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0 April 2022

英国防大臣警告:普京或5月9日向全球“纳粹”宣战

来源:
法广

英国预测,俄罗斯总统普京会利用5月9日二战胜利纪念日来宣布大规模动员后备军人,向全球纳粹宣战,并对乌克兰发动最后一击。

据中央社今天引述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消息,英国国防大臣华勒斯(Ben Wallace)今天表示,普京可能会在莫斯科纪念俄国结束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阅兵仪式上,向全球“纳粹”宣战。而虽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是犹太裔,且极右派在乌克兰几乎得不到支持,普京仍于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非法入侵,称这是一场要让乌克兰“去纳粹化”的“特殊军事行动”。

由于普京军队的首波军事目标失利,莫斯科当局重新将焦点放在夺下乌国东部和南部沿岸地区。不过,和入侵初期一样,俄军遭遇基辅当局坚定军队的顽强抵抗。

该报道称,若干分析家曾预测普京想要在5月9日这天宣布某种形式的胜利,但随着距离胜利日阅兵只剩不到2周时间,这看起来不太可能发生。

据英国防长华勒斯向伦敦广播公司(LBC Radio)表示,普京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宣布对他称为全球“纳粹”的对象发动一场新战争,以激励俄国人民再次对抗乌克兰。华勒斯今天早上表示:“他有可能会在胜利日这天宣布‘我们现在向全球纳粹宣战’,我们需要大规模动员俄罗斯人民…如果他这么做,我不会感到意外。”

据英国防长称,“我们必须帮助乌克兰人有效摆脱纠缠者,维持击退俄军的动力。”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8%8B%B1%E5%9B%BD%E9%98%B2%E5%A4%A7%E8%87%A3%E8%AD%A6%E5%91%8A%EF%BC%9A%E6%99%AE%E4%BA%AC%E6%88%965%E6%9C%889%E6%97%A5%E5%90%91%E5%85%A8%E7%90%83%E2%80%9C%E7%BA%B3%E7%B2%B9%E2%80%9D%E5%AE%A3%E6%88%98.html


美高校师生呼吁校方从中国撤资

来源:
自由亚洲

过去一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职员不断呼吁校方重新考虑和中国的商业关系,但没有得到响应。星期五(4月29日)一些康奈尔教职员组织了一场对全体师生开放的宣讲会,讨论康奈尔与中国的关系对学术自由构成的影响。

康奈尔与中国高校目前有超过20个合作项目。去年,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不顾教职工们对中国学术自由现状的担忧,执意和北京大学成立一个双学位项目。今年3月,康奈尔启动了“全球中心”(Global Hubs)研究交换网络,合作的学校来自全球多国,包括中国。部分康奈尔教授曾要求审议“全球中心”的政策内容,但这一要求尚未被满足。

周五的宣讲会邀请了学校内外专家讨论康奈尔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学术自由状况和中国当局对美国校园的言论影响。活动获得10个康奈尔学生组织的赞助,包括由全体学生选举产生的学生议会(Student Assembly)。

康奈尔大学教授对学校与中国经济利益的担忧远远不是个案。过去几年来,美国多所高校的学生纷纷发起倡议,要学校审计与中国有关的投资,并从帮助侵犯新疆维吾尔人人权的实体中撤资。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5/%E7%BE%8E%E9%AB%98%E6%A0%A1%E5%B8%88%E7%94%9F%E5%91%BC%E5%90%81%E6%A0%A1%E6%96%B9%E4%BB%8E%E4%B8%AD%E5%9B%BD%E6%92%A4%E8%B5%84.html


中所安全协议再惹议,澳大利亚总理指责中国利用其影响澳大选

来源:
美国之音

在澳大利亚内务部长卡伦∙安德鲁斯(Karen Andrews)指控北京与所罗门群岛签署的一份双边安全协议在时机上有影响澳大利亚大选之嫌后,澳大利亚总理斯考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星期六(4月30日)进一步表示,中国在干预外国政治方面创下了“纪录”。

澳大利亚5月21日将举行大选,而寻求连任的莫里森领导的保守派联盟在最近的民调中民意支持度低迷。他正试图利用其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建树,包括对中国的强硬态度,来拉抬声势。

“我们非常清楚中国政府寻求在我们国家拥有影响力,”莫里森星期六在澳大利亚唯一的岛州塔斯马尼亚对记者说。“这在外国对澳大利亚的干预中创下纪录。”

澳大利亚内政部长安德鲁斯此前曾表示,中国披露与所罗门群岛安全协议的时机“是对澳大利亚大选的一种外国干预”。而莫里森是在被记者问及安德鲁斯的说法有何证据时作上述表示的。

“我们谈论政治干预,而这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了解北京正在做什么,正努力想获取什么,它的计划是什么,它在所罗门群岛所采取的行动中又想获取什么,但这不仅仅局限于所罗门群岛,”安德鲁斯说。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澳大利亚大选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但是澳大利亚政府和反对党工党很少讨论中国政策的细节,反而会互相指责对方是北京属意的选择。

北京一直坚称,它与所罗门群岛最近签署的安全协议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同时敦促澳大利亚“尊重中国与所罗门群岛两个主权国家自主作出的选择”。

中所安全协议草签之后但尚未正式签署前,澳大利亚曾经派遣包括部长在内的高层官员前往所罗门群岛,希望能够劝阻后者与中国签署正式的协议。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也曾率领一个美国高级代表团访问所罗门群岛,希望所国三思而后行。坎贝尔还说出了如果出现中国在所国建立军事基地的迹象,美国将采取因对措施的重话。但是所罗门群岛仍然决定我行我素,与中国正式签署了双边安全框架协议。

中所安全协议不仅让美国关切,更让与所国相邻并隔海相望的澳大利亚焦虑。西方担心中国军方利用中所安全协议未来在南太平洋取得落脚点。中所安全协议也被视为莫里森政府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一个漏洞。

在澳大利亚反对党工党本周早些时候公开表示中所安全协议是澳大利亚国安政策的失败之后,莫里森政府升高了对中国政府批评的音量。

莫里森特别提到他的政府提案禁止外国政治献金以及外国代理人登记制度。

“任何有关中国政府不寻求在澳大利亚影响力的说法,嗯,我们完成这方面的立法不是没有原因的,”莫里森说。

所罗门群岛总理梅纳西∙索加瓦雷(Manasseh Sgavare)星期五在向国会发表演说时表示,所国无意参与任何太平洋军事化的行动,但是因为与澳大利亚的安全协议还不够,所以与中国签署了双边安全框架协议。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4%B8%AD%E6%89%80%E5%AE%89%E5%85%A8%E5%8D%8F%E8%AE%AE%E5%86%8D%E6%83%B9%E8%AE%AE%EF%BC%8C%E6%BE%B3%E5%A4%A7%E5%88%A9%E4%BA%9A%E6%80%BB%E7%90%86%E6%8C%87%E8%B4%A3%E4%B8%AD%E5%9B%BD%E5%88%A9%E7%94%A8%E5%85%B6%E5%BD%B1%E5%93%8D%E6%BE%B3%E5%A4%A7%E9%80%89.html


中国颁新法称拐卖罪犯自首可免罚 引发网民反弹

来源:
自由亚洲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发布通告,敦促拐卖妇儿罪犯于今年6月30日前自首,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

综合国际媒体30日报道,在中国社群平台微博,不少网友嘲讽当局敦促犯罪嫌疑人自首的做法。有网友表示,“敦促就能自首的话,还要警察干嘛”、“如果敦促就能自首的话,有这道德觉悟,谁还干拐卖啊?”

也有网友批评犯罪者可免罪或获轻判,“自首能减轻罪行的话,那些被毁掉的女孩子的一生,谁来赔”、“减轻?那妇女儿童受的罪谁来承受?”、“买野生动物都要被判刑,买人不算犯罪吗?”、“自首还要给她们减轻?这是不是赤裸裸地告诉世人,人犯罪了,只要自首就可以轻判?”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5/%E4%B8%AD%E5%9B%BD%E9%A2%81%E6%96%B0%E6%B3%95%E7%A7%B0%E6%8B%90%E5%8D%96%E7%BD%AA%E7%8A%AF%E8%87%AA%E9%A6%96%E5%8F%AF%E5%85%8D%E7%BD%9A%7C%E5%BC%95%E5%8F%91%E7%BD%91%E6%B0%91%E5%8F%8D%E5%BC%B9.html


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破千万,就业面临“完美风暴”的困局

这个时间点谈中国大学毕业应届生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其实已经意义不大,只要你稍微留意下身边的商场,小商铺,民企情况就根本不需要什么就业数据来告诉你实体经济的现况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还封着呢,疫情持续时间越长就会有越多企业破产或者裁员,那么你一个应届生拿什么跟一群职场老油条竞争?所以接下来应届和“老”高校毕业生们将面临局面只能是“就业完美风暴”。

支撑中国就业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到底是什么?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e2932b9c-9355-4391-9a85-8cc2df5a53a2.jpeg


上表的六大类城镇就业总人数,已经囊括了绝大部分的就业门类,只有极少数的自由职业者未包含在内,比如极个别的非体制内作家或自由设计师。连律师都是要交社保,算进企业员工里的。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近六年来,支撑我国就业增长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个体户!在数据上,2013-2018年我国六大类城镇就业总人数增加了9157万(41649万-32492万),其中个体户新增就业人数4298万(10440万-6142万),占比达到46.9%。最关键的是2018年的数据,这一年六大类城镇就业人数新增了1330万,而个体户新增了足足1092万,占比达到惊人的82%!这意味着街头巷尾的火锅店、服装店、小卖铺和小旅馆,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就业支撑,没有之一。

到这里你可能要说这些个火锅店,服务店,小卖铺等个体户单位不是广大大学生的就业主要去处,所以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我只能说这是学生才会有的理解,在中国无处不在的餐饮,服装,作坊型的工厂才是支撑广大所谓办公室白领型产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都已如此脆弱无比了,你还指望“上层建筑”能够提供的白领职位不受影响么?

看完个体户的相关行业数据,我们再回头看看其它就业部门。民营企业到2018年其实已经算是丧失就业增量了,当年度仅仅只增加了624万的就业,增幅只有4.7%,远低于当年度个体户11.7%的就业增幅。如今民企的境地是什么样,我相信不需要统计局给出的数据聪明的你也能通过各种渠道管中窥豹了吧,私营企业已经不太可能恢复相对更加高速的就业增长了,哪怕疫情恢复后。

然后我们看看如今就业的香饽饽体制内国企的就业贡献情况:2013-2018年国有单位总就业人数减少了625万。一方面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大规模扩招,另一方面,大量的国有企业的效益也不算特别好,还需要财政补贴才能活得下去。于是我大中国近年来一直尝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减少纯国企的数量,以减轻财政补贴的负担。之后国企可能出现规模扩大的趋势,但这不意味着能创造出每年近1000万的岗位,卷进体制内只会越来越难。

最后是被我国寄予众望的混合所有型企业的就业情况,老实说,同样不尽人意。2018年混合所有型企业的新增就业人数仅213万,增幅仅2.5%,连民营企业的就业增幅都比不上,这导致混合所有型企业的总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值逐年下降,从2013年的25.3%逐年坚定地下降到2018年的21.1%。聪明的人应该知道,本身国企 权责不清的问题用混合所有制只会进一步放大这种混乱,而且根据中央精神,我们的最终蓝图(初心)里真的会有混合所有制的一席之地吗?这里就不展开详述,聪明的人自然会有自己的答案。

高等教育即将(已经)过剩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034cdab-779e-4cac-bdfd-5928fa55a279.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0442be1-7204-4b86-a6ff-d9d23f4d7f28.jpeg
从上面图表可以发现疫情这2年考研究生的人数出现暴增,这意味着广大大学生对于就业难度的预期已经调高,不得不选择进一步深造(内卷),结合今年创纪录的1076万大学毕业生的数据,那么意味着还有457万的报名考研的新老毕业生在未来1-2年内进入本来就拥挤的就业市场,你真的认为你2年后拿到研究生学位就能拿到一个白领职位了吗?那么好,又有一部分学霸决定一劳永逸直接攻读最高学位——博士来解决就业问题,我们就来看看近些年博士报名情况的趋势。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4cf65f3e-7df2-4342-9d42-d137fc006756.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22c04af-3767-4b7e-976e-c5c4297ff90e.jpeg

无疑博士也已经开始内卷,开始成为延缓就业压力的一个环节了。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就业市场存在普遍性的年龄歧视现象,你真花费4-6年读完博士,这个年龄上就真的不再有优势了,高校教职职位能吸收的博士数量毕竟有限,那么多毕业的博士就业又将面临如何惨烈的市场竞争呢?

最后来谈谈考公的情况,这个就不摆数据了,博士去竞聘居委会职位,考公人数年年创造纪录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不需要数据就能感受到这个渠道已经是多么拥挤了。回到之前的创造就业数据,国企从来不是创造就业的主力,每年能吸收的毕业生有限,那么又会有一批“淘汰”人员流入就业市场,粗略估计一年进入市场寻找工作的“新老”毕业生可能已经达到2000万这个数字。

编者顺便吐一下槽:中国的大学几经扩招之后,现在已经基本接近百分百高考录取率了,考生已经基本上被各级大学一网打尽了。在数据上,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这个人数大幅超过了当年度的普通高中毕业人数787万,是因为高考还允许职业高中和中专生报名,同时也有部分复读生的存在。也就是说,现在参加高考,只要考生愿意的话,基本上能保证有个学校可以去混。只不过,很快的,伴随着新生人口的剧烈下降,这种遍地都是大学的情况会迅速改变。笔者估计,各种地方性高校会首当其冲因为缺乏生源而被裁撤。这也不是多难想象的事,很快,大家就能见识到了。

职业(专科)教育受制于文化,社会结构问题

从数据上看目前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似乎还是处在供应小于需求,物以稀为贵的“蓝海”市场,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并且还自己或者把小孩送去大专(职业学校)接受教育,那我只能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谈中国的职业学校教育首先要看的是为什么家长不愿意送小孩去读大专或者职业技术学院, 原因很简单国情和文化。首先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儒家)是比较轻视体力劳动者的,加上中国并没有经历欧美那样的工人运动和制造业(第二产业)战后黄金发展期,所以中国人既没有历史上对于工厂工作美好的记忆,也没有认知上对于蓝领的尊重,你难道指望一个好就业能扭转这种价值判断上的传统?其次是国情,中国并没有欧美那样全面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兜底), 一个蓝领面临的工伤危险是绝对高于坐办公室的白领的,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做蓝领你可能赚的不比白领少(假设)甚至还更容易找到工作,但你不得不面临随时因为意外导致你瞬间失去所有收入的情况。在赌博上这叫All in, 社会上一定不会绝大多数人愿意在事业上选择All in的,这也不会因为All in的回报大就改变,何况选择蓝领方向的规划在中国,你甚至得不到更高的回报。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将处在一个长期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不会出现因为就业容易大批家长就让小孩去读大专院校的情况,如果没有根本性的社会结构改变。

结束语

最后的最后面对未来可能的就业完美风暴,各位即将或者已经毕业的人更应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广开思路,做更全面的规划和思考,随大流的选择未必最好,能预见时代大趋势的人只会少数,话就讲到这里。



from Matters | 最新 https://matters.news/@kuyigougou/2022%E5%B9%B4%E4%B8%AD%E5%9B%BD%E9%AB%98%E6%A0%A1%E6%AF%95%E4%B8%9A%E7%94%9F%E7%A0%B4%E5%8D%83%E4%B8%87-%E5%B0%B1%E4%B8%9A%E9%9D%A2%E4%B8%B4-%E5%AE%8C%E7%BE%8E%E9%A3%8E%E6%9A%B4-%E7%9A%84%E5%9B%B0%E5%B1%80-bafyreigb2ntn2eshm2umy54rgyvdbjv3p546m2lf3rmxeyaamivxfyumqi


横河:中共放松大公司监管 清零还坚持吗?

来源:
大纪元

观众朋友们好,我是横河,欢迎大家来到《横河观点》频道,4月28日,星期五。我的频道是美东时间每周二、四、五更新视频,给您带来最新的时局分析,深度解读,欢迎大家订阅并分享给您的朋友。

今天焦点:经济不行了又要靠私企,中共放松高科技公司监管,中概股继续在美国圈钱,清零还坚持吗?

南华早报披露中共政治局会议决定放弃对大公司的整改和罚款,并正和美国讨论允许监管审计,足显经济困境,历史上中共危机时给私企松绑只是权宜之计,对私企网开一面,清零还会坚持吗?

南华早报透露中共政治局会议细节,将放松对大公司整改

这几天国际上都在关注周五中共政治局会议,南华早报最先透露一些没有公开报导的细节,美国各大媒体跟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放松对高技术企业的监管。

中共喉舌正式报导了这次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习近平主持会议”,关键其实就是两点,经济、习近平主持。重点是“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也就是说,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出了大问题了。

昨天节目稍提了一下,金融时报文章提到中国经济处于30年最糟,他认为是清零造成的,我补充了一下,还有对私企的打压。目前透露出来的消息,是对第二点,即私企,放松监管。这些从官方报导的套话很难看出来,所以需要从内部放风来看实际政策究竟是什么。

这就是南华早报报导的内容,南华早报现在是马云旗下,类似我上次谈到的多维或凤凰卫视,这只可能是有意放风。主要内容有两点,1)周五政治局会议后,5-1劳动节后会和大型科技公司召开一个座谈会,向企业高官保证,监管机构不再对企业进行整改,也不再进行突然的罚款,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和字节跳动都收到了邀请;2)座谈会前,会开一个各监管机构的联合会议,统一步调落实中央的新政策。显然,这是从这两年对私企和高技术大公司对整改和打压退了一大步,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变相的放弃了失败了的国进民退的政策。

中共为应对经济危机,包括允许审计在美国上市中国公司

形势不容乐观。经济方面情况有多严重,只要看中共愿意做出的让步就知道了。除了对高技术大公司网开一面,对一直不松口的中概股的审计也有了改变。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彭博社引述不具名消息来源,中共当局正在和美国监管部门讨论,允许对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现场审计。我们知道,对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而言,最大的争议就是不透明,在美国上市是要有审计的,但华尔街巨头屈服于中共,或者说和中共合谋,将中国股票包装上市,避开美国监管,中概股得以在美国圈钱,华尔街吃饱,就苦了美国股民。这些年美国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中概股已经被迫退市,就在几天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再将17指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5只列入“确定摘牌名单”,现在谈判,当然有华尔街的利益集团插手的因素,但重要的仍然是中共方面做出重大让步,同意审计,不再是国家机密了,只能说中国经济真的问题很大了,要不然中共不会在这种所谓原则问题上让步的,当然也有中共利益集团施压的因素,毕竟能到美国圈钱的都不是一般企业。当然这个发展对美国有没有好处是另一回事,我个人认为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对华尔街有好处而已。

中共应对危机的放松套路总有人上当,历史教训

中共这次是真正遇到危机了,中共在危机面前是会在政策上变化的,而且总能迷惑一些人,建政的时候需要人捧场,弄出来一个政治协商会议,就是授权给中共统治的,还吸引了众多学有所成的留美精英回国效劳。

到政权一巩固,1957年反右来个一锅端;大跃进后闹饥荒,饿死几千万人,没办法了,搞了个包产到户,总算有饭吃了,不过经济一好转,立即开始折腾,文革中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闹得比土改还凶。

改革开放,是折腾最少的,但一旦经济好转、政权稳固,还是憋不住要打击资本主义,其实打击私有经济从薄熙来重庆就开始了,只是大家没有太当回事而已,一直到最近几年,把改革开放积累的资本折腾的差不多了。

就像大跃进以后那样,又要利用私有经济来挽救,历史为鉴,放开是中共遇到执政危机时的权宜之计,收紧和打压私营经济才是常态。

其实不仅是建政后,建政前就是如此,抗战期间,中共自己力量不够,就把之前的没收地主土地改成了二五减租,土地革命时期要消灭的地主突然成了开明绅士,那些和中共合作的开明绅士绝对没想到中共一旦获得政权,第一个杀的就是他们。如果这次中共能度过危机,再次打压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熬过或逃过这波打压的私企来说,经过这几年的打压,是否能吸取教训,很难一概而论,中共反复折腾70多年,不吸取教训的还是有,而且总有新来的继续上当。

还有就是已经被打压的怎么办,就像孙大午、任志强那些人。中共的政策就是这样,随机性很强,已经被打压了的,几乎没有可能改正。

文革中曾经因为反对林彪被打压的,林彪倒了之后没有被平反的,因为反对他的时候他是法定接班人,反他就是反党。最后是文革结束后才大部分被平反。

私企被阶段性打压的根本原因

中共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才是重要的。允许私企存在和发展,是一个政策,是中共赐予的,有权力给你,就有权力收回,就这么简单。

这里我们不讨论中国私企的原罪,在中国私企坐大多背景都不简单,但企业的利益和发展动力,很大程度是由其属性决定的,即使是白手套,它的背后靠山是官场某人或某集团,但这些官员的这部分利益还是靠的私有制那部分,这就是当年我的一个英文老师说的,他支持官员的腐败,因为只有官员得到了利益,才有可能支持经济改革,民众才有机会参与经济发展和受益,这也是邓小平的思路。

这也就是为什么再白手套,再有后台,党还是不信任,还是要被打压,被整改。那有没有可能让私企健康发展,有中共在,就不可能。

对私企网开一面,清零还会坚持吗?

