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March 2025

极度恶化的图伯特人权与国际社会

桑杰嘉

在过去的2024年图伯特人权状况极度恶化,图伯特人行政中央驻瑞士办事处就严重的人权状况向日内瓦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处进行了通报,并且在第五十八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发言揭露了图伯特境内严重的人权问题。国际人权组织和各政府纷纷谴责中国政府践踏人权的行为,并呼吁改善图伯特人权状况。从第五十八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到美国宗教自由委员会一致谴责中国政府践踏图伯特人权。中国政府强制隔离一百万图伯特儿童在寄宿学校的同时逐步采取军事化管理。

2月24日至4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五十八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28个欧洲国家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了图伯特人权恶化的状况。声明由波兰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米罗斯拉夫·布罗伊洛宣读。声明内容公开发布在欧盟的官方网站上供大家阅读。

由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黑山、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和瑞典等28个国家联合发布了声明。以上国家绝对不是中国政府所谓的“西方反华势力”,也不是“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只因为图伯特人权状况极度恶化而发声,而且是冒着中国政府在经济等领域进行报复的风险为图伯特发声,为正义发声。

欧洲28国的联合声明中指出了:中共的强制性寄宿学校教育、镇压反对水电项目的抗议活动、关闭教授图伯特语文与图伯特文化的图伯特人学校、坚持要求所有学生入读汉语为主的官办学校等严重践踏图伯特人权的问题。”

联合声明还呼吁中国政府“立即无条件释放图伯特人人权维护者中包括阿亚桑扎、果喜饶嘉措、果洛巴丹、多吉扎西等,并敦促中国为联合国高级专员和特别程序负责人访问图伯特提供便利。

声明还要求:中国政府停止跨国镇压异议人士,敦促中共遵守中国宪法和国际法,尊重、保护、实现法治以及所有人的人权。这些国家还鼓励中共与“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 “禁止酷刑委员会”等国际人权机构合作,以改善人权状况。

另外,在第五十八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捷克共和国、芬兰、德国、日本、英国、立陶宛、荷兰和瑞士等国的代表发言时也提出了图伯特糟糕的人权状况。

3月25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度报告》,在有关图伯特的部分指出,中共仍持续限制图伯特人的宗教活动。当局禁止昌都地区的一寺院接纳新僧侣,同时也禁止拉萨的图伯特人在萨嘎达瓦节期间举办宗教活动。中共当局还强迫图伯特居民拆除家门外悬挂的宗教标志。

《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共还关闭图伯特寺院的学校,将学生送入官办寄宿制学校强行同化,而中共警方则拘捕、监禁公开或私下提及达赖喇嘛尊者的图伯特人。

《报告》还指出:中共当局计划干涉达赖喇嘛尊者的转世事务,与继任议题,惩罚对当局表达异议的图伯特人。

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也指出:中国的宗教自由状况在过去一年仍然糟糕,为宗教自由状况最糟糕的国家之一。中共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持续实施“宗教中国化政策”,要求各个宗教团体完全忠于、服从中共及其政治意识形态。

中共还使用高科技监控手段来打压宗教自由,打压批评中国侵犯宗教自由、侵犯人权的声音,将跨国镇压和造谣武器化。当局还威胁流亡图伯特人与维吾尔人境内的家人进行监视、勒索和威胁,迫使他们保持沉默。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建议美国政府与盟友一同对干涉达赖喇嘛尊者转世事务,以及严重侵犯人权的中共官员实施制裁。

国际社会和图伯特人权组织等正在严厉批评中国政府践踏图伯特人权之际,图伯特人权组织再次揭露中国政府派遣军人到寄宿学校进行军事化管理。

据中国官媒报道,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是西藏“驻校教官”推行试点。去年,由13名那曲籍退伍老兵组成的西藏首批“驻校教官”在市区内7所学校上岗。报道称 “驻校教官通过自己服役的亲身经历和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给同学们带来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驻校教官通过严格的日常管理和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还将国防教育、军事体能训练,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军人的优良作风,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每周一早晨的升旗是学校里“最隆重”的仪式。”

中国政府在消灭图伯特民族的步骤中,把一百多万图伯特小孩强制隔离在寄宿学校中,并禁止学生在学校学习图伯特语言文字,且禁止在学校学生用图伯特语交流。如今中国政府为了加快对图伯特民族的清洗,在学校安排“驻校教官”进行军事化管制。

即将发表的图伯特人权与民主促进中心的2024年图伯特人权年度报告的总结:“这一年的特点是;对宗教机构和学校的打压升级、任意拘留、环境掠夺和针对海外藏人的跨国镇压。”

中国政府对图伯特人的打压升级,图伯特人权状况不断恶化之际国际社会必须要加强对图伯特人权状况的关注,而且,需要各西方民主国家联合施压中国政府才能有效阻止其消灭图伯特民族的各项政策。

2025.3.29

from 天葬臺 http://sangjey.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_31.html


日本财务大臣表示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可能违反《日美贸易协定》

来源:
法广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在31日的参议院财政金融委员会上,就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汽车加征关税发表了个人看法,表示从《日美贸易协定》及相关的共同声明的精神出发,不能不说存在疑义,日本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则表示,特朗普政府违反了《日美贸易协定》,而美国政府将在4月2日发表加征相互关税的对象国,美国在对日贸易中抱有巨额赤字,对象国中几乎肯定包括日本,使日本政经两界十分紧张。

在31日的参议院财政金融委员会上,日本共产党委员小池晃在质询中提到:安倍政权与第一次特朗普政权在2019年签署的《日美贸易协定》中,已确认不会对汽车加征关税,并询问此次美国加征关税是否违反了该协定?

加藤大臣未直接回答是否违反协定,表示这个问题应由外务省来回答,但他表示,“美国对汽车征收关税等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不仅对日美经济关系,而且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的影响令人担忧。”他还表示,从《日美贸易协定》及其共同声明的精神出发,不能不说存在疑义。

日本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29日在福冈市演讲时指出,在2019年第一次特朗普政权与安倍政权进行的贸易谈判中,为了让美国放弃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日本同意对美国牛肉、猪肉等商品的关税降低至TPP成员国水平。他强调:“特朗普政府现在违反了当时的承诺。如果这算是违约,那么我们只能要求美国重新吐出那些当时给他们的优惠,比如降低了的牛肉和猪肉的关税,难道不应该以此作为谈判筹码,对《日美贸易协定》进行重新谈判吗?”

而美国白宫负责经济政策的国家经济委员会(NEC)主席凯文·哈塞特在30日表示,美国对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巨额贸易赤字。在美国看来,美国在对日贸易中存在巨额贸易赤字,可能会成为“相互关税”的对象,日本政界两界对此十分紧张。

根据2024年的美国贸易统计数据,按通关基准计算,最大的贸易赤字来源国是中国,达2954亿美元(约合44万亿日元),日本的贸易赤字为685亿美元,排在墨西哥、越南、爱尔兰、德国、台湾之后,位列第七。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6%97%A5%E6%9C%AC%E8%B4%A2%E5%8A%A1%E5%A4%A7%E8%87%A3%E8%A1%A8%E7%A4%BA%E7%BE%8E%E5%9B%BD%E5%8A%A0%E5%BE%81%E6%B1%BD%E8%BD%A6%E5%85%B3%E7%A8%8E%E5%8F%AF%E8%83%BD%E8%BF%9D%E5%8F%8D%E3%80%8A%E6%97%A5%E7%BE%8E%E8%B4%B8%E6%98%93%E5%8D%8F%E5%AE%9A%E3%80%8B.html


川普:对等关税基本上将涵盖所有国家

来源:
大纪元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周日(3月30日)表示,他预计在本周公布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政策将涵盖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对美贸易失衡最严重的10至15个国家。

川普承诺将在周三(4月2日)公布一项大规模关税计划,他将其命名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川普强调这项政策将帮助美国摆脱对外国商品的依赖,重建经济主权。

目前,川普上任以来已对铝、钢铁与汽车加征关税,并对所有中国商品提高了关税。

川普:对等关税基本上涵盖全球进口国

“我们会从所有国家开始(实行)”,川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基本上就是我们谈论的所有国家。”

此前,川普已表示,对那些向美国商品征收高关税的国家,美方将实施“对等关税”,以相同税率进行回应。

川普认为,关税是保护美国经济免受不公平全球竞争影响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为美国争取更有利贸易条件的谈判筹码。

今年2月,川普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官员逐一检视各国,并拟定具针对性的反制措施清单。

不过,川普上周也一度暗示,可能会放宽对等关税计划,在某些情况下,对特定国家的关税税率,可能低于对方向美国征收的关税水准。

最近,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告诉福克斯商业新闻(Fox Business),政府的关税重点将放在对美贸易失衡最严重的10至15个国家。

据美国政府数据,2024年贸易逆差最大15个经济体,依序为中国、欧盟、墨西哥、越南、台湾、日本、韩国、加拿大、印度、泰国、瑞士、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及南非。

什么是川普政府的“对等关税?”

传统的国际贸易政策中,“对等”通常意味着双边合作下的互惠原则,例如同步降低关税或放宽市场准入,以促进公平贸易。然而,川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概念,则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

这项策略主张,针对那些对美国商品征收高关税、设置贸易限制的国家,美方将回以相同程度的税率,以此纠正长期存在的贸易不平衡。

川普政府认为,现行贸易体系让部分国家的出口商获得了不对等的优势,导致美国制造业与就业机会持续流失。

实施“对等关税”的另一层目的是鼓励外国企业,甚至在海外设厂的美国公司,将投资转回美国本土,扩大在地生产与雇用,借此重振美国经济基础。

最近,川普也邀请了多家国际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至白宫会面,宣布他们将在美国投资数千亿美元,增加在美国的产能,以避开进口关税。

据美国政府发布的内部备忘录,该政策不仅仅针对进口关税,还将涵盖一系列被视为“非关税壁垒”的项目,例如外国政府补贴政策、对外企的限制性法规、疑似操控汇率的行为等。这些因素皆被川普团队认为不利于全球市场公平竞争。

专家:对等关税将为美国带来巨大税收

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表示,仅汽车关税每年就可能为美国带来1,000亿美元的税收,其余商品则可再贡献6,000亿美元,预估10年内累积税收达6万亿美元。

保守派智库“曼哈顿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的高级研究员洁西卡‧里德尔(Jessica Riedl)认为,这将是二战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税收增加。

国际反应:加墨欧盟反对川普关税

然而,对国际贸易战的担忧使市场不安,并引发美国可能陷入经济衰退的疑虑。多国领导人对川普关税计划表达忧虑,认为这将破坏全球贸易秩序。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加拿大将实施报复性关税。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则指出,川普关税政策“缺乏一致性”,将破坏价值链,在短期内造成通货膨胀,影响就业,“对美国经济不利,对欧洲、加拿大或墨西哥经济也不利”。

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虽未直接实施报复措施,但表示必须捍卫本国就业利益。

4月2日是川普的第三个“解放日”

川普将4月2日称为“解放日”,但事实上,这已是他第三次使用这一称呼。

此前,2024年11月5日美国大选日、2025年1月20日总统就职日,均被川普称为美国的“解放日”。分析认为,这显示川普将贸易政策视为其核心政治理念之一。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5%B7%9D%E6%99%AE%EF%BC%9A%E5%AF%B9%E7%AD%89%E5%85%B3%E7%A8%8E%E5%9F%BA%E6%9C%AC%E4%B8%8A%E5%B0%86%E6%B6%B5%E7%9B%96%E6%89%80%E6%9C%89%E5%9B%BD%E5%AE%B6.html


美国和中国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博弈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归带来的颠覆性的行动中,巴拿马运河是他声称希望收回的目标之一。这条全长82公里的运河是地球上最具战略意义的水道之一,因为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一条捷径。巴拿马运河处理着全球5%的海上贸易和美国40%的集装箱运输,堪称一条黄金水道。特朗普重返白宫的第一天就承诺将其收回,他在国会演讲时说:“巴拿马运河是美国人为美国人建造的,而不是为他人建造的。它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鲜血:3.8 万名美国工人在修建巴拿马运河时丧生。特朗普在演讲中提到了 ”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项目"。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上任之初对巴拿马访问更凸显了运河的战略重要性。 

特朗普总统对这个运河的野心和担忧源于巴拿马与中国的亲密关系,以及中国对负责管理位于运河两端、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的两个战略港口——巴尔博亚港(Balboa)和克里斯托瓦尔港(Cristóbal)的香港公司长江和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美国40%的集装箱都要经过这两个巴拿马港口,国务卿马可-卢比奥也警告说,在 "冲突时期",这些港口可能会被中国政府利用,"成为阻碍国际贸易 "通过运河的 "瓶颈"。

经过外交上的压力的特朗普式的威胁,他似乎赢得了胜利,或者说几乎赢得了胜利,美国争取到巴拿马退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 2013 年以来提升中国在世界影响力战略的支柱"一带一路",美国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集团(BlackRock)牵头,3月中旬与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达成交易,收购世界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其中就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但中国政府3月29号宣布决定介入该交易,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反垄断二司负责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目前是否成交的结果不得而知,但如果最后成交,有可能部分回应华盛顿的担忧:批评者担心港口的包括集装箱运输起重机等设备用于运输集装箱,因此可能被用于间谍目的"。

本次国际纵横专栏节目,聚焦美国和中国围绕巴拿马运河的权力博弈,欢迎收听。在本台法语部3月15号Marie-France Chatin主持的地缘政治节目中,多位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最后的结论是:政治因素比经济和商业因素、运河的商业、使用和运营更重要。

两大国对抗具体化的象征

首先,能否说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特朗普总统取得了胜利?美国的一系列操作说明了什么?

法国大学研究所成员,政治学教授凯文-帕特乃尔斯(Kevin Partners)认为这首先是两大国对抗具体化的象征:

Kevin Partners:“刚才提到的与巴拿马运河有关的这两项决定清楚地表明,巴拿马运河现在和将来都是美国利益和中国利益的战略要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上这一地区大国对抗的具体化。事实上,我认为这两项决定,一个是不再延长2017年加入的“一带一路”协议的决定,以及从某种程度上说,重新审视曾给予中国或中国公司的经营权的这一决定,的确是希望重申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重申美国利益的中心地位,也非常符合特朗普总统重新上台后实施的政策。这一政策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就已出台,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遵守。但这一政策或许正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在这些中美洲小国以及巴拿马运河问题上。”

谁控制巴拿马运河?

显而易见,巴拿马做出的这些决定很可能会阻止唐纳德-特朗普考虑的最后摊牌,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要求巴拿马归还这条美国建造的运河给美国,法国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 irsem 海洋安全研究员,雷恩科学大学海洋和世界海洋化教席教授。萨利欧( Virginie Saliou)认为的确如此。但在她看来,参与这场讨价还价的首先是特朗普政府的风格,一开始他就提出过高的要求,从而有可能实现一种对其有利的即成事实。

Virginie Saliou:“可以先回到 “控制 ”这个词上,谁真正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实际上是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它有13名成员,由巴拿马政府任命和批准。巴拿马已确保运河是巴拿马共和国不可分割的财产,已将其写入《宪法》,使其受到保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运河的控制权仍然属于巴拿马。然而,自从交还给巴拿马以来,美国的影响力存在已久。这种影响可见性或大或小,正是特朗普政府改变游戏规则的地方。

2018年巴拿马加入“一带一路”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从2019年起,美国对中国在该地区的某些项目施加压力,这些外交性质的压力没有在媒体上大量报道,成为头版新闻,但我们也了解美国人的影响力体现在几个方面:他们是运河的主要使用者,也是巴拿马的主要投资者,最后,他们认为可以在巴拿马的安全方面发挥作用,因为1977年条约的第四条赋予他们部分权利,该条约第四条和第五条中规定只有巴拿马可以在其领土上驻扎军队,但美国可以为确保运河的中立性做出贡献。”

运河中立吗?

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中立问题,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政治地理学教授,印度洋-太平洋研究主任弗里德里克-拉塞尔( Frédéric Lasserre )认为,运河中立是绝对必要的。

Frédéric Lasserre:对于美国来说,确保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和巴拿马政府不存在偏见非常非常重要,在对待船舶方面不存在歧视,而这正是特朗普总统正确提出的批评之一的基础。他们认为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对美国船只的通行收费过高。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坚决否认这一点,并认为对过境船只的待遇没有区别。换句话说,美国船只的待遇都与其他船只相同。我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不同待遇的消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想象运营这些船只的公司早就会明确说明了。不过,我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任何信息,所以还得核实一下。事实是,特朗普总统的这些指控目前还无法证实,因为没有证据支持这些指控。他还指出在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五个港口中,有两个是由香港港口运营商管理,我要强调的是,是管理而不是拥有,同样不清楚这如何会对美国公司不利,对美国船只不利。运营商是在那里赚钱。背后是否有中国?也还有待考证。毋庸置疑的是,近年来,包括香港公司长江和记在内的公司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明显缓和。这并不意味着非中国船只在这两个码头受到不利待遇。在巴拿马运河两个入口处处理船舶的五个港口中,中国只经营其中的两个。

针对中国

但无可否认的是,特朗普回归后针对巴拿马运河的一系列操作,很明显都是针对中国的?

Kevin Partners:当然。我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正如弗雷德里克-拉塞尔(Frédéric Lasserre)所解释的那样,在这些特朗普总统演讲中难以核实的声明,与声明背后的叙事,都凸显出强调、重申和坚持大国之间的对立和对抗。事实上,特朗普的声明从一开始锁定目标就是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甚至可能更广泛地扩大在拉丁美洲的存在。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在这里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国务卿卢比奥访问之后,巴拿马政府和总统几乎每天都在采取新的措施,一方面是为了让巴拿马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 倡议,另一方面是系统性地质疑港口经营特许权,从系统上讲,这些都是或远或近地影响中国利益的项目或法律要素, 这些行动不是没有原因的。

面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攻击,巴拿马有什么筹码应对?

Kevin Partners:我认为巴拿马的筹码在结构上看是薄弱的。正如你所说,在经济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最后,如果我们真正看一下经济,如果我们看一下国家可用的物质资源、外交能力以及国家资源,就会发现存在着一种不对称,这是不可否认的,而且面对美国,国家的机动能力有限,在现实中这些遭受这种不对称之苦的国家都有一条出路,就是躲避到另一个大国背后,从而试图减少一点邻国的制约或分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软平衡,尝试取得平衡,不要过分依赖一个強国,而是尝试接近另一个强国,以平衡不利的势力平衡。但是,除了有可能把赌注押在中国身上之外,巴拿马能够抵抗美国的资源相对较少。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巴拿马已经采取了措施,然后,接受遣返非法移民的飞机,这就成为事实上的遣返。不过,这背后可能还有协议,但尚未公布所有条款。这就意味着巴拿马是一个安全的第三国,因此可以派遣飞机运送美国正在驱逐的移民,这样驱逐过程就被外包了,即不是从美国境内进行,而是从这些拉丁美洲国家进行。因此,很显然在移民问题和所有其他围绕运河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对称性,巴拿马迄今为止发现很难抵制。

美国是最大用户 运河拥有军事战略意义

实际上,有关巴拿马运河的另一个现实是,美国和中国是该运河的两大用户。

Virginie Saliou指出:美国除了是最大的用户外,巴拿马运河还拥有军事战略意义:中美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美国确实是主要用户。一方面,他们从东海岸运输到亚洲,另一方面,他们从西海岸运输到欧洲。在美国两岸之间,有一定数量的数据表明,有 40% 的美国集装箱通过巴拿马运河中转。据估计,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贸易中约有 70% 来自美国或运往美国。其次是中国,占 13%。由此可见,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从第五位开始才是南美国家。这种贸易对美国具有战略意义。运河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军事部署,因为美国利用巴拿马运河将其军舰从一个舰队调往另一个舰队。我们看到的数字是,在美国舰队的 291 艘军舰中,每年约有 40 艘过境。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事实上,在 1977 年的条约中,有一条规定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这两个国家有权免费通行。另一方面,唐纳德-特朗普在今年二月初表示,他与巴拿马谈判达成的军舰可以免费通行。巴拿马否认了这一点,不过,他们表示愿意与美国政府讨论此事。美国很可能希望获得类似于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的条款。另一方面,美国目前为其海军舰艇在关税表的其他类别中的通行支付费用。这正是特朗普所批评的。事实上,他认为美国为运河的安全做出了贡献,不必支付费用。

唐纳德-特朗普对巴拿马运河的评论以及他想重新获得控制权的愿望,他针对的目标就是中国。如何看中国对巴拿马运河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响?

Frédéric Lasserre:毫无疑问,当巴拿马共和国在2017年决定与台湾断绝关系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中国的影响力势必得到增加。巴拿马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中国政策的一部分,并加入一带一路,毫无疑问,从这个角度我们看到了中国影响力的增加。1997年,中国香港港口运营商获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克里斯托瓦尔-德巴尔博亚两个港口的两项特许经营权,从而使中国的影响得以扩大。中国还在巴拿马开展其他项目。其中一个例子是阿马多尔游轮码头,还有一些项目是要扩建巴拿马的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建造桥梁的项目,这些都是中国公司正在签订合同的项目,其他公司也参与了招标竞争。因此,是的,中国的影响肯定存在。由于巴拿马正在寻求外国投资者,这种影响就显得更加重要。但与特朗普总统所说的相反,巴拿马的所有决策机制可能都没有被接管。这是美国人几年来一直担心的问题:一旦中国公司获得重大特许经营权,中美之间的竞争就会受到高度关注。有一种观点很可能是正确的,即中国正在对许多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占上风。而这些国家是美国人的合作伙伴,中国能否在巴拿马发挥决定性影响?这还有待观察。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

Virginie Saliou: 是的,我完全同意Frédéric Lasserre的分析。我们估计自巴拿马加入 “一带一路 ”以来,已经签署了大约30项双边协议。最后只有极少数项目取得了成果,其中许多项目被放弃,因为当地居民拒绝接受这些项目,例如采矿项目或当地工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在伙伴关系中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政治表现,有时也是象征性的表现,比如宣布退出“一带一路 ”就是一个例子,因为你不需要加入“一带一路 ”就可以获得中国的投资, 因此,巴拿马共和国极有可能采取有利于美国的立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不再与中国有任何联系,中国的影响力将会减弱。第二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在2001年,美国国务院曾发表一份报告,称对香港长江和记特许经营权一事进行了研究,报告称这并不构成威胁,广泛的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表明这可被用来控制运河的运营。显然,到了2025年,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处于中美竞争的背景下,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有两个维度,首先对这些港口的定位也许是经济间谍,因为我们知道美国通过巴拿马运河转运大量货物。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双重技术、情报活动和对美国常规的识别,例如转运或运输货物的类型。其次可能是军事间谍活动,当一艘军舰通过巴拿马运河或一艘潜艇通过时也可能发生,以及它将在新兴的通过条件下发生。因此,这些也是观察站,例如这种类型的观察站。

政治因素占上风

谈论中国与拉美的关系。中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额已经从1980年的10亿美元上升到今年(2024年或2025年)的5000多亿美元。这表明了问题的规模,巴拿马当局做出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的打击。因此,还有一个问题是,特朗普是否会对刚才谈到的两项措施感到满意?

