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瑞典.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瑞典.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9 April 2025

瑞典抓捕一名为中国对维吾尔人进行间谍的嫌疑犯

来源:
法广

瑞典检察官周三今天请求对一名涉嫌为中国针对瑞典维吾尔族社区成员进行严重间谍活动的男子进行审前拘留。

法新社今天引述瑞典司法负责此案的检察官马茨·永奎斯特 (Mats Ljungqvist)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男子涉嫌代表中国情报部门非法收集有关维吾尔族的信息和情报。” 据该司法官员称:“此案非常敏感,目前正处于初步调查阶段。因此,我目前无法提供更多信息。”

嫌疑人的还押听证会于今天下午在斯德哥尔摩北部城市索尔纳的法庭举行。

据法新社获得的法庭文件显示,这名男子出生于 1967 年 4 月 8 日,于周日被拘留,需要一名中文普通话翻译。

本案还有另一人涉嫌犯罪,但瑞典司法尚未提出审前拘留请求。

据瑞典情报局(Säpo)网站介绍,该男子涉嫌的罪行是对维吾尔难民间谍活动,包括针对维吾尔人的非法情报活动。关于针对瑞典政治对手或其他少数群体的情报行动,据该网站说:“这种间谍活动通常由专制、不民主的国家实施。”

嫌疑人律师尼尔斯·希勒特告诉法新社,检察官已禁止利益相关者对此案发表评论。

据法新社说,维吾尔族,逊尼派穆斯林,是新疆(中国西北部)最大的民族。

北京被指控在西北地区拘留了一百多万维吾尔族和其他穆斯林,联合国称这一行动可能构成“反人类罪”。

中国否认这些指控,称中国的政策有助于消除新疆的极端主义并促进经济发展。

该消息没有提供该嫌疑人的进一步身份内容。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4/%E7%91%9E%E5%85%B8%E6%8A%93%E6%8D%95%E4%B8%80%E5%90%8D%E4%B8%BA%E4%B8%AD%E5%9B%BD%E5%AF%B9%E7%BB%B4%E5%90%BE%E5%B0%94%E4%BA%BA%E8%BF%9B%E8%A1%8C%E9%97%B4%E8%B0%8D%E7%9A%84%E5%AB%8C%E7%96%91%E7%8A%AF.html


Thursday, 11 April 2024

起底被瑞典政府驱逐的中国女记者

——中国影响力行动“特工”?
来源:
美国之音

刚刚加入北约的瑞典最近决定将一名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中国记者驱逐出境,且终身不得再次入境瑞典。有专家认为,中国政府的海外大外宣媒体人员只是中共统战和情报网络的冰山一角,瑞典政府需要及时针对其非法活动进行起诉,广泛开展监督和公众教育行动,系统性地挫败中共的影响力行动。

根据瑞典媒体报道,这位中国女性大约20年前抵达瑞典,被逮捕时拥有瑞典永久居留权。该记者去年10月被捕,警方称其在过去十年间实施的活动已对瑞典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她与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以及瑞典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人士有接触,带领多个中共政府和企业代表团访问瑞典,还尝试安排他们访问瑞典一些政府部门。

由于案件的敏感性,瑞典政府并未公开涉事人的姓名和构成的具体威胁。但据瑞典媒体《中国新闻》(Kinamedia)披露,这名当事人是《北欧绿色邮报》(Green Post)的社长及主编陈雪霏(Chen Xuefei Axelsson)。

Kinamedia的记者悠野(Jojje Olsson)告诉美国之音,“陈雪霏与中国大使馆密切合作,她在瑞典的中国观察人士中也颇有名气。我可能会称她为中国影响力行动特工。”

对陈雪霏进行过长期研究的瑞典国家中国问题研究中心(Swedish National China Center)分析师埃里卡·斯塔法斯·埃德斯特罗姆(Erika Staffas Edström)告诉美国之音,陈雪霏去年秋天的确被瑞典安全部门拘留,并被下令驱逐出境。

“然而,她仍在瑞典,尚未被驱逐。4月4日,瑞典政府决定驳回她对根据《特定外国人特别管制法》(LSU)驱逐出境的决定所提出的上诉。”

截至发稿,瑞典司法部和陈雪霏本人尚未回复美国之音采访查询,瑞典移民署、瑞典安全局则拒绝提供更多案件细节。

陈雪霏的律师洛伊特里姆·卡德里乌(Leutrim Kadriu)向瑞典电视台表示,她本人并不认为她对瑞典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星期一回应说,中国驻瑞典大使馆表示,中方一贯要求本国公民遵守所在国法律,大使馆要求瑞典切实保障在瑞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媚共、“毛粉”、美化新疆种族灭绝—中共宣传者还是记者?

陈雪霏是瑞典华文媒体圈的知名人物,还担任中欧对话网创始人、中欧文化协会(CECA)和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PROFOCA)的会长,以及瑞中桥科技文化交流公司(Sweden-China Bridge)总经理。据《北欧绿色邮报》发布的简介,陈雪霏出生于1966年、满族人,曾为中国官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环球时报》工作,她“喜欢高大上,但同情弱者,追求平等,公平正义,善良,是环保主义者,提倡节俭,从不浪费一粒粮食。”

国际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活动主任劳拉‧哈斯(Laura Harth)对美国之音表示,“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称陈雪霏为‘记者’,当然她并没有因为新闻工作而被驱逐。”

哈斯表示,除了公开报道的内容以及陈雪霏和各种中共和中国实体的非常明确的联系,特别是各种统战组织的活动之外,导致她被指定为国家安全威胁的具体情况,目前还不为公众所知。但她指出,陈雪霏的案件释放了欧洲政府严肃对待中共海外影响力活动的积极信号。

“然而,据我所知,这是欧洲第一个公开的此类案例,这让人们对欧洲国家的政府产生了一些希望,即终于认识到需要对抗中共的外国影响力行动(foreign interference operations)所构成的广泛威胁。”

在瑞典,陈雪霏安排了一系列粉饰和支持中共政权的活动,例如举办支持中共观点的新疆图片展,展示自己应邀到新疆去拍摄的35幅照片,参会者不乏瑞典企业家、新闻记者和学术研究人员。

陈雪霏自己在报道中写道,“……这次陈雪霏女士精心组织展示了这么多美丽的新疆图片展真是让人豁然开朗,原来新疆是如此这般美丽迷人,通过观看图片,他感受到新疆是安全的、和谐的、美丽的,令人有种冲动和激情想到新疆走一走,去领略她那旖旎的风光,他要说的是新疆的美丽是永恒的。”

在中共统治下,近百万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穆斯林被关进新疆集中营并且遭受了一系列虐待,包括强迫劳动、绝育、强奸、种族灭绝等等。悠野指出,“我认为陈雪霏的这类活动不是正常的记者工作。她安排的文化展览是中国政府对新疆发生的事情的叙事版本,试图改变公众舆论,与中国当局合作。”

他表示,陈雪霏一直积极在瑞典通过各种途径为中共的观点做宣传和辩护。“如果有研讨会甚至是关于中国的电视辩论,有时她会出席并传达北京版本的故事,比如由瑞典电视台组织的关于人权的辩论。她经常出现并为中国政府的观点辩护。”

在陈雪霏本人撰写的大量文章中,她毫不遮掩对于中共政权和领导人的赞美和依恋。在报告文学《百年家国》中,她写道,“一个党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中曲折前进。好在这个劲头依然不减。相信未来一定会好的。”

2023年发布的《9月9日纪念毛泽东》一文中,陈雪霏深情地缅怀道,“他不愧为是伟人,去世都选择的是九九重阳。在人们的心目中也是久久不能忘却。”在1976年的文革末期,陈雪霏一家食不果腹,春天要用杨树叶补给,城里的亲戚一个月里总有三到五天要挨饿,但对她来说,毛主席的去世相当于天都塌了,他就是“我们的主宰”、“我们的一切”。

“毛主席总是给很多人以启迪。对与错,他本身就是话题,他做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思考。是否世界各民族大团结万岁的愿望能够真正实现?应该。否则,地球就太小了。”

陈雪霏对美国对于中国实施的科技出口管控满怀愤懑,将之联系到朝鲜战争的历史,“美国听说华为要自己搞,更是百般刁难和打压,在世界上拉帮结伙对付华为。中国刚解放,尤其是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就是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

《北欧绿色邮报》上署名“记者陈雪霏”的“新闻报道”自去年10月后停更,过往文章多聚焦于呈现中共掌权人物的活动和思想,显示出又红又专的特色,比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真实的新疆,美好的家园》”、“彭丽媛出席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北欧深圳总商会年会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等等。

2022年,她亲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共二十大并在报道中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唱赞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百年大党,党员人数世界第一……习近平已经三次连任总书记。为中国的稳定和增强人民的信心提供了保证。”

由瑞典国家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的埃德斯特罗姆撰写并于去年7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陈雪霏主办的《北欧绿色邮报》的许多内容直接来自与其合作的中国官媒和党媒,以及瑞典境内与中国统战组织有关的人员。报告揭露,瑞典大使馆为《北欧绿色邮报》网站上发表的每篇文章支付1000瑞典克朗,2022年1月至8月,包含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名字的文章有44篇。

“保护卫士”的哈斯认为,海外统一战线的关键作用既是扩大中共的影响圈,也是控制海外侨民和压制异议。“统战人员中的许多人实际上充当了中共在海外的长臂,在建立影响力网络方面越成功,就越容易肆无忌惮地进行跨国镇压。”

2020年,瑞典籍的华裔桂敏海因为出售对中共及其最高领导人声誉不利的书籍而被中国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罪名是“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瑞典要求放人,但是遭到北京拒绝。哈斯表示,对比陈雪霏所受到的驱逐,桂敏海遭受的不公判决和刑期体现出中共政权和瑞典民主的巨大差异。

“我只想提醒大家,中国仍在拘留瑞典公民桂敏海,在他与两名瑞典外交官一起乘坐火车时绑架了他,并错误地指控他从事间谍活动,因为他的一些出版物伤害了习近平的感情。关于中国和瑞典,或者中共政权和民主国家之间的差异,你需要了解的一切都在这里。”哈斯说。