不过导致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不只是对私企对打压,至少还有动态清零政策。两个现实的主要因素,即使对私企放松,另一个清零的限制也足以使经济目标达不到。

那中共会不会放弃清零呢?名义上放弃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习近平亲自指挥的,牵涉面太广,二十大布局,连任等等,毕竟对私企的打压从来就没有一个类似清零那样的和习近平捆绑的清晰的标签,转弯稍微容易一些。

所以政治局会议说了“坚持动态清零”,但具体的有三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至少把疫情和经济发展并列了。我一直认为清零和经济不可兼得,其中一个要扩大另一个就必须减少,所以要抓经济,清零的标准就必须降低,哪怕是私下悄悄的。

这次政治局会议有这样一句话“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就暗示了这一点。不过这只是宏观上会悄悄放松,但具体各地,包括上海但人道灾难还会继续。和以往历次政治运动一样,这次清零这场政治运动也造就了清零利益集团,包括核酸、抗原检测、甚至封城都可以大发国难财。清零政策即使私下调整也是很难的,难在上面的面子,党的正确和利益集团多方面的阻力。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6%A8%AA%E6%B2%B3%EF%BC%9A%E4%B8%AD%E5%85%B1%E6%94%BE%E6%9D%BE%E5%A4%A7%E5%85%AC%E5%8F%B8%E7%9B%91%E7%AE%A1%7C%E6%B8%85%E9%9B%B6%E8%BF%98%E5%9D%9A%E6%8C%81%E5%90%97%EF%BC%9F.html


中国对俄罗斯模式的惊人复制

来源:
上报

2007年的俄罗斯流传着一个政治笑话,今天回顾这个政治笑话,会发现,其精准程度令人不寒而栗。这个笑话大意是说:普丁和梅德韦杰夫私下讨论问题。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必须赢得2014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经济正欣欣向荣,油价正在上涨,在您的目标中,贫穷率已经从百分之三十降到百分之十三,我们甚至为了向您致敬赢得了欧洲歌唱比赛。普丁听了点点头,然后宣布,“这代表我们现在必须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个笑话令人不寒而栗,是因为15年后的普丁,真的发动了很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对乌克兰的入侵。当初只是一个笑话,代表着那时的俄罗斯人民虽然看到了普丁的野心,但是并不真的认为他会走向战争,否则就不会当作一个笑话流传了。然而,俄罗斯人不敢想象的事情,今天已经成为现实。这个笑话,还有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地方,那就是:你如果把笑话中的人物代换为习近平与他的亲信之间的对话,套用到今天中国的政治情境中,你会发现竟然一点违和感也没有,连冬奥会和脱贫这样的细节,2007年的俄罗斯与2012年的中国,都可以适用于同一个笑话。

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政治笑话,来自原路透社驻莫斯科记者班·裘达(Ben Judah)的《普丁统治下的俄罗斯真相》(如果出版公司2015年)一书,我在这里要郑重推荐给对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发展有兴趣的朋友,因为今天读这本书,可以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示:今天的中国的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对2000年普丁上台之后的俄罗斯模式的发展轨迹的复制,而复制的程度,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亦步亦趋,分毫不差。如果我们看到并认同这一点的话,那么对于预测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就多了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系。

书中提供了很多可以支持上述论述的证据。例如作者指出:“2000年代,俄罗斯经济稳定,石油的产量和价格增加给俄罗斯带来了财富。新的中产阶级出现,俄罗斯进入消费社会,民众大量出国旅游。开始富裕起来的俄罗斯人对政治失去了兴趣,甚至是排斥政治。普京的独裁彷佛离他们很远,与他们无关。”我相信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跟那个时期的俄罗斯几乎完全一样。

接下来的更惊人的相似之处是:所谓“战狼式外交”,其实并不是中国的首创,早在十几年前的俄罗斯,就已经出现了一模一样的情况,作者说,以外交政策的行动者的角度来看,经济上的自信也与自我认知的改变相互吻合。莫斯科认同金砖四国的标签,开始自视为一个新兴的强权。莫斯科的外交政策讨论开始聚焦在料想西方国家会面临的长期衰退,以及如何在前苏联国家中恢复俄罗斯的影响力。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洛夫开始提到,他认为西方国家的日子已经不长了。这不能不让人想起中国最近几年来关于“东升西降”的论调和“战狼式外交”的出现。更惊人的雷同之处是,大约就是在俄罗斯开始变得自信的时期,“有影响力的政客开始要求普京‘效法罗斯福’,修改宪法竞选第三任总统。”,“普京开始改变了”。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习近平2012年上台之后,中国发生的变化,以及习近平自己发生的变化,几乎是完全一模一样;更重要的是,导致这样的变化的逻辑,也是一样的:经济的增长给统治者带来了自信,自信导致了野心的膨胀,而社会因为经济的稳定而忽视或有意忽视了政治上的恶倒退,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知不觉中,一个走向全球化的社会,慢慢倒退回了君主专制模式。

中俄之间的道路雷同,显然不是历史的偶然,背后必然有很多的制度因素产生的逻辑,这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题目。但我还是要强调一点,仔细研究2000年后俄罗斯和普丁的发展变化,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中国和习近平的过去的变化和未来的走向。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4%B8%AD%E5%9B%BD%E5%AF%B9%E4%BF%84%E7%BD%97%E6%96%AF%E6%A8%A1%E5%BC%8F%E7%9A%84%E6%83%8A%E4%BA%BA%E5%A4%8D%E5%88%B6.html


金正恩威胁会“预防性”使用核武器

来源:
法广

朝鲜领袖金正恩于4月30日在庆祝朝鲜人民军建军90周年之际讲话,要提升武装力量,威胁“预防性”使用核武器。朝鲜强硬态度指向5月10日上任的韩国新政府。

朝鲜领袖金正恩今天在庆祝朝鲜人民军建军90周年讲话时候表示,要不断提升武装力量的绝对优势,威胁“预防性”使用核武器,来粉碎包括敌对势力在内的危险意图,还说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朝鲜国家和人民安宁的保障。

在本周一4月25日朝鲜举行大规模阅兵式,平壤展示了被国际社会禁止发展的洲际弹道导弹,金正恩在与朝鲜高级将领会晤时誓言加快发展核武力度。

不顾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朝鲜今年以来已经进行了10多次试射,特别是朝鲜在3月进行了该国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也是2017年以来的首次。虽然有韩国专家对这次试射的成功提出了质疑,但是引发国际社会对朝鲜恢复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试验的担忧。

美国随后的制裁和国际社会的谴责没有让朝鲜后退。

分析指出金正恩的上述行动是指向新当选的韩国总统尹锡悦,他将在5月10日正式上任。金正恩誓言对韩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警告不与首尔的新政府进行对话,也不愿意与美国重启对话。

此前拜登政府表示愿意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下恢复与朝鲜谈判。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5月20日至24日首次到访亚洲,将与新当选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9%87%91%E6%AD%A3%E6%81%A9%E5%A8%81%E8%83%81%E4%BC%9A%E2%80%9C%E9%A2%84%E9%98%B2%E6%80%A7%E2%80%9D%E4%BD%BF%E7%94%A8%E6%A0%B8%E6%AD%A6%E5%99%A8.html


危险的11%

来源:
民报

俄乌战争进入两个月,26日,基辅市民聚集在象征俄乌友好的纪念碑前,用怪手拆掉纪念碑,这座纪念碑高达八公尺,建立于1982年,庆祝苏维埃建政60年,当年的设计师也来到现场说:“这个纪念碑已经失去意义,俄罗斯是我们最大敌人。”

类似这样的纪念碑还有60几座,设立在很多城市,制造出很多亲俄罗斯人士,而这些人,今天却是俄乌战争的起源,不知道每天高喊“中台一家亲”的台湾人有何感想?

苏联曾经是乌克兰心目中伟大祖国,当年,俄罗斯、白俄和乌克兰,携手建立了苏联帝国。乌克兰气候温暖,成为祖国最大粮仓,也是工业原料基地,又有黑海出海港,给苏联通向大海的通行证。这三国为了一个伪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企图建立一个乌托邦社会。

但是,数十年实验结果证明,单一意识形态统治,对人性的伤害,对生命的迫害无与伦比。二战后,纳粹党和共产党,被视为人类社会最大威胁,乌克兰人经历史达林集体农场的疯狂,数百万人饿死,最后发现自由才是人类唯一出路,也因为这个发现,变成俄罗斯愤怒攻打乌克兰的荒谬理由,原来,祖国的原貌就是这样,你不想亲,就要挨揍。

30年前,乌克兰拆掉列宁铜像,以为可以得到自由;如今,拆掉俄乌友谊纪念碑,因为,只有用自己的生命付出,才能得到救赎。

伟大祖国通常很虚幻,而且短暂,“伟大”两字经常被滥用,变成广告。

被称为老共铁杆兄弟的巴基斯坦,最近已经给伟大祖国难堪了。

前天,信德省首府克拉奇的中共孔子学院专车,遭到恐怖攻击,四位老师死亡。攻击者表明身分,来自俾路支解放组织,这个解放组织在2000年成立于俾路支省。

俾路支族在历史上,曾经是独立汗国,后来被阿富汗,巴基斯坦统治,因此,分离主义长期盘据此地,巴基斯坦政府认为,俾路支解放军后面,接受印度支援,这也是印巴冲突原因。

俾路支解放军选定“一带一路”中国人下手,原因是俾路支刚好在“中巴经济走廊”路上,俾路支人认为,自己的资源被中国掠夺。去年,俾路支军也攻击瓜达尔港中国工人,2018年,中国领事馆也遭到攻击。

但是,找麻烦还不只是俾路支解放军,去年,达苏发生中国工人被攻击,九人死亡,凶手是巴基斯坦塔利班,这些塔利班组织里面,很多人是被中共迫害,逃出新疆的维吾尔族。

共产扩张的“一带一路”,对中国人而言,已经是险地,问题是,伟大祖国的战狼,没有派人来拯救,证明一件事“伟大祖国善于吹牛”。

上海封城,出现一名住在高档社区的法国老外,跑出来要寻死,又被强制抓回去,法国领事馆只好出面说明,“当地法国人封城,不会缺乏粮食,甚至还可以出来散步。”这下子网路炸锅,一位上海人说:“你看,老外在上海享受特权。”一位网民说:“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伟大祖国撑住。”另一位网民说:“没错,我们背后也有伟大祖国,只是祖国不一样。”

最近,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最新统独民调,俄乌战争后,独立声浪来到53%,支持统一来到11%,这些被祖国勾魂的11%,如同乌东亲俄人士,是引发战争危险的11%。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5%8D%B1%E9%99%A9%E7%9A%8411.html


拉夫罗夫在新华社警告北约:不准军援乌克兰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今天发表对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的专访,拉夫罗夫批评美国和北约越来越多军事援助乌克兰。拉夫罗夫还肯定,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攻势仍然在继续。拉夫罗夫在新华社电采访中,仍然指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攻击是特别军事行动。

据法新社今天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敦促北约和美国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说如果美国与北约 "真的对解决乌克兰危机感兴趣",就不要军援乌克兰。拉夫罗夫说:“各种武器不断通过波兰和其他北约国家进入乌克兰。”

据拉夫罗夫称,"如果美国和北约真的对解决乌克兰危机感兴趣,那么首先他们必须清醒过来,停止向基辅政权提供武器和弹药。"

周二,约40个国家在美国周边的德国举行会议,协调加速供应乌克兰要求的军事装备。

虽然美国和乌克兰报告说俄罗斯在顿巴斯的攻势有所延迟,但拉夫罗夫先生保证,攻势正在按计划进行。

拉夫罗夫,“2月24日开始的特别军事行动正在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他保证说:“尽管有我们对手的阻挠,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目标都将实现。”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AC%A7%E6%B4%B2/20220430-%E6%8B%89%E5%A4%AB%E7%BD%97%E5%A4%AB%E5%9C%A8%E6%96%B0%E5%8D%8E%E7%A4%BE%E8%AD%A6%E5%91%8A%E5%8C%97%E7%BA%A6-%E4%B8%8D%E5%87%86%E5%86%9B%E6%8F%B4%E4%B9%8C%E5%85%8B%E5%85%B0


时代周刊封面文章:泽连斯基的世界

东门风萧 2022-04-28
来源:微博@吃美利坚瓜群众

该文透露了太多我们之前无从知晓,也从没有媒体报道过的内幕。

他并不后悔自己做出的选择,即使在战后也不后悔。"一秒钟都没有。" 他在总统府大院里告诉我。

他不知道战争将如何结束,也不知道历史将如何描述他在战争中的地位。在这个时刻,他只知道乌克兰需要一个战时总统。而这正是他打算扮演的角色。

泽连斯基的世界
西蒙•舒斯特/基辅

夜晚是最难熬的,当他躺在行军床上,耳边传来防空警报的呜呜声,他的手机还在旁边嗡嗡作响。它的屏幕使他的脸在黑暗中看起来像一个幽灵,他的眼睛在扫描他白天没有机会阅读的信息。一些来自他的妻子和孩子,许多来自他的顾问,一些来自他的部队,他们被围在掩体里,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提供更多的武器来打破俄罗斯的围困。 


在他自己的地堡里,总统有一个习惯:即使一天结束了,也会花很多时间盯着他的日程。他躺在床上,想知道他是否错过了什么,忘记了什么人。"这没有意义,"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基辅的总统府告诉我,就在他有时睡觉的办公室外面。"还是原来那些日程。我知道今天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看了好几遍,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让他的眼睛闭不上的并不是焦虑。"那是我的良心在困扰我。"

同样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不断翻腾。"我想让自己去睡觉,但现在呢?有些事情正在发生。" 在乌克兰的某个地方,炸弹仍在落下。平民仍然被困在地下室或废墟下。俄罗斯人仍在犯下战争、强奸和酷刑的罪行。他们的炸弹正在炸平整个城镇。马里乌波尔市和它最后的守卫者被围困。一场关键的战役已经在东部打响。在这一切背后,从喜剧演员转变为总统的泽连斯基仍然需要让世界参与进来,并说服外国领导人,他的国家正需要他们的帮助,不惜一切代价。

对于乌克兰境外的世界,泽连斯基告诉我:"人们在Instagram和社交媒体上围观这场战争。当他们厌倦它时,他们就会迅速离去。" 这是人的本性。恐惧往往会让我们闭上眼睛。"到处都是鲜血," 他解释说。"随之而来的是恐惧的情绪"。泽连斯基感觉到世界的注意力在褪去,这让他的烦恼几乎与俄罗斯的炸弹一样多。大多数晚上,当他扫视他的日程时,他的任务清单与战争本身关系不大,而与人们对它的看法更有关。他的任务就是让自由世界以乌克兰的视角来体验这场战争:这关乎着我们自己的生存。

他似乎已经成功了。美国和欧洲急忙向他提供援助,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比二战以来向任何其他国家提供的都多。数以千计的记者来到基辅,将采访请求塞满了他的工作人员的收件箱。

我的请求不仅仅是为了有机会向总统提问,而是为了以他和他的团队所经历的方式来看待这场战争。在4月的两个星期里,他们允许我待在班科瓦街的总统府大院里,观察他们的日常工作,并在他们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办公室里闲逛。泽连斯基和他的工作人员让这个地方看上去依然在正常运转。我们开着玩笑,喝着咖啡,等待着会议的开始或结束。只有那些士兵,也就是我们的保卫者,才提示着战争,他们带着我们到处走,用手电筒照着黑暗的走廊,经过他们睡在地板上的房间。

这一经历说明,自从三年前我们在基辅的喜剧表演后台第一次见面以来,泽连斯基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当时他还是一个竞选总统的演员。他的幽默感仍未改变。他说:"那是让自己活下去的一种方式。" 但这两个月的战争使他变得更加坚韧,更容易发怒,对危险也更加适应。在战争的最初几个小时,俄罗斯军队在几分钟内就找到了他和他的家人,他们的枪声在他的办公室墙内就可以听到。平民死亡的画面每天都在困扰着他。他的部队每天都在发出呼吁,其中数百人被困在地下,食物、水和弹药都已耗尽。

这篇关于战争中的泽连斯基的报道是基于对他和他的近十名助手的采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没有真正准备的情况下被扔进这段经历。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像泽连斯基本人一样,也来自娱乐圈和演艺界。而其他一些人在战前就以博客或记者的身份在乌克兰闻名。

在我们最后一次见面的那天——入侵的第55天——泽连斯基宣布一场可能将结束战争的战役开始了。俄罗斯军队在基辅周围遭受重创后重新集结,他们开始在东部展开新的进攻。泽连斯基说,在那里,一方或另一方的军队将可能被击败。"这将是一场全面战役,比我们在乌克兰领土上看到的任何战役都要大," 泽连斯基4月19日告诉我。"如果我们坚持下去," 他说,"这将是我们的一个决定性时刻,一个转折点"。

在入侵的头几个星期,当俄罗斯大炮进入基辅的打击范围时,泽连斯基很少等到日出后才给他的高级将领打电话听取汇报。他们的通话往往是在早上5点左右,在光线开始透过大院窗户上的沙袋窥视房间之前。后来,他们把谈话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这足以让泽连斯基吃一顿早餐——通常是鸡蛋——并前往总统办公室。 

入侵之后,这个房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它仍然是一个由金箔和宫殿式家具组成的密室,泽连斯基的工作人员感到这里很压抑。("至少如果这个地方被轰炸了," 他们中的一个人开玩笑说,"我们就不用再看这些东西了。" ) 大院周围的街道成了检查站和路障构成的迷宫。民用的汽车无法靠近,士兵们要求进入的人输入密码,这些密码每天都在变化,往往是一些无意义的短语,如"咖啡杯求婚者",而且俄罗斯人一般很难念出来。 

检查站之外是政府区,被称为 "三角区",俄罗斯军队在入侵之初曾试图夺取该区。当我们在采访中提到最初的那几个小时,泽连斯基提醒我说,这些记忆是 "以碎片化的方式" 存在的,是一组不连贯的图像和声音。其中最生动的是发生在2月24日的日出之前,当时他和妻子奥莱娜-泽连斯卡去告诉他们的孩子开始轰炸了,并让他们准备从家里逃走。他们的女儿17岁,儿子9岁,都已长大到可以理解他们处于危险之中。"我们把他们叫醒了,"泽连斯基告诉我,他的眼睛向上翻。"当时这里很嘈杂。那边还有爆炸声。" 

很快,总统办公室显然已经不是最安全的地方。军方通知泽连斯基,俄军突击队已经空降到基辅,要杀死或抓住他和他的家人。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里-叶尔马克说:"在那晚之前,我们只在电影中见过这种场面。" 

当乌克兰军队在街道上与俄罗斯人交战时,总统卫队试图用他们能找到的任何东西来封锁大院。后门的一扇大门被一堆警用路障和胶合板挡住,更像一堆垃圾场的废品,而不是一个防御工事。

朋友和盟友们冲到泽连斯基身边,在过去这是违反安全协议的。一些人把他们的家人带到了院子里。如果总统被杀,乌克兰的继任链条规定由议会议长接管大权。但在入侵的当天早上,担任该职位的鲁斯兰·斯特凡丘克(Ruslan Stefanchuk)恰好驱车来到了班科瓦街(Bankova Street),而不是躲在远处。 

斯特凡丘克是当天最早在办公室见到总统的人之一。他告诉我,"他脸上没有出现恐惧," 他说。"而只有疑问:怎么会这样?" 几个月来,泽连斯基一直淡化来自华盛顿的关于俄罗斯即将入侵的警告。现在,他意识到全面战争已经爆发的事实,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它意味着什么。"也许这些话听起来很模糊或华而不实," 斯特凡丘克说。"但我们感觉到世界的秩序正在崩溃。" 很快,议长冲到街对面的议会大楼,主持了在全国实行戒严的投票。泽连斯基在当天下午签署了该法令。

头天晚上,夜幕降临,政府区周围爆发了枪战。大院内的警卫关闭了灯光,为泽连斯基和他的十几名助手带来了防弹衣和突击步枪。他们中只有少数人知道如何操作这些武器。其中一位是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的老兵奥列克西-阿雷斯托维奇(Oleksiy Arestovych)。他告诉我:"当时的情况绝对疯狂。每个人手里都有自动武器。" 俄罗斯军队曾两次试图冲进院内。泽连斯基后来告诉我,他的妻子和孩子当时仍在楼里。

美国和英国军方很快提出撤离总统和他的团队。他们的想法是帮助建立一个流亡政府,很可能是在波兰东部,可以继续从远处进行领导。泽连斯基的顾问们都不记得他是否认真考虑过这些提议。在与美国人的安全座机通话时,他用一句成为全世界头条新闻的风趣话来回应:"我需要的是弹药,不是顺风车。" 

"我们觉得这个决定非常勇敢," 一位了解谈话情况的美国官员说。"但也非常冒险。" 泽连斯基的保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还敦促他立即离开大楼。这座建筑坐落在一个人口密集的街区,周围都是私人住宅,可能成为敌人狙击手的射击点。有些房子很近,可以直接从街对面的窗户把手榴弹扔过来。"那个地方很开阔," 阿雷斯托维奇说。""我们甚至没有水泥石墩来封闭街道。"

在首都以外的某个地方,有一个安全的地堡在等着总统,其装备可以抵御长时间的围困。泽连斯基拒绝去那里。相反,在入侵的第二个晚上,当乌克兰军队在附近的街道上与俄罗斯人作战时,总统决定走到外面的院子里,用手机拍摄一段视频信息。"我们都在这里," 泽连斯基在对他身边的官员做了快速的点名后说。他们身着军绿色T恤和夹克,这将成为他们战时的制服。"捍卫我们的独立,捍卫我们的国家。" 

那时,泽连斯基已经明白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他的人民和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你很明白,他们都在看," 他说。"你就是一个象征。你需要以一个国家元首应该采取的方式来行事。" 

当他在2月25日将这个40秒的片段发布到Instagram上时,它所投射的团结感甚至产生了一些误导。泽连斯基曾对逃亡的官员甚至军官的数量感到震惊。他没有用威胁或最后通牒来回应。如果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疏散他们的家人,他允许了。然后他要求他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这样做了。 

还有一些人自愿住在总统府的地堡里。著名记者和议员谢尔盖-莱先科(Serhiy Leshchenko)在入侵几天后来到这里,帮助团队应对俄罗斯的虚假信息。他不得不签署一份保密协议,禁止他分享有关地堡设计、位置或设施的任何细节。地堡中的所有居民都受到这一保密承诺的约束。他们甚至被禁止谈论他们吃的食物。 

这里的孤立性常常迫使泽连斯基的团队只能通过屏幕体验战争,有点像世界上的其他人们。战斗和火箭弹袭击的画面往往在军方向泽连斯基介绍这些事件之前就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典型的情况是,总统和他的工作人员在掩体里围着一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咒骂着己方失利的画面,或为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坦克而欢呼雀跃。 

莱先科告诉我:"这是我的收藏,"他调出了一架俄罗斯直升机在空中被炸飞的视频片段。网上流传的段子和病毒视频是他们经常性的轻松来源,乌克兰人编写、录制并在网上发布的战争歌谣也是如此。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看看我们的人民,整个乌克兰是如何联合世界对抗俄罗斯人的,很快所有的俄罗斯人都会消失,我们将拥有全世界的和平。 

没过多久,泽连斯基就坚持要亲自去观看战斗。3月初,当俄国人仍在炮击基辅并试图包围首都时,总统在他的两个朋友和一小队保镖的陪同下,秘密地开车离开了他的驻地。幕僚长叶尔马克说:"我们做出了临时决定。" 他们没有带相机。泽连斯基的一些最亲密的助手在近两个月后——他亲自在采访中确认了这一点——才知道这次旅行。

从班科瓦街往北走,这群人来到了一座倒塌的桥上,这座桥标志着城市边缘的前沿阵地。这是泽连斯基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战斗造成的影响。他对道路上爆炸留下的弹坑之大感到惊叹。当泽连斯基停下来与检查站的乌克兰军队交谈时,"他们都要惊掉了下巴。总统没有迫切的理由要离俄罗斯阵地那么近。" 他说,他只是想来看一看,并与前线的士兵们交谈。 

几天后,泽连斯基进行了一次被助手们称为 "罗宋汤之旅" 的旅程。在靠近城市边缘的一个检查站,总统遇到了一个人,他每天都会为部队带来一锅新鲜的罗宋汤。他们站在那里,在敌人的狙击手和大炮的射程内,就着面包喝一碗浓汤,谈论着前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趣事。泽连斯基回忆说:"他告诉我他有多么讨厌俄国人。然后这位厨师走到他的汽车后备箱,拿出了他在苏联军队服役时获得的一些奖章。" 这次谈话给泽连斯基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不错," 叶尔马克说。"只是和我们所服务的人们谈谈。"

这样的外出活动很罕见。虽然他经常收到将军们的最新汇报,并反馈给他们宽泛的指示,但泽连斯基并没有假装自己是一个军事专家。他的国防部长也很少在他身边。乌克兰的

任何高级军事指挥官都不在他身边。他的军事顾问阿雷斯托维奇说:"他让他们都去前线打仗"。

他的每一天基本都是一连串的发布会、会议和采访,通常通过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或电话进行。礼节性的电话占用了很多时间,比如与演员米拉-库尼斯(Mila Kunis)和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进行的一次扩大会议,他们通过GoFundMe活动为乌克兰筹款。在每晚向全国发表例行讲话之前,泽连斯基会和他的工作人员一起设定讲话的主题。"经常有人问谁是泽连斯基演讲的撰稿人,"公关顾问达莎-扎里夫纳说。"主要就是他自己," 她说。"他对每一行字都很认真。"

整个3月和4月初,泽连斯基平均每天发表一次演讲,在韩国议会、世界银行和格莱美奖等不同场合讲话。每一次演讲主题都是以他的听众为中心精心策划的。当他在美国国会发言时,他提到了珍珠港和911事件。德国议会则听到他援引了大屠杀和柏林墙的历史。

持续不断的紧急任务和小的紧急情况会让团队变得麻木,时间的流逝如一名顾问所说就像幻觉一样。一天就像一小时,一小时又像一天。只有在睡觉前的几分钟,恐惧感才变得强烈起来。"那就是现实追上你的时候," 莱先科说。"就是你躺在那里,想到外面炸弹时。"

4月初,团队开始更频繁地从地堡里出来。乌克兰军队已经将敌人从基辅郊区赶了回去,而俄罗斯人正在将他们的部队转移到东部的战役中。在入侵的第40天,泽连斯基再次走出院子,这次他带着相机。那天早上,他乘坐装甲车队前往布查,一个曾经富裕的小镇,俄军在那里屠杀了数百名平民。 

泽连斯基说,他们的尸体散落在镇上,"在井里、地下室被发现,被勒死,被折磨"。几乎所有人都有致命的枪伤。有些人已经在街上躺了好几天了。当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近距离看到这些暴行时,他们的惊恐很快变成了愤怒。"我们想取消所有的和平谈判。" 戴维-阿拉卡米亚说,之前泽连斯基选定他来主持与俄罗斯人的谈判。"我根本无法再直视他们的脸。"

4月8日,当调查人员仍在挖掘布查的乱葬坑时,俄罗斯导弹击中了乌克兰东部克拉马托尔斯克的一个火车站。成千上万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带着他们的行李和宠物聚集在一起,希望能赶上撤离的火车。导弹造成至少50人死亡,另有100多人受伤。一些儿童失去了四肢。

泽连斯基通过一系列在现场拍摄并在上午转发给他的照片了解了这次袭击。其中一张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它显示了一个被爆炸斩首的女人。他说:"她穿着一身明亮的、令人难忘的衣服。" 那天下午,当他走进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会议之一时,他仍无法摆脱这个画面。欧盟最高官员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乘火车来到基辅,为乌克兰提供加入欧盟的快速通道。这个国家几十年来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但当这一时刻终于到来时,总统无法停止回忆火车站地上的那个无头女子。

当他站在冯德莱恩旁边的讲台上时,他的脸色苍白,他一贯的演说天赋让他有些发挥失常。他甚至无法在发言中提到导弹袭击。他后来告诉我:"那是一种你的手脚在做一件事,但你的脑袋却不听使唤的时刻。因为你的大脑在车站那儿,而你却需要出现在这里。"

这次访问是欧洲领导人们在4月开始到基辅的连串访问中的第一次。在这些访问期间,大院内不允许使用智能手机。因为一大群电话信号,全部从一个地方发射,可以让敌人的侦察机确定聚集的位置。然后:"砰!",一名警卫解释说,他用手描画了一个火箭的弧线。

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仍然在大院地下的掩体中度过大多数夜晚并举行一些会议。但俄罗斯人的撤退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常规房间里工作,这些房间看起来很像战前的样子。但一个明显的区别是黑暗。许多窗户都用沙袋遮挡。灯被关掉了,以便让敌人的狙击手更难下手。而其他预防措施并没有明显的意义。警卫把通往行政办公室的电梯的灯扯掉了。一堆电线从原来的洞里伸出来,泽连斯基的助手们就在黑暗中上上下下。没有人记得为什么。

在我独自来到大院的日子里,气氛变得更加轻松。保洁员在柜子里打扫灰尘,在垃圾桶里放上新的垃圾袋。第一次,我惊讶地发现入口处的金属探测器和X光机的电源被拔掉了,而一个清洁工正拿着拖把在它们周围工作。后来,一个疲惫的警卫在我的包里扫了一眼,让我通过,感觉一切都很寻常。

在楼上,战争开始让人感觉遥远。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是总统最亲密的四位顾问之一,他拒绝封闭办公室的窗户。他甚至都没有拉上窗帘。4月的一天,当他邀请我去见他时,房间很好找,因为他的铭牌还在门上。"我们听到防空警报就会下楼,"他耸耸肩解释说,指的是掩体。"但这是我的办公室。我喜欢这里。"

这种对基辅防空系统的信任似乎是一种适应机制,是反抗与否认的结合。没有办法阻止俄罗斯针对乌克兰部署的那种高超音速导弹。Kinzhal在俄语中的意思是"匕首",它能以超过五倍音速的速度飞行,并能迂回曲折地避开拦截。它还可以携带一枚俄罗斯的核弹头。但是波多利亚克认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些信息。"袭击是家常便饭,"他告诉我。"他们肯定会袭击这里,这里会变成一片废墟。"他说这话时,声音里没有恐惧。"可我们还能怎样?"他问道。"我们必须继续工作。" 

宿命论作为一个组织原则在发挥作用。在战争的开始阶段,一些粗略的预防措施——如设置路障的大门、防弹背心——也许是必要的。后来,当不再有俄罗斯突击队冲进大门的风险时,泽连斯基的团队明白,这种防御措施最终都是徒劳的。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库的入侵者。他们已经决定不躲避了。躲避的意义何在?

