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7 September 2025
日本首相石破茂辞职
法广
日本首相石破茂于日本时间9月7日晚6点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石破首相在自民党于8日决定是否举行临时总裁选举之前,表明辞职意向。外界认为,他希望通过主动辞职的决定平息党内的混乱和分裂。
石破茂表示:将推动依照自民党党章规定的新的总裁选举,在新的总裁和首相选出之前,他还将尽责尽职。
他表示9月5日,美国白宫宣布,特朗普总统依据此前的日美协议,签署了总统令,日美关税交涉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协议,他也可以说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由于在去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今年6月的东京都议员选举和今年7月的参议院议员选举中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三连败,自民党内追究作为自民党总裁的石破茂首相的责任,拉他下台,提前举行总裁选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石破茂面临不得不下台的局面,自民党举行新总裁选举已成定局。
在要求石破茂下台举行新的总裁选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局面下,自民党已经决定要求所属自民党议员和都道府县联合会在8日提交要求提前举行自民党总裁选举的书面申请,所属295名国会议员每人算一票,47个道府县联合会的代表各一票,共342票,自民党党章规定,如果有172人递交了要求重新选举总裁的申请,达到了总票数的一半,石破茂就要下台,自民党重新选举总裁。
FNN(Fuji News Network)对自民党的295名国会议员进行了采访,调查了最后阶段的动向。截至7日零时,回答“要求提前选举”的议员共有131人,占全部议员的44%。
另外,在47个都道府县联合会中,有20个表明将要求提前选举,两者合计达到151,已经逼近过半数的172。
读卖新闻社对都道府县联合会的意向进行了调查。截至6日,已有21个县联通过机构决议或方针,明确表示赞成。反对的有9个县联,剩下的17个府县联预计将在7日和8日决定赞成或反对,加上读卖新闻社对国会议员的意向调查,表明赞成实施新的总裁选举人数为161人(其中国会议员140人),远远超过反对的50人(其中国会议员41人)。
在是否举行自民党的临时总裁选举将于8日决定之前,石破首相于6日与亲近的赤泽经济再生大臣举行了会谈,6日夜间,他又与小泉农林水产大臣进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的会谈,被认为就如何实现党的团结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9/%E6%97%A5%E6%9C%AC%E9%A6%96%E7%9B%B8%E7%9F%B3%E7%A0%B4%E8%8C%82%E8%BE%9E%E8%81%8C.html%7C1
Monday, 1 September 2025
美国靠不住 日本推进与"准同盟国"的军事合作
美国总统特朗普两次执政,对日本同盟和美国对日本提供安全保障颇有微词,特朗普上届在任时就表示,日美安保条约有失公平,日本应大幅提高对驻日美军驻留经费的负担,并言及驻日美军可能撤退,今年3月6日,特朗普对日美同盟关系再次表示不满,称“我们必须保护日本,但日本却不保护我们”。特朗普能不能像以往的美国一样,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防卫日本?日本政府与国民都很担心,认为美国可能靠不住,为此,日本正在推进防卫上多元化的国际联盟,推进与其他国家建立“准同盟国”的军事合作。
应日本国首相石破茂的邀请,印度总理莫迪于2025年8月29日至30日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两首脑在会谈中表示:两国首脑欢迎对2008年发表的《日印安全保障合作共同宣言》进行修订,并确认在日印周边安全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日印将为实现“印太地区和平与稳定”这一共同目标承担更大的责任。在防卫装备与技术领域方面,两国首脑欢迎有关向印度海军转移舰艇搭载用复合通信天线“独角兽”的协调取得进展,并一致同意推动其尽早实现移转。
两国首脑对日印防卫与海洋安全保障合作处于上升轨道表示深切满意。两国首脑欢迎2024年8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3次日印外务与防卫部长会议(“2+2”),并指示两国部长尽早在东京举行第4次会议。两国首脑还对自2022年3月上次首脑会谈以来,双方军种间交流日益活跃表示满意。如去年2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参加印度主办的多国海军军演“米兰24(Milan24)”,以及日本航空自卫队2024年8月-9月参加印度空军首次主办的多国军演“塔兰·沙克提24(Tarang Shakti24)”,航空自卫队与印度空军2023年1月举行首次双边战斗机军演“维尔·加迪安2023(Veer Guardian 2023)”,并且在2023年内首次实现三军均参与的双边军演。
双方发表的了时隔17年修改的《日印安全保障合作联合宣言》,宣言提到:要在在广泛领域中,实施两国部队之间更为复杂且精细的双边联合训练,并互相参加对方主办的多国联合训练;由印度军队、自卫队以及两国海上保安厅/海岸警备队所属舰艇进行更频繁的访问与停靠;在应对两国当前及未来安全保障需求的背景下,在防卫装备与技术合作机制下,探索可互利并能切实运用的装备与技术的共同开发与联合生产的合作机会;加强日本防卫装备厅(ATLA)与印度国防研究开发机构(DRDO)之间的防卫研发合作;在国家安全、卫星导航、地球观测及宇宙等双方共同约定的其他领域中,扩大双方对空间系统的利用;深化日美澳印之间的合作,推动日美澳印为实现印度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发展的积极且务实的议程。
而美国《纽约时报》30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计划在今秋前往印度出席将要召开的日美澳印合作框架“Quad”(四方安全对话)首脑会议。报道称这是多名熟悉特朗普行程的相关人士透露的消息。若属实,证明由于美国向印度征加关税等问题,美印关系的裂痕可能进一步加深,四方安全对话可能会演变为有日澳印三方支撑。
目前,日本正在朝着“准同盟国”的方向,推进日印军事合作。
日本也正在推进与英国的“准同盟国”的军事合作。
8月28日,曾参加在印太地区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等开展的联合演习的英国海军航母“威尔士亲王号”抵达东京。英国航母打击群此次访问日本是继4年前之后的第二次,凸显了在中国日益活跃于印太地区的背景下,英国积极介入这一地区的姿态。日本时间8月12日早上8点左右,“威尔士亲王号”驶入美国海军横须贺基地的,参加在西太平洋与海上自卫队等开展的联合演习。8月23日,石破茂首相视察了停靠在驻日美军横须贺基地(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英国海军最大航母“威尔士亲王号”,这是日本首相首次登上访日英国航母,防卫相中谷元随同登舰。
8月29日,防卫相中谷元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发表演讲时表示:“能够打破俄罗斯帝国主义的日俄战争,正是因为有基于日英同盟的英国支持才成为可能。”他回顾了1902年(明治35年)缔结的日英同盟等历史,强调了当代日本将英国定位为“准同盟”的重要性。
中谷在回顾1904年开始的日俄战争时指出:“在日本海海战中击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日本联合舰队旗舰‘三笠’,正是由英国维克斯公司建造的。”他还指出,维克斯公司后来设立了航空机部门,这一发展与当今日英意三国共同研发下一代战斗机相连,“极具深意”。
中谷元8月28日与英国防长希利在日本防卫省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在联合训练、技术合作等安全保障领域加强合作。双方对中国在东、南海加紧海洋扩张表示严重关切,中谷表示:“欧洲・大西洋与印太地区的课题需要相互强化参与,这非常重要。”他还对英国航母打击群在8月12日至9月2日期间访问日本表示欢迎。希利回应称:“日英正进入防卫合作的黄金时代。”双方发表了写入扩大日英安全保障合作的联合声明。这是日英防长会谈首次发表联合声明。
希利在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战斗机即将赴英国部署。这是空自战斗机首次在欧洲展开活动,计划与英军进行部队间交流。
2022年5月5日,当时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伦敦会见了当时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双方就《互惠准入协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简称RAA,又译《日英便捷化协议》、《互相准入协定》等)达成成原则共识,该协定确定了自卫队和英国军队在对方国家逗留时的法律地位等。
《相互准入协定》是提前规定部队赴对方国家时携带武器等手续和确定自卫队和英国军队在对方国家逗留时的法律地位等的协定,签订这一协定,可使每次联合训练免去逐一敲定规则的繁琐程序,可使日英两国间的部队往来顺畅,在对方国家逗留期间发生法律问题时有据可依。
前首相安倍晋三于2022年5月6日晚在日本富士电视台BS的节目中,谈到日英《互惠准入协定》时说,该协定使日英关系变得“非常接近同盟关系”。 同时,他认为该协定的背景,“是考虑到亚洲地区的中国”。该协定已在2023年10月15日正式生效。
今年8月12日(当地时间同日),菲律宾外交部与日本驻菲律宾大使馆在马尼拉举行了为便于日本自卫队与菲军相互往来的《互惠准入协定》(RAA)互换文书仪式,该协定将于9月11日正式生效。去年7月8日,日菲借召开外长防长磋商(2+2)之机签署了《互惠准入协定》。日菲有意扩充防卫合作体制,加强对中国及俄罗斯的牵制。这是继澳大利亚、英国之后,日本批准的与第三个国家之间的《互惠准入协定》。
2023年8月13日,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互惠准入协定》也正式生效,目前,日本与英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三国鉴于这种类似于“准同盟”的军事协定。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也正在顺利发展。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尔斯以及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于8月5日召开记者会,确认将在下一代护卫舰引进计划中“采纳日本三菱重工业的方案”,并称该方案在价格和性能方面都是最优条件。 由于现役护卫舰老化,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引进11艘新型舰艇,并于5日正式将日本列为联合开发的最有力候选国。日本有关原则上禁止出口装备品和防卫相关技术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及其运用指针,在2014年修改,根据新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运用指针,日本的防卫装备品出口仅限于〈1〉救援、〈2〉运输、〈3〉警戒、〈4〉监视、〈5〉扫雷——这“五种类型”的情况,像护卫舰这类攻击能力较强的装备品不能直接出口,但如果以有助于日本安全保障为目的,并采取与友好国家进行国际共同开发的形式,就可以实现。
对日本而言,作为完成品的防卫装备出口,此次出口将成为继2023年向菲律宾出口防空雷达之后的第二个案例,这将是日本首次向国外出口舰艇,打开了一条重要的军事合作的新道路。2023年12月22日,日本政府重新修改《防卫装备技术转让三原则》,该原则规定了防卫装备的出口规则及其实施指南,进一步放宽了武器出口的限制;2024年3月26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等场合再次修改了《防卫装备技术转让三原则》的实施指南,解除了日本、英国、意大利联合研发生产的下一代战斗机向第三国出口的禁令,为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进一步铺平了道路。
目前,在朝令夕改的美国特朗普政权下,日本越来越不相信日美同盟和美国防卫日本的承诺的可靠性,因此正在推进建立 “准同盟国”并推进军事合作,进行新的合纵连横,以对应虎视眈眈的近邻中、俄、朝的军事威胁。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4%B8%9C%E4%BA%AC%E4%B8%93%E6%A0%8F/20250901-%E7%BE%8E%E5%9B%BD%E9%9D%A0%E4%B8%8D%E4%BD%8F-%E6%97%A5%E6%9C%AC%E6%8E%A8%E8%BF%9B%E4%B8%8E-%E5%87%86%E5%90%8C%E7%9B%9F%E5%9B%BD-%E7%9A%84%E5%86%9B%E4%BA%8B%E5%90%88%E4%BD%9C
Monday, 11 August 2025
日美关税协议没有书面合约乱象横生
担任与美方进行关税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经过8次访美,才勉强达成这一口头协定。赤泽亮正在7月26日晚的NHK电视节目中表示,为了加快与美国达成的将汽车关税等降至15%的协议的实施,不打算要求通过书面文件来确认协议内容。他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以起草文件为由推迟关税下调。此外,他还预测了如果强求美方出具协议文件可能导致的反应,他说:“如果我们不小心说了‘请制作一份联合文件’之类的要求,对方可能会说,‘那就等文件做出来之后再降关税吧?’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管文件有无,彻底地要求他们尽快发布总统令、下调关税。”
他于日本时间8月4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集中审议中就日美关税协议表示:“该协议并不具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承诺性质。”“(该协议)目前只是双方意见一致而已”,并表示这只是“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议”。
为此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对日美之间没有合约文件表示担忧。
他说:“美方会不会对协议进行扩大解释,得寸进尺对日本进行敲诈呢?”
