一年内核弹头库存增加了约一百枚,目前已超过600枚。而此前一年,美国国防部已注意到中国核武库存量的快速增加。根据五角大楼预测,到2030年北京拥有的作战弹头数量将达到一千枚。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虽然与俄罗斯军火库(部署和库存为 4,380 枚弹头)和美国军火库(3,708 枚)相比,中国核武库存的数量相对较小。但至少中国已开始投入这场竞赛,至少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

北京自1964年就拥有核武器,并且几十年来一直保有,限制其核武库。尽管中国一直恪守“不首先使用”和“不对无核国家使用”的严格原则,但现在却在大幅扩张其核武库存。卡内基基金会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核政策项目研究主任赵通表示:“中国正在显著改变其核政策。”此前,它的立场是保持有限而有效的力量。今天它的目标是拥有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它想向美国表明,它的崛起不可阻挡,它认为的根本利益必须得到倾听。北京认为,这需要展示其全部力量。»

我们必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中国于 2024 年 9 月 25 日在其领土外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行为——这是自 1980 年以来中国首次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最终落入南太平洋。据五角大楼称,近年来,北京还在三个沙漠地区挖掘了 320 个可容纳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井,并在其中一些发射井中放置了导弹。

这一努力并非没有困难。 2023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突然更换了解放军战略力量的两名司令员,暴露出中国军队最敏感部门内部存在重大腐败、渗透和忠诚度问题,而这个部门是他本人于2016年通过改组炮兵创建的。

俄罗斯动辄以核武威胁

国际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俄罗斯自 2022 年 2 月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经常使用核言论。尽管北京与莫斯科的外交关系接近,但北京一直表示反对这一威胁——这种拒绝反映在中国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上。是的,中国仍然注意到,使用核弹,特别是作为战术武器的可能性已经增加。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导致双方削减核武军火库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也驱使中国起而效尤。

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中国入侵台湾,且美国军队可能进行干预以支援台湾,核威胁将扮演什么角色。这样的冲突将动摇世界两大强国:一旦中国失败,中国共产党的生存计划将受到质疑;而一旦中国胜利,美国及其地区盟友在亚洲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就不能排除西方国家袭击中国海峡附近基地或城市的可能性,就像中国袭击太平洋上的美国主要基地一样。各方不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将受到严峻的考验。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210-%E4%B8%AD%E5%9B%BD%E5%8A%A0%E5%BC%BA%E6%A0%B8%E6%AD%A6%E5%BA%93%E5%AD%98-%E4%BB%A5%E5%A3%AE%E5%A4%A7%E6%88%98%E7%95%A5%E5%A8%81%E6%85%91%E8%83%BD%E5%8A%9B


Tuesday, 28 January 2025

路透社:中国在四川绵阳建造大型激光点火核聚变研究中心

路透社1月28日援引两家分析机构专家的研究,中国正在四川省绵阳市建造一座大型激光点火核聚变研究中心。专家认为,这一设施的建成将对核武器设计以及探索清洁能源发电产生重大影响。

据美国独立研究机构CNA的研究员德克·埃弗莱斯(Decker Eveleth)介绍,卫星图像显示,该设施包含四个外围“臂部”,用于容纳激光间,以及一个中央实验间,作为靶室用以容纳氢同位素。通过强大的激光点燃,这些同位素将发生核聚变并产生能量。

埃弗莱斯指出,该设施的布局与美国北加州耗资35亿美元打造的国家点火设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类似。2022年,NIF首次实现了核聚变反应能量输出超过激光输入能量的“科学收支平衡”。绵阳设施的实验间规模预计比NIF还要大约50%。