Kevin Partners: “是的,确实如此,但如果他在最初的申请结束时看到了一定数量的胜利,那么很可能就不会有其他的胜利了。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一点。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不能忘记运河的主要使用者仍然是美国,中国位居第二,但仍远远落后。我的数字可能有些不同,但比例是一样的:美国商业用途占 74%,中国占 21%,比例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巨大的差异,这意味着即使从象征意义上讲,从纯粹的政治和外交角度来看,中国付出了代价,而美国取得了胜利。从商业角度来看,我想说绝对不会改变什么。末端港口是被开发的,不属于中国。因此,一系列的事实表明,在今天的讨论中,政治因素比经济和商业因素、运河的商业、使用和运营更重要。”

最后,法国文化台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解释说,然而,在这个被视为 "美国后院 "的大陆上,中国在巴拿马的软实力并没有结束。例如,中国的华为公司推出了 "未来种子 "计划,其中包括支持巴拿马的5G推广。《南华早报》写道,"该国的孔子学院也提供汉语和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北京在巴拿马的存在和软实力"。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公司还赞助了巴拿马记者的 "媒体培训"。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9B%BD%E9%99%85%E7%BA%B5%E6%A8%AA/20250331-%E7%BE%8E%E5%9B%BD%E5%92%8C%E4%B8%AD%E5%9B%BD%E5%9B%B4%E7%BB%95%E5%B7%B4%E6%8B%BF%E9%A9%AC%E8%BF%90%E6%B2%B3%E7%9A%84%E5%8D%9A%E5%BC%88


Sunday, 30 March 2025

2021年以来 国际债券持有人从中国地产开发商收回的资金不到1%

来源:
法广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自202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违约的近1500亿美元债券中,国际债券持有人收回的资金不到1%,尽管经过多年谈判并达成了近十项重组协议。

根据提供杠杆贷款数据和分析的Debtwire平台对重组数据的分析,在此期间,62家开发商仅向离岸债券投资者转移了9.17亿美元现金,相当于1470亿美元违约记录的0.6%。由于中国大陆房地产企业创收困难,只有三家开发商——华夏幸福基业、华南城和荣盛发展在11项债务重组协议中支付了390亿美元的现金息票。

这些数据凸显了国际投资者从所持中国开发商股份中收回资金的困难,中国开发商在房地产业繁荣时期向海外市场大量借贷,但在2021年恒大违约后,这些借贷随之瓦解。尽管政府努力恢复信心,包括降低利率和完成未完工项目,但这一数据也让人怀疑在香港达成的一系列重组协议的可行性,并说明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放缓的深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重组顾问说,不知道有任何现金因为内地开发商目前的困难而从内地转移到境外。Debtwire分析师多米尼克(Dominic Soon)说:“大家都放弃了。主要问题其实是在岸债务。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几乎没有资金可以流出”。

与内地的债务相比,离岸债券相形见绌,而内地的债务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他们正试图稳定这个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行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估计,开发商负债总额为12万亿美元。多米尼克指出,中国大陆的重组发展比香港滞后数年。

包括恒大在内的少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开发商在香港面临清盘申请。但它们几乎所有的业务都在内地,受单独的法律规范管辖,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清盘程序影响到它们在中国大陆的业务。相反,清盘程序绝大多数集中在从这些公司拥有的海外资产中收回价值,以及依赖于内地现金流在数年后最终恢复的重组交易。

由于国际债券违约程序更加透明,离岸债务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然而,恒大是全球负债最多的开发商,根据其最近披露的信息,其负债约为3400亿美元,但其离岸借款仅为200亿美元。

根据Debtwire的分析,在迄今已支付的9.17亿美元中,约2亿美元是为确保交易而支付给投资者的同意费,而3千万美元是支付给临时债权人团体的。该数据公司认为,除非公开信息另有说明,否则所需的现金支付已经支付。融创在2023年底公布了一项离岸重组计划,为债券持有人带来了复苏的希望。但本周,融创在警告将难以支付离岸债务后,表示将重新启动重组程序。

融创在香港面临清盘申请,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而2月份70个最大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下降。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2021%E5%B9%B4%E4%BB%A5%E6%9D%A5%7C%E5%9B%BD%E9%99%85%E5%80%BA%E5%88%B8%E6%8C%81%E6%9C%89%E4%BA%BA%E4%BB%8E%E4%B8%AD%E5%9B%BD%E5%9C%B0%E4%BA%A7%E5%BC%80%E5%8F%91%E5%95%86%E6%94%B6%E5%9B%9E%E7%9A%84%E8%B5%84%E9%87%91%E4%B8%8D%E5%88%B01.html


美防长机密文件重塑美军战略方向:兼顾国土防御和拒止中国夺取台湾

来源:
法广

据《华盛顿邮报》报导,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重新调整了美军关注的方向,将吓阻中国夺取台湾和通过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承担风险”来加强国土防御作为优先事项,根据一份带有保守派智库、美国传统基金会印记的秘密内部指导备忘录,其中一些段落几乎一字不差地重复了该智库去年发表的文本。

这份名为《临时国防战略指南》的文件在大多数段落中都标注了“机密/不得提供外国国民”,于3月中旬在整个美国国防部分发,并由赫格塞斯签署。该文件以概括性的、有时甚至是党派性的细节概述了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愿景的执行情况,即准备并打赢一场针对北京的潜在战争,并保卫美国免受包括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在内的“近海外”威胁。该文件为美国高级国防官员制定了一个优先框架,并提出了执行这项工作的愿景,还指示美军在打击非法移民和贩毒方面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特朗普主政的首届政府和拜登政府将中国定性为美国的最大威胁,并摆出准备和阻止太平洋地区冲突的态势。但赫格塞斯签署的指南文件不同寻常,它将潜在的台湾入侵描述为唯一的动因,必须优先于其他潜在危险——将美国庞大的军事架构重新定位为聚焦印太地区,超越其本土防御任务。

鉴于人员和资源限制,五角大楼将“承担其他战区的风险”,并向欧洲、中东和东亚的盟国施压,要求它们增加国防开支,以承担大部分威慑俄罗斯、朝鲜和伊朗威胁的任务。该指南称,美国国防部将把反恐任务的重点转移到打击有能力和意图袭击美国本土的组织上,这表明五角大楼将不再优先考虑中东和非洲那些破坏地区稳定但没有发动国际袭击野心的武装分子。

赫格塞斯写道:“中国是本部门唯一的步调威胁,在保卫美国本土的同时,拒止中国既成事实地夺取台湾是本部门唯一的步调脚本”。该指南的部队规划构架——即美国国防部将如何建设各军种并为其提供资源以应对预期威胁的概念——在规划大国战争的突发事件时将只考虑与北京的冲突,而将来自莫斯科的威胁主要留给欧洲盟国来应对。

拜登政府发布的《2022年国防战略》强调盟国共同抵制俄罗斯的侵略,指“互利的联盟和盟友……是我们最大的全球战略优势”,而赫格塞斯的临时指南则称,北约必须承担“大得多”的责任分担,因为美国的优先事项集中在其他地方,不情愿提供部队。美国国防部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据一位审查过该文件的国会助理称,这一文件已提供给美国国会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各委员会,共和党和民主党人都认为该文件令人困惑。上述助理指出,该文件呼吁美国撤出在包括中东在内的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驻军,但特朗普政府一直专注于展示火力和威慑力,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并向伊朗施压。

这位匿名国会助理表示:“‘我们希望美国在世界上拥有实力和军事主导权,我们希望无处不在,但也希望不去任何地方’,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这是不一致的,他们(特朗普政府)将很难围绕这一点制定战略”。

这一临时指南共9页。根据《华盛顿邮报》对两份文件的分析,其中多处内容与美国传统基金会一份篇幅更长的2024年报告相似,有些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美国传统基金会报告的合著者之一贝莱斯-格林(Alexander Velez-Green)目前担任五角大楼最高政策官员的临时职务。

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报告于去年8月发布,建议五角大楼优先考虑三个核心问题:吓阻入侵台湾、国土防御以及盟国和合作伙伴之间分担更多负担——赫格塞斯的指南文件与此如出一辙。上述国会助理说,国会山的工作人员很容易就能看出这份文件受到了该保守派智库的影响。美国传统基金会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作为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否认美国传统基金会的“2025计划”是他第二个总统任期的政策蓝图,该计划提出了联邦政府的极右过渡议程。但特朗普在重返白宫后执行的政策和人事任命——包括这份五角大楼的指南文件已清楚地表明,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计划对他执政的头几个月影响深远。

美国军方高级官员已将传统基金会提出的愿景与赫格塞斯的指南文件直接联系起来。美国非洲司令部战略和计划负责人哈蒙(Garrick Harmon)少将建议手下工作人员阅读传统基金会去年发表的报告,作为讨论如何将他们的优先事项与五角大楼新指南保持一致的一部分。

透露消息的工作人员说,美国非洲司令部的另一名官员分发了这份传统基金会的报告。该工作人员补充说,这些相似之处表明五角大楼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基金会报告的启发,而且这些信息对理解赫格塞斯签署的指南文件可起到补充作用。

美国非洲司令部发言人卡哈兰(Kelly Cahalan)拒绝就内部讨论发表评论,但表示工作人员会与非洲问题专家会面,为规划提供信息。卡哈兰说:“参谋部还定期阅读和分享公开的研究和报告。与所有审慎的军事规划一样,我们不断利用最新研究成果来评估和制定我们的战略”。

赫格塞斯正在对印太地区进行其上任后的首次访问,强调针对中国的优先事项,并告诉关岛的美军部队他们是美国军事行动的“矛尖”。五角大楼关于台湾“拒止防御”的新指导方针包括通过潜艇、轰炸机、无人舰艇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特种部队增加驻军,以及更加重视摧毁加固和地下目标的炸弹。该计划还要求加强印太地区美军驻扎地的防御,建立预先部署的库存并改善后勤。

文件在强调支持吓阻中国对台湾的攻击的同时,还呼吁“施压”台北“大幅增加”国防开支。特朗普及其盟友批评台湾对自身防务投资不足,敦促其政府将高达10%的GDP用于军事准备——这一比例远高于美国及其盟国的现有防务开支。自上任以来,特朗普从拜登在任内提出的会派美军协防台湾的立场后退一步,回到了华盛顿数十年来的“战略模糊”表态。

两位熟悉台湾官方讨论的人士说,台方一直在努力与美国新政府打交道,因为人们对华盛顿的支持越来越怀疑——在今年二月特朗普、副总统万斯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灾难性的白宫会晤后,这种担忧加剧了。

台湾总统赖清德上周向华盛顿发出了安抚性信息,称将把国防开支从GDP的2.5%左右提高到3%以上,作为正在进行的军事基础设施改革的一部分。作为回应,中方在台湾附近派遣了多架战斗机和军舰,并警告“玩火自焚”。根据泄露的机密文件,美国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台湾军队不太可能挫败中国的军事空中优势。

此外,赫格塞斯签发的指南文件使五角大楼与特朗普的一些国际定势同步,描述了来自“近海外”的不确定威胁。他写道,美军必须“随时准备捍卫美国的利益,无论它们在我们半球的任何地方受到威胁,从格陵兰岛到巴拿马运河,再到合恩角”。

特朗普周五对记者说:“我们必须拥有格陵兰岛”。这加剧了与丹麦的紧张关系,丹麦是北约盟国,负责管理格陵兰岛的外交政策和防务。该指南文件还指示美军领导人确保巴拿马运河的通行,并在打击贩毒、边境保护和驱逐非法移民等通常由国土安全部负责的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该文件还呼吁通过特朗普描述的仍处于概念阶段的“金穹”导弹防御计划来扩大美国的核力量和国土导弹防御。

赫格塞斯的指南文件承认,在俄罗斯军事进取的情况下,美国不太可能向欧洲提供重大支持,如果有的话,并指华盛顿打算推动北约盟国承担该地区的主要防御任务。文件称,美国将支持欧洲对俄罗斯进行核威慑,而北约只应依靠不需要用于国土防御或中国威慑任务的美军。

该文件称,大幅增加欧洲分担的防务负担“还将确保北约能够可靠地威慑或击败俄罗斯的侵略,即使威慑失败,美国已参与或必须保留部队以威慑另一地区的主要冲突”。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7%BE%8E%E9%98%B2%E9%95%BF%E6%9C%BA%E5%AF%86%E6%96%87%E4%BB%B6%E9%87%8D%E5%A1%91%E7%BE%8E%E5%86%9B%E6%88%98%E7%95%A5%E6%96%B9%E5%90%91%EF%BC%9A%E5%85%BC%E9%A1%BE%E5%9B%BD%E5%9C%9F%E9%98%B2%E5%BE%A1%E5%92%8C%E6%8B%92%E6%AD%A2%E4%B8%AD%E5%9B%BD%E5%A4%BA%E5%8F%96%E5%8F%B0%E6%B9%BE.html


反美是生意爱美是生活,司马南们背后的资本版图

最近,知名网红司马南因涉嫌偷税漏税成为舆论焦点。最新消息称司马南已经顺利返美,去践行他的那句名言“骂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了。然而,这场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因为司马南事件并非孤例,其背后隐藏的“爱国生意”产业链正浮出水面。 

这种以“爱国”为名的商业模式,不仅破坏了中国营商环境,也撕裂了社会共识,他们利用公众爱国热情,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将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推向极端意识形态化,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那些看似独立的“意见领袖”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密的商业运作模式,其操盘手是一群专做“反美爱国”生意的美籍华人。

近日,一篇题为《起底司马南、陈平、张维为、金灿荣等“爱国生意“人》的网文详细披露了“反美爱国生意”背后的操盘手,两个深谙流量变现之道的资本玩家饶谨与李世默。文章写道:在微信搜索一下,司马南与金灿荣的微信公众号同属于一家公司——北京中易网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控制人是饶谨,持股97.5%。金灿荣的另一个公众号“战忽智库”运营主体是南京聆思科技有限公司,饶谨持股99.67%。再看另一个爱国网红胡锡进,他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是上海得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控人是成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创始人美籍华人李世默,他也是观察者网的创始人。陈平和张维为的微信公众号同属于一家公司——上海观察者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是观察者网的运营主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几乎清一色是美籍华人 。

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引发的民族主义热潮让饶谨嗅到了商机。他迅速上线“Anti-CNN”网站,以“揭露西方媒体不实报道”为口号,掀起所谓的“新爱国主义运动”。然而,这种依赖热点事件的模式难以持续,“Anti-CNN”逐渐沦为阴谋论的温床,丧失影响力。2010年,饶谨带着商业计划书找到李世默,提出以“批评西方、为中国说好话”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模式。李世默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商业模式的潜力,随即注资1000万元支持饶谨将“Anti-CNN”改名为“四月网”,并将目标转向“打造中国认同”。然而,四月网并未取得预期成功,反而因内容空洞被贴上“五毛”的标签。

2011年5月,饶谨找到司马南、孔庆东等人成立“辟谣联盟”,基地就设在四月网。一旦发现“辟谣”的目标,就发出号召贴,动员“四月青年”去集体留言抵制,俗称“水军”,往往让那些单兵作战的公知们避之不及。但是,他们依然难以扩大影响力,这是司马南与饶谨的第一次合作,以失败告终。

2012年李世默复制四月网的模式创办观察者网,主旨与饶谨的四月网一致:为中国争夺话语权,打造中国认同。与饶谨不同的是,李世默不局限于网站的运营,而是培养和孵化爱国网红。2015年底,张维为与李世默成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同事,张维为是院长,李世默是理事兼金主。2016年初,注册”观视频工作室“,公司的股权人全是成为资本的合伙人,也全是美籍华人。2016年,张维为在“观视频工作室”发布演讲《中国人,你要自信》,爆红网络。张维为在评价农民工加了鸡蛋的盒饭时说:“我们的盒饭确实比美国中产阶级吃得好。”

2018年4月,上海得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微信公众号“胡锡进观察”。这个时候,退休在美赋闲的美籍华人学者陈平受李世默邀请来到中国,正在各大网络视频走穴,虽语出惊人,但名气不算太大,直到2020年8月和9月,他抛出“收入论”和“和亲论”这两个有意为之的脑残论才爆红网络。2020年10月,公众号“眉山剑客陈平”和“维为道来张维为”同时注册。他们在自媒体混得风生水起,吸粉无数,狂妄言论层出不穷,受到网民热烈追捧。

饶谨此时也在认真培养自己的大V。2017年8月,饶谨注册成立“南京聆思科技有限公司”。9月,公司注册微信公众号“政委灿荣”,2019年3月,金灿荣在香港大学分析中美大势和世界格局的演讲视频,悄然走红网络,开启金政委的成名之路。11月,“金灿荣频道”注册。

此时的饶谨,只有一块金字招牌,那就是金政委,而李世默已有三员大将:胡锡进、陈平和张维为。饶谨急需扩充队伍,2021年8月,停更半年的司马南抖音账号突然开始频繁更新。9月,司马南发布的一段视频获得了800万的播放,饶谨在微博上发表“获奖感言”,对未来充满期待。然后,就是突袭联想集团。在炒作联想问题期间,司马南的抖音涨粉500万,微博涨粉150万,B站涨粉100万。自此,一场大V孵化的工作圆满完成。随着司马南的咸鱼翻身,饶谨和李世默打造的中文互联网“五绝”正式归位!

东邪:陈平

西毒:司马

南帝:灿荣

北丐:维为

中神通:胡编

这五尊“大神”统治韭林,在韭州大地拥趸无数,是五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还有周某鱼、卢某文等徒子徒孙,盘踞在韭菜市场。他们的套路高度一致:白天吹捧,晚上抹黑;只谈宏观局势,不谈民生问题;语不惊人死不休。几锤子抡下来,韭菜的数量和忠诚度几何级增长。当然,这个套路不是司马南们自己琢磨出来的,而是背后有团队策划,核心人物就是饶谨和李世默。

“五绝”之中有三位教授:陈平、张维为和金灿荣。他们的学术水平跟知名度是严重的倒挂!至于“中神通”胡编,他有个闻名江湖的绰号“胡叼盘”,就是说盘子往哪飞他都能接得住,北京出租车司机是这样评价胡锡进和金灿荣的:夜胡镶金边,就TM嘴好。

他们天天反西方,但陈平的家人一直在美国,司马南在美国加州拥有房产,金灿荣的儿子和儿媳都是留美博士,张维为是瑞士硕士、博士,他们的爆红,并非出于正义或爱国,而是精心策划的流量收割行动。他们的幕后操盘手饶谨与李世默,以及更深层次的华尔街资本集团,才是这场游戏的最大赢家。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BE%AE%E8%A8%80%E5%BE%AE%E8%AF%AD/20250330-%E5%8F%8D%E7%BE%8E%E6%98%AF%E7%94%9F%E6%84%8F%E7%88%B1%E7%BE%8E%E6%98%AF%E7%94%9F%E6%B4%BB%EF%BC%8C%E5%8F%B8%E9%A9%AC%E5%8D%97%E4%BB%AC%E8%83%8C%E5%90%8E%E7%9A%84%E8%B5%84%E6%9C%AC%E7%89%88%E5%9B%BE


Friday, 28 March 2025

【译丛】特朗普如何强化中国的影响力



题图:2019 年 6 月 29 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本大阪举行的 G20 峰会期间会面。来源:白宫官方照片 摄影:Shealah Craighea
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国际策略正是他宣称的主要敌人——习近平领导的中国——一直在玩的游戏。

来源:外交家(The Diplomat)2025 年 3 月 20 日
作者:加布里埃莱·曼卡
译者:李靖

在第二任期的最初几个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不遗余力地宣扬他好斗的“美国优先”国际政治愿景——抛弃联盟、瓦解机构、用胁迫取代外交。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几乎完全解散,就是这种转变的一个很好的代表。几十年来,这个联邦机构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同样重要的是,自冷战以来,它一直是美国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基石。虽然前几届政府——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将对外援助视为战略影响力和人道主义承诺的工具,但特朗普认为这是对忘恩负义的国家的浪费补贴。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方针以公开敌视传统盟友和机构为特征,这种敌视比他第一任期期间更加明显。上任仅几周,特朗普就让美国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并(再次)退出了《巴黎协定》,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协议。他对盟友和对手都征收了越来越高的关税。他的做法不仅仅是交易性的,还是故意对抗的,是一种霸凌式的外交,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蔑视战后国际秩序曾经的基础规范,而美国在前线为建立这些秩序做出了贡献。

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国际策略正是他宣称的主要敌人——习近平领导的中国——一直在玩的游戏。多年来,北京一直被指责使用“锐实力”——经济胁迫、外交压力和信息控制的结合——来削弱西方影响力,并以更符合中国利益的方式改革国际秩序。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似乎不再抵制建立全球新秩序的想法。相反,他的政府正在拥抱中国的国际策略。

正如在椭圆形办公室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对峙所表明的那样,相比于其前任的自由国际主义,特朗普的世界观与习近平的威权实用主义更为接近。两位领导人感兴趣的不是道德价值观而是实际利益,他们都将全球治理视为零和游戏,毫无歉意地使用国家权力来确保战略优势,试图让小国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不是通过说服或合作而是通过影响力和恐吓。
​目标不同,结果相同

这种战略逻辑的融合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是否无意中为北京做了意识形态工作?通过掏空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并破坏联盟的合法性,特朗普正在削弱多年来支持美国提升世界影响力并使西方与独裁挑战者区分开来的体系。他实际上证实了中国的观点,即自由主义正在衰落,民主效率低下,权力是全球政治唯一真正货币。

习近平提出了一种植根于主权和发展而非民主的秩序愿景,特朗普则制造了披着民族主义外衣的混乱。然而,两人都说着同一种统治语言。在拒绝战后共识时,特朗普可能正在为另一个世界铺平道路,其愿景更像北京而非华盛顿——至少是我们迄今为止所了解的华盛顿。

尽管特朗普和习近平追求的目标不同,但他们的行动却朝着同一个结果靠拢:重塑国际秩序。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不断破坏多边主义,退出或削弱联合国、北约和《巴黎协定》等主要国际机构,转而采取单边或双边方式。这种退却为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创造了空间,中国表面上支持多边机构,实际上却在重塑其规范,以更好地迎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通过有选择地遵守规则(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并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平行机构(与习近平的标志性倡议“一带一路”[BRI]紧密相关),中国逐渐重新调整了全球经济标准,使其对自己有利。联合国也是如此,中国的做法包括让本国公民担任关键领导职务、增加工作人员,以及增加对多边机构的非指定用途财政捐助。
​软实力转移

虽然特朗普确实在挑战多边主义,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他正在全球范围内侵蚀美国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对美国的主导地位和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建立至关重要,在与崛起的中国争夺本世纪领先超级大国的竞争中,它也发挥了重要的比较优势。

正如“软实力”一词的创造者约瑟夫·奈所指出的那样,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已经侵蚀了面临长期衰退的美国软实力,而拜登政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强调保护民主和联盟的必要性来恢复这一点。

在同一时期,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混合发展导致中国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中的形象严重受挫。 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弗拉基米尔·普京决定入侵乌克兰并让欧洲再次陷入战争之后,中国站在了俄罗斯一边,这促使欧洲对中国采取了更为批判的态度。其他重要因素是北京日益增强的科技影响力,这促使欧洲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以保持技术、经济和军事优势。与此同时,中国的产能过剩也给欧洲和美国的市场和产业带来了压力,导致与北京的关系更加紧张。所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的软实力,至少在西方世界是如此,而多年来,北京与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联系交融日益紧密。

但现在,随着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显示出比第一任期更具侵略性,美国软实力可能会经历不可逆转的衰退,为中国软实力的反弹留下一些空间。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突然解散,导致重要的人道主义项目、医疗保健计划、疫苗接种运动和教育计划停止,直接伤害了世界各地的弱势群体。这一真空为北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通过全球卫生外交扩大其影响力,特别是在全球南部和非洲。中国越来越多地将自己定位为可靠的卫生合作伙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医疗援助、疫苗和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在非洲,中国大量提供医疗用品、培训当地卫生工作者并派遣医疗队,加深了北京的外交关系,增强了其务实可靠盟友的形象。

特朗普削减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的经费也是如此,这些举措受到了中共领导的小报《环球时报》的好评,反映了随着美国放弃其传统的软实力角色,北京获得的地缘政治优势。这些削减大大削弱了美国反击中国言论的能力,尤其是在北京寻求没有西方干涉的情况下施加影响力的地区。中国自己的国际广播和媒体平台,如中国环球电视网和新华社,现在在塑造全球认知方面面临的竞争较少,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非洲,美国媒体以前在这些地区提供不同的观点。美国媒体影响力的减弱使北京能够更有效地宣传其以国家为中心的叙事,强化中国作为可靠合作伙伴的形象,并减少与侵犯人权或独裁统治有关的批评的共鸣。

因此,特朗普的脱离无意中赋予了北京权力,使其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在现有机构中的影响力,同时在日益脆弱的国际体系中推广其多边主义的替代愿景。

【译丛】特朗普如何强化中国的影响力最先出现在议报。

from 议报 https://yibaochina.com/?p=255472


为什么美国认为控制格陵兰岛非常重要?