泽连斯基现在最常在大院的简报室工作,那里既不在地下,也没有防御设施。这是一间没有窗户的会议室,只有一个点缀:泽连斯基椅子后面的墙上挂着一把乌克兰的国家象征——三叉戟,熠熠生辉。大屏幕沿着墙壁排列,一台摄像机从会议桌的中央面向总统。4月19日上午9点左右,泽连斯基面前的屏幕上出现了他的将军和情报主管的面孔。

那天晚上,总统向全国发表了视频讲话,宣布乌克兰东部的战役开始。现在他想听听哪里的战斗最激烈,他的部队在哪里撤退,谁开了小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以及他们在哪里成功推进。"在东部的某些地方,那里简直疯了," 那天晚些时候,他总结了将军们的简报后告诉我。"从打击的频率、重炮射击和损失来看,真的非常可怕。"

一个多月来,泽连斯基一直在与两名乌克兰指挥官发短信。他们是马里乌波尔的最后守卫者,这座拥有50万人口的城市在入侵之初就被俄罗斯人包围了。一支小部队仍在一个巨大的钢铁厂内坚守。他们的指挥官之一,第36独立海军陆战队旅的谢尔盖-沃林斯基少校,已经与泽连斯基联系了几个星期。泽连斯基告诉我,"我们现在已经很熟悉对方了。" 大多数日子里,他们互相打电话或发短信,有时甚至在半夜。早些时候,这位士兵给总统发了一张他们在很久以前合影的自拍照。"我们互相挎着肩,像朋友一样,"他说。 

俄罗斯对马里乌波尔的攻击使该旅损失惨重。泽连斯基告诉我,部队中大约只有200人幸存了下来。他们在钢铁厂内找到庇护所和补给品之前,他们已经耗尽了食物、水和弹药。"他们过得非常艰难,"泽连斯基说。"我们尽力相互支持"。

但泽连斯基能做的事情很少。乌克兰没有足够的重型武器来突破对马里乌波尔的包围。在整个东部地区,俄罗斯部队有着明显的军力优势。叶尔马克说:"他们的人数比我们多几倍。"

在几乎每一次与外国领导人的谈话中,泽连斯基都会要求提供可以帮助扭转战局的武器。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和荷兰,已经同意提供这些武器。其他人则摇摆不定,最关键的是德国。泽连斯基说:"对德国人来说,局面真的很困难。" 他们表现得似乎不想失去与俄罗斯的关系。德国的天然气供应主要都依赖于俄罗斯。"这是他们德国人一贯的实用主义," 泽连斯基说。"但这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乌克兰已经明确表达了它的沮丧。4月中旬,当泽连斯基的团队婉言谢绝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时,他已经在前来访问基辅的路上了。

有时,总统的直言不讳会让人觉得是一种羞辱,就像他对联合国安理会说,安理会应该考虑解散自己。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告诉我,如果施泰因迈尔被邀请到基辅,他将会非常感激,"因为他是一个朋友"。但泽连斯基已经知道,即使是友好的请求也不会让乌克兰得到它所需要的武器。这就是泽连斯基对其核心责任的理解。他不是一个有权在地图上调动部队的军事战略家,而是一个沟通者,一个活生生的国家象征,他吸引和保持世界关注的能力将会影响他的国家的生死存亡。 

他的助手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使命,一些人对泽连斯基的评价不一。阿列斯多维奇说:"有时他会进入角色,开始像演员扮演总统一样说话," 他本人曾在基辅当过多年的戏剧演员。"我认为这其实对我们没有帮助"。他说,只有当泽连斯基筋疲力尽时,面具才会卸下。"当他累了的时候,他无法再演戏。他只能说出他的真实想法," 阿雷斯托维奇告诉我。"当他是自己的时候,他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一个正直和有人性的人。"

也许对我来说,在漫长的一天即将结束时见到总统是件幸运的事。入侵近两个月来,他已经变了。他的脸上出现了新的皱纹,在考虑问题的答案时,他不再在房间里寻找他的顾问了。"我变老了,"他承认。"我已经从所有这些我从未想要的智慧中老去。这是与死亡人数和俄罗斯士兵实施的酷刑相联系的智慧,某种特别的智慧。" 他补充说,并拖长了声音。"说实话,我从没有计划过要学习那样的知识。"

这让我怀疑他是否对三年前的选择感到后悔,就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的喜剧表演曾大受欢迎。站在他的更衣室里,他仍然因观众的赞叹而容光焕发。朋友们在后台等着开派对。粉丝们聚集在外面等着与他合影。这只是他开始竞选总统的第三个月,当时泽连斯基想回头还来得及。


但他并不后悔自己做出的选择,即使在战后也不后悔。"一秒钟都没有。" 他在总统府大院里告诉我。他不知道战争将如何结束,也不知道历史将如何描述他在战争中的地位。在这个时刻,他只知道乌克兰需要一个战时总统。而这正是他打算扮演的角色。
 

——报道:尼-波利/华盛顿和西蒙尼-沙阿/纽约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2/04/inside-zelenskys-world.html


由喧囂到無聲:當法庭程序限制報道,記者該如何報道下去?

編者話:

「35+初選」案47名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罪名之重和被告人數之多也是史無前例。觸目的47人案尚未交付高等法院,正審一再延期,多名被告保釋被遭拒絕,法庭記者們均表示:根本預計不到審訊期。高院法官杜麗冰最近在范國威第二次申請被拒時就開庭審訊「限期」作出建議,不獲保釋的被告已還柙逾一年,下級法院需設立「最後限期」。倘若法院再不「設限」,意味著民主派初選案的被告只能夠無了期的等待,最終不論有罪或無罪,不能保釋的被告也須在獄中渡過至少兩年的光陰。

過去一年,《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先後被取締,《眾新聞》於今年停運,重視法庭新聞的傳媒紛紛倒下之後,法庭新聞內容難以曝光,加上《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9P條及《裁判官條例》第87A條的報道限制,法庭的記錄範圍一再縮窄,公眾的記錄漸漸遠離大眾的視線,而且亦難以平衡公眾知情權。

昔日坐無虛席的記者席,今天總有空座,在種種規範下,觸不到的紅線為記者添恐懼,無了期押後聆訊亦同時在慢性消磨被告和記者的意志。「無止境」的消耗,司法程序蓋過了公眾知情權,記者該如何報道下去?

一年前的3月4日,西九龍裁判法院記者室,擠滿近50人。地板可以坐的位置都坐滿了,眾人全神貫注在前方的電視螢幕,等待四日四夜聆訊的最終結果。15個密密麻麻、手指頭般大的人站起來,裁判官宣布他們獲准保釋。

但不到十分鐘,裁判官又宣布他們須還柙,引來一陣鬨動。被告的神情無法在螢幕辨認,很多記者奪門而出,門一開,傳來樓下聲援人士的打氣聲,過去四日只能透過螢幕一睹至親的家屬,哭泣聲響徹法院大樓。

一年後,法庭擴建了,被告欄內設了可容納50人的三排灰色長櫈,律師、記者和公眾席亦增加了,仿似專為這案件而設。但已失去記者身分的T(化名)苦笑,記者席已再也坐不滿。

過去一年,初選47人案被告相繼在高等法院申請保釋,案件多次押後,亦多次開庭處理被告申請和法律爭議。但基於《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9P條及《裁判官條例》第87A條的報導限制,公眾對這宗轟動全城的案件,幾乎一無所知。

本文訪問三名曾跟進47人案的記者,這年以來,他們觀察到什麼?又如何思考和面對報導的限制?《蘋果》等媒體相繼消失後,對他們有什麼影響?記者又可以怎樣報道下去?

新高度

「《國安法》執法嘅新高度。」在延伸庭看着螢幕上豆大的47個人頭,跟進過不少《國安法》案件的記者Alice(化名)這樣想。

去年3月1日,47人涉組織及參與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於西九龍法院提堂。那時《國安法》實施8個月,四大罪行中的「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勾結外國勢力」和「恐怖活動」均已被用作檢控,但動用「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而且一次過同時提控47名政治人物,則是首次。

一條罪名,令47個不同光譜、不同世代的民主派人士頓成了被告。「大家係真係見到個法律嘅威力係好powerful,係好前所未有咁勁嘅工具。」Alice苦笑。

「前所未有」,大概是許多人對這宗案件的感覺。

先是人數之多。47名被告,再加上各人的律師團隊,早把正庭內95席都坐滿,記者、家屬和旁聽人士只能在延伸庭觀看直播,還有更多未能入庭的人在外面守候。

記者室的電視、延伸庭的大屏幕和供記者使用的電腦螢幕,畫面被切割成好幾塊,分別顯示裁判官、被告和控辯雙方律師的樣子。所屬媒體現已停運的T(化名)記得,當時被告欄坐滿了,有人要坐在欄外,被告的樣子依稀還能辨認,但有時一句半句喊出來,聽聲音也未必認得。

有時甚至連聲音都聽不到。提訊首日,被告開庭前的聊天意外「入咪」,何桂藍唱歌,岑敖暉說「切忌懷憂喪志」,林卓廷亦高呼「老婆我愛你!」。不過翌日,開庭前的直播聲音被關上了,有記者投訴也只被告知,延伸庭一向都不會轉播開庭前的內容。

「呢方面一定係唔理想,有啲觀察記錄唔到,有局限。」T語帶無奈說,庭上氣氛、被告神情和反應都是法庭記錄的一部分,奈何因人太多未能安排。

史無前例的,還有整個聆訊的長度。因為律政司反對所有被告保釋,辯方律師需逐一為被告作保釋陳詞,中途還因控方未準備好而休庭。「馬拉松式」聆訊歷時四日四夜,首晚裁判官更一度打算通宵進行,直至有人凌晨1時44分暈倒才決定休庭。

對上一次這樣誇張的情況,已數到2019年11月20日,242人因「營救理大」被控暴動。當日法庭破天荒將被告分成多宗案件,分別帶到六個裁判法院處理,最遲凌晨1時多才完成。

「嗰陣覺得開到半夜已經好誇張,原來可以再突破啲嘅⋯⋯」,Alice苦笑。初選案那數天,法庭來來去去都是那些面孔,草草啃下外賣飯盒,聽到深夜,翌日又早早回法庭排隊拿籌。雖然Alice直認,聽到後來人已經有點麻木了,身體的精力及專注根本無法維持,也有記者累到趴在桌上休息。

Alice形容,那四天「對所有Parties都係好大嘅折磨」— 不僅被告、律師、記者、旁聽人士身心俱疲,就連主控第一晚亦忍不住站起來說想吃晚飯。對她來說,「個痛苦係無差別,只不過你企嘅位置唔同,可能要承受嘅後果就有好大差異。」

聆訊時間之長,令他們陷入尷尬的局面— 未正式還柙,又未獲准保釋,結果第二晚提堂,自辯的大律師劉偉聰終於忍不住說起,這幾天大家都沒能洗澡更衣。

建制媒體法庭記者的阿君(化名),仍記得自己那天寫下的報道。以往的法庭新聞大多僵固重覆,不外乎提堂、審訊、裁決、求情及判刑等程序化的內容,但那天他筆下,竟是被告在法庭的福祉待遇問題— 平時只容納到10個人的被告欄,有差不多30人擠身其中;有人暈倒,也有人累得倚在牆邊睡覺,衣服都沒換。一年後說起,一切都還歷歷在目:「隔住個螢幕都見到好辛苦。」

兵不血刃

與其他案件不同的,還有申請保釋的門檻。初選案提堂不久前,終審法院頒下黎智英案保釋上訴的判詞,確立了必須有理由相信被告「不會作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才可批准保釋,意味不再如普通法案般,有「保釋假定」。

面對全新的保釋門檻,誰都沒有把握能成功。那數日,阿君望着辯方律師各出其謀,窮盡所有理由嘗試說服法庭。到了最後兩日,更有許多被告索性解聘律師,再親自陳詞一遍。

看過許多案件的求情,阿君坦言,那次「比以往每一次都要悽厲、悽楚」。看着平時在公眾面前精明幹練的被告,在庭上豁了出去,完全沒有形象、老淚縱橫地「乜都講哂出嚟」,只為成功申請保釋,阿君嘆:「你係完全感受到佢哋好絕望。」

阿君和不少記者都忍不住聽到哭了,但邊抹過眼淚鼻涕,還是邊繼續抄筆記:「心情還心情,工作還工作。」

這次馬拉松式聆訊的結果,我們後來都知道。國安法指定法官、總裁判官蘇惠德批准15人保釋,但律政司隨即行使《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9H條的權力提出覆核,蘇惠德須將15人扣押,48小時內帶到高等法院處理覆核申請。

從來未聽過案件援引這條例,阿君當下呆了,有一刻未能弄清是什麼事。T也很意外:「好似過山車,前一秒話可以保釋,後一秒即刻話要還柙。」Alice亦有點震動:「其實佢哋啲保釋條件都嚴苛到難以想像,雖然咁都唔滿足,一定要全部人入哂去坐⋯⋯,嗰四日大家捱到靈魂出竅,但原來搞到最後,律政司有個咁大嘅權力係可以將人即刻掟返入去。」

「我諗嗰一下大家先好實在地感受到,嗰種制度上所謂好斯文、按程序辦事,其實係對人一個好直接嘅傷害同巨大嘅壓力。」Alice緩緩地吐出一字一句。「所有嘢都係兵不血刃,冇任何Physical嘅暴力,但係咪個制度就真係咁講道理、咁斯文、咁人性化?我諗唔係囉。」

宣布結果一刻,有原本獲准保釋的被告家屬,衝出法院外跪地痛哭,多人相擁而泣。T承認,當刻也很難受,但只能跟自己說,「唔好而家湧啲情緒出嚟」,要觀察現場情況、拍片、抄筆記、報料,作為記者要抽離一點,「要做嘢先」。而情緒總是滯後,要直到工作完回家,洗完澡或臨睡,才冷不防來襲。

不准報道

不過,那四日聆訊的具體內容,其實沒有多少能傳達至不在場的公眾。原因是《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 9P 條「對報導保釋法律程序的限制」規定,「除非法庭覺得為了社會公正而有所需要」,任何人都不得報導除被告姓名、罪行、裁判官和律師姓名、保釋結果等基本資料以外的內容。

9P限制對記者而言並非新鮮事。保釋聆訊往往會提及控罪的嚴重性、被告的背景和案底等,若案件由陪審團審訊,提前公開該些資料或會對被告不利,造成不公。記者亦會嚴格遵守報導限制。

不過也有例外。T說,以往遇到一些多人關注、涉公眾利益的案件,例如涉及高官,記者都會嘗試申請放寬限制。像是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收受新鴻基地產高層利益案,被判囚6年的新地前執行董事陳鉅源申請保釋候上訴遭拒,法庭亦曾試過批准報道 [1]。事實上,司法機構本來就有表格,供傳媒申請報道與公眾利益相關的事宜。

所以,當47名民主派人士同時被帶上法庭,控以一條全新的罪名、庭上討論全新的保釋門檻、而案件涉及有60萬香港市民投票的初選,「喺記者角度,係覺得有個公眾利益喺度,大家都好想了解多少少條例係點樣執法」,T說。

阿君補充,《國安法》來自一個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此前沒有案例, 「大眾係唔知點跟,直到有人犯法,先知原來嗰樣嘢係犯法」。公開聆訊其實是讓大眾了解:「有咩我做咗係犯法?」

對Alice來說,放寬限制最重要的理據,就是「司法公開」(open justice)。法律界常謂「公義不只要彰顯,而且必須在人前彰顯」(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also be seen to be done),Alice覺得,法庭有責任保障司法過程的公開,維護公眾對法治的信心:「如果大家都唔知你喺度做緊乜嘢,其實會慢慢消耗公眾對司法嘅信心同關注⋯⋯,全部掩住哂係會產生更多陰謀論、更多猜忌。」

那次聆訊,許多記者聯合申請放寬9P限制,辯方律師亦於聆訊第三日反映記者的意見,要求法庭為了「社會公正」容許報道部分內容。庭上,有律師提出公開審訊的重要性,政府亦有責任加強市民對《國安法》的認識;有律師說,被告申請保釋,希望法庭了解他「作為一個人」的背景,「而不是一個被告的號碼」;也有律師提及,坊間已流出很多不實的內容,容許專業傳媒報道能糾正錯誤。

但最終,蘇惠德仍以「保障被告人利益及日後審訊的公正性」為由,拒絕放寛限制。

庭上,不少被告表明願意放棄9P對他們的保障;後來何桂藍去高院申請保釋,亦因撤銷報道限制被拒而直接撤回保釋申請,直言容許報道才能保障被告利益。

關於審訊公正,Alice說從唐英傑案看來,初選案也似乎未必會有陪審團,相信專業的法官會懂得如何排除訊息干擾,不會造成不公;至於被告利益,她覺得如被告自己也希望獲得報道,「其實到最後法庭已經好難講係為咗被告嘅利益」。何況,若法庭擔心對被告不利,也可施加報道限制。

T強調,不欲評論個別案件,亦明白法庭要保障公平審訊,但她始終有個迷思:「如果被告自己唔覺得利益受損、如果佢覺得呢種方式對佢較為有利,咁究竟邊個決定披露呢啲資料對佢係咪公平,或者能唔能夠令佢有公平審訊呢?」

「社會有冇空間,大家真係討論吓呢條條例有冇問題,或者係咪要與時並進?」

公共記錄的真空
法例當前,記者可以做的,就是仔細研究條例限制的範圍,然後在有限的情況下,報導盡量多的內容。

T承認,不能報道保釋申請內容是不理想,但「嗰幾日其實都好多嘢可以報」,像是庭上的膳食安排、被告福祉問題、旁聽人士反應等,甚至簡單如告訴讀者9P是什麼、解釋為何聆訊內容不能報道,「記者都可以發揮到功用」。

加上自國安法案件開始,公眾「每個步驟都睇得好細」,關注度不斷更新。T說,不能報申請內容,就報道現正處理第幾個被告、有多少人在庭外守候、早午晚分別做了什麼,「公眾都想知」。

阿君也說,若在庭上得悉涉重大公益的資訊,會嘗試以較迂迴而合法的方式報道出來。

不過當然,很多事情其實沒有辦法從其他渠道得悉。

「馬拉松式」聆訊結束後,初選案押後至5月31日提堂,並押後至7月8日進行提訊日,即交付至高等法院審訊的程序。由於裁判法院最高刑罰僅兩年,故嚴重的案件均會交付至區域法院或高等法院審訊,前者刑期上限7年,後者為終身監禁。

由去年至今,初選案的「提訊日」進行了五次,交付程序現時仍未完成。不過,讀者不難發覺,這段期間的報道除了押後的日子,還有被告開庭前後的互動,幾乎毫無內容可言。

這是因為根據《裁判官條例》第87A條〈對報導交付審判程序的限制〉,除非裁判官下令,任何人不得報道除被告姓名、裁判官和雙方律師姓名、被控罪行或摘要,及裁判官將被控人交付或沒有交付審訊的任何決定以外的內容。相關內容只有在審訊完結後才能公開。

唯一例外,是當有被告提出申請,根據法例,裁判官便「須」解除相關限制。

47人案的報道一直受87A所規限。這年來,庭上爭辯的諸多細節,甚至有被告的申請提堂四次處理,有次聆訊更逾12小時均未完成,種種一切,除了庭上數十名旁聽人士,均無人知曉。

Alice說,限制的結果,是「令到公眾唔知道發生咩事」。當這年來庭上已進行了無數遍可能在正審同樣會出現的爭論,「而家好明顯見到喺Public Record或資訊上面已經出現好大嘅真空同Delay。」她嘆,「人係唔會知自己唔知啲咩」,當公眾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發生何事,亦不知案件的進度,關注自然會減少。

有人會說,這些內容到正審時也能公開。「咁幾時先trial?」Alice笑着反問,「By the time trial嘅時候仲有幾多記者?到trial嘅時候仲有幾多公眾關心呢件事?」

司法機構年報顯示,2021年的案件由交付至排期至高等法院審訊,平均需輪候383日[2]。47人案人數眾多,受訪記者都說,完全無法預料何時才能排期開審。

阿君坦言,事實就是,時間一長,「所有嘢都凋淡哂」。 像是梁國雄2016年在立法會搶時任發展局副局長的文件被控,去年被裁定終極敗訴,終院指《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 適用於檢控議員,有份跟進的阿君無奈道:「但公眾同被告都知而家處理已經冇乜意義,因為議會內已經無同類型嘅泛民議員會做同樣嘅嘢。同樣嘅事情唔會再發生,已經事過境遷。」或者說,法庭程序的長周期再加上報道限制,本來就很容易令公眾的關注流失。

47人案的聆訊內容若到正審才公開,會不會也為時已晚?阿君說,由落案起訴到正式開審的這段時間,是公眾對《國安法》認知的空白期,「而呢樣野係無法彌補」。

再也坐不滿的記者席

來旁聽的公眾和記者越來越少。這固然是因為,案件尚在交付程序、又未開審,客觀上會關注和報導的人都少了。但同時也因為,有些媒體已經消失了。

自去年3月47人首次提堂,一年之間,《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高層被捕被控,《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和《眾新聞》亦相繼停運。