对此,石破首相针对特朗普指出:“对方不是普通人,而是会改变规则的人。比起达成合意,执行更为困难。”主张应优先推进具体的关税下调,而不是着眼于文件的制作。
但是这样的口头协议,使日美关税协定乱象横生。
首先就是出现与协议相悖的政府行为。美国根据7月31日签署的总统令,于日本时间8月7日下午1点多起,对世界各国和地区适用新的“对等关税”税率。根据日美的关税协定,美国将日本商品的进口关税设定为15%,现行关税不足15%提至15%,超过15%的降至15%,但总统令和《联邦政府公报》中明确提到此类措施适用于欧盟,却没有涉及日本,日本被列为在原税率基础上直接再加征15%的范围,导致实际征收的税率高于双方的协议,为此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与美方紧急会谈,美方上层承认总统令有误,答应修改。
第二,协定发动的日期无法确定。美国的关税措施,对日本最主要的出口产业汽车产业打击巨大,由于美国的关税措施影响,各汽车制造商今年4月至6月的财报中,营业利润合计被拉低了7830亿日元。处于经营重建中的日产汽车以及在美国销售占比超过三成的马自达,双双转为最终亏损,分别出现了1158亿日元和421亿日元的净亏损。
在7月22日达成的协议中,美国把整车关税和汽车零部件关税从现在的27.5%下调到15%,但是由于没有书面合约,汽车关税究竟什么时候下调不得而知,总统令何时签署仍在五里云雾中。
第三,双方对达成的协议的具体认识相去甚远,无法取得一致。这次日美关税达成协议,美国答应下调关税,是由于日本答应对美国进行5500亿美元的投资,美国宣称,这5500亿投资得到了利益,有90%归美国,而关于总额为5500亿美元(约81万亿日元)的对美投资计划,赤泽亮正在7月26日的NHK电视节目中表示,在这5500亿美元中,日本方面的出资比例大约为1~2%,其余部分将由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贷款或贷款担保方式提供。所谓“美方将获得90%的利益”,是指出资这一部分。关于由出资带来的收益分配问题,虽然日本最初提出的是5:5,但最终采用了特朗普坚持的1:9分配方案。对此,赤泽强调:“虽然我们因配分改变而失去的最多也不过是几百亿日元的‘尾数’,但通过关税下调所避免的损失可能高达10万亿日元。”
在这里,出资和贷款在金融上的意义完全不同,出资是不需要偿还的,出资者只收取一部分由于出资带来的股价上升等利益,分得股票红利,而贷款是需要偿还的,而且在多数的情况下要连本带利偿还。
但是美方的说法却大相径庭,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5日在接受 CNBC 电视台电话采访时,就日美达成的日本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一事解释称:“这就像棒球选手收到的签约奖金一样”。他强调说:“那是我们的资金,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投资。”
怎样解决这些日美的没有书面合约的状况下达成的协议之中产生的乱象呢?日本真是束手无策。
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8月8日在国会内举行例行记者会,就围绕日美相互关税负担减轻措施的混乱再次指出:“没有制作书面合意文件,难道不是一次误判吗,我强烈这样认为。”
他还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至今石破首相与特朗普总统仍没有会谈(包括电话会谈),这本身就很奇怪。”他表示:“(赤泽)大臣回国后,必须在国会休会期间举行审查,听取解释。”他还强调,赤泽并没有说明总统令具体的修改时间,批评“没有消除前景的不透明感”,要求召开预算委员会等的休会期审查。
国民民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则于8月8日在自己的X(原推特)上发文称,目前美方相关阁僚并没有就总统令的修改发出信息,他说:截至目前,牛肉被征收41.4%的关税,汽车被征收27.5%的关税,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每天都在产生负面影响。所谓总统令发布的“适当时机”究竟是什么时候?是以天为单位?是以周为单位?还是以月为单位?完全不清楚,更何况,承诺是否会再次变成“口头承诺”,这种不安依然存在。
目前尚未确认到美国方面(白宫、特朗普总统的社交媒体、卢特尼克部长的社交媒体、贝森特部长的社交媒体等)有任何信息能够印证赤泽大臣的发言。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4%B8%9C%E4%BA%AC%E4%B8%93%E6%A0%8F/20250811-%E6%97%A5%E7%BE%8E%E5%85%B3%E7%A8%8E%E5%8D%8F%E8%AE%AE%E6%B2%A1%E6%9C%89%E4%B9%A6%E9%9D%A2%E5%92%8C%E7%BA%A6%E4%B9%B1%E8%B1%A1%E6%A8%AA%E7%94%9F
Thursday, 7 August 2025
二战亚洲战场终战80周年: 亚洲仍未走出地缘政治对立
202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欧洲在5月初为此举行了多项隆重的纪念活动,亚洲地区的纪念活动则在8月才陆续启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在8月6日和9日悼念80年前在原子弹轰炸下殒命的亡灵。中国则将在9月3日在北京举行大型纪念阅兵活动,并邀请多国领导人出席。如果说欧洲大陆的纪念活动更是痛定思痛中的和解与当前俄乌战争唤醒的集体安全危机意识的话,亚洲的二战结束纪念活动却多年伴随着诸多的杂音。日本国内长期存在的否认或淡化战争罪行的言说,伴随着中国和一些其它亚洲国家对日军侵略或殖民战争中的种种野蛮暴行的血泪控诉。这些不同言说也不断受各种政治原因影响而被放大变形,在一定程度上,令战争留下的仇恨难以化解,令对战争之所以发生、对战争暴行形成机制的梳理与研究难以促成共同的战争记忆和避免战争的共同努力。而新的地区紧张关系正不断升级,新的安全形势构成日本朝野不得不重新思考应对的挑战。本次《印太纵览》专题节目邀请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历史学者兼东亚研究所副所长Arnaud Nanta教授同我们谈谈相关话题。
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议:政治与史学研究的博弈
Arnaud Nanta教授也是日本历史学者笠原 十九司《南京大屠杀》一书法文版的翻译者。这是这本著作首次被翻译成西方文字。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历史中一个极为惨痛的重要事件。笠原 十九司这部书著早在1997年,也就是《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就已经发表。在此书出版近30年后出版法文版意义何在?Arnaud Nanta 教授在采访中简要介绍战后80年来关于这场屠杀的研究的发展指出,关于二战中亚洲战场的研究主要来自中日两国。日本学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且日渐深入。来自中国的相关研究80年代初才真正起步。在此期间,台湾中华民国的史料也陆续解封,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研究的视角与深度。Arnaud Nanta教授指出,笠原 十九司著作的《南京大屠杀》因为广泛挖掘了这些丰富的不同来源的资料,而在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中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堪称这项研究的顶峰之作。
法广:既然有如此多的历史资料,有如此多的相关研究,如何解释日本国内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议始终无法尘埃落定,时至今日仍然困扰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Arnaud Nanta : “我认为,这些争议的本质并不是学术争议,而是政治争议。日本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许不同作者之间会有不同观点,但都承认确有南京大屠杀。争议之所以持续,一方面来自一些否定历史的极右翼团体,另一方面来自从1955年起就几乎一直把握政权的自民党。自民党只在1993-1995年间和2010年-2011年间两次短期失去政权。比如,80年代中期,当时进驻南京的日军将领松井石根的“战时日记“ 发表曾引发争议,因为日记中部分内容被修改了,为的就是掩饰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的大量资讯。由此可以看出,在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人不是不知道确实有南京大屠杀,他们不是因为不了解真相而否认,而是有意识地、故意地要掩盖罪行,让罪行继续。”
军队不同编制间的明争暗斗是暴行肆虐的重要因素
法广:笠原 十九司在《南京大屠杀》这本书著中特别梳理了各种不同因素如何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最终导致大屠杀发生的机制。在战争结束数十年之后,梳理大屠杀得以发生的机制有何意义?当今世界可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获得哪些启示?