控制格陵兰岛意味着能够在未来北极航道的开发中占据地缘优势,进而重塑北极地区的主导权归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格陵兰岛建立军事基地,以防止该岛落入纳粹之手,并在战后向丹麦提出购买该岛。当时,格陵兰岛还是丹麦的殖民地,被纳粹德国占领,但纳粹德国已经对这片北方土地失去了兴趣。这对美国军队来说是一个福音,他们设法在那里建立基地,将其打造成探测纳粹潜艇的观察中心。1941年4月9日,美国与驻华盛顿的丹麦大使签订了防御协议:该领土成为事实上的“美国保护地”。

1951年,丹麦和美国正式确定美国在格陵兰岛驻军。美国在格陵兰岛的基地当时被称为图勒军事基地,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2023年。丹麦国际关系研究所(DIIS)的北极安全专家乌尔里克·普拉姆·加德(Ulrik Pram Gad)解释说:“最初,有一支约1万名美国人的队伍和飞机来驻守作为前沿攻击基地的地方。”美国人控制此地的目的是从这里拦截可能携带原子弹的苏联飞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北极航道逐渐开通,格陵兰岛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控制格陵兰岛意味着能够在未来北极航道的开发中占据地缘优势,进而重塑北极地区的主导权归属。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50328-%E4%B8%BA%E4%BB%80%E4%B9%88%E7%BE%8E%E5%9B%BD%E8%AE%A4%E4%B8%BA%E6%8E%A7%E5%88%B6%E6%A0%BC%E9%99%B5%E5%85%B0%E5%B2%9B%E9%9D%9E%E5%B8%B8%E9%87%8D%E8%A6%81


缅甸强震波及东南亚 中国承建大楼瞬间倒塌

来源:
自由亚洲

这场规模7.7的强震波及整个东南亚,连远在泰国曼谷的地区亦受波及。当地居民纷纷逃至街头,高楼大厦泳池的水更溢出至街道。泰国曼谷一座已封顶近一年的政府审计大楼,几秒间完全倒塌,多人仍然失踪。翻查资料,该大楼是中国中铁十局负责施工,事发时已进入玻璃幕墙安装阶段。网上更流出中铁建去年一条宣传片,显示大楼挂上「封顶大吉」的红布,十几名中国员工拉起横额庆祝封顶完成。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消息,这场地震发生于缅甸时间中午12点50分,震源深度仅约10公里(6英里),属于浅层地震。

震央位于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以北约20公里(12英里)处,几分钟后又发生了一次规模6.4的强烈余震。

来自曼德勒的社交媒体帖文显示,多栋建筑倒塌,街道满布瓦砾。一名当地居民向自由亚洲电台(RFA)证实,该市地标性建筑「阿瓦桥」(Ava Bridge)已经倒塌。

法新社(AFP)报导,在缅甸首都内比都(Naypyidaw),地震造成路面隆起,建筑物天花板亦有大块碎片掉落。多位居民向 RFA 缅语组表示,当地多座建筑,包括佛寺在内,都遭到破坏。

这场灾难引发外界关注,缅甸自 2021 年军方政变推翻民选政府以来,国内持续陷于内战,这将对灾后援助的送达造成极大挑战。

缅甸军政府已对受灾地区宣布紧急状态,并表示有六个主要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包括:掸邦、曼德勒省、实皆省、勃固省、马圭省以及行政首都内比都。

军政府在声明中表示:「国家将迅速调查灾情,并展开救援行动,同时提供人道援助。」

在当地时间周五傍晚,救援人员告诉自由亚洲电台缅语组,在中部勃固地区的东吁镇(Taungngu),已有包括5名儿童在内的10名居民丧生,当地医院正为至少30名伤者提供治疗。

据路透社报导,在曼谷,一栋正在兴建中的摩天大楼倒塌,现场响起阵阵警报声,救援人员正努力搜救被困于瓦砾中的81人。

部分地铁与轻轨列车服务暂停,多条主要道路严重挤塞,大批民众试图离开市中心。

泰国总理贝东坦·西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在社交平台 X 上表示,地震发生后,她中断了前往南部普吉岛的官方行程,紧急召开会议应对灾情。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表示,云南地区有明显震感。中国外交部则表示,正在「密切关注」相关报导。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7%BC%85%E7%94%B8%E5%BC%BA%E9%9C%87%E6%B3%A2%E5%8F%8A%E4%B8%9C%E5%8D%97%E4%BA%9A%7C%E4%B8%AD%E5%9B%BD%E6%89%BF%E5%BB%BA%E5%A4%A7%E6%A5%BC%E7%9E%AC%E9%97%B4%E5%80%92%E5%A1%8C.html


长和“暂缓”出售巴拿马港口 贝莱德加速退出中国

来源:
自由亚洲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长和,CK Hutchison)计划出售包括巴拿马港口在内的海外港口资产,原定下周三(4月2日)前签订最终协议。然而,消息指中共强烈施压,导致交易突遭搁置。长和周五(28日)透过多间香港传媒“放风”,表示有关交易将会暂缓,并强调下周不会签署任何协议。同时,“原买家”贝莱德(BlackRock

)据报寻求34%蚀让上海商厦,缩减大陆房地产投资。

传习近平“震怒”  国企停与长和合作

近日,中共党媒连番炮轰此交易,更有消息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感到“震怒”,中方甚至下令国企暂停与李氏家族进行任何新合作计划。港府亦介入,与长和商讨解决方案。据悉,港府在本月初得知交易后,已与长和保持密切联系,希望寻求“合理解决办法”。

然而,事件主角长和一直没有回应,直到周五接近傍晚,才以“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向传媒放风,以“大家明啦”间接宣布计划暂缓,亦变相间接承认事件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李泽楷现身北京未能缓解局势

虽然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上周曾到北京出席中共“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与国务院总理李强合照,一度被视为积极讯号,但党媒连日来的批评并无减弱。

“连李嘉诚都出事,还有谁不会?”

长和这宗交易涉及向美资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业务,估值高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财经评论员利世民早前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今次长和事件令人关注政治干预对香港企业的影响。他直言:“连李嘉诚都出事,还有谁不会出事?”

利世民进一步指出,长和多年来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今次交易涉及的巴拿马港口原本属于全球战略资产,突然暂缓无疑令市场对香港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独立性产生疑问,甚至担心“政治凌驾自由经济”。

贝莱德加速撤离中国房地产市场

另一方面,属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贝莱德,正加速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据《南华早报》周五报道,贝莱德正以9亿元人民币(约10.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其在上海的最后一项主要资产“普陀区中港汇大厦”(Trinity Place),较2017年购入价蚀让34%。此前,贝莱德因未能偿还贷款,已将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两座办公楼,交由渣打银行接管;这些资产现以超过40%的折扣出售。

外资信心下降  中国房地产低迷

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持续下降。2024年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净买入额创下10年新低。2025年头两个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8%,新开工项目面积更下跌29.6%。贝莱德已将中国和香港,排除在最新亚洲房地产基金的投资范围之外,并将重点转移至澳洲、日本及新加坡等市场。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9%95%BF%E5%92%8C%E2%80%9C%E6%9A%82%E7%BC%93%E2%80%9D%E5%87%BA%E5%94%AE%E5%B7%B4%E6%8B%BF%E9%A9%AC%E6%B8%AF%E5%8F%A3%7C%E8%B4%9D%E8%8E%B1%E5%BE%B7%E5%8A%A0%E9%80%9F%E9%80%80%E5%87%BA%E4%B8%AD%E5%9B%BD.html


普京提议联合国监督下在乌组织民主选举用意何在?

乌克兰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8日表示,他收到了美方新的矿产交易文本,并没有透露任何细节。据法新社转引《乌克兰真理报》(Ukrainska Pravda)的报道,和第一个文本一样,提交的矿产协议没有给乌克兰提供任何的安全保障。真理报还表示,特朗普的团队放弃了一个月前达成的所有妥协解决方案”,新文本“几乎突破了乌克兰设定的红线”,剥夺了乌克兰部分主权,并迫使其“偿还所有收过的美国援助”。 

从2025年3月11日,美国设法让乌克兰接受30天临时停火协议之后,每个星期都会传出部分停火的消息,但这些承诺都没有被确实落实。普京首先说不再打击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一个星期后也就是3月18日,俄乌之间互相谴责对方打击了能源设施。

此后美国又放出消息说俄罗斯愿意接受黑海停火协议,但普京此后放出的条件是解除金融制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8日在基辅的一次记者会上表示,普京不想结束战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拖延时间。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摩尔曼斯克(Mourmansk)所说的话值得深思。普京表示,我们当然可以与美国,甚至欧洲国家,当然还有我们的伙伴和朋友,在联合国的支持下,讨论在乌克兰建立过渡政府的可能性。”

普京还第一次明确地表示,这将允许在“与这些当局开始就和平协议进行谈判”之前“组织总统选举”。

普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现政府下台。由此普京在与核潜艇官兵交流时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是“在联合国监督下在乌设立机构组织民主选举”。

20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还在谴责对方违反了临时停火协议。 克里姆林宫(Kremlin)发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对媒体表示,“每天都有人试图发动此类袭击”。而乌克兰能源运营商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则指责莫斯科“轰炸”其设施,但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AC%A7%E6%B4%B2/20250328-%E6%99%AE%E4%BA%AC%E6%8F%90%E8%AE%AE%E8%81%94%E5%90%88%E5%9B%BD%E7%9B%91%E7%9D%A3%E4%B8%8B%E5%9C%A8%E4%B9%8C%E7%BB%84%E7%BB%87%E6%B0%91%E4%B8%BB%E9%80%89%E4%B8%BE%E7%94%A8%E6%84%8F%E4%BD%95%E5%9C%A8


美众院通过法案 要求大学申报来自中国等的捐赠与合同

法案规定,大学须报告“关注国家”的所有外国赠与和合约,其他国家的捐赠报告门槛,则从25万美元下调至5万美元。 

美国众议院于星期四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大学报告来自中国、俄罗斯等“关注国家”的所有外国捐赠与合同,并禁止与这些国家进行合作,除非得到美国教育部长的年度批准。根据该法案,对于其他国家,外国捐赠的报告门槛将从现行的25万美元下调至5万美元。若大学未遵守报告规定,将面临罚款,甚至丧失美国联邦学生助学金的资格。

这项由共和党支持的法案,被称为《威慑法案》(Deterrent Act),在众议院获得两党支持,并以241票对169票通过。此法案接下来将送交参议院审议。

提案人之一、华盛顿州的共和党议员鲍姆加特纳(Michael Baumgartner)表示,这些更严格的规则是为了保护高等教育免受外国干涉,特别是来自中国政府的影响。他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项法案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共识,那就是透明度和问责制,对于保护美国大学免受外国对手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务院设立的“关注国家”名单,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和北韩等12个国家,这些国家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该法案共同提案人、众议院教育和劳动力委员会主席沃尔伯格(Tim Walber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法案有助于解决目前大学与外国间关系缺乏透明度的问题。 “我们看到窃取研究成果、反犹太宣传和学术审查等现象,因此,我们国家大学与外国关系缺乏透明度,这应该引起每一位美国人的关注。  ”他说, “我们应该大声而清楚地表明,任何美国大学都不应该帮助中国共产党或其他敌对国家,继续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在周四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法案通过是对中国利用金融杠杆,企图破坏美国大学和国家安全的有力回应。 “这项立法提高了透明度,弥补了危险的漏洞,并要求机构对与中共等外国对手打交道负责。”

《威慑法案》于2023年首次提出并获众院通过,不过一直没有交付参议院审理。

今年年初,非政府组织OpenTheBooks提出新报告,自2013年以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已经从中国获得了8750万美元的资金,并从香港获得了5940万美元的资金;同时,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在同一时期内接受了至少323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

根据2024年众议院中共问题委员会的调查,这两所大学在外国资金报告方面存在“重大失误”,与中国共产党签订了近 4,000 万美元的未申报合约。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7%A7%91%E6%8A%80%E4%B8%8E%E6%96%87%E5%8C%96/20250328-%E7%BE%8E%E4%BC%97%E9%99%A2%E9%80%9A%E8%BF%87%E6%B3%95%E6%A1%88-%E8%A6%81%E6%B1%82%E5%A4%A7%E5%AD%A6%E7%94%B3%E6%8A%A5%E6%9D%A5%E8%87%AA%E4%B8%AD%E5%9B%BD%E7%AD%89%E7%9A%84%E6%8D%90%E8%B5%A0%E4%B8%8E%E5%90%88%E5%90%8C


Thursday, 27 March 2025

倪匡留給世人最重要的遺產——反共


William Matters 20220709


https://youtu.be/CiycHGCsPW8?si=oRc9tghJatzRVuAG

倪匡:難道共產黨的話你也信?

香港著名武俠,科幻作家,電影編劇倪匡早前過身,引動兩岸三地紛繁複雜的情感迸發。從個人成就上來講,倪匡在香港文化茁壯發展的黃金時代成名,成為那個時代引領風潮的重要人物之一。藉助香港文化當年的強勢輸出,倪匡的作品成為了全球華人共同的記憶。衛斯理,六指琴魔,獨臂刀,原振俠等這些家喻戶曉的標籤,以及倪匡先生引以為豪的「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個人簡介,共同鑄就了倪匡在華人世界的巨大影響力。但是,除了寫作才華橫溢,倪匡還有一個不容世人忽視的標籤,那就是堅決反共。也因為這個標籤,讓他生前身後名趨於兩極化。

香港台灣乃至其他國家的華人對倪匡的離世多是深表遺憾的,對他的評價大多趨向正面。但唯在中共統治的中國大陸,因為他自離開大陸後從未動搖的反共信念,引得政治立場大於一切的中共忠誠衛士對他大加撻伐,並編撰謠言對倪先生進行惡毒的人身攻擊,甚至全面否定倪匡先生在小說,電影界的成就和貢獻,並稱倪匡的離世是大快人心。華人堅持了上千年的死者為大的信條,對於中共的忠誠韭菜來說,當然不名一文,遠遠比不上主子的權勢重要。更有趣的是,倪匡先生生前交友廣闊,他的逝世當然引發了不少文娛界的名人發文悼念,以示敬重。雖然這些人的悼念未必有政治涵義,但也引發了粉紅不滿,並對這些名人進行出征,扣上一頂「港獨」帽子後,方才心滿意足地散去。

一個死人都能讓中共的衛士們如此大發雷霆,充分說明倪匡先生畢生堅守的價值—反共是多麼重要。筆者甚至認為,倪匡先生在中共的議題上,對於世人的預言和示警,是比他留給我們的小說和電影價值更高的遺產。

倪匡並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倪匡是一個連廣東話都不怎麼會講,但卻能當廣東話節目主持,且沒有任何人會質疑他不是香港人的奇人。倪匡出生於上海,與當時許多熱血沸騰,一心救國的中國少年一樣,年少時被中共精心包裝而對外展現的進步,平等,自由,民主的形象所騙,毅然輟學加入中共。他先是在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受訓,後又加入共軍成為一名基層軍官。在中共內部,倪匡發現原來共軍用於欺騙世人的官兵平等根本就是假象。共軍內部一樣是等級分明,特權橫行,且有數不清的思想檢查匯報,讓生性嚮往自由平等的倪匡十分失望。

促使倪匡下決心逃離中共魔爪的是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當時倪匡在蒙古駐守,當地冬天氣候異常寒冷,由於風雪漫天,影響燃料供應,倪匡等人無法生存下去。倪匡駐地附近有條小河,小河上本有一座簡易的木橋,由於冬季寒冷已結冰到底,但當時過河已經不需要橋,倪匡想著先把橋拆了取暖,等度過困難存活下去再把橋搭好,畢竟人命關天。沒想到這樣一個看似合理的舉動,被扣上了反革命罪行,原因可能是倪匡之前養的狗咬傷了當地的共產黨的書記,書記懷恨在心,故無限上綱。在友人的通風報信下,察覺到情況不妙的倪匡毅然決定逃跑。倪匡偽造身分證件和印章,先是騎馬,再坐火車南下廣州,最後經由澳門偷渡到香港。當時的港英政府對已經抵達香港的中國難民算是寬容,祇要你有本事上岸,就可以去辦身分證,從此倪匡就成為香港公民。

倪匡的偷渡之路並不算稀奇,當年在中共倒行逆施,滅絕人性的施政下,豁出命去,由中國偷渡到香港的難民何止百萬。連今天的李超人,蘋果日報的老闆黎智英這等人物,當年也一樣是偷渡難民,他們白手起家,藉助香港自由的環境,終成一代商業巨鰐。而今天的香港人,估計至少也有一半以上是中國難民的後裔。故此,倪匡的獨特之處不在於他有勇氣偷渡,而在於他穩坐釣魚台,一眼看穿中共本質的智慧。生死置之度外,都要偷渡到香港的中國難民們想必絕大多數都和倪匡一樣,曾經見證過中共的殘酷與狠毒,走投無路之下不得已而為之。但是這些人中大多數一旦過了一段時間的舒心時光,就慢慢忘記了當年的苦難,一次又一次被中共的宣傳和謊言所欺騙。

1978年,中共宣布改革開放,這些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在港難民就奮不顧身地投向祖國的懷抱。巔峰時期,港資竟佔了中國外資的一半。後來香港前途問題擺上檯面,鄧小平會見香港各界代表,承諾民主回歸,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彼時已是香港首富的李嘉誠回鄉投資,戰戰兢兢地問鄧小平,五十年之後該如何?鄧小平毫不猶疑,回答五十年都不變了,五十年後就更不可能變了。這些看起來十分堅實的承諾,極大地穩定了香港人的民心。那時候想必大多數人都相信,中共真的變了,中共真的會慢慢走向開放,走向民主自由多元。同為香港著名作家,和倪匡算得上同鄉,成就祇在倪匡之上的金庸先生得見天顏後,就徹底忘了中共的殺父之仇,毅然和中共合作加入所謂的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一心期盼所謂的民主回歸。金庸先生恐怕就代表著當時香港的主流意見,再一次被中共的花言巧語給蒙蔽了。

但早在1983年,當時的倪匡已經在他的小說衛斯理系列中的《追龍》對此示警,倪匡隱晦地指出,東方有一座大城市即將毀滅,並寫道,「要毁滅一個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人禍不一定是戰爭,幾個人的幾句話,幾個人的愚昧無知的行動,可以令大城市徹底死亡。不必摧毁大城市的建築物,不必殺害大城市的任何一個居民,甚至在表面上看來,這個大城市和以前一樣,但只要令城市原來的優點消失,就可以令它毁滅死亡。」倪匡後來也直言不諱,這裏就是在影射香港。現在看來,倪匡先生在80年代那個中共表面看來還算開明的時期就已經清醒得可怕。

果然,好景不長,1989年中國內部學潮爆發,學生要求反官倒,反貪腐,要民主,要自由。香港上下一片鼓舞,都認為中國的民主轉型就在此一舉。唯有倪匡一針見血地指出,「學運抗爭連「打倒共產黨」都說不出口,還可被定位是「反革命暴動」,以後中國會如何看香港,簡直不堪設想」。後來中共果然開槍鎮壓,香港人再次發現原來上當受騙了。一度熱衷於民主回歸的金庸先生更是在鏡頭前掉淚,似乎悔恨不已。六四屠殺後,香港爆發移民潮,時人將1997年稱為香港的「九七大限」。眼見國際制裁和疑慮紛紛而至,中共在此時又繼續欺騙。鄧小平1992年開啟南巡談話,又開始信誓旦旦地欺騙世人什麼改革不走回頭路,誰不堅持改革開放誰就下台,內部又演了一套拙劣戲碼。同一年,倪匡先生移民美國,更直言「共產黨不死光,我不會回來」。相比其他文藝界的要人,倪匡的反共之路決絕且堅定,他祇上過一次當,就再也不上第二次當了。實際上,中共從始至終的目的就祇有一個,那就是紅色江山必須千秋萬代,任何人任何事阻止這個目標,那都是毫不猶豫地殺無赦。

香港沉寂一段時間,看著中共似乎又開始放軟了步調,很多人又慢慢忘卻了不久前才發生的慘劇。當時的歌王許冠傑寫了一首「話知你97」,認為即使香港主權移交也沒什麼可怕的,香港一切照舊,這似乎又慢慢代表了香港市民階層的心聲。倪匡當時曾毫不留情地指出,「過去幾年大家有個幻覺,以為接受共產黨統治不算怎樣。算不上壞到透的事,因為過去幾年中共給人一個假象,看似很進步、很開放,努力一直改革努力想中國好,結果現在(六四屠殺),假面具完全撕破了。」可惜,他當時沒想到,即使中共的假面具一次又一次被撕破,當它再重新戴上這幅假面具時,仍然有許多人或心存幻想,或不敢反抗,願意繼續配合中共演這齣戲。所以很多人看到97年後好像香港沒變,就相信以後也會是這樣,就又回流香港了。香港人的這一次幻想,就直到14年的時候才開始被戳破。就連黎智英,在08年以前也是愛黨國的,相信黨國會悔改進步。

倪匡自從離開中國後,就再也沒相信過中共,也未曾再踏入中國大陸一步。坊間傳言倪匡曾言「妓女都比共產黨可信」,但倪匡大叫冤枉,並笑稱「把妓女和共產黨比,根本是對妓女的侮辱」。他也隱晦表達過對那些對中共抱有幻想的人的不滿,他在1994年出版的衛斯理系列的《闖禍》一書中寫道:「天生奴性的人太多了,這樣的情形維持了半個多世紀,居然還可以維持下去。那些屈服在強權勢力前,醜態百出的人,真比蟑螂還叫人噁心。」他更是直言相信一國兩制的人很天真,「香港被中共統治後,共產黨有自己的統治原則,現在人們討論一國兩制被破壞,我聽了不禁失笑,我說他們很天真……我根本不相信有一國兩制這回事,有什麼破壞不破壞?不存在這個問題嘛,共產黨說了算,有什麼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共產黨說的,共產黨說的,幾時靠得住過?」他認為愛國就必須反共,反共才是愛國。他曾被香港粉紅質問,問他是不是中國人,愛不愛國,倪匡答「我當然是中國人,我當然愛國。如果我不愛國,還反共做什麼呢?」