中共在瑞典广铺统战和情报网络

瑞典过去也曾采取行动,挫败中国记者的影响力运作和中共情报关系网络。2018年,一名在瑞典的藏人多杰嘉登(Dorjee Gyantsan)涉嫌收集流亡藏人难民和异见人士信息并提供给中国官员,在其中一次活动中获取5万瑞典克朗的报酬,瑞典法院以“非法进行情报工作”判处他入狱22个月。

2009年,已入籍瑞典的巴布尔·梅苏特(Barbur Mehsut)将有关维族活动人士在瑞典、挪威、德国和美国的活动、健康和财务状况,传递给中国驻斯德哥尔摩大使馆的新闻官周璐璐,以及《人民日报》驻瑞典记者雷达,两人后来遭驱逐出境。马赫苏特被判刑16个月。

瑞典记者悠野曾追踪桂敏海和新疆棉等敏感事件,被中国拒发签证并频遭中国大使馆威胁。他认为,西方和中国有着不同的“记者”概念:“在中国,大多数记者实际上受雇于中国共产党。因此,记者从事中国影响力行动或情报工作对我来说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受雇于中国政府。”

他指出,欧洲国家很难在保护新闻自由和制止中共影响力运作和情报工作之间,取得非常好的平衡。“但我认为瑞典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政府必须改变心态,明白中国记者受雇于共产党,也努力鼓动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这种情况通常也是通过影响力行动发生的,不仅仅是新闻报告。”

除了陈雪霏的《北欧绿色邮报》,瑞典国家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的埃德斯特罗姆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瑞典的华文媒体“北欧中华网”(chineseonline.se)、《北欧时报》(Nordic Chinese Times)、《北欧华人报》(Nordic Chinese Newspaper)和北欧国际新闻中心(Nordic International News Center),与中共统战网络存在着组织联系,通过组织中共官方媒体论坛、赞助旅行和培训记者以及免费提供社论新闻材料来施加影响力。

埃德斯特罗姆建议,瑞典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需要增进理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华侨和侨民媒体施加影响力的战略努力;此外,瑞典政府需要探索制定一项战略,以支持侨民新闻业不受中共影响的目标,包括如何以中文提供更多新闻和社会信息、如何有效接触相关目标人群;最后,瑞典政府需要研究探讨中共以及侨民媒体对于侨民社区造成的潜在影响。

“保护卫士”的哈斯建议,欧洲国家应更加关注和广泛监督中国的外国干涉活动及其行为者,在发生非法活动时依法予以处理,并且针对政治家、企业家、学者、记者等社会阶层,开展关于中共影响行动的信息普及活动。他表示,这些措施也有利于保护中共在欧洲进行跨国镇压的潜在目标群体。

“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在目标社区内建立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保护,并且在发生针对他们或社区的非法活动时可以安全地向地方当局报告,”他说,“你可以想象,当看到当地政客和执法人员都高兴地在中共统战赞助的活动中摆拍时,他们几乎不会这样做。”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04/%E8%B5%B7%E5%BA%95%E8%A2%AB%E7%91%9E%E5%85%B8%E6%94%BF%E5%BA%9C%E9%A9%B1%E9%80%90%E7%9A%84%E4%B8%AD%E5%9B%BD%E5%A5%B3%E8%AE%B0%E8%80%85.html


Monday, 26 February 2024

瑞典即将加入北约 波罗的海变北约湖

匈牙利国会周一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申请,至此,瑞典完成了所有加入北约必须的程序,在即将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之时,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称赞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加入北约,也同时意味着终结了历时200年的军事中立国地位。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瑞典与芬兰同时申请加入北约,芬兰已于数月前正式加入。匈牙利国会2月26日以188票赞成(11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瑞典加入北约申请,取消了最后一道阻碍瑞典加入北约的障碍。瑞典从此将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同时也终结了该国长达200年之久的中立国地位。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瑞典加入,“使得北约联盟更加强大”;德国总理朔尔茨强调,这将使得欧洲和全球的防卫力量得到强化。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领导人先后予以祝贺。

因为土耳其阻拦匈牙利拖延的缘故,瑞典递交入约申请后等待了很长时间后,瑞典与土耳其终于谈判成功,一月份,土耳其国会批准了瑞典的申请,最终,亲俄的奥尔班民族主义政府改变了原本暧昧的态度。

如此,瑞典打破了 19 世纪拿破仑战争结束后采取的中立政策,以及冷战结束后采取的军事不结盟政策。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可以肯定的是,最不愿意看到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是俄罗斯”。

瑞典与芬兰加入北约,也意味着波罗的海从此以后成了北约成员国的包围圈,有分析人士将此形容为“北约湖”。瑞典国防研究机构(FOI)分析师罗伯特-达尔舍解释说:"这是北约北欧地图拼图中的最后一块“。

瑞典加入北约的同时,其领导人的言辞也明显趋于强硬,瑞典武装部队总司令米克尔-拜登(Micael Byden)在 1 月份宣布,他的同胞 "必须做好战争的心理准备"。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则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从现在起,北欧国家500 年来将首次拥有共同的防务,我们依旧是朋友,我们也成为盟友"。

除了申请加入北约之外,瑞典还在 12 月初签署了一项协议,授权美国进入瑞典境内的 17 个军事基地。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40226-%E7%91%9E%E5%85%B8%E5%8D%B3%E5%B0%86%E5%8A%A0%E5%85%A5%E5%8C%97%E7%BA%A6-%E6%B3%A2%E7%BD%97%E7%9A%84%E6%B5%B7%E5%8F%98%E5%8C%97%E7%BA%A6%E6%B9%96


Monday, 14 August 2023

瑞典可持续发展政策回归核能

来源:
法广

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北欧国家瑞典,做手调整其核能战略。斯德哥尔摩当局打算在未来20年添置10个常规反应堆。

据本台法广(RFI)法文网报道,瑞典的能源政策正在发生180度的大转弯。去年(2022年)10月上台的新政府打算重振核能工业。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当局已于上周三调整了原先的路线图,以便建造新的反应堆。

-- 瑞典官方打算增添新的常规反应堆 -

本台法广(RFI)通讯员卡洛塔(Carlotta Morteo)于三天前2023年08月10日上星期四发自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的消息说,瑞典现有30%的电力来自核能。未来则计划在2045年之前,添置10个新的常规反应堆。瑞典环境部长罗米娜·波尔莫卡塔里夫人(Mme Romina Pourmokhtari)表示,这么做是为了实现能源转型,必须让发电量翻倍。但风能和太阳能还不够。

瑞典新政府亲核能的政治信号是清晰的,但问题在于资金。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当局承诺,投资所需的花费不会转嫁给纳税人或消费者。瑞典政府表示,对企业而言,这将可能是有利可图的。官方目前尚未给出细节。具体的提案预计将于秋季提交议会。

-- 瑞典曾就核能未来组织过全民公投 -

本台法广(RFI)法文报道指出,瑞典目前仍有6个反应堆,分别分布在3个不同的发电站。它们都是在上一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启用的。其它的反应堆则已在1999年之后停止运营。就核能问题,瑞典曾在1980年组织过一次没有约束力的全民公投。当年的这一表决结果有利于逐步放弃核能。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08/%E7%91%9E%E5%85%B8%E5%8F%AF%E6%8C%81%E7%BB%AD%E5%8F%91%E5%B1%95%E6%94%BF%E7%AD%96%E5%9B%9E%E5%BD%92%E6%A0%B8%E8%83%BD.html


Saturday, 1 July 2023

瑞典發布報告 警示華文學校與中共關係密切



瑞典智庫發布歐洲首份針對華文學校運作的報告,揭大多華文學校與中共及附屬組織有著密切聯系,包括教材也為中國大使館提供的中共敘事內容。而後知後覺的瑞典教育機構早前主動提供支持。報告作者籲瑞典政府、教育機構等有效應對滲透風險。

周三(6月28日),「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Swedish National China Centre)發布主題為「瑞典中文學校與中國共產黨的聯系」報告,這是瑞典以及歐洲首份針對當地華文學校運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報告重點追蹤了13所活躍的華文學校,涉及2500名學生和100名教師。調查發現,其中有11所與中國駐瑞典大使館、領事館及其它中共附屬組織關係密切,並得到它們的支持。

透過中共官媒、中國使領館等公開報道,很多華文學校的教科書採用中共敘事,比如將台灣描述成「中國最大的島嶼」;刻意掩蓋1989年「六四大屠殺」,要求接受中文教育的兒童和青年要「效忠中國政府」等。
「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於6月28日發布披露在瑞典的華文學校與中共相關聯繫的報告。 (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
「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於6月28日發布披露在瑞典的華文學校與中共相關聯繫的報告。 (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

本台記者觀察到,上月6日,中國駐瑞典大使崔愛民出席了「斯德哥爾摩瑞青中文學校」的朗誦比賽。該活動的贊助方為中國大使館。朗誦內容也多為「愛國」或「鼓勵民族主義」的內容。

另一家名為「瑞京」的中文學校,在網站赫然寫道:各項教學工作得到了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國家漢辦瑞典孔子學院的支持和幫助。

早在2017年,中國知名的「戰狼外交官」之一、中國駐瑞典前大使桂從友參加了「瑞青中文學校」的校慶活動,他在演講中使用了習近平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等大外宣詞彙。

當地中文學校向學生傳達的非民主化信息

2019年,多年在瑞典的華文學校組織慶祝中共建政70年的活動。吊詭的是,這些華文學校得到了瑞典的公立學校和主流教育組織的支持,這些機構或提供校舍使用權,或者提供其他資源來支持華文學校的運營。 報告認為,這種作法的風險包括:中文學校向學生傳達的非民主化信息極有可能會被合法化,讓人以為瑞典間接支持中共敘事,進而質疑瑞典納稅人的錢是否被用來支持中共大外宣等。