一年前,記者還在為未能進入正庭而煩惱,一年後,「好明顯見到加長咗記者席,但而家永遠都唔會坐滿⋯⋯」,所屬媒體已停運的T無奈說。

T解釋,這三間媒體一向都較注重法庭新聞,投放在法庭新聞的資源比例上較多。以往像是47人案這些受高度關注的案件,作為注重社交平台的媒體,不斷更新的文字直播、重點鮮明的製圖必不可少。但現在,社交平台的法庭新聞曝光率明顯少了,「呢個變化好顯著,少咗三間就係三間(傳媒)」。

消失的,還有建制媒體不會做到的專題報道、數據分析、家屬或被告的訪問,甚至是建制媒體的編採人手,也不及《蘋果》多。阿君仍記得,47人案馬拉松式聆訊,《蘋果》庭內派了至少三個記者,一人專注留意螢幕上各被告的神情反應,一人打字很快專門做即時報道,一個資深記者確保報道內容不會出錯,分工仔細到近乎奢侈的地步。

「係蘋果有嘅資源同作風先做到,但我哋公司根本唔會有空間做呢樣嘢。」

守法與公眾利益之間

社會環境改變,以及媒體消失的結果,是記者變得更保守了。「因為喺前線嘅人越來越少,其他人都會小心啲。」T說。

阿君說,以往報道上,可能會有一些存疑、可以「踩界」的空間,但當審查越來越嚴重,無論是他、行家或者公司,都明顯「收斂咗、保守咗去跟實啲規矩,避免啲有風險嘅事」。

與此同時,傳媒機構被檢控、第四權被削弱,「大家好憂慮以往正常做報道嘅方法而家可能畀人話唔合法」;而法例的界線並不清晰,例如與交付程序無關的內容可否報?被告聆訊期間的對話可否報?法庭不會作明確指示,一切都是交由記者和機構自行決定:「佢就係會make it very vague,然後make you very afraid。(這種不清晰會令報道限制很模糊,然後會令你很害怕)」

Alice說,可以預想,也正在發生的,是傳媒進一步自我約束、自我審查,而那個可以報道的「中間地帶」、「存疑空間」亦因而越來越細。她當然不希望媒體主動退,但也明白這個時勢,擔心報道引來法律後果、甚至觸發「閉門審訊」實屬正常。作為記者,她始終想繼續做報道,「唔好咁快去到一個最差嘅情況」,而為了做下去,就不得不小心摸索可以報道的空間。

說到最尾,都是每個記者和每間機構的抉擇。對T來說,重要是心中那把尺:「如果我思考完,過到自己嗰關,覺得冇違反到法例、覺得係可以報道,咁就報道。」

新常態
一年過去,再回想當日馬拉松式聆訊的情景,Alice說,「我諗所有人嗰四日都經歷緊一啲人生中未經歷過嘅嘢⋯⋯,而呢啲你當刻未必可以真係理解到發生緊咩事嘅嘢,後來就變成咗你生活嘅常態。」

這年來,更多人被國安帶上法庭,被控的人年齡屢創新低,保釋接連遭拒,尚在排期的案件多不勝數。就像那四日四夜在法院內的身心俱疲,Alice說,「成件事係好slow burn,係一個消耗」,而這個消耗是數以年計。

庭上,有些被告精神如昔、有講有笑,也有人消瘦、憔悴了,「每個人經歷牢獄轉化嘅方向都唔同」。但當在獄中發聲也被指發揮影響力、保釋條件極度嚴苛,不少人都低調下來,除了庭上那些零散稀薄的印象,旁人再難以知曉他們的確實狀況。

對於沒能報道庭上內容,Alice始終感到頗挫敗。她想起小時候看過的童話故事,國王的理髮師知道國王有雙驢耳朵,但不准向其他人說,終於忍不住挖了個地洞將秘密說出來。

她覺得自己就像那個理髮師。「你好想搵個窿嗌出嚟:其實條法例係咁用㗎、庭上有過咁嘅交鋒、咁嘅論點,呢條法例可能係香港而家最重要嘅法律,apply to(適用於)每個香港人⋯⋯」,她說得肉緊:「個社會係deserve(值得)知道呢啲討論,佢哋係應該知道先至可以守法啊嘛,如果唔係大家點樣去遵守一條法律呢?」

阿君覺得有點茫然。有好幾次,他甚至把聆訊內容都寫好了,隨時可以「出街」,但最終報道限制維持,「所有嘢石沉大海」。

他也想像過審訊完結後才公開紀錄,但「到時我仲係咪在職緊?有冇人再跟進件事、有冇人再知道當時發生咩事?」甚至很具體的,「可能到時我編輯覺得啲嘢舊哂,咩結果都出哂、呢班人過哂氣離開政壇,做乜要寫佢哋啫?」

況且,就算他現在翻查一年前的筆記和報道,亦未必想得起當時確實情況:「好多嘢隔咗一段時間凋淡咗就係凋淡咗。」

留下種子

47人案是阿君最上心的案件。雖然腦海不時冒出離開公司的念頭,但他覺得,既然有經驗和能力,也適應了這間公司,不如暫且留下,在可行的空間爭取,較熟識這案的他相對上也會報道得較好。

暫時沒打算離開的Alice,至今每次國安法案保釋聆訊,仍會入紙申請報道。 [3]

即使機會渺茫,「我覺得有條路就應該要行,盡量試囉,個effort (努力) 本身係好直接咁比法庭知道,係有一個訴求響度,公眾想知、傳媒想報。」

她始終覺得,記者的視野可以看得到歷史。雖然現在很多東西不能報,但記者仍然可以盡量做記錄,整理和保存好自己的筆記,「呢刻可能唔知可以點用,但你都要留返粒種子將來先可以種」。記錄留下了,「可能喺啱嘅時間、啱嘅地方、啱嘅方法就會公佈到?」

47人案在今年3月4日第五次提訊,押後到4月28日再提堂,尚處於交付程序。T說來還是有點好笑,「我諗第一日提堂嘅時候,你點都冇諗過其實未答辯你已經唔係記者。」

無法再以記者身分採訪下去,固然有遺憾,但T同時看到許多獨立記者甚至普通市民,努力嘗試填補這片空白——即使影響力未必及一間媒體,但「多一個人寫就多一個人留意到」。她也相信,當案件進入「直路」,到了下一個關鍵程序,「公眾係會關注的」。

那天何時來臨,我們當然無法知道。或者就像Alice所說,在這段漫長的消耗過程,大家要學習的課題,是如何不失去自己、不被burn out、意志不會因而消磨掉。很簡單,「如果你自己都堅持唔落去,可能三年後佢開審,你都去唔到聽,咁咪咩都冇。」


資料來源

↑1 註一:據《明報》報道,上訴庭副庭長楊振權聽取保釋陳詞前,主動提及傳媒不得報道申請理據的限制不合理,且案件已審結,不會有陪審團受影響。控方認為案件涉重大公眾利益,基於司法公開原則應批准報道,辯方亦不反對,傳媒終獲准報導聆訊內容。
↑2 註二:平均輪候時間「由入稟公訴書至聆訊」計算,控方會在案件成功交付至高等法院後入稟公訴書,繼而排期並進行案件管理聆訊,之後才開審。惟47人案超過一年仍未成功交付。2020年、2019年、2018年的平均輪候時間分別為349、167及167日。
↑3 註三:就《國安法》案件,法院至今曾兩度全面放寬9P限制,均為支聯會拒交資料案被告申請保釋,其中去年9月國安法官羅德泉稱收到傳媒申請,考慮司法利益、《國安法》仍是新法例,被告亦不反對,終批准放寬。另外,《蘋果日報》高層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一案,國安法官蘇惠德亦曾批准放寬辯方提出的保釋條件——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7%A4%BE%E9%81%8B/%E6%94%AF%E8%81%AF%E6%9C%83%E6%8B%92%E4%BA%A4%E8%B3%87%E6%96%99%E6%A1%88-5%E5%B8%B8%E5%A7%94%E7%8D%B2%E6%89%B9%E4%BF%9D%E9%87%8B-%E9%84%92%E5%B9%B8%E5%BD%A4%E6%A2%81%E9%8C%A6%E5%A8%81%E6%8B%92%E3%80%8C%E7%A6%81%E8%A8%80%E3%80%8D%E6%A2%9D%E4%BB%B6-%E7%94%B3%E6%92%A4%E5%9B%9E%E4%BF%9D%E9%87%8B">資料 1資料2


from 誌 https://hkfeature.com/2022/04/29/%e7%94%b1%e5%96%a7%e5%9b%82%e5%88%b0%e7%84%a1%e8%81%b2-%e7%95%b6%e6%b3%95%e5%ba%ad%e7%a8%8b%e5%ba%8f%e9%99%90%e5%88%b6%e5%a0%b1%e9%81%93%e8%a8%98%e8%80%85%e8%a9%b2%e5%a6%82%e4%bd%95%e5%a0%b1%e9%81%93/46359/


新冠疫情:從香港新加坡到上海,死亡率如何影響防疫策略

在奧密克戎變種病毒的侵襲下,上海封城已逾一月。2500萬市民經歷了不同程度的物資短缺、求醫困難及心理問題後,對嚴格封控的不滿情緒充斥網絡。

中國官方到主流媒體反覆強調,從香港在二三月的死亡率來看,奧密克戎遠非「大號流感」,需要嚴肅對待,保護脆弱人群,不能「躺平」。

從上海目前的數據來看來看,這波奧密克戎疫情死亡率甚至低於流感,卻實施了代價高昂的嚴厲封鎖措施。很多民間的聲音提出質疑,到底是上海的新冠死亡率統計有問題?還是沿襲已久的嚴厲清零措施確實到了該調整放鬆的時候?

死亡率為什麼重要?

「評價一個國家是否可以走出疫情,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確診病例死亡率(CFR)。」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近期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這個指標在奧密克戎時期要予以特別考慮。

同樣在博鰲論壇,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要挽救生命,也要保住民生,很多國家都在做出艱難的平衡。

「所有措施都要以科學為基礎,當新的數據、新的研究結果出現的時候,當我們發現早些時候做出的決定可能不恰當的時候,就會調整立場和政策,並且向公眾說明調整理由。」王乙康介紹,現在新加坡的關注重點發生了變化,就是要確保醫療系統有足夠能力來應對那些可能出現的重症,確保整個運轉是穩定的,醫院是開放的,社會經濟的設施還能夠運行。

很多國家都做出了與新加坡類似的選擇,重要的依據就是,奧密克戎變種的死亡率顯著下降。

即便在中國,這種下降也體現在統計數據中。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以來,與早期武漢疫情期間有重大差異,當時新冠肺炎病死率最高的時候達5%以上。上海4月28日新增死亡52例,已連續13天出現死亡病例,合計337例,目前來看病死率為0.0607%(337例死亡病例/555352例總感染人數)。

而全球流感的平均病死率為0.1%。

既然在上海的統計結果中新冠死亡率顯著低於流感,那麼為何還採取幾乎是全球最嚴格的封城措施?

官方的表述是以香港為戒,現在的低死亡率是嚴格控制的成果,如果控制不住,醫療資源造成擠兌,死亡率則會遠高於現狀。

中國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近期表示,奧密克戎絶對不等同於大號流感。梁萬年說,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為0.1%,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病死率在香港卻高達0.75%,約為流感的7到8倍,「老年人群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新冠)病死率超過10%,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

香港目前統計的新冠死亡率的確很高,不僅高於內地,也顯著高於新加坡和英國等地——截止4月23日香港第五波疫情死亡率維持0.76%。在老年群體方面,香港卻和上海情況類似,新冠死亡率遠高於總體平均水平,但主要原因被認為是疫苗注射比例相對很低。

新西蘭仍是全球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過去四個月的病死率僅為0.07%;亞洲疫情較為嚴重的韓國,韓聯社在3月25日的報道中稱死亡率為0.13%。這意味著,香港的死亡率是新西蘭的十倍,是韓國的近六倍。

統計標凖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香港的新冠死亡情況真的比新西蘭嚴重十倍,比韓國嚴重六倍。張文宏也指出這一現象背後的問題,「在不同的地區,即使是醫療資源比較相似的地區,例如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病例死亡率也都存在很大的差異。」

他表示,這就需要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如何計算在奧密克戎大流行期間的病死率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榮休教授唐金陵認為,香港疫情高峰時,檢測能力有限,導致實際感染人數,要遠遠高於現在報告的確診數字。也就是說,病死率的分母被低估了,從而導致了病死率的高估。

香港的抗原檢測申報平台直至3月7日才開通,導致此前很多經抗原檢測陽性確診的感染者,大部分已康復。此外還存在一些人即使抗原檢測結果陽性也不願申報的情況。

目前香港官方統計第五波疫情感染數為118萬例左右。唐金陵認為,估計香港的感染總數約是報告的4倍,應該是400萬以上。香港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袁國勇就表示,香港感染新冠病毒數字在150萬至400萬人之間,估計可能有約250萬人已受感染。

無論出於上述哪種估算,香港計算病死率的分母都可能存在低估。

此外,分子的計算也有不同。就香港而言,香港是死者只要首次陽性樣本收集日期的28日內死亡,就計入新冠死亡病例,而不會區分究竟是死於新冠,還是死亡時伴隨新冠感染。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因高處墜下離世的死者,由於驗出新冠病毒陽性,也會計算到新冠死亡病例中。

然而,上海在計算新冠死亡病例時定義的標凖很嚴。

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金冬雁向BBC中文表示,按照中國慣常的做法,如果病人不是因為新冠病毒直接致死,這名病人的個案就不會被視為與新冠病毒有關。他認為,目前公布的數字反應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混亂與調整

不過,中國似乎也在調整對於新冠死亡病例的定義。兩年前,武漢的死亡病例的描述中多伴有「嚴重呼吸困難」的描述,最近公布的吉林和上海的死亡病例中則大多描述為由基礎病致死。

張文宏本周則向中國媒體透露,一些死亡病人患有較為嚴重的多髒器功能不全,他們雖然感染新冠,但肺炎症狀不重,現在會被計算到新冠死亡病例中。

這一說法尚未得到更多來自中國官方的印證,但如果此言不虛,那就意味著中國新冠死亡病例的認定標凖正在調整——以前計入的前提是必須新冠引起嚴重肺炎,現在一些由基礎病致死的新冠感染者也被算入。

儘管如此,中國內地仍然比香港的認定範圍更窄。

安邦智庫創始人陳功向BBC中文表示,死亡率當然關係很大,中國政策的合理性,就建立在死亡率的數字之上。問題是,這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問題,它不是有著統一口徑、有著標凖條件的數字,世界各國包括中國,死亡率計算體制都存在著問題。

「對於中國的政策選擇,一方面要看到中國的死亡率的確受到了控制,死人少,不是壞事,是好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政策選擇的成本非常高昂,代價很大。如何評估才客觀,恐怕今後很長時間才會在這些問題上形成共識。」陳功表示。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1272505


中国4月制造业景气持续下降 创26个月来新低

来源: 
美国之音

中国一个私营部门4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升级,中国4月份工厂活动以26个月以来的最大速度萎缩,a加剧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的悲观情绪。

4月份财新/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的48.1降至46.0,低于路透社调查分析师预期的47。PMI大于50表示经济扩张,低于50预示着经济萎缩。

4月制造业萎缩2.1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多地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导致当局对上海等城市实施的包括封城在内的严格限制措施,以及随后对业务运营、供应链和需求的影响。

自2004年初财新/Markit开始发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以来,4月制造业生产的下降速度是该指数历史上第二快的,仅低于2020年2月疫情刚开始时的下降速度。

4月份,新订单分类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降,降幅为两年多来最大,许多企业将此归因于物流困难,导致它们无法获得新订单或导致订单取消。

调查显示,特别是运输困难加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导致海外需求减弱,新出口订单持续下降,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4月份的原材料购进价格仍大幅上升,但较3月份的五个月高点略有回落,原因是病毒防控措施以及俄乌战争后物流和原材料成本上涨。

就业指数略有下降,一些公司指出,病毒限制措施使工人难以重返工厂。

“在最近一轮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公司员工、零工工人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困难。这是政策制定者不应该忽视的,”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在数据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

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动态清零”政策正面临最大的考验,有关部门在整个4月封锁了大城市上海,而首都北京的病例每天都在增加。数十个主要城市和数亿人受到影响。

疫情爆发和严格的抗疫措施预计将对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乌克兰战争和国内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的不利因素也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

野村证券(Nomura)分析师预计,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不过许多市场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可能较上一季度出现收缩。

财新PMI指数是由标普全球(S&P Global)根据对中国采购经理问卷的回复编制的。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4%B8%AD%E5%9B%BD4%E6%9C%88%E5%88%B6%E9%80%A0%E4%B8%9A%E6%99%AF%E6%B0%94%E6%8C%81%E7%BB%AD%E4%B8%8B%E9%99%8D%7C%E5%88%9B26%E4%B8%AA%E6%9C%88%E6%9D%A5%E6%96%B0%E4%BD%8E.html


任松林:从清零运动看中共本质

来源: 
大纪元

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这一期【方菲访谈】。

上海封城民怨沸腾,乱象百出。有人吃不上饭,有人看不上病,因为极端防疫措施而造成的死亡不断发生。因封城导致的对供应链和经济的影响也波及全球。上海当局还传出设下目标,要实现社会面的清零。而中共卫健委主任日前撰文称,反对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首次把防疫和政治目标连在一起。

中共清零政策背后的政治含义和社会影响是什么?本期节目邀请《书斋夜话》自媒体主讲人、时政评论人士任松林先生来解读。

任松林先生您好,谢谢您上我们的节目。

任松林:谢谢,听众朋友们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谢谢。任松林先生,我们就先从4月20号这个所谓的社会面清零谈起。这个消息反正是让人觉得挺魔幻的,好像这个病毒听你指挥,你说几号清零就几号清零。我们节目播出的时间,它应该4月20号已经过去了。所以我想先请您谈谈,您怎么看它这个4月20号要社会面清零这么一个目标,而且它说是一个不能打折扣的目标。那中共这次对上海的这样一个疯狂封城就这么收场了吗?

“清零”是路线斗争 与防疫无关

任松林:我说过多少次了,中共它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运动形式做的。所谓运动形式它这个共产党就有一个很鲜明的东西,就是叫路线斗争,所以说它说清零它就清零了。

清零它有两个意义,一个就是控制面,它可以把所有的它认为是阳性的人都拉走,拉到方舱里,或者是把这些人都关在一个地方,不让你出来了,它就叫社会面清零,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这个统计数字也是在它手里头。你好比说在上海已经看到了很多情况,它说检测,你的检测都不行,你小区里的检测也不对,你这个抗体检测也不对,它必须是方舱检测。

所以说它说清零它就清零了,所以说清不清零,上海封不封城,这个其实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政治路线斗争。所以说我一直觉得它和防疫已经没什么太大关系了,因为你从上海看,它重症比例也非常低,它自己报的死亡不多。所以说这个因为别的死的反倒很多,不管是自杀的、跳楼的,它的一个防疫人员也跳楼了,那还有一个护士也死了。

好多有基础病的人看不上病,去不了医院,也有很多老人也去世了。所以说这个远远多于它所谓公布的3个人。所以说在这个方面来看,很多人不是我的认为了,就我接触的很多上海人都认为,这个根本是一个没必要的事情。所以说具体它为什么封城,封城它什么时候开,这个一切以它的政治利益为主了,根本就和这些防疫、和科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主持人:所以是不是实际上它在压力下,当局就是说好吧,那我们就清零,但是它实际上是一种表面上清零,实际上共存这样的一种方式呢?就它是不是受到了足够的压力,所以当时就说那我们就算了,就停了。

任松林:很多人就是倚着防疫谈防疫,其实我说了多少回,上海这个防疫根本和防疫没什么太大关系。你说清零也好,你说共存也好,其实这个对中共的防疫政策不是主流的。因为中共现在这个所谓的清零,已经是习近平的一个战略部署了,已经是作为自己拿着金牌来和全世界抗衡。就是说其它的国家的防疫都不如我好,我是真正的标杆。成为它的一个口号或者是它的一个标准了。

所以说它必须清零,具体清不清零,有没有清零,其实是谁也不知道,这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我今天看了美国也有一个报导,美国现在法官判处在交通上口罩令是违宪的,这个其实就是美国的style。因为人身自由是最重要的,包括个人的信息,在全世界,在所有的民主社会是最private的,个人化的东西。所以中共就把整个的绿码、黄码、灰码、红码,变成了一个控制人的东西。

就是说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容易在控制人的了,你想变成任何一个码,它随时给你变了,所以这就是一个人的identity,所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好比说中共有多少年的上访,这些问题它都解决不了。但是现在它用红码,你这个人你就连门都出不去,甭说你上北京了,或者是你上访或者串联,你任何的事情让这个事情就全部压下去了。所以我觉得这才是中共清零政策的主要目的,不许你聚集、不许你串联、不许你说话、不许你做任何事情。

就把你以这个清零的目的,把你所有的事情都管住,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这个防疫的一个目的,和这个具体你说它里有零没零,有没有感染,其实这个不单你不是你关心的问题,习近平也不关心。

中共管控手法全国一致 上海也逃不出去

主持人:但是很多人说现在这次上海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不管怎么说吧,它在全国也有很多封城,西安或者哪里。但上海这次封城真的是搞得是鸡飞狗跳,民怨沸腾。

任松林:我不觉得上海有什么不同。中共对上海的封控措施和西安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上海这个地方有不同。上海第一外国人比较多,外企比较多,它和全世界联系得比较多。再一点就是上海的经济也比较重要。

还有上海人,历来上海人有一种骄傲,认为它是国际大都市,它的民生做得最好,它的医疗条件也最好。所以说如果说上海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可以这么说,是老百姓的反弹不同,并不是共产党的管理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上海的管理和西安,和广州的封城几乎是一样的做法,但是它在上海没有行通,它在上海失败了。

主持人:但在上海我们听到很多这种就是吃不上饭,然后看不了病,就是特别极端的,饿了几天这种例子,这个在其它地方似乎很少出现。然后包括不断出现这种死亡。

任松林:没有很少出现,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因为那些地方没有上海消息这么灵通。我觉得上海发生的事情哪儿都发生了,发生的是一模一样,只不过是因为别的地方的消息,你好比说吉林这个小地方,它发不出来。再一点上海的比较有公共,怎么说呢?有公共形象的人比较多,他发出声音关注的人比较多。再加上你看今天,我看了一个微信上的东西,就是一个德国人和居民委员会有一个对话,所以说他外国人也比较多。

所以说所有的事情,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奇怪,只不过是上海的消息更灵通了。因为我对上海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你要在中国的各个城市里转一圈的话,你可以会发现上海是和外头联系最广的一个地方。所以说它这个不同,只能是说它这一套东西,在上海的这个大都市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并不是说习近平对上海有什么特殊的做法。他的这个路线,因为共产党那时候它一直号称着一个全国上下一盘棋。

毛泽东那时候搞全国山河一片红,他不希望任何地方有不同的,他必须在,不管你是边远地区还是中心城市,必须在党的一切控制之下。但是由于情况不同,经济的差异,人的教育水平不同,所以说对它的反应会不同。

上海基层官员对政策有抵触

主持人:前几天孙春兰她到楼顶上去视察嘛,被人家讥讽为摆拍,然后她这照片就流传出来了。我看网上有文章就说,说孙春兰和李强到上海以后,为了躲避疫情的责任,也斗得很厉害。她这照片被流传出来,实际上也是一个内斗激烈的反应。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任松林:孙春兰和李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中共干部,李强是习近平在浙江的亲信,他是要把李强弄到上海,进一步作为他的亲信来扶持成到中央的。孙春兰是一个习近平的事务性干部,就是说钦差大臣,派下来专来督导防疫,就是中共病毒(武汉病毒、新冠病毒)的传播的。

所以说他们俩截然不同的。你要说在中共的地位,李强远远高于孙春兰。

所以我觉得有人认为孙春兰和李强有斗争,我倒不觉得孙春兰和李强有什么斗争,真正的斗争是上海广大的这个基层的干部,或广大的这个老百姓,甚至于说一些防疫具体的像张文宏这些医生。因为他们没有什么顾虑这前途到共产党那儿当大官,他们只是一个事务性的小卒子来做这件事。他倒反而有点像孙春兰了,他就是做事的一件事儿。

但是作为李强来说,这个上海防疫好与坏可能是他能升到中央的一个大事儿,也是习近平这个班子留的问题。所以说我觉得这里头就非常怪异了,李强不是代表着上海,李强是代表着浙江派和福建派的力量,然后这个孙春兰是一个事务性官员,所以说某种意义上这里头不像你想像的中央和地方那么简单了。

主持人:那您觉得,因为您刚才也提到上海这些基层的干部什么,就是这次防疫中存不存在上海这几个基层的,或者是它的这个管理层对这个中共的政策不满,然后消极怠工甚至躺平这样一个因素呢?