不過倪匡自己也坦言「晚節不保」。他太太住不慣美國,一定要回來香港,為此一直認為虧欠太太的倪匡不得不妥協,自毀誓言,也回流香港居住。他不得不嘆息,所謂「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不過此生已經沒有遺憾,生死置之度外,還有什麼好怕的。鑑於倪匡的知名度和統戰價值,中共高官一直希望倪匡回大陸去看看,並拿出高樓大廈那一套證明中共管制有方,但是倪匡態度堅決,並戲謔回應:「要湊五到十個真正的『反共作家』,組織一個『反共作家回國考察團』」,中共祇好作罷。

倪匡波瀾壯闊的一生,恰恰是一部中共反口覆舌史,他預言的許多關於中共的話都很遺憾地應驗了。所以,他可謂是最瞭解中共的中國人之一。倪匡的妙語連珠,無疑給了世人很好的啟示,那就是無論中共講什麼,都不可信。無論是生活在自由世界的人或者是生活在中共統治下的人如果不警醒,就祇會重蹈覆轍。香港的經驗,也說明了「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矣」的鐵律和悲劇。在自由世界的每一個人,都必須阻擋中共的入侵和滲透,這才是倪匡留下的最寶貴的遺產。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_769.html


日政府首发布“台湾有事”冲绳离岛疏散计划 6天撤12万人

来源:
法广

日本政府周四首度发布因应“台湾有事”等情况冲绳偏远岛屿的疏散计划,包括在约6天内撤离约12万沖绳先岛群岛居民及观光客等,安排前往九州和山口县共32个市町安置。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日本政府针对冲绳先岛群岛5个市町制定的疏散计划要求使用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的舰船、民营渡轮和飞机等,确保每天2万人的运输能力。

所有当地居民和游客共约12万人将在约6天内撤离至福冈机场和鹿儿岛机场等地,从那里乘坐包车等车辆前往接纳疏散人员的地区,他们将被分到九州的七个县和山口县,共32个市或町,入住当地的酒店或旅馆。日本政府还将进一步研究对老年人和住院患者的支援措施,以及疏散时间延长时的应对措施,并计划在2026财年制定基本指南。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周四上午的记者会上表示,“计划中包括了避难初期一个月内需要的物品,提高了措施的实效性。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住宿费、交通方式等问题,深化与地方政府和民间企业的合作,并考虑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林芳正亦指,“我们将继续考虑撤离期超过一个月的情况下的恢复上学和就业支持、提供中长期住宿、协调接收有特殊需要的人等问题,并努力制定更全面、有效的内容,以便在2026财年之前制定基本指南”。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6%97%A5%E6%94%BF%E5%BA%9C%E9%A6%96%E5%8F%91%E5%B8%83%E2%80%9C%E5%8F%B0%E6%B9%BE%E6%9C%89%E4%BA%8B%E2%80%9D%E5%86%B2%E7%BB%B3%E7%A6%BB%E5%B2%9B%E7%96%8F%E6%95%A3%E8%AE%A1%E5%88%92%7C6%E5%A4%A9%E6%92%A412%E4%B8%87%E4%BA%BA.html


英国半年报告批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 关注香港自由受压续与港人同行

来源:
自由亚洲

英国政府最新发表的《香港半年报告》(Six-monthly report on Hong Kong),严厉批评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削弱香港的高度自治,并对异见人士及新闻自由持续打压。报告关注黎智英、民主派人士及《立场新闻》记者的政治检控,并谴责港府对海外港人发出通缉令的跨国镇压行动。英国政府强调,将继续履行对香港的承诺,透过BNO签证计划支持港人,并敦促中国回归国际承诺,确保香港的自由和人权。

英国外交部周四(27日)向国会提交第56份《香港半年报告》,涵盖2024年7月至12月期间的发展。报告强调,香港的自由和权利持续受压,中国未履行《中英联合声明》的承诺。

报告指出,去年12月是《中英联合声明》签署40周年,英方回顾香港独特的历史、国际地位及与英国的紧密联系。然而,报告强调,北京实施《国安法》以来,香港的高度自治已被严重削弱,“一国两制”承诺遭到侵蚀。

报告特别提及,45名民主派人士及社运人士被判刑,包括77岁的《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他在健康状况令人关注的情况下,仍被以《国安法》起诉,国际社会多次呼吁释放他。此外,两名前《立场新闻》编辑因履行新闻工作而被裁定煽动罪成,显示新闻自由遭受打压。

报告亦提及,2019年的反修例运动已过去5年,数千名被捕人士仍未正式起诉,生活陷入不确定状态,批评港府未有遵守《基本法》及国际人权标准。

关注跨国打压 促港府尊重人权

报告对港府的“跨国打压”行动表示关注,尤其是去年12月24日,港警国安处向居英港人发出通缉令,仅因他们在英国行使言论自由权利。英国政府强调,不会容忍任何外国势力在英国境内恐吓或骚扰个人。

英国首相及外交大臣曾会见这些被通缉的流亡港人,并聆听他们的亲身经历,了解跨国镇压对香港社群带来的“寒蝉效应”。英国政府重申,会继续支持超过20万名移居英国的香港人,强调他们对英国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作出宝贵贡献。

港府管治影响国际信心 经济金融体系仍保持独立

虽然报告批评中国未履行国际承诺,但亦指出,香港在经济、货币、监管及金融体系方面仍与大陆有所区别。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36版中排名全球第3,显示其金融市场仍具竞争力。然而,报告强调,若中国回归《中英联合声明》的承诺,香港将更具吸引力,不论对国际企业还是香港市民而言,生活与经营环境都会更自由、更有前景。

促中国履行承诺 将继续支持港人

报告最后重申,英国将继续要求中国履行《中英联合声明》的法律责任,并推动中国落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建议。英国政府亦强调,会继续支持香港人,维持英国国民(海外)签证(BNO)计划,为香港人提供安全的家园,“无论今日或未来,都会与港人同行”。

英国政府重申,国家安全固然重要,但不能成为侵犯人权的借口,国际标准对以国安理由限制言论自由设有严格门槛,包括必须涉及「煽动即时暴力」才可作出限制。

报告最后强调,作为《中英联合声明》的共同签署国,英国将继续监察香港情况,并会追究中国对这份国际条约的法律责任,确保香港人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


from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8%8B%B1%E5%9B%BD%E5%8D%8A%E5%B9%B4%E6%8A%A5%E5%91%8A%E6%89%B9%E4%B8%AD%E5%9B%BD%E8%BF%9D%E5%8F%8D%E3%80%8A%E4%B8%AD%E8%8B%B1%E8%81%94%E5%90%88%E5%A3%B0%E6%98%8E%E3%80%8B%E3%80%80%E5%85%B3%E6%B3%A8%E9%A6%99%E6%B8%AF%E8%87%AA%E7%94%B1%E5%8F%97%E5%8E%8B%E7%BB%AD%E4%B8%8E%E6%B8%AF%E4%BA%BA%E5%90%8C%E8%A1%8C.html


【译丛】意欲实现乌克兰和平,务必考察普京启动战争的原因

来源:POLITICO 2025 年 3 月 18 日
作者:扎娜·涅姆佐娃(Zhanna Nemtsova)
译者:John Lawsen
我的父亲因反对普京被杀。理解了普京对国内镇压的需要就可以为如何结束他启动的战争提供经验教训。


(扎娜·涅姆佐娃是鲍里斯·涅姆佐夫自由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也是布拉格查理大学鲍里斯·涅姆佐夫俄罗斯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希望结束乌克兰的战斗是正确的。他看到了这场冲突已经演变为有利于俄罗斯的消耗战。

然而,特朗普误判了这场战争里的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国内政治因素的考虑,而不是为了应对任何的外部威胁。所以,如果特朗普想要主持一个持续数周或数月以上的和平协议的话,重要的是了解普京的国内政治需求是如何推动他的战争行动。

成功达成结束战争的协议的关键因素不是在于俄罗斯能够保留多少领土,也不是在于乌克兰放弃多少稀土矿藏,更不是乌克兰是否有一天可能加入北约—-尽管双方会就这些问题展开激辩。决定和平协议成败的关键条款是这些条款是否会改变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格局,是加增还是降低了俄罗斯再次侵略的可能性?

在普京担任俄罗斯领导人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他的首要目标就是手握权力直至去世。他对最高权力的这种执念在他的决策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努力消除任何可能挑战他地位的人,压制国内的异见。包括我的父亲鲍里斯·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和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在内的著名政治对手都被杀害。自由媒体也不复存在。

目前,对普京来说,这种国内镇压使他更容易发动战争——并继续掌权。普京一直认为乌克兰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脱离俄罗斯,破坏了他在国内的政权。与欧洲结盟的民主繁荣的乌克兰的存在可以向俄罗斯人表明,除了普京主义,还有更好的选择。这就是普京宁愿消灭乌克兰整个国家的原因。

战争还使普京能够让俄罗斯处于紧急状态,这给他带来了多重好处:这是加强镇压、加强审查法律和解释经济困难的完美借口。独立媒体的消失和禁止批评军方的法律使俄罗斯人民更容易被洗脑,让他们相信无休止的战争是必要的,尽管战争会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和经济困难。

但同时,在紧急情况下,没有人敢考虑未来,更不用说要求政府提出国家发展计划或质疑其领导层的有效性。想象一下,没有更多的紧急情况,没有敌人密谋反对俄罗斯。普京能提供什么替代议程来保住他的权力?

特朗普曾多次表示,他认为普京希望与乌克兰和平相处。但这与美国情报相矛盾,美国情报表明普京对任何长期和平协议都不感兴趣。普京继续进攻的好处有很多。

可以肯定的是,普京可能确实想要一个战争暂停。招募愿意在乌克兰作战的士兵的成本已经变得非常高昂,国际制裁正在损害过热的经济和俄罗斯精英阶层。俄罗斯官员公开预测西方公司回归的可能性,这是一个西方制裁已经造成经济损害的标志,表明他们渴望看到制裁解除。普京仍然相信他将接管整个乌克兰,但要做到这一点,他需要时间来补充军火库并招募到更多士兵。

普京可能同意短期停战的另一个原因是俄罗斯人民也赞成结束战争。独立民意调查公司Russian Field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支持和谈;55%的人表示他们支持无条件的停火,76%的人表示他们支持普京与乌克兰签署和平协议。

但停战和确保长期和平是有区别的。很明显,普京为自己和国家制定的长期目标意味着他对长期和平不感兴趣。最可能的情况是,普京将利用任何停战来恢复俄罗斯的军事能力。一旦他实现了这一点,他的统治逻辑表明普京将恢复对乌克兰或其他国家采取的敌对行动。这就是为什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理所当然地坚持安全保障的原因。

事实上,普京下次攻击的可能不是乌克兰。一个更容易攻击的目标是邻国白俄罗斯,这个国家由一位年迈的独裁者领导,与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接壤。俄罗斯军队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从中期来看,这对其任何邻国都构成威胁。如果俄罗斯完全控制白俄罗斯,这些国家——其中三个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将发现自己处于俄罗斯边境,并受到直接威胁。

那么特朗普如何才能阻止这种情况发生呢?坚持和平协议应包括促进俄罗斯经济和社会长期变革的条款。

首先,协议应包括防止俄罗斯重新武装的条款,而这当然是普京可能会反对的。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欧洲所有国防预算的总和。俄罗斯的国民经济无疑将继续处于战争状态,俄罗斯将需要零部件、电子设备和机械来制造现代武器。俄罗斯可能会极力推动西方解除制裁,包括目前的技术出口禁令。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制裁,特别是禁止西方高科技出口到俄罗斯的制裁,应该继续实施。西方不应该通过解除对高科技的制裁,让俄罗斯轻易重新武装。

其次,俄罗斯应该为乌克兰的重建买单。正是俄罗斯给乌克兰造成了成百上千亿美元的损失。基辅经济学院估计,乌克兰基础设施的直接损失已达到 1700 亿美元。俄罗斯应该为重建买单,这个想法完全符合常识,也符合特朗普对国际关系的交易和互惠态度。欧洲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拥有强大的谈判地位,因为在西方国家,俄罗斯价值 3000 亿美元的资产被冻结。

俄罗斯对乌克兰赔偿的想法即便是在俄罗斯内部的抵抗力量中也不受欢迎。但让普京免于此事,不仅不公平,而且会鼓励他今后采取同样的做法。俄罗斯被迫向乌克兰提供重建基金并确保这些资金不能被用来重新武装它自己。因此,务必向俄罗斯施压,使其承担乌克兰重建的财政责任,和解应该将取消某些非军事制裁与俄罗斯向重建基金支付资金联系起来。

第三,有一些条款可以减少普京在国内的镇压,使他更难再次召集俄罗斯社会力量参战。一种可能的方法是重新实施类似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的条款,该修正案要求苏联同意尊重某些人权并允许犹太人移民,以换取扩大与美国的贸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解除部分制裁的回报,西方可以坚持要求俄罗斯释放政治犯,废除审查法,包括禁止“外国代理人”和其他被视为敌视政权的组织,并解除对 YouTube、Facebook 和 Instagram 等平台的封锁。

近年来,促进人权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但这样的规定将降低俄罗斯未来侵略的可能性。从我自己的观察得知,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之前,侵犯人权的行为愈演愈烈,包括非法监禁、谋杀和对独立媒体的打压。相反,国内有权势、不惧反对政府的人是对无谓战争的天然威慑。自由媒体也是如此。

我的许多朋友(不是俄罗斯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普京不关心俄罗斯在乌克兰的高死亡人数。答案很简单:他不需要,因为只有国家控制的媒体,他也不对其公民负责。忽视普京权力方程式中的国内部分,只会延续他在俄罗斯境外的侵略行为。

在当前情况下,乌克兰停火的必要性迫在眉睫。但执行很重要。如果特朗普政府希望达成一项结束战争的好协议,就需要在细节上多加注意。

原文链接:https://www.politico.com/news/magazine/2025/03/18/ukraine

-putin-peace-deal-zhanna-nemtsova-00205594

【译丛】意欲实现乌克兰和平,务必考察普京启动战争的原因最先出现在议报。

from 议报 https://yibaochina.com/?p=255469


吐斯廉屠杀博物馆: 见证柬埔寨红色高棉之暴政

1975 年 4 月 17 日金边沦陷、波尔布特夺取柬埔寨政权,开始了将近4年的大屠杀。上百万的柬埔寨人被关进监狱与集中营,其中最可怕的一个便是位于金边附近的S-21。这所监狱见证了红色高棉对付囚犯残酷的手段,目睹成千上万的人生命的最后一刻。曾经的刑场现已被改为博物馆,为了纪念柬埔寨历史上这血腥的一页。 

S-21 是红色高棉于柬埔寨成立的最大的集中营。

此建筑前身是法国人修建的学校,于1975年波尔布特夺取柬埔寨政权后被改造成监狱。

在红色高棉夺权五十周年之际,这座目睹了柬埔寨血腥史的建筑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Hai Ly Heap,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参观者说:「在上学的时候,我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段历史的恐怖。但在这里,我感到不寒而栗。那是一个超乎想象,极其残酷的政权。」

这曾是金边南部地区的一所小学和中学,教室被改成了审讯室,各种刑具仍呈现在场,证明了当年政权残暴的手段。

Amizone, 毕业班学生说:「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他们遭受了残酷的折磨。我不明白高棉人怎么会让其他高棉人经历如此痛苦。」

现在,臭名昭著的 S-21 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档案中心,这里保存着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见证价值的文件,尤其是囚犯的审讯、供词和处决。

自 2009 年以来,吐斯廉屠杀博物馆保留的档案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

Soeun Puthi Reaksmey,法律系一年级学生 说:「我们需要学习柬埔寨的历史。我们需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这种民族分裂决不能再次发生。为了防止悲剧重演,每个人在行动之前都必须考虑到自己行动的后果。」

1975 年至 1979 年间,约有 20,000 名柬埔寨男子、妇女和儿童被定为政治犯并关押在 S-21 监狱。

当解放军于 1979 年 1 月 7 日抵达时,只发现其中 12 人还活着,包括 4 名儿童。

导演:

Chansamnang SIM

Danel TUY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50327-%E5%90%90%E6%96%AF%E5%BB%89%E5%B1%A0%E6%9D%80%E5%8D%9A%E7%89%A9%E9%A6%86-%E8%A7%81%E8%AF%81%E6%9F%AC%E5%9F%94%E5%AF%A8%E7%BA%A2%E8%89%B2%E9%AB%98%E6%A3%89%E4%B9%8B%E6%9A%B4%E6%94%BF


Wednesday, 26 March 2025

特朗普还要向普京让步 泽连斯基在巴黎提警告

虽然主导谈判的美国此前声明中没有提到取消制裁是俄罗斯停火的先决条件,但特朗普周二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有五六个条件,我们正在考虑所有条件。” 就在特朗普打算向普京继续让步的时候,泽连斯基到访巴黎与法国总统会晤。 

法国总统马克龙26日晚间会见泽连斯基,泽连斯基也接受多家欧洲媒体采访。陪同乌克兰总统访问的还有乌克兰国防部长鲁斯泰姆·乌梅罗夫,他此行旨在讨论加强乌克兰军队和乌克兰生产本地化等问题。

泽连斯基称,“普京正在为春季攻势做准备”。在周三发表的《费加罗报》采访中,乌克兰总统相信:“普京正试图赢得时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6日呼吁美国进一步制裁莫斯科。他说,俄罗斯无人机今天夜间袭击乌克兰,并在多处造成破坏,莫斯科显然没有追求“真正的和平”。而就在前一天,美国宣布了在沙特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进行的两场谈判所达成的两项停火协议,不过却立即因俄罗斯提出的一系列附加条件而引发质疑。                                                                                                                   

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克里姆林宫对与美国的对话“感到满意”,并报告称正在与华盛顿进行“密切”接触,并补充说,与美国的“真正密切”接触仍在继续。

首先看俄罗斯最新发动的对乌克兰袭击:乌克兰军方通报总计发生117起无人机袭击。泽连斯基在社群媒体X平台上写道:“在停火谈判后发动如此大规模袭击,是向全世界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莫斯科不会追求真正的和平。”泽连斯基特别提到其家乡克利福洛(Kryvyi Rih)和北部苏梅州(Sumy)都受到俄罗斯的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的声明中没有提及俄罗斯在晚间袭击能源基础设施,但泽连斯基说,俄罗斯的攻击违背了和谈的精神。

俄罗斯方面只通报自己摧毁无人机的情况表示:已摧毁9架无人机,其中2架在黑海上空。

美国25日在沙特会谈后宣布两项停火协议,而协议基本细节引发一系列质疑。美国表示:美方与乌克兰和俄罗斯分别达成了停止在黑海及对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攻击的协议。但克里姆林宫之后单方面声明显示:俄方是有条件的:除非部分俄罗斯银行能重新和国际金融体系连结的话,否则黑海协议不会生效。也就是说:美国首先需要解除影响俄罗斯农产品出口的一些国际制裁,俄罗斯才能接受暂时停火。

克里姆林宫还标榜说:俄方已开始暂停攻击乌方的能源目标。但外界发现:所谓协议中没有停止攻击民用目标的内容。美国并未能逼迫俄罗斯放弃攻击民用目标,只能逼迫双方放弃攻击能源目标,这显然不利于乌克兰。

在沙特阿拉伯与乌克兰和俄罗斯官员分别进行了数天的谈判后,白宫周二发表声明表示,双方已同意“确保航行安全,消除使用武力,并防止在黑海将商业船只用于军事目的”。泽连斯基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乌克兰同意停止在黑海使用军事力量。尽管尚不清楚周二协议何时生效,但泽连斯基认为:这些协议立即生效。但克里姆林宫却表示:除非部分俄罗斯银行重新和国际金融体系连结,否则协议不会生效。

对于沙特谈判的评价,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3月25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Putin)希望结束战争,但是可能试图推迟俄乌战争全面停火。在周二晚上播出的采访中特朗普对Newsmax表示,“我认为俄罗斯希望看到战争结束,但他们可能在拖延时间。”

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无法掩饰:俄罗斯试图拖延时间。因为俄方反复提出:只有在因入侵乌克兰而对俄罗斯的银行和出口实施的部分制裁解除后,俄罗斯才会执行由美国斡旋达成的停止在黑海使用武力的协议。而克里姆林宫就会谈发表声明,为休战提出了更多条件,包括解除对俄罗斯农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和涉及出口食品公司的制裁,以及重新与SWIFT国际支付系统连接。

虽然美国此前的声明中没有提到取消制裁是停火的先决条件,但特朗普周二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有五六个条件,我们正在考虑所有条件。”

泽连斯基批评华盛顿决定协助恢复俄罗斯农产品进入全球市场的通道,并表示这样做正在“削弱“盟友的立场,因为这等于是开始解除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

据路透社报导,泽连斯基25日就表示,俄罗斯已经在欺骗全世界。他说:“不幸的是,甚至现在,甚至今天,在谈判的当天,我们已经看到俄罗斯人开始进行操控。”“他们已经在试图扭曲协议,实际上是在欺骗我们的调解人以及全世界。”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5%88%86%E6%9E%90/20250326-%E7%89%B9%E6%9C%97%E6%99%AE%E8%BF%98%E8%A6%81%E5%90%91%E6%99%AE%E4%BA%AC%E8%AE%A9%E6%AD%A5-%E6%B3%BD%E8%BF%9E%E6%96%AF%E5%9F%BA%E5%9C%A8%E5%B7%B4%E9%BB%8E%E6%8F%90%E8%AD%A6%E5%91%8A


美智库报告:中共对台的恶意行动 已威胁台湾民主社会

来源:
法广

美国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一份报告“中共对台的秘密行动”,详列中国对台所发动公开及秘密的政治战行动。报告也提出对台政府建议,包含加重间谍刑罚并强化监督现任及卸任官员赴中。

美国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近期发布由前中央情报局分析师、中国问题专家马提斯(Peter Mattis)与Cheryl Yu所执笔的“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秘密行动”报告。

中国共产党对台进行三大秘密行动

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台湾进行广泛的秘密行动,作为其全面政治战的一部分。这些行动超越了传统的情报收集,更破坏了台湾的社会凝聚力、体制完整性和抵抗意志。这些秘密行动包含三大部分:情报行动、网路空间作战以及统战活动。

台湾面临中共一系列秘密政治战行动,其应变能力受到这些威胁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挑战。中共的目的就是要削弱台湾抵抗意志,并在中共控制下最终吞并台湾。如果不加以遏阻,这些行动恐怕从内部瓦解台湾。

马提斯在报告中提到,没有任何民主政体像台湾一样面临如此规模的外来威胁,影响其完整性与独立性。中共对台湾的恶意意图和影响力行动,及其对台湾民主社会所构成的威胁与伤害,是真实存在的。

中国问题专家对台政府建议

报告也对台湾政府提出建议,包括建立外国代理人登记机制、加重对间谍刑罚、加强网路安全认证与政府安全协定,并强化监督现任及卸任台湾官员赴中活动,要求出发前30天公开行程,严禁闭门会议,且所有正式会议都需要有外交人员在场、记者采访及完整记录。

尤其是外国代理人登记机制,像澳洲、加拿大、英国及美国都有法律架构要求代表外国委托人行事时必须公开注册,以提高透明度。并以此划分出那些企图隐藏背后外国势力来源的人。虽然这些法律架构并不完美,但能初步界定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哪些为不可接受。

报告也建议将未登记的外国势力代理人视为刑事犯罪。不过,民主国家很难处理间谍活动,因为刑事审判往往要求公开机密资讯,但有些相关资讯则可能必须受保护。在美国许多间谍以“未登记的外国代理人”罪名受起诉。美国政府不必证明当事人是否因泄密而损害国家安全,只需证明当事人受外国势力指示行动。