「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分析師林美麗(Frida Lindberg )和 艾克(Erika StaffasEdström)為該報告的聯合作者,她們透過郵件向本台表示,由於中共的核心本質是一個建立在非民主價值觀之上、且敵視民主的組織,華文學校與中共之間的密切聯系會使校方運作受到影響。學校亦會在促進中共期待的結果方面發揮作用,比如提高學生對共產黨的忠誠度、並改變瑞典社會對中國的看法。

兩位分析師警示,近年,近年中共在規模和範圍上不斷加大對海外華人的影響,以支持其在國內和國際議程中的野心,中文學校是中共大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報告呼籲瑞典當局推出有效應對之策。

兩位分析師也透露,報告發布後,許多主流教育組織正在審查與中文學校的合作、評估早前向中文學校提供支持和程序。以確保瑞典的組織不會宣揚非民主意識形態或傳達與民主價值相悖的信息。

她們呼籲瑞典政府、主流教育機構、民間社會、城市和地方要加強對中共戰略性影響華僑及華僑組織手段的認識。除審查相關合作外,還要輔以在民主方向上支持夥伴組織的戰略,比如開發不受中共影響的中文教材。
報告的聯合作者,「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分析師林美麗和艾克。(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
報告的聯合作者,「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分析師林美麗和艾克。(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

評論: 西方對華政策是養虎為患

瑞典華人時評人、翻譯家萬之也就此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中共的手早已伸到瑞典,應該抵制中共宣傳。但一些華人子女也有接受中文教育的權利,因此要在中文教材中徹底清除中共大外宣的內容。

萬之說:共產黨的手都伸到瑞典社會來了,而且很多瑞典社會的華人也是被它們洗腦。很多華人學校用的教材都是中國的統戰宣傳內容,如果它們上課繼續大外宣的那套,那就應該停課,就不應該教習近平思想這種東西。但是華人的子女還是應該得到中文的教育,你可以把教材換了,共產黨的宣傳和華人教育應該區分開來。

萬之也批評瑞典政府及西方的對華政策是養虎為患,導致中共觸角已深入西方。

萬之說:如果現在覺得共產黨大外宣是應該抵制的,我要質問瑞典政府,這個共產黨的中國不是你瑞典最先承認的嗎?西方對華政策等於是養虎為患,你們自己不該檢討嗎?

瑞典政治家、瑞典駐歐委會議會大會前副主席林德布勞德(Göran Lindblad)也向本台表示,這些學校以教授語言和文化為幌子,實為中共宣傳代理人,中共複制了墨索里尼領導下的法西斯在二戰前夕建立的文化中心,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瑞典的公立學校和地方政府都太天真,獨裁政府永遠不應該被信任。

早在今年2月,天空電視台揭澳大利亞的中文學校,在教材中夾帶大量中共意識形態內容。向學生灌輸「效忠中國」思想。

時任中國國務院僑辦主任的裘援平曾於2017年公開稱,海外華人社會有「三寶」:僑團、僑校和僑媒。中共也加大相關投資,劣幣驅逐良幣,使得主導華文教育的台灣機構不斷萎縮。

中國駐瑞典教育參贊黃立瓊日前稱,這些華文學校為依據瑞典法律建立的合法教育機構,促成了兩國人民的友好。

記者 : 吳亦桐 責編 : 溫曉平 網編:江復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se-report-06302023222303.html


Thursday, 19 January 2023

赴瑞典中国公费留学生被揭承诺效忠中共 国内家人当人质

瑞典多所大學發現至少有30多名中國公費留學生出國前被要求簽署「效忠中共協議」,協議規定在他們留學期間,國內家人充當人質,不得長期出國;一旦違反協議,將陷入債務危機。有分析認為,中共透過協議滲透海外,竊取技術、情報及打壓人權。

瑞典媒體《每日新聞報》(Dagens Nyheter)上周報道,多所瑞典大學報告發現有中國公費留學博士生在赴瑞典前,被要求簽署協議,承諾「效忠中國政府」、「為政權服務」、「絕不參與違背當局意願的活動」等。假如違背承諾書中內容或教育中斷,這些留學生在國內的家庭可能會陷入對國家欠款的困局。這些中國留學生的擔保人——一般為近親屬,還被要求不得在學生留學期間長期離開中國。

報道指,至今已報告有超過30名中國留學生經中國政府獎學金計劃「中國留學基金委」(Chinese Scholarship Council, CSC)簽署了這份「靈魂契約」。

瑞典華人文學家萬之向本台表示,瑞典媒體和大學對事件大感震驚,曝露了他們對中共邪惡本質的無知,以及對中共滲透後知後覺。萬之說,據他所知,中國的公費留學生被要求簽署效忠協議,這種做法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存在,這種協議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約束。

萬之說:不是新聞,是共產黨的一貫伎倆!西方對中國的文化、社會、政治制度實際上是非常無知的;而且他們還是對中國的國家與個人的關係是不明白的,在中國你拿了國家的錢,你就是國家的人、你是黨的人。現在西方總算也睜開了一點眼睛,所以這樣的報道正面意義還是有的,讓公眾看到了他們過去沒看到的東西。

萬之並提醒,即使是自費的中國留學生,同樣無法避免在政治上受控於中共當局。

萬之說:他們(西方社會)把這個看成只有公費的學生才有這樣的保證,不是這樣的,你就是不是公費的學生,你私費的學生,參與政治活動,你一樣會受到懲罰的,你的家庭是會受到影響的。

這次事件意外曝光,是因為在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就讀的一名中國留學生因成績亮起紅燈被校方建議中斷學業,該學生向校方陳情,此舉會給其國內家人帶來巨大的麻煩。隆德大學隨後向該校另一名中國留學生查看相關文件,發現同樣內容的協議。隨後其他瑞典大學也開始調查。至目前,包括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和斯德哥爾摩皇家理工學院(KTH)等瑞典大學都發現有中國留學生簽署了效忠協議。

在最早發現問題的隆德大學,該校醫學系國際部副院長諾德(David Gisselsson Nord)透露表示:將家庭扣做人質,這正是獨裁統治的運作方式。

一直追蹤紀錄中共海外滲透的法國獨立導演、時評人王龍蒙懷疑,中共正是透過類似協議,使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成其爪牙,助其竊取西方機密、打擊活動人士。

王龍蒙說:我非常關切協議內容中「為政權服務」、「效忠中共」等是如何具體實施的。近年,西方媒體報道了很多起中國留學生、學者等竊取民主高新技術、軍事技術,以及圍攻聲援香港「反送中」抗議人士的新聞。很多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出國的人員,基本屬於國家招募的人員,這些協議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並呼籲民主國家的高校斷絕與「中國留學基金委」的合作。

王龍蒙說:當一些中國留學生選擇拿政府的錢出國,並簽下這種「魔鬼契約」時,其家人就注定會被變成人質。民主國家的大學應該拒絕與「中國留學基金委」這樣的機構合作,否則就變成了挾持人質的共犯。

瑞典駐歐委會議會大會(PACE)前副主席林德布勞德(Göran Lindblad)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認為 ,現在終於有證據表明「中共極權正在強迫歐洲大學的中國學生與中共簽訂忠誠協議,從而也佐證我們長期對中共利用學生刺探情報和宣傳意識形態的懷疑,民主國家必須捍衛學術自由。」

烏普薩拉大學、隆德大學等在發現這些文件後,表示將終止與「中國留學基金委」的合作。瑞典皇家理工大學負責國際關係的副校長奧斯特倫德(Stefan Östlund)稱,未聽聞學生因這樣的協議受到傷害,但他們也已開始就「中國留學基金委」進行討論。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畢子默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student-01192023112357.html


Sunday, 15 January 2023

拜登家又发现机密文件,瑞典加入北约的进程还没通过安卡拉这一关

各位好,我是安东尼,欢迎收听法国报纸摘要。在拜登位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家里,又发现5页拜登在担任美国副总统时期的机密文件。这是法国世界报今天在国际版的一个重要话题。文章说,拜登那里机密文件发现了一批又一批,这对他来说也是越来越不好办。 

负责向美国司法机构上交第一批机密文件的拜登的律师索贝尔,星期四晚间,在拜登的住宅找到这些文件。他说,拜登的律师星期三到拜登家中跟车库相连的房间去查找文件。在这件房间里,他们发现有一页文件是标注机密字样的文件。但是拜登的律师们没有查阅这种机密文件的授权,于是他们没有继续查找, 而是通知了美国司法部。美国司法部代表就陪着索贝尔律师查找,就这样发现了另外5页机密文件,于是立即收走了。

美国白宫星期四保证,将继续与美国司法部的调查合作。而美国司法部长加尔兰德已经任命了独立检察官胡尔,并授权他调查在这个案子中所有违法的个人或机构。

法国世界报说,这次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发现机密文件,白宫立即发新闻稿。但是上一次在华盛顿发现机密文件,白宫拖到了这个星期一事发两个月之后才承认。

这件事情在政治上让拜登很不好办。因为它一下子让人想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因为把文件搬到自己在佛罗里达州的家里也在受调查。虽然拜登的事与特朗普的事在本质上有很多不同,但美国共和党人正想用相提并论来洗白特朗普。而拜登是准备竞选连任的。

世界报说,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特朗普和他的律师们对美国国家档案馆瞒天过海私藏文件,所以美国司法部指派特别顾问史密斯去调查。现在特朗普和美国共和党人表示特朗普作为总统有权解密被带走的文件。但是他这些文件根本没有曾经被解密过的迹象。

瑞典要加入北约,但对安卡拉提出的要求不满。这是今天法国世界报在国际版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文章说,土耳其指责瑞典在满足土耳其的要求方面不够有作为,而瑞典开始不耐烦了。

6个多月前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二月份,匈牙利很可能成为北约30个成员国里批准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第29个国家。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土耳其很快会给瑞典和芬兰开绿灯。

土耳其取消了很久以前就安排好了的瑞典议长于1月17日的到访。原因是土耳其对1月11日库尔德人的支持者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前的示威非常气愤。这些人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人偶倒挂在路灯上。土耳其认为这是挑衅。第二天土耳其外交部就召会瑞典驻土耳其大使。