任松林:这个是肯定存在的。上海的躺平又不是今天,上海躺平当年俞正声到上海的时候,把陈良宇弄掉之后,上海的基层干部就很不满,上海基层干部基本上都站在陈良宇一边,因为陈良宇是地地道道上海出来的干部。

上海人是排外很强的一种人,上海很看不起外头派来的干部。据我所知现在上海不但是市一级的,区一级都有很多所谓的这个闽浙派,就是福建和浙江来的人。上回我在这个自由亚洲也跟他们说了,因为我跟很多人有联系。所以说他们倒不一定是对抗中央了,他们也没那个胆子对抗中央,但是他们打心里头看不起这些闽浙派的人,倒是可能的。

所以说这种天然的一种不服从,在上海要比别的地方严重得多。因为上海人某种因素他有一种骄傲感,他认为他自己教育程度高,它是大都市,他某些程度上他看不起外地来的干部,尤其是看不起外地派来的武警、保安这些人,所以说这产生冲突是必然的。

主持人:那它现在是这样,就是我觉得它现在也确实,就像您说的,它也不太避讳这是一个政治运动了。我们看到说这个卫健委的主任他在这两天写了篇文章,说我们要反对与病毒共存的错误思想,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所以他这个文章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您刚才说的现在清零和共存,它其实是一种路线斗争呢?

任松林:不用印证了。两年前就是这样了,那时候抓李文亮不就是路线斗争吗?它不就说你造谣吗,中共什么东西不是路线斗争了,什么时候这回大家都在这儿解读说,什么这回透露了,这只是这样了。因为很多人……

主持人:这是它第一次,第一次把这个抗疫和二十大连在一起。

中共从来都是内斗激烈 权力之争就是生死之争

任松林:习近平老早就说了,他要给自己发个金牌了,什么不是路线了,早就是这样的,这么说吧,就是中国由于洗脑又出来很多小粉红,他自己为中央来解释,他认为好像共产党在care他们。所以这种是一种,可以说是个鸵鸟精神,也是个阿Q精神了,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的care,他们就一群蝼蚁,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清零不清零是个数字,但是他们自己要这么做,左解读右解读,就跟刚一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说中央有什么改革派,什么什么保守派,其实到了权力面前他们都是一个派别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作为中共的历届领导人来说,因为你要知道一个专制政权的本质,如果他不能执政了以后,他的下一站就是秦城。

所以说他是生死之战,不是说像美国你选不上了,你回来还能干别的,你在哪儿。在专制时候是只能上不能下,你可以看看这回不是北京刚抓了一个防疫有关的一个人,说他有利益这个……

主持人:好像是。

任松林:所以说整个为了这个二十大,明天把李强关进秦城还是把孙春兰关进秦城,都是非常非常可能的。有什么不可能呢?对了,其实习近平本人进秦城也是非常可能的。所以说这就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斗争,它老早就这样了。你要硬那么解释也是可以。因为即便在这个大环境下,它也有一些小的东西,好比说它什么开、什么时候关?这些东西我是没法分析的,我没有这个信息也没有能力,他知道他下回干什么,我根本就不知道。

我只能跟他说,从他们这个从头到尾的角色来看,它就是这么一个规律。你好比这么说,现在很多以前不关心政治的工程师、科学工作者、大学教授,现在都受不了了。他都有一个新的解释,他都认为这是路线斗争了。

所以说只不过是人知道这事情早与晚,就跟刘少奇一样。刘少奇在1954年中共出这个,别说1954年了,1962年的时候他搞四清的时候,他能知道他会被打倒吗?后来他拿了一个宪法在那儿摇有什么用啊,他是后知后觉对不对。其实这都一样的,每个人权力都会打到他头上的。

就好比说上海,一些人他现在家里是阳性的,非得把他弄到方舱。但是实际上没进方舱的人他还在那儿鼓噪,就是说你一定要进方舱,还要给他们有压力,这其实就是共产党多年的组织方法。就是以百分之九十五去压百分之五,所以每回这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认为这是第一次发生,这是我的发现,这个是了不起。其实只不过是他没有感觉到,铁锤没有打到他头上而已。

所以说我觉得今天上海这个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我希望大家去关心,就是上海这件事发生了以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完了以后,会有多少老百姓认清这一件事情,这才是重要的。具体说它清不清零,它能不能清零、能不能上街,他肯定要让你上街,只不过是今天不行,他看拖多长时间,他一定会让你上街的,他不会把你关死。

因为他关死你,对他也没好处,对吧。他把这个事情做完了,是了,你该出来你就出来了,具体清没清零,鬼才知道呢。

主持人:对,我觉得您那提的问题很重要,上海这事对中共有什么影响,有多少人能看清。但我想先问您一下就是这个路线斗争,因为很多人,就像您说的很多人是后知后觉的呀,那你比如说一开始这些医学专家张文宏谁谁谁啊、管轶什么的,大家都觉得说你为什么不能照专家的意见去做嘛,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它是跟防疫没有关系。

可是问题是很多人不懂说,在中共的这个话语系统里面,这个路线斗争是一个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一旦这个事情上升到路线斗争了,它有多残酷,或者它对这个社会对这个民众的影响是什么样的,这您能不能稍微给讲一下?

任松林:具体的专家有各种专家,张文宏这个专家,他基本上坚持了他自己的一个信念,还有的专家是另外一种看法。这个专家,每一个专家都有被中共利用的专家,还有和中共对抗的专家,好比说一辈子尊孔的,中国的大哲学家冯友兰在批林批孔的时候,他也不在那儿批孔老二吗?他是西南联大的校碑的撰写人,他说变了都变了。

所以说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是很可怜的。他有一派人,他的科学看法其实他是无心的,他就可能和中共某一段时间的政治斗争,有用就把他用了,过一段时间他的看法没有用处了,就找另一派人又成了一个解释政策的一个专家,他出来说。

所以说这些专家他只不过是,一个好的专家他坚持自己的科学方法,但是这个科学方法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作为党的执行防疫路线的领导人,他一定要选对他有利的专家出来说话,张文宏前一段时间一直是上海的代言人,后来等到关的时候,不就把他给销声匿迹了吗?过两天需要的时候再把他拿出来不就得了嘛,他只不过是在抽屉里的一个工具而已。

主持人:所以这个路线斗争因为对于很多人讲,对于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来讲,他不懂什么意思啊。那中共这个路线斗争到底什么意思?它对我有什么影响啊?

上海封城让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共政策 是好事

任松林:他不知道,他不知道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就是路线斗争其中的一个人,一个蚂蚁。所以他当然不认为,那个文化大革命时候,红卫兵每个人都是保卫毛主席,对面你全是反对毛主席,他在山中他不知道,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些人才幡然醒悟,对吧?

所以说现在这次上海疫情使得很多人幡然醒悟了,因为他真正尝到了这个滋味。在没有的时候。他们不也是在那摇旗呐喊,说中国的防疫是世界上最好的防疫吗?就是现在很多人他在这个疫情上,他和中共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乌克兰问题上,他不和中国看法还是一样吗?

所以说这个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中共的宣传造成的,但是你要坚信一点,谎言始终是要过去的,它慢慢地每个人都会慢慢地会清楚的,他只不过是清楚得早和晚一点。这件事儿清楚了,那件事不清楚了,他迟早会清楚的。不用着急,他肯定会清楚,因为它毕竟是谎言嘛。

主持人:那所以您刚才提的那两个问题,您说这个上海这事,我们要看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对民众的这个认识有什么影响?您的解读呢?

任松林:就是上海这个事情我自己的看法是出于习近平的意料之外的。习近平认为上海的封城可能和西安的情况差不太多。但是他在这儿确实给踢了个铁板,所以说在这件事情上,可能在下一步再要去做这个封城或者是什么样。

好比说北京像上海同样的大城市,北京再封城该怎么做,它会积累一定经验的。所以说老百姓呢也会积累经验的,也越来越明白了。因为越来越多人知道这个东西并不是简单的一个防疫了,因为很多微信上已经传了,就是说我看了一篇文章,就是说如果要是按照Omicron这个病毒来说,它的死亡率和重症率比这个半导体的这个杂质还低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非常非常低,就是三十万病患之中只有三个人去世,所以说可以说十万分之一。

所以说这个老百姓也确实明白了,为了这十万分之一去死掉了那么多人没法急诊,老人没人看护去世了,再加上后来现在这个好多人没吃、没喝,经济这么大的损失,为什么这么做?很多人都不理解,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其实这就是个好事儿。这对中央的政策,一个中国人对共产党政策产生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中共用健康码管控民众 将成为长期手法

主持人:那个其实不止是上海啊,我们看到最近的其它城市,大连不是前阵子又说要封四天嘛,然后这个安徽、苏州等等,不同的地方时不时地就封,一会儿解了,然后又再封。所以现在很多人觉得这个东西它是一种测试,是中共用来测试民众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备战、备荒。

任松林:它就有各种意义了。测试是一种意义,最重要的意义其实就是这个红码,它使得管制你所有的行为,因为你成了红码以后,你就关在家里了,对吧,然后把你放成绿码,这是多好的一个开关体系啊,这就跟半导体开关似的,开着门“啵”你就能电流通过,关了门儿,给一个红码,电流就通不过了,这多好。

这个东西作为我的科学背景,我太喜欢这种控制了,这种控制如果确实全能控制,对吧?所以说这个比任何时候控制,比毛泽东的那个控制还有效,因为毛泽东那个控制还得开介绍信,还得去调查,对不对?这个多好,“啵”了一下就把你控制了。

所以说你能看见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本来这个事情是在健康云上,你看着你红和绿还能行,现在说健康云不行了,你直接你要到CDC你才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健康云的反应太慢了,或者健康云的效率不够好,共产党觉得它控制人的开关速率没那么高的效率,所以我再来一个新的。

所以说要写个新的软件来做这个红黄管理,所以这是非常重要。这个红黄管理的这种码,其实比这个监测系统还有效,这才是真正中国防控的核心,就是健康码。

主持人:所以就是说它有可能成为一种长期的这个控制方式,是吧?还不是说二十大,到了二十大以后就放松了或者什么的。

任松林:当然了,多好的玩意儿,这比户口还好玩儿。

主持人:插一句,我突然想到了,这是不是就是那个文件中说的,说你那个一定要去那个方舱还是去哪,你要不去我们就不给你把红码变回来,我们就永不摘帽。

任松林:对,就是说很简单嘛,你一个红码怎么去变成绿码?这个东西谁来控制,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question,到底谁有这个权力把你红码变成绿码,一般人认为我去测试一下,那我就变成绿码了。其实这里就很有意思了,谁去做这个测试,是街道人测试,可以把你变成绿码?还是现在给你一个答案,只有方舱,只有一个一级的政府机构,他才能给你变。这就是大家越来越明白了这个红码变绿码的本质了吧。

中共打台湾实力不足 但台海局势危险性增高

主持人:是,那个说到备战、备荒,我也想问一下,因为很多人觉得说习近平还是在为打台湾做准备,所以备战、备荒,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任松林: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习近平心里最明白,他打台湾一定一败涂地。

他那个力量不够强,他打台湾他会五十万人葬身海底,他根本打不过去。除非他用原子弹轰了台湾岛,这回乌克兰不给他一个教训吗?这个世界第二大强国,这个陆军平地开过去,让乌克兰打了个焦头烂额。它最大的一个光荣级的舰艇也给击沉了。打乌克兰不需要船,就是开着就过去了,如果打台湾就需要船,这么大的万吨就给打了,中共那几条船不就是活靶子吗?

主持人:那您觉得习近平意识到这点吗?

任松林:意识到了,他当然意识到了,他不意识到他早就打了。

主持人:所以您觉得不会发生打台湾的事情?在短期内或者在一两年内不会发生?

任松林:这个难说、这个难说,因为战争这个东西一触即发。你看日本人打中国的时候,就几个参谋就把中国给打了,打中国整个所有的计划就是一些中级参谋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军人,大部分军人都想打,军人哪有不想打仗的,对不对?不打仗叫军人吗?没有打仗军人还能,还能升官吗?虽然共产党里的好多军人是这个贿赂上去,但是贿赂上去的军官他当了军人,他就信了自己了,就是他当时他是贿赂他慢慢就信了自己觉得自己能打仗,演习的时候那炮轰隆轰隆的,他觉得他能打仗,对吧。

所以说他会高估自己的,他哪怕是捐出来的将军,他也觉得他能打仗,他谎话说多了他就信了。

他自己就信了,习近平也可能就信了,对不对?本来他没有能力的一件事儿,说不定他信了,信了他就去打了,那谁能知道呢?这普京不是也挺聪明的一个人,底下人告他能打乌克兰,他不就信了吗?信了以后就打了个焦头烂额,不是吗?这不就是已经是这样。

因为我不认识习近平,我不知道他的智力如何,如果他真信了呢?那你就没法估计了,对吧?但是我的估计是他一定是五十万人沉入海底。

真正危险是内部投降派 台湾需自立自强

主持人:那您觉得像俄乌战争这个爆发,很多人说其实会遏制中共对台湾的野心,我不知道,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您觉得台海局势是更危险了呢?还是更缓和了呢?

任松林:当然是更危险了,因为战争吧,这个一旦打起来,世界就会出现一个乱象,即便是乌克兰现在把苏军(俄军)打得很厉害,然后大家都没有估计到乌克兰这么强悍。但是你也别忘了乌克兰被打成了一片焦土,对吧。所以说很多这个台湾方面的这种卖台的人,他现在以这个为借口,他也非常害怕,他也在宣传一种失败主义,对吧。所以说台湾真正的危险不是共产党的袭击,而是台湾内部的投降派。

然后另外一点就是在中国有很强的一种民族主义在宣传,就是要打仗。当然这次乌克兰的战争,习近平支持普京,在乌克兰被打得焦头烂额。当然这也对他来说是一种打击。但是你别忘了,乌克兰这个战争现在还没有结束,这个作为全世界来说现在的焦点是乌克兰。

所以说是不是趁这个机会中共去出兵台湾,这个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是有可能的。我不知道习近平怎么想,如果他真是信了,很多人跟他说,将军跟他说了他能打下台湾来,他然后没有记取这个普京这次教训,那随时都可以打。

所以说台湾的问题是,台海局势越来越紧张,所以这才美国包括蓬佩奥国务卿和现在这个所有议员都到那儿去呼吁,都访问台湾,越来越重视,这也是美国人的一个担忧。因为台湾如果要被打下来的话,情况就比乌克兰要严重得多。

你要知道台湾生产的,我是搞技术的,就是数位电路90%是台湾在生产,这个analog电路的芯片是60%台湾在生产。如果没了台湾,全世界的经济马上都要停摆的,这不是个开玩笑的。

而且最大的一点是,现在对世界的威胁,中共要比俄国大得多,俄国所谓的是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但是它经济力量差得很。所以说如果台湾海峡一旦让中共全部控制了以后,可以这么说,韩国、日本的经济都很成问题,整个的局势就变了。

所以说习近平也明白这一点,我相信打台湾是他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是一个他非常非常想做的事情。如果要是习近平估计他能打赢,他早就做了,不单是习近平,邓小平、胡锦涛也就早做了。所以没做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是评估打不下来。

主持人:您对台湾会有什么样的忠告呢?如果说是在今天这样的局势下。

任松林:台湾的忠告就是要自立自强,像当年蒋经国先生说的:“自立自强,处变不惊”,把自己的军队训练好,和全世界保持着更紧密的关系。至少你台湾要守住一个月,全世界的援助才能来。如果你要是泽连斯基跟阿富汗总统一样,炮声一响就跑了的话,全世界都救不了你的。

主持人:是,所以您觉得就是刚才您说的台湾内部的投降派这个势力大吗?还是说它只是一部分,就说它会影响大局吗?

任松林:这个难说了,这就看台湾的领导人有多么坚决了。这个我很难来评估这些领导人了,但是现在来看台湾的领导人,像这个蔡英文总统做得还是蛮不错的,她是有声有色的。但是这个要有一定的压力测试,台湾要有一定的压力测试,要从军队到地方到各级的民代,到各级的行政长官,其实我觉得现在都必须进行战争的测试。

共产党的生命力就是斗争

主持人:好,那最后我们再来说回中共的这个政局,就是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共其实内斗还是相当激烈的,对于习近平在二十大能不能连任,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析。那您怎么看呢?

任松林:专制政权它一直是斗争嘛。毛泽东思想就是斗争的思想嘛,马列主义也是斗争的哲学,没了斗争,共产党就没有生命力了。

所以我很难去来估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会发生的,但是中共每回的领导人的产生一定是经过各种博弈而产生的,绝对不会像大家想像的那么风平浪静的就能产生,那就成了民主社会了。所以说中共的这个产生是很激烈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进了秦城,那么多上将在习近平的反腐的这个东西下自杀、下狱。

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法机关现在有多少人下台了,多少人被收拾了,所以说这就能看出来,如果正常的话哪会像这样的呢?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吧,中共的领导人如果要没有运动的话,他们是最舒服的一个行业。如果要有运动的话,他们是一个最危险的职业啊。

主持人:说到这我很快再问您一下,就是最近另外一个事情,这个也让很多人很警惕。就是中共不是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嘛,说要建什么“全国统一大市场”,那有的人就说这计划经济又来了。那计划经济意味着什么统购、统销,甚至最终是不是可能又是导致饥荒。也有人说这个只是习近平刷存在感的一个文件,这个现在搞不起来,它最终可能也像“雄安新区”一样,虎头蛇尾、有头没尾这样的。您怎么看呢?

任松林:这个就看中国的经济走向了。统购、统销,当年大家要知道统购、统销是怎么产生的。中国完全进入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是经过大跃进、人民公社才实现了所有的粮票、布票、所有的工业卷、副食卷所有的才能完全实行,因为整个的经济垮了,它不得不实行这种东西,这是一点。第二点就是说当时对于毛泽东来说,这个计划经济和国家掌控所有的经济命脉,这一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是他们的Dream。所以这么说吧,中国今天所有的改革开放,是因为计划经济行不通了,文化革命结束的时候实行的一种新的状态,就是邓小平所谓的改革开放。如果按照一个执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来说,这种制度是不正常的,只有毛泽东那时候的制度才是正常的。因为计划经济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谛。

中共本质决定其必然回归计划经济

这点苏联垮台了,俄国已经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了,今天马克思列宁主义执政的,百分之百执政的只有中国和朝鲜了。当然也包括越南了,它们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嘛。所以说迟早来说它一定要回归一种共产主义状态吧,它一定要回归计划经济状态。

它一定不会让民营企业大于国有企业,这是肯定的。共产党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它一直有很多地区一些禁忌,它不愿意让民营企业来占领。民营企业,只是说不太重要的地方或者是国家不好搞的地方,它让民营企业来参与嘛。

所以我觉得,最终如果共产党搞得好,它能实现它的经济发展的话,它最终必然要走向全民经济嘛,它必然要重新回人民公社的状态。否则它怎么叫共产党呢?它就改了名不就得了吗?为什么它还要坚持自己的初心不变呢?

这个大家可能有一点自我感觉良好吧。共产党怎么会能改变?中国共产党要改变它不就不是共产党了嘛,既然叫共产党就得共产嘛。

主持人:所以您的意思就是说它不管它能不能搞成,它就是像这种全国统一市场,它就是要搞。它就是不想要现在的这种市场经济,而要回归到计划经济。

任松林:对,不是说不想,是现在的这种经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不是共产党计划经济的正常状态。你要知道很多人不明白一点,就是1949年到现在中国始终属于一个不正常状态,是个暂时状态。它不是一个说我的国家稳定了,我的宪法稳定了,我的国家是个稳定状态,宪法都改了五次,它怎么是稳定状态呢?它一直不是稳定状态,它始终属于改革开放之中。改革既能往右改革也能往左改革,能往前改革不也能往后改革吗?

邓小平是韬光养晦,邓小平是暂时放松了,等到搞好了邓小平也要回计划经济的。因为你要不是计划经济,你就不是共产党人,你就不是马克思的徒子徒孙了,你就把马克思像摘下来了。

主持人:那您觉得中共这样搞,有没有可能又出现这种全国性的饥荒啊?

任松林:那谁知道,他搞砸了它就出现饥荒了,但是它出现不出现饥荒是另外一个问题,往回搞国家的国进民退这是必然的。国进民退是共产党不忘初心的正常状态,不是习近平不是正常状态。习近平,你别忘了,习近平最重要的职务是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二个职务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对吧。

主持人:是,第二个职位也是虚的。那您现在对国内朋友的建议会不会是劝他们用脚投票,尽早走路呢?

任松林:他自己决定了,我不给人任何人做consultant,他自己决定他应该怎么做,对吧。因为说老实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说不定很多人他相信共产党那一套,我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

主持人:但这次上海封城,我看到一个结果就是确实很多很多人在考虑往外走。有的已经出来了,有的是考虑移民,有的不知道能不能出来。

任松林:但是全中国14亿人也不能都出来,对吧。最终的想法,你如果要想改还是要把中国的这个国家改变嘛,改成个正常状态。最根本的还是把共产党推翻了变成一个民主社会,才是正路嘛。你全中国人民,你只有有钱的人走得了,没钱人走得了吗?

主持人:那您对于中国在国内的民众,特别是也许已经清醒过来的民众,您会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任松林:坚持自己,不要信任何的人的话,要有自己的主意,要坚持自己,做一个自由独立的人。

主持人:好,那非常感谢任先生,今天来给我们解读您对上海这个看法,对中国社会、这个防疫,包括对中共政局的看法。谢谢您来解读。

任松林: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那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方菲访谈》,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4%BB%BB%E6%9D%BE%E6%9E%97%EF%BC%9A%E4%BB%8E%E6%B8%85%E9%9B%B6%E8%BF%90%E5%8A%A8%E7%9C%8B%E4%B8%AD%E5%85%B1%E6%9C%AC%E8%B4%A8.html


专访普林斯顿教授范亚伦:西方低估了中共的无情和统治决心

华盛顿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就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发表公开演说。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和国际事务学教授范亚伦(Aaron Friedberg)最近接受美国之音专访表示,过去的对华接触政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美国和西方精英误读了中国。他认为,新战略应减少与中国的接触,包括与中国经济的部分脱钩。

范亚伦在其新书《误读中国》(Getting China Wrong)中指出,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西方没有认识到中国列宁主义政权的本质,“低估了中共的适应能力、智谋策略和残忍无情,误判了中共维持国内政治统治的决心,没有认识到中共修正主义国际野心的程度和严重性。”

范亚伦对西方民主国家与这样的政权之间建立稳定和富有成果的关系持怀疑态度。他在书中写道:“中共对于政治的列宁主义零和观点,他们长期存在的野心,他们对西方的敌意之深,以及现在对其实力增长的自信,这些集合在一起意味着,至少在可见的将来,真正的‘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

范亚伦主张对华采取更强硬的政策,认为这样的政策不仅不会增加战争风险,反而可以有助于减少这样的风险。他说:“我对于未来5到10年最大的担忧,不是美国和西方会做得太多或激怒中国,而是担心我们做得太少或是看起来做得不足,让中国领导人可能误判他们可以成功地使用武力改变现状。”

以下是采访的节选内容:

记者: 你的书名《误读中国》。我们怎样误读了中国?

范亚伦:我认为美国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制定者的主要错误或误解,是低估了中国共产党对独掌政治权力的韧性和决心。西方过去认为,与中国接触,尤其是与中国的经济接触,会逐步让中国的经济制度进而最终让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改变。但正如他们自己所说,他们低估了中共确保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决心。

记者:一些评论将中国内政外交的负面转变归因于集中权力并且寻求长期或终身统治的现任领导人习近平。他们开始怀念胡锦涛或江泽民的时代,认为那些时代可能更好。你如何看这种观点?

范亚伦:我认为,事情在多个方面都在加速和恶化,或者说在多个方面变得更加明显,无论是中共政权的压制性,还是权力的集中,扩大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使用,或是更强硬或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但我觉得,所有这些趋势在习近平上台之前就都可以看得到,其中的大部分在胡锦涛第二任期的后期就开始出现。

但是我同样认为,这些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以及他们的最初目标是长期一致的。我不认为习近平严重偏离了中共创始人的最初目标。我认为他非常努力地想要实现这些目标,让中国的制度按照中共创始者想要的方式运作。

记者:你在书中将习近平称为“复兴主义者”。这是否意味着这是制度的问题,而不是单个领导人的问题?