马提斯也提到,台湾现行安全审查制度是由各机关规定及国家相关法律拼凑而成。若能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审查制度,强化官员离任后的审查,将使政府员工遵守更高的行为准则,包括在严重泄密案件中承担刑事后果。

加强对间谍活动的惩罚

在这份报告中也列举出近来在台的许多间谍案例,并建议台湾能透过额外的刑事强化措施加强对间谍活动的惩罚。像是有较大政治后果或威胁台湾政府完整性的罪行,则可立法加重刑罚。例如因招募其他官员、军官参与间谍活动而犯下国家安全相关罪行的政府官员,或协助与中国情报和统战机构联系等。

另外,如果个人不只参与间谍活动,还涉及散布中共言论、参与中国境内的统战活动或具有更大政治影响力的活动时,也可适用加重刑罚。

最后,报告也对台湾独立记者训练和网路安全等方面做更全面的提议。马提斯认为训练记者及奖助计画是遏阻中国渗透的可行做法。尤其政治战相关报导复杂,民间社会有时更有能力调查。记者不只能发挥第四权的传统监督作用,还可以发掘政府看不见的问题。并建议可设立由政府、媒体或私人捐款赞助的基金,来支持更独立的报导。

台湾总统赖清德在3月13日国安高层会议中,针对日益加剧的中国统战渗透已提出因应策略,宣布将中国定调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恢复军事审判制度。更表示恢复军事审判是根除间谍问题的必要之举。可见中共间谍活动已成为台湾国家安全问题核心之一。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7%BE%8E%E6%99%BA%E5%BA%93%E6%8A%A5%E5%91%8A%EF%BC%9A%E4%B8%AD%E5%85%B1%E5%AF%B9%E5%8F%B0%E7%9A%84%E6%81%B6%E6%84%8F%E8%A1%8C%E5%8A%A8%7C%E5%B7%B2%E5%A8%81%E8%83%81%E5%8F%B0%E6%B9%BE%E6%B0%91%E4%B8%BB%E7%A4%BE%E4%BC%9A.html


美年度情报报告:中国是美国全球利益主要威胁

周二(3月25号)公布的一份美国情报报告称,中国是美国全球利益的主要威胁。在这份名为“美国情报界 2025 年度威胁评估”非保密报告中,概述了美国主要情报机构对外国和犯罪组织所构成威胁的 “整体看法”。 

报告指出,几个主要国家行为体: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对美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利益构成了近似和持久的威胁,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对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构成了挑战。中国是最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威胁美国利益的行为体,尽管它比俄罗斯、伊朗和朝鲜更加谨慎,不愿意因过于激进和破坏性而危及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和外交形象。注意避免表现得 “过于咄咄逼人”。而这些行为体之间不断加强的合作扩大了威胁,增加了一旦与其中一个行为体发生敌对行动,可能会吸引其他行为体参与的风险。报告称,俄罗斯与伊朗、朝鲜和中国一道,试图通过精心策划的行动向美国发起挑战,以获取优势,而莫斯科在乌克兰的战争为“在大规模战争中对抗西方武器和情报提供了丰富的教训”。

这份长达33页的报告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关于美国对中国的担忧。在中国部分的挑战战略概述中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希望在 2049 年之前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将寻求增强其实力和影响力,以塑造世界事件,创造有利于中国利益的环境,使美国更加尊重中国的利益,并抵御国内外对其声誉、合法性和能力的挑战。

在介绍中国对美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利益构成的威胁中,又细分高科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物安全,太空和军事等章节分别评估说明。报告称北京将加大对台湾的军事和经济胁迫。报告称:“解放军可能正在稳步但不均衡地发展其夺取台湾,如果有必要的话,阻止美国军事干预的能力。”

“最强大的战略竞争对手”

该报告称,中国有能力使用常规武器打击美国、通过网络攻击破坏美国基础设施以及瞄准其太空资产。中国人民解放军很可能计划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来制造虚假新闻、模仿人物并启用攻击网络。报告认为:“中国几乎肯定有一个多方面的国家级战略,旨在到2030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强国。”

这份报告也判断“北京将继续扩大其邪恶、胁迫和颠覆性的影响活动”,以削弱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力量。 情报机构还警告说,北京将寻求反对它所认为的“(华盛顿)玷污中国国际关系和推翻 ”中国共产党的 “运动”。

据路透社,这份报告是在特朗普总统的情报负责人向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作证之前发布的。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向委员会表示:“中国军队正在部署先进武器,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隐形飞机、先进潜艇、更强大的太空和网络战装备以及更庞大的核武器库。” 她将北京称为华盛顿“最强大的战略竞争对手”。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告诉参议院委员会,中国只是“间歇性地”努力遏制引发美国芬太尼危机的前体化学品流动,因为中国不愿打击利润丰厚的中国企业。 他认为“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中国打击芬太尼前体。”

据这份报告,中国政府认为华盛顿对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其与美国盟友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破坏中国共产党的统治,阻止中国实现其目标。中国领导人最担心的是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的强烈一致的反对,并正在通过加强与俄罗斯和朝鲜等伙伴的关系来部分地应对。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也会寻找机会缓和与华盛顿的紧张关系,只要他们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北京、保护其核心利益并为巩固其地位赢得时间。中国可能会继续摆出姿态,以便在与美国的潜在冲突中处于有利地位。中国将继续试图就统一问题向台湾施压,并将继续针对美国目标开展广泛的网络行动,以获取间谍活动和战略优势。

但报告指出,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国内挑战,包括腐败、人口失衡以及财政和经济下行等,这些都可能损害执政的共产党在国内的合法性。由于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低迷,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将继续放缓,而且中国官员似乎正准备应对与美国更多的经济摩擦。

据美联社,在参议院之后,特朗普总统的高级情报官员将于周三向众议院议员介绍美国面临的全球威胁,作为对美国面临的威胁进行年度审查的一部分。但和周二的听证会一样,他们可能会因使用社交群组短信讨论对也门军事打击计划而再次受到质询。

中国方面,中国外交部周三被问及该报告时表示,“奉劝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权逻辑镜像中国,不要用过时的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不要以战略竞争为名行对华遏制打压之实,停止以任何方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活动,停止渲染“中国威胁”,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8%A7%A3%E8%AF%B4/20250326-%E7%BE%8E%E5%B9%B4%E5%BA%A6%E6%83%85%E6%8A%A5%E6%8A%A5%E5%91%8A-%E4%B8%AD%E5%9B%BD%E6%98%AF%E7%BE%8E%E5%9B%BD%E5%85%A8%E7%90%83%E5%88%A9%E7%9B%8A%E4%B8%BB%E8%A6%81%E5%A8%81%E8%83%81


《大西洋》公布特朗普高官群聊记录 美防长透露整个打击胡塞武装行动计划

《大西洋》(The Atlantic)杂志周三公布了特朗普政府高级国家安全官员之间的整个Signal群组聊天记录,显示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Pete Hegseth)在本月代表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打击的美军飞行员升空前,就提供了执行任务的战机起飞的准确时间和炸弹投掷时间等信息,以及群内官员之间的探讨和对话。 

在披露这一消息之前的两天里,特朗普的情报和国防机构的最高级内阁成员一直在努力解释,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所说的机密细节是如何出现在包括《大西洋》杂志主编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在内的非机密Signal群组聊天中的、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称,Signal聊天工具上没有发布任何机密信息。

赫格塞思拒绝透露他是否在Signal群组上发布了机密信息。他正在印太地区访问,迄今为止其只是轻蔑地对待提问,称自己没有透露“战争计划”。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Tulsi Gabbard)和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周二告诉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应由赫格塞思决定他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机密。

《大西洋》周三所披露的信息之具体令人瞠目结舌,其中包括为保护军事打击行动安全而严格保密的信息类型。在这一群聊中,赫格塞思发帖写道:

“12时15分美东时间:F-18战机起飞(第一套攻击方案)”

13时45分:“‘基于触发器的’F-18第一次攻击窗口开始(目标恐怖分子在他已知位置,因此应该准时——同时,攻击无人机发射(MQ-9无人机)”

“14时10分:更多F-18战斗机起飞(第二套攻击方案)”

“14时15分: 攻击型无人机锁定目标(此时第一批炸弹肯定会投下,等待先前‘基于触发器’的目标)”

“15时36分,F-18第二次攻击开始——同时,第一枚海基战斧导弹发射”

“更多信息将陆续发布(根据时间表)”

“我们目前在行动安全(OPSEC)上没问题”——OPSEC即行动安全。

“祝勇士们一路顺风”。不久,美国副总统万斯(J. D. Vance)给群内人员发短信说:“我会为胜利祈祷”。

根据被披露的群聊记录,下午1时48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Mike Waltz)发送了以下短信,其中包含有关打击地点,显然是在也门萨那情况的实时情报:“副总统(万斯)。大楼倒塌。多次确认身份。皮特(赫格塞思)、库里拉、IC,干得漂亮”。

华尔兹在这里指的是防长赫格塞思、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Michael E. Kurilla)将军和IC,即美国情报界。“多次确认身份”的说法表明,美国情报部门已利用人力或技术资产确定了胡塞武装目标的身份。

六分钟后,万斯显然对华尔兹的信息感到困惑,他写道:“什么?” 下午2点,华尔兹回复说:“字打得太快了。第一个目标——他们的头号导弹手——他走进女友大楼时我们确认了他的身份,现在大楼已经倒塌”。

一分钟后,万斯回复道:“非常好”。35分钟后,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写道,“一个好的开始”。华尔兹紧接着发了一条包含拳头表情符号、美国国旗表情符号和火表情符号的短信。胡塞武装控制的也门卫生部报告说,至少有53人在打击中丧生,这一数字尚未得到独立核实。

当天下午晚些时候,赫格塞思发帖称:“美国中央司令部已经/正在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他随后告诉大家,攻击还将继续:“大家干得漂亮。更多打击将在今晚持续数小时,明天将提供完整的初步报告。但到目前为止,时间准时,目标明确,读数良好”。

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在这一名为“胡塞武装 PC小组”(Houthi PC small group)的群聊中加入了一名记者。该群聊包含19个手机号码成员,依据披露名单其成员应包括副总统万斯、防长赫格塞思、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副国家安全顾问黃之瀚、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白宫幕僚长怀尔斯、财政部长贝森特、财政部副部长卡茨 、国家反恐中心主任肯特、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国务卿鲁比奥、国务院顾问尼德汉姆、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等。该群聊的管理员显示为华尔兹。

该群聊的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将谁排除在外: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格雷迪(Christopher W. Grady)海军上将目前以代理身份担任主席职务,因为特朗普在今年2月解雇了前主席布朗(CQ Brown Jr.)将军。五角大楼表示不会就此事发表评论,尚不清楚目前担任总统最高军事顾问的格雷迪为何不参加有关军事打击的讨论。

邀请戈德堡加入群聊的华尔兹周二称,正调查“他(戈德堡)到底是怎么进入这个房间的”。戈德堡表示,曾询问白宫是否反对发表群聊记录,白宫的答复是希望他不要发表。

Signal是一款公开的应用程序,可以提供加密通信,但也可能被黑客攻击。该平台未被批准用于携带机密信息。据一位无权公开讨论此事并匿名的美国官员称,3月14日,即打击胡塞武装的前一天,美国国防部提醒有关人员注意Signal的脆弱性,特别是俄罗斯正试图入侵该应用程序。

一个已知的漏洞是,恶意行为者如果可以访问一个人的手机,就可以将其设备与用户的Signal相连,从而对信息进行远程实时监控。

就《大西洋》公布的群聊记录,万斯周三通过社交媒体平台X回应称,“很明显,戈德堡夸大了他所拥有的东西。但有一件事特别突出。还记得他攻击拉特克利夫泄露一名中情局特工的事吗?原来拉特克利夫只是说出了他的幕僚长的名字”。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94%BF%E6%B2%BB/20250326-%E5%A4%A7%E8%A5%BF%E6%B4%8B-%E5%85%AC%E5%B8%83%E7%89%B9%E6%9C%97%E6%99%AE%E9%AB%98%E5%AE%98%E7%BE%A4%E8%81%8A%E8%AE%B0%E5%BD%95-%E7%BE%8E%E9%98%B2%E9%95%BF%E9%80%8F%E9%9C%B2%E6%95%B4%E4%B8%AA%E6%89%93%E5%87%BB%E8%83%A1%E5%A1%9E%E6%AD%A6%E8%A3%85%E8%AE%A1%E5%88%92


有评称"亚亚"在台湾陷妄议中央 习近平或也哑口无言

高唱“武统台湾”的亚亚,自诩为战狼、对红色意识形态坚定不移。在台湾被限期驱逐后,她原以为返国能获体制肯定,至少可在民族主义的浪潮中刷一波“英雄回归”的热度。然而现实无比冷酷:没有迎接、没有掌声,只有沉默与调查。亚亚不仅未能“立功”,反而成为踩线过火的麻烦人物,迅速被当局划入“妄议中央”的警戒范畴,成了反面教材。 

据新头壳今天引述洪耀南观点称,战狼亚亚让习近平哑口无言:一场忠诚测试沦为政治荒谬剧。因这场事件,俨然成为中共体制内一场关于“忠诚逻辑”的政治寓言:在极权的忠诚测试中,越高声叫喊者,越可能最先触雷。

据该评论,亚亚在台湾高喊“解放军来了”,这些看似激进爱国的言论,本以为能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中国社会中引发共鸣吸一波流量,甚至博得当局好感。但她忽略了一件事:中国不是任何阿猫阿狗都可以用“爱国”换来政治资本的社会。

中共当局要的,是可控的民族主义,而非脱缰的战狼叫嚣。亚亚的发言未踩在中央对台政策的语境上,反而如一枚自走炮,擅自诠释路线,扰乱大局。她原本以为在替党立功,结果被视为“派坏王”,成了干扰统一大业的障碍,而非助力。

亚亚的遭遇不是孤例。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仅因对经济政策稍有批评,即遭调职。“妄议中央”已成一条模糊且万用的口袋罪,能压制一切不合旋律的声音。在“信心”与“正能量”成为政治正确的今天,稍有偏离就可能被贴上“不稳定”标签。忠诚,早已不是激情表态,而是学会沉默。连体制内专家都步步惊心,更遑论亚亚这种未经授权发声、靠流量博版面的“裸蚁”式战狼。

据洪耀南观点称,然而,真正耐人寻味的,还是习近平在中共百年党庆谈话中的措辞选择。强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更称“武统派”在党内必须维护习核心下,不得再“妄议中央的对台政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说法,等同于向党内“武统派”画下界线:对台政策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议题,而是习核心的专属权力。任何在此范围外自说自话的“爱国者”,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整肃的对象。

这不仅是对台政策语境的微调,更是一种内部划线:对台政策是习核心的专属权限,武统派不得僭越发声。任何擅自诠释、抢跑中央步调的所谓“爱国者”,即便满腔热血,也可能成为下个整肃对象。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亚亚在中国体制外,贩卖包装个人是一名忠诚不渝、满口“中国梦”的拥党者。但也正是这份过度包装的忠诚,在未经授权的高调下成了危险因子。

该评论说,她的问题不在言论激烈,而在越俎代庖,抢走了中央的诠释权。这是体制无法容忍的红线:在习未定音前,任何自作主张都将视为“政治妄动”,哪怕动机再忠诚,也逃不过清算。

据该报道洪耀南评论说,亚亚在被驱逐时声泪俱下,指控台湾将她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原本意在营造受害者形象,烘托台湾的“不人道”,成为中国国台办控诉台湾政府的引线。但她万万没料到,真正的深渊在返中之后:无声封口、战狼变弃子。这不仅打脸王沪宁刚刚为习近平赞颂的“风景这边独好”,更像是一记撕破皇帝新衣的巴掌。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326-%E6%9C%89%E8%AF%84%E7%A7%B0-%E4%BA%9A%E4%BA%9A-%E5%9C%A8%E5%8F%B0%E6%B9%BE%E9%99%B7%E5%A6%84%E8%AE%AE%E4%B8%AD%E5%A4%AE-%E4%B9%A0%E8%BF%91%E5%B9%B3%E6%88%96%E4%B9%9F%E5%93%91%E5%8F%A3%E6%97%A0%E8%A8%80


茨仁唯色:勿让藏人的声音消失:RFA与VOA藏语部不应被关闭

 2025.03.25 

唯色 达赖喇嘛 藏人
茨仁唯色曾因其勇敢的著作和文章批评中国政府在西藏的政策,曾多次被软禁。图为茨仁唯色在2008年北京家中,双手合十,站在图伯特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肖像前。 (来源:茨仁唯色)

2025年3月,美国政府以"财政紧缩"和"效率提升"为由,宣布削减国际广播预算,关闭自由亚洲电台(RFA)和美国之音(VOA),其中包括这两个媒体的藏语部,这一决定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无数藏人心上。


RFA和VOA藏语部运行数十年,是藏人突破信息封锁的生命线,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不仅为境内外藏人提供了TIBET真相的窗口,也为国际社会了解TIBET提供了宝贵资讯。多年来,它们的报道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藏学研究及全球人权组织、全球环保组织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如今它们面临被关闭的命运,西藏议题或可能将进一步在国际社会边缘化,全球对藏人处境的关注也可能将随之减弱。


自由亚洲 藏人 美国之音 藏语
住北京的藏人作家和诗人茨仁唯色表示,RFA(自由亚洲电台)和VOA(美国之音)的藏语服务为藏人提供了生存的希望,它们为藏人提供了"了解西藏真相的窗口",这两个电台不仅为在西藏和流亡中的藏人服务,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图为茨仁唯色在2023年8月,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的多吉扎寺窗前望向外面。 (来源:茨仁唯色)

在中国,藏区的信息环境始终异常严峻。2000年启动的"西新工程"旨在将官方声音覆盖至藏地每一个角落。为此,当局在全藏区建设了大量大功率干扰站,专门屏蔽国际涉藏媒体的广播信号,这些设施至今仍在运作。进入2020年代,"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通过遍布全国的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和AI技术,强化对社会的严密管控,藏区是重中之重。截止2023年,中国在全国部署的监控摄像头超过5亿个。同年,康区理塘一所学校因教师与境外亲属用微信联系,并使用RFA藏语节目作为教学材料而被关闭。在这种无孔不入的监控之下,许多藏人仍冒险接收外部讯息——有人爬上高山寻找信号,有人深夜在寺院角落静听,还有人因此被传讯、拘押甚至判刑,只为听见TIBET的真实声音,得知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珍贵讯息。更有无数勇士会将严密封锁的重要消息传送出去,如2024年2月因中国当局修筑水电站将淹没康区德格六座寺院及乡村,当地藏人抗议却遭抓捕和殴打,正是RFA藏语部最先获悉并报道,受到国际关注,这一开发项目才未能继续。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积极拓展其全球信息影响力。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北美、欧洲、非洲等地设立分部,制作多语种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日报》则与美国媒体合作刊登整版内容,等等。CGTN与新华社在YouTube上发布针对西藏与新疆人权议题的反驳视频。尤其在2024年9月,中国更专门成立"西藏国际传播中心",目标是"作为西藏对外传播的窗口,……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全局和对外宣传工作大局,……构建更有效力的涉藏国际传播体系",并宣称要"有效开展涉藏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这种迅猛的全球化信息攻势,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信息传播中的强势布局,与其在藏地的严苛封锁形成鲜明呼应。


唯色 杀劫 文化大革命
茨仁唯色著有《杀劫》一书,书中展示了她父亲拍摄的300多张未曾公开的照片。她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西藏军区的一名军官。该书由RFA的卓嘎从普通话翻译成藏语,书中包括了茨仁唯色秘密采访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藏幸存者的口述记载。 (来源:RFA)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却选择关闭包括藏语部的RFA和VOA,这一决定令人遗憾。《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对此公开叫好,宣称"美国之音瘫痪了!还有那个对中国同样恶毒的自由亚洲电台。这真是大快人心……希望这一局面的发展是不可逆的。"胡锡进的言论再次凸显国际传媒在信息传播与舆论战中的重要性。美国政府一方面声称要捍卫全球信息自由,另一方面却在软实力竞争中主动退缩,拱手放弃了国际传媒的话语阵地,这实在是令人失望。


RFA与VOA藏语部原本是美国在全球传播体系中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它们的关闭不但让藏人失去了重要的信息来源,也让美国在国际舆论场上陷入被动。


拉萨烈日下 唯色 藏语 中国 台湾
茨仁唯色在2024年告诉RFA藏语频道,当她的新诗集《拉萨烈日下》从台湾出版社寄到中国境内时,遭中国海关没收。 (来源:茨仁唯色)

我自2006年起为RFA藏语部撰稿,十九年来撰写了900多篇文章。通过资深媒体人卓嘎的精准翻译和纯正藏语朗读,我的文字传递到藏人听众的耳中与心中。每周一次的播出,不仅让我坚持写作,更让我不断思考和记录西藏的命运。这份坚持最终汇聚成四本书:《听说西藏》《图伯特这几年》(与王力雄合作)、《乐土背后》《疫年记西藏》,它们围绕TIBET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开,是对沉默中的人民、寺院、农牧区、城市与历史的深情回应。如今,RFA藏语部面临关闭令我深感痛惜,但我坚信,它的声音不会就此消失,它的影响也不会终结。它曾是连接境内外藏人的桥梁,也将在藏人的记忆中延续。


自由亚洲 藏人 美国之音 藏语
2023年,茨仁唯色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家书店内。 (来源:茨仁唯色)

事实上,藏人需要的不是更少的外部信息,而是更充沛、更多元、更真实的声音。RFA和VOA藏语部不仅是资讯来源,更是文化的火种、语言的守护者、思想的灯塔。它们让六百万藏人即便身处信息封锁的雪域高原,也能听见自己的过去、认清自己的现在、梦想自己的未来。然而关闭它们,无异于切断一个民族的共鸣、反思与希望。


唯色 软禁 西藏
住北京的藏族作家和诗人茨仁唯色, 不仅多次曾被软禁,还持续受到北京方面对她的严密监控;她的书籍和文章仍然被中国政府禁止出版和发表。这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是茨仁唯色在访问西藏拉萨时的情景。 (来源:茨仁唯色)

我们必须追问:当TIBET的孩子只能听到一种叙事,当城镇与乡村的藏人无法接收远方真实的讯息,当寺院僧侣被困于数据网络和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之中;谁,还能告诉他们,他们的世界并不只有一个被中共当局编写的版本?


为此,我呼吁:


请不要关闭TIBET的声音!

请守护藏人最后的信息渠道!

请让真相继续传入高原,让希望继续穿越边界!