土耳其总统府的新闻处长发推文说,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库尔德工人党的恐怖分子能够挑衅瑞典政府, 这说明瑞典政府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来反击恐怖主义。

瑞典总理克里斯特森表示,土耳其有时候想从瑞典引渡他们想引渡的人。但是这些决定是由法院来做的,这没有办法改变。

世界报说,在瑞典有60%的人支持加入北约,有79%的人认为瑞典应该维护瑞典的法律,维护瑞典的法制, 即使以推迟加入北约为代价。而且最近几个月瑞典的争议不断,都是围绕着目前由社会民主党领导的政府对安卡拉让步的态度上的。2015年移民到瑞典的前公交司机塔特去年12月初被瑞典遣送回土耳其。一下飞机就被逮捕,他被土耳其指责于库尔德工人党有牵连,结果仅仅凭一些被认为没有多少根据的证词就被判处10多年徒刑。前瑞典驻联合国大使索希表示,这是瑞典的耻辱。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6%B3%95%E5%9B%BD%E6%8A%A5%E7%BA%B8%E6%91%98%E8%A6%81/20230115-%E6%8B%9C%E7%99%BB%E5%AE%B6%E5%8F%88%E5%8F%91%E7%8E%B0%E6%9C%BA%E5%AF%86%E6%96%87%E4%BB%B6%EF%BC%8C%E7%91%9E%E5%85%B8%E5%8A%A0%E5%85%A5%E5%8C%97%E7%BA%A6%E7%9A%84%E8%BF%9B%E7%A8%8B%E8%BF%98%E6%B2%A1%E9%80%9A%E8%BF%87%E5%AE%89%E5%8D%A1%E6%8B%89%E8%BF%99%E4%B8%80%E5%85%B3


Thursday, 20 October 2022

瑞典首相发表施政报告 对中政策将更强硬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周二在瑞典议会做上任后首次施政方针报告并提交内阁名单,报告中提到瑞典关切中国对台的武力恫吓,并表示"不会接受侵略性国家侵犯民主国家的自由"。台湾外交部感谢瑞典首相关切中国武吓台湾,希望强化合作。

瑞典议会周一投票通过,由克里斯特松出任首相,克里斯特松周二在议会做出上任后第一次的政府施政方针报告。

中央社报道,克里斯特松表示,瑞典目前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包括国内的帮派犯罪、枪击案件、1994年以来最高的通膨率、高电费等问题,加上欧洲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使让局势更加困难。

外交政策方面,克里斯特松指出,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主权所造成的安全问题将会是未来几年外交的重要工作,瑞典将会继续维护民主价值。他表示,民主价值将会成为瑞典未来外交政策的核心,"瑞典将会与共同价值的国家合作";"瑞典永远不会接受侵略性国家侵犯民主国家的自由,霸权将不能凌驾于权利之上"。

克里斯特松在报告中更进一步提到中国问题,他说,中国持续对台武力恫吓令人担忧,他强调任何形式的武力威胁都是不可接受的,就算是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也一样。

瑞典未来的对中政策将会与欧盟政策更加一致并有更明确的跨大西洋连结。

消息称,克里斯特松领导的温和党(Moderate Party)近年来多次在瑞典议会中对台湾表示支持,今年4月到台参访的"瑞典国会议员与欧洲议会议员访团"即由温和党的欧柏莉(Boriana Åberg)领团。

另外,台湾外交部周二感谢瑞典首相关切中国武吓台湾,希望强化合作。

中央社报道,台湾外交部周二表示,对克里斯特松及其内阁持续重视台海和平安全,并谴责中国图谋改变现状,台湾表达高度欢迎与诚挚感谢。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21018-%E7%91%9E%E5%85%B8%E9%A6%96%E7%9B%B8%E5%8F%91%E8%A1%A8%E6%96%BD%E6%94%BF%E6%8A%A5%E5%91%8A-%E5%AF%B9%E4%B8%AD%E6%94%BF%E7%AD%96%E5%B0%86%E6%9B%B4%E5%BC%BA%E7%A1%AC


Monday, 4 July 2022

承诺土耳其引渡要求换取同意加入北约? 瑞典首相有口难言

瑞典与芬兰在日前北约于西班牙举行的峰会前夕获得土耳其同意不再阻挠的绿灯。瑞典与芬兰与土耳其谈判,有消息披露两国是以包括同意引渡土耳其通缉的反对派人士为代价获得土耳其的首肯。会后多有评论指土耳其是赢家。土耳其总统也威胁说,瑞典与芬兰如果没有实践谈判承诺,土耳其仍然有能力阻挡瑞典与芬兰加入北约程序。就此,瑞典媒体追问首相是否同土耳其谈判许诺包括引渡土耳其持不同政见者的加入北约的条件。但瑞典首相拒绝否认。

土耳其宣称瑞典已承诺将遣返安卡拉追缉的一些人,以便加入北约,瑞典首相安德森(Magdalena Andersson)拒绝否认有这回事。

据法新社说,尽管面对记者质疑,而且瑞典的库尔德族和土耳其难民也表达对此感到担忧,安德森并未说明是否已向安卡拉做出这项承诺,以换取土其其不再反对瑞典加入北约。她只是说:「我担任部会首长已有8年,从不谈论谈判室里说的话。那的确是让我现在落入有点困难的处境。」

根据瑞典和芬兰6月28日在马德里北约峰会期间签署的一项协议,这两个北欧国家同意迅速且彻底地审查土耳其的引渡要求。

瑞典和芬兰后来称,并未承诺确实执行引渡,过程将掌握在有关当局和独立法院手里。不过土耳其总统艾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6月30日在北约峰会结束时表示,瑞典已做出承诺,将引渡「73名恐怖分子」,并威胁说,承诺若未兑现,土耳其仍将阻止他们加入北约。

安德森3日多次被要求说明是否已做出这样的承诺,她仅重申斯德哥尔摩的立场,称瑞典将继续尊重国家和国际的法律,没有任何瑞典国民会被引渡,引渡决定权则取决于独立的当局和法院。她还说:「如果你没有参与恐怖活动,就没有必要担心。」

安德森是在访问波罗的海哥特兰岛(Gotland)时,举行峰会结束返国后的首次记者会。每年7月,瑞典各政党领袖都会聚集该岛参加为期一周的政治会议。法新社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瑞典决定加入北约后,瑞典军方决定强化一些地点的防御,哥特兰岛是其中之一。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AC%A7%E6%B4%B2/20220704-%E6%89%BF%E8%AF%BA%E5%9C%9F%E8%80%B3%E5%85%B6%E5%BC%95%E6%B8%A1%E8%A6%81%E6%B1%82%E6%8D%A2%E5%8F%96%E5%90%8C%E6%84%8F%E5%8A%A0%E5%85%A5%E5%8C%97%E7%BA%A6-%E7%91%9E%E5%85%B8%E9%A6%96%E7%9B%B8%E6%9C%89%E5%8F%A3%E9%9A%BE%E8%A8%80


Friday, 1 July 2022

北約東擴:瑞典和芬蘭放棄中立走向北約的前前後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仍在繼續。最近在西班牙舉行的一次北約成員國峰會上,北約各國在承諾加大對烏克蘭支持的同時,正式邀請瑞典和芬蘭加盟。

對於這兩個冷戰時期都長期保持中立和不參與軍事聯盟的國家來說,申請加入北約是巨大轉變。在馬德里峰會上,土耳其也改變了以往反對兩國加入北約的立場,為瑞典和芬蘭成為北約成員國掃清最後障礙。

以防止北約東擴為藉口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對瑞典和芬蘭啟動加入北約程序表示強烈反對。歐美諸多分析人士都先後指出,普京入侵烏克蘭至少從戰略層面來說已經失敗,因為如果防止北約東擴是戰略目的,那麼如今烏克蘭戰爭尚未結束,但北約擴大卻已經成為定局;而且正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促使瑞典和芬蘭國內對加入北約的支持率急劇上升。

瑞典芬蘭加入北約有何考量?

俄羅斯領導人普京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打破了北歐長期以來的穩定感,使瑞典和芬蘭頓失安全感。

芬蘭前總理斯圖布(Alexander Stubb)甚至表示,2月24日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那一刻起,芬蘭加入北約就已經是「定局」。

對許多芬蘭人來說,烏克蘭被入侵帶來了一種多年以來揮之不去的似曾相似感。蘇聯曾在1939年底入侵芬蘭。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芬蘭軍隊儘管寡不敵眾但仍然殊死抵抗。最終芬蘭雖然免去了被佔領的命運,卻被迫放棄了十分之一的國土。

赫爾辛基大學政治學者薩卡(Iro Sarkka)說,觀看烏克蘭戰爭的發展就像重溫這段歷史。她說,芬蘭人看著他們與俄羅斯1340公里的邊界在想:「這是不是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啊?」

而瑞典近年來也感覺到了危險在逼近。俄羅斯軍機侵犯領空的報道數次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2014年,一艘俄羅斯潛艇擱淺在斯德哥爾摩群島淺水區的報道,讓瑞典人感到心驚。

2016年,瑞典軍隊時隔20年後重新回到波羅的海上的哥特蘭島。這個島雖小,但卻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
瑞典芬蘭加入北約前後有多大不同?

在某些方面,瑞典和芬蘭有沒有正式北約成員國資格並沒有什麼不同。

瑞典和芬蘭於1994年成為北約的正式伙伴,從那以後兩國一直都為北約做出重要貢獻。自冷戰結束以來,兩國數次參加過北約執行的任務。

但是,成為北約成員國將使瑞典芬蘭首次有了北約中擁核大國美國、法國和英國的安全保證。根據北約的第5條規定,對任何一個成員國的攻擊就是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

歷史學家邁南德(Henrik Meinander)說,自蘇聯解體以來,芬蘭人已經採取一連串小步驟,在心理上做好了加入北約的凖備。

1992年,赫爾辛基購買了64架美國戰鬥機。三年後,芬蘭與瑞典一起加入了歐盟。此後每一屆芬蘭政府都審查所謂的「北約」選項。芬蘭總人口550萬,戰時兵力為28萬,總共有90萬預備役軍人。

瑞典在20世紀90年代曾走過一條不同的道路,不僅縮小了軍隊規模,還把軍隊重點從防衛本國領土轉向世界各地的維和任務。

但2014年,俄羅斯從烏克蘭奪取併吞併克里米亞後,瑞典的情況發生了變化。瑞典恢復了徵兵制,並增加了國防開支。

2018年,瑞典每個家庭都收到了題為「如果危機或戰爭來臨」的軍隊手冊。這是自1991年以來瑞典軍方首次發出這樣的手冊。

北約要求成員國將國防開支定為不少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芬蘭已經達標,瑞典也指定了達標的計劃。

加入北約有什麼風險?