Arnaud Nanta :“的确,这本书揭示了历史长河中一些亘古不变的问题。我在2023年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2024年这本书的法文版发表。而自2022年2月起,俄乌战争爆发。2023年底,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也重新陷入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我们都能看到很多的战争暴行指向的是平民百姓。在这个两个战场上,我们都看到本该是纪律严明的军队却丝毫不遵守军事准则,不遵守国际法规,比如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被占领土地上对平民百姓的杀戮。因此,这本近三十年前出版的著作仍然有其现实意义。但我不认为世人从中汲取了很多教训。”
“这本书有两个核心问题。暴行发生的机制当然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核心主题则是关于死亡人数统计的各种资料。谈到战争暴行发生的机制时,我觉得不应忽视两个要素。一是1945年以前的日本对中国的观感非常负面。虽然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有很多文化交流,但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快速实现现代化,中日两国间拉开了距离,日本开始对中国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歧视的眼光。二是当时的中国已经是西方的半殖民地。这种对中国的不屑让日本感到,施加军事压力就可以让中国做出更多让步。于是就有了1931年的9-18事变,日本次年在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 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也是如此,就是想要借此让中国继续做出让步。”
“但在这个框架之外,还有日本军队中不同编制之间激烈的竞争。当时日军还没有独立的空军编制,空军隶属海军。海军与陆军当时为争取更多的国家预算明争暗斗。在陆军内部的不同编制之间也有不同观点的比拼。有些人认为应当巩固满洲国,也有些人认为应当继续向中国其它地区推进。在海军内部,有人主张应当发展航空母舰,加强海上实力去攻打美国,也有些人认为应当有足够的轰炸机,攻打中国……这些内部争斗是导致中日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1937年,正是那些主张拼尽全力在中国有更大收获的军人占了上风。”
“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之战,蒋介石向上海派出了精锐部队。战斗持续了两个半月,中方损失25万将士,日方也损伤无数。这更坚定了日军要拿下都城南京的决心,(要知道南京自1927年起就是首都)。我们可以引用历史学家乔治-莫斯(Georges Mosse)提出的野蛮化的概念。南京之战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入城日军的这种野蛮化,他们想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中国军队当然也是这样。这是日军在上海之战之后,继续向南京挺进的原因,也是抵达南京后,暴力恣意横行的原因。”
“当然,暴力横行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这些刚刚打完淞沪之战的队伍正处于亢奋状态,却没有得到适当的监督管理。担任司令的松井石根完全没有发挥督导作用,军事警察队伍又明显入手不足。正常情况下,军队无权进入已经没有战斗的平民街区。当时南京城内就已经没有战斗,因为日军已经夺下城池。军事警察应当对士兵加以监督。但当时,日军进入南京城时,20万人的军队只有17名军警。再加上入城日军没有任何补给,没有后勤支援,因此要吃饱就要去抢劫,去杀人。1937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的军队不同编制间的争斗,加上缺乏战争准备造成的军警不足、补给缺乏等多种因素结合,都使得南京之战的野蛮化更加严重。”
“而且,由于战争决定十分仓促,因此缺乏准备,参加淞沪之战的日军并不是职业军队,而是预备役,也就是那些服兵役的年轻人。这些士兵面对的是一场他们不知道缘由的冲突,面对的是誓死保卫国家的中国军队。这种突如其来的战争体验也是导致野蛮化的一个原因。笠原 十九司在书中通过许多日军士兵的证词显示,这些士兵在从上海到南京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了杀人:当你不再把敌人当作人看待的时候,野蛮就开始了。”
法广:专注研究纳粹主义以及战争暴行的法国历史学者Christian Ingrao在《南京大屠杀》法文版的序言中认为,笠原十九司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梳理暗示,这种文职官员与军人之间、军队参谋部与政府之间的较量形成了一种共鸣箱效应,使得两种不同的军事选择对立造成的后果成倍扩大。
日本在东亚发动的这场战争事实上造成两大创伤。一是日军侵略和殖民战争的暴力给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人民带来的创伤,另一个创伤则是对日本本国人民:美军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导致当地数十万日本平民死亡。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从笠原 十九司在书中的历史梳理来看,直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近三十名日本军政要员送上审判台前,日本国民对境外战争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而两枚原子弹轰炸带来的痛让日本国民当时深感自己才是历史的受害者。
亚洲极右翼势力否定历史也因地缘政治紧张关系而存在
Arnaud Nanta 教授认为,虽然盟军对东京等大城市的轮番轰炸以及随后的原子弹轰炸在一定程度上让日本国民认为自己是战争的受害者,原子弹轰炸带来的痛有可能的确产生了一种弗洛伊德所说的“屏幕记忆”,但是人们也不应当忽略战争的发动者与受害者并不是同一批人。日本百姓其实在战后对军队萌生极大的不信任,认为是军队发动了侵华战争,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了对日本的原子弹轰炸。
Nanta 教授在采访中也针对近年来欧美国家极右翼势力影响扩大指出,虽然同样是有极右翼之名,但欧美国家的极右翼政治势力成长的内在原因与日本的极右翼团体不同:
Arnaud Nanta : 日本的保守派势力很强,极右翼是保守派中的一员。但我不认为日本极右翼势力的影响与20年前相比有所壮大。虽然极右翼势力在世界各地都有抬头,但是在表面的同一性背后,内在的动能截然不同。美国的极右翼势力更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以及世界其它国家不想再买美国国债的结果。欧洲极右翼势力主要是从对欧洲联盟的排斥中汲取能量,是有些欧洲人排斥欧洲。而在亚洲则更是由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欧洲在1989年告别了冷战,但亚洲仍然定格在越南、中国、朝鲜这些共产党政权与亲美国的菲律宾、日本、韩国以及台湾之间的对立。极右翼势力不只是否定过去、否定历史,而且其动因也是地缘政治紧张关系。欧洲至少在俄罗斯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之前没有这样的紧张关系。
法广:二战结束80周年后,随着中国军事势力的快速成长,印太地区重现紧张关系。无论是在台湾海峡,还是在南中国海,亦或在仍然被一道三八线分割成南北对峙的朝鲜半岛。曾多年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伞,埋头发展经济的日本开始寻求与亚洲邻国开展军事合作,希望不仅在地区经济繁荣,也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Arnaud Nanta 教授指出,因为二战留下的记忆,日本人普遍反对强化军事机器,他们将二战的灾难归咎于军队。但与此同时,中国军事力量的壮大也越来越令日本感到不安。他们因此陷入一种矛盾心态。而且,增加军费在日本是个十分微妙的问题,要知道,日本的国防开支已经很高,因为驻日美军的费用由日本承担。这是很大一笔开支,它没有用于日本军队,而是用于美军。因此日本不可能花更多的钱用于国防。除非是让美军撤离,让日本取得军事独立。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因为日本右翼以及一部分极右翼势力都非常非常亲美。就如欧洲的极右翼团体亲俄罗斯一样。日本极右翼中很少有人主张让美军撤离。保守派和极右翼他们宁愿付钱让美军留下来。但日本不能既付钱给美军,又对日本军队有更多投资。必须在二者间做出选择。
* - * - * - * - * - * - * - *
本次《印太纵览》专题节目邀请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历史学教授、东亚研究所副所长Arnaud Nanta先生向大家介绍日本历史学者笠原 十九司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梳理。Arnaud Nanta教授本人也针对日本社会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叙事的一系列争议与研究发表过多篇文章。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日本国民当时对日军在境外的战争所知甚少,对1946年至1948年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争罪行的审判的理解也就相对有限。但是,战后的数十年间,日本国内虽然不断有否认战争的侵略本质、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力量,也更有史学界的据理力争。80年代,来自政府的修改教科书、淡化屠杀历史的决定在日本国内引起广泛质疑。30年的法庭争辩,最终以政府主张被裁定违法而告终。在这些旷日持久的争辩中,日本社会也对历史真相有了更广泛深刻的认知。这应该也是民主社会的力量所在。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8D%B0%E5%A4%AA%E7%BA%B5%E8%A7%88/20250807-%E4%BA%8C%E6%88%98%E4%BA%9A%E6%B4%B2%E6%88%98%E5%9C%BA%E7%BB%88%E6%88%9880%E5%91%A8%E5%B9%B4-%E4%BA%9A%E6%B4%B2%E4%BB%8D%E6%9C%AA%E8%B5%B0%E5%87%BA%E5%9C%B0%E7%BC%98%E6%94%BF%E6%B2%BB%E5%AF%B9%E7%AB%8B
Friday, 1 August 2025
苏州再次发生日本人遇袭事件 嫌犯被抓
大纪元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再次发生日本人遇袭事件。日本媒体引述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消息称,一名日本母亲周四(7月31日)在苏州地铁站领着孩子行走时,遭到类似石头的硬物攻击,导致日本母亲受伤。
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和放送协会(NHK)均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获得了这一消息。日经新闻也引述中日相关人士的话报导了这一消息。
这名受害日本母亲据报在医院接受了治疗,没有生命危险。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共同社,袭击事件发生在这名母亲和孩子下地铁后,当时这个孩子想要去洗手间。
消息人士告诉放送协会,一名男性嫌疑人逃离了现场。当地警方周五(8月1日)告知日方,嫌疑人已被拘留。
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敦促中共当局,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确保日本公民的安全。
日经新闻说,日本驻中国大使馆8月1日通过邮件提醒在华日本人,外出时注意可疑人员靠近及周边情况,努力确保自身安全。特别是多人外出,尤其是带小孩时,敦促采取充分的防范措施。