藏人的声音不应被埋没,全球有良知的支持者应携手,让真理之光继续照亮雪域。

藏人已经失去太多,请不要再让我们失去仅存的声音。


茨仁唯色

2025年3月22日,于北京


(本文发表于自由亚洲电台:https://www.rfa.org/mandarin/guandian/pinglun/weise/2025/03/25/ws-tibetan-rfa-voa-tsering-woser-opinion/



from 看不见的西藏~唯色 https://ift.tt/K4DtFiW

美国将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防止美技术和商品被滥用

来源:
法广

美国商务部周二将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浪潮集团(Inspur Group)的六家子公司和其他数十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公告中说,浪潮集团被列入清单的原因是为中国军方开发超级计算机作出了贡献。其中五家子公司位于中国大陆,一家位于台湾。浪潮集团本身于2023年3月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实体清单。这些浪潮集团的子公司位列周二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约80家公司和机构之中。

据路透社报导,其中50多家位于中国,其他的在台湾、伊朗、巴基斯坦、南非和阿联酋。这些措施旨在限制中国开发高性能计算能力、量子技术和先进人工智能的能力,并阻碍中方开发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我们不会允许敌手们利用美国的技术来加强自己的军队和威胁美国人的生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周三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滥用各类制裁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浪潮集团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美国还试图阻止伊朗采购无人机和相关军事物品,防止其发展弹道导弹计划和未接受保障监督的核活动。出于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考虑,华盛顿当局会将公司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如果不申请和获得许可证,公司就不能向该清单上的实体出售商品,而申请和获得许可证很可能会被拒绝。

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与安全事务的副部长凯斯勒(Jeffrey Kessler)说,特朗普政府此举的目的是防止“美国的技术和商品被滥用于高性能计算、高超音速导弹、军用飞机训练和无人机等威胁我们国家安全的领域”。

当浪潮集团在2023年被列入实体清单时,超威半导体(AMD) 和英伟达(Nvidia )的高管被问及他们与该公司的交易。路透社无法立即确定这些美企是否继续与浪潮集团的子公司开展业务。英伟达拒绝置评,超威半导体也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其他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宁畅信息产业(Nettrix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中科可控旗下的服务器品牌Suma等。美方指,这些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是因为它们帮助中国开发了超大规模超级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数据并进行大规模模拟。

美国商务部表示,这些企业还为中科曙光(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提供了制造能力,中科曙光是一家计算机服务器制造商,因制造军方使用的超级计算机而于2019年被列入实体清单。

其他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还包括:为推进中国的量子技术能力而购买原产于美国的物品,以及向为其他被列入清单的公司的供应商出售产品,其中包括被视为中国人工智能野心核心的科技企业华为。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AAI)是一家非营利性新型研发机构,也是此次美方制裁行动的目标,该机构周三表示,对此感到震惊,并要求美国相关部门撤回“错误的”决定。



from RFI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7%BE%8E%E5%9B%BD%E5%B0%86%E5%A4%9A%E5%AE%B6%E4%B8%AD%E5%9B%BD%E7%A7%91%E6%8A%80%E5%85%AC%E5%8F%B8%E5%88%97%E5%85%A5%E5%AE%9E%E4%BD%93%E6%B8%85%E5%8D%95%EF%BC%9A%E9%98%B2%E6%AD%A2%E7%BE%8E%E6%8A%80%E6%9C%AF%E5%92%8C%E5%95%86%E5%93%81%E8%A2%AB%E6%BB%A5%E7%94%A8.html


中国宣布以 "煽动分裂国家罪 "判处台湾出版商富察三年有期徒刑

周三(3月26号),负责中国对台政策的国台办称,2023年前往中国期间失踪的台湾八旗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富察(本名李延贺)已于今年 2 月在上海受审并被三年判刑。 

中国国台办曾于本月17日下午以书面形式指出,李延贺(富察)犯“煽动分裂国家罪”一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已于2025年2月17日一审公开宣判,但当时未提到刑期等判决结果。

直到3月26日,中国国台办被日本广播协会记者询问此案后,才对外证实刑期称:“李延贺以煽动分裂国家罪判处李延贺有期徒刑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五万元。刑罚执行期间,有关方面将依法保障当事人及家属各项权益。”

法新社报道,中国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李延贺认罪,没有对判决提出上诉。

2009年在台湾成立的八旗文化出版社总编辑李延贺在2023年前往中国期间失踪。中国当局随后透露,他正因涉及国家安全的罪行接受调查。

李延贺出生于辽宁,曾在台湾生活,并在台湾出版过批评中国共产党的书籍,其中包括一部关于新疆维吾尔人被镇压的历史。

法新社报道称,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台湾的军事和政治压力。北京不排除使用武力控制台湾的可能性。

周三,北京还宣布建立一个新的举报门户网站,现在,国台办网站的主页上有一个浮动弹出窗口,名为 “ ‘台独’ 打手、帮凶迫害台湾同胞恶劣行径举报专栏”,将用户定向到一个提供举报的电子邮件地址的页面。

据法新社,在宣布这一新功能时,国台办发言人指责台湾执政党民进党 “捏造罪名,压制岛内不同意见,限制言论自由,打压 ”支持与中国发展关系的人士。”

就在此消息发布之前,台湾撤销了在台湾生活了十多年”中配“,网名为 “亚亚在台湾”的网红的居留许可,她被指曾在抖音上发布的视频中主张“武统台湾”。在法院驳回她针对政府驱逐令的请愿后,她最终于周二被迫离开台湾。

周三,台湾八旗文化就其总编辑富察被判刑发表声明称:“八旗同仁感到非常难过。唯独万幸的是,现在我们至少能为这段等待加上个期限。”声明继续说:“后续若有事件发展,请各位朋友以陆委会发布的消息为主,八旗就不再发布其他声明。”

法新社报道,台湾总统赖清德本月早些时候将中国描述为 “敌对的外国势力”,并提出了打击中国间谍和渗透的措施。

富察赴中失联事件

中央社报道回顾了富察赴中失联事件始末。

据报道,富察本名李延贺,1971年出生辽宁省,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后与台湾人结婚生子,搬到台湾定居,2009年在台湾成立八旗文化出版社,担任总编辑一职,并于2013年领取中华民国居留证。报道称,富察为完成台湾公民身分申请,2023年3月赴陆探亲和处理注销在中国大陆户籍相关程序,后来失联。消息传出后受到各界关注,海内外出版、学术、文化及媒体工作者,共有超过350人连署声援,呼吁中国当局立即释放富察。陆委会及八旗文化出版社当时则表示为尊重家属,不便公开回应此事。

之后,中国大陆国台办于2023年4月26日证实,富察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正接受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同年5月17日,时任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于2023年3月21日依法对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李延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中央社报道,作为出版人的富察在台出版的书籍,挑战了传统以汉人为中心的史观,部分也触及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批判。他此番被拘捕,外界多认为与其在台出版事业有关,也让台湾出版界人士担心赴中风险。

声援富察连署工作小组代表王家轩过去在记者会上表示,有些中国作家本来跟台湾有合作计划,但因为富察的案子风声鹤唳,原定在台湾推出的书因而不敢出版。 他说:“我相信这对台湾人了解中国大陆的思想文化、文学成就都是不利的。”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B8%AF%E6%BE%B3%E5%8F%B0/20250326-%E4%B8%AD%E5%9B%BD%E5%AE%A3%E5%B8%83%E4%BB%A5-%E7%85%BD%E5%8A%A8%E5%88%86%E8%A3%82%E5%9B%BD%E5%AE%B6%E7%BD%AA-%E5%88%A4%E5%A4%84%E5%8F%B0%E6%B9%BE%E5%87%BA%E7%89%88%E5%95%86%E5%AF%8C%E5%AF%9F%E4%B8%89%E5%B9%B4%E6%9C%89%E6%9C%9F%E5%BE%92%E5%88%91


Tuesday, 25 March 2025

欧盟重启采矿业,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欧盟周二公布了47个项目,涉及在欧盟土地上开发稀土和战略金属比如电动汽车电池必不可少的锂。目的是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确保欧盟的产业安全。 

在经历新冠疫情和乌克兰战争的冲击后,欧盟深刻认识到在某些关键原材料上过度依赖进口的话,可能会使其供应链陷入停滞。

欧盟工业专员斯特凡纳·塞茹尔内(Stéphane Séjourné)周二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告说:“未来,不能让中国的锂成为俄罗斯的天然气。”

斯特凡纳·塞茹尔内公布了47个优先项目,涉及在欧盟的土地上开采、加工和回收稀土及战略金属。

这些项目包括在欧盟开采锂矿、铜矿、镍矿或钨矿,它们将受益于简化的批准程序以及欧盟的财政支持。

自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欧盟希望迅速采取行动。法国出身的欧盟工业专员塞茹尔内承认:“现在有一种紧迫感,而三四个月前还没有这种感觉。”

法新社报道,周二公布的47个项目在13个成员国落实。其中8个项目位于法国,包括位于阿列(Allier)和阿尔萨斯(Alsace)的两个锂开采项目。

塞茹尔内还解释说,“长期以来,原材料一直是欧盟工业政策的盲点。由于原材料过于复杂、成本过高、生产周期过长,欧洲倾向于几乎完全地从国外购买其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塞茹尔内表示,这样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AC%A7%E6%B4%B2/20250325-%E6%AC%A7%E7%9B%9F%E9%87%8D%E5%90%AF%E9%87%87%E7%9F%BF%E4%B8%9A%EF%BC%8C%E4%BB%A5%E6%91%86%E8%84%B1%E5%AF%B9%E4%B8%AD%E5%9B%BD%E7%9A%84%E4%BE%9D%E8%B5%96


亚亚最后限期前离台 涉武统言论成首位被逐陆配

来源:
自由亚洲
 

中国籍配偶“亚亚在台湾”刘振亚涉“武统”言论遭限期离境,周二是最后期限,她上午还在坚拒离开,但下午改变主意,决定前赴台北松山机场乘搭夜机离开台湾。

台湾国际家庭互助协会连络人张宏婷证实,刘振亚会自行搭机出境,据称其目的地是中国福州。

移民署指出,依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19条、大陆地区人民及香港澳门居民强制出境处理办法规定,强制出境费用应由刘振亚自行缴纳或在台保证人负担,到期不缴纳,将依法移送强制执行。

据悉,如果刘振亚坚拒离台且不买机票,移民署会先行垫支相关出境费用,后续再向其在台保证人索偿。

台湾行政院长卓荣泰表示,在主权安全情况下,任何违反法律的,一定会用最严厉方式处置,但过程要用最温柔的态度,此事并无妥协空间。

刘振亚是透过“亚亚在台湾”发布“迟迟不武统”等言论,遭移民署废止在台依亲居留许可,5年内不得再申请,并须于3月25日前自行离境,她曾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声请停止执行,但遭驳回。

“台湾国际家庭互助协会”周二陪同刘振亚在内政部大楼外举行“移民署违反国际公约、迫害陆配、高等行政法院为虎作伥、侵犯人权”记者会,不过内政部无人出面接受陈情;与此同时,由反共网红“八炯”号召、支持驱离刘振亚的群众在另一侧聚集,并大喊“滚回去”。

称被推向“万劫不复深渊”

刘振亚声称“我爱台湾也爱大陆”,她生活在台湾、孩子在台湾、家也在台湾,一旦发生战争,她的孩子未来也要当兵;如果真的被强制驱离,她很无奈,但已经尽最大努力维护个人权益,“我现在在这里不是赖着不走”,而是媒体造谣她假结婚、洗人口,造成她的家庭毁灭,“我只希望清白离开台湾”。

然而,她早前发布影片哭诉移民署和全台湾把她和家人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却引起中国网民不满,纷质疑“祖国怀抱难道不温暖吗?”、“你心心念念的祖国,咋一下成了‘深渊’呢?”、“你回来就成深渊呐?”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4%BA%9A%E4%BA%9A%E6%9C%80%E5%90%8E%E9%99%90%E6%9C%9F%E5%89%8D%E7%A6%BB%E5%8F%B0%7C%E6%B6%89%E6%AD%A6%E7%BB%9F%E8%A8%80%E8%AE%BA%E6%88%90%E9%A6%96%E4%BD%8D%E8%A2%AB%E9%80%90%E9%99%86%E9%85%8D.html


中国颁《反外国制裁法》 外国政客和企业成制裁目标

来源:
自由亚洲

中国政府近日正式颁布并实施《反外国制裁法》的相关规定,对外国干涉内政、采取歧视性措施,或支持危害中国主权的行为进行反制。根据新规,反制措施包括拒发签证、拒绝入境、查封或冻结资产,并对知识产权等领域进行制裁。评论质疑中方此举是模仿西方的做法,而且是为了向国内民众展示姿态,并无实际用途。

据《新华社》报道,周一(24日)公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包含22条条文,主要针对外国政府、组织或个人对中国的制裁行为。当外国采取遏制、打压中国,或对中国公民、组织进行歧视性限制措施,干涉中国内政的情况发生时,国务院有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这些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不予签发签证、驱逐出境、注销签证、查封或扣押资产等。

评论质疑新法“模仿西方制裁法”

旅美时事评论员陈破空对此法的实施提出质疑,认为这类规定应该被称为“仿外国制裁法”。他指出,中方此举似乎是一种被动反应,模仿西方的做法,并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向国内民众展示姿态,并无实际用途。

陈破空说:“给中国人做个样子看,宣传需要,没有实际用途。知道特朗普上台后来势汹汹,中国的企业、领导人可能受制裁,特朗普也公布中共高官腐败情况,他们害怕,不得不推出应对法规,做给中国老百姓看,一副跟美国并驾其驱的样子。”

陈破空还提到,尽管中国推出这些法规,但他认为西方国家并不会因此而退缩或改变对中国的立场,因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政治人物,并不会将资产转移至中国,或将家人移居中国。

美国政治人物在中国资产寥寥可数

曾被中国关押的台商李孟居也对此法提出批评,认为这样的立法具有讽刺性,因为中国高官在美国拥有大量资产,而美国政治人物在中国的资产却寥寥可数。

李孟居说:“中国立这法很可笑,中国高官在美国资产多得数不清。据不成文统计,据说好像有一万亿美金。反观美国政治家在中国有资产、做生意的寥寥可几,特朗普政府成员在中国拥有的资产,马斯克可能最多,可能是最大受害者。”

反制措施可能针对“内政干涉者”

根据中共政军专家龚祥生的解释,这些新规的反制措施范围非常广泛,凡是被中国认定为“干涉内政”的国际人士或组织,均可能成为制裁对象。中方特别强调,与台湾、西藏、新疆、香港等相关的外国政要或机构,均可能被视为对中国主权的挑战。

龚祥生指出,这些新规不仅针对政界人物,也可能涵盖与中国有商务往来的公司,若其协助外国制裁中国,或因中国人权问题参与抵制,也可能面临相应的反制措施。

或针对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预先立法

李孟居进一步表示,中方立此法的背景之一,可能是针对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及其他地缘政治风险进行预先立法,以便在面对外国制裁时有法律依据进行反制。他提到,在香港“反送中”运动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官员进行制裁,而中国也对等地进行报复,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随着中国加强对外国制裁的反制措施,龚祥生呼吁与中国有商业往来的企业提高警觉,注意中国可能会以这些新规为筹码,对特定企业进行制裁或要求交换制裁措施。他指出,如果企业与美方的制裁行为有关,可能会遭受中国的报复。

此外,陈破空也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紧张,加上外资撤出潮日益严重,因此中方在此时推出此法,反而可能加剧外资的撤离,进一步削弱中国的经济吸引力。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4%B8%AD%E5%9B%BD%E9%A2%81%E3%80%8A%E5%8F%8D%E5%A4%96%E5%9B%BD%E5%88%B6%E8%A3%81%E6%B3%95%E3%80%8B%7C%E5%A4%96%E5%9B%BD%E6%94%BF%E5%AE%A2%E5%92%8C%E4%BC%81%E4%B8%9A%E6%88%90%E5%88%B6%E8%A3%81%E7%9B%AE%E6%A0%87.html


俄罗斯为何有意拉联合国参与关于乌克兰战争的谈判?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谈判能力显然正不断在乌克兰议题上面对现实的挑战。美国主导的新一波沙特会谈自23日启动两天之后,25日传出的唯一最新消息是俄罗斯不仅愿意继续与美国直接商谈乌克兰议题,而且愿意让联合国参与谈判进程。俄方谈判代表之一、现任联邦委员会议员卡拉辛(Grigori Karassine)25日向俄罗斯官方通讯社塔斯社表示,俄方将继续与美国进行相关讨论,并将带动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以及个别国家参与。从表面上看,普京政权似乎将目前仅限于美俄或美乌的一对一闭门商谈扩大参与规模,但是且不说尚不知联合国可能以何种形式参与其中,三年来始终无力让双方停战的联合国又如何能在这些至少目前令被入侵国乌克兰置身劣势的谈判中发挥作用更是巨大的未知数。 

的确,虽然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大举入侵乌克兰之后,联合国大会曾两次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案,呼吁俄军立即撤出乌克兰,但这些向被入侵者表达支持的决议案每次都字斟句酌,不仅因为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而且也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在联合国近200个成员国中争得多数支持并非易事。而随着战争的推进,联合国大会在第一份呼吁俄罗斯撤军的决议案时表达出的一致,已经在此后的决议案表决中面对更多的分歧,虽然仍然能争得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但弃权与反对的国家的数字也在增加。乌克兰危机同时深化了国际社会的南北对立。鼎立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国家,与中国、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都在联合国努力争取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

应该说近年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正不断挑战二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多边合作机制。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也伴随着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努力。而中国在这些多边合作机制中的影响力的扩大也更增添了美国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对这些机构的不信任。而俄罗斯与中国与以美欧为首的西方阵营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分歧近年来也不断扩大。无论是此前就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协调立场努力,还是针对朝鲜金正恩政权违反此前联合国的相关决议重新加快弹道导弹研发步伐的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都难以达成共识,足见中俄两国与美、英,法两外三个常任理事国之间的立场分歧。

特朗普重返白宫更令联合国可能扮演的角色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特朗普急于在乌克兰战场达成停火,不惜忽视乌克兰以及欧洲利益,令俄罗斯原本十分孤立的外交处境突然有所转向。2月底,美国向联合国大会递交的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决议草案只字未提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也没有提及乌克兰未来的安全保证。虽然决议案在欧洲国家的压力下做出修改后,以93票赞成,73票弃权,8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但美国随后又将最初的决议草案文本提交安理会审议,并与俄罗斯和中国一道投票支持,在英法等欧洲成员弃权的情况下,让这份只呼吁“ 尽快达成和平“,而只字不提俄罗斯的战争责任的决议案获得通过。

如果说从联合国大会2022年两次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决议案投票中,不难看出国际社会在侵略与被侵略关系上的人心所向的话,今年2月底的两项联合国决议则不仅凸显国际社会的分歧扩大,也尤其凸显出特朗普上任以来美欧跨大西洋同盟关系出现的裂痕:面对俄罗斯,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不再在乌克兰议题上与其欧洲盟友共进退。

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如何能有效的在结束乌克兰战争的谈判中发挥有效作用不得不令人怀疑。当前的相关讨论始终由美国主导,美方代表数日以来频繁在俄罗斯谈判代表和乌克兰代表团间往来穿梭。作为交战方的乌克兰只能被动地在与特朗普政府代表的商谈中,尽可能缩小对其利益的损害。尽管乌克兰战争如何结束直接关系着欧洲未来的安全,而欧洲各国三年来也始终与美国合作,努力支持乌克兰,但欧洲目前并没有被邀请参加相关的讨论,乌克兰3月11日无条件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方案后,普京政权虽然没有公开反对这项方案,但也不断提出新条件,而不做任何实质性让步。如今俄方表示愿意扩大谈判范围,接受联合国参与,是否是以表面的开放姿态,争取时间,让自己在谈判中的筹码最大化,值得后续关注。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8%A7%A3%E8%AF%B4/20250325-%E4%BF%84%E7%BD%97%E6%96%AF%E4%B8%BA%E4%BD%95%E6%9C%89%E6%84%8F%E6%8B%89%E8%81%94%E5%90%88%E5%9B%BD%E5%8F%82%E4%B8%8E%E5%85%B3%E4%BA%8E%E4%B9%8C%E5%85%8B%E5%85%B0%E6%88%98%E4%BA%89%E7%9A%84%E8%B0%88%E5%88%A4


中配网红「亚亚在台湾」因武统言论遭下令离境但作最后抵抗 民团呼吁取消中配特权

「亚亚在台湾」中配网红因鼓吹武统言论遭限期离境,亚亚在限期内最后一日(25日)表示,将不会自动离境并申请停止执行命令。不同民间团体25日有被鼓动批台湾政府反人权,力挺“亚亚”拒绝登机;也有呼吁取消中配依亲特权,并强调鼓吹武统的言论并非只是政治不正确,而是彻底破坏言论自由的基石。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50325-%E4%B8%AD%E9%85%8D%E7%BD%91%E7%BA%A2-%E4%BA%9A%E4%BA%9A%E5%9C%A8%E5%8F%B0%E6%B9%BE-%E5%9B%A0%E6%AD%A6%E7%BB%9F%E8%A8%80%E8%AE%BA%E9%81%AD%E4%B8%8B%E4%BB%A4%E7%A6%BB%E5%A2%83%E4%BD%86%E4%BD%9C%E6%9C%80%E5%90%8E%E6%8A%B5%E6%8A%97-%E6%B0%91%E5%9B%A2%E5%91%BC%E5%90%81%E5%8F%96%E6%B6%88%E4%B8%AD%E9%85%8D%E7%89%B9%E6%9D%83


Monday, 24 March 2025

中国新规强化执行"反外国制裁法"可冻结知识产权

中国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中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并同时实施,内容强调"完善反制措施"及"强化措施执行",且明定中方对反制裁对象查封或冻结的财产,包括现金、股票、知识产权等。 

中央社报道,中国现有的"反外国制裁法",是在2021年6月10日由中国13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表决通过,同日公布实施。周一公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则是对"反外国制裁法"提供更具体的反制措施及程序。

据报导,这项规定全文共22条,主要包括完善反制措施、细化反制程序、加强部门协同、强化措施执行等4大项。

报导指出,在"完善反制措施"上,这项规定将"反外国制裁法"中有关查封、扣押、冻结的"其他各类财产",明定为"包括现金、票据、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基金份额、股权、知识产权、应收帐款等财产和财产权利"。

同时,这项规定明定,"反外国制裁法"中禁止或限制进行的"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教育、科技、法律服务、环保、经贸、文化、旅游、卫生、体育领域的活动。

此外,"反外国制裁法"中的"其他必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禁止或限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或限制在中国境内投资;禁止向其出口相关物项;禁止或限制向其提供数据、个人资讯;取消或限制其相关人员在中国境内工作许可、停留或居留资格;以及处以罚款。

在"强化措施执行"上,这项规定对不依法执行反制措施的机构或个人,中国国务院有关部门有权责令改正,禁止或限制其从事政府採购、招标投标及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出口或国际服务贸易等活动;禁止或限制其从境外接收或向境外提供数据、个人资讯;禁止或限制其出境、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等。

但规定也提到,被反制的组织、个人在"改正行为、消除行为后果"后,可申请暂停、变更或取消中方对其采取的反制措施。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324-%E4%B8%AD%E5%9B%BD%E6%96%B0%E8%A7%84%E5%BC%BA%E5%8C%96%E6%89%A7%E8%A1%8C-%E5%8F%8D%E5%A4%96%E5%9B%BD%E5%88%B6%E8%A3%81%E6%B3%95-%E5%8F%AF%E5%86%BB%E7%BB%93%E7%9F%A5%E8%AF%86%E4%BA%A7%E6%9D%83


Sunday, 23 March 2025

中国强迫维吾尔人在斋月期间工作

来源:
自由亚洲

本台维吾尔语组报道,中国新疆当局强迫维吾尔人在斋月期间工作,以防止他们按照伊斯兰的要求禁食和祈祷。这是中国政府以消除极端主义为名,限制宗教仪式的最新举措。

上周,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的视频显示,维吾尔人在斋月期间被集体强迫劳动,一些人在田里辛苦劳作,另一些人从事清洁工作。今年伊斯兰的斋月从2月28日持续到3月29日。在大多数国家,穆斯林可以自由在凌晨至傍晚太阳西下前禁食,但中国当局多年来以消除宗教极端主义为名,禁止他们在斋月期间禁食——甚至要求人们向官员发送视频证明他们在白天吃过午饭。