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北約擴張是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因此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將被視為一種挑釁。

俄羅斯外交部說,已經警告過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的「後果」。普京的親密盟友、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警告說,瑞典芬蘭加入北約可能促使莫斯科在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飛地加裏寧格勒部署核武器。

歷史學家斯圖布並不否認存在這些潛在的危險,但他認為,眼前對瑞典和芬蘭而言,更加迫在眉睫的現實風險是俄羅斯的網絡攻擊、虛假信息宣傳和時不時發生的領空被俄軍戰機侵犯。

北約會使瑞典和芬蘭更安全嗎?

在瑞典有相當數量的小部分人認為加入北約並不會使國家更為安全。

瑞典和平與仲裁協會(the Swedish Peace and Arbitration Society)的黛博拉·所羅門(Deborah Solomon)認為,北約的核威懾加劇了緊張局勢,並有可能與俄羅斯進行軍備競賽。她說,這使追求和平的努力變得複雜,也使瑞典的安全受到影響。

另一個擔心是,加入北約後,瑞典將失去其在全球核裁軍努力中的主導作用。瑞典許多對北約持懷疑態度的人回顧了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時期,當時瑞典利用其中立身份將自己定位為國際調解人。

所羅門女士說,瑞典加入北約就等於放棄了這個夢想。

至於芬蘭,它保持的中立與瑞典非常不同。1948年4月,芬蘭曾與蘇聯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這被看作是芬蘭為了生存和保持國家獨立所採取的務實做法。

歷史學家邁南德說,如果說瑞典的中立關係到這個國家的身份和意識形態,那麼芬蘭保持中立則是為了生存。

他說,瑞典之所以還有討論是否加入北約的空間,部分原因是它把芬蘭和波羅的海地區視為「緩衝區"。

蘇聯解體後,芬蘭放棄了其中立地位,向西方看齊,努力擺脫蘇聯勢力範圍的影響。

赫爾辛基大學政治學者伊羅·薩卡(Iro Sarkka)表示,在20世紀90年代初,芬蘭剛剛擺脫中立狀態,當時加入北約被認為是步子邁得太大。

但時過境遷,人們對危險來自何方的看法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大多數芬蘭人說他們已經凖備好加入北約。 

土耳其從中獲利

瑞典和芬蘭提交加入北約的申請,曾有一個「攔路虎」——土耳其。根據北約規程,新增任何成員國都必須得到所有30個成員國的同意。

土耳其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的理由是,這兩個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公開支持庫爾德工人黨,允許其在境內搞分裂土耳其的活動,並多次拒絶土耳其引渡相關人員的要求。

在本次馬德里北約峰會上,經過數小時的會談,瑞典、芬蘭和土耳其的外交部長簽署了一項聯合安全公約,以解決土耳其的關切。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瑞典已同意加強對土耳其引渡疑似武裝分子請求的工作。他補充說,瑞典和芬蘭還將取消對向土耳其出售武器的限制。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1993805


Wednesday, 22 June 2022

华为在瑞典5G上诉官司输了

来源: 
法广

瑞典法院周三今天驳回了中国电信设备公司华为在有关瑞典推出5G基础设施的两个案件中提出的上诉。该判决是否终审未知。瑞典已经有担心,该国的爱立信在中国可能遭到报复。

就华为在瑞典5G案件中上诉失败,法新社今天报道称,瑞典行政上诉法院在一份报告宣判决定的声明中说,裁定“假设在5G网络的关键功能中使用华为设备可能破坏瑞典的安全”,这是合理的。

2020年,瑞典成为欧洲继英国之后的第二个国家,也是欧盟第一个国家,公开禁止中国华为产品被运用在瑞典5G网络(第五代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中。

根据判决,已经安装的设备必须在2025年1月1日前拆除。

据瑞典行政上诉法院院长Anita Linder在声明中说,"瑞典的安全应被列在所有利益之前。瑞典电信监管局(PTS)的决定是基于对瑞典的真实、当前的和足够严重的威胁事实考量。"

据法新社说,瑞典当局的禁令据信损害了瑞典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北京当时警告说,瑞典电信监管局的决定可能会对在中国经营的瑞典公司产生 "后果"。

法新社说,中国的警告引起了瑞典对华为的竞争对手即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进行报复的担忧。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6/%E5%8D%8E%E4%B8%BA%E5%9C%A8%E7%91%9E%E5%85%B85g%E4%B8%8A%E8%AF%89%E5%AE%98%E5%8F%B8%E8%BE%93%E4%BA%86.html


Monday, 16 May 2022

无惧普京警告 瑞典正式申请加入北约

来源:
法广

瑞典周一正式申请加入北约,标志着作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直接结果,两个不结盟国家历史性地转变为北约的一员。国际观察关注芬兰与瑞典申请加入北约是否影响乌克兰与北约关系变化。俄罗斯警告芬兰与瑞典犯下严重错误。而乌克兰虽然早已遭到北约与欧盟国家拒绝根本无缘进北约,但仍然被俄罗斯侵略。

据法新社今天自斯德哥尔摩报道,经过近两个世纪的中立和军事不结盟,“我们正在离开一个时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瑞典首相马格达莱纳-安德森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她说,斯德哥尔摩预计将在一年内成为北约成员,因为北约试图平息来自土耳其的最后一刻的阻碍与敌意。

要引入一个新成员,需要北约30个现有成员的一致同意和议会批准。瑞典与芬兰加入北约的前景“并不构成直接威胁”,普京周一作出反应,此前他曾多次发表声明表达莫斯科对此的恼怒。但俄罗斯总统警告说,俄罗斯将对在两个北欧国家部署“军事基础设施”做出反应。

周一上午,瑞典首相在议会中与各党派领导人举行会谈,才发现她拥有巨大的多数支持。随着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周日的历史性摇摆,瑞典议会的八个政党中现在有六个政党赞成加入,代表了349名议员中304名的理论多数,即超过85%。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赫尔辛基一直处于加入北约的前列,而瑞典更像是一个追随者。北约规章说,只有成员才能从北约的保护伞中受益,而不是候选国,这导致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寻求几个北约国家的安全保证。

据瑞典首相说,瑞典在入北约前将处于弱势地位,因为邻近的北欧国家--挪威、丹麦和冰岛,这三个国家都已经是北约成员国,这些国家周一承诺,在瑞典和芬兰受到侵略时,他们会以一切必要手段提供援助。

丹麦领导人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对瑞典和芬兰说,“我们是邻居,我们是朋友。我们期待着你们成为北约的盟友。”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完全支持瑞典的决定。爱丽舍宫对此消息迅速做出了反应。

法新社说,另一方面,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表示,对莫斯科来说,瑞典和芬兰为应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进攻而申请加入北约是一个“严重错误”,其“后果将是深远的”。

虽然克里姆林宫以北约在其家门口扩张的风险为其入侵乌克兰辩护,但芬兰的加入将使俄罗斯和北约国家之间的边界延长约1300公里。

随着瑞典的加入,波罗的海将成为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和圣彼得堡飞地附近水域之外的一个“北约湖”。

芬兰议会(Eduskunta)将于周一举行马拉松式会议,审查行政部门周日正式提交的申请,最早将于周二进行投票。根据芬兰媒体的最新数据,200名当选议会代表中至少有85%将投赞成票。据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在辩论开始时说:“唯一威胁到欧洲安全,并公开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是俄罗斯。”我们的安全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正式的提名将在本周晚些时候被送往北约总部,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计划同时进行提名,可能在周三。北约曾保证将“张开双臂”欢迎这两个国家,但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表示他对瑞典和芬兰的加入持敌对态度,这给顺利达成一致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土耳其指责他们--尤其是斯德哥尔摩--对库尔德工人党(PKK)过于宽容,尽管它被列入欧盟的恐怖组织名单。瑞典国防部长彼得-胡尔特奎斯特周一宣布,将派出一个瑞典外交代表团,“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5/%E6%97%A0%E6%83%A7%E6%99%AE%E4%BA%AC%E8%AD%A6%E5%91%8A%7C%E7%91%9E%E5%85%B8%E6%AD%A3%E5%BC%8F%E7%94%B3%E8%AF%B7%E5%8A%A0%E5%85%A5%E5%8C%97%E7%BA%A6.html


Thursday, 12 May 2022

北約北擴:芬蘭和瑞典若加入北約 歐洲將更安全還是更危險?

賈德納(Frank Gardner)
BBC 安全事務記者

2022年5月11日

芬蘭和瑞典這兩個中立的北歐國家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感到非常震驚,以至於兩國都在認真考慮最早在今年夏天加入北約。

俄羅斯警告芬蘭和瑞典不要採取這樣的動作。如果兩國堅持這樣做,莫斯科威脅要做出「軍事技術反應」。

那麼,權衡利弊,如果這兩個國家中的一個或雙雙成為北約的一部分,歐洲是會變得更安全還是更危險?