范亚伦:是的,我认为是这样。我认为,那个制度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是一个列宁主义政治制度。它围绕一个政党组织而成,这个政党将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声称自己有权控制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受任何外部力量或因素的任何限制或约束,没有独立的法院,没有拥有任何有意义的权力的立法机构。这就是这个制度的本质,其目的是永远和无限期地统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延续和复兴,试图复兴那个制度,让那个制度在未来无限期地运作下去。

现在,习近平的行事方式可能最终会削弱中国的实力,并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但他想要做什么是很明显的。

记者:现在中国没有变成自由民主的大国,那么美国应该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脱钩(disengagement)是否是可能和现实的?未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

范亚伦:首先,我认为美国和其他民主大国必须承认之前的政策失败了,承认至少在目前,他们对中国制度的演变几乎甚至毫无影响力。事实上,中国正在朝与他们所希望相反的方向发展。

其次,需要认识到我们的短期目标必须是防御性的。我们向中国开放了我们的社会和经济,而中国利用这一点,将我们置于不利地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限制中国继续这样做的能力。我们还需要加强我们的军事地位,并与盟友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努力在印太地区保持有利的力量平衡,以遏制中国在扩大军事能力之际的咄咄逼人行为...我们已经开始行动,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做了不少,但是还未到达所需的程度。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其国内政权特征的体现,我不认为这些政策会发生很大变化,肯定不会在未来5年、10年、15年和20年习近平继续执政的情况下。但即使习近平被其他人取代,这些政策的势头已经建立。我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面对一个非常强硬和非常难以应对的中国。

记者:你在书中说,采取更强硬和坚定的对华政策不会增加战争风险,实际上可以帮助减少这样的风险。不过你在书中也提到,中国长期存在这样的心态,认为美国或所谓的外国势力试图围堵中国。那么这种更强硬的做法是否会助长中国的这种心态,导致中国冒更大的风险或采取更激进的行动?

范亚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让我试着这样回答。首先,我确实认为中国领导人有那样的看法。他们还试图利用西方围堵中国这样的指责来调动国内的政治支持,或是试图迷惑干扰西方国家。他们有这种看法和担忧。但即使美国和西方国家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尽可能地对中国开放和友好,试图将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时候,他们也有这种看法。

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美国或其盟国不可能在不向中共政权屈服的情况下,采取消除这种不安全感的政策。他们无法让中共感到安全,他们也不应该尝试,因为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很危险。中共领导层确实有那些恐惧和担忧,但我觉得要减少这些担忧,我们能做的不多。

我对于未来5到10年最大的担忧,不是美国和西方会做得太多或激怒中国,而是担心我们做得太少或是看起来做得不足,让中国领导人误判他们可以成功地使用武力改变现状。他们很可能会发现他们错了,但那时我们已经陷入了冲突。因此我希望我们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发展我们的力量,加强我们的防务,努力继续遏制中国咄咄逼人的行为。我认为这是当下的主要任务。

记者:你在书中主张我们应该在经济上追求部分脱钩(partial disengagement)。这种部分脱钩能走多远?

范亚伦:这个过程主要不是美国推动的,肯定不完全是美国推动的。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出于战略原因一直在推行旨在减少和部分脱离对美国经济和其他发达民主国家经济依赖的政策,以降低中国面临压力时的脆弱性,如其领导人所说的,让中国在技术上独立自主。

所以我认为,我们已经开始沿着进一步脱钩的道路前进了。我不认为会是全面脱钩,除非我们与中国发生冲突,或者中国采取类似俄罗斯对乌克兰那样的行动。。。但是我们对中国进口开放、向中国大量出口技术、或是对中国攫取技术而不会强烈反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记者:在制衡中国方面,拜登政府非常重视与盟友和伙伴之间的协调合作。俄罗斯的例子表明,可以形成这样的协调合作来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为作出回应。但是美国与其盟国之间,以及美国的盟友之间仍然存在分歧,这种孤立俄罗斯的努力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那么如果是中国,协同制衡中国的努力能走多远?

范亚伦:对于中国,首先我要说的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似乎对在欧洲和亚洲的民众有种警醒作用。我感觉,俄罗斯或中国会入侵另一个国家或实体(比如台湾)的这种看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当抽象的,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会发生。现在我们看到,这是可能发生的。

如果发生类似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对中国实施类似对俄罗斯实施的那种全面经济制裁,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由于一些欧洲国家依赖俄罗斯能源,现在对俄罗斯的制裁并不充分。中国有可能处于更强有力的地位,因为世界上的许多经济体都依赖中国生产的各类产品,而不只是一种产品。恐怕中国领导人可能会相信,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西方国家最后不会真的对他们实施严厉制裁。如果他们如此确信,他们更可能会使用武力。

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说服中国领导人相信,无论他们愿意怎么想,如果他们真的采取侵略行动,西方将实施协调一致的经济举措,而这些举措将会损害他们的经济并且可能威胁到他们政治制度的稳定?我不确定我们是否能做到,但我认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去做,如何说服中国。

记者:谈到台湾,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说,美国应该在台湾驻军。此外,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呼吁结束对台湾的战略模糊。您在书中也提到美国在中国入侵台湾时对台湾提供支持和协防台湾的重要性。那么您如何看待博尔顿和其他国会议员的观点?您是否认为有必要调整对台政策?

范亚伦:首先我要说,如果中国对台湾使用武力,特别是如果成功占领和征服台湾,这显然会给台湾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也会给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将会威胁到我们的盟友以及日本和韩国。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将以非常负面的方式改变战略格局,最终让中国处于更强大的地位,使其得以胁迫其他国家并挑战我们的联盟关系。我认为这是中国长期想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需要努力防止发生的。

在我看来,我们做什么比我们说什么更重要。如果我们明天说我们将结束战略模糊但却什么都不做,并不会让情况得到改善,反而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所以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能够让中国领导人及军事规划人员更加相信,美国及其地区主要盟友事实上是会进行干预,并且会迅速介入,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台湾挫败至少是初始阶段的入侵企图。

记者:最后让我们回到中共的制度及其目标和野心。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目标是取代美国成为地区乃至全球的领导者,重塑现有国际秩序使其更有利于中共的统治。您认为中国能否真正实现这样的目标?

范亚伦:他们正试图建立自己的替代体系,由他们主导的各种机构组成。我认为正在出现的情况是,他们可能更关注在发展中世界成为或被视为主导力量。有很多原因,不过他们认为,发展中世界拥有大量世界人口,包含许多国家,如果其中的一部分经济健康增长,可以成为世界经济的动力,帮助中国维持自身的增长。他们对赢得我们的支持不抱任何希望,也没希望在欧洲或日本做到这一点。

他们想削弱和离间我们,增强他们在这个我们没有给予足够关注的世界的力量,以此为背景来扩大他们自己的力量。

他们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占据他们所谓的科技制高点,成为科技和创新的主导力量,因为他们认为21世纪的各种力量,军事和政治力量都源自于此。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他们想在那个领域取代我们。他们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我们还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防止他们为了超越我们而利用我们。

(美国之音进行一系列采访,反映有关美国政策的负责任的讨论和观点。被采访人所发表的评论并不代表美国之音的立场。)


from 美国之音 https://www.voachinese.com/a/getting-china-wrong-with-aaron-friedberg-20220429/6551183.html


香港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發表政綱 避談政制改革

香港特首選舉將於5月8日舉行,唯一的候選人李家超周五(4月29日)發表政綱,聲言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同時加快讓輪候公共房屋的市民早日入住。

但在香港政制改革方面卻幾乎是隻字不提。

李家超在政綱發佈會上聲言,如果當選將會帶給香港市民一個「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並再次強調,他領導的政府將會以結果為目標。

他在政綱內提出數項新的倡議,包括設立機制,讓政府隨時可以動員公務員執行平日工作以外的項目,提早讓一些公共房屋候輪者入住等。

政綱還說了什麼?

李家超的政綱有四個綱領,包括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加快土地房屋供應、提升競爭力和建立關愛社會。

李家超發表的政綱提到的範圍,與過去的特首選舉候選人差不多,但在香港政制發展上與過去候選人的政綱明顯不同。

過去香港候選人對就《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國家安全立法都有表態,但強調需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其中林鄭月娥的政綱指出,這個議題「極容易引起社會爭議和動蕩」。

但李家超的政綱就指將會落實這項立法工作,而他過去發言時也多次提及第23條立法將會是其中一項優先工作。

香港政制方面,李家超在政綱中完全沒有提及會如何推動相關改革。

而五年前, 作為候選人之一的林鄭月娥提到讓香港選民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特首和立法會,因為民眾對普選產生的特首和立委的認受性很重要,雖然她同時也強調議題敏感,不能隨便行事。

李家超在政綱還提出要提高香港學生對中國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這是過去候選人都很少提及的。

其他方面,李家超發表的政綱裏提出數項新的具體建議,包括增強政府的動員能力,也提出方法讓一些輪候公共房屋的市民更快可以入住。政綱中同時提到不少現屆政府的政策,包括重組政府架構、發展連接深圳的北部都會區等。

但相比以往的特首選舉,李家超的政綱只提出了大方向,很少給出具體措施,而這些具體措施不少與過往候選人提出、或現屆政府提出的建議都很相近。

在任特首林鄭月娥在政綱中提到會成立小組討論如何增加土地供應,李家超也提出使用《收回土地條例》、推動「明日大嶼」計劃等增加供應,這都是林鄭月娥政府提出的項目。

經濟發展方面,林鄭月娥競選時提出香港要把握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帶來的機會,同時要推動香港「再工業化」。同為上一屆特首選舉候選人的曾俊華也提不少具體計劃,包括積極支援初創企業(start-up)、亦應大力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令香港成為金融科技樞紐。

李家超就只提到一些大方向,包括要吸引全球優質企業到香港交易所上市、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擴大金融市場的規模。

教育政策方面,林鄭月娥在2017年的選舉提出要加強學生理工科(STEM)的教育。李家超也提出類似的建議,但同時加入藝術的元素。

林鄭月娥的政綱中文版本約2萬字,而李家超政綱約只有九千字。

有分析形容,李家超政綱「籠統」,具體內容不多,不少政策也是延續林鄭月娥政府的提議,不是新構思。

香港媒體引述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他認為這是因為李家超過去多年都在保安範疇工作,沒有接觸太多其他方面的政策,而且沒有其他候選人與他競爭,令他不需要詳細解釋政綱。

但一些建制派人士認為政綱全面,也包括強化香港年青對中國國家觀念等過去特首候選人沒有提到的項目。

其中,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吳秋北形容,政綱全面、立體、有力,能回應市民關切,希望對方可帶領各界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


from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1269892


Friday, 29 April 2022

台湾对中国有多大军事价值?专家:有如“皮带扣环”束缚着中国军力

来源: 
美国之音

美国海军照片显示“桑普森”号导弹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2022年4月26日)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引起外界对中国可能攻打台湾的担忧。一个美国智库报告说,中国攻打台湾的动机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与台湾的历史及政治连结,而不是台湾对中国的军事用处,占领台湾将使中国付出的代价远大于所能得到的好处。

不过有专家说,台湾对中国有极大军事价值,它是中国走向全球霸权最重要的第一步,因此中国必须解开这个束缚它军事力量的“皮带扣环”。

俄乌战争再度引起近两年来关于美国是否应该改变对台湾战略模糊政策的讨论,许多人认为台湾的战略地位对美国防卫第一岛链极为重要,中国取得对台湾的控制将可进一步扩大军事投送能力,对美国在亚洲的同盟国会造成极大威胁。

如皮带扣环束缚中国军力

美国空军战力战略顾问詹益庭(Eric Cha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台湾的军事价值是中国最大的顾虑,因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他们一直都视台湾是那个‘皮带上的扣环’(The buckle on the belt),对中国的军力造成限制”,因此一旦能取得对台湾的控制,中国就能在台湾东部和台湾的军事港口部署雷达,立即就能让任何人难以在南中国海挑战中国,也会使中国更容易部署军队对日本和韩国造成压力。

詹益庭说,控制台湾能让中国更快地在第二岛链进行军事部署,等于削弱了美国在亚洲同盟国,包括日本、韩国及菲律宾,所保持的军事威慑力,“所以它甚至会使美国不管要从哪一方面顶回中国都更加困难,尤其是如果台湾不战而降的话。”

不过主张美国应该谨慎运用军力的智库“国防重点”(Defense Priorities)在4月12日发表的一个报告中说,虽然台湾对中国有军事价值,但那并非中国攻打台湾的主要动机。

台湾的军事价值

该智库研究员麦克·思维尼(Mike Sweeney)在这个关于“台湾对中国有多大军事价值”的报告中指出,夺取台湾在军事上有利于中国,包括有助于中国延伸对移动目标如美国航母的反介入及区域阻隔(A2AD)范围,但台湾对中国的用处最多是在于巩固它对东中国海及南中国海的控制,而不是将军力投送到更远的太平洋地区。

此外,该报告也说,中国还要考虑到随着攻占台湾可能引来的地区反应,以及占领和驻守台湾对中国军队将造成的消耗,因此尽管中国军事规划人员理解台湾在军事上对它的好处,但“军事用处并不是侵略台湾的主要动机。台湾在政治和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关联,以及习近平将统一台湾与他个人利害关系做出的连结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占领台湾代价大于好处

思维尼说,围绕着侵略台湾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包括台湾的长期抵抗及周边国家可能产生的反应使人很容易就能看出,中国占领台湾可能付出的代价要超过其好处。

“当人们再考虑到北京已经在积极控制一大部分领土,包括香港、西藏和新疆所面对的代价时,占领台湾将意味着一个可能消耗其资源的额外危险。这对中国将是一个单向赌博;一旦它为夺取台湾付出鲜血和财富,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几乎不可能轻易收手,无论必须付出多大代价。”

对于思维尼认为台湾的军事价值并非中国攻台主要动机的论点,美国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研究员费舍尔(Richard Fisher)不表同意。

中国走向全球霸权第一步

费舍尔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征服台湾是走上全球霸权道路最重要的第一步。你得到台湾,你就摧毁了美国在亚洲的防卫网络。你摧毁台湾的民主,你就得到谋杀地球上每一个民主政体的执照。你就已经对全世界证明了你的宣传,那就是民主是失败的,它们不能有作用,它们不能保卫你。中国的共产主义才是全人类不可回避的道路。”

他说,先摧毁台湾的民主,中国共产党接着就能在台湾建设核武及军力投送基地,这就有“一石两鸟”的作用,把美国的核武攻击目标转移到台湾,如果美国对中国的核攻击进行报复,丧生的会是中共原本就想杀死的台湾人民。

“国防重点”的报告还提到,虽然整体而言,拥有台湾可以改善中国的海洋地理位置并加强其战略地位,使中国能对亚洲岛礁海域取得更有利的控制,但伴随那些好处而来的是两个必须付出的主要代价:一是地区国家可能因此而发展更强大的防卫能力,例如中国近年来的咄咄逼人行动已经使日本、澳大利亚及菲律宾等国家都在强化自我防卫;另一个代价是占领台湾后需要更多军队来驻守和控制台湾,那将进一步消耗中国的军事资源。

控制台湾需要的资源

思维尼在报告中表示,虽然还不知道台湾人民及其领导层有多大决心抵抗侵略,但对入侵的中国而言,要安抚2400万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兰德公司数学家昆利文(James Quinlivan)对1990年代美国运用维和部队所需人数的分析,大约20名士兵可以管理1000位平民,也就是1对50的比例。

2007年,美国派到伊拉克的维和部队相对于伊拉克人口是16万5000名士兵对伊拉克的2800万人,算出来的比例大约是1比170。思维尼认为,就算以中国军队与台湾人口的比例1比50来算,解放军也需要48万名士兵来维持占领台湾后的社会秩序。

他说,中国目前服役中的军队数目大约是200万人,如果加上换防驻守还需要更多替补人员,以6个月的驻防期间计算,大约1名士兵需要5人接替,以1比100的比例来换算,占领部队需要超过1百万人才能维持超过一年以上的必要军队数量。

“虽然中国还是有征服台湾所需的军队数量,不过付出的代价有可能限制北京对其他地方采取重大行动的能力。”思维尼认为,这可以确认台湾并非中国要征服更多地方而必须取得的通道的论点。

新疆维吾尔人的例子

对于这个观点,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的费舍尔也不认同。

“看看新疆及维吾尔人,以及共产党是如何安抚维吾尔人。很简单,他们只要派一个党员到每一个家庭,结果他们只需要大约两百万人。”

他说,对于有将近一亿党员和管理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派两百万人到新疆虽然是一个大规模的举措但却完全可以做到。派一个党员到每一个家庭,只要有人抗议或表达不满就把这个家庭里的孩子、父亲或母亲送到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营去,只要有一个家庭因此被拆散,对其他的几十或几百个家庭都是非常有效的例子。

费舍尔估计,依据这个例子来算,安抚台湾的家庭大约需要850万人,对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管理的人口数目来说,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大约只需要2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到时每一个台湾家庭就会有一个共产党员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甚至教导这些家庭的孩童对错观念,威胁这些家庭成员照他们的指示去做,并确保人们看到不照规定而被惩罚的后果,“只要几个月你就能得到教训了。”

美须尽全力避免中国占领台湾

正因为这个前景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所以费舍尔说,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绝对有必要竭尽一切能力来避免中国侵台,并说服习近平,他将会失败。”

包括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内,拜登政府官员多次表示,它正在采取一切作为避免台海冲突发生,包括寻求更多盟友来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视。

“国防重点”的思维尼在报告结论中也表明,他的分析并没有包括侵略行动本身对中国军队可能产生何种影响,而且台海冲突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也难以计算,部分原因是必须视美国及其盟友可能介入的程度而定,而中国愿意做出多大的牺牲来得到台湾也是一个他没有进一步探讨,但却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美舰持续穿越台湾海峡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持续在台湾海峡执行自由航行任务以凸显台湾海峡是国际水域的现实。

美国第七舰队说,海军导弹驱逐舰“桑普森”号(USS Sampson)星期二(4月26日)穿越了台湾海峡以展现美国对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承诺,并强调“美军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飞越,航行并执行任务。”

美国海军大致上维持每月经过台湾海峡一次的自由航行,星期二是美国军舰今年第四度行经台湾海峡,前几次分别是当地时间1月22日的“杜威”号(USS Dewey)、2月26日的“拉尔夫·约翰逊”号(USS Ralph Johnson),以及3月18跟随在中国航母“山东”号穿越台湾海峡的“拉尔夫·约翰逊”号。

在“桑普森”号通过台湾海峡后,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发言人施毅说,美国“频频实施此类挑衅行径,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蓄意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对此坚决反对。他说,战区部队“随时保持高度戒备”,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5%8F%B0%E6%B9%BE%E5%AF%B9%E4%B8%AD%E5%9B%BD%E6%9C%89%E5%A4%9A%E5%A4%A7%E5%86%9B%E4%BA%8B%E4%BB%B7%E5%80%BC%EF%BC%9F%E4%B8%93%E5%AE%B6%EF%BC%9A%E6%9C%89%E5%A6%82%E2%80%9C%E7%9A%AE%E5%B8%A6%E6%89%A3%E7%8E%AF%E2%80%9D%E6%9D%9F%E7%BC%9A%E7%9D%80%E4%B8%AD%E5%9B%BD%E5%86%9B%E5%8A%9B.html


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中国清零下的“革命文艺复兴”指向何方?

来源: 
美国之音

80年前的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年后的今天,曾经的“红歌”、“红片”忽然满血复活。《国际歌》、《列宁在1918》等许多沉寂于历史的“红色经典”,在极端抗疫中成为被困者的旋律。

目前,上海自4月1日前启动的滴水不漏的封城,已经持续一个月。全城体验极端隔离,“要命”的悲剧不胜枚举。

在社交媒体流出大量视频和文字实录的同时,原样照搬的“红色经典文艺”片段,也频繁登场,貌似一场“革命文艺复兴”正在上海各小区发生。那么,这场“革命文艺复兴”,指向了哪里?

“奴隶”再度唱响

《国际歌》的开篇,“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等,正被再度唱响。

1871年创作出来的《国际歌》,是全球共产党最大的“红歌”。它原为“赞颂巴黎公社成员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气概”,直至今天,仍然是“各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和重要活动都要演奏的”歌曲。只不过在中国,上海封城使它“在沉默中爆发”。

署名“滨州汪洋口才学校”的视频说:“您说这是怎么了?全网都在唱国际歌。它格外好听吗?那是因为,它抒发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我们的思想。人人都反对欺凌,反对压榨。人人渴望公平正义!”

《义勇军进行曲》,原名《反满抗日义勇军进行曲》,为1935年在上海公演的一部电影的主题歌。中共建国之初,《人民日报》称,“《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具有历史意义。”

网友评论说,两首歌词中的“奴隶”一词,一如既往“充满了明示革命,推翻统治的激励”。

正如中共建政后首任最高领导人毛泽东,1942年5月2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文艺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不知“伟人”之言是否过时了?

律师、时政评论人士汪月辉告诉美国之音:“在表达不自由,舆论被钳制的环境下,老百姓借力使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起到表达和舆论的作用。

“枪毙”呼声再起

黑白影片《列宁在1918》的一段对话被摘播在社交媒体上。情景是这样的:

--小女孩儿告诉列宁:我妈妈没有啦……她饿死了。

--列宁立刻拨通电话:“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在你们那里被捕的那些个粮食投机家们,我们要立刻把他们这批人枪毙掉,并且把这件事广泛通知人民。要说明,以后凡是捉到制造饥荒的投机家,就像最坏的敌人,我们要立刻把他们这批人枪毙掉。”

《列宁在1918》为前苏联1939年拍摄的影片,讲述“革命者”列宁如何在“苏维埃”成立之初,通过“继续斗争”,用各种极端手法“对付敌人”的故事,包括“敌人”制造的饥饿在内。

另一个画面,陈旧模糊、布满雪花点的影片中依稀看到,身着民国服装的男女合唱团员在排演歌曲。他们铿锵有力地唱到:“你 你 你 你这个坏东西,市面上日常用品不够用,你一大批一大批囤积在家里……你这个坏东西 真是该枪毙,你这个坏东西 嗐 真是该枪毙……”

这是音乐家舒模1942年创作的作品,《你这个坏东西》。据称,它是“对国民党统治区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歌曲“节奏鲜明,表现一种控诉的语气”。

目前,这个视频已经被“无法观看”。

有分析称,面对两个黑白画面中理直气壮的“枪毙”,现实的仇恨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借枪毙人的感觉”。

移居美国的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龙血狼烟-中国文化的基因碰撞与裂变》等书的作者,凌沧洲告诉美国之音,上海民众在饥饿中拿出老革命台词、作品,表达他们的凄惨处境和悲愤,“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言论审查。”

“革命文艺”,一剑双刃

凌沧洲告诉美国之音:“红歌、红片都是双刃剑。过去共产党用它们煽动暴力革命和暴力抢劫,进行财富重新分配,之后天下就给打下来了。”

凌沧洲说,人们也不会忘记,《列宁在1918》中的那句著名台词,“就是列宁这位煽动师、暴力师向民众许诺‘面包会有的,粮食会有的’;事实上,专制体制下,一定是政治大于一切,不算人命账,不算经济账,只算政治账。”

在统治者眼里,被统治者的面包不重要,粮食不重要。

时政评论人士夏业良博士对美国之音说,红歌是中共自己的歌,“不过对象改变了,(中共)已经奇虎难下”。

中共过去是“唱歌人”,现在是“听歌人”。不过,毛泽东的讲话依然不容否定。

毛在80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言中,引述列宁的话说,“文学艺术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

毛说:“……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对于敌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在暴露他们的残暴和欺骗,并指出他们必然要失败的趋势……”

毛在5月23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结论部分中还说,“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文艺服从于政治。”

毛还指出,当时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人民的敌人”。他并说:“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有分析提问,如果毛现在复活,面对上海封城中的“革命文艺”现象,会如何定义“敌人”,又如何定义“人民群众”呢?