这起事件的起因尚不清楚。
中国日本商会周五发表声明说,继去年6月在苏州发生的持刀伤人事件,去年9月在深圳发生一名10岁日本男孩被刺身亡事件后,该商会非常严肃对待这一最新事件,并对在中国再次发生此类事件感到“极为遗憾”。
声明说,对于在华日企而言,确保员工及其家人的安全是其在华经营的根本要求。商会强烈敦促日本当局以及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保障日本公民的安全,并及时公开包括事件背景在内的详细资讯。
苏州毗邻上海市,有许多日资企业的工厂等,截至2024年10月约有5,000名日本人居住在当地。
近年来在华日本人遭到袭击事件多次发生。去年6月,同样是在苏州市,一名中国男子持刀袭击日本人学校的校车,造成一名日本妇女和她的孩子受伤。在该事件中,试图阻止行凶者的校车引导员、苏州市民胡友平被刺伤,送医后不治身亡。
日本驻北京大使馆呼吁日本民众警惕可能加剧的反日情绪。中共一直在利用抗日战争在国内煽动对日本的仇恨情绪。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中共推出相关宣传影片在国内发布。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8/%E8%8B%8F%E5%B7%9E%E5%86%8D%E6%AC%A1%E5%8F%91%E7%94%9F%E6%97%A5%E6%9C%AC%E4%BA%BA%E9%81%87%E8%A2%AD%E4%BA%8B%E4%BB%B6%7C%E5%AB%8C%E7%8A%AF%E8%A2%AB%E6%8A%93.html
Monday, 28 July 2025
美日延伸威慑磋商曾桌面推演东亚危机 迫使美军使用核武器的情景
该定期会议是日美外交和防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延伸威慑磋商”。这是首次获悉日美讨论了美军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其目的是在中国和朝鲜、俄罗斯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确保美国“核保护伞”的实效性。这凸显出作为唯一一个在战争中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日本政府在追求“无核武世界”的同时,正在加深对美国核威慑力量的依赖。
据多名相关人士称,作为近年延伸威慑磋商的一环而实施的桌面推演中,美方设定了东亚地区发生危机时被迫使用核武器的场景。在表明“计划目的”的基础上,探讨了两国政府根据事态发展的协作、对国民的说明等使用核武时的课题。据悉美方向日本提供信息的范围也是磋商对象。
关于《延伸威慑指南》的具体内容,日本外务省高层以“关乎安全保障内幕”为由不予公开。据外交消息人士称,其中对于在规定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范围内,美国决定使用核武器的情况,整理并写进了与日方的协调方式及联络途径相关事项。
美国国防部去年12月发布的相关声明指出:“日美两国政府基于主要通过‘延伸威慑磋商’(EDD)进行的深入讨论,制定了《延伸威慑指南》。该文件强化了美日同盟现有的延伸威慑相关磋商和沟通程序。《指南》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战略信息传递,最大限度地发挥威慑力,并加强美国延伸威慑措施,并借助日本的防卫能力。美日同盟将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确保延伸威慑的强大和可靠”。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50727-%E7%BE%8E%E6%97%A5%E5%BB%B6%E4%BC%B8%E5%A8%81%E6%85%91%E7%A3%8B%E5%95%86%E6%9B%BE%E6%A1%8C%E9%9D%A2%E6%8E%A8%E6%BC%94%E7%BE%8E%E5%86%9B%E4%BD%BF%E7%94%A8%E6%A0%B8%E6%AD%A6%E5%99%A8%E7%9A%84%E6%83%85%E6%99%AF
参议院选举惨败 石破茂首相还能挺多久?
在7月20日投票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改选议席从改选前的52个议席大幅减少至39个议席,遭遇惨败,与其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也仅获8席(改选前为14席),导致自民、公明两党合计未能维持多数议席。
石破茂在就任首相后,继2024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2025年6月的东京都议会选举后,遭遇“三连败”。
石破首相于7月23日会见了自民党的麻生最高顾问、菅义伟副总裁以及前首相岸田文雄三位曾任首相的资深政治人物。会谈后,关于因参议院选举结果而引发的去留问题,石破首相否认了部分媒体关于其将辞职的报道,并再次强调将继续留任,以尽快应对围绕日美关税谈判所达成的协议等诸多政策课题。
虽然“三连败”是自民党长期以来的黑金事件及与统一教会的密切关系等黑幕在这几年大量曝光,使日本国民对自民党黑暗的一面感到十分失望。自民党在如此失去民心,积重难返的局面下,受命于危难的石破茂能够干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但是自民党内一部分势力把责任都推到石破茂身上,很多人要把他拉下马。
此处引起关注的是,自民党党规第6条第4款中规定了关于总裁罢免的条款,即国会议员与各地方联合会代表各拥有一票,若过半数投票支持,就可让石破总裁失去职位。这就是所谓的“罢免规定”。换算目前的结构,只要收集到约180人签名,即可在总裁任期未满的情况下启动新总裁选举。目前自民党部分议员,正在积极推动这项签名活动。
自民党领导层于7月28日召开“众参两院议员恳谈会”,听取党内意见,但与此同时,党内倒石势力要求召开具有表决权的“众参两院议员总会”,推动石破辞职。原茂木派、原安倍派以及麻生派等派系的中坚及年轻议员正在收集签名,要求召开党内能做出正式决策的 “众参两院议员总会”,以追究领导层责任。来自旧茂木派的农林水产副大臣笹川博义在7月25日傍晚表示,已获得超过三分之一国会议员的支持,满足了召开总会的条件。
在自民党内部,青年局代表年轻议员群体,他们于7月25日向森山裕干事长递交了一份实质上是要求石破首相等党高层辞职的文件,指出有必要明确选举失利的责任归属。青年局局长中曾根康隆表示:“我们希望在总结和检验选举的基础上,石破茂能够尽快做出个人决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另一方面,自民党地方组织的动向也值得关注。日本电视台向全国47个自民党都道府县联合会进行问卷调查,截至25日下午2点,已收到33份回复。,据分析有11个地方组织明确表示或已通过组织决议,要求石破辞职,另有6个虽未做出组织决议,但其干部等表达了“认为有必要辞职”的意见。
看来局势对石破首相非常不利,但是党内也有比较强烈的支持石破茂的声音,总务大臣村上诚一郎于7月2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关于这次参院选自民、公明两党未能守住50席,以达到过半数席位的问题,他表示:“这真的是石破个人的责任吗?”他提及自民党派阀的黑金丑闻和旧统一教会问题,认为:“自民党十几年来的问题如今集中爆发了。”他还说:“我真心认为,正因为是石破,才能扛住这段负面遗产撑到现在。我将尽最大努力支持他。”
防卫大臣中谷元、外务大臣岩屋毅及以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为首的自民党领导部门,也都在支持石破茂继续任首相。支持石破首相的官房长官林芳正在7月21与原岸田派的小野寺五典政调会长等几位高层一起共进晚餐。7月22日,他还拜访了曾任该派会长的前首相岸田文雄的事务所,估计是在研究支持石破茂首相继续担任首相的事宜。
而在要求石破首相辞职的呼声高涨之际,自民党鹿儿岛县联通过决议称“希望石破首相带领国家渡过国难”。县联计划近期向党总部正式提出这一请求。自民党内也有声音指出:“在追究党领导责任之前,必须先妥善处理‘政治资金问题’,权力斗争式的举动并不是好事。”反石破的势力现在闹着要召开“两院议员总会”,希望通过总会投票把石破茂赶下台,但是按照自民党的党规,如果干事长不同意启动罢免总裁,举行新总裁选举的议程很难兑现。
7月25晚,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前举行了“#石破不要辞职”活动,约有1200人(主办方统计)参与。现场高呼“石破要坚持住”“石破要挺住”“石破要战斗”等,在日本,要求首相下台的集会和游行很多,针对在任首相要求其继续执政而展开集会和示威活动却十分罕见。参与者中也有不少人表达了对被视为下一任首相候选人呼声最高的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以及参政党崛起的右翼倾向的担忧,他们认为石破茂是“抵御右翼崛起的防波堤”。
另外,石破茂的自民党总裁任期到2027年9月30日,如果石破辞职,就必须进行新首相指名选举,而自民党新总裁能不能当上首相不可预测,因为执政党在两院都是少数,而在野党在自民党内出现撵石破首相下台的狂潮后,普遍存在支持石破继续首相的声音,而与自民党联合执政公明党会不会买新总裁的账,还不得而知,自民党很可能会在把石破茂赶下台后,沦为在野党。因此那些要把石破茂赶下台的自民党中的人们,也应该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虽然此前很多日本媒体预测石破茂会在8月份之内辞职,但是现在两种势力正在角逐,胜败未定,因此说石破茂会在最近辞职,为期尚早。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4%B8%9C%E4%BA%AC%E4%B8%93%E6%A0%8F/20250728-%E5%8F%82%E8%AE%AE%E9%99%A2%E9%80%89%E4%B8%BE%E6%83%A8%E8%B4%A5-%E7%9F%B3%E7%A0%B4%E8%8C%82%E9%A6%96%E7%9B%B8%E8%BF%98%E8%83%BD%E6%8C%BA%E5%A4%9A%E4%B9%85
Saturday, 26 July 2025
為何反抗中國?平野雨龍:受香港與台灣啟發的日本政治素人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剛結束的日本參議院選舉,讓不少政治觀察家關注在自民黨敗選之後,黨內未來的發展,以及極右政黨的崛起對未來日本政壇的影響。不過這次的選戰之中,屬於一級戰區的東京都選區,有一位異軍突起的新秀,她沒有政黨的奧援,也從沒參與過選舉,首次參選就拿下23萬5千多票,雖然沒能當選,但仍獲得外界極高的關注:
平野雨龍
她充滿熱情與活力,口條清晰條理分明,即便大選早已結束,她仍在東京的許多車站前,手握麥克風一面感謝支持的民眾,一面彎腰鞠躬為這次的落選道歉。許多民眾開始駐足圍觀,此時她的秘書則拿著她的手機一直拍攝。
原來是正利用手機進行直播,這次的選舉平野雨龍就是利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宣傳理念與政見,同時以此磨練自己的街頭演說能力,最後捲起一陣炫風。選前在新宿車站南口前,居然吸引了超過三千人參與,堪稱是這次選戰中最驚人的一刻。
為何一個從沒參與過政治的素人,竟能成為日本選戰中的奇蹟?平野雨龍年僅31歲,是這次參議院選舉東京都選舉區之中,最年輕的候選人。外型亮麗笑容可掬,在選民面前毫無架子,不管是簽名握手或是自拍全都有求必應,平野很自豪的說:「我的手很長,所以自拍合照很拿手。」
平野雨龍的確與過往很多政治家不同,事實上她在踏上政治這條路之前,是一位和服模特兒,20歲便開始學習茶道與花道等日本的傳統文化,這樣的背景似乎很難與從政畫上等號。會開始走上這條艱辛的路,是受到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影響。
香港對平野雨龍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她很喜歡維多利亞港的夜景,她也曾多次到訪香港,因此結交了不少香港友人。在2019年時從社群網站上得知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以及港人集結抗爭的資訊,加上日本媒體大幅度的報導熱愛日本文化的周庭,帶領香港年輕人抵抗中港政府暴政的新聞,讓她開始關注中國共產政權對待香港、新疆維吾爾人以及台灣的惡劣行徑。(延伸閱讀:〈周庭觸動的不協和音:日本社會如何集結「撐香港」?〉)
當平野看到香港人為了保衛香港自身的權益挺身而出,讓她感受到極大的震撼,因此平野開始支援香港人抗暴,甚至幾乎每個月都前往一次香港,這樣的經歷讓她困惑:日本的和平,會不會有一天也像這樣消失?