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一個由30個國家組成的國際防禦聯盟,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 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但由美國龐大的軍事和核導彈力量主導。

芬蘭和瑞典都是符合北約成員國標凖的現代民主國家。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他會張開雙臂歡迎這兩個國家入盟,並且在審核兩國的成員資格時會盡量減少延遲。

美國陸軍部隊駐歐洲司令霍奇斯(Ben Hodges)中將認為, 毫無疑問,這一前景將對西方有好處:

「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意義重大——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發展。這是兩個非常強大的民主國家,兩國的軍隊都非常優秀、能力強而且非常現代化,並擁有卓越的動員系統。」

就芬蘭而言,某種形式的軍事一體化已經在進行中。作為北約聯合遠征軍(JEF)的一部分,英國坦克部隊官兵最近與芬蘭一個裝甲旅以及美國、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軍隊一起進行了演習。英國國防部表示,其目的是「阻止俄羅斯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國家發動侵略」。

那麼,如果芬蘭和瑞典其中一個或兩個國家都想加入北約,會面臨什麼問題呢?

俄羅斯,尤其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並不認為北約是一個防禦性聯盟。 恰恰相反,他認為北約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威脅。目睹北約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穩步向東擴張——距離莫斯科越拉越近,普京感到非常沮喪。

當普京還是在蘇聯國家安全機構克格勃( KGB)擔任一名年輕情報官時,莫斯科控制著東歐所有國家,其中大部分國家都駐有蘇聯軍隊。今天,幾乎所有這些國家都選擇向西方靠攏並加入北約。甚至連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曾經不情願地成為蘇聯一部分,現在也加入北約。

在俄羅斯的漫長邊界中只有6%與北約國家接壤,但克里姆林宮卻感到被圍堵並受到威脅。在普京總統2月24日派兵入侵烏克蘭之前不久,他要求重新繪製歐洲安全地圖。他堅持認為,北約軍隊應從所有這些東歐國家撤出,北約不應允許任何新國家加入。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卻導致了相反的結果。

幾十年來,芬蘭和瑞典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中立地位。在文化上,兩國堅定地站在西方陣營。但直到現在,這兩個國家一直對與擁有核武器的巨大鄰國俄羅斯保持警惕。

烏克蘭遭到入侵引發這兩個北歐國家對形勢進行徹底的重新思考,兩國政府和人民都想知道他們「在帳篷裏」是否會感到更安全,受到北約第5條款(Article 5)的集體保護。

這項條款指的是當北約一成員國受到攻擊,等同所有成員國受到攻擊,需立即啟動聯合自衛機制,包括動用武力。芬蘭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2%的芬蘭人贊成加入北約。

支持加入的理由

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芬蘭和(或)瑞典的大量軍隊加入,將大大增強北約在歐洲北部的防禦力量,在歐洲北部的軍隊數量將遠遠超過俄羅斯的軍隊。

霍奇斯說,芬蘭帶來了F35戰鬥機,瑞典帶來了愛國者導彈系統,並重新加強了俄羅斯最近一直在窺探的波羅的海大島哥特蘭島的安全。芬蘭和瑞典的武裝部隊都擅長極地作戰,為了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冰凍森林中戰鬥和生存而進行了密集訓練。當蘇聯在二次大戰中入侵芬蘭時,芬蘭人與入侵者進行了激烈的戰鬥,蘇軍損失慘重。

從地理上看,芬蘭若加入北約,將填補了北約防禦的巨大缺口,使其與俄羅斯的邊界面積增加了一倍。霍奇斯說,波羅的海的安全和穩定現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政治上,這將增加西方共同防禦的凝聚力,向普京發出一個信號,即幾乎整個歐洲都團結起來反對他入侵主權國家烏克蘭。

反對加入的理由

簡而言之,這裏的風險在於北約在俄羅斯的家門口如此大規模的擴張,讓克里姆林宮感到震驚和憤怒,以至於會以某種形式的猛烈攻擊作為回應。

當普京威脅要採取「軍事技術措施」來回應這一問題時,人們普遍認為會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是俄軍部隊和導彈將靠近西方部署來鞏固自己的邊界,其二是有可能加強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網絡攻擊。

多年來,保持中立對瑞典很有幫助。要放棄這種中立性,必須謹慎從事。 如果瑞典不得不購買北約武器而不是自己的武器,那麼瑞典的軍火工業也將付出經濟代價。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i Peskov )發出警告時強調,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不會為歐洲帶來更大的安全」。

普京喜歡提醒人們,他年輕的時候,有一次曾把老鼠逼到牆角,老鼠開始攻擊他。普京和他的顧問們已經找到一些理由指責北約阻撓俄羅斯奪取烏克蘭的計劃。如果他們毫無根據地認為,北約北翼突然擴張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了生存威脅,誰也不知道莫斯科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1407312


Wednesday, 11 May 2022

英国与瑞典芬兰签署安全协议,一方有难另一方必定支援

来源: 
美国之音

英国首相约翰逊5月11日访问瑞典和芬兰,表示已与瑞典和芬兰达成加强欧洲安全的协议,承诺一旦两国的军队遭到攻击,英国将予以支持和防卫。

约翰逊周三在位于斯德哥尔摩西南约90公里的瑞典首相乡间度假地哈普松德与玛格达莱娜·安德松首相举行了会晤,并签署了双边安全协定。约翰逊在访问瑞典之后还要前往芬兰访问,也与芬兰签署有同样承诺的安全协定。芬兰与俄罗斯有着长达1340公里的陆地边界。

瑞典和芬兰在俄罗斯发动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后都表示希望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以防在遭到俄罗斯入侵时能够得到北约的保护。克里姆林宫已经发出警告,如果瑞典和芬兰决定加入北约,必将引起“军事和政治后果”。

安德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危机时期,合作变得更加重要”。“如果英国和瑞典任何一方发生了灾难或者受到了攻击,另一方都会通过多种方式援助对方。在遭受意外的一方提出请求后,(另一方)将提供支援,也许包括军事资源。”

约翰逊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英国与瑞典签署的安全协议将“加强北欧国家的防御能力”,“这是两国间永久承诺的象征”。

约翰逊说,“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的承诺,目的在于加强双边的军事联系和全球稳定,加强欧洲未来几代人的防御能力。”

瑞典和芬兰已经从美国和德国得到支持的保证。

按照北约组织的程序,瑞典和芬兰从递交加入北约的申请开始就进入了过渡期,直到北约三十个成员国的议会批准它们的申请为止。预计,这两个北欧国家将在几天内宣布它们对加入北约问题上的立场。

约翰逊还提出要增加在北欧地区部署英国的军队。英国在波罗的海地区部署了由十个北欧国家组成的联合远征军。这十个国家是:英国、瑞典、芬兰、丹麦、爱沙尼亚、爱尔兰、拉脱维亚、荷兰和挪威。

2017年,瑞典和芬兰加入了这个以英国为主的快速反应部队。这支部队与北约部队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反应能力。同时,这支部队采用北约部队的标准和理念,能够与北约部队、联合国部队或者其它多国部队展开协调行动。

该部队在2018年完成组建,之后举行了多次演习,有独立演习也有与北约部队的联合演习。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5/%E8%8B%B1%E5%9B%BD%E4%B8%8E%E7%91%9E%E5%85%B8%E7%AD%BE%E7%BD%B2%E5%AE%89%E5%85%A8%E5%8D%8F%E8%AE%AE%EF%BC%8C%E4%B8%80%E6%96%B9%E6%9C%89%E9%9A%BE%E5%8F%A6%E4%B8%80%E6%96%B9%E5%BF%85%E5%AE%9A%E6%94%AF%E6%8F%B4.html


Thursday, 8 April 2021

被电视认罪5年后,他让央视在全球丢执照、被调查

来源: 
美国之音

对关注中国人权议题的群体来说,瑞典人权活动人士彼得·达林(Peter Dahlin)是一个熟悉的名字。现在达林有一个新的头衔与使命,他所发起的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正在全球发起投诉央视的行动,并成功地让英国政府撤销了央视的落地执照。

达林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锁定央视是要将中国逼入墙角,停止播放电视认罪这种违反人权和法治的行动,否则就“面临执照被吊销的可能性”。

星期三(4月7日)法国媒体监管机构法国高等视听委员会(CSA)证实,收到“保护卫士”针对中国官媒环球电视网CGTN的第一起投诉;上个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也宣布,开始审阅有关央视在美国播放电视认罪的投诉;今年2月,英国当局依据“保护卫士”的投诉,撤销了央视在英国的广播执照。达林为何锁定央视?

一切要从5年前说起。

2016年初的一个夜里,长期为中国维权律师提供援助的达林被十几名中国国安人员从他北京的家中带走,随即失去音讯。

两个多星期后,他突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荧幕上现身认罪。

“我在中国从事了违反中国法律的活动,严重伤害了中国政府,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身着黑衬衫和灰色开衫的达林在镜头前神色平静地说,“对此我深表歉意。”

在失踪的两个多星期里,达林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RSDL) - 没有律师,连日的马拉松式审讯,长时间的日光灯照射,甚至连每日必须服用的药物也被没收了。

达林被单独关在经严格防自杀处理的房间里,偶尔会听到楼上有人被毒打的声音(后来他得知那是被一同关押的同事)。

与达林工作毫无瓜葛的女友也被关押在同一处不对外公开的“黑监狱”,并一度被威胁10年的牢狱之灾。

“至今仍扎根在我脑海的记忆 - 像是种创伤吧 - 是他们也把我女友置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之下,仅仅为了向我施压,” 达林告诉美国之音,“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被这种心理压力笼罩着。”

关押两星期后,达林录制了认罪视频。随后,他就被获准保外就医。

1月25日,达林被蒙上双眼送至北京机场,搭乘飞回瑞典的班机,并被告知10年内不得入境中国。他的女友也在当天被释放。

瞄准央视

时间快进5年。如今的彼得·达林是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的负责人。这家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非政府机构(NGO)致力于推动亚洲地区的人权和法治。近几年,达林带领“保护卫士”在世界各国推动对央视违规行为,尤其是违法播放认罪视频的调查。

“中国又要留住蛋糕,又要吃蛋糕”,达林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想融入国际社会并从中获利,但又不想被国际社会的通行标准所束缚。”

随着中国近年来对公民社会的严厉打压,当局对维权和异议人士愈加频繁使用的电视认罪和与之相伴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成了达林和“保护卫士”重点关注的议题。他们在2018年11月启动一场“促使西方开始规范中国电视广播行为”的运动,开始在西方民主国家投诉央视播放电视认罪等违反当地媒体相关法律的行为。