最后,一段做成视频的文字把镜头调整到近一些的历史。视频说:“上海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答案在邓小平的话里:不少党的组织和干部,在作出决议、指示以前,既不同群众商量,在执行决议、指示的时候,对群众又不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而是企图一切依靠命令行事。”这段话来自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看来,今天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5%BB%B6%E5%AE%89%E6%96%87%E8%89%BA%E5%BA%A7%E8%B0%88%E4%BC%9A80%E5%91%A8%E5%B9%B4%EF%BC%8C%E4%B8%AD%E5%9B%BD%E6%B8%85%E9%9B%B6%E4%B8%8B%E7%9A%84%E2%80%9C%E9%9D%A9%E5%91%BD%E6%96%87%E8%89%BA%E5%A4%8D%E5%85%B4%E2%80%9D%E6%8C%87%E5%90%91%E4%BD%95%E6%96%B9%EF%BC%9F.html


乌战或成压垮中国和中东欧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来源: 
美国之音

一个由负责中东欧事务高级官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目前正在对该地区的8个国家访问,这次访问适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10周年,也是自2月俄罗斯大举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首次派团访问中东欧国家。

乌克兰战争给欧洲安全局势带来剧烈动荡,导致中东欧国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除极少数国家之外,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都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表示强烈谴责,在积极加入美欧制裁行列同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接收乌克兰难民等支持。尽管中国否认在乌克兰战争中持亲俄立场,但对一些中东欧国家来说,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与俄罗斯“合作无上限”的立场令很多国家深感不安,中国潜心打造十年的中东欧关系已岌岌可危。

“乌克兰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裂痕。”罗马尼亚的亚太研究所副总裁安德里亚·布林扎(Andreea Brinza)对美国之音说。

观察人士指出,早在俄罗斯发动乌战之前,中东欧地区就出现了明显向西方靠拢的趋势,在乌克兰战争的冲击之下,未来几年中东欧整个板块都有可能发生更大变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张健最近撰文说,俄乌冲突将进一步加大中东欧亲美、亲欧的地缘政治倾向,“这是俄乌冲突对中东欧造成的最重要影响”。他警告说,中东欧地区有可能从过去的中欧关系中的“建设性力量变成一个负面性的力量”。

中东欧事务专家布林扎说,该地区不仅对中国没有谴责俄罗斯的入侵感到倍感失望,而且俄罗斯的入侵令中东欧国家更接近美国,并与中国保持距离。“中东欧国家一直害怕俄罗斯可能的入侵,我称之为俄罗斯因素,因此中国与他们的关系再次受到乌克兰战争的打击,因为这些国家对美国通过北约提供的安全保证更感兴趣,而不是中国提供的空洞经济承诺。”

合作机制或已名存实亡

为了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中国在2012年推出了一个名为“16+1合作”的地缘合作机制。2019年希腊加入后扩大为“17+1”。

多年来,由于中国当年的很多承诺被认为基本没有兑现,这一机制基本上形同虚设。去年5月,随着北京和维尔纽斯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立陶宛在去年5月正式宣布退出17+1合作组织。

为了挽救跟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北京去年年初忽然决定召集这十几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在线虚拟峰会,而且拔高级别,以前均由总理李克强出席的论坛改由习近平亲自主持。即便如此,仍然有六个国家元首没有露面。

那次冷落中国、总统或总理都没有参加中国峰会的六个国家均为北约成员国,除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外,还有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布拉格经济大学的国际关系副教授杰里米·加利克(Jeremy Garlick)说,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形象因新疆、香港、西藏,台湾等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差,而乌克兰战争更为这一机制被送入棺椁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加利克在本星期由哈佛大学戴维斯俄罗斯和欧亚研究中心(Davis Center for Russian and Eurasian Studies)组织的一次讨论会上说:“我想现在的情况是,人们早已对中国以及与中国的合作形成了负面印象,认为中国企图分裂欧洲,在中东欧打造一个新的阵营,分裂欧盟,对中国有很多负面印象,而乌克兰战争现在只是加剧了这种看法。”

他说,中东欧国家几乎普遍的谴责俄罗斯,捷克人对1968年俄罗斯坦克驶入布拉格仍然记忆犹新。

尽管中国在最近适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10周年之际宣称,这一机制十年来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额则实现了6倍增长,贸易额十年实现了翻番。但是,观察人士指出,这一机制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拉脱维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新丝绸之路”项目负责人乌娜·贝尔齐亚-切伦科娃(Una Aleksandra Berzina-Cerenkova)说,人们可以从美中关系、地缘政治等很多角度解释为什么中国和该地区国家关系渐趋冷漠、甚至走向对立,但她认为,中国最大的失败是没有兑现当年的承诺,中东欧国家并没有因与中国合作和贸易往来而得到什么经济上的好处。她在哈佛大学的研讨会上说:“尽管有巨大的政治意愿,但这一机制无法兑现承诺是棺材上最大的钉子。”

在这一机制建立之初,中国曾暗示对该地区的投资将可能高达100亿美元,但是去年中国官方的新华社的一篇报道说,截止2020年底,中国过去9年来累计对中东欧17国全行业的直接投资仅为31.4亿美元。而且,中国去年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一半以上投在了欧洲对中国最友好的两个国家: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这篇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投资合作的典型特征、风险及对策》的报告承认,中国投资“在地域分布上极度不均衡”。

就具体项目而言,最大的就是“一带一路”的匈塞“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铁路项目,除此以外,中国在中东欧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有影响力的大型基建项目。

中国影响仍不容小觑

中东欧国家虽然从国土面积上来说都相对是小国,但牵动大国关系的作用非常的突出。中国和立陶宛去年因台湾问题而严重对立也导致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跌至谷底。在中国与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的关系持续紧张的战略压力之下,中国被认为不会放弃这一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关键板块和其已潜心打造十年之久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

“中国仍在并且将继续让它(16+1机制)存活下去。”中国问题专家布林扎说。她说,尽管各国的热情和各类紧张早已荡然无存,但这个不会放弃。“基本上中国不会认输,它的共产主义心理不会让16+1机制死掉。”

虽然目前该地区的很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渐行渐远、甚至严重恶化,但在深耕十年之后,中国的影响仍然随处可见。

中国外交部下属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最近的一份报告说,中东欧国家中,波兰、爱沙尼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已与中国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华为虽然遭到很多西方国家的抵制,但这一题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的报告说,华为在中东欧地区的通信设备制造和通信服务市场则占据优势地位,并在波兰、匈牙利等国建立研发中心。

虽然美国早在2020年就曾警告贝尔格莱德不要购买中国的防空系统,但最近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仍几乎确认购买了中国的红旗-22地对空导弹,成为欧洲第一个使用中国导弹的国家。

此外,观察人士指出,中东欧国家近年来遭遇的经济困境可能会为中国提供一个拉近这些国家的难得机会。中国本星期发布的中东欧国家发展报告(2021)说,中东欧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打击下经济全部出现负增长,经济不同程度陷入衰退。

德国评级机构“范围评级”(Scope Ratings)本月初的一份报告预计,中东欧国家今年经济平均增长率将放缓至2%-3%,通胀可能触及10%。该机构去年底曾预计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4.6%。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曾敬涵说,短期来说,受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中国对东欧国家的政策无疑应该更加谨慎,但长期而言,该地区需要投资,这一点并不会改变。

他在本星期哈佛大学的讨论会上说,问题是乌战之后中国对该地区的兴趣是否还会像战前那么浓厚。他说,这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增长,是否表现良好。如果经济好,一切都会回来,“但如果不好,那么中国可能不得不优先考虑其他优先事项。”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4%B9%8C%E6%88%98%E6%88%96%E6%88%90%E5%8E%8B%E5%9E%AE%E4%B8%AD%E5%9B%BD%E5%92%8C%E4%B8%AD%E4%B8%9C%E6%AC%A7%E5%85%B3%E7%B3%BB%E7%9A%84%E6%9C%80%E5%90%8E%E4%B8%80%E6%A0%B9%E7%A8%BB%E8%8D%89.html


林保華:習超美雄心壯志,造數據易如反掌

光傳媒      4月 28, 2022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習近平已經下令屬下,要確保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超過美國。在雄安特區已經奄奄一息、一帶一路紛紛落馬的時候,這位好大喜功的中國皇帝要超越毛澤東的"超英趕美",直接超過美國,立下他的豐功偉業。

去年12月召開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今年的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那時,疫情還沒有大規模發生,已經要求穩字當頭了;今年疫情蔓延,西安封城、長春封城,現在連中國最大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上海都封城,企業停工,春耕也受影響,可是中國的經濟突然要官方官方大躍進,是習近平有神力,還是小學生的異想天開?

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美國經濟同比增長5.5%,增速超過中國經濟的4.0%。然而中國官方公佈的今年第一季GDP比去年同期成長4.8%,高於去年第四季的4.0%,這項數字超出《路透》對分析師調查的4.4%漲幅預期,外界一些專家不相信這個資料。我從來就不相信中國的官方資料。不要說我不相信,中國總理朱鎔基也不相信。當年他到廣東考察,就坦承地方政府都有幾個帳簿,根據不同需要拿出不同的帳簿。在習近平下令超美時,各地政府也會拿出超美的帳簿出來,他們就可以升官,否則就有拔官之虞。

習近平此時突然要超美,不是根據客觀環境的評估,表面上似乎是意氣用事,實際上是為他的20大稱帝制造領導有方的功業。毛澤東當年的超英趕美,實際上真正的意圖是要與赫魯雪夫爭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導權。蘇聯的經濟一直趕不上美國,如果中國因為大辦糧食、大辦鋼鐵而可以超過超英趕美,提前實現共產主義,國際共運的領袖自然是毛澤東莫屬。

因為1957年中國鋼鐵產量是535萬噸,他大筆一揮,1958年就翻一番到1070萬噸。這1070萬噸的目標並不是1957年底訂出的,而是在1958年夏天的北戴河會議訂出來的。 1958年已經過了一半,突然說今年要翻一番,這後面的小半年要怎樣拼命才能實現?那樣太辛苦了,不如玩數字遊戲可也。不但鋼鐵,所謂畝產萬斤、十幾萬斤也都是這樣造出來的。毛澤東可以這樣玩資料,小毛澤東的習近平為何不能玩?即使習近平是小學程度,簡單的加減乘除他還是會的,何況現在還有電腦可以用。總理李克強剛說今年的經濟要爬坡,習近平根本不必爬坡,玩電腦就可以了。

經濟增長要超越美國,各項行動都要配合。例如毛澤東明知鋼產量不可能達到目標,他來個"土法煉鋼",把亂七八糟的廢鐵廢鋼拼湊成1070萬噸,不行自己在空白支票上填上數字。而習近平的特長卻是自挖牆腳。例如防疫就要儘量不要影響生產,他卻用動態清零大面積停產,去年則是用"國進民退"等手段削減經濟活力。外人看是自殺政策,習近平卻認為是春藥而樂此不疲。外人眼中經濟必然倒退,習近平則看成增長。因此中國從怪胎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回到計劃經濟,也必然是習近平的最終目標。

顯然,在經濟上,習近平也把美國當作必須戰勝的敵人。然而這種姿態也必然嚇退外資。 "共同富裕"已經嚇住外資,封城加速外資的逃亡,還有一個不定時炸彈是習近平不知何時會發動侵略戰爭,目標是臺灣、日本或南海諸國,如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樣會打擊俄羅斯的經濟,但是習近平的特別眼光,他會認為發動戰爭可以掠奪外國資產與勞動力而加速中國經濟的成長。不奇怪呀,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他們的眼光自然也與眾不同。

總之,任何數字都要聽命于獨裁者的編造,是否相信也悉聽尊便。

https://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post/36170845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2/04/blog-post_318.html


王宏恩:Musk買推特 對美國與台灣的影響

王宏恩 / 思想坦克 2022 年 4 月 28 日

Musk在本周一(25日)正式買下推特(twitter),而他也在事前就多次討論推特上的政治政策。根據《紐約時報》的整理,Musk曾說要公開演算法、讓「極左派極右派都有10%的人不開心」、以及要實名制並打敗機器人(spam bot)、並認為推特本身已經是公共領域(de facto public square)因此需要絕對的言論自由保護。這些論述看起來都很正面。但實際上Mush買下推特一事,對於美國跟台灣來說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就美國來看,根據美國政治學會共同執行的ANES2020總統大選前問卷調查,美國民眾使用推特追蹤政治資訊的人大概僅有40%。而假如我們觀察推特使用者對於前總統川普的看法,推特使用者給川普0分的比例遠超過沒有使用推特的人,而沒有使用推特的人給川普高分的比例遠高於推特使用者。相對來說,推特上本來就是比較偏自由派的。相較之下,臉書使用者之中對於川普的評價差異就比較小,雖然臉書使用者同樣有較高的反對川普的人,但是支持川普的比例跟有無臉書使用就沒有太大的關係(換句話說,臉書上找到川普支持者的比例跟不用臉書時找到的比例相當)。

因此,假如Musk真的以言論自由為名讓川普及其支持者回歸,一個影響可能就是會讓推特變得比較不同溫層一點。當然,這可能是Musk希望看到的效果之一。但就算是這樣,推特本身也僅佔了美國四成的使用人口,本來也無法代表美國政治的全貌,尤其是那些不使用推特的族群。

然而,比較大的問題是,Musk真的支持言論自由嗎?這個問題,跟台灣問題息息相關。

小英政府曾善用推特推動外交

台灣有多少人在用推特?比例極少。推特公開的台灣使用者大概佔台灣人口的10%,但根據TEDS2020總統選舉後的調查,僅有0.1%(1680位民眾中的2位)說會透過推特蒐集政治相關資訊。因此,推特政策(或上面的攻防)對一般民眾台灣民眾可能是無感的。

然而,台灣政府透過推特有過數次漂亮的外交表現,例如蔡英文透過推特與日本以及美國政界的熱烈互動,美國國務院透過推特帶動世界支持台灣加入WHO、各國發起的奶茶聯盟運動讓台灣與各國網友連結加強等。而最近烏俄戰爭上烏克蘭也善用推特改變世界民意、獲得世界支持而得以對抗俄羅斯入侵,這些都顯示了推特對台灣的政治重要性遠大於一般台灣人的認知。

因此,Musk買下推特以及Musk個人的政治態度,就可能顯著影響到台灣的國防外交。不幸的是,從Musk的價值觀與過往表現來看,買下推特可能對台灣不是個好消息──尤其是Musk跟中國的連結。

Musk的自動車公司Tesla在中國有大規模工廠以及投資,而最近上海封城也讓Tesla的生產線爆發危機。但根據彭博社報導,過去幾年Tesla的車出問題、使得有中國民眾抗議時,Tesla公司曾經聯絡中國官方,希望中國官方拿下抗議相關的發文跟影片。這不只代表Musk跟中國官方密切來往,同時對言論自由也不是百分之百支持的。

當然,Musk可能不是絕對的言論自由信徒,而是「法律之內言論自由」的信徒,因為Musk曾多次說過要讓推特內「合法」的言論都可以自由傳播。這種論述,或許可以幫Musk過去解僱了好幾位洩漏商業機密的員工,畢竟商業機密可能是受到美國法律保護的,不能算是合法的言論自由。

但對於跨國的平台以及國際政治相關言論來說,重點就變成:合誰的法?

美國有憲法,但是中國有《反分裂法》。假如今天中國以《反分裂法》為理由,要求推特拿掉蔡英文總統的推特帳號、或者全面加註一個中國原則在所有台灣官方機構的帳號下方,否則「違法」,那曾經有求於中國審查言論的Musk,是否會以合法為名處理台灣的推特帳號?假如Tesla公司要對股東負責、但是Tesla的營運仰賴中國,那中國是否會以經換政的限縮台灣在推特上的空間呢?

馬斯克和中國的關係恐對台不利

這個問題,假如結合Musk的「左右各讓10%不開心」的原則,可能就對台灣更糟。因為中國的網路使用者人數遠大於台灣的網路使用者。假如基於這種表面的平等,把推特上挺台跟挺中的帳號各懲罰十萬個,那可能就沒有挺台帳號了,但挺中帳號可能才少了一小部分。而隨著推特直接被買斷而下市,我們甚至沒有任何公開的方法來監督,無論透過股票或透過立法都有困難,這也使得本來還尚能影響國會的台派遊說團體沒有著力點。雖然Musk也說要透過認證使用者的方式來減少網軍帳號,而真的可能會讓機器人網軍變少。但是要怎麼認證中國網友?到最後還是得跟中國政府合作認證,而結果就更可能使得中國推特網友帶任務出巡的比例大增。

因此,總結來說,對於Musk買下推特一事,台灣政界與民眾應該認真觀察他對於中國的看法、以及對於跨國言論自由是怎麼形塑政策的。而在外部監督困難的情況之下,我們除了需要從外部推特的監管單位(美國政界)來監督,也需要從內部獲得足夠的協助(例如推特員工本身、或者促使推特成立如臉書一樣的第三方外部委員會,即使臉書的外部委員會也運作緩慢)。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2/04/musk.html


法新社:中国河北硬性隔离 官员将居民锁在家中

中国河北省迁安市被曝防疫期间出现铁丝锁门的“硬隔离”现象。法国新闻电台29日报道:在多起新冠肺炎病例出现后,当地的居委会采取激进防疫措施阻止居民外出。为了防止居民私自外出,要求居民将钥匙上交,由志愿者在外面把门锁上,不同意的可以免费帮忙打孔上锁,安装铁丝上锁。”

其中一位官员对居民说:“现在每个公寓都装有警报,你不能开门。如果你试图打开,警报就会响起。”

中国网民反应强烈。他们说:“我们不是可以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发生火灾如何逃生?”,甚至有人提到侵犯人权。

在中国,地方当局对防止公民在封闭的城市中出家门想尽了各种办法,这不是第一次使用强硬的方法来实施防疫措施。由于害怕受到惩罚,居委会也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一次,这种被认为是滥用的做法引起了卫生当局的反应。据“迁安融媒”微信公众号消息,迁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指挥部办公室4月27日发布情况通报指出:

在此轮疫情防控过程中,个别社区存在工作方法简单偏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正在进行核查、整改,拟以“小门神”报警器等技术手段替代硬隔离措施。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20429-%E6%B3%95%E6%96%B0%E7%A4%BE-%E4%B8%AD%E5%9B%BD%E6%B2%B3%E5%8C%97%E7%A1%AC%E6%80%A7%E9%9A%94%E7%A6%BB-%E5%AE%98%E5%91%98%E5%B0%86%E5%B1%85%E6%B0%91%E9%94%81%E5%9C%A8%E5%AE%B6%E4%B8%AD


中国将暂停对进口煤炭征收关税 纽时称俄罗斯或受益

中国政府将从周日开始暂停对进口煤炭征收关税,由于入侵乌克兰,俄罗斯对欧洲的煤炭出口正被逐步叫停,中国的这一决定可能使俄罗斯受益。中国财政部是在周四宣布,将下调煤炭进口关税,以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该关税暂停举措将取消关税,从周日开始执行,直到明年3月31日,届时将重新审议。

据纽约时报报道说,中国一直避免批评俄罗斯的入侵,该国外交部和宣传机构还应和俄罗斯最近对美国及其盟国的诸多批评。但中国也表示将继续与俄罗斯进行“正常贸易”,并对积极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持谨慎态度。

三周前,欧盟批准了对俄罗斯煤炭的禁令,将用四个月时间分阶段实施。欧盟约一半的煤炭从俄罗斯进口,每年贸易额达40亿欧元。

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达到近70亿欧元,成为一个非同寻常的类别。去年下半年,中国短暂出现煤炭短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量翻了一番。中国在去年底和今年年初迅速增加国有煤矿的产量,以解决短缺问题。

因此,全球煤炭市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中国是否会认定去年底的进口量代表“正常贸易”,或者中国对俄罗斯煤炭的进口是否会回落到之前的水平。

中国海关今年前三个月的数据显示,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确实较去年秋季的峰值大幅回落。但进口量仍略高于一年前。

该报道引述新加坡基金管理公司Keshik Capital的大宗商品分析师亚历克斯·特恩布尔表示,最近几周,中国煤炭进口商难以找到愿意提供货轮运输俄罗斯煤炭的船东。不过,预计一条新的跨境铁路线最快将在下个月开通,这可能会扩大中国购买俄罗斯煤炭的能力。

俄罗斯现在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进口来源地,仅次于印度尼西亚。17个月前,中国停止从澳大利亚购买煤炭,此前,澳大利亚呼吁对2019年底在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国际调查。澳大利亚曾是中国的第二大供应国,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中国目前对进口煤炭征收3%至6%的关税,具体取决于煤炭的质量。取消关税将使进口煤炭更便宜,与中国开采的煤炭相比更具竞争力。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20429-%E4%B8%AD%E5%9B%BD%E5%B0%86%E6%9A%82%E5%81%9C%E5%AF%B9%E8%BF%9B%E5%8F%A3%E7%85%A4%E7%82%AD%E5%BE%81%E6%94%B6%E5%85%B3%E7%A8%8E-%E7%BA%BD%E6%97%B6%E7%A7%B0%E4%BF%84%E7%BD%97%E6%96%AF%E6%88%96%E5%8F%97%E7%9B%8A


香港一大学生遭控"煽动分裂 "获刑5年监禁

来源: 
法广

一位香港法官周五以“煽动分裂”的罪名判处一名学生五年监禁,理由是该学生在Telegram群中发布信息呼吁香港独立和反抗中国统治。

据法新社今天报道说,25岁的工程系学生音译为吕世玉于2020年被捕。他是根据北京同年对香港实施的严厉的国家安全法而被定罪的第四人。名为Amanda Woodcock的法官认为,被告在Telegram上发布的一系列信息“纵容、鼓励、鼓吹和煽动分裂或破坏国家统一”。

在网络张贴的信息中,包括著名的口号“自由香港,时代革命”,虽然这句口号在2019年的大型民主抗议活动中经常被喊出来,现在却是非法。

Amanda Woodcock法官最初判处吕世玉44个月的监禁,他表示认罪。但香港检察官提出反对意见,指出《国家安全法》规定分裂罪的最低刑期为5年,因此法官改变了对该名学生的判决。

法新社说,《国家安全法》对香港的分裂主义、“恐怖主义”、颠覆和外国干涉活动进行惩罚。但包括人权组织在内的法律批评者指出,该《国家安全法》法律的措辞很模糊,并说它实际上将所有形式的异议定为犯罪。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9%A6%99%E6%B8%AF%E4%B8%80%E5%A4%A7%E5%AD%A6%E7%94%9F%E9%81%AD%E6%8E%A7%E2%80%9C%E7%85%BD%E5%8A%A8%E5%88%86%E8%A3%82%E2%80%9D%E8%8E%B7%E5%88%915%E5%B9%B4%E7%9B%91%E7%A6%81.html


北京数十人涉封城言论被拘 新浪微博公开网民IP惹争议

近期,上海和北京新冠疫情快速升温,不少民众因不满当局的封控措施,在网上公开批评政府或转发非官方消息却遭到拘留。据北京警方通报,过去一周,当局已拘留52名民众,并指控他们涉嫌传播封城谣言或散布虚假信息。另外,新浪微博强制显示用户互联网地区位置的举动,也引发舆论批评。

北京疫情引发海内外关注,更引起民众的恐慌,担心北京紧随上海采取“封城”措施。最近一周,在微信朋友圈,有关“封城”、“撤离北京”、“囤积生活物资”等消息热传。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潘绪宏周四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通报,4月22日以来,共受理案件40起,行政拘留48人,刑事拘留4人。

潘绪宏表示,两起案件涉及“散布虚假信息和制造谣言可能引起恐惧”的案件。据称,一名 33 岁男子张某某,于4月25日在社交网络微信的一个帖子上,故意散布“北京28号要封城的不实信息,扰乱公共秩序”,警方将其行政拘留;另一人是48岁的王某,“散布北京将封城的虚假信息,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北京居民:舆论管控如同文革时代

北京居民刘女士周五(29日)对本台说,在中国,网民发布的许多消息往往事后被证明不是谣言,包括一网民说上海很快封城却被警方拘留,但不久上海“封城”。她说,许多议论疫情的微信群被封:“他们封群很厉害,就是不让你说话。有些图片你想发都发不出去,发了也给你删掉。现在很多人不敢说话,因此都不说话了。就让他们(政府)一个人说吧,他们永远伟大,现在不是跟文革一样吗?谁批评(政府)就抓谁。”

上个月,上海多人因网络言论被警方拘留。上海市警方称,就在上海市东、西两地连续4天“交替管控”之前,这两名男子曾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指该市将“被封禁一个星期。不过,事实证明被捕者说的均属事实。据悉,这两位被捕者已被取保候审。

另外,有网络图片显示,北京顺义正在建方舱医院。北京市疾控中心早前呼吁居民,五一假期非必要不出京。但有网民说,北京周边地区已经封锁:“想离开,也走不成。”

上海居民则继续敲锅碗瓢盆,表达对政府防疫政策的不满。上海警方就此警告民众,敲锅是境外人员指使的阴谋。

微博公开用户位置 让网民互斗?