在那之後,平野雨龍開始關心日本政治,發現中國勢力也在滲透日本,擔心有一天日本會如同香港一般。她也發現日本的鄰國台灣,受到中國極大的壓迫,因此決定站出來呼籲日本民眾,必須要小心中國的統戰。
平野認為中國在日本大量購地,大量開設公司進行假移民,甚至已有16萬中國人歸化成為日本人,且近期有數量大增的狀況。平野憂心忡忡的表示,這些歸化成日本國籍的中國人,開始出現不少人從政,甚至有些政見是要緩和對中國人的限制,如果日本人再不關心政治,這些日籍中國人就可能會逐漸入侵政府和議會了。
就因為如此,平野雨龍決定參選這次的參議員,但沒有政黨的奧援,從籌組團隊、募款、打選戰等,一切都得要自己親力而為。且由於她的政見幾乎都是針對中國,因此選戰期間她不斷受到中國人的侵擾,加上網路的散播,她除了在社群網站上成了被中國人攻擊的對象,現實上她也經常在街頭演說時,遭到中國人的言語辱罵,甚至於潑水吐口水都曾遇過。
對此平野倒是蠻坦然,認為既然自己決定走這條路,她也知道對手會用什麼樣的手段,所以並不在意遇到這些事。平野表示其實不少中國人第二代或是第三代的年輕人,都認同她的理念,因為她的訴求是要求日本政府必須要嚴審而非放縱,事實上近期才移居日本的中國人,不少脫序的行為,也都讓早先就來日本的中國移民看不下去。
這也是她堅持繼續走下去的動力,認同她的民眾越來越多,也逐漸在日本社會上打開知名度,支持者從原本的中高齡族群,逐漸地擴展到青壯年,甚至於不少10代與20代的年輕族群也被圈粉,就連未滿18歲的高中生,都在她街頭演說時跑來跟她握手。
支持者越來越多,網路上的人身攻擊就越多,甚至還有不少流言蜚語,指稱平野雨龍不是日本人,而是外國人甚至是中國人。這些莫須有的謾罵與造謠,造成平野極大的困擾,最後迫不得已平野還在網路上,公佈自己的戶籍謄本,藉以證明自己是真正的日本人,同時也揭露了她不願讓人知道的過往。
由於平野小時候曾受到父親的虐待,因此她不願使用原姓,也曾經放棄過自己,甚至想過一了百了,卻因為接觸到了日本的傳統文化,對此開始產生興趣,進而開始學習茶道、花道以及和服,甚至開始研究歷史。
這樣的轉折讓她的人生有了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她會開始注意到中國問題,支持長期被中國霸凌的香港與台灣,以及奮力維護日本傳統與文化。加上她小時候的經歷,為了消除兒童虐待,她以兒童虐待生存者的身份站出來,還登記為「養育里親」(寄養家庭),為保護兒童而努力。
從政或許是她過去從沒想過的,但是如今卻成了她的職志,平野表示如果有一天選上議員,一定要力推台日交流,她曾在2024年到台灣觀選,見識到了台灣人的熱情,她甚至開心的表示,她非常欣賞賴品妤與黃捷,也希望台灣能繼續加油。
俗話說德不孤必有鄰,一個小女生的隻身奮鬥,僅憑一己之力開創了驚人的奇蹟,還被稱為「日本反中第一人」及「反送中女神」,但她卻認為這只是她該做的事,未來她仍將持續投身政治,為理想而奮鬥。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7/blog-post_206.html
Wednesday, 23 July 2025
美日贸易协议对其它亚洲国家意味着什么
大纪元
美国日本国旗(美国之音)
美国与日本宣布达成了一项新贸易协议,日本承诺对美投资并开放其长期受保护的农业市场,以换取美方降低关税。
这项与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达成的协议是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迄今为止达成的最重要贸易协议之一。
同时,这也给中国等周边亚洲国家带来了更大压力,这些国家都面临着8月份的最后期限。
荷兰国际集团(ING)韩国和日本高级经济学家姜敏珠(Min Joo Kang)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说:“美日协议将给其它亚洲主要出口国带来更大压力,迫使它们(跟美国)达成更有利的协议……预计在8月1日之前,美国应该会与更多亚洲出口国达成协议。”
今年4月,川普宣布对等关税方案,将对日本进口产品征收24%的关税,随后开始谈判,并将关税降至10%。若8月1日前未达成协议,美国将把对日本产品的关税提高到25%。
川普要各国开放市场 换美调降关税
川普周三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发帖说:“只有当他国同意开放市场,我才会降低关税。否则,关税将大幅提高!日本市场现已开放,这是有史以来首次!美国企业将蓬勃发展!”
在另一个帖子中,总统写道:“若能让主要国家向美国开放市场,我愿意放弃关税。关税是另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没有关税,各国不可能开放市场!!!永远对美国零关税!!!”
连盟友也不例外 川普2.0版已经截然不同
根据美日贸易框架协议,美国将对日本进口产品征收15%的关税,以换取东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此外,日本将开放更多贸易市场,包括卡车、大米和其它某些农产品。
据路透社报导,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三在该框架协议宣布后表示,日本将在现有的免关税配额下进口更多美国大米,并强调日本“在农业领域绝对没有做出任何牺牲”。
此外,美国已同意将对日本汽车征收15%的关税。
为西方大公司提供中国事务咨询的专家阿尔弗雷多‧蒙图法尔-埃卢(Alfredo Montufar-Helu)告诉《南华早报》,像英国和日本这样的美国关键盟友都无法完全让美国调降关税,这标志着全球贸易格局的根本性转变,跟之前预料的川普2.0版政策不同。
他认为,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贸易关系和供应链的重组,因为企业将寻求降低成本并分散风险。
预计美国的主要基准税率在10%~15%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驻伦敦研究主管德里克‧哈尔彭尼(Derek Halpenny)告诉路透社,根据他的分析,美国对主要经济体的基准税率将是10%~15%,同时对较小经济体的基准税率会更高一些。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尽管美国对日本拟征收的15%关税仍然是一项高额关税,但这一水平是可控的,而且比不确定性造成的波动性导致的损害要小。不确定性几乎使企业无法进行投资规划。
迄今为止,美国已经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达成贸易协议。目前,韩国和台湾尚未宣布与美国达成任何贸易协议,但有报导说,在下周的最后期限前,双方正在进行密集的谈判。
德意志银行的吉姆‧里德(Jim Reid)则指出,美国对多个大型经济体大幅提高关税的威胁仍然存在,包括对欧盟征收30%的关税、对加拿大征收35%的关税以及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
“从经验来看,可能要到最后期限前几个小时才能知道谈判结果。”他说。
美中第三轮会谈下周进行
作为美国的十大贸易顺差国之一,北京面临更大的压力。美中双方暂时达成了休战协议,并正在进行更多磋商,之前美方设置的加征关税最后期限是8月12日。如果未能达成协议或通过谈判延长期限,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税可能会分别迅速升至145%和125%。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继日内瓦和伦敦之后,北京和华盛顿将于下周在瑞典举行第三轮高层贸易谈判。他补充说:“希望我们能看到中国减少制造业的产能过剩。”
中共商务部发言人周三表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国举行贸易谈判,预计双方将讨论“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
蒙图法尔-埃卢表示,鉴于美中两国的影响力,下一轮贸易谈判将与以往谈判的复杂性如出一辙。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7/%E7%BE%8E%E6%97%A5%E8%B4%B8%E6%98%93%E5%8D%8F%E8%AE%AE%E5%AF%B9%E5%85%B6%E5%AE%83%E4%BA%9A%E6%B4%B2%E5%9B%BD%E5%AE%B6%E6%84%8F%E5%91%B3%E7%9D%80%E4%BB%80%E4%B9%88.html
日本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进口美国商品税率为15%
日本首相石破茂于23日上午在首相官邸接受记者采访,并就日美关税谈判达成协议一事发表声明。石破首相表示:“这次,关于美国关税措施的日美协商,我与特朗普总统达成了协议。针对我国的核心产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双方同意将自今年4月起征收的25%的追加关税减半,连同现行税率一并调整为15%。我们率先在全球实现了无数量限制的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
他还指出:“关于对等关税,原本预计日本的关税率将被提高至25%,但我们成功将其限制在15%。这是迄今为止,对美贸易顺差国家中所达成的最低水平。”
关于大米进口问题,日方决定维持现有的免税最低市场准入(Minimum Access)大米数量,并在这一框架下提高来自美国的大米进口比例。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日本时间23日表示,已就对日本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5%关税的方案达成协议。特朗普日本时间22日还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与日本就关税谈判达成一致。他在贴文中表示:“我们已经与日本完成了一项大规模的交易,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根据我的指示,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约合80万亿日元),其中美国将获得90%的利润。”“这项交易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交易。”“或许最重要的是,日本将开放汽车、卡车、大米及其他农产品等的贸易。日本将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这是美国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特别是我们将继续与日本保持良好关系。”“感谢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虽然特朗普在帖文中未提及汽车关税,但据日美政府及相关产业人士透露,双方已就今年4月新引入的25%汽车关税减半至12.5%达成协议。再加上原有的2.5%,总计为15%。在日本对美出口中,汽车占比超过25%。
随着8月1日谈判截止日期临近,此次协议可被视为特朗普政府迄今为止签订的最重要的贸易协定之一。
正在访问美国华盛顿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当天也被报道将与特朗普总统会面,就美国的关税措施进行磋商。这将是自4月首次关税谈判以来,赤泽再生大臣再次与特朗普会面。在此之前,赤泽亮正还在美国财政部与财政部长贝森特进行了约30分钟的会谈。目前尚未公布会谈的具体内容。