英国首战告捷

这场运动的第一枪在英国打响。

2018年11月23日,曾在上海被迫电视认罪的英国前记者和商人韩飞龙(Peter Humphrey)与达林共同召开媒体发布会,议题聚焦于央视和其下属的国际传播机构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在英国违规运营行为。

同天,韩飞龙在“保护卫士”的支持下向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正式提交一份针对央视的投诉信,信中指控CGTN播放韩飞龙在被喂药、上铐、关入铁笼后被强迫录制的电视认罪视频,因此违反英国广播法有关隐私保护和公平对待方面的标准。

消息立刻传到已是周五傍晚的北京。央视总部当晚召开了持续整个周末的紧急会议,商讨来自英国的危机。那段时间,央视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声势浩大的伦敦办事处落户计划。

韩飞龙的投诉信提交后,“保护卫士”继续跟进。安吉拉·桂(Angela Gui),她是被迫电视认罪且至今下落不明的的瑞典籍香港书商桂敏海之女,以及同样亲历强迫电视认罪的前香港铜锣湾书店店长林荣基和前英国驻香港领事馆雇员郑文杰,也陆续得到“保护卫士”的支持,正式向Ofcom提交类似投诉。

Ofcom对以上投诉启动对CGTN的正式调查。

此外,“保护卫士”还在去年对CGTN追加了针对其广播执照问题的投诉,Ofcom也对此启动调查。

这一系列行动从去年开始结出果实。

去年7月,韩龙飞的投诉告捷,Ofcom裁决CGTN因播放其认罪视频违反英国广播法中的公平和隐私原则。今年3月,CGTN因此受10万英镑罚金。

“保护卫士”的最大捷报来自今年2月初。Ofcom对CGTN的执照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后,最终裁定CGTN不符持照要求,因而吊销其在英国的广播执照。

英国广播法规定,执有广播执照的一方必须拥有对其广播内容的编辑控制权,且广播内容不受任何政治机构控制。Ofcom在调查后认定,CGTN广播执照持有方星空华文传媒对CGTN的广播内容无监管编辑权,且CGTN受中国共产党控制。

美澳加法开始行动

“保护卫士”曾在2019年就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投诉央视4套和CGTN播放电视认罪的行为,但未得FCC的回应。今年3月,“保护卫士”向FCC重新提交投诉,而这一次,FCC在几天后就公开声明已开始审阅“保护卫士”针对央视在美播放电视认罪的投诉。

虽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为媒体言论自由提供保护,但FCC明文禁止广播媒体刻意歪曲新闻。“保护卫士”在投诉中称,央视是在知情的情况下和中国当局积极合作,录制、编辑并播出通过胁迫和欺骗手段得来的强迫认罪视频,因此属于“播放明知是虚假的信息”。

达林告诉美国之音,FCC这次对投诉的回应很积极,他对FCC接下来启动对央视4套和CGTN的正式调查很报信心。

“我们知道这样的调查在美国国内会有很多政治支持,” 达林说。

除了英美之外,“保护卫士”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投诉央视的行为。

今年3月,澳大利亚特别广播服务公司(SBS)因电视认罪相关投诉宣布暂时停播CGTN和CCTV4的内容。加拿大已对投诉展开调查,但仍未宣布结果。

4月7日,法国媒体主管机关CSA表示,已收到“保护卫士”提出针对CGTN的第一起投诉案,谴责CGTN播放维吾尔女童被迫自白的画面。CSA表示,目前正在进行调查,并密切观察CGTN,若有违法情况,CSA将出面干涉。

习近平想讲好中国故事,西方手握筹码

达林告诉美国之音,“保护卫士”接下来还会针对央视播放电视认罪的行为向各民主国家的电视服务供应商施压,敦促它们拒绝参与中国政府的“政治恐怖主义活动”,停止与央视合作。

达林说,其实他们发起这场运动的目标并不是让CGTN或CCTV4在各国停播。

“我们的目的是迫使央视停止参与到这种违反人权和法治的行为中,停止广播这种内容,这种被强迫的认罪妥协。”

达林表示,“保护卫士”在这个目标的实现上进展可观。

他说,自这场投诉运动开启以来,尤其自英国开启对CGTN的正式调查以来,央视国际频道上播放电视认罪的频率已有显著降低。

“扩大中国软实力是习近平非常重视的一项政策。想要‘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媒体,需要电视台。我们采取的行动将中国逼入墙角:要么继续播出这种认罪视频,然后面临执照被吊销的可能性;要么停止播出这些认罪视频,保住广播执照,” 达林说:“我们认为,最终他们会选择后者,维持电视频道的运营,对他们来说比播出认罪视频重要得多。”

4月7日,CGTN官网发表评论文章,将达林称为“剑指CGTN的反华十字军”(anti-China crusader),并称达林的“保护卫士”组织是“真正的无赖”(true scoundrel)。

对于投诉行动是否可能激起中国的报复,达林对此并不担心,他认为中国在惩罚外媒方面其实手里没有好打的牌了。他说,中国本来就已把几乎所有外媒平台都墙住了,他们顶多能做的是让外媒记者的工作环境更差些。但不管各国是否对央视采取行动,中国加紧钳制外媒记者的趋势一直都在。

达林观察到,虽然英国吊销CGTN执照,但也没见中国有多大的报复行动。虽然BBC世界新闻台随后被禁止在中国境内落地,但此前BBC在中国境内一般也只在部分豪华酒店和外籍人士聚居区才能收看,这一报复的象征性远高于实际伤害。

达林认为,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这些行动会给其他国家传递积极信号。

“受中国报复的威胁被高估了,大家不该害怕在这件事上做出该有的行动。”达林说。

折磨、羞辱无用,只激起反抗

“电视认罪这种做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吓住某个人,而是为吓住整个群体,” 达林告诉美国之音。

他举例说,当年用电视认罪羞辱人权律师王宇,就为吓住所有从事类似工作的人权律师;让记者或从事NGO工作的外籍人士电视认罪,也是同理。

“无论怎么定义,电视认罪都属于政治恐怖主义的一种,” 达林说,“因此,对这种行为进行抵抗和反击非常重要。”

被中国政府遣返后不久,达林很快就开始“抵抗和反击”工作。

他出任“人权卫士”负责人一职,并前往泰国继续投身亚洲国家的人权工作。系统性反击中国强迫电视认罪行为的想法,就是在那里萌了芽。

“记得是2017年的某个周五晚上,我和我同事迈克尔·卡斯特(Michael Castor)在泰国北部一家小酒吧里坐着喝酒,” 达林回忆着这场投诉运动的起点,“我俩讨论着中国维权律师们正面临的,但尚未被国际社会足够重视的各种新问题,一起进行着自言自语式的头脑风暴。”

“我当时突然想到,哦对,那些电视上一再播出的电视认罪,我们从没真正读到过对此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 达林对美国之音说,“除了我和另几个同事的亲历之外,我们从来都不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8年4月11日,“保护卫士”发布全球首份深入研究中国强迫电视认罪的报告,题为《先编排后登台:中国强制性电视认罪的幕后故事》,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记录并分析了2013年至2018年间有记录的45起电视认罪,以亲历者的第一视角展示中国国安人员如何扮演“导演”角色,通过官媒的摄像机和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外加酷刑或威胁亲友等高压手段,从被拘押者那里获得认罪视频。

报告也揭示,很多被拘押者在录视频前被刻意欺骗,被告知视频不会公之于众,主要为法官审案和“上级领导”所用。另外,报告中列举的强迫电视认罪都发生在当局对被拘押者做正式逮捕或庭审之前,是对既定法治程序的践踏。

达林说,这份开创性的报告也被译成中文,让中国内外的公众和媒体都真正了解电视认罪背后的真相,改变了他们看待和报道电视认罪的方式。达林也表示,报告的出版是这场投诉央视运动的真正开端。

“我从没在哪一刻考虑过停止我所做的工作。我打过交道的中国人权活动家、律师和记者也普遍是这种心态。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动力很大程度就来自个人曾遭受的痛苦,” 达林说。

“折磨人们、羞辱人们,把他们关进监狱,这些不会真正奏效,” 达林继续说道,“因为一旦这些人获得自由,他们就会重新出发,为这些问题加倍努力地工作,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8%A2%AB%E7%94%B5%E8%A7%86%E8%AE%A4%E7%BD%AA5%E5%B9%B4%E5%90%8E%EF%BC%8C%E4%BB%96%E8%AE%A9%E5%A4%AE%E8%A7%86%E5%9C%A8%E5%85%A8%E7%90%83%E4%B8%A2%E6%89%A7%E7%85%A7%E3%80%81%E8%A2%AB%E8%B0%83%E6%9F%A5.html


Thursday, 23 April 2020

瑞典清零关闭所有孔子学院

瑞典近日关闭了所剩的孔子学院以及与孔子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学校学中文教育课堂,据指成为欧洲第一个完全清退与中国国家层面孔子学院教育合作计划的国家。瑞典与中国双边关系交恶已有多时,从中国游客指控在瑞典遭受歧视事件到香港铜锣湾书店桂民海扑朔迷离拘禁案,再到新冠病毒疫情批评,瑞典与中国已经从过去的友好合作变为相互攻击指控怀疑。评论称维持孔子学院的合作基础丧失殆尽。

据英国泰晤士报昨天的报道称,瑞典人关闭了由中国政府资助的孔子学院以及瑞典学校学中文课堂计划,此举正值两国关系不断恶化之际。

该报道说,此前孔子学院与学校学中文计划皆由中国政府机构资助并提供教材。

瑞典关闭最后存留的孔子学院与学校学中文课堂计划,瑞典与中国双边关系因相互敌对与指控而变质。据信瑞典或是欧洲第一个全部清零孔子学院以及由中国官方资助的学校学中文合作计划的国家。

据英国泰晤士报引述分析说,瑞典与中国之间早前良好合作关系蜕变成为更多互相指控,互相指责干涉内政以及互批低能的敌视关系。

此前直至2015年,瑞典与中国关系合作紧密。2005年,中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建欧洲的第一所孔子学院,2010年,中国成功并购瑞典名车Volvo车企。