埃弗莱斯与詹姆斯·马丁防扩散研究中心(CNS)的分析专家合作研究了该项目,并表示这项发展尚未被公开报道。

或推动核武设计与清洁能源探索

点燃核聚变燃料不仅能帮助研究人员分析核聚变反应的运行机制,还有望利用氢这种宇宙中最丰富的资源作为潜在清洁能源。此外,这种研究还能让科学家更精确地测试核武引爆过程的细节,而无需实际进行核试验。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Henry L. Stimson Center)的核政策分析师威廉·奥伯克(William Alberque)表示,任何拥有类似美国国家点火设施的国家,都能够增强对其核武设计的信心,改进现有武器设计,并推动未来核武器的研发,而无需进行实际爆炸试验。

建设细节与外界反应

2020年11月,美国军控特使马歇尔·比林斯利(Marshall Billingslea)曾公开卫星图像,显示绵阳地区有一块被清理的土地,并被标注为“自2010年以来的新研究或生产区域”。埃弗莱斯向路透社分享的建设文件显示,这块土地正是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该设施正式名称为“激光聚变重大装置实验室”(Laser Fusion Major Device Laboratory)。

对于该设施的建设,路透社向中国外交部提出询问,外交部将问题转交“相关主管部门”。中国科技部对此未作回应。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也拒绝发表评论。

中国的这一发展再次引发外界关注,专家认为,该设施将对核聚变研究和核武器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可能改变全球能源与安全格局。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128-%E8%B7%AF%E9%80%8F%E7%A4%BE-%E4%B8%AD%E5%9B%BD%E5%9C%A8%E5%9B%9B%E5%B7%9D%E7%BB%B5%E9%98%B3%E5%BB%BA%E9%80%A0%E5%A4%A7%E5%9E%8B%E6%BF%80%E5%85%89%E7%82%B9%E7%81%AB%E6%A0%B8%E8%81%9A%E5%8F%98%E7%A0%94%E7%A9%B6%E4%B8%AD%E5%BF%83


Wednesday, 18 December 2024

五角大楼:中国尽管腐败但仍迅速增强军力

美国五角大楼指出,虽然中国的军事扩张依然快速进行,但高层贪腐调查可能会延迟其达成关键现代化目标,尤其是关于可能与台湾冲突的准备。

美国五角大楼周三发布的《中国军事力量报告》指出,扫荡贪腐造成的政治动荡,可能会对中国达成2027年军事发展目标的能力构成挑战,尤其是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干扰。根据五角大楼的报告,2023年下半年,中国至少有15名高级军官及国防工业高层被撤职,其中不少人负责中国地面核武器和常规导弹现代化的相关项目。报告指出,这些调查和频繁的高层人事变动,可能已经对重要军事项目的进展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在敏感的导弹发展领域。

一名匿名的五角大厦官员告诉美国《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他们目前面临的贪污问题若未解决,无疑将会拖慢他们达成2027年军事现代化目标的步伐,并影响后续的发展。”这位官员强调,贪污问题已经产生了“螺旋效应”,一个丑闻可能引发更多的调查,进而影响军事项目的进度。

自2022年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已启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反贪腐运动,数十名高级军官及国防工业领袖被捲入其中,调查范围涵盖了解放军的所有军种。这场运动中最为显着的案件之一是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的被免职,他曾在2017年至2022年期间主导解放军的武器采购工作

尽管面临贪污丑闻的困扰,报告强调,中国的军事扩张仍在快速推进。中国的核武库自2020年以来迅速扩张,2024年5月,解放军的核弹头已达600枚以上,预计到2030年将部署超过1,000枚,成为全球最大的核武库之一。

除了核能力的增长,中国还加强现代化导弹,开发新一代洲际弹道飞弹(ICBM),并加强其高超音速武器计划。报告指出:“如果这些能力得以开发并投入使用,将使中国能够对美国本土、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目标发动常规打击。”

根据五角大厦报告,中国武装部队总人数超过300万,现役军人96.5万人。中国空军拥有3150架飞机。报告称,中国海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拥有370多艘舰艇和潜舰,预计2025年将增加至395艘,到2030年将增加至435艘