维吾尔族还被禁止在周五和其他伊斯兰节日在清真寺聚集。上述抖音(TikTok的中文版)的视频没有提供细节,例如居民在哪里工作,也没有人解释为什么在斋月期间必须工作。“15天来,居民们一直在村和县政府的领导下打扫院子、翻修公共卫生间,”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该县派出所的一名警察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一些居民对斋月期间被迫工作感到不满,但试图为这项措施辩护,称劳动对他们有好处。他说,他们希望借此减少被强迫的劳动时间,如此才有时间做些家务。该县一名居委会成员则说,自斋月开始,维吾尔族人就一直在无偿工作,他们必须按要求打扫卫生,否则会受到惩罚。“我们把家庭分成两组,每组10人,必须完成预期的任务,”该工作人员说。

这位工作人员说,拒绝工作的人将被拘留在当地干部办公室7-10天;如果他们顽强抵抗,就会被带到“营地”,指的是北京在新疆各地建立的再教育营。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4%B8%AD%E5%9B%BD%E5%BC%BA%E8%BF%AB%E7%BB%B4%E5%90%BE%E5%B0%94%E4%BA%BA%E5%9C%A8%E6%96%8B%E6%9C%88%E6%9C%9F%E9%97%B4%E5%B7%A5%E4%BD%9C.html


法新:北京对台谍战威胁越来越多来自...台湾自己的国民

来源:
法广

法新社发自台北的报道说,台湾总统赖清德上周将中国描述为“敌对的外国势力”,台湾正成为北京破坏稳定的目标。但据专家称,这种威胁正越来越多地来自……台湾自己的国民。

据法新社3月23日引述台湾情报机构介绍,中国利用各种“渠道和策略”对台湾军队、政府机构和岛内亲中组织进行渗透。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那些受到经济利益、勒索或亲中意识形态驱使的军队退役人员和现役士兵。目的是让他们窃取机密文件、向中国军队投降,或建立武装团体帮助中国军队入侵台湾。

台湾国安局称,去年有64人因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而被起诉,包括15名退伍军人和28名现役军人。而2023年被起诉的人为48人,2022年为10人。

普通人与军人区别

台湾检查总长邢泰釗告诉法新社:“一般来说,对于违反《国家安全法》的行为,军人的起诉率相对较高。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不进行此类活动”,而是因为“普通人的此类行为并不总是构成刑事犯罪”,而军人受到“更严格的国家安全义务的约束”。

法新社说,台湾和中国在历史上保持着政治、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联系,主要由于家庭关系和共同语言--普通话。据专家称,虽然近年来由于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和冠状病毒大流行,这些交流有所减少,但北京还是找到了其他方法在岛内招募间谍。

比如,利用非正规银行向士兵或退役军人提供贷款或免除债务换取情报,而其他间谍则通过网络游戏接触。

谍网“不断发展壮大”

台湾情报机构称,中国还利用“犯罪分子招募退役士兵,动员其退役战友创建‘狙击大队’,策划针对台湾部队和外国使馆的任务”。

最后,据台湾民进党(PDP)籍议员沈伯洋(Puma Shen)称,台湾的歌手、有影响力的人士和政客也被迫服从北京的命令,传播信息广告、表达亲中观点或者获取情报。

这位研究过中国影响力行动,并于去年因涉嫌“分裂主义”而受到北京制裁的议员表示,(在台湾)中国的间谍网络“不断壮大”。“他们不仅要削弱我们的国防,还要削弱整个民主制度”。

同属民进党的赖清德总统上周将中国界定为“敌对的外国势力”。他表示,正在考虑重建军事法庭,以审判涉及军方的中国间谍案件。法新社说,这在曾实施过近40年戒严的台湾是一个敏感问题。

而最近的一些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台湾人不赞成与中国统一。

提高公众意识

欧洲安全政策价值观中心驻台北办事处的Jakub Janda(楊雅嚳)表示,需采取更多措施来提高人们对中国间谍活动威胁台湾的认识。

他说,“背叛国家的想法必须变得完全不可接受”...“如果社会上有这种感觉,那么中国情报部门就更难招募人员了”。他呼吁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

法新社说,尽管海峡两岸数十年来一直在相互进行间谍活动,但分析人士认为,间谍活动对台湾来说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因为它构成了生存威胁。

近年来,声称台湾是其领土一部分的北京加大了军事压力,几乎每天都在台湾岛周围部署战斗机和军舰,同时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孤立台北。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6%B3%95%E6%96%B0%EF%BC%9A%E5%8C%97%E4%BA%AC%E5%AF%B9%E5%8F%B0%E8%B0%8D%E6%88%98%E5%A8%81%E8%83%81%E8%B6%8A%E6%9D%A5%E8%B6%8A%E5%A4%9A%E6%9D%A5%E8%87%AA%E5%8F%B0%E6%B9%BE%E8%87%AA%E5%B7%B1%E7%9A%84%E5%9B%BD%E6%B0%91.html


博明《沸騰的護城河》給川普2.0台美國防合作的啟示

張紘綸、陳大楨、趙芳儀
上報 2025年03月23日

川普第一任期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2月來台出版《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The Boiling Moat)一書中文版。該書作者除博明本人外,還包括曾任川普第一任國安會主任、現在也回鍋出任川普第二任期國安會資深亞洲事務主任的簡以榮(Ivan Kanapathy)、前美國海軍退役少將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等前官員,對美國、台灣、及盟國提出守衛台灣的政策建議,引起廣泛關注。

距該書英文版出版半年,川普再度就任總統。面對中國日益強硬的灰色地帶行為、透過連續軍演來模擬海上封鎖的威脅、以及美國新政策的不確定性,台灣的國防策略面臨多重挑戰。現在回看,《沸騰的護城河》書中提出的建議如今有何進展?在川普2.0的政策框架下,該書的政策建議將給予台美合作什麼啟示?以下我們將一一檢視。

 「嚇阻比戰爭便宜」,但台灣需要怎樣的國防投資?

 博明在中文新書發表會現場揭櫫這本書的目的,他分析「未來若有台海戰事,中國軍事作戰的重心,將會是以精銳的海軍力量為主」,而這本書就是在倡議「台灣與盟國應該採取『沸騰的護城河』戰略,使台灣海峽成為埋葬中國海軍的墳墓」。要達到這個目的,他支持台灣增加軍事支出,也讚賞賴清德總統所提出的「國防支出提升到GDP 3%以上」的政策目標,表示烏克蘭給台灣的最重要啟示是「嚇阻比戰爭更便宜」,「國防支出佔 GDP 3%是很便宜的投資。烏克蘭投入在應對戰爭的國防預算,佔GDP 高達37%」。

但這樣的目的應該如何達成?台灣的國防預算應該著重何處?本書的作者群是「不對稱作戰」戰略的堅定支持者,強調台灣應該增加購買「更多、更便宜、更靈活」的武器系統,例如游蕩彈藥無人機與各類防空、反艦、反裝甲飛彈,以更有效地以創新和靈活的戰術對抗更大的傳統軍事力量。在過去這幾年內,台灣與美國政府確實已朝這方向進行武器採購,例如書中所提到的彈簧刀300無人機、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海馬士火箭發射系統(HIMARS)與魚叉飛彈。尤其拜登政府相較於第一任川普政府更嚴格遵守這套「不對稱」軍售政策,過去幾年台灣的武器系統採購,可說是加速達到作者群所提目標。拜登政府四年軍售中,新售予台灣的武器系統僅有帕拉丁自走砲屬於傳統大型載具。

然而,針對這樣的採購目標,台美之間的風向並非沒有歧異。台灣國防部近年來的建軍策略強調以「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作為基礎的高低混合策略(high-low mix strategy),主張:小型、機動化系統(如無人機與各類飛彈)雖能提升存活率,但台灣仍須維持基本空中、水面與水下戰力(如國機國造、國艦國造與潛艦國造),以確保空域與海域的軍事平衡,並確保台灣有能力保障進出周圍海域的船艦。支持這樣策略的論者會主張,因此,台灣應持續發展空軍主戰戰機、海軍艦艇與飛彈防禦系統,同時加大投資於無人系統與人工智慧驅動的情報、監視、偵察系統;但這些新興技術應作為傳統戰力的補充,而非取代,以確保防衛體系的穩定。

針對這樣的論點歧異,書中作者仍雖同意軍購策略需兼顧傳統嚇阻能力、不對稱作戰資源與供應鏈韌性,只是在傳統嚇阻力的投資比重與項目上,雙方期待仍有差距。隨著川普回任總統,觀察其第一任軍售模式與近期任命官員的立場,川普2.0的軍售模式,仍可能朝對台灣推動大規模傳統武器軍售移轉,與拜登政府方向不同。台灣也需要儘速釐清上述策略歧異,做出相應調整。
 
博明分析:「未來若有台海戰事,中國軍事作戰的重心,將會是以精銳的海軍力量為主」。
 
軍售不確定性,凸顯台灣國防自主能力必要

另一項在川普2.0新政下更顯重要的,是台灣的國防自主能力。

臺灣長期依賴美國的對外軍售機制(FMS),導致軍購流程受到美國內部決策與生產能力的嚴重影響。例如,魚叉飛彈(Harpoon)、海馬士火箭發射系統(HIMARS)與MQ-9B空中衛士(SkyGuardian)等關鍵武器系統的延遲交運,影響了戰備進度;此外,川普上任後以一紙行政命令凍結大部分對外軍援,雖然臺灣獲得豁免,但這仍讓未來軍事融資與援助的結構充滿不確定性。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台灣本土國防工業的自主生產能力,就愈發重要。

 《沸騰的護城河》書中作者除倡議國防採購,也建議台灣加速本土投資,製造上述更便捷、靈活的武器系統。自2022年以來,有鑒於烏克蘭戰事經驗,台灣政府也推動「無人機國家隊」政策,加速推動本土無人機、反制無人機系統、乃至無人艇的生產。這樣的政策已成功強化台灣無人機供應鏈,並提升產能以支援國軍應用。但整體而言,台灣無人機產業仍面臨高成本、缺乏市場、與缺乏關鍵技術等挑戰,尚待政府投注資源克服。面對川普新政下美國軍售、軍援、融資的變動性增高,台灣國防自主的投資更顯急迫,同時也應積極開拓歐洲及印太地區的防務合作,以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確保長期戰備的穩定性與自主性。

除武器投資,《沸騰的護城河》也強調台灣應強化現役與後備部隊的戰備能力,透過高強度、實戰化的訓練,以確保軍隊能適應現代戰場需求。若無法從制度面改善軍事管理與戰力培養,即便台灣積極強化對外軍購,仍可能因內部管理與執行力不足,削弱其應有的戰力發揮。書中的論點與台灣國防部的意見不謀而合——台灣國防部提出,不對稱戰力是一種整體防衛戰略,其核心在於攻擊敵人的弱點,而非與敵方正面交鋒,而不只是集中在武器採購。因此,除了武器採購之外,國防作戰計劃、人事整備、後勤準備與訓練計畫皆應納入不對稱戰力的思維。若只關注軍購而忽略訓練與演習的品質,台灣的戰力評估將難以反映真實作戰能力。

應對台海封鎖威脅 《沸騰的護城河》呼籲台灣調整策略

除武器採購、國防自主等議題外,《沸騰的護城河》也就台灣面臨的中國灰色地帶行為及武力使用的規劃提出通盤建議。整體而言,書中建議重新評估中國灰色地帶行為所帶來的威脅,重新確立台灣最重要的國防目標,並在有限的軍事資源下扮演正確的角色。

以台海海上封鎖(blockade)或隔離(quarantine)的情境為例,在不構成海上封鎖的隔離或其他灰色地帶行為,中國可運用的手段及法律基礎相當多變,舉凡利用海上民兵船侵擾民間船隻、在國際海域軍演干擾台灣航運,甚至主張台灣專屬經濟區內行使主權並進行海上執法。就此類灰色地帶行為,書中建議台灣應靈活應對,以海上執法單位為對抗灰色地帶行為的主力,以避免風險失控形成軍事對抗,同時台灣相關航運主管機關應預先統籌可供政府指揮的船隻,以確保台灣的對外航運不受阻礙。除此之外,台灣應預備與友盟國家迅速協調,除了請求友盟國家介入海上灰色地帶行為外,更要確保國際敘事權不會落入中國手中。

 

但若中國的行為構成武力使用定義下的「海上封鎖」時,書中明確建議台灣不應試圖以軍事力量對抗中國海上封鎖,也不應以建立足以突破中國海上封鎖的軍事力量為台灣建軍目標。書中認為此時對抗中國海上封鎖的任務將落在以美國為首的盟友身上,而台灣應以維持國內生活穩定及促進國際社會介入為首要規劃目標,例如規劃以非軍事手段維持台灣對外航運、預先儲存充足戰略物資、確保台灣的情況能夠及時傳達於國際社會等等。

 

對照我國國防部現行建軍規劃,《沸騰的護城河》中所提出明確的角色分配和台灣部分建軍方針也有所差異。參照國防部112年國防報告書,台灣海空軍依然將取得制海制空權列主要建軍方針之一;此外,對抗灰色地帶行為也仍是台灣海軍建軍規劃主要目標之一。就此,《沸騰的護城河》直白地表示,儘管台美雙方在2019年後逐漸對於不對稱作戰的意涵達成共識,台灣政府當前的實踐對於實現不對稱作戰的目標有限。

 
在川普2.0新政下更顯重要的,是台灣的國防自主能力。(攝影:張哲偉)

 


從拜登政府到川普2.0,美國協助應對台海隔離、或封鎖情境的策略,又將會有何改變?

 

2024年11月,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曾在華府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所舉辦的研討會中重申美軍具有突破中國海上封鎖的能力。然而如《沸騰的護城河》所述,中國對台的灰色地帶行為手段多變且難以及時判斷是否已構成海上封鎖,書中引述近期美國智庫CSIS的相關軍棋推演結果,表示位屬前線的美國海軍指揮官除了因為缺乏華府的明確授權外,也會因為難以認定中國當下的行為是否構成海上封鎖而錯過介入的黃金時間。因此,書中建議美國應事先規劃對中國不同主張及手段的相對應回應,確立軍事介入的門檻以及政治決心,並確保第一線軍官獲得明確指示與授權,以此確保中國的海上封鎖不會在國際的猶豫之間成形。

 

近期在一連串川普任命官員的國會聽證中,我們尚未觀察到川普任命官員對台海封鎖應對有進一步發言。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近期的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人事案聽證會雖對台灣防務多有討論,但並未論及台海封鎖;另一方面,《沸騰的護城河》書中應對台海封鎖的主筆者簡以榮(Ivan Kanapathy)則已回任國安會資深亞洲事務主任。我們或可預見台美應對封鎖的策略調整,仍會是重要焦點。

 

國防預算辯論與川普全球安全戰略演進

 

隨著川普政府對台灣國防支出的要求不斷變動,川普2.0 全球安全戰略的調整,也仍待持續觀察。

 

在博明2月訪台當週,賴清德總統宣布台灣國防預算將提升至 GDP 3%以上,博明也表示肯定,指出這與美國國防預算的支出比例大致相符;但不到兩週後,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則一改其2024年 GDP 5%的立場,提升至要求台灣應提升國防支出至 GDP 10%。川普本人也主張應達10%。

 

在數字爭辯背後,川普的戰略似乎更傾向推動台灣轉型「前線國家」模式,最主要參考對象之一是以色列——高比例國防支出、普及兵役制度、及對美軍購,構築其強悍國防形象。台灣國防預算自2017年以來已增長80%,但仍無法獨自撐起這樣的模式;另一方面,雖然川普所任命的國安官員如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chael Waltz)及前述提到的簡以榮,皆為友台人士,但在川普政府整體推動政府精簡的背景下,美國國防部未來五年內計劃每年削減8%國防預算,同時向中俄提出削減軍費談判,這些變數都可能影響美國在印太的戰略部署,與台灣的戰略規劃。

 

博明2月的新書發表會,恰逢烏克蘭遭俄國入侵三週年前夕。他在新書發表會強調,一個國家的「戰鬥意志」是戰爭勝敗最重要的變項,而烏克蘭人已向世界展示,「當人們和領導者擁有戰鬥意志時,一個民族可以取得怎樣的成就,成功地抵擋了這個遠比自己強大的敵人超過三年。」

 

演說尾聲,他呼籲:「各位朋友,我們的時間所剩不多!雖然在嚇阻戰略中,外交和公開聲明也有重要的功能,但無庸置疑的——軍事實力,才是能避免中國在台灣引爆地緣政治災難的重要關鍵。在上個世紀,正是軍事實力,才避免了冷戰變成熱戰;在這個世紀,軍事實力,同樣是避免習近平冒險啟動戰爭的重要關鍵。」

 

這番呼籲為未來四年的美台國防合作作出精準註腳。

 

應對新形勢,台灣除審慎面對前述戰略戰術上的調整協商,不變的仍是強化現行國防戰略方向,包括——改善兵役與後備制度、投資自主國防實力並強化無人機、AI等新興科技應用、深化與印太地區各國的軍事技術交流與聯合演訓、在現有的合作機制(如非軍事領域的GCTF)基礎上擴大與各國的安全機制對話,以提升在印太安全架構中的角色。

在變動的戰略重整局勢中,先有戰鬥意志、加速強化自身實力,才能構成後續台美合作的堅實基礎。


※作者:張紘綸為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海外研究員兼國家安全組副組長,曾任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委員委員法案助理,目前就讀於美國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班。陳大楨為科民社中心(DSET)國家安全組海外研究員,曾任台灣國家安全會議幕僚,現為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候選人。趙芳儀為科民社中心(DSET)國家安全組海外研究員,曾任台灣國家安全會議幕僚,現就讀於美國喬治城大學碩士班。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3/20.html


南早:中国公开深海电缆强力切割机

来源:
法广

中文期刊《机械工程师》2月24日发表的一篇同行评审论文称,该工具可在深达4,000米的水下作业。

南华早报3月22日北京消息,中国公布了一款深海电缆强力切割装置,能够切断世界上最坚固的水下通信线路或电力线,这标志着首次有国家正式披露其拥有这种能破坏关键海底网络的资产。可能会动摇全球海上力量的态势。

该工具能在最深4000米(13123英尺)的水下切断线路,是现有海底通信基础设施最大作业范围的两倍。

该装置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及其附属的深海载人航行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目标是支撑全球95%数据传输的铠装电缆(由钢、橡胶和聚合物护套组成)。

虽然它是作为民用打捞和海底采矿的工具而研制,但其双重用途的潜力可能会给其他国家敲响警钟。

例如,在关岛等战略要地附近切断电缆,可能会在地缘政治危机期间破坏全球通信稳定。关岛是美国军方印太第二岛链的关键,是遏制中国的防御战略点。那里拥有十多条光缆,为包括谷歌在内的军事和民用客户提供服务。

据音译名胡浩龙(Hu Haolong)的工程师领导的团队于2月24日在中文期刊《机械工程师》上发表的一篇同行评议论文所述,该切削工具的设计克服了深层出现的几项艰巨技术挑战。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5%8D%97%E6%97%A9%EF%BC%9A%E4%B8%AD%E5%9B%BD%E5%85%AC%E5%BC%80%E6%B7%B1%E6%B5%B7%E7%94%B5%E7%BC%86%E5%BC%BA%E5%8A%9B%E5%88%87%E5%89%B2%E6%9C%BA.html


Saturday, 22 March 2025

专访张伦:美欧关系将不复以往 欧洲会走自己的自强独立之路 (下)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背离”让欧洲遭到重大冲击,同时也令欧洲人觉醒,刺激建设更上台阶,法国塞尔吉-巴黎大学张伦教授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欧洲历史就要翻页,这也将影响世界格局重新洗牌。 

两周前(3月8号)我们播出采访张伦教授的上半部分,现在刊出下半部分。

张伦教授:“提到特朗普,也许他的初衷并不是如此,但结果上却因他的做法推动了欧洲的整合。这一点和普京一样。就欧洲来讲,普京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这些年我们看到的普金的策略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网络攻击、暗杀、包括支持欧洲国家内部的分离主义力量、极右翼的、甚至某些极左翼的力量,达成颠覆欧洲内部稳定,破坏欧洲的建设进程的目的。一个分裂的欧洲是最符合普京的利益的。普京攻打乌克兰,事与愿违,却让欧洲内部在彼此合作上有了历史性的飞跃,迈出了一大步。之前,欧洲在抗击新冠疫情以及稍后在推动经济复苏上已经有过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合作,而乌克兰问题这次又让欧洲建设上了新台阶:过去3年在协作支持乌克兰,制裁俄国的行动上,尽管有特朗普的欧洲内部“小跟班儿”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捣乱掣肘,但基本上欧洲还是在迅速地在往前推进。而这次没有想到的却是,欧洲原来可以指望的老大哥美国却突然间背叛,一下子走到要去跟美国原来也是欧洲的对手俄罗斯勾肩搭背了。那么就欧洲建设上的协调合作这一根本问题来讲,肯定会有新的发展。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进程,充满矛盾,吊诡,不确定性。

欧洲建设的发展最终对普京来说会是事与愿违,而对特朗普、对美国,从长远角度讲未尝不是如此,也绝对是不利于美国巩固其作为一个世界领导者的地位的。最近十来天特朗普所作所为,表态宣示的冲击下,欧洲感到极大的震撼。而在欧洲国家中,法国所受到的冲击相对来说还算好一些,因为法国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戴高乐时代就一直强调自己的主体性,强调相对的独立。这与戴高乐当初对美国、包括在古巴危机之后对美国的一些判断有关。戴高乐当年就曾说,我们不知道将来美国社会政治会怎样,会演变到什么程度,法国必须要自己的自主性。欧洲这几天几乎都在向戴高乐致敬,《金融时报》上有一篇文章,就在说戴高乐是对的,好几个国家欧洲人都在说:我们现在都是“戴高乐主义者”。欧洲很多国家的一些评论,就在强调欧洲突然醒悟这样一种事实。

尽管法国人因以往相对独立的传统,受到的冲击少一点,但震撼也是很大的。在与泽连斯基在白宫椭圆办公室见面当中,特朗普说:我和普京都是被人批评的,将普京当成了好友。有许多人迄今还在给特朗普作各种各样的辩护,这个我们先不去讲,但那一个时刻,特朗普发自内心,很自然地说你们都攻击批评普京,批评我,让人觉得他拿普京当成惺惺相惜的同道者了。这让人明显感到其立场。理解特朗普对普金得看法,这几句话很关键。

欧洲受到冲击最大的不是法国人,而是德国人、是欧洲的其它国家、东欧的一些国家的人们。这些国家比如德国在二战后一直跟随美国,建设民主,相信美国、亲美,驻欧美军重点也是部署在德国;与此类似,东欧这些国家,从共产主义国家阵营、从苏联的压迫当中解放出来后,也是将美国作为他们最值得信赖的老大哥和伙伴。但现在特朗普立场的改变,对这些国家的人们所造成的精神上的、认知上的冲击,恐怕是许多朋友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的,那简直造成一个认知上的原子弹一样的冲击波。这些国家将会有一个痛苦的、激烈的选择。德国在大前天已经宣布要每年要投入1000亿欧元的国防资金,又通过了一个5000亿欧元的基建方案。如果你注意,会看到德国这个新当选的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两周前他竞选时的一些基调跟现在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仅国防上要增加资金,现在又要强化基建投资的增加。所以,未来欧洲的整个的政治、经济、军事,包括一些文化面貌可能都会要发生重大的一些变化。这或许也是欧洲人某种程度上的、一种新的精神上的解放,再认知,当然会很痛苦,面对美国这样的背叛。