另外,中国社交平台新浪微博本周四通告宣布:为致力于维护健康有序的讨论氛围,保障用户第一时间获取真实有效讯息的权益,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透明,平台方于今年3月上线要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4月28日进行产品升级和新功能上线,即开放评论区显示评论者IP位置、个人主页显示IP地区。

反对意见民众则批评微博此举将暴露用户个人隐私,“脖子上的圈越来越紧”、“没有考虑过地域攻击和地域歧视会加重吗?”、“感觉我现在微博是裸奔状态”;而支持者则回应,“不支持的都是心里有鬼”、“正经人谁怕公布IP”、“及时公布IP可以有效减少造谣、传谣的恶性内容出现”等。

对此,时事评论人士王正认为,官方的意图有两个,一是为了精准打击反对政府的声音,但由于维稳支出太大,所以采取公开IP位置的方式,让“五毛”们容易识别:“看谁说话不和官方的意思,就把他的位置公开,让民众斗民众。红卫兵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应该称为新世纪互联网下的红卫兵时代到来了。”

根据微博声明,显示IP地区的目的是“更透明地向广大用户呈现真实情况”,该功能无法由用户主动开启或关闭;具体位置显示规则,为中国大陆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官方还强调,微博只展示对应IP地区位置,并不获取其他资讯。


记者:乔龙 责编:温晓平、何平 网编:瑞哲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eiti/ql-04292022063127.html


上海封城中的官方腐败:居委会囤物倒卖 救护车私用赚钱

上海实施封控至今已一个月,许多居民缺乏物资、无法屯粮,却传出有居委会趁机囤积大量物资进行倒卖,一名负责人因此被调查。此外也传出有救护车收取高价费用,将"假病人"送出上海。

防疫物资被侵吞严重 中国公安部急下令严惩“发国难财”不法分子

今年4月28日是上海官方宣布实施封控满一个月的日子,有上海民众组织“砸锅要物资”行动,多个小区敲锅响应,也有人在大楼外墙投影“我们要物资”。

居委会私下囤积物资

在民众极缺物资的情况下,互联网上却流传视频显示,上海某小区十多名居民闯入当地居委会办公室,发现室内囤积了大量蔬菜、大米、牛奶和饮料,视频里可见许多箱物资堆满整个办公室。网民指该小区居民被居委会叫停团购已经一周,却发现居委会私底下囤积了许多物资。

上海江桥镇小区日前也传出居民抗议的消息,小区人员大发疫情财,将外界救援的物资囤积并以高价卖出,被小区居民发现。上海静安区也传出有人大量囤积青菜、鸡蛋等食品,并大幅抬高价格对外销售,累计销售175余万元,非法获利150余万元。

上海异见人士季孝龙向本台说,侵吞、倒卖物资的消息在上海非常普遍:“很多居委会在暗箱操作,他们私底下有内供的,甚至有些居委会有一些外省送过来的救济物品,他们就在那里卖,卖很高的价格。”

上海政府:打击赚黑心钱不法分子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4月29日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安机关将狠狠打击昧著良心赚“黑心钱”的不法分子。上海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范宏飞回应记者提问时说:“部分无证人员配送的物资存在‘短斤缺两’、‘假冒伪劣’等情况,有的甚至还‘哄抬物价’、‘坐地起价’、‘漫天要价’,严重损害了市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等侵害市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我们也将坚持零容忍态度予以严厉查处。”

近日已传出多名干部因发放保供物资失职渎职被问责。根据上海市宝山区纪委监委消息,上海新江内燃机厂公寓负责人张喜生侵吞政府防疫保障物资,目前正接受上海市宝山区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根据中国媒体报导,云南省向上海捐赠一批蔬菜农产品,合计7692箱约50吨,分配给当地住户,不过公寓负责人张喜生却私下将物资转卖牟利。

除此之外,上海市宝山区有三位干部也被问责,上海市间纪委的通报表示,这三位干部在负责发放其他省份捐赠的物资过程中,没有及时发放物资,导致部分蔬菜腐烂损毁,以及导致这些捐赠的物资被趁机倒卖,因此受到调查和处分。

“只能跟居委会的团”

除了囤积物资、趁机倒卖之外,也有传出居委会不接受其他团购,要求居民只能向居委会发起的团购订购物资。有网民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上海浦东新区一小区的居委会无理由地禁止居民私下团购,逼迫居民购买居委会售卖的蔬菜和猪肉盲盒,但盲盒没有明确价目,且来源标示不清。

有网民说,“在此之前全体居民已经进行了三天的停止团购和一切物资购买,大多数居民家中食物已经消耗殆尽,居委会趁火打劫、制定霸王条款,趁机垄断销售敛财。”本台记者在截稿前无法与该居委会取得联系。

除此之外,也有上海网民在互联网上抱怨,居委会不让其它团购进入小区,订购的物资常常好几天才送到家门口。一名居民就表示:“居委会只让自己的团进小区,并且志愿者只听他们的话,别人的团是野团,有阳性就怪他们……很难不怀疑他在中央集权,趁机捞一笔。”

对此,季孝龙说:“外面团购不允许进来,有些人本来就是作微商生意的,他们会推出一些平价的菜,稍微比以前贵一点,但价值比居委会的高,居委会就会说你们这个安检消毒不达标。”

连日封城之下,想要离开上海成了一件难事。近日有救护车在卡口遭查获,驾驶员坦承以3920元的价格,将一名乘客从上海送到苏州;也有网民分享打车到虹桥机场的经过,短短二十分钟却花费了1500元人民币。


记者:陈品洁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cm-04292022101114.html


新卫星图像显示朝鲜在加紧准备进行可能的核试验

来源:
美国之音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呼吁该国军队“以各种方式增强实力,歼灭敌人,”朝鲜国家媒体星期五报道说。与此同时,新的卫星图像显示,朝鲜在加紧准备进行可能的核试验。

金正恩是在星期一举行的纪念朝鲜建军90周年的大规模阅兵式上与军队、国家媒体和其他人员合影时说这番话的。

阅兵式上展示了朝鲜一些最新的导弹,包括其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7”,以及最近测试的一枚高超音速导弹。

朝鲜国家通讯社朝中社报道,金正恩在合影时对军队说,阅兵式上展示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现代化和勇敢精神、飞跃发展面貌和所向披靡的军事技术强势。”

朝鲜说,它反对战争,它的武器是用来自卫的。但是,金正恩在星期一的阅兵式上说,朝鲜核力量的使命不仅是阻止战争,还包括捍卫国家的“根本利益”。

上个月,朝鲜恢复了其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有迹象表明,朝鲜可能很快就会进行2017年以来的首次核武器试验。

美国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周四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从目前的卫星图像来看,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不应被视为无足轻重的活动。”

分析人士及韩国和美国官员表示,朝鲜似乎正在修复丰溪里核试验场的3号隧道。2018年,在与华盛顿和首尔进行无核化谈判期间,该隧道被关闭,此前曾用于地下核爆炸。

此后,金正恩表示,朝鲜不再受自行暂停核试验的约束,但朝鲜没有就此发表评论,也没有证实其目的。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说,周一的商业卫星图像显示,在3号隧道的新入口外,朝鲜建造了新建筑物、以及搬运木材、设备和物资的活动在增加。

该报告称:“第七次核试验的日期无疑完全取决于金正恩的个人决定。”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6%96%B0%E5%8D%AB%E6%98%9F%E5%9B%BE%E5%83%8F%E6%98%BE%E7%A4%BA%E6%9C%9D%E9%B2%9C%E5%9C%A8%E5%8A%A0%E7%B4%A7%E5%87%86%E5%A4%87%E8%BF%9B%E8%A1%8C%E5%8F%AF%E8%83%BD%E7%9A%84%E6%A0%B8%E8%AF%95%E9%AA%8C.html


点名习近平!美众院通过法案调查中国是否助俄逃避制裁

来源:
美国之音

美国国会众议院星期三(4月27日)通过法案,要求国务院针对中国是否协助俄罗斯逃避国际制裁提交评估报告,并定期进行更新。法案接下来将送交参议院等待审议。有议员表示,中国在这场俄乌战争中的应对和态度已表明他们“可悲地放弃了自己宣称的负责任大国角色”。

众议院星期三傍晚以394票赞成、3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由共和党人提出的关于评估习近平如何干预和妨碍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法案(Assessing Xi's Interference and Subversion Act),其英文简称为AXIS Act,即为“轴心法”。

这项以习近平为名的“轴心法”将要求国务院在法案生效后30天内向国会提交非机密的评估报告,说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情况、中国是否提供俄罗斯任何援助,或协助俄罗斯逃避国际制裁。法案还要求国务院在提交报告后必须每90天对内容进行更新。

“中国共产党和加入克里姆林宫的威权寡头间的邪恶联盟对美国和我们的盟友构成了严重威胁,并助长了对乌克兰的非法侵略,”提出法案的肯塔基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巴尔(Rep. Andy Barr,R-KY)星期三在院会发言说,“我们需要一份关于俄罗斯和中国合作情况的完整报告,让公众了解,也帮助立法者得以开始为美国克服地缘政治挑战进行定位。”

“现在是美国直面对抗这个新邪恶轴心的时候了,”巴尔说。

巴尔曾在这个月初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有关这项法案的审议会议上直言,美国有合理依据相信中国正在对俄罗斯提供某种形式的支持,这项法案将揭露中国是否在破坏美国及国际社会试图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努力。

法案提到俄罗斯与中国近来多次强调两国将发展战略合作和双边关系。法案写道,“在与习近平3月18日的通话中,拜登总统表示,如果中国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城市和平民发动残忍袭击时向俄罗斯提供物质支持,将会有‘影响和后果’。”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乌克兰展开入侵行动前,曾在2月初造访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宣示两国伙伴关系“没有上限”。在俄罗斯正式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3月表示,中俄是彼此最重要的紧密邻邦和战略伙伴,中俄关系为“世界上最关键的双边关系之一”。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已超过两个月,尽管国际社会批评声浪不断,多国相继祭出联合或单独的制裁措施,但中国仍尚未公开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的军事入侵行动。国会两党议员纷纷对中国在这场乌克兰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质疑。

来自明尼苏达州的民主党联邦众议员菲利普斯(Rep. Dean Phillips,D-MN)在星期三院会发言时批评中国对俄罗斯行为的回应等于自我放弃了一个身为负责任大国的地位。

“自入侵开始以来,中国从未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动,也没有谴责俄罗斯的人权暴行,”菲利普斯众议员说,“尽管中国一直试图与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的选择保持距离,但面对这场暴力冲突,中国最多也只能保持中立,这表明了中国可悲地放弃了自己宣称的负责任的大国角色。更糟糕的是,愈来愈多迹象显示中国正与俄罗斯更紧密地结盟。”

菲利普斯进一步谴责北京当局在这起军事冲突中协助普京散播假信息。他说,“中国还选择了进行虚假信息运动,在国内外散播有关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有害言论。中国正帮忙推动俄罗斯的战争宣传,呼应俄罗斯入侵的荒谬理由,甚至指责美国造成了俄罗斯单方面的行为。”

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首席共和党议员麦考尔(Rep. Michael McCaul,R-TX)联署了这项法案。麦考尔星期四在一份声明中对法案通过众议院表示赞扬。

“中国共产党已经表明了他们不愿意或者无法在这场俄罗斯无端对乌克兰发起的攻击行动中作为一个有建设性的伙伴,”麦考尔说。他称这部法案将有助于让美国民众了解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合作的程度。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星期四在众议院外委会一场有关2023财政年度国务院预算的听证会上回答巴尔提问时承诺,如果法案生效,将全力配合法案的要求,针对中国是否有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协助进行调查。

法案接下来将送交参议院等候审议。在获得两院通过后,法案才能提交到白宫,由总统签署成法。

“谈到中国和俄罗斯,我不信任空泛的言语,我要确认,”作为法案联署人的菲利普斯说,“这项法案将帮助国会和美国人了解,如果有的话,中国是如何支持俄罗斯及其对乌克兰无端发起的、不正义的、不合法的入侵行动。”

“对国会和世界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中国是否在对乌克兰人民的严重暴行和战争罪中犯有同谋,”菲利普斯说。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7%82%B9%E5%90%8D%E4%B9%A0%E8%BF%91%E5%B9%B3%EF%BC%81%E7%BE%8E%E4%BC%97%E9%99%A2%E9%80%9A%E8%BF%87%E6%B3%95%E6%A1%88%E8%B0%83%E6%9F%A5%E4%B8%AD%E5%9B%BD%E6%98%AF%E5%90%A6%E5%8A%A9%E4%BF%84%E9%80%83%E9%81%BF%E5%88%B6%E8%A3%81.html


章家敦:习近平博鳌发言揭示北京最大恐惧

来源:
大纪元

中国问题专家、《即将崩溃的中国》一书作者章家敦(Gorden Chang)表示,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的发言揭示了北京最大的恐惧,就是世界跟它脱钩。

章家敦周四(4月28日)在《新闻周刊》(Newsweek)上刊文说,中共领导人习近平21日在博鳌论坛上提出的北京“全球安全倡议”,内容充满各种空洞术语和陈词滥调。

习近平在发言时提出“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以及“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他说:“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章家敦解读说,谁要是把中国(中共)扔下海,这才是习近平不能接受的,不过这事还真发生了,习也不应该为此感到惊讶。

疫情、清零政策以及供应链逼走外商

逼外企离开中国的原因并不是疫情一个因素。章家敦表示,中国与国际“脱钩”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2021年年中,美国鞋类和服装制造商Steve Madden就宣布,部分由于供应链问题,它将一半的女装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和巴西。

章家敦表示,中共这些年来让外国企业在中国陷入不利地位,推动中国公司在海外市场退市,并窃取更多美国和其它外国技术。

同时,中共关闭中国社会,使国家重新回到极权主义,这些举措反过来都在破坏中国经济和损害投资人信心。比如:极端的COVID-19控制清零政策瘫痪了大部分中国东部地区,包括上海,关闭工厂并减缓货物运输。

最近的这股企业离境潮让中共感到压力。总部设在洛杉矶、早在十年前就将家居用品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乔纳森‧巴斯(Jonathan Bass)告诉《新闻周刊》:“许多公司由于各种原因觉得他们不能离开中国,但那些有机会的公司正在逃离。”

“北京很担心,甚至以立即国有化威胁外国工厂,以确保他们不会现在离开。”他补充说。

中美利率倒挂 加速外资出逃中国

3月份,外国投资者从中国撤出了创纪录的175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产——股票和债券。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金融研究所指出,资金外流仅限于中国,不属于从新兴市场广泛逃离的一部分。这次回撤延续了2月份的明显趋势。

章家敦说,不难看出资金出逃中国的原因。首先,包括美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呈现出更好的增长态势,此外,安全避风港美国的收益率更高,特别是因为美联储准备继续提高利率,而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银行)已经开始降低利率。

这让中共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因为他们需要强制降低国内利率以刺激经济,但这种努力的另一面是加剧资本外逃,这是他们更大的一个担忧。

人民币最近几天突然下跌了约3%,美元则处于长期上升阶段,这令注重形象的北京感到不安。

地缘政治因素也在加速商界选择

此外,还有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也在迫使证券投资者和企业主退出中国。

美国海军退役舰长、美国太平洋舰队前情报主任詹姆斯‧法内尔(James Fanell)对《新闻周刊》说:“共产党的全球安全倡议只为了一件事……统治世界,简单明了。”

章家敦说,习近平在过去的著作和发言中明确表示,他认为中国应该比现在大得多。这意味着中国(中共)对印度、日本、菲律宾、台湾和其它国家的领土侵略将在未来几年内搅乱东南亚。

在2月之前,商界并没有对中共的好战行为给予过多关注。然后,一切突然都变了。牛津大学的乔治‧马格努斯(George Magnus)在接受CNN采访时说:“中国(中共)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支持,显然是资本离开中国的催化剂。”

章家敦表示,习近平可能不认为自己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但随着国际体系向拜登所说的“新世界秩序”发展,习显然站在一个新出现的分歧的错误一边。

“习近平提‘安全不可分割’,但他正和朋友普京一起将世界分成几个阵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正在迫使人们从中国出逃。”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7%AB%A0%E5%AE%B6%E6%95%A6%EF%BC%9A%E4%B9%A0%E8%BF%91%E5%B9%B3%E5%8D%9A%E9%B3%8C%E5%8F%91%E8%A8%80%E6%8F%AD%E7%A4%BA%E5%8C%97%E4%BA%AC%E6%9C%80%E5%A4%A7%E6%81%90%E6%83%A7.html


谢田:推特变天中共有机可乘?

来源:
大纪元

美国社交媒体公司推特(Twitter)最近突然变天,全球首富、著名企业家马斯克(Elon Musk)成功地以440亿美元收购了推特公司。马斯克之前就承诺,无论收购行动成功与否,他都将致力于解决他认为推特平台乃至美国存在的言论自由的问题。恢复哪个被禁账户,是推特用户最多的猜测。美国专栏作家本尼‧约翰逊(Benny Johnson)在推特上提问,“一旦马斯克控制推特,哪个被禁账号你最想恢复?”最多的推特用户回答,希望让前总统川普返回推特平台。

这一收购,让美国保守派和致力于恢复传统的人们深感欣慰,认为它有可能让推特成为一个公平和公正的媒体平台,成为自由言论的阵地,成为马斯克所说的、一个美国人民的“市民广场”(Town Hall),亦即普通民众可以自由发声、交流讯息的平台。但这一收购和推特的私有化,让左派、激进的和所谓“进步主义”势力的人们坐立不安,他们开动全部媒体机器,对马斯克的收购在收购邀约刚发出时就大加挞伐,在收购过程中频频放出耸人听闻的“警告”,甚至试图要求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美国司法部(DOJ)对之予以封杀!

左派要FCC介入的理由是什么呢?开放市场研究院(OMI)试图援引1860年的美国电报法案(Telegraph Act of 1869),声称这一收购邀约对“美国的民主和自由言论构成直接的威胁,”他们认为FCC、FTC和DOJ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去阻止这一交易的完成。这真是岂有此理、黑白颠倒。美国大富豪、大家族收购媒体公司,再自然不过,著名的美国媒体,从报纸到电视,百年来不知被买卖过多少次。远的不说,最近些年亚马逊总裁贝佐斯(Jeff Bezos)收购《华盛顿邮报》、华人企业家黄馨祥收购《洛杉矶时报》、韩国统一教领袖文鲜明购买《华盛顿时报》,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收购《时代》杂志,都没有见到左派的如此反弹、如此的沿用双重标准。

还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官员保持了清醒的头脑,FCC主席Brendan Carr在4月27日发布的声明中明确地说,“FCC没有资格和权力封杀马斯克对推特公司的购买邀约,认定我们可以这样做的任何想法,都是荒唐的。”“FCC特此清楚的阐明,不会再搭理这类浮皮潦草的辩解。”Brendan Carr原本是一名律师,后来成为FCC的法律顾问,2017年被川普总统提名出任FCC主席,2017年8月被美国参议院确认。

美国偏见媒体、左派势力对推特原董事会和经营者肆意封杀保守派的声音、停止川普总统的账号,在2020选举中公然偏袒,都置之不理,而对马斯克只是试图恢复推特作为言论自由的园地的努力,就喊冤叫屈,凸显美国社会目前在意识形态上的分裂。左翼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但对于推特在转手变天之际,中共是否有可能籍此插上一手,藉由马斯克在中国的投资,施加其影响呢?这个可能性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马斯克在宇宙航行业的竞争对手、全球富人榜第二名的亚马逊总裁贝佐斯(Jeff Bezos),也公开对此质疑。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经常与马斯克争锋相对,这次也不例外。贝佐斯质疑说,马斯克的特斯拉(Tesla)依赖中国的市场和生产,这或导致推特未来面对来自中共的压力。贝佐斯在推特上回应《纽约时报》一名记者的问题,该记者说特斯拉依赖庞大的中国市场和锂电池,“有趣的问题是,中共政府现在是否能左右这个市民广场了?”这个两个富豪之间的拌嘴,还引来了中共外交部的抢先回应。

贝佐斯提到的“市民广场”,是揶揄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的推文,马斯克认为言论自由是民主运作的基石,而推特是一个数字的“市民广场”,有关人类未来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在这里讨论。推特变天会给中共以可乘之机吗?马斯克的数字市民广场会被中共操控吗?中共是否会从推特的变天中获益、火中取栗,的确是人们必须正视的事情。虽然中共政府的发言人已经对此表态,说中共不会参与和介入,世人当然不会相信中共的言辞。但中共是否有这个意愿和能力,来施加它的影响呢?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贝佐斯觉得特斯拉“可能会在中国陷入复杂的情况”,不过他又补充说,马斯克一向极善于处理复杂问题,“但我们会看到,马斯克非常擅长驾驭这种复杂性的问题。”事实上正是如此,马斯克在中国上海的投资,似乎预见到了这种可能来自政府和政治的干预,而他成功地使用了商业上规避政治风险的做法,从而使得中共当局完全没有可能乘虚而入。

中共外交部说,中国不会通过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对社交平台推特施加影响。中共在这一点上,非是其不为也,而是其不能也。

国际商业中,规避政治风险(political risk)、法规风险(regulatory risk)是优良的企业家在海外投资之前就必须要考虑清楚、谋划完毕的。因为跨国公司在进入一个具有高风险的国家的时候,他们可能完全失去自己的投资、技术和市场,他们也可能因为投资目的国的政治气候的变化,最后不得不仓惶撤出,失去全部投资。规避风险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本地借贷”(borrow locally)。这个策略的含义是,如果公司具有足够的信誉和信用,可以在所投资国当地借贷,用借贷的资金来建设和运营企业,而不是从本国带入自己的资金。这样的话,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可能就会降到最低,因为当地政府最后如果没收你的公司,最后承受风险的,是当地的、本国的银行,甚至政府自己的银行,而这往往足以阻止政府的任何不轨之举。

马斯克的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是特斯拉目前在全世界的四个巨型电动汽车制造厂之一。马斯克的高明之处,是他抓住了中共政权急于吸引外资投入、外资设厂,还加上中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磨擦、面和心不和,也利用特斯拉的国际品牌价值和技术优势,成功地让中方做出了许多让步。上海特斯拉工厂的地皮,是上海市政府特别拨出、优惠供给的,并给予极大的免税待遇;特斯拉需要的资金,也是中国的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马斯克根本不需要带入自己的资金,就在中国设立了这家工厂。特斯拉的技术优势,会不会被中共偷窃呢?中共显然是瞄准了特斯拉的先进技术。但马斯克似乎也不太在意技术的流失,他本人甚至主张开放专利,把公司的许多电动汽车相关的专利都放弃了。他之所以这么自信的原因,是因为他相信特斯拉自身不断地研发,不断地技术领先,不断地创新,会把竞争对手远远地落在后面。马斯克也不介意采用中国当地的供应商,也在培植自己的供应链体系,生产在中国内销的电动车。

如此这般,中共还有能力把上海特斯拉作为要挟的工具,来向马斯克施加压力吗?完全没有可能!如果中共逼迫马斯克不成,逼着特斯拉撤出中国,会怎么样呢?这会向世界发出明确的信号,会驱使剩余的供应链产业加快撤出中国。实际上,中共更需要马斯克,而不是马斯克更需要中共。再者,马斯克还有“星链计划”的一手好牌,这是可以打破中共网络封锁的利器!中共对星链在中国运作的前景,十分地害怕,也还没有任何的对策。

对于推特变天,正义的人们感到欣慰;对中共不敢也不能藉推特变天有可乘之机,人们也会松口气。马斯克说,“我希望即使是我最糟糕的批评者也能留在推特上,因为这就是言论自由的意义。”对这一点,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人们希望善良和正直的人,能够保持真诚和良善,但人们也需要防止很多人会在魔鬼的诱惑下,在中共的蛊惑下,会变质并开始走下坡路。因为人毕竟是人,不是神佛道仙,人们的大部分也不能成为圣贤,只要人还有对利益的追求,就可能被更大的利益所驱动,这当然是人类的宿命和局限。

所以呢,让我们大家,继续发推转推,继续传播真相,也继续敦促马斯克走下去。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4/%E8%B0%A2%E7%94%B0%EF%BC%9A%E6%8E%A8%E7%89%B9%E5%8F%98%E5%A4%A9%E4%B8%AD%E5%85%B1%E6%9C%89%E6%9C%BA%E5%8F%AF%E4%B9%98%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