五角大楼报告还强调了中国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加剧。北京近年持续增加对台湾的军事压力,无论是通过频繁的空军入侵台湾防空识别区,还是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这些行为引起了华盛顿及其亚太盟国的警惕,因为中国持续表明,若必要将不排除使用武力统一台湾。美国军方和情报官员普遍强调,2027 年是中国军队有能力入侵台湾的一年。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41218-%E4%BA%94%E8%A7%92%E5%A4%A7%E6%A5%BC-%E4%B8%AD%E5%9B%BD%E5%B0%BD%E7%AE%A1%E8%85%90%E8%B4%A5%E4%BD%86%E4%BB%8D%E8%BF%85%E9%80%9F%E5%A2%9E%E5%BC%BA%E5%86%9B%E5%8A%9B


Wednesday, 25 September 2024

中国为何罕见公开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周三称,成功罕见地向太平洋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此举可能会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核力量建设的担忧。中国很少向海上发射远程导弹,因为中国更喜欢在内蒙古等偏远省份进行突击试验。有专家认为,鉴于火箭军内部最近爆出的腐败丑闻,中国有必要向最高军事层面展示“一切如常”。 

据路透社今天报道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罕见公开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枚携带假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于北京时间周三上午 8 点 44 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0044 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发射,并“落入预计海域”。声明还称,这是“年度训练计划中的例行安排”,不针对任何国家或目标。

新华社另一篇报道称,中国“提前通报了有关国家”,但并未明确导弹的飞行路径,也未说明其落入“太平洋公海”的具体位置。新华社报道称,这次发射“有效检验了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训练水平,达到了预期目标”。

日本海上保安厅一名官员称,该厅周一收到中国发出的航行警告,称南海三个区域、菲律宾吕宋岛以北的太平洋以及南太平洋有“空间垃圾”出现。

该官员拒绝证实这是否与报道的导弹发射有关。

分析人士称,中国很少向海上发射远程导弹,因为它更喜欢在内蒙古等偏远省份进行突击试验。

路透社说,解放军火箭军负责管理中国的常规导弹和核导弹,面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改进、监视能力增强和联盟加强等发展,其任务是实现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

新加坡安全分析师亚历山大·尼尔 (Alexander Neill) 表示,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此次导弹的具体细节,但这次试验符合中国同时“交战并发出警告”的模式,并指出近几个月来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军事外交有所改善。

他说,鉴于火箭军内部最近爆出的腐败丑闻,中国有必要向最高军事层面展示“一切如常”。

夏威夷太平洋论坛智库兼职研究员尼尔表示:“此举旨在明确表明其战略威慑手段仍然有效。”

一些网络追踪者指出,这枚导弹是从海南发射的,而不是从内陆发射井发射的,这意味着这很可能是对中国日益增多的公路机动远程导弹的一次测试。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核武器扩张速度已经超出了可信的最低威慑范围——即防止袭击所需的最小战略武器库。

北京多年来一直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分析人士指出,解放军正在通过部署可从陆、海、空发射的新型“三位一体”武器追赶主要核大国。

中国军方强调,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首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唯一的核指挥机构。

中国经常因其核武器建设不透明而受到美国的批评,今年 7 月,中国因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而取消了与华盛顿的核谈判。

五角大楼去年估计,中国拥有 500 多枚核弹头,其中约 350 枚为洲际弹道导弹,到 2030 年可能将拥有超过 1,000 枚核弹头。五角大楼在报告中称,中国军方正在建造数百个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

相比之下,美国和俄罗斯分别部署了 1,770 枚和 1,710 枚作战核弹头。五角大楼表示,到 2030 年,北京的许多武器可能会处于更高的备战水平。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40925-%E4%B8%AD%E5%9B%BD%E4%B8%BA%E4%BD%95%E7%BD%95%E8%A7%81%E5%85%AC%E5%BC%80%E8%AF%95%E5%B0%84%E6%B4%B2%E9%99%85%E5%BC%B9%E9%81%93%E5%AF%BC%E5%BC%B9