实际上这种美国对盟友的不负责任历史上是曾经有过多次,上世纪20年代美国参与欧洲一战之后撤出,40年代在希特勒的压力增大的时候,法国领导人曾请求罗斯福给以援助,但罗斯福就是不回复的,对英国也如此,就像前两年那部讲二战时丘吉尔的电影《至暗时刻》里展现的,丘吉尔希望美国援助,罗斯福也是不答应,不怎么理睬的。整个二战美国的立场的彻底发生变化是因为珍珠港事件。但就整体讲,美国一向对基本的价值还是坚持的,对于强权侵辱弱小的国家,美国还是有些基本是非对错的倾向的,对人权、民主、自由这些价值尽管有时候也有因功利的考量,个案上淡化的现象,但还是作为其价值标准的基本主线的。而现在特朗普的一些作为主张跟这个传统几乎发生断裂,没有关联了。如果大家去查一查,特朗普从当选到现在执政,有没有提到过人权?所以,现在完全是另外一个状况了。而这不仅是对外,就对美国自己的内部事务来讲,这种对价值的忽略,将来给美国带来的遗患也会是很深远的,美国人将来会怎么样处理美国的民主,自由,共和,人权,法治等等这些传统,我想这都是要观察的问题了。

回头再说欧洲,欧洲现在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而我要强调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国防问题,也包括从经济到政治等各个方面,欧洲从此历史要翻页了。而西方阵营在世界中的位置,几天之内也都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其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英国的重返欧洲。尽管英国不会一时重新加入欧盟,但是跟法国、跟欧盟紧密团结的这种趋势将会很大程度强化。而且大家如果注意的话,英国这个与美国具有传统的著名的“特殊关系“的国家,最近这些天反美的情绪空前高涨,形成一个大潮,甚至那些极右的、跟美国特朗普交好的一些政客现在也都噤声,都在表示要维护英国的利益。反而是法国因为有相对独立的戴高乐传统,也多次经历过美国各种不太公正对待的事件,面对川普的一些背叛盟友的做法,不像英国,德国,东欧国家的人们感到那样大的震撼,反应相对平和。

总之,现在发生的种种事件,我想会对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英、法、德这样一个三角轴心、相对合作携手,应付欧洲及国际事务,同时在欧陆可能会看到一个法、德、波兰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魏玛三角”协作的运作上的强化, 从英国,经法国, 德国到波兰,会构成一个战略性欧洲协作连线。至于意大利会怎么样选择还有待观察。尽管意大利现总理梅洛尼和特朗普在意识形态、个人关系上都相对比较好,但是在重要的关于欧洲的利益、也切实关系到意大利的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意大利不可能抗拒欧洲其他的盟友,因为意大利自身的经济利益需要欧洲,需要欧洲整体的贷款,资助,欧洲的安全及欧元的稳定等等,此外意大利自己其他方面的利益如安全利益等,都决定了意大利不可能违背欧洲的整体利益来独行其事,利益得到保护。所以我想今后几年内大概会逐渐形成这样一个格局,会对欧洲,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影响深远。 许多事情在重新洗牌。一个时代真正过去了,就像马克龙在他的电视讲话中所说的,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非常感谢张伦教授接受法广专访。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4%BB%8A%E6%97%A5%E6%AC%A7%E6%B4%B2/20250322-%E4%B8%93%E8%AE%BF%E5%BC%A0%E4%BC%A6-%E7%BE%8E%E6%AC%A7%E5%85%B3%E7%B3%BB%E5%B0%86%E4%B8%8D%E5%A4%8D%E4%BB%A5%E5%BE%80-%E6%AC%A7%E6%B4%B2%E4%BC%9A%E8%B5%B0%E8%87%AA%E5%B7%B1%E7%9A%84%E8%87%AA%E5%BC%BA%E7%8B%AC%E7%AB%8B%E4%B9%8B%E8%B7%AF-%E4%B8%8B


Friday, 21 March 2025

黎時潮:臺灣两岸政策大轉折,歐美似不再順從一中枷鎖


黎時潮 思想坦克 2025 年 3 月 21 日

原题:起風了──國際新局下談賴總統國安談話


2025年三月13日,國安會議後,賴清德總統於總統府敞廳公開講話,將中國認定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因應中國對臺灣五大威脅的十七項策略。


中國窮凶極惡卻了無新意

當天夜間,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透過國台辦網站,發文威嚇臺灣,嗆聲若「台獨分裂勢力膽敢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同時怒罵賴總統「賣台求榮」、「玩火者必自焚」等等了無新意的說詞。

意外的是,隔天,中國舉辦反分裂法二十年座談會上,國台辦主任宋濤的發言,並未針對賴總統的講話提出新的政策想法,反而是將多年來的老調,用新詞重唱一次。或許是因為,中國高層大概還沒想清楚,所以國台辦來不及在反分裂法二十年座談上回應。畢竟,中國的政體決定了官僚的應變快不起來,尤其是這類重大問題。
 

移民署動起來的效應

除了賴總統講話,移民署針對中配亞亞宣傳武統言論的行為,除了取消居留權外,還限期出境否則強制執行的作法,除了獲得許多國人掌聲、表示早該做了之外,還震懾了其他中配,引發了一波社群網站大刪文的風潮。可惜,網路時代的電子足跡很難根除,可以想見,未來或許還有更多這類案例。

賴總統的宣示可謂極大膽,是臺灣面對中國的政策大轉折;回想以前陳前總統喊出「臺灣中國,一邊一國」時,被美國說成麻煩製造者,為何此時賴總統敢於挑戰臺、美、中三方關係的舊底線呢?

三月17日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在玉山論壇上發言表示:「我們也會持續協助台灣拓展其自我防衛能力與社會韌性。美國歡迎賴總統近期宣布,台灣將把其國防預算提升到GDP 3%以上的目標。同樣重要的是,確保台灣能快速取得嚇阻侵略最迫切需要的不對稱戰力。有鑒於此,賴總統就打擊中國長期以來的間諜和影響力行動所提出之倡議,將能進一步提升我們與台灣合作的能力。」同意賴總統提出的17項對策,可以進一步提升臺、美合作。可以猜測,美方應該早就和臺灣溝通過。

更值得關注的是,剛結束的G7外長會議,會後的共同宣言提到臺灣時,指出「我們重申對台灣的基本政策不變,並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這對國際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
歐美似不再順從一中枷鎖

近期兩次提到臺灣的外交活動中,很罕見的沒出現「一中政策」,更別說「一中原則」這類詞彙,這或許暗示著,歐美政壇早已厭煩「臺灣、中國明明不一樣,卻老是放在一起談」的過去,現在臺灣終於自覺釐清,大家也不用遮掩了。

不可否認,轉變的源頭來自川普總統。對這位曾多次破產,卻總能再起的富豪來說,他擔憂美國債務過高、可能導致財政崩潰的現狀,才會在第二任期一開始,就想快速解決俄烏戰爭;此外,還找另一位狂人馬斯克主導政府瘦身與削減開支;同時,更積極使用關稅當武器,甚至不惜得罪盟友加拿大與墨西哥。

其實,表面上對加、墨增加關稅的理由是毒品走私與非法移民,但仔細想想,川普真正想解決的是貿易逆差。墨西哥、加拿大都屬對美貿易逆差最多的前十國,因為地緣與政治傳統,川普大概認為,用政治手段減少這兩國的貿易逆差,或許可行。在川普國會演說中,提到幾個可能增加關稅的國家,都是貿易逆差前十大,就不讓人意外了。

臺灣同屬貿易逆差前十,幸好台積電提出的千億美元投資計畫,讓川普太高興,才使得臺灣逃過此次。想像一下川普第一任期時,如果中國認真執行劉鶴簽下的貿易協定,現在的狀況會不會截然不同呢?或許,臺灣必須感謝敵人的愚蠢。
中國統戰部想策動臺灣內部「疑美疑特」

前幾天,中國統戰部長石泰峰曾指示:「務必要讓臺灣人疑美疑特(朗普)」、「務必要讓島內裂痕又深又長」、「為了替國家爭取戰略空間,當成一場真正戰役來打」,難怪最近國內疑美的說法,漸漸再起。尤其是川普對烏克蘭的態度,增加了疑川的說服力,許多論點認為,川普今天可以放棄烏克蘭,明天就能放棄臺灣。

由於疑美論者多半主張親中,如果認為川普可能放棄臺灣,對這些親中者來說,臺灣被放棄後,落入中國手裡,豈不是得其所願?他們更該鼓勵臺灣倚賴川普啊,談何疑美呢?邏輯不通啊。

其次,川普真的放棄烏克蘭了嗎?從這幾天的發展來看,川普確實非常想調解出一個和平協議,只是早已筋疲力盡的俄、烏雙方的高層,各有盤算;特別是普丁和川普電話會談時,答應對電力等基礎設施停火,卻在會談結束一個多小時後,攻擊了烏克蘭斯拉維揚斯克的電力設施,導致當地一片漆黑。可見,對專制體制的獨裁者來說,承諾只是個屁。

目前還不知道美方對俄國不守承諾有何回應?以川普的小心眼,或許會做出一些讓人意外的決定。畢竟,如果川普對普丁的毀約行為,沒有足夠強硬的回應,他將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

俄烏戰爭持續陷入泥淖;哈馬斯釋放部分人質,使其與以色列的關係稍有緩和,但仍極度緊張;世界經濟體系又在川普使用關稅當武器的政策下,變得越發艱難。

在這歷史節點上,賴總統宣示增加國防預算,以及對中政策轉變,恰好跟上了川普攪動的風勢,才讓臺灣在世界舞台上的腳色稍有轉變。以此觀之,臺灣對中強硬起來,實是借勢而為,也是不得不為。


作者為爵士樂評人,政治觀察者。有資訊焦慮症,喜歡收集並閱讀大量資料。目前主要擔任幾處音樂講堂講者,同時也持續觀察台灣前途與世界變化。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_236.html


特朗普最新公開的「肯尼迪遇刺案」機密文件說了什麼?

    傑克·霍頓(Jake Horton) 沙揚·薩達里扎德(Shayan Sardarizadeh)& 麥克·溫德林( Mike Wendling)
    Role, BBC記者
    2025年3月20日

超過2,000多份與美國前總統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甘迺迪)德州遇刺身亡案調查相關的新文件公開,引人注目的不僅僅是其中包含的內容,遺漏的部分同樣引起關注。

事實上,正如許多專家之前所預測的,此次白宮公佈的最新文件,並未解答這個標誌著美國歷史性轉折點之一的事件——1963年肯尼迪在達拉斯遇刺——背後的所有懸疑。

不過,這批最新的出爐文件確實涵蓋了現在大多數或完全未編輯的資料——也就是原始內容,而不再是黑色塗抹的文字或空白區域。

美國政府的一項調查得出結論,曾叛逃至蘇聯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李·哈維·奧斯瓦爾德(Lee Harvey Oswald)居無定所,他當年從附近的一棟建築獨自向肯尼迪的車隊開槍。

然而,這起案件仍然引發疑問,並伴隨著超過60年的各種瘋狂的陰謀論,而最新發布的資料不太可能改變這一點。

以下是一些關鍵要點。

更多關於奧斯瓦爾德的資訊,但沒有驚人的發現

幾位專家讚揚這次公開文件是朝透明化邁進的一大步。在過去,數十萬份文件曾被公開,但部分被刪改。其他文件則以國家安全為由被保留。

此外,許多新釋出的文件之前已有公開,但現在能夠看到更完整的版本。儘管專家們仍在仔細檢查,但並未出現顛覆性的故事。

儘管如此,前《華盛頓郵報》記者及「JFK檔案」(JFK Facts)博客編輯傑佛遜·莫爾利(Jefferson Morley)稱這是「自1990年代以來與肯尼迪檔案相關的最激動人心的消息。」

他表示:「幾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已經公開。」

他又認為這些文件進一步揭示了中央情報局(CIA)對奧斯瓦爾德的強力監視,莫爾利指出,這一說法在近幾年才變得明朗。莫爾利說:「他在行刺總統之前就已經是CIA高度關注的對象。」

另外,菲利普·申農(Philip Shenon)在2013年曾撰寫一本有關刺殺事件的書。他告訴美聯社,先前公開的文件描述了1963年9月,也就是暗殺事件發生前幾個月,奧斯瓦爾德前往墨西哥城的行程。

他說,根據美聯社,中央情報局當時正對奧斯瓦爾德進行監控:「有理由相信,他在墨西哥城公開談論過要刺殺肯尼迪,並且有人聽到了他的言論。」

根據美聯社報導,在1975年4月公開的一份備忘錄中,中央情報局淡化了它所知道的奧斯瓦爾德墨西哥城之行。CIA記錄了奧斯瓦爾德與前蘇聯大使館一名警衛之間的三次電話通話,但奧斯瓦爾德只在其中一次通話中自我介紹。
揭露美國情報手法

此次公開的多份文件揭示了肯尼迪在去世前與中情局的關係,以及情報收集技術,讓人一窺冷戰期間的運作。

一份新解密的備忘錄顯示了由肯尼迪的左右手阿瑟·施萊辛格(Arthur Schlesinger)撰寫的更完整版本的筆記。

這份筆記批評中情局及其在塑造對外政策中的角色,顯示該機構在美國駐外使館中的巨大影響力,即使在法國等盟國中也不例外。

施萊辛格在筆記中警告肯尼迪有關CIA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雖然與刺殺事件並無直接關聯,但該備忘錄詳細說明了總統與情報機構之間的波折關係。

對此,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教授、中情局和總統權力專家大衛·巴雷特(David Barrett)表示,CIA傳統上反對公開他們如何運作及組織預算的資訊,「即使仍可能有一些刪節,但政府釋出這些文件是非常好的事情。」

一份文件詳細描述了使用透視掃描技術——利用X光顯示物體內部影像的技術。

這項技術的開發是為了檢測可能用來竊聽CIA辦公室的隱藏麥克風。

在另一份文件中,中情局描述了一種秘密標記和識別被竊聽的公共電話亭的系統,使用一種只有在紫外線下可見的顏料。

該備忘錄中還提到了一個名字——小詹姆斯·麥考爾德(James McCord Jr.),他後來因為是水門事件中入侵水門大廈的嫌疑人之一而聲名狼藉。這起入侵事件引發了一場醜聞,最終導致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尼克森)總統下台。

舊理論再次浮上檯面

一些知名的網路部落客聲稱,最近公開的文件揭示了有關對肯尼迪長期存在的陰謀論指控的新細節,儘管這些所謂的揭露有些早已公開多年。

這些指控內容包括幾篇關於蓋瑞·安德希爾(Gary Underhill)的多份帖子,他是一名二戰的軍事情報官員。

據報導,安德希爾曾聲稱一個CIA特工的團體是這起刺殺案的背後主謀。這個陰謀論在1967年於左翼政治雜誌《城牆》(Ramparts)上公開發表。而安德希爾於1964年死亡,死因被裁定為自殺,但該雜誌對他的死因也提出質疑。

有關安德希爾的七頁備忘錄的照片在本週二迅速傳播,但其大部分內容並不新鮮,而且他的故事早已在網上被廣泛討論。CIA文件中提到其備忘錄的文件是在2017年首次被公開的。

今年,在最新公開的文件中,備忘錄的一頁上只有幾句話是新解密的。

重要的是,這一理論基於安德希爾去世後發表的二手報導,並未提供任何確鑿的證據。

然而,這個故事僅是公開文件後出現的多個缺乏證據的理論之一。
新公開文件是否完全沒有被編輯?

根據美國1992年一項法律要求,所有與刺殺事件相關的文件需要在25年內公開,但該法律也表示有關國家安全的檔案則屬例外。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更大透明度的推動已導致更多文件被公開——無論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還是前任總統拜登在2023年都公開了有關此案的更多文件。

在新文件公開前,特朗普曾表示,他要求工作人員「不要對其進行編輯」。

但是,這似乎並非完全如此——新文件仍然有一些編輯。儘管如此,專家們普遍認為這次公開是透明度的一大進步。

《JFK檔案》記者莫爾利表示,國家檔案館裡還有其他文件尚未公開,CIA和FBI持有的文件也尚未被列入。

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包括有關羅伯特·F·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博士的謀殺案的檔案將會被公開。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有關肯尼迪刺殺的疑問肯定會繼續存在。

對此,維拉諾瓦大學歷史學教授巴雷特解釋:「每當發生刺殺事件,就會有討論,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會出現陰謀論。這不會因為這些或其他文件而改變。」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y4lej5ep15o/trad


对美贸易顺差增幅最大 台湾传遭美列入“肮脏15国”

来源:
法广

美国财政部长以肮脏15国形容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根据路透社,台湾名列其中,且贸易顺差的增幅最大,恐成箭靶。台湾央行表示,台美互补非不公平贸易。并且财政部已沙盘推演备战。

美国特朗普政府打算于4月2日宣布针对各国课征对等关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美国政府尤其在意那些对美国征收高关税且贸易量大的前15%贸易伙伴,并称之为肮脏15国(the dirty 15),不过他并未指名是哪些国家。

根据路透社报导,台湾名列其中,且贸易顺差的增幅最大,从11.9%成长至23.5%,恐因此成为箭靶。其他国家包含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德国、日本、南韩、越南、英国、印度、荷兰、爱尔兰、义大利、法国、巴西。

贝森特提到,届时宣布的对等关税数字将反映美方的关税税率、非关税贸易障碍、货币操纵、不公平融资等,不过将会给这些国家谈判机会以此避免形成关税壁垒。

台湾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20日对此表示,台湾对美国顺差持续扩增,是因美国需要台湾的晶片与伺服器,这也是顺差主要项目。

且美国需要台湾的晶片、AI相关伺服器,台湾产品出口到美国,但台湾厂商的获利程度,远不及美国客户如苹果、辉达。由此可见,台对美顺差背后意涵,是双方互补、有利的结果。

台湾经济部长郭智辉21日表示,经济部已就各种情境做出假设并提出因应方法,至于乐观与否,这是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的工作。

另外财政部表示将关注美国发布的措施,并盘点备战。目前财政部正对输美前30大货品沙盘推演。这些前30大货品占整体出口到美国的比重72.4%。主要是工业产品,例如资通讯产品、积体电路、螺丝帽、记忆体等。再由受影响产业的主管机关提出相对措施与协助,包含补助、协助融资等。

台湾若想从肮脏15国中除名,只能靠减少对美输出,或增加对美采购。台湾在20日才刚跟阿拉斯加公司签署一个投资意向书,代表台湾未来会从阿拉斯加购买天然气或油。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5%AF%B9%E7%BE%8E%E8%B4%B8%E6%98%93%E9%A1%BA%E5%B7%AE%E5%A2%9E%E5%B9%85%E6%9C%80%E5%A4%A7%7C%E5%8F%B0%E6%B9%BE%E4%BC%A0%E9%81%AD%E7%BE%8E%E5%88%97%E5%85%A5%E2%80%9C%E8%82%AE%E8%84%8F15%E5%9B%BD%E2%80%9D.html


Thursday, 20 March 2025

李嘉诚出售巴拿马港口前因后果

来源:
大纪元

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在宣布出售其巴拿马运河港口资产的交易后,却意外发现自己成为中共的攻击目标。

他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与美国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Inc.)领导的财团达成一项协议,以228亿美元出售旗下多个港口。

这笔交易最初被视为一次大胆的胜利,不仅给李嘉诚带来高溢价,避免了贸易战对航运业的冲击损失,也为美国总统川普带来了一个标志性胜利。

中共党魁习近平对这笔交易很不满,并下令审查。尽管北京不悦,但因为出售的港口均位于中国和香港以外,中共几乎没有办法限制或阻止这笔交易。

李嘉诚为什么要卖掉港口?

长江和记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控制着两个巴拿马运河港口。这条运河一共五个港口,目前全球约6%海上贸易经由这里。巴拿马最初于1998年将特许权授予长江和记,并于2021年再续签25年。

川普在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公开提出对北京运营巴拿马运河的关注,并表达对美国失去运河控制权以及高昂航运成本的不满。

NBC新闻报导说,川普上任后一直誓言要夺回卡特政府时期送给巴拿马运营的运河,因为他认为美军在巴拿马和巴拿马运河上获得主动权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削弱北京在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尤其是保障美军进入运河的通道畅通。

随着川普政府不断施压,长江和记在3月4日宣布,将打包出售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给贝莱德牵头的财团,但同时保留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港口权。这笔交易金额高达228亿美元,甚至高于交易宣布前长江和记的总市值。

谁将从这笔交易中受益?

如果这笔交易获得相关当局批准,最大的受益者将是96岁的李嘉诚及其家族企业。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李嘉诚在3月初宣布交易后不久,其财富增加了13亿美元,目前达到305亿美元。他在长江和记及地产分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占其财富的40%。

李嘉诚的大部分财富来自上市公司的股份,包括长江实业、长江和记、加拿大油气生产商Cenovus Energy和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负责撮合这笔交易的高盛集团等华尔街机构,以及为贝莱德财团提供法律咨询的公司也可以收获数百万美元不等的服务费用。

川普政府也将这笔交易誉为在美国后院战胜北京影响力的一个成绩,因为外界把巴拿马运河看成美中争夺全球影响力的一个象征。

为何习近平震怒?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报导称,习近平不满李嘉诚未事先征求北京批准就推进这笔交易,此外,习也认识到运河的战略意义,并原计划将巴拿马港口当作与川普谈判的筹码,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报导说,习不喜欢被描绘成输家。但同时,他也清楚,任何破坏这笔交易的重大举措都有可能加剧与川普政府的紧张关系。

到目前为止,北京对川普加征对华新关税的报复行动都相对克制,这表明习希望控制紧张局势。

亲北京的香港媒体《大公报》公开讨伐李嘉诚,称这是“对中国人民的背叛”。这些文章得到中共驻港最高权力机构港澳办的转载。

彭博社和《华日》都引述消息报导称,几个中共机构,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商务部被告知审查这笔交易,目的是评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阻挠交易。

香港特首李家超也公开称,将根据法律和法规处理这笔交易。

下一步是什么?为何北京无力逆转?

这笔交易的下一步重大进展将是长江和记与贝莱德领导的财团签署最终协议,预计将在4月2日之前完成。接下来则需要获得所涉监管机构的批准。

彭博社说,中共当局几乎无法阻止这笔交易,此外,北京对李嘉诚庞大商业帝国进行报复的选项也很少。

几十年来,这位亿万富翁一直在减少其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敞口,目前长江和记仅12%的收入来自大陆和香港的业务。这也是北京对李嘉诚不满的一个原因。

2015年,李嘉诚在集团重组并出售部分大陆物业后,将长江和记及长江实业注册在开曼群岛,当时也遭到中共官媒的批评。

《华日》报导,尽管北京对此不悦,但要阻止这笔交易并非易事。因为将被出售的资产全部位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境外,此外,交易各方也表示有信心完成交易。

自中共媒体批评这笔交易后,长江和记股价暴跌,因为投资者越来越担心北京的影响力范围以及中美关系的日益紧张。

长江和记3月18日表示,今年不会举行业绩相关的记者会以及分析员会议。此外,李嘉诚旗下的另一个公司长江实业也取消了这些活动。

有分析师指出,港股蓝筹公司鲜少完全取消业绩沟通,此举或与港口资产出售引发的争议存在关联。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E6%9D%8E%E5%98%89%E8%AF%9A%E5%87%BA%E5%94%AE%E5%B7%B4%E6%8B%BF%E9%A9%AC%E6%B8%AF%E5%8F%A3%E5%89%8D%E5%9B%A0%E5%90%8E%E6%9E%9C.html