据该报道称,瑞典与中国两国政府关系由中国逮捕了桂民海事件开始恶化。

不过据消息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早在2015年就报告,将不再续签孔子学院的合作协议。目前的协议到今年6月底结束。



from RFI http://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00422-%E7%91%9E%E5%85%B8%E6%B8%85%E9%9B%B6%E5%85%B3%E9%97%AD%E6%89%80%E6%9C%89%E5%AD%94%E5%AD%90%E5%AD%A6%E9%99%A2


Monday, 13 April 2020

瑞典坚持不封城不隔离:病死数3天几乎翻倍

全球确诊人数已超170万,死亡人数破10万,当世界各国都采取措施时,瑞典依然坚持不封城、不隔离,瑞典另类的抗疫方式遭多方批评,而消极抗疫措施的后果也在慢慢地显现。

瑞典佛系抗疫:不隔离、不封城

瑞典的邻国采取了更加积极应对态度,挪威限制户外聚会人数在5人以内,并要求民众保持6英尺的社交距离。丹麦是欧洲第一个批关闭边境的国家,已经关闭了学校和饭店,并把聚会人数限制在10人以下。

相比之下,瑞典政府表示在户外可以举行500人的活动,16岁及以下学校正常上课,政府拒绝关闭边界,餐厅发廊等公共场所也保持开放。瑞典至今依然没有宣布强制隔离措施,而是鼓励民众自觉减少社交接触。

瑞典首席流行病学家安德斯·特涅尔表示,从长远来看,把所有人锁在家里是行不通的,人们迟早都要出门。尽管他否认支持群体免疫政策,但表示人们获得新冠肺炎的免疫力是一件好事。

确诊破万,死亡人数3天翻倍

无论瑞典政府怎么想,瑞典已经陷入病毒危机。越来越多的媒体指出瑞典宽松的抗疫措施,是一个错误。

截至当地时间4月11日,瑞典累计确诊人数已经破万,过去3天,瑞典死亡人数翻倍,从447增加至887例,相当于瑞典每百万人口中就有87例死亡,远超瑞典的三个北欧邻国丹麦、挪威与芬兰,甚至超过了美国。

据瑞典银行每日简报指出,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已经成为疫情暴发的中心,瑞典死亡率正在飞速增长,医院里人满为患,医护人员疲惫的在工作。瑞典的数字可能会变得更糟:斯德哥尔摩的所有疗养院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患有新冠肺炎。

佛系的背后是政府的力不从心

瑞典的抗疫政策引发多方批评,隆德大学教授卡尔森表示,瑞典政府的做法像是在拿瑞典人民的生命在玩俄罗斯轮盘赌。中国抗疫成功经验在前,瑞典的做法令人费解,佛系的背后是政府的力不从心,瑞典政府的权力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大。

首先,由于瑞典的政治体制原因,决策很容易遭多方掣肘,如果下令强制隔离,政策可能根本推进不下去。

上周政府向议会提案要求3个月的特别权力,可以绕过议会批准推行抗疫措施。却遭到反对党领导人的坚决反对,这个提案能否通过还要等到4月18日。

其次,公共卫生局独立于政府之外,政府决策要参考卫生局的建议,但不能对卫生局的决策施加影响。卫生局建议政府不必关闭学校,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






from 51新聞 https://info.51.ca/news/world/2020-04/876419.html


Sunday, 17 November 2019

瑞中关系将入“冰期”?

来源:
德国之声

瑞典笔会将今年的一项表达自由的奖项授予在中国被监禁的瑞典籍书商桂敏海。中国驻瑞典大使要求瑞典文化大臣不要出席颁奖仪式,但遭拒绝。

瑞典笔会将今年的图霍尔斯基奖授予在中国被监禁的瑞典籍书商桂敏海。本周五(11月15日)在授奖仪式开始前几个小时,瑞典文化大臣林德(Amanda Lind)说,“一个国家告诉另一个国家的政府该做什么,这是很严重的事”。

据报道,桂敏海于2015年在泰国被中国当局绑架和监禁。作为香港铜锣湾书店共同所有人之一,现年55岁的桂民海出版了一些披露中国政界人士私生活的书籍。

瑞典首相勒文(Stefan Lofven)说:“这个国家永远不会屈服于这类威胁。我们在瑞典拥有言论自由,这是关键时刻。”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要求瑞典笔会取消对桂敏海的这一奖项,而且要求文化大臣林德不出席这一活动。他说,(向桂民海)颁授这一奖项将给中瑞两国关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他还说,“我们一定会采取对策”。但是他没有具体说明。

瑞典首相勒文在接受瑞典电视台SVT采访时说:“那就让我们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他说:“我们为瑞典的表达自由发声。这正是瑞典建立起来的方式,也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方式。”

这一小插曲恰逢斯德哥尔摩和北京之间关系紧张之际。

美联社报道称,中国公安机关以涉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对桂敏海采取强制措施,并且拒绝了瑞典的释放要求。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911/%E7%91%9E%E4%B8%AD%E5%85%B3%E7%B3%BB%E5%B0%86%E5%85%A5%E2%80%9C%E5%86%B0%E6%9C%9F%E2%80%9D%EF%BC%9F.html


Friday, 15 February 2019

瑞典外交部长:对驻华大使林戴安行为“非常愤怒”

来源:
美国之音

瑞典外交部长瓦尔斯特伦星期五表示,她对瑞典驻华大使安排桂民海的女儿Angela Gui同两名商人会面感到“非常愤怒”。据称这两名商人在会面中曾经威胁桂民海的女儿。

瓦尔斯特伦在瑞典公共电台节目中说,瑞典外交部事先不知道驻华大使林戴安安排的斯德哥尔摩的会面。

瑞典驻华大使林戴安已经被召回国,接受调查。

香港前铜锣湾书店出版商桂民海的女儿星期三说,瑞典驻华大使林戴安今年1月25日在斯德哥尔摩为她安排了一次跟两名商人的“奇怪”会面。她说,他们在主动提出要帮助她父亲桂民海获释后,曾经威胁她不要对任何人谈起这场秘密会面,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低调。

瑞典公民桂民海曾经是香港铜锣湾书店的出版商,因为出版一些政治敏感的书籍,2015年10月在泰国神秘失踪。在国际社会强烈反应下,桂民海出现在中国官方电视上“认罪”,随后被关押两年。

桂民海今年54岁,2017年10月从拘留所获释,但后来又失踪。去年1月,桂民海在乘坐开往北京的火车上被中国公安带走。当时两名瑞典外交官在场。中国后来证实拘留了桂民海。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902/%E7%91%9E%E5%85%B8%E5%A4%96%E4%BA%A4%E9%83%A8%E9%95%BF%EF%BC%9A%E5%AF%B9%E9%A9%BB%E5%8D%8E%E5%A4%A7%E4%BD%BF%E6%9E%97%E6%88%B4%E5%AE%89%E8%A1%8C%E4%B8%BA%E2%80%9C%E9%9D%9E%E5%B8%B8%E6%84%A4%E6%80%92%E2%80%9D.html

Tuesday, 2 October 2018

美国之音 | 瑞典电视台称不会向中国政府道歉并再讽中国:全世界都是你的


瑞典电视台主持人伦达尔9月28日使用改版世界地图讽刺中国(苹果日报图片)

华盛顿 —

瑞典电视台的一个著名主持人在9月28日星期五播出的一个节目中称,他虽然对缺乏文化敏感感到抱歉,但不会对不尊重言论自由的中国政府道歉。

主持人伦达尔在节目上秀出一张改版的世界地图,只见地图上的到处都覆盖着中国国旗,世界一片红。他讽刺中国说“全世界都你的”。

中国驻瑞典使馆星期六发布声明表示强烈抗议,称该电视台“妄图把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对立起来,用心极其险恶”。该声明还抨击说,瑞典电视台辱华节目主持人的所谓道歉“回避种族主义的本质”。该声明还说,中国政府是受到近14亿中国人民“衷心拥戴”的政府。

中国游客在瑞典一家旅馆争端一事被中国官媒报道瑞典警察粗暴,排华辱华。但事后却有网友爆料,其实是中国游客想多住一晚被旅馆识破,才大闹一场。事后两国间的纠纷越演越烈。

瑞典电视台一档政治讽刺娱乐节目《瑞典新闻》在本星期初的一个节目上以讽刺和滑稽的表达方式提醒中国游客在瑞典应该注意的当地文化,包括不应随地大小便,随后中国提出强烈抗议,抨击该节目恶意侮辱攻击中国人,并指责瑞典使用中国地图时,没将台湾和部分西藏纳入,要求道歉。

《瑞典新闻》主持人伦达尔在星期五的节目上表示,自己遭到中国网民的霸凌,他还说要为一个让10亿人不好受的玩笑道歉,向那些因种族主义感到受伤的人致歉,不过不会对中国政府道歉,认为中国政府不尊重言论自由。

他还说,自己也收到一张瑞典地图,因为没有哥特兰岛,所以他也要抗议。

尽管中国媒体报导的读者评论显示出来的多是一面倒的谴责瑞典电视台和抵制瑞典的民族主义言论,但海外的媒体报道网友评论则很多态度相反。有人认为中国强硬地不依不饶,最终在国际社会丢人失礼的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

有网友表示,节目用五星红旗覆盖全球,说明欧洲人像美国人一样,已经强烈感到中国要用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给国际社会。

还有网友表示,不用瑞典人告诉国人,中国政府和人民本来就是分开的,利益是对立的。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8/10/%e7%be%8e%e5%9b%bd%e4%b9%8b%e9%9f%b3-%e7%91%9e%e5%85%b8%e7%94%b5%e8%a7%86%e5%8f%b0%e7%a7%b0%e4%b8%8d%e4%bc%9a%e5%90%91%e4%b8%ad%e5%9b%bd%e6%94%bf%e5%ba%9c%e9%81%93%e6%ad%89%e5%b9%b6%e5%86%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