Tuesday, 27 August 2024

路透独家:2023年中国西太平洋演习耗费153亿美元

周二(8月27日)路透社独家报道称,据一份台湾内部且未公开的研究报告估算,2023年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各项演习的花费逾150亿美元,占其国防预算的7%,显示出北京在台湾及其邻国周边军事活动上的积极投入。 

这份路透社取得的报告出自台湾军方的内部研究,罕见地揭示了中国国防开支的一部分,因为在该地区紧张局势不断上升之下,中国政府加强了军事存在。

路透社引述一位基于敏感不愿具名的台湾高层表示,这份报告“透露对方资源分配背后的逻辑,他们投入大量资源企图拿下第一岛链以西的控制权。”

第一岛链的范围,大致从印尼往东北延伸到日本呈弧形的一系列群岛,将南海和东海包覆在内。

台湾国防部在答复路透社的声明里,谢绝对相关内容与数字置评,不过声明中称“中共近年来庞大的军事投资,确实对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全球的繁荣与发展。”

路透社指出,台湾国防部是根据对中国在渤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军事活动进行的侦察和所掌握的情报,于今年5月汇整出这份报告。

报告统计出2023年中国在这些地区执行的各项海、空军任务,然后估算每小时活动所需的燃料和其他耗材成本。据研究报告和听取过简报的官员指出,相关总额达1100亿元人民币(约合153亿美元),其中含保养、维修和薪资费用。据路透社估算,1100亿人民币约合台湾2023年国防预算的85%。

路透社表示,据听取过报告简报的三位官员认为,这份研究意在协助台湾决策者了解中国在各个区域的军事资源分配方式,并针对中国的意图与实际能力间的“差距”进行评估。他们还说,把演习成本与中国经济拿来做比较,有助于台湾方面评估台海两岸面临的风险。

另一方面,即便外交圈和专家们认为,中国通报的数据往往不透明也不完整,但1100亿人民币在中国发布的2023年1.55万亿人民币国防支出的占比高达约7%。中国3月宣布今年国防支出成长7.2%,来到至1.67万亿人民币。

据台湾前海军新江军舰舰长、海军官校军事学科部教官吕礼诗说:“这跟黑洞无异。” 他说中国国防预算没有列出个别支出项目,“虽能测得一个趋势,但当中门道仍不得其解。”

解放军海军在海上航行170万小时

报告指出,包含歼-10战机、轰-6轰炸机和无人机在内的各型中国军机,2023年在台海周边地带飞超过9200趟,在空中的时间约2万9000小时。

包含航舰、驱逐舰在内的中国海军舰艇则有7万次航行,在海上的时间超过170万小时。

这份报告还揭露,中国海军40%的出航是在高竞争环境的南海,20%于东海,将近15%是在敏感的台海。

路透社还引用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揭仲指出,今年5月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显示共军在强化作战准备,“解放军在加紧侵台训练,现已有更多飞机和飞行员具备执行相关任务的能力。”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40827-%E8%B7%AF%E9%80%8F%E7%8B%AC%E5%AE%B6-2023%E5%B9%B4%E4%B8%AD%E8%A5%BF%E5%9B%BD%E5%A4%AA%E5%B9%B3%E6%B4%8B%E6%BC%94%E4%B9%A0%E8%80%97%E8%B4%B9153%E4%BA%BF%E7%BE%8E%E5%85%83


Monday, 1 July 2024

解放军在新疆沙漠模拟F-35军机与日本军事基地

来源:
法广

外国军事网站根据卫星图片发现,中共解放军在新疆沙漠部署美军F-22与F-35隐形战机的模拟空军基地,由于距离中国最近的是日本空军基地,香港一家报纸称,显示解放军已把攻击日本本土的军事基地列入作战假定中。