作为美方谈判负责人,贝森特于22日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与日本的关税谈判“进展非常顺利”,并称即将达成协议“不足为奇”。
赤泽还于当地时间21日晚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谈。日本内阁官房方面表示:“日美双方将继续积极努力,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点。”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723-%E6%97%A5%E6%9C%AC%E4%B8%8E%E7%BE%8E%E5%9B%BD%E8%BE%BE%E6%88%90%E5%85%B3%E7%A8%8E%E5%8D%8F%E8%AE%AE-%E8%BF%9B%E5%8F%A3%E7%BE%8E%E5%9B%BD%E5%95%86%E5%93%81%E7%A8%8E%E7%8E%87%E4%B8%BA15
Tuesday, 22 July 2025
加入日本国籍的原中国人当选日本参议院议员
在20号举行的日本参议院选举比例代表选中,日本维新会的新候选人石平当选。石平现年63岁,出生于中国,在日本留学后,2007年取得日本国籍,以评论家的身份等从事相关活动。在选战中,他以“为了守护日本”为口号,主张修改宪法、重新审视对华外交、实行加入日本国籍制度的严格化以及阻止大量移民涌入日本等。
日本维新会在2月宣布,将在夏季参议院选举的比例代表中推出石平作为候选人,石平也曾在2月宣布参选,但由于互联网上的中伤导致家人情绪不安等,于3月宣布退出选举。
石平于3月2日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宣布不参选,理由是“互联网上的中伤和诽谤”。他在X上写道:“决定不参选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互联网上充斥着对我个人的中伤、诽谤和恶毒言论,导致家人动摇并陷入恐慌。”他还指出:“在网络上的批评中,也有很多绝非‘中伤诽谤’的健康批评。”
6月24日,他表示“绝不屈服中伤诽谤”,决定参选,于21日确定当选。
石平于1962年1月30日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大革命期间,其父母作为教师被从大学下放到农场。他的父亲曾是物理老师,但下放后从事养猪工作。此后,他由身为中医的祖父在四川农村抚养长大。
1980年9月,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84年7月毕业。在北大学习期间的1982年前后,他开始投身民主化运动,1988年4月,赴日留学,1989年6月爆发的天安门事件后他表示:“我对这个国家已毫无牵挂,也无爱恋或义务可言”。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他曾出版《为什么一离开中国,日本就一切顺利?》(PHP新书)等书,并与原《产经新闻》记者、媒体人矢板明夫合著《我们曾以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我们青春时代的中国现代史》(德间书店)一书。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722-%E5%8A%A0%E5%85%A5%E6%97%A5%E6%9C%AC%E5%9B%BD%E7%B1%8D%E7%9A%84%E5%8E%9F%E4%B8%AD%E5%9B%BD%E4%BA%BA%E5%BD%93%E9%80%89%E6%97%A5%E6%9C%AC%E5%8F%82%E8%AE%AE%E9%99%A2%E8%AE%AE%E5%91%98
Sunday, 20 July 2025
快讯:日本执政联盟自公两党无法维持参院过半数成定局,极右派无疑是最大赢家之一
据共同社当地时间21日清晨5点11分消息,日本自民、公明两党表现难看,在此次参院选举中获得议席数低于50席,包括非改选75席在内,无法维持参院过半数125席已成定局。此外,路透社早些时候分析指,日本极右派「参政党」无疑是本次参议院选举最大赢家之一。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第27届参院选举20日投票,当天计票。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大败,议席数从改选66席大幅缩水,包括非改选75席在内,无法维持参院过半数(125席)已成定局。这反映出民众对高物价对策的批评态度。首相石破茂(自民党总裁)明确表示有意继续任职。不过,继众院之后,在参院也沦为少数派执政党,党内势必会出现追究责任的论调。立宪民主党力争从改选22席有所增加,但表现低迷。国民民主党从改选4席大幅增至16席,参政党也从改选1席大幅增至14席。
截至21日凌晨4点15分,自民从改选52席降至38席,公明从改选14席降至8席。立民确保21席。日本维新会保住了改选6席。共产党从改选7席减至3席。令和新选组从改选2席增至3席。日本保守党获得2席,政治团体“团队未来”获得1席。社民党也确保1席。大家一起创造党未获议席。
此次参院选举围绕共计125席展开争夺,除了改选124席(选区74、比例代表50),还有东京选区非改选1席的补选。
按照共同社截至21日凌晨3点的统计,推定投票率(选区)为58.52%。最终投票率预计将高于上次2022年参院选举的52.05%。
极右派无疑是最大赢家之一
日本极右派「参政党」无疑是参议院选举最大赢家之一,对移民「无声入侵」示警、对减税与福利支出的承诺,都是他们赢得支持的关键。
路透社报导,参政党在新冠疫情期间发迹于影音平台YouTube,广传疫苗接种和全球精英派系的阴谋论,并靠着「日本人优先」要求打入主流政治。
参政党3年前在参议院248席仅取得1席,日本放送协会(NHK)在正式结果公布前预测该党这次选举将大有斩获。
如今,据共同社最终统计,一举赢得14席。
参政党47岁代表神谷宗币选后告诉日本电视公司(NTV)说:「『日本人优先』口号的意思,是透过抵挡全球化来重建日本人民的生计。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彻底禁止外国人,也并非说所有外国人都应该离开日本。」
政治分析家指出,神谷的讯息正中选民心声:经济不佳已够让人心烦,近年来货币疲软吸引破纪录观光客之下,让日本人原就难以负担的物价进一步高涨。
快速老化的日本社会去年外国人数量达到约380万人,即便仅占日本总人口的3%,与美欧占比对照之下根本微不足道,这个数字仍创新高纪录。
神谷这位前超市经理和英语老师于选前告诉路透社,美国总统川普的「大胆政治风格」让他获得启发。
他同时也被拿来与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和英国改革党(Reform UK)相提并论,尽管在日本,右翼民粹主义政策尚未如在欧洲和美国一般扎根。
神谷表示,选后他计划效仿欧洲新兴民粹主义政党的做法,与其他小党结盟,而非与自民党政府合作,毕竟日本战后迄今大多由自民党执政。
而日本政治已经因为参政党聚焦移民议题而往右偏。选前不久,首相石破茂政府宣布新行政机构,以打击外国人的「犯罪和扰乱治安行为」,他的政党也承诺实现「非法外国人归零」的目标。
参政党与其他反对党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同样呼吁减税、增加儿童福利,而这些政策让投资者对日本财政健康和巨额债务忧心忡忡。然而,参政党与其他反对党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网络上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可以运用这个管道攻击日本的政治建制派。
神谷还对路透社表示,参政党在参议院的突破只是起步而已。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50720-%E5%BF%AB%E8%AE%AF-%E6%97%A5%E6%9C%AC%E6%89%A7%E6%94%BF%E8%81%94%E7%9B%9F%E8%87%AA%E5%85%AC%E4%B8%A4%E5%85%9A%E6%97%A0%E6%B3%95%E7%BB%B4%E6%8C%81%E5%8F%82%E9%99%A2%E8%BF%87%E5%8D%8A%E6%95%B0%E6%88%90%E5%AE%9A%E5%B1%80
Wednesday, 16 July 2025
日本制药公司高管在中国被判3年半徒刑
法广
一名在中国北京市被拘留、并以间谍罪被起诉的日本制药公司安斯泰来制药(Astellas Pharma)60多岁的日本籍男性高管,于16日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这名安斯泰来制药的高管于2023年3月因涉嫌违反《反间谍法》被拘留,宣判于日本时间上午10点半在北京市内的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宣判于上午11点前结束。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旁听了宣判。
此次宣判并未向日本媒体公开,中方主张该男子“参与了间谍活动”,而具体的起诉内容并未公开。公审结束后,金杉大使对媒体表示:“对于此次有罪判决,我们深感遗憾。”
这名男性高管是安斯泰来制药驻中国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一位有经验的常驻人员。他于2023年3月在即将返回日本前被拘留,并于同年10月被正式逮捕,随后在2024年8月被以间谍罪起诉,并于当年11月举行了第一次公审。日本政府曾多次要求中方尽早释放该高管。
自2014年《反间谍法》实施以来,已有17名日本人被中方拘押,目前仍有5人被拘押。日本政府正在持续要求尽早释放这些人员。今年5月,中国上海市的一家法院以“从事间谍活动”为由,判处一名50多岁的日本男性有期徒刑12年。
对于16日被判的高管,中国外交部在他遭拘捕后宣称他“因涉嫌违反刑法和反间谍法而被拘留”,而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2023年4月28日在谈及此案时指出:此案与间谍活动和侵犯中国主权相关。
2023年4月26日,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日本经济新闻》当年4月30日发表题为《反间谍法只会扩大脱离中国的动向》的社论,社论指出:“中国修订后的《反间谍法》将于7月生效,这将使当局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检举他们认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活动。
‘间谍活动’定义的扩展会影响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工作的外国人的安全。扩大覆盖范围只会减缓跨境经济活动,并加大外国公司离开中国的动向。”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7/%E6%97%A5%E6%9C%AC%E5%88%B6%E8%8D%AF%E5%85%AC%E5%8F%B8%E9%AB%98%E7%AE%A1%E5%9C%A8%E4%B8%AD%E5%9B%BD%E8%A2%AB%E5%88%A43%E5%B9%B4%E5%8D%8A%E5%BE%92%E5%88%91.html
Tuesday, 15 July 2025
日本防卫白皮书称中国军队在日本周边的活动"令人高度担忧"
日本政府于15日在内阁会议上批准了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军机首次侵犯日本领空,中国军队在日本周边活动日益频繁,表明“这一局势可能对我国的安全保障造成严重影响,令人高度担忧”。白皮书延续了此前的表述,称中国的军事动向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性挑战”。
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已在内阁会议上提交。文中以中国和俄罗斯为重点,称当前的国际局势正面临“战后最大的考验”。
《防卫白皮书》指出,鉴于俄罗斯持续入侵乌克兰,以及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不断加强影响力,国际局势正面临“战后最大考验”,并表示“正逐步进入新的危机时代”。
关于中国军队在日本周边海空域的动向,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海上与空中力量正扩大并活跃于包括钓鱼岛周边在内的我国海空域,而且出现了单方面升级行动等情况,令人深感忧虑。”
白皮书列举了2024年8月中国军机在长崎县外海的领空侵犯事件,以及同年9月中国航母“辽宁号”首次通过冲绳县与那国岛与西表岛之间海域等,指出“中方活跃的军事活动可能对我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令人高度担忧”。
关于相当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中国海警局,防卫白皮书指出:“作为军队以外的武装力量之一,武警下辖被认为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海上执法机构——海警局,近年来,其所属船只正日益大型化、武装化。”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与俄罗斯的联合军事演习显然意在对日本进行武力示威。
同时,白皮书再次强调,朝鲜的行为对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来说,是“比以往更为严重和紧迫的威胁”。
此外,鉴于第二次特朗普政府的成立,白皮书指出,美国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动向“将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保障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写道:“今后的动向值得关注”。
韩国外交部于15日发布发言人声明,强烈抗议日本政府在2025年《防卫白皮书》中再次主张对岛根县竹岛(韩国名:独岛)拥有主权,并要求“立即撤回”。声明中主张:“独岛在历史上、地理上、国际法上都是我们固有的领土。”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50715-%E6%97%A5%E6%9C%AC%E9%98%B2%E5%8D%AB%E7%99%BD%E7%9A%AE%E4%B9%A6%E7%A7%B0%E4%B8%AD%E5%9B%BD%E5%86%9B%E9%98%9F%E5%9C%A8%E6%97%A5%E6%9C%AC%E5%91%A8%E8%BE%B9%E7%9A%84%E6%B4%BB%E5%8A%A8-%E4%BB%A4%E4%BA%BA%E9%AB%98%E5%BA%A6%E6%8B%85%E5%BF%A7
Saturday, 5 July 2025
日本鹿儿岛发生一千多次地震 新燃岳火山喷出五千米火山烟
来源:
法广
在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期发生了超过1000次的地震后,九州内陆的新燃岳火山喷出高达5000米高的火山烟,使得居民持续感到不安,但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的消息。由于日本漫画家龙树凉(たつき諒)2021年出版的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中预言,2025年7月5日本会有大灾害发生,最近这一预言在网络上疯传,甚至导致赴日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大幅下降。有关7月5日日本将发生大灾难的传言在SNS上不断发酵,“预言的时刻”“预言之日”等话题登上热搜,而日本气象厅则对此明确表示否定,称“目前的观测技术尚无法预测地震”。
在吐噶喇列岛的恶石岛与小宝岛周边,自上月21日起地震活动变得活跃。3日恶石岛观测到震度6弱的地震,而5日上午6点半左右发生了震中规模为5.4的地震,这一带从6月21日到7月5日上午11点,共发生了1329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
日本气象厅于5日上午8时半召开记者会,地震海啸监测课课长海老田绫贵指出,5日的地震也是一连串地震活动的一部分,并表示:“在震感强烈的地区,房屋倒塌或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风险正在上升,希望大家密切关注后续的地震活动和降雨情况,避免前往危险区域,保障人身安全。”
鹿儿岛地方气象台于3日发布消息称,新燃岳火山的喷烟高达5000米。新燃岳是横跨鹿儿岛县和宫崎县的雾岛山脉火山,这是自2018年4月5日以来,时隔7年喷烟再次达到5000米。
火山南西侧的雾岛市下起火山灰,鹿儿岛机场于3日多次出现航班取消。雾岛市向市民分发了火山灰收集袋,并出动洒水车清扫路面。距离火山口约6公里的高千穗小学的学生因火山灰佩戴口罩、撑伞上学。
新燃岳火山活动自上月22日起开始。当时,气象厅将警戒级别从“2级(火口周边限制)”上调为“3级(禁止入山)”。
日本气象厅于4日宣布,因熊本县阿苏山的火山活动增强,将其喷发警戒级别从1级(注意活火山)提升至2级(限制火口周边活动)。当天还派出了2名机动调查员前往当地。
根据气象厅发布的信息,从当天上午11点50分左右开始,火山性微动的振幅有所增强。官方呼吁在距离中岳第1火口约1公里范围内,警惕大块喷石和火山碎屑流的危险。
由于日本漫画家龙树凉(たつき諒)的作品《我所见到的未来》(飞鸟新社)中有关“2025年7月5日日本将发生大灾难”的传言在SNS上不断发酵。在这一天到来之际,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反应,“预言的时刻”“预言之日”等话题登上热搜。
此次风波源于2021年出版的《我所见到的未来》。其中提到作者在预知梦中看见:“太平洋周边国家遭遇巨大海啸,其高度约为东日本大地震的3倍”,“灾难将在2025年7月发生”等内容,这些话语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连香港等地也出现了信息传播,甚至出现访日游客急剧减少等影响。
而日本气象厅则对此明确表示否定,称“目前的观测技术尚无法预测地震”。同时强调:“日本全国各地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地震”,呼吁民众提高防灾意识,做好应对准备。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7/%E6%97%A5%E6%9C%AC%E9%B9%BF%E5%84%BF%E5%B2%9B%E5%8F%91%E7%94%9F%E4%B8%80%E5%8D%83%E5%A4%9A%E6%AC%A1%E5%9C%B0%E9%9C%87%7C%E6%96%B0%E7%87%83%E5%B2%B3%E7%81%AB%E5%B1%B1%E5%96%B7%E5%87%BA%E4%BA%94%E5%8D%83%E7%B1%B3%E7%81%AB%E5%B1%B1%E7%83%9F.html
Tuesday, 1 July 2025
菲律宾:美日澳菲拟在东海南海建单一战区
大纪元
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周一(6月30日)表示,菲国与美国、日本和澳洲等多国军事领袖正合作推动“单一战区”(one-theatre)战略,整合东海与南海的军事行动。他指出,菲律宾在南海面临的威胁与日本在东海的处境相似,因此有必要采取协同防卫措施。
据《朝日新闻》4月报导,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Gen Nakatani)向美国国防部长彼得·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提出建议,将东海、南海、朝鲜半岛及周边地区视为一个统一作战战区。
据路透社报导,特奥多罗周一表示,将东海与南海视为单一作战区是“合理的”,因为两者都是无陆地边界的海上争议区域,不过他认为这一区划不应涵盖朝鲜半岛。
当天,他在与来访的立陶宛国防部长多维莱·萨卡列涅(Dovile Sakaliene)共同举行记者会时说:“这将涉及作战协同、领域态势感知(domain awareness)、情报交流,以及双方能力的即时联动强化。”
在东海,日本与中共长期因无人居住的尖阁诸岛(日本称尖阁诸岛,Senkaku Islands;中国称钓鱼岛)对峙;而在南海,菲律宾与中共也多次因黄岩岛与仁爱礁等地发生对峙,相关海域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EEZ)范围内。
中共驻马尼拉大使馆对此未立即回应。
特奥多罗指出,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已开始实践“单一战区”构想;而由美国、日本、澳洲与菲律宾四国组成的“四方防长机制”,也计划于今年12月成立一个联合协调中心,以落实这一作战概念。
他强调:“这已是一个正在运行的作战构想,无需再另行签署协议。”
去年,日本与菲律宾签署双边防卫协议,允许双方部队驻扎对方领土。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上任后,持续扩大除美国之外的安全合作网络,已与日本与新西兰签署防务协议,并与加拿大与法国展开类似谈判。
菲律宾与立陶宛周一也签署一份国防合作备忘录,深化双方在网络安全、海上安全与军火生产等领域的协作。
萨卡列涅在记者会上表示:“有趣的是,我们面临的威胁极为相似,而我们的敌对邻国也采取了极为相似的策略。”
他指的是包括中共与俄罗斯在内的专制政权,常通过“灰色地带行动”、法律战与舆论操控、经济与军事胁迫等手段,对邻国主权与区域稳定构成挑战,无论在东亚还是欧洲,民主国家皆面临类似压力。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7/%E8%8F%B2%E5%BE%8B%E5%AE%BE%EF%BC%9A%E7%BE%8E%E6%97%A5%E6%BE%B3%E8%8F%B2%E6%8B%9F%E5%9C%A8%E4%B8%9C%E6%B5%B7%E5%8D%97%E6%B5%B7%E5%BB%BA%E5%8D%95%E4%B8%80%E6%88%98%E5%8C%BA.html
日本内阁决议 中共无人机闯领空可击落
来源:
新唐人
共军频频侵扰周边国家,日本内阁会议近日做出决议,如果遇到中共无人机侵犯日本的领空,自卫队可以动用武力,将其击落。
中共军机近年来多次侵扰日本空域,今年5月甚至有海警直升机闯入尖阁诸岛的领空,自卫队每次都要紧急出动战斗机应对。不过相对于有人驾驶的军机,无人机的侵扰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