据中央社今天引述香港星岛日报消息,据保加利亚军事网(Bulgarian Military),分析最新卫星影像,发现解放军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靶场,停放有多架美军最先进的F-22与F-35隐形战机的模拟空军基地。

由于美军距离中国最近并部署F-22战机的机场,是位于冲绳本岛的嘉手纳空军基地。而解放军东部战区所属的南京,距离冲绳仅约1000公里,完全就在东风26号导弹约4000公里射程、东风17号导弹约2000公里射程内。

至于美军距离中国最近并主要部署F-35战机的机场,则是在日本本州的山口县岩国航空基地。距离解放军东部战区仅约1270公里,同样都在东风17号与东风26号导弹的射程内。

据该报,最新的卫星图片显示,在新疆的模拟机场跑道与飞机模型,都有被导弹命中的弹痕,显示解放军已有针对机场与战机发动攻击的训练准备。

该报道还另据美国网媒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消息,中国视美国为最大假想敌,近年来同样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设置多个全尺寸的美军航空母舰标靶,作为攻击训练之用。据最新卫星图片显示,其中模拟美国最新型航舰福特号的标靶,近日已被完全摧毁。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07/%E8%A7%A3%E6%94%BE%E5%86%9B%E5%9C%A8%E6%96%B0%E7%96%86%E6%B2%99%E6%BC%A0%E6%A8%A1%E6%8B%9Ff%7C35%E5%86%9B%E6%9C%BA%E4%B8%8E%E6%97%A5%E6%9C%AC%E5%86%9B%E4%BA%8B%E5%9F%BA%E5%9C%B0.html


Sunday, 9 June 2024

五眼联盟警告:中国“积极招募”西方战机飞行员

“五眼联盟”周三(6月5日)警告,中国持续在招募现役和退休的西方飞行员及其他军事人员来训练解放军,可能对美国及其盟国安全构成威胁。

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组的情报联盟“五眼联盟”(Five Eyes)发布的一份公开简报称:“西方军事人员训练中国解放军,有可能会降低我们的威慑能力,从而增加未来冲突的风险。”

这份简报是由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NCSC)及五眼联盟共同发布,内容指出,中国解放军透过南非和中国等民营公司,聘用西方国家的前战斗机飞行员、工程师和空中作战人员来训练其空军和海军飞行员,“解放军希望利用这些人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增进自己的空中作战能力,同时深入了解西方的空中战术、技术和程序”。

简报称,解放军的招募人员使用“不道德”的招募方法来掩盖中国军方的参与,为在中国、南非和其他地区的工作提供了丰厚的报酬,接触目标的方式包含透过猎人头公司和专业网站,且在训练期间企图获得有关西方最先进飞机和战术的知识,以及相关战术可能用于哪些情境,例如台湾冲突等。

金融时报也引述美国官员说法指,部分西方战机飞行员会透过聚会,敦促他们的同僚加入该项计划中。

五眼联盟呼吁各界警惕此类提议,称这些提议通常会承诺给予丰厚的工资或过度奉承,并且应向本国的联邦调查局或军事调查人员报告任何企图。

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主任凯西(Michael Casey)表示:“为了克服自身短处,中国解放军一直积极招募西方军事人才来训练飞行员,利用全球各地的私营公司隐瞒与解放军的关系,并向被吸收的人员提供极高的工资。”

自2022年开始便有消息指称“南非测试飞行学院”(TFASA)有超过20名退役的英国陆海空三军飞行员,在帮助培训中国军事飞行员。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对此展开调查,其中,英国国防部于2022年10月曾对此发布“威胁警报”,并表示将修法阻止退役军官转为TFASA等机构工作。同月,澳大利亚警方逮捕了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杜根(Daniel Duggan),指控他透过南非测试飞行学院,训练中国飞行员如何在航空母舰上降落。该学院随后已证实杜根曾与该校签约。

德国之声、自由亚洲电台等综合

from 博聞社 https://bowenpress.com/news/bowen_34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