日本内阁会议近日决议,未来如果有无人机侵犯日本的领空,自卫队可以将其击落。
根据现行的法律,日本自卫队遇到外国航空器闯入领空时,如果是有人的机种,通常会采取驱离或引导降落等措施,只有在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难的情况下才会动用武器。而在面对无人驾驶的飞机时,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可以直接击落。
邻近日本的台湾,也同样受到中共机舰的骚扰。时任国防部长邱国正先前表示,台湾军方已经更改中共“第一击”的界定方式,只要共军实体航空器越界,就会视为第一击,予以反制。现任防长顾立雄则指出,共军如果进入12浬的领空领海,就可以下令行使自卫权,依比例进行反击。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7/%E6%97%A5%E6%9C%AC%E5%86%85%E9%98%81%E5%86%B3%E8%AE%AE%7C%E4%B8%AD%E5%85%B1%E6%97%A0%E4%BA%BA%E6%9C%BA%E9%97%AF%E9%A2%86%E7%A9%BA%E5%8F%AF%E5%87%BB%E8%90%BD.html
Thursday, 19 June 2025
日本首相在G7峰会呼吁联合对应中国问题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当地时间16日、17日(日本时间17日、18日)举行的七国集团首脑峰会(G7峰会)上,强调了恢复G7因分歧而受到削弱的团结的重要性。石破首相认为在对抗中俄方面,G7的协作与一致的对应不可或缺。石破首相在当地时间17日下午(日本时间18日上午)峰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我强调了G7更深入参与印度太平洋地区事务的重要性。”
在16日的讨论中,他主张乌克兰和平方案的走向将影响国际秩序。他担心,如果容忍俄罗斯“通过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将加速中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在17日的记者会上,他针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局势指出:“我强调了G7更加深入参与该地区事务的重要性,各国首脑在应对围绕中国的各种问题上加强G7内部合作达成共识。”尽管本次峰会的讨论集中在中东问题上,石破首相认为将视线引向亚洲是自己的责任,他呼吁G7在对中国及朝鲜问题上展现一致应对的姿态,他还对通过国家级网络攻击窃取加密资产用于开发弹道导弹的问题表达了担忧。石破首相等各国领导人确认将合作应对中国加强经济胁迫的问题、朝鲜向俄罗斯派兵以及其他军事合作等问题。
石破首相同时也提到了特朗普关税问题,指出“强化自由贸易体制是不可或缺的”。
近年来,G7峰会对中国威胁的遏制一直是焦点议题之一,但本次会议中相关讨论的比重有所减少。虽然石破首相重视17日扩大会谈中有面对中国威胁的印度等国家参与,但特朗普仅在16日出席了会议,然后回国。
本次G7峰会于17日(日本时间18日)完成两天会期后闭幕。在因特朗普总统回国而美欧关系动荡之际,为避免对立,未通过全面性的首脑宣言。G7首脑就中东局势、关键矿产供应链强化等七大领域问题签署了联合声明。
在主席总结性发言中,强调了基于法治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的重要性。要求中国抑制“有害的过度生产”,并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破坏稳定的行为”表达了严重关切,确认了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了对朝鲜核与导弹开发的担忧以及解决绑架问题的重要性。关于关键矿产供应链问题,针对中国严格审查稀土出口等表示担忧,称“非市场行为正威胁到资源的获取能力”。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619-%E6%97%A5%E6%9C%AC%E9%A6%96%E7%9B%B8%E5%9C%A8g7%E5%B3%B0%E4%BC%9A%E5%91%BC%E5%90%81%E8%81%94%E5%90%88%E5%AF%B9%E5%BA%94%E4%B8%AD%E5%9B%BD%E9%97%AE%E9%A2%98
Saturday, 14 June 2025
川普批准美钢与日铁交易 双方须签国安协议
来源:
大纪元
美国总统川普已于周五(6月13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批准日本新日铁公司(Nippon Steel
)与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之间的合并交易,条件是双方须与联邦政府签署一份国家安全协议(NSA)。
新日铁与美钢在联合声明中表示:“我们感谢川普总统及其政府展现出的果断领导力与强力支持,推动我们这项历史性的伙伴关系。”
“这项伙伴关系将带来庞大的投资,为我们的社区与家庭带来跨世代的支持。我们期待将承诺化为行动,让美国的钢铁制造业再度伟大。”
国安协议需审查 新日铁将投资110亿美元
根据行政令(链接),美钢与新日铁的合并交易生效前,必须与美国财政部及外资审查委员会(CFIUS)签署一项国家安全协议,且协议内容必须经由财政部审核,内容与联邦政府于2025年6月13日提供的协议草案保持一致。
双方公司表示,国安协议内容包括向美国政府提供“黄金股”(Golden Share),让政府在重大事项上拥有决定权。
根据协议,新日铁也将在2028年前,进行总额110亿美元的新投资,当中包括一项绿地专案投资计划。协议亦涵盖了对美国本土产能、公司治理结构及贸易等各方面的承诺。
川普:黄金股让总统拥有“完全控制权”
川普总统在周四宣布批准该交易时表示,这项国家安全协议中的“黄金股”将使总统拥有“完全控制权”(Total Control),但并未进一步说明具体权限内容。
宾州联邦参议员戴夫‧麦考密克(Dave McCormick)则在接受CNBC采访时透露,这项黄金股的设计,将使联邦政府有权控制多个董事会席次。
尽管如此,行政命令并未详述黄金股的法律效力或干预边界。双方声明也未公开说明政府在治理层面的实际角色。这些问题可能留待后续才会进一步公开或厘清。
该项合并最初于2024年3月正式送交美国外资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并于同年12月转交总统裁定。时任总统的拜登于2025年1月3日签署行政令,援引《国防生产法》第721条,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这笔交易。
川普重返白宫后,于4月7日发布总统备忘录,指示CFIUS重审此案。随后于6月13日发布行政命令,撤销拜登先前的禁止命令,改为有条件批准。
尽管根据交易条款,美钢将成为新日铁北美的“全资子公司”,但川普始终避免使用“收购”或“合并”等词语。他在5月23日于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这是一项“伙伴关系”(Partnership)而非典型的外资并购案。
川普总统在5月30日参访宾州西米夫林的美钢工厂时强调,根据协议,新日铁同意至少在未来10年间,让美钢的高炉持续满载运作。
他强调,美钢仍将由美方掌控,这项交易“不会导致任何裁员”,也“不会有任何外包行为”。川普还宣布,所有工人们将获得一笔5,000美元的奖金。
新日铁与美钢周五表示,该合并案已取得所有必要的监管批准,预计将“尽速完成”。
川普政府在行政命令中仍保留未来发布追加命令的权力,授权CFIUS可对交易进行监管,以确保国安协议得以落实。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6/%E5%B7%9D%E6%99%AE%E6%89%B9%E5%87%86%E7%BE%8E%E9%92%A2%E4%B8%8E%E6%97%A5%E9%93%81%E4%BA%A4%E6%98%93%7C%E5%8F%8C%E6%96%B9%E9%A1%BB%E7%AD%BE%E5%9B%BD%E5%AE%89%E5%8D%8F%E8%AE%AE.html
Friday, 13 June 2025
中国战机异常接近日本巡逻机 日方表示严重关切
法广
日本防卫省于11日晚发布消息称,6月,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巡逻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时,遭遇中国军方战斗机接近,或飞到日本巡逻机前方横飞。防卫省表示:“这种异常接近有可能引发意外冲突”,因此已向中方表达了严重关切,并严正要求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日本时间12日上午的记者会上表示:“关于中国军方行动的意图,不便做出明确评论,但由于中国军机的异常接近可能引发偶发性冲突,政府通过外交和防卫渠道,包括通过外务省事务次官船越向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表达了日方的严重关切,并严正要求防止类似情况重演。”
据日本防卫省通报,在6月7日(周六)上午10点半至11点左右约40分钟,及8日(周日)下午2点至3点左右约80分钟的时间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巡逻机在太平洋公海上空执行警戒监视任务时,被中国军方航母“山东”搭载的J-15战斗机尾随。期间,J-15战斗机曾以无高度差、水平距离约45米的方式,异常接近P-3C巡逻机。8日当天,还发生了J-15战斗机横穿P-3C巡逻机前方约900米处(同样无高度差)的情况。
这类中国军机的异常接近行为,有可能引发偶发冲突,因此日本政府已向中方表达严重关切,并严正要求防止再次发生。
自卫队飞机及机上人员并未受到损害。
林官房长官在12日上午的记者会上进一步表示:“政府将继续在各个层级与中方进行沟通交流,并将坚定不移地守护我国的领土、领海与领空。今后也将全面加强在我国周边海空域的警戒与监视活动。”
据悉,中国航空母舰“山东”在7日下午航行至冲绳县宫古岛东南约550公里的海域,9日则在小笠原诸岛冲之鸟岛北侧的日本专属经济区(EEZ)内活动。
中国军方战斗机早在2014年5月与6月期间,也曾在东海上空接近执行监视任务的日本自卫队飞机,日本政府当时也曾向中方提出强烈抗议。
中国环球网6月12日发表题为《“监视追踪”山东舰,日本反抱怨上了》一文称:日本自卫队监视追踪中方舰机正常活动的做法并不罕见。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曾表示,日方近距离跟踪监视是非常危险的,极易引发误解误判和海空意外事件,我们敦促日方停止这些毫无实际意义的干扰,停止影响中日双边关系健康发展,损害地区和平稳定的不负责任言行。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6/%E4%B8%AD%E5%9B%BD%E6%88%98%E6%9C%BA%E5%BC%82%E5%B8%B8%E6%8E%A5%E8%BF%91%E6%97%A5%E6%9C%AC%E5%B7%A1%E9%80%BB%E6%9C%BA%7C%E6%97%A5%E6%96%B9%E8%A1%A8%E7%A4%BA%E4%B8%A5%E9%87%8D%E5%85%B3%